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隋末喪亂,〔喪,息浪翻。
〕邊民多為戎、狄所掠,今鐵勒歸化,宜遣使詣燕然等州,〔使,疏吏翻;下同。
燕,因肩翻。
〕與都督相知,訪求沒落之人,贖以貨财,給糧遞還本貫;其室韋、烏羅護、靺鞨三部人為薛延陀所掠者,亦令贖還。
」 15癸未,以司農卿李緯為戶【嚴:「戶」改「民」。
】部尚書。
〔緯,于貴翻。
〕時房玄齡留守京師,〔守,手又翻。
〕有自京師來者,上問:「玄齡何言﹖」對曰:「玄齡聞李緯拜掌書,但雲李緯美髭鬓。
」〔髭,即移翻。
〕帝遽改除緯洛州刺史。
〔考異曰:唐曆雲:「居無何,改緯太子詹事。
」今從舊傳。
〕 16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
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17上以翠微宮險隘,不能容百官,庚子,诏更營玉華宮于宜春【嚴:「春」改「君」。
】之鳳皇谷。
〔玉華宮在宜春縣西四十裡。
〕庚戌,車駕還宮。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18八月,壬戌,诏以薛延陀新降,土功屢興,〔降,戶江翻。
屢,力句翻,又音如字。
〕加以河北水災,停明年封禅。
19辛未,骨利軒遣使入貢;丙戌,以骨利幹為玄阙州,拜其俟斤為刺史。
〔使,疏吏翻。
俟,渠之翻。
〕骨利幹于鐵勒諸部為最遠,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羊脾适熟,日已複出矣。
〔骨利幹居瀚海北,産良馬。
其地北距海,至京師最遠。
又北渡海,則晝長夜短,蓋近日出處。
複,扶又翻。
考異曰:實錄、唐曆皆作「羊胛」。
僧一行大衍曆義及舊天文志、唐統紀皆作「脾」。
新天文志雲:「胹,羊髀。
」按正言羊脾者,取其易熟故也。
若煮羊胛及髀,則雖中國,通夕亦未爛矣。
今從大衍曆義。
〕 20己醜,齊州人段志沖上封事,〔上,時掌翻。
〕請上緻政于皇太子;太子聞之,憂形于色,發言流涕。
長孫無忌等請誅志沖。
〔長,知兩翻。
〕上手诏曰:「五嶽陵霄,四海亘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
〔左傳雲:川澤納污,山薮藏疾。
亘,古鄧翻。
〕志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言欲使天子解位也。
〕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其無罪,是其狂也。
譬如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雲點日,何損于明!」 21丁酉,立皇子明為曹王。
明母楊氏,巢刺王之妃也,有寵于上;〔刺,盧達翻。
〕文德皇後之崩也,欲立為皇後。
魏征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柰何以辰嬴自累!」〔左傳:晉太子圉為質于秦,秦穆公以女妻之,圉将逃歸,謂之曰:「與子歸乎﹖」嬴氏不敢從,圉遂逃歸。
及晉公子重耳入秦,秦穆公納女五人,懷嬴與焉,謂之辰嬴。
賈季曰:辰嬴嬖于二君是也。
累,力瑞翻。
〕乃止。
尋以明繼元吉後。
22戊戌,敕宋州刺史王波利等發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數百艘,欲以征高麗。
〔十二州:宣、潤、常、蘇、湖、杭、越、台、婺、括、江、洪也。
艘,蘇遭翻。
麗,加知翻。
〕 23冬,十月,庚辰,奴剌啜匐俟友帥其所部萬餘人内附。
〔奴剌部落居吐谷渾、黨項之間,剌,來達翻。
啜,陟劣翻。
匐,蒲北翻。
俟,渠之翻。
帥,讀曰率;下同。
〕 24十一月,突厥車鼻可汗遣使入貢。
車鼻名斛勃,本突厥同族,世為小可汗。
颉利之敗,突厥餘衆欲奉以為大可汗,時薛延陀方強,車鼻不敢當,帥其衆歸之。
或說薛延陀:「車鼻貴種,有勇略,〔說,輸芮翻。
種,章勇翻。
〕為衆所附,恐為後患,不如殺之。
」車鼻知之,逃去。
薛延陀遣數千騎追之,〔騎,奇寄翻。
〕車鼻勒兵與戰,大破之,乃建牙于金山之北,〔其地三垂鬥絕,惟一面可容車騎,壤土夷博。
〕自稱乙注車鼻可汗,突厥餘衆稍稍歸之,數年間勝兵三萬人,〔勝,音升。
〕時出抄掠薛延陀。
〔抄,楚交翻。
〕及薛延陀敗,車鼻勢益張,〔張,知亮翻。
〕遣其子沙缽羅特勒入見,〔見,賢遍翻。
〕又請身自入朝。
〔朝,直遙翻;下同。
〕诏遣将軍郭廣敬征之。
車鼻特為好言,初無來意,竟不至。
〔考異曰:實錄,「诏遣雲麾将軍安調遮、右屯衛郎将韓華迎之。
車鼻徒飾其辭,初無來意。
韓華将招歌邏祿共劫之,車鼻覺其謀,華與車鼻子陟苾特勒相射而死,調遮亦被殺。
」今從舊突厥傳。
〕 25癸卯,徙順陽王泰為濮王。
〔濮,博木翻。
〕 26壬子,上疾愈,三日一視朝。
27十二月,壬申,西趙酋長趙磨帥萬餘戶内附,以其地為明州。
〔東謝之南有西趙蠻,西抵昆明,南即西洱河,山穴阻深,趙氏世為酋長。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 28龜茲王伐疊卒,弟诃黎布失畢立,〔龜茲,音丘慈。
诃,虎何翻。
〕浸失臣禮,侵漁鄰國。
上怒,戊寅,诏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自古相傳,西域有昆侖山,河源所出。
又爾雅曰:三成為昆侖丘,故曰昆丘道。
使,疏吏翻。
〕左骁衛大将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左骁衛大将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将兵擊之,仍命鐵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渾連兵進讨。
〔骁,堅堯翻。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将,即亮翻。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9高麗王使其子莫離支任武入謝罪,上許之。
二十二年〔(戊申、六四八)〕 1春,正月,己醜,上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曰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谏、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去,羌呂翻。
〕且曰:「修身治國,備在其中。
〔治,直之翻。
〕一旦不諱,更無所言矣。
」又曰:「汝當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如吾,不足法也。
夫取法于上,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為下。
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緻,〔隼,息尹翻。
〕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
顧我弘濟蒼生,其益多;肇造區夏,其功大。
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堕;〔夏,戶雅翻。
少,詩沼翻。
堕,讀曰隳。
〕然比之盡美盡善,固多愧矣。
汝無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貴,竭力為善,則國家僅安;驕惰奢縱,則一身不保。
且成遲敗速者,國也;失易得難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太宗自疏其所行之過差者以戒太子,可謂至矣。
然太子病于柔弱好内,乃無一言及此以警策之,人莫知其子之惡,信矣!易,以豉翻。
〕 2中書令兼右庶子馬周病,上親為調藥;〔為,于僞翻。
〕使太子臨問;庚寅,薨。
3戊戌,上幸骊山溫湯。
4己亥,以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
5新羅王金善德卒,以善德妹真德為柱國,封樂浪郡王,遣使冊命。
〔卒,子恤翻。
樂浪,音洛琅。
使,疏吏翻。
〕 6丙午,诏以右武衛大将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将軍裴行方副之,将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艦,戶黯翻。
〕自萊州泛海以擊高麗。
7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省事。
〔長孫無忌蓋總三省之事。
〕 8戊申,上還宮。
9結骨自古未通中國,〔杜佑曰:結骨在回纥西北三千裡。
〕聞鐵勒諸部皆服,二月,其俟利發失缽屈阿棧入朝。
〔俟,渠之翻。
屈,居勿翻。
阿,烏葛翻。
棧,士限翻。
朝,直遙翻。
〕其國人皆長大,赤發綠睛,〔睛,音精。
〕有黑發者以為不祥。
上宴之于天【張:「天」作「大」。
】成殿,謂侍臣曰:「昔渭橋斬三突厥首,自謂功多,〔謂武德九年,颉利犯便橋時也。
〕今斯人在席,更不以為怪邪!」失缽屈阿棧請除一官,「執笏而歸,誠百世之幸。
」戊午,以結骨為堅昆都督府,以失缽屈阿棧為右屯衛大将軍、堅昆都督,隸燕然都護。
〔燕,因肩翻。
〕又以阿史德時健俟斤部落置祁連山,隸營【章:十二行本「營」作「靈」;乙十一行本同。
】州都督。
是時四夷大小君長争遣使入獻見,〔長,知兩翻。
使,疏吏翻。
見,賢遍翻;下引見同。
〕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辛酉,上引見諸胡使者,謂侍臣曰:「漢武帝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幾,居豈翻。
〕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司馬雲:窮發,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
崔雲:北方無毛地也。
按毛,草也。
地理書曰:山以草木為發。
〕 10上營玉華宮,〔程大昌曰:玉華宮在坊州宜君縣。
〕務令儉約,惟所居殿覆以瓦,〔覆.敷又翻。
〕餘皆茅茨;然備設太子宮百司苞山絡野,所費已巨億計。
乙亥,上行幸玉華宮;己卯,畋于華原。
〔華原、宜君、銅官,漢雲陽祋祤之地。
後魏于華原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又置北地郡。
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縣屬京兆。
唐初複置宜州,貞觀十七年,州廢,而以華原複屬于京兆。
〕 11中書侍郎崔仁師坐有伏合自訴者,仁師不奏,除名,流連州。
〔連州,漢桂陽、陽山之地,梁置陽山郡,隋置連州,大業初,廢州為熙平郡,唐複為連州。
連州在京師南三千六百六十五裡。
考異曰:舊傳「流龔州」。
今從新、舊本紀。
〕 12三月,己醜,分瀚海都督俱羅勃部置燭龍州。
13甲午,上謂侍臣曰:「朕少長兵間,頗能料敵;〔少,詩照翻。
長,知兩翻。
〕今昆丘行師,處月、處密二部及龜茲用事者羯獵颠那利每懷首鼠,必先授首,弩失畢其次也。
」〔「弩失畢」當作「布失畢」,龜茲王也。
〕 14庚子,隋蕭後卒,诏複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護葬,備鹵簿儀衛,送至江都,與炀帝合葬。
15充容長城徐惠〔唐會要曰:舊制,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嫔,正二品。
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長城縣,屬吳興郡,今湖州長興縣是也。
惠,徐考德之女。
〕以上東征高麗,西讨龜茲,翠微、玉華,營繕相繼,又服玩頗華靡,上疏谏,其略曰:「以有盡之農功,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衆,喪已成之我軍。
〔喪,息浪翻;下喪國同。
〕昔秦皇并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基,晉武奄有三方,翻成覆敗之業;〔魏、蜀三方鼎峙,至晉混一。
〕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欲之所緻乎!是知地廣非常安之術,人勞乃易亂之源也。
」又曰:「雖複茅茨示約,〔易,以豉翻。
複,扶又翻。
〕猶興木石之疲,和雇取人,不無煩擾之弊。
」又曰:「珍玩伎巧,乃喪國之斧斤;〔伎,渠绮翻。
喪,息浪翻。
〕珠玉婂繡,寔迷心之酖毒。
」又曰:「作法于儉,猶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後!」上善其言,甚禮重之。
〕邊民多為戎、狄所掠,今鐵勒歸化,宜遣使詣燕然等州,〔使,疏吏翻;下同。
燕,因肩翻。
〕與都督相知,訪求沒落之人,贖以貨财,給糧遞還本貫;其室韋、烏羅護、靺鞨三部人為薛延陀所掠者,亦令贖還。
」 15癸未,以司農卿李緯為戶【嚴:「戶」改「民」。
】部尚書。
〔緯,于貴翻。
〕時房玄齡留守京師,〔守,手又翻。
〕有自京師來者,上問:「玄齡何言﹖」對曰:「玄齡聞李緯拜掌書,但雲李緯美髭鬓。
」〔髭,即移翻。
〕帝遽改除緯洛州刺史。
〔考異曰:唐曆雲:「居無何,改緯太子詹事。
」今從舊傳。
〕 16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
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17上以翠微宮險隘,不能容百官,庚子,诏更營玉華宮于宜春【嚴:「春」改「君」。
】之鳳皇谷。
〔玉華宮在宜春縣西四十裡。
〕庚戌,車駕還宮。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18八月,壬戌,诏以薛延陀新降,土功屢興,〔降,戶江翻。
屢,力句翻,又音如字。
〕加以河北水災,停明年封禅。
19辛未,骨利軒遣使入貢;丙戌,以骨利幹為玄阙州,拜其俟斤為刺史。
〔使,疏吏翻。
俟,渠之翻。
〕骨利幹于鐵勒諸部為最遠,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羊脾适熟,日已複出矣。
〔骨利幹居瀚海北,産良馬。
其地北距海,至京師最遠。
又北渡海,則晝長夜短,蓋近日出處。
複,扶又翻。
考異曰:實錄、唐曆皆作「羊胛」。
僧一行大衍曆義及舊天文志、唐統紀皆作「脾」。
新天文志雲:「胹,羊髀。
」按正言羊脾者,取其易熟故也。
若煮羊胛及髀,則雖中國,通夕亦未爛矣。
今從大衍曆義。
〕 20己醜,齊州人段志沖上封事,〔上,時掌翻。
〕請上緻政于皇太子;太子聞之,憂形于色,發言流涕。
長孫無忌等請誅志沖。
〔長,知兩翻。
〕上手诏曰:「五嶽陵霄,四海亘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
〔左傳雲:川澤納污,山薮藏疾。
亘,古鄧翻。
〕志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言欲使天子解位也。
〕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其無罪,是其狂也。
譬如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雲點日,何損于明!」 21丁酉,立皇子明為曹王。
明母楊氏,巢刺王之妃也,有寵于上;〔刺,盧達翻。
〕文德皇後之崩也,欲立為皇後。
魏征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柰何以辰嬴自累!」〔左傳:晉太子圉為質于秦,秦穆公以女妻之,圉将逃歸,謂之曰:「與子歸乎﹖」嬴氏不敢從,圉遂逃歸。
及晉公子重耳入秦,秦穆公納女五人,懷嬴與焉,謂之辰嬴。
賈季曰:辰嬴嬖于二君是也。
累,力瑞翻。
〕乃止。
尋以明繼元吉後。
22戊戌,敕宋州刺史王波利等發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數百艘,欲以征高麗。
〔十二州:宣、潤、常、蘇、湖、杭、越、台、婺、括、江、洪也。
艘,蘇遭翻。
麗,加知翻。
〕 23冬,十月,庚辰,奴剌啜匐俟友帥其所部萬餘人内附。
〔奴剌部落居吐谷渾、黨項之間,剌,來達翻。
啜,陟劣翻。
匐,蒲北翻。
俟,渠之翻。
帥,讀曰率;下同。
〕 24十一月,突厥車鼻可汗遣使入貢。
車鼻名斛勃,本突厥同族,世為小可汗。
颉利之敗,突厥餘衆欲奉以為大可汗,時薛延陀方強,車鼻不敢當,帥其衆歸之。
或說薛延陀:「車鼻貴種,有勇略,〔說,輸芮翻。
種,章勇翻。
〕為衆所附,恐為後患,不如殺之。
」車鼻知之,逃去。
薛延陀遣數千騎追之,〔騎,奇寄翻。
〕車鼻勒兵與戰,大破之,乃建牙于金山之北,〔其地三垂鬥絕,惟一面可容車騎,壤土夷博。
〕自稱乙注車鼻可汗,突厥餘衆稍稍歸之,數年間勝兵三萬人,〔勝,音升。
〕時出抄掠薛延陀。
〔抄,楚交翻。
〕及薛延陀敗,車鼻勢益張,〔張,知亮翻。
〕遣其子沙缽羅特勒入見,〔見,賢遍翻。
〕又請身自入朝。
〔朝,直遙翻;下同。
〕诏遣将軍郭廣敬征之。
車鼻特為好言,初無來意,竟不至。
〔考異曰:實錄,「诏遣雲麾将軍安調遮、右屯衛郎将韓華迎之。
車鼻徒飾其辭,初無來意。
韓華将招歌邏祿共劫之,車鼻覺其謀,華與車鼻子陟苾特勒相射而死,調遮亦被殺。
」今從舊突厥傳。
〕 25癸卯,徙順陽王泰為濮王。
〔濮,博木翻。
〕 26壬子,上疾愈,三日一視朝。
27十二月,壬申,西趙酋長趙磨帥萬餘戶内附,以其地為明州。
〔東謝之南有西趙蠻,西抵昆明,南即西洱河,山穴阻深,趙氏世為酋長。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 28龜茲王伐疊卒,弟诃黎布失畢立,〔龜茲,音丘慈。
诃,虎何翻。
〕浸失臣禮,侵漁鄰國。
上怒,戊寅,诏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自古相傳,西域有昆侖山,河源所出。
又爾雅曰:三成為昆侖丘,故曰昆丘道。
使,疏吏翻。
〕左骁衛大将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左骁衛大将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将兵擊之,仍命鐵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渾連兵進讨。
〔骁,堅堯翻。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将,即亮翻。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9高麗王使其子莫離支任武入謝罪,上許之。
二十二年〔(戊申、六四八)〕 1春,正月,己醜,上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曰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谏、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去,羌呂翻。
〕且曰:「修身治國,備在其中。
〔治,直之翻。
〕一旦不諱,更無所言矣。
」又曰:「汝當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如吾,不足法也。
夫取法于上,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為下。
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緻,〔隼,息尹翻。
〕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
顧我弘濟蒼生,其益多;肇造區夏,其功大。
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堕;〔夏,戶雅翻。
少,詩沼翻。
堕,讀曰隳。
〕然比之盡美盡善,固多愧矣。
汝無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貴,竭力為善,則國家僅安;驕惰奢縱,則一身不保。
且成遲敗速者,國也;失易得難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太宗自疏其所行之過差者以戒太子,可謂至矣。
然太子病于柔弱好内,乃無一言及此以警策之,人莫知其子之惡,信矣!易,以豉翻。
〕 2中書令兼右庶子馬周病,上親為調藥;〔為,于僞翻。
〕使太子臨問;庚寅,薨。
3戊戌,上幸骊山溫湯。
4己亥,以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
5新羅王金善德卒,以善德妹真德為柱國,封樂浪郡王,遣使冊命。
〔卒,子恤翻。
樂浪,音洛琅。
使,疏吏翻。
〕 6丙午,诏以右武衛大将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将軍裴行方副之,将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艦,戶黯翻。
〕自萊州泛海以擊高麗。
7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省事。
〔長孫無忌蓋總三省之事。
〕 8戊申,上還宮。
9結骨自古未通中國,〔杜佑曰:結骨在回纥西北三千裡。
〕聞鐵勒諸部皆服,二月,其俟利發失缽屈阿棧入朝。
〔俟,渠之翻。
屈,居勿翻。
阿,烏葛翻。
棧,士限翻。
朝,直遙翻。
〕其國人皆長大,赤發綠睛,〔睛,音精。
〕有黑發者以為不祥。
上宴之于天【張:「天」作「大」。
】成殿,謂侍臣曰:「昔渭橋斬三突厥首,自謂功多,〔謂武德九年,颉利犯便橋時也。
〕今斯人在席,更不以為怪邪!」失缽屈阿棧請除一官,「執笏而歸,誠百世之幸。
」戊午,以結骨為堅昆都督府,以失缽屈阿棧為右屯衛大将軍、堅昆都督,隸燕然都護。
〔燕,因肩翻。
〕又以阿史德時健俟斤部落置祁連山,隸營【章:十二行本「營」作「靈」;乙十一行本同。
】州都督。
是時四夷大小君長争遣使入獻見,〔長,知兩翻。
使,疏吏翻。
見,賢遍翻;下引見同。
〕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辛酉,上引見諸胡使者,謂侍臣曰:「漢武帝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幾,居豈翻。
〕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司馬雲:窮發,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
崔雲:北方無毛地也。
按毛,草也。
地理書曰:山以草木為發。
〕 10上營玉華宮,〔程大昌曰:玉華宮在坊州宜君縣。
〕務令儉約,惟所居殿覆以瓦,〔覆.敷又翻。
〕餘皆茅茨;然備設太子宮百司苞山絡野,所費已巨億計。
乙亥,上行幸玉華宮;己卯,畋于華原。
〔華原、宜君、銅官,漢雲陽祋祤之地。
後魏于華原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又置北地郡。
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縣屬京兆。
唐初複置宜州,貞觀十七年,州廢,而以華原複屬于京兆。
〕 11中書侍郎崔仁師坐有伏合自訴者,仁師不奏,除名,流連州。
〔連州,漢桂陽、陽山之地,梁置陽山郡,隋置連州,大業初,廢州為熙平郡,唐複為連州。
連州在京師南三千六百六十五裡。
考異曰:舊傳「流龔州」。
今從新、舊本紀。
〕 12三月,己醜,分瀚海都督俱羅勃部置燭龍州。
13甲午,上謂侍臣曰:「朕少長兵間,頗能料敵;〔少,詩照翻。
長,知兩翻。
〕今昆丘行師,處月、處密二部及龜茲用事者羯獵颠那利每懷首鼠,必先授首,弩失畢其次也。
」〔「弩失畢」當作「布失畢」,龜茲王也。
〕 14庚子,隋蕭後卒,诏複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護葬,備鹵簿儀衛,送至江都,與炀帝合葬。
15充容長城徐惠〔唐會要曰:舊制,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嫔,正二品。
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長城縣,屬吳興郡,今湖州長興縣是也。
惠,徐考德之女。
〕以上東征高麗,西讨龜茲,翠微、玉華,營繕相繼,又服玩頗華靡,上疏谏,其略曰:「以有盡之農功,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衆,喪已成之我軍。
〔喪,息浪翻;下喪國同。
〕昔秦皇并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基,晉武奄有三方,翻成覆敗之業;〔魏、蜀三方鼎峙,至晉混一。
〕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欲之所緻乎!是知地廣非常安之術,人勞乃易亂之源也。
」又曰:「雖複茅茨示約,〔易,以豉翻。
複,扶又翻。
〕猶興木石之疲,和雇取人,不無煩擾之弊。
」又曰:「珍玩伎巧,乃喪國之斧斤;〔伎,渠绮翻。
喪,息浪翻。
〕珠玉婂繡,寔迷心之酖毒。
」又曰:「作法于儉,猶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後!」上善其言,甚禮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