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十八〔起重光協洽(辛未),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十一年。

    〕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 鹹亨二年〔(辛未、六七一)〕 1春,正月,甲子,上幸東都。

    〔考異曰:舊本紀及太子弘傳,「正月乙巳,幸東都,留太子于京師監國。

    」明年十月己未,又雲「皇太子監國。

    」新本紀、唐曆、統紀皆連歲言太子監國。

    按離長安時,已留太子監國,及自東都将還,豈得又令監國!按實錄此月無監國事,唯明年十月有之。

    今從之。

     2夏,四月,甲申,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為左骁衛大将軍兼匐延都督,〔顯慶二年,平賀魯,以處木昆部為匐延都督府。

    厥,九勿翻。

    骁,堅堯翻。

    匐,蒲北翻。

    〕以安集五咄陸之衆。

    〔咄,當沒翻。

    〕 3初,武元慶等既死,〔事見上卷幹封元年。

    〕皇後奏以其姊子賀蘭敏之為士彟之嗣,〔彟,一虢翻。

    〕襲爵周公,改姓武氏,累遷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

    〔太宗在藩,于秦府置文學館學士,其後弘文、崇文二館皆有學士。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魏國夫人之死也,〔亦見幹封元年。

    〕上見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視朝猶無恙,退朝已不救,何蒼猝如此!」〔朝,直遙翻。

    〕敏之号哭不對。

    後聞之,曰:「此兒疑我。

    」由是惡之。

    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及居妃喪,釋衰绖,奏妓。

    〔号,戶高翻。

    惡,烏路翻。

    衰,倉回翻。

    妓,渠绮翻。

    〕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上及後自選以為太子妃,婚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

    後于是表言敏之前後罪惡,請加竄逐。

    六月,丙子,敕流雷州,複其本姓。

    至韶州,以馬缰絞死。

    〔雷州,漢徐聞縣地。

    梁置南合州,隋曰合州,仍置海康縣,大業廢州。

    唐武德五年,複置,貞觀八年改曰雷州。

    韶州,漢南野縣地。

    吳孫皓甘露元年,分立始興郡。

    唐武德初,置番州,貞觀元年,改韶州。

    舊志:雷州至京師六千五百四十七裡,至東都五千八百三十六裡。

    韶州至京師四千九百三十二裡,至東都四千一百四十二裡。

    缰,居良翻。

    〕朝士坐與敏之交遊,流嶺南者甚衆。

    〔朝,直遙翻。

    〕 4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麗餘衆于安市城。

    〔麗,力知翻。

    〕 5九月,丙申,潞州刺史徐王元禮薨。

     6冬,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7車駕自東都幸許、汝;十二月,癸酉,校獵于葉縣;〔舊志:東都至許州四百裡,至汝州百八十裡。

    葉縣舊屬南陽郡,後并省,後齊置襄州,後周廢州,置南襄城郡,隋廢郡為葉縣,屬許州。

    葉,式涉翻。

    〕丙戌,還東都。

     三年〔(壬申、六七二)〕 1春,正月,辛醜,以太子左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太子十率府,各有副率,位四品。

    率,所律翻。

    〕将兵讨叛蠻。

    〔将,即亮翻。

    〕 2庚戌,昆明蠻十四姓二萬三千戶内附,置殷、敦、總三州。

    〔爨蠻西有昆明蠻,一曰昆彌蠻,以西洱河為境,即葉榆河也,去長安九千裡。

    殷州居戎州西北,總州居西南,敦州居南,遠不過五百餘裡,近三百裡。

    〕 3二月,庚午,徙吐谷渾于鄯州浩亹水南。

    〔漢書地理志:浩亹水東至允吾入湟。

    允吾,唐為鄯州龍支縣。

    水經注:浩亹河出允吾西北塞外,東徑浩亹縣故城南,又東流注于湟水,俗呼為合門河。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鄯,時戰翻。

    浩,音诰。

    亹,音門。

    〕吐谷渾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尋徙靈州,以其部落置安樂州,〔時以靈州鳴沙縣地置安樂州。

    樂,音洛。

    〕以可汗諾曷缽為刺史。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吐谷渾故地皆入于吐蕃。

     4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麗餘衆于安市城。

    〔麗,力知翻。

    〕 5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宮。

     6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貢,上問以吐蕃風俗,對曰:「吐蕃地薄氣寒,風俗樸魯;然法令嚴整,上下一心,議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

    」上诘以吞滅吐谷渾、〔見上卷龍朔三年。

    诘,去吉翻。

    〕敗薛仁貴、〔見上卷鹹亨元年。

    敗,補邁翻。

    〕寇逼涼州事,〔吐蕃既滅吐谷渾,又破西域,則寇逼涼州矣。

    〕對曰:「臣受命貢獻而已,軍旅之事,非所聞也。

    」上厚賜而遣之。

    癸未,遣都水使者黃仁素使于吐蕃。

    〔使,疏吏翻。

    〕 7秋,八月,壬午,特進高陽郡公許敬宗卒。

    〔卒,子恤翻。

    〕太常博士袁思古議:「敬宗棄長子于荒徼,〔徼,吉吊翻。

    〕嫁少女于夷貊。

    〔少,詩沼翻。

    貊,莫白翻。

    〕按谥法,『名與實爽曰缪,』請谥為缪。

    」〔缪,靡幼翻。

    〕敬宗孫太子舍人彥伯訟思古與許氏有怨,請改谥。

    太常博士王福畤議,〔畤,音止。

    〕以為:【章:十二行本「為」下有「谥者」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得失一朝,榮辱千載。

    〔太常博士拟谥,皆迹其功行為之褒貶,大行大名之,小行小名之。

    載,子亥翻。

    〕若嫌隙有實,當據法推繩;如其不然,義不可奪。

    」戶部尚書戴至德謂福畤曰:「高陽公任遇如是,何以谥之為缪﹖」對曰:「昔晉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萬錢,秦秀谥之為『缪』,〔見八十卷晉武帝鹹甯四年。

    〕許敬宗忠孝不逮于曾,而飲食男女之累過之,〔累,力瑞翻。

    〕谥之曰『缪』,無負許氏矣。

    」诏集五品已上更議,禮部尚書陽思敬議:「按谥法,既過能改曰恭,請谥曰恭。

    」诏從之。

    敬宗嘗奏流其子昂于嶺南,又以女嫁蠻酋馮盎之子,多納其貨,〔酋,慈由翻。

    〕故思古議及之。

    福畤,勃之父也。

    〔王勃,見二百卷龍朔元年。

    〕 8九月,癸卯,徙沛王賢為雍王。

    〔雍,于用翻。

    〕 9冬,十月,己未,诏太子監國。

    〔監,古銜翻。

    〕 10壬戌,車駕發東都。

     11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13十二月,高侃與高麗餘衆戰于白水山,破之。

    新羅遣兵救高麗,侃擊破之。

     15太子罕接宮臣,典膳丞全椒邢文偉辄減所供膳,〔東宮典膳局郎,正六品上;丞,正八品上:掌進膳嘗食。

    全椒縣時屬滁州。

    〕并上書谏太子。

    太子複書,謝以多疾及入侍少暇,嘉納其意。

    〔上,時掌翻。

    〕頃之,右史缺,上曰:「邢文偉事吾子,能撤膳進谏,此直士也。

    」擢為右史。

    〔起居舍人,從六品上,屬中書省,掌修記言之史,錄天子之制诰德音,如記言之制,以紀時政之損益,季終,則授之于國史。

    龍朔改曰右史。

    〕 太子因宴集,命宮臣擲倒,〔唐散樂有舞盤伎、舞輪伎、長蹻伎、跳鈴伎、擲倒伎、跳劍伎、吞劍伎,皆梁之遺伎也。

    〕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隋置太子内率府,拟上台千牛衛,掌東宮千牛備身侍奉之事,龍朔改為左、右奉裕率。

    率,所律翻。

    〕及善曰:「擲倒自有伶官,〔伶,盧經翻。

    〕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

    」太子謝之。

    上聞之,賜及善缣百匹,尋遷左千牛衛将軍。

    〔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取莊子庖丁解數千牛,而芒刃不頓之義。

    後魏有千牛備身,掌宿衛侍從,隋炀帝置備身府,唐改千牛府。

    〕 四年〔(癸酉、六七三)〕 1春,正月,丙辰,绛州刺史鄭惠王元懿薨。

     2三月,丙申,诏劉仁軌等改修國史,以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故也。

     3夏,四月,丙子,車駕幸九成宮。

     4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将軍李謹行大破高麗叛者于瓠丄河之西,〔胡峤曰:黑車子之北,有牛蹄突厥,人身牛足。

    其地尤寒,水曰瓠丄河,夏秋冰厚二尺,秋冬冰徹底,常燒器銷冰,乃得飲。

    餘按唐書劉仁軌傳,此瓠丄河當在高麗南界,新羅七重城之北。

    燕,因肩翻;下同。

    〕俘獲數千人,餘衆皆奔新羅。

    時謹行妻劉氏留伐奴城,高麗引靺鞨攻之,劉氏擐甲帥衆守城,久之,虜退。

    〔靺鞨,音末曷。

    擐,音宦。

    帥,讀曰率。

    〕上嘉其功,封燕國夫人。

    謹行,靺鞨人突地稽之子也,〔突地稽見一百八十九卷高祖武德四年。

    〕武力絕人,為衆夷所憚。

     5秋,七月,【章:十二行本「月」下有「辛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婺州大水,溺死者五千人。

    〔婺,亡遇翻。

    溺,奴狄翻。

    〕 6八月,辛醜,上以瘧疾,令太子于延福殿受諸司啟事。

    〔瘧,迸約翻。

    〕 7冬,十月,壬午,中書令閻立本薨。

     8乙巳,車駕還京師。

     9十二月,丙午,弓月、疏勒二王來降。

    〔降,戶江翻;下同。

    〕西突厥興昔亡可汗之世,諸部離散,弓月及阿悉吉皆叛。

    〔阿悉吉即阿悉結,弩失畢五俟斤之一也。

    〕蘇定方之西讨也,〔見二百卷顯二年。

    〕擒阿悉吉以歸。

    弓月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咽面,亦鐵勒種,居得嶷海。

    咽,于甸翻。

    面,眠見翻。

    〕共攻疏勒,降之。

    上遣鴻胪蕭嗣業發兵讨之。

    嗣業兵未至,弓月懼,與疏勒皆入朝;上赦其罪,遣歸國。

    〔胪,陵如翻。

    朝,直遙翻。

    〕 上元元年〔(甲戌、六七四)是年八月方改元。

    〕 1春,正月,壬午,以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帝以新羅國為雞林州。

    〕衛尉卿李弼、右領軍大将軍李謹行副之,發兵讨新羅。

    時新羅王法敏既納高麗叛衆,又據百濟故地,使人守之。

    上大怒,诏削法敏官爵;其弟右骁衛員外大将軍、臨海郡公仁問在京師,〔骁,堅堯翻。

    〕立以為新羅王,使歸國。

     2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3賀蘭敏之既得罪,皇後奏召武元爽之子承嗣于嶺南,〔幹封元年,元爽流振州。

    〕襲爵周公,拜尚衣奉禦;〔尚衣奉禦,屬殿中省,掌衣服,詳其制度,辯其名數。

    〕夏,四月,辛卯,遷宗正卿。

     4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莊皇後;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後;〔後魏金門鎮将熙,太祖虎之祖也,谥宣簡公;魏幢主天賜,太祖虎之父也,谥懿王。

    〕太武皇帝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後為太穆神皇後;文皇帝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後為文德聖皇後。

    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

    〔實欲自尊,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為言,武後之意也。

    之稱,尺證翻。

    〕改元,赦天下。

     5戊戌,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绯,金帶;五品服淺绯,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并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并骒石帶;〔骒石似金而非金。

    骒,托侯翻。

    〕庶人服黃,銅鐵帶。

    自非庶人,不聽服黃。

    」〔非庶人,謂工商雜戶。

    〕 6九月,癸醜,诏追複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以無忌曾孫翼襲爵趙公,聽無忌喪歸,陪葬昭陵。

    〔無忌削官爵而死,見二百卷顯慶四年。

    〕 7甲寅,上禦翔鸾閣,〔據舊書郝處俊傳,翔鸾閣在含元殿東。

    唐六典,含元殿翼以二閣,左曰翔鸾,右曰栖鳳,二閣之下,為東西朝堂。

    〕觀大酺。

    〔酺,薄胡翻。

    〕分音樂為東西朋,使雍王賢主東朋,周王顯主西朋,角勝為樂,郝處俊谏曰:「二王春秋尚少,志趣未定,掌推梨讓棗,〔梁元帝遺武陵王書有是言。

    樂,音洛。

    少,詩沼翻。

    推,吐雷翻。

    〕相親如一。

    今分二朋,遞相誇競,俳優小人,言辭無度,恐其交争勝負,譏诮失禮,非所以崇禮義,勸敦睦也。

    」上瞿然曰:〔诮,才笑翻。

    瞿,九遇翻,驚視貌。

    〕「卿遠識,非衆人所及也。

    」遽止之。

     是日,衛尉卿李弼暴卒于宴所,為之廢酺一日。

    〔為,于僞翻。

    〕 8冬,十一月,丙午朔,車駕發京師;己酉,校獵華山之曲武原;〔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

    曲武原在華山下。

    華,戶化翻。

    〕戊辰,至東都。

     9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恽及其子汝南郡王炜謀反,〔恽,于粉翻。

    炜,于鬼翻。

    〕敕通事舍人薛思貞馳傳往按之。

    〔傳,張戀翻。

    〕十二月,癸未,恽惶懼,自缢死,〔缢,于計翻。

    〕上知其非罪,深痛惜之,斬君澈等四人。

     10戊子,于阗王伏阇雄來朝。

    〔阗,徒賢翻。

    阇,視遮翻。

    朝,直遙翻;下同。

    〕 11辛卯,波斯王卑路斯來朝。

     12壬寅,天後上表,以為:「國家聖緒,出自玄元皇帝,〔老子姓李名耳;唐祖之,幹封元年,尊為玄元皇帝。

    上,時掌翻;下同。

    〕請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每歲明經,準孝經、論語策試。

    又請「自今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

    〔古禮,父在,為母服翆。

    為,于僞翻。

    齊,音咨。

    衰,倉回翻。

    〕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