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九

關燈
杜佑曰:波斯國即條支之故地,大月氏之别種,其先有波斯匿王,因以為号。

    大食本波斯地,隋大業中,有波斯國人牧于俱紛摩地,山有獸,言曰:「山西三穴有利兵,黑質而白文,得之者王,」走視,如言。

    石文言當反,乃詭衆裒亡命于恒曷水,劫商旅,保西鄙自王,移黑石寶之,國人往讨,皆大敗而還,于是遂強。

    〕殺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之子卑路斯奔吐火羅。

    大食兵去,吐火羅發兵立卑路斯為波斯王而還。

     6閏月,丙子,以處月部置金滿州。

    〔其地近古輪台,屬北庭都護府。

    〕 7丁醜,夜,大雨,山水漲溢,沖玄武門;〔此萬年宮之玄武門也。

    唐離宮諸門,蓋略仿宮城之制。

    〕宿衛士皆散走。

    右領軍郎将薛仁貴曰:〔唐制:自左、右衛至左、右金吾衛,其屬各有左、右中郎将府,有中郎将及左郎将、右郎将。

    将,即亮翻。

    〕「安有宿衛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乃登門桄大呼以警宮内。

    〔桄,枯黃翻,門前橫木也。

    呼,火故翻。

    〕上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寝殿,水溺衛士及麟遊居人,〔隋文帝于岐州之北置仁壽宮。

    大業初,置普潤縣。

    義甯二年,于宮獲白麟,因分普潤于宮置麟遊縣。

    仁壽宮,唐改為九成宮,又改曰萬年宮。

    溺,奴狄翻。

    〕死者三千餘人。

     8壬辰,新羅女王金真德卒,诏立其弟春秋為新羅王。

     9六月,丙午,恒州大水,呼沱溢,漂溺五千三百家。

    〔恒,戶登翻。

    沱,徒何翻。

    〕 10中書令柳奭以王皇後寵衰,内不自安,請解政事;癸亥,罷為吏部尚書。

     11秋,七【章:十二行本「七」作「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月,丁酉,車駕至京師。

     12戊戌,上謂五品以上曰:「頃在先帝左右,見五品以上論事,或仗下面陳,〔唐制:常朝諸衛皆立仗,仗下宰執、谏官奏事。

    〕或退上封事,終日不絕;〔上,時掌翻。

    〕豈今日獨無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 13冬,十月,雇雍州四萬一千人築長安外郭,三旬而畢。

    〔雇者,以錢若物酬其功庸,不徒役其力也。

    雍,于用翻。

    〕癸醜,雍州參軍薛景宣上封事,言:「漢惠帝城長安,尋晏駕;〔事見十二卷漢惠帝三年、五年。

    上,時掌翻;下同。

    〕今複城之,〔複,扶又翻。

    〕必有大咎。

    」于志甯等以景宣言涉不順,請誅之。

    上曰:「景宣雖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絕言路。

    」遂赦之。

     14高麗遣其将安固将高麗、靺鞨兵擊契丹;〔麗,力知翻。

    将,即亮翻。

    靺鞨,音末曷。

    契,欺訖翻,又音吃。

    〕松漠都督李窟哥禦之,大敗高麗于新城。

    〔窟,苦骨翻。

    敗,補邁翻。

    〕 15是歲大稔,洛州粟米鬥兩錢半,徤米鬥十一錢。

    〔徤,音庚,稻之不黏者。

    〕 16王皇後、蕭淑妃與武昭儀更相谮訴,〔更,工衡翻。

    〕上不信後、淑妃之語,獨信昭儀。

    後不能曲事上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

    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伺,相吏翻。

    〕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

    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于上。

     後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

    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

    〔覆,敷又翻。

    〕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

    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後适來此。

    」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數其罪。

    〔數,所具翻。

    〕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

    又畏大臣不從,乃與昭儀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驩,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皆為朝散大夫,〔朝,直遙翻。

    散,悉亶翻。

    〕仍載金寶缯錦十車以賜無忌。

    上因從容言皇後無子以諷無忌,〔從,千容翻。

    〕無忌對以他語,竟不順旨,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

    昭儀又令母楊氏詣無忌第,屢有祈請,無忌終不許。

    禮部尚書許敬宗亦數勸無忌,無忌厲色折之。

    〔上于無忌官庶櫱又有橫賜,意可知矣,無忌欲格其非心,則辭而不受可也。

    為無忌得罪張本。

    數,所角翻。

    折,之舌翻。

    〕 六年〔(乙卯、六五五)〕 1春,正月,壬申朔,上谒昭陵;甲戌,還宮。

     2己醜,巂州道行軍總管曹繼叔破胡叢、顯養、車魯等蠻于斜山,拔十餘城。

    〔胡叢,劍山招讨使所領五部落之一也;顯養、車魯亦各蠻種。

    「車魯」,新書作「東魯」。

    巂,音髓。

    〕 3庚寅,立皇子弘為代王,賢為潞王。

     4高麗與百濟、靺鞨連兵,侵新羅北境,取三十三城;新羅王春秋遣使求援。

    〔使,疏吏翻。

    〕二月,乙醜,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将蘇定方發兵擊高麗。

    〔将,即亮翻。

    〕 5夏,五月,壬午,名振等渡遼水,高麗見其兵少,開門渡貴端水逆戰,〔按舊書程名振傳,貴端水當在新城西南。

    少,詩沼翻。

    〕名振等奮擊,大破之,殺獲千餘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還。

     6癸未,以右屯衛大将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蔥山即蔥嶺。

    〕以讨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7壬辰,以韓瑗為侍中,〔瑗,于眷翻。

    〕來濟為中書令。

     8六月,武昭儀誣王後與其母魏國夫人柳氏為厭勝,〔厭,于葉翻,又一琰翻。

    考異曰:舊傳雲:「後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勝,事發,故廢。

    」今從實錄。

    〕敕禁後母柳氏不得入宮。

    秋,七月,戊寅,貶吏部尚書柳奭為遂州刺史。

    奭行至扶風,〔武德元年,分岐山置湋川縣,取湋水為名;貞觀八年,更名扶風,屬岐州。

    九域志:縣在州東八十裡。

    〕岐州長史于承素希旨奏奭漏洩禁中語,複貶榮州刺史。

    〔榮州,漢南安江陽之地,隋為大牢縣,屬資州,武德元年,分置榮州。

    複,扶又翻。

    〕 唐因隋制,後宮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皆視一品。

    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儀為之,韓瑗、來濟谏,以為故事無之,乃止。

    〔考異曰:唐曆在此年四月,今據實錄。

    四月,韓瑗、來濟未為侍中、中書令。

    唐曆又雲:「瑗、濟谏,帝不從。

    」按立武後诏書,猶雲昭儀武氏。

    然則未嘗為宸妃也。

    今從會要。

    〕 中書舍人饒陽李義府為長孫無忌所惡,〔惡,烏路翻。

    〕左遷壁州司馬。

    〔武德八年,析巴州始甯縣地置壁州。

    〕敕未至門下,義府密知之,問計于中書舍人幽州王德儉,德儉曰:「上欲立武昭儀為後,猶豫未決者,直恐宰臣異議耳。

    君能建策立之,則轉禍為福矣。

    」義府然之,是日,代德儉直宿,叩合上表,請廢皇後王氏,立武昭儀,以厭兆庶之心。

    〔厭,于葉翻。

    〕上悅,召見,與語,賜珠一鬥,留居舊職。

    昭儀又密遣使勞勉之,〔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尋超拜中書侍郎。

    〔考異曰:舊傳雲:「高宗将立武後,義府密申謟贊,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賜爵廣平縣男。

    」新書本紀、年表皆雲「是歲七月,義府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

    」實錄但雲「超拜中書侍郎」。

    宰輔圖:「十一月,自中書侍郎參知政事。

    」今從之。

    〕于是衛尉卿許敬宗、禦史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皆潛布腹心于武昭儀矣。

     9乙酉,以侍中崔敦禮為中書令。

     10八月,尚藥奉禦蔣孝璋員外特置,仍同正員。

    〔尚藥局奉禦,員二人,掌合和禦藥及診候方脈之事。

    〕員外同正自孝璋始。

     11長安令裴行儉聞将立武昭儀為後,以國家之禍必自此始,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私議其事。

    袁公瑜聞之,以告昭儀母楊氏,行儉坐左遷西州都督府長史。

    〔唐制:長安、萬年、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六縣,謂之京縣。

    京縣令,正五品上。

    西州,中都督府;中都督府長史亦正五品上。

    但從辇毂下出佐邊州,故為左遷。

    〕行儉,仁基之子也。

    〔裴仁基,隋将,歸李密,為王世充所殺。

    〕 12九月,戊辰,以許敬宗為禮部尚書。

     上一日退朝,〔朝,直遙翻。

    〕召長孫無忌、李績、于志甯、褚遂良入内殿。

    遂良曰:「今日之召,多為中宮,上意既決,逆之必死。

    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殺元舅及功臣之名。

    遂良起于草茅,無汗馬之勞,緻位至此,且受顧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見先帝!」績稱疾不入。

    無忌等至内殿,上顧謂無忌曰:「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後,何如﹖」遂良對曰:「皇後名家,先帝為陛下所娶。

    〔為,于僞翻。

    〕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此陛下所聞,言猶在耳。

    皇後未聞有過,豈可輕廢!臣不敢曲從陛下,上違先帝之命!」上不悅而罷。

    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後,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

    武氏經事先帝,衆所具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

    萬代之後,謂陛下為如何!願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當死。

    」〔忤,五故翻。

    〕因置笏于殿階,解巾叩頭流血曰:「還陛下笏,乞放歸田裡。

    」上大怒,命引出。

    昭儀在簾中大言曰:「何不撲殺此獠!」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可加刑。

    」〔撲,弼角翻,又普木翻。

    獠,魯皓翻。

    朝,直遙翻。

    顧,音古。

    考異曰:唐曆雲:「無忌等将入,遂良曰:『今者多為中宮事,遂良欲谏,何如﹖』無忌曰:『公但極言,無忌接公。

    』及入,上再三顧無忌曰:『莫大之罪,無絕嗣。

    皇後無子,今欲廢之,立武士彟女,何如﹖』無忌曰:『自貞觀二十三年後,先朝托付遂良,望陛下問其可否﹖』」按如此則是無忌賣遂良也。

    今不取。

    〕于志甯不敢言。

     韓瑗因間奏事,〔間,古苋翻。

    〕涕泣極谏,上不納。

    明日又谏,悲不自勝,〔勝,音升。

    〕上命引出。

    瑗又上疏谏曰:「匹夫匹婦,猶相選擇,況天子乎!皇後母儀萬國,善惡由之,故嫫母輔佐黃帝,〔漢書古今人表:幠母,黃帝妃,生倉林。

    師古曰:幠,音谟;即嫫母也。

    何承天纂文曰:嫫母,醜人也,黃帝愛幸之。

    嫫,音谟。

    〕妲己傾覆殷王,〔妲己,有蘇氏之美女,纣愛之,唯妲己之言是從,卒以亡殷。

    妲,當割翻。

    〕詩雲:『赫赫宗周,裒姒滅之。

    』〔詩小雅正月之辭。

    韓瑗之意,謂嫫母以醜而佐黃帝有天下,妲己、褎姒以美豔而亡殷、周,女在德不在色也。

    〕每覽前古,常興歎息,不謂今日塵黩聖代。

    作而不法,後嗣何觀!〔左傳,曹刿谏魯莊公之辭。

    〕願陛下詳之,無為後人所笑!使臣【張:「臣」下脫「言」字。

    】有以益國,葅醢之戮,臣之分也!〔分,扶問翻。

    〕昔吳王不用子胥之言而麋鹿遊于姑蘇。

    〔漢伍被曰:昔子胥谏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遊于姑蘇之台也。

    」師古曰:姑蘇,因山為台名,西南去吳國二十五裡。

    範成大吳郡志曰:姑蘇台在姑蘇山。

    舊圖經雲:在吳縣西三十裡。

    續圖經雲:三十五裡。

    史記正義曰:在吳興西南三十裡,橫山西北麓姑蘇山上。

    〕臣恐海内失望,棘荊生于阙庭,宗廟不血食,期有日矣!」來濟上表谏曰:「王者立後,上法乾坤,必擇禮教名家,幽閑令淑,副四海之望,稱神祇之意。

    是故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興關雎之化,百姓蒙祚;〔太姒,文王之妃也。

    詩雲: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太姒佐文王以興王業,故關雎美其德。

    稱,尺證翻。

    造,七到翻。

    〕孝成縱欲,以婢為後,使皇統亡絕,社稷傾淪。

    〔事見漢成帝紀。

    〕有周之隆既如彼,大漢之禍又如此,惟陛下詳察!」上皆不納。

    〔褚遂良、韓瑗、來濟言皆痛切。

    此時去貞觀未遠,士大夫敢言之氣未衰,自三人者得罪,在朝之臣唯承武後風旨,安能言人所難言哉!〕 他日,李績入見,〔見,賢遍翻。

    〕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後,遂良固執以為不可。

    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自李績有是言,李林甫襲取之以成明皇殺三子之禍。

    德宗舒王之議亦祖此說,微李泌,東宮殆哉!〕上意遂決。

    許敬宗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以田舍翁況天子,許敬宗之事君,不敬莫大乎是!朝,直遙翻。

    〕昭儀令左右以聞。

    庚午,貶遂良為潭州都督。

    〔潭州,在京師南二千四百四十五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