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六

關燈
,戶教翻。

    〕文振數谏,佑亦惡之。

    〔數,所角翻。

    惡,烏路翻。

    〕 萬紀性褊,專以刻急拘持佑,城門外不聽出,悉解縱鷹犬,斥君﨣、猛彪不得見佑。

    會萬紀宅中有塊夜落,〔塊,苦對翻,土塊。

    〕萬紀以為君﨣、猛彪謀殺己,悉收系,發驿以聞,并劾與佑同為非者數十人。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上遣刑部尚書劉德威往按之,事頗有驗,诏佑與萬紀俱入朝。

    佑既積忿,遂與燕弘信兄弘亮等謀殺萬紀。

    萬紀奉诏先行,佑遣弘亮等二十餘騎追,射殺之。

    〔騎,奇寄翻。

    射,而亦翻。

    〕佑黨共逼韋文振欲與同謀,文振不從。

    馳走數裡,追及,殺之。

    寮屬股栗,稽首伏地,莫敢仰視。

    〔稽,音啟。

    〕佑因私署上柱國、開府等官,開庫物行賞,驅民入城,繕甲兵樓堞,置拓東王、拓西王等官。

    吏民棄妻子夜缒出亡者相繼,佑不能禁。

    〔乘夜缒城而出,恐為逆黨污染也。

    堞,達協翻。

    缒,馳僞翻。

    〕三月,丙辰,诏兵部尚書李世績等發懷、洛、汴、宋、潞、滑、濟、郓、海九州島兵讨之。

    〔濟,子禮翻。

    郓,音運。

    〕上賜佑手敕曰:「吾常戒汝勿近小人,正為此耳。

    」〔近,其靳翻。

    為,于僞翻。

    〕 佑召燕弘亮等五人宿于卧内,餘黨分統士衆,巡城自守。

    佑每夜與弘亮等對妃宴飲,以為得志;戲笑之際,語及官軍,弘亮等曰:「王不須憂!弘亮等右手持酒飜,左手為王揮刀拂之!」〔為,于僞翻。

    〕佑喜,以為信然。

    傳檄諸縣,皆莫肯從。

    時李世績兵未至,而青、淄等數州兵已集其境。

    〔淄州,淄川郡,武德元年,分齊州之淄川置為郡。

    〕齊府兵曹杜行敏等〔唐六典:王府有兵曹參軍,專掌武官簿書、考課、儀衛、假使等事。

    〕陰謀執佑,佑左右及吏民非同謀者無不響應。

    庚申,夜,四面鼓躁,聲聞數十裡。

    〔聞,音問。

    〕佑黨有居外者,衆皆攢刃殺之。

    佑問何聲,〔攢,徂丸翻。

    〕左右绐雲:「英公統飛騎已登城矣。

    」〔李世績封英國公。

    飛騎,北門屯兵也。

    绐,蕩亥翻。

    騎,奇寄翻;下同。

    〕行敏分兵鑿垣而入,佑與弘亮等被甲執兵入室,閉扉拒戰,〔垣,于元翻。

    被,皮義翻。

    〕行敏等千餘人圍之,自旦至日中,不克。

    行敏謂佑曰:「王昔為帝子,今乃國賊,不速降,立為煨燼矣。

    」〔煨,烏回翻。

    〕因命積薪欲焚之。

    佑自牖間謂行敏曰:「即啟扉,獨慮燕弘亮兄弟死耳。

    」行敏曰:「必相全。

    」佑等乃出。

    或抉弘亮目,投睛于地,〔抉,于決翻。

    睛,音精。

    〕餘皆檛折其股而殺之。

    執佑出牙前示吏民,還,鎖之于東廂。

    齊州悉平。

    乙醜,敕李世績等罷兵。

    佑至京師,賜死于内侍省,〔星經有宦者四姓,在天市垣帝座之西。

    周官有巷伯、寺人之職,皆内官也。

    前漢宮官多用士人,後漢始用宦者為宮官。

    晉置大長秋卿為後宮官,以宦者為之。

    隋為内侍省,炀帝改為長秋監,武德初,複為内侍省。

    〕同黨誅者四十四人,餘皆不問。

     佑之初反也,齊州人羅石頭面數其罪,援槍前,欲刺之,〔數,所具翻。

    援,于元翻。

    刺,七亦翻。

    〕為燕弘亮所殺。

    佑引騎擊高村,村人高君狀遙責佑曰:「主上提三尺劍取天下,億兆蒙德,仰之如天。

    王忽驅城中數百人欲為逆亂以犯君父,無異一手搖泰山,何不自量之甚也!」〔量,音良。

    〕佑縱擊,虜之,慚不能殺。

    敕贈石頭亳州刺史。

    以君狀為榆社令,〔隋義甯元年,分上黨之鄉縣,置榆社縣,屬并州,武德元年,屬韓州,二年置榆州,六年,廢州,以榆社屬遼州。

    亳,旁各翻。

    〕以杜行敏為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其同謀執佑者官賞有差。

     上檢佑家文疏,得記室城孫處約谏書,〔郏城,即漢颍川郡之郏縣也。

    後魏置郏城縣及龍山縣,隋開皇初,改龍山曰汝南,十八年,改汝南曰輔城,大業初,改輔城曰郏城,并後魏之郏城地屬焉。

    師古曰:郏,音夾。

    處,昌呂翻。

    〕嗟賞之,累遷中書舍人。

    庚午,贈權萬紀齊州都督,賜爵武都郡公,谥曰敬;韋文振左武衛将軍,賜爵襄陽縣公。

     10初,太子承幹喜聲色及畋獵,〔喜,許記翻。

    〕所為奢靡,畏上知之,對宮臣常論忠孝,或至于涕泣,退歸宮中,則與群小相亵狎。

    宮臣有欲谏者,太子先揣知其意,〔亵,息列翻。

    揣,初委翻。

    〕辄迎拜,斂容危坐,引咎自責,言辭辯給,宮臣拜答不暇。

    宮省秘密,外人莫知,故時論初皆稱賢。

     太子作八尺銅爐,六隔大鼎,募亡奴盜民間馬牛,〔亡奴,謂官奴之亡命在逃者。

    〕親臨烹煮,與所幸厮役共食之。

    又好效突厥語及其服飾,〔厮,音斯,今人讀若瑟。

    好,呼到翻。

    〕選左右貌類突厥者五人為一落,辮發羊裘而牧羊,作五狼頭纛及幡旗,設穹廬,太子自處其中,〔纛,徒到翻。

    處,昌呂翻。

    〕斂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又嘗謂左右曰:「我試作可汗死,汝曹效其喪儀。

    」因僵卧于地,衆悉号哭,〔僵,居良翻。

    号,戶高翻。

    〕跨馬環走,臨其身,剺面。

    良久,太子欻起,〔環,音宦。

    欻,裡之翻。

    剺,許勿翻。

    〕曰:「一朝有天下,當帥數萬騎獵于金城西,〔「金城」恐當作「金河」。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然後解發為突厥,委身思摩,若當一設,不居人後矣。

    」〔自謂得為思摩典兵,當一設之任,必當表表自見。

    史言承幹之狂愚。

    〕 左庶子于志甯、右庶子孔穎達數谏太子,〔數,所角翻;下素數、上數同。

    〕上嘉之,賜二人金帛以風勵太子,〔風,音諷,又如字。

    〕仍遷志甯為詹事。

    志甯與左庶子張玄素數上書切谏,太子陰使人殺之,不果。

    〔上,時掌翻。

    〕 漢王元昌所為多不法,〔元昌,上弟也。

    〕上數譴責之,由是怨望。

    太子與之親善,朝夕同遊戲,分左右為二隊,太子與元昌各統其一,被昻甲,操竹擡,〔被,皮義翻。

    操,七高翻。

    擡,色角翻。

    〕布陳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為娛樂。

    〔陳,讀曰陣。

    呼,火故翻。

    樂,音洛;下不樂同。

    〕有不用命者,披樹柾之,〔披其手足,引之就樹而柾之。

    柾,陟瓜翻。

    〕至有死者。

    且曰:「使我今日作天子,明日于苑中置萬人營,與漢王分将,〔将,即亮翻。

    〕觀其戰鬬,豈不樂哉!」又曰:「我為天子,極情縱欲,有谏者辄殺之,不過殺數百人,衆自定矣。

     魏王泰多藝能,有寵于上,見太子有足疾,潛有奪嫡之志,折節下士以求聲譽。

    〔折,而設翻。

    下,遐嫁翻。

    〕上命黃門侍郎韋挺攝泰府事,後命工部尚書杜楚客代之,二人俱為泰要結朝士。

    〔為,于僞翻。

    要,一遙翻。

    朝,直遙翻;下同。

    〕楚客或懷金以賂權貴,因說以魏王聰明,宜為上嗣;文武之臣,各有附托,潛為朋黨。

    太子畏其逼,遣人詐為泰府典簽上封事,其中皆言泰罪惡,敕捕之,不獲。

    〔簽上,時掌翻。

    〕 太子私幸太常樂童稱心,〔樂童,童子能執樂,隸籍太常者。

    稱心,其名也。

    舊書幹傳雲:有太常樂人,年十餘歲,美姿容,善歌舞,承幹時加寵幸,号曰稱心。

    〕與同卧起。

    道士秦英、韋靈符挾左道,得幸太子。

    上聞之,大怒,悉收稱心等殺之,連坐死者數人,诮讓太子甚至。

    〔诮,才笑翻。

    〕太子意泰告之,怨怒愈甚,思令稱心不已,于宮中構室,立其像,朝夕奠祭,徘徊流涕。

    又于苑中作耱,私贈官樹碑。

     上意浸不怿,太子亦知之,稱疾不朝谒者動涉數月;陰養刺客纥幹承基等及壯士百餘人,謀殺魏王泰。

    〔纥,下沒翻。

    〕 吏部尚書侯君集之坎賀蘭楚石為東宮千牛,〔東宮左、右内率府有千牛十六人,掌執千牛刀,侍奉左右。

    〕太子知君集怨望,數令楚石引君集入東宮,問以自安之術,〔數,所角翻。

    〕君集以太子暗劣,欲乘釁圖之,因勸之反,舉手謂太子曰:「此好手,當為殿下用之。

    」〔為,于僞翻。

    〕又曰:「魏王為上所愛,恐殿下有庶人勇之禍,〔以隋事動太子。

    〕若有敕召,宜密為之備。

    」太子大然之。

    太子厚賂君集及左屯衛中郎将頓丘李安俨,〔頓丘縣,漢屬東郡,晉置頓丘郡,後齊省,隋開皇十六年,複置,屬魏州;武德初,屬澶州,貞觀初,廢澶州,以頓丘縣還屬于魏州。

    将,即亮翻。

    〕使诇上意,動靜相語。

    安俨先事隐太子,隐太子敗,安俨為之力戰,〔诇,火迥翻,又休正翻。

    語,牛倨翻。

    為,于僞翻。

    〕上以為忠,故親任之,使典宿衛。

    安俨深自托于太子。

     漢王元昌亦勸太子反,且曰:「比見上側有美人,〔比,毗至翻。

    〕善彈琵琶,事成,願以垂賜。

    」太子許之。

    洋州刺史開化公趙節,慈景之子也,〔趙慈景,高祖使之攻河東,為堯君素所殺。

    〕母曰長廣公主,〔長廣公主,高祖之女,〕驸馬都尉杜荷,如晦之子也,尚城陽公主,〔上女也。

    〕皆為太子所親昵,〔昵,尼質翻。

    〕預其反謀。

    凡同謀者皆割臂,以帛拭血,燒灰和酒飲之,誓同生死,潛謀引兵入西宮。

    〔西宮謂大内,以在東宮西,故稱之。

    〕杜荷謂太子曰:「天文有變,當速發以應之,殿下但稱暴疾危笃,主上必親臨視,因茲可以得志。

    」太子聞齊王佑反于齊州,謂纥幹承基等曰:「我宮西牆,去大内正可二十步耳,與卿為大事,豈比齊王乎!」會治佑反事,連承基,承基坐系大理獄,當死。

    〔為纥幹承基告變張本。

    治,直之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