卷第二百三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十九〔起玄黓敦牂(壬午),盡柔兆閹茂(丙戌),凡五年。
〕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壬午、六八二)時以皇孫重照生改元。
〕 1春,二月,作萬泉宮于藍田。
〔藍田縣,漢屬京兆,後魏置藍田郡;隋廢郡為縣,複屬京兆。
〕 2癸未,改元,赦天下。
3戊午,立皇孫重照為皇太孫。
上欲令開府置官屬,問吏部郎中王方慶,〔吏部掌考天下之文吏之班秩階品。
〕對曰:「晉及齊皆嘗立太孫,〔晉惠帝立太孫臧,齊武帝立太孫昭業。
〕其太子官屬即為太孫官屬,未聞太子在東宮而更立太孫者也。
」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對曰:「三王不相襲禮,〔叔孫通之言。
〕何為不可!」乃奏置師傅等官。
既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補授。
方慶,裒之曾孫也。
〔方慶,梁王褒之曾孫,江陵陷,褒徙入關,遂為鹹陽人。
裒,當作褒。
〕名綝,以字行。
〔綝,醜林翻。
〕 5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6上以關中饑馑,米鬥三百,将幸東都;丙寅,發京師,留太子監國,〔監,古銜翻;下同。
〕使劉仁軌、裴炎、薛元超輔之。
時出幸倉猝,扈從之士有餓死于中道者。
〔從,才用翻;下以從同。
〕上慮道路多草竊,命監察禦史魏元忠檢校車駕前後。
元忠受诏,即閱視赤縣獄,〔西京以長安萬年為赤縣。
〕得盜一人,神采語言異于衆;命釋桎梏,〔桎,職日翻。
梏,工沃翻。
〕襲冠帶,乘驿以從,〔從,才用翻。
〕與之共食宿,〔既與之共食,又與之共宿。
〕托以诘盜,〔诘,去吉翻。
〕其人笑許諾。
比及東都,〔比,必利翻。
〕士馬萬數,不亡一錢。
7辛未,以禮部尚書聞喜憲公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此指西突厥之金牙山也。
〕帥右金吾将軍閻懷旦等三總管分道讨西突厥。
師未行,行儉薨。
行儉有知人之鑒,初為吏部侍郎,前進士王鲇、〔鲇,其據翻。
〕鹹陽尉栾城蘇味道〔劉昫曰:栾城,漢開縣;後魏于漢開縣古城置栾城縣,屬趙州。
餘考漢書地理志,常山郡有關縣;有考宋白續通典,鎮州栾城縣本漢關縣,魏太和十一年,于關縣故城置栾城縣;則劉昫誤作開縣明矣。
〕皆未知名,行儉一見謂之曰:「二君後當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願以為托。
」〔弱息,弱子也。
〕是時鲇弟勃與華陰楊聟、範陽盧照鄰、〔範陽,漢涿縣地,魏文帝改為範陽郡;至隋廢郡,複為涿縣,屬幽州;唐武德七年,改為範陽縣。
華,戶化翻。
聟,古迥翻。
〕義烏駱賓王〔義烏,漢烏傷縣地。
後漢分烏傷,置長山縣;晉以長山為東陽郡治所,烏傷别為縣;武德七年,改烏傷為義烏縣,屬婺州。
〕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少,詩照翻。
〕以為必顯達。
行儉曰:「士之緻遠,當先器識而後才藝。
勃等雖有文華,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邪!楊子稍沈靜,〔躁,則到翻。
沈,持林翻。
〕應至令長;餘得令終幸矣。
」既而勃度海堕水,聟終于盈川令,〔黔州彭水縣,漢酉陽縣地;武德二年,分彭水,于巴江西置盈隆縣;先天元年,避太子名,改曰盈川;非此也。
衢州龍丘縣,武後如意元年,分置盈川縣。
縣西有刑溪,陳時,土人留異惡「刑」字,改曰盈川,因為縣名。
長,知兩翻。
〕照鄰惡疾不愈,赴水死,賓王反誅,〔謂同徐敬業反。
〕鲇、味道皆典選,如行儉言。
〔選,須絹翻。
〕行儉為将帥,所引偏裨如程務挺、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李多祚、黑齒常之,後多為名将。
〔将,即亮翻;下同。
帥,所類翻。
裨,賓彌翻。
〕 行儉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
又敕賜馬及鞍,令史辄馳驟,馬倒,鞍破。
〔此禮部令史也。
〕二人皆逃去,行儉使人召還,謂曰:「爾曹皆誤耳,何相輕之甚邪!」〔謂懼罪責而逃,是以常人見待,相輕之甚也。
〕待之如故。
破阿史那都支,〔見上卷調露元年。
〕得馬腦盤,廣二尺餘,〔馬腦,文石也,琢以為盤。
廣,古曠翻。
〕以示将士,軍吏王休烈捧盤升階,跌而碎之,〔跌,徒結翻。
〕惶恐,叩頭流血。
行儉
〕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壬午、六八二)時以皇孫重照生改元。
〕 1春,二月,作萬泉宮于藍田。
〔藍田縣,漢屬京兆,後魏置藍田郡;隋廢郡為縣,複屬京兆。
〕 2癸未,改元,赦天下。
3戊午,立皇孫重照為皇太孫。
上欲令開府置官屬,問吏部郎中王方慶,〔吏部掌考天下之文吏之班秩階品。
〕對曰:「晉及齊皆嘗立太孫,〔晉惠帝立太孫臧,齊武帝立太孫昭業。
〕其太子官屬即為太孫官屬,未聞太子在東宮而更立太孫者也。
」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對曰:「三王不相襲禮,〔叔孫通之言。
〕何為不可!」乃奏置師傅等官。
既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補授。
方慶,裒之曾孫也。
〔方慶,梁王褒之曾孫,江陵陷,褒徙入關,遂為鹹陽人。
裒,當作褒。
〕名綝,以字行。
〔綝,醜林翻。
〕 5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6上以關中饑馑,米鬥三百,将幸東都;丙寅,發京師,留太子監國,〔監,古銜翻;下同。
〕使劉仁軌、裴炎、薛元超輔之。
時出幸倉猝,扈從之士有餓死于中道者。
〔從,才用翻;下以從同。
〕上慮道路多草竊,命監察禦史魏元忠檢校車駕前後。
元忠受诏,即閱視赤縣獄,〔西京以長安萬年為赤縣。
〕得盜一人,神采語言異于衆;命釋桎梏,〔桎,職日翻。
梏,工沃翻。
〕襲冠帶,乘驿以從,〔從,才用翻。
〕與之共食宿,〔既與之共食,又與之共宿。
〕托以诘盜,〔诘,去吉翻。
〕其人笑許諾。
比及東都,〔比,必利翻。
〕士馬萬數,不亡一錢。
7辛未,以禮部尚書聞喜憲公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此指西突厥之金牙山也。
〕帥右金吾将軍閻懷旦等三總管分道讨西突厥。
師未行,行儉薨。
行儉有知人之鑒,初為吏部侍郎,前進士王鲇、〔鲇,其據翻。
〕鹹陽尉栾城蘇味道〔劉昫曰:栾城,漢開縣;後魏于漢開縣古城置栾城縣,屬趙州。
餘考漢書地理志,常山郡有關縣;有考宋白續通典,鎮州栾城縣本漢關縣,魏太和十一年,于關縣故城置栾城縣;則劉昫誤作開縣明矣。
〕皆未知名,行儉一見謂之曰:「二君後當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願以為托。
」〔弱息,弱子也。
〕是時鲇弟勃與華陰楊聟、範陽盧照鄰、〔範陽,漢涿縣地,魏文帝改為範陽郡;至隋廢郡,複為涿縣,屬幽州;唐武德七年,改為範陽縣。
華,戶化翻。
聟,古迥翻。
〕義烏駱賓王〔義烏,漢烏傷縣地。
後漢分烏傷,置長山縣;晉以長山為東陽郡治所,烏傷别為縣;武德七年,改烏傷為義烏縣,屬婺州。
〕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少,詩照翻。
〕以為必顯達。
行儉曰:「士之緻遠,當先器識而後才藝。
勃等雖有文華,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邪!楊子稍沈靜,〔躁,則到翻。
沈,持林翻。
〕應至令長;餘得令終幸矣。
」既而勃度海堕水,聟終于盈川令,〔黔州彭水縣,漢酉陽縣地;武德二年,分彭水,于巴江西置盈隆縣;先天元年,避太子名,改曰盈川;非此也。
衢州龍丘縣,武後如意元年,分置盈川縣。
縣西有刑溪,陳時,土人留異惡「刑」字,改曰盈川,因為縣名。
長,知兩翻。
〕照鄰惡疾不愈,赴水死,賓王反誅,〔謂同徐敬業反。
〕鲇、味道皆典選,如行儉言。
〔選,須絹翻。
〕行儉為将帥,所引偏裨如程務挺、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李多祚、黑齒常之,後多為名将。
〔将,即亮翻;下同。
帥,所類翻。
裨,賓彌翻。
〕 行儉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
又敕賜馬及鞍,令史辄馳驟,馬倒,鞍破。
〔此禮部令史也。
〕二人皆逃去,行儉使人召還,謂曰:「爾曹皆誤耳,何相輕之甚邪!」〔謂懼罪責而逃,是以常人見待,相輕之甚也。
〕待之如故。
破阿史那都支,〔見上卷調露元年。
〕得馬腦盤,廣二尺餘,〔馬腦,文石也,琢以為盤。
廣,古曠翻。
〕以示将士,軍吏王休烈捧盤升階,跌而碎之,〔跌,徒結翻。
〕惶恐,叩頭流血。
行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