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隊伍,前導者長呼,則人皆奔迸,不避坑谷,路絕行者,國人甚苦之。
〔呼,火故翻。
迸,比孟翻。
為征高麗張本。
〕 20壬申,上曰:「朕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貴。
若教以禮義,使之少敬長、婦敬夫,則皆貴矣。
輕傜薄斂,使之各治生業,則皆富矣。
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
」〔少,詩照翻。
長,知兩翻。
治,直之翻。
斂,力贍翻。
樂,音洛。
〕 21亳州刺史裴行莊奏請伐高麗,〔亳,旁各翻。
麗,力知翻。
〕上曰:「高麗王武職貢不絕,為賊臣所弒,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
但因喪乘亂而取之,雖得之不貴。
且山東雕弊,吾未忍言用兵也。
」 22高祖之入關也,随武勇郎将馮翊黨仁弘将兵二千餘人歸高祖于蒲阪,從平涼城,〔此皆隋恭帝義甯元年事。
将,即亮翻。
黨,抵朗翻。
〕尋除陝州總管,大軍東讨,仁弘轉饷不絕,〔謂纣王世充時也。
陝,失冉翻。
〕曆南甯、戎、廣州都督。
〔梁以犍為郡,置戎州,隋廢州為郡,唐複改郡為州。
〕仁弘有材略,所至着聲迹,上甚器之。
然性貪,罷廣州,為人所訟,贓百餘萬,罪當死。
上謂侍臣曰:「吾昨見大理五奏誅仁弘,〔五年制令,死罪囚,三日五覆奏。
〕哀其白首就戮,方晡食,遂命撤案;然為之求生理,〔為,于僞翻。
〕終不可得。
今欲曲法就公等乞之。
」十二月,壬午朔,上複召五品已上集太極殿前,〔複,扶又翻。
〕謂曰:「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
今朕私黨仁弘而欲赦之,是亂其法,上負于天。
欲席笹于南郊,日一進蔬食,以謝罪于天三日。
」房玄齡等皆曰:「生殺之柄,人主所得專也,何至自貶責如此!」上不許,群臣頓首固請于庭,自旦至日昃,上乃降手诏,自稱:「朕有三罪: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亂法,二也;善善未賞,惡惡未誅,三也。
〔惡惡,上烏路翻,下如字。
〕以公等固谏,且依來請。
」于是黜仁弘為庶人,徙欽州。
23癸卯,上幸骊山溫湯;甲辰,獵于骧山。
〔骊,力知翻。
〕上登山,見圍有斷處,顧謂左右曰:「吾見其不整而不刑,則堕軍法;〔堕,讀曰隳。
〕刑之,則是吾登高臨下以求人之過也。
」乃托以道險,引辔入谷以避之。
乙巳,還宮。
24刑部以「反逆緣坐律兄弟沒官為輕,請改從死。
」敕八座議之,議者皆以為「秦、漢、魏、晉之法,反者皆夷三族,今宜如刑部請為是。
」給事中崔仁師駁曰:「古者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柰何以亡秦酷法變隆周中典!〔周禮秋官:刑平國,用中典。
父子兄弟不相及,周法也。
駁,北角翻。
〕且誅其父子,足累其心,〔累,力瑞翻。
〕此而不顧,何愛兄弟!」上從之。
25上問侍臣曰:「自古或君亂而臣治,或君治而臣亂,二者孰愈﹖」魏征對曰:「君治則善惡賞罰當,〔治,直吏翻;下同。
當,丁浪翻。
〕臣安得而亂之!苟為不治,縱暴愎谏,〔愎,弼力翻。
〕雖有良臣,将安所施!」上曰:「齊文宣得楊遵彥,非君亂而臣治乎﹖」對曰:「彼纔能救亡耳,〔事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烏足為治哉!」 十七年〔(癸卯、六四三)〕 1春,正月,丙寅,上謂群臣曰:「聞外間士人以太子有足疾,〔承幹病足不良行。
〕魏王穎悟,多從遊幸,遽生異議,徼幸之徙〔徼,堅堯翻。
〕已有附會者。
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
且禮,嫡子死,立嫡孫。
〔記: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
檀弓曰:「我未之前聞也,」問子服伯子曰:「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何也﹖」曰:「昔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也。
夫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子遊問諸孔子,曰:「否,立孫。
」〕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櫱代宗,啟窺窬之源也!」〔櫱,魚列翻。
櫱,支庶也。
宗,嫡子也。
〕 2鄭文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動靜以聞。
〔使,疏吏翻。
将,即亮翻。
〕上複與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複,扶又翻。
妻,七細翻。
〕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給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吹,昌瑞翻。
〕其妻裴氏曰:「征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非亡者之志。
」悉辭不受,以布車載柩而葬。
〔柩,音舊。
〕上登苑西樓,〔長安禁苑之西樓也。
〕望哭盡哀。
上自制碑文,并為書石。
〔為,于僞翻。
〕上思征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3鄠尉遊文告代州都督劉蘭成謀反,〔鄠,音戶。
〕戊申,蘭成坐腰斬。
右武候将軍丘行恭恭探蘭成心肝食之;上聞而讓之曰:「蘭成謀反,國有常刑,何至如此!若以為忠孝,則太子諸王先食之矣,豈至卿邪!」行恭慚而拜謝。
4二月,壬午,上問谏議大夫褚遂良曰:「舜造漆器,谏者十餘人。
〔說苑:堯釋天下,舜受之,作為飲器,斬木而裁之,猶漆黑之,諸侯侈,國之不服者十有三。
〕此何足谏」對曰:「奢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為之。
忠臣愛君,必防其漸,若禍亂已成,無所複谏矣。
」〔複,扶又翻。
〕上曰:「然。
朕有過,卿亦當谏其漸。
朕見前世帝王拒谏者,多雲『業已為之』,或雲『業已許之』,終不為改。
〔不為,于僞翻。
〕如此,欲無危亡,得乎!」 時皇子為都督、刺史者多幼牦,遂良上疏,以為:「漢宣帝雲:『與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見二十四卷漢宣帝地節二年。
牦,與稚同,直利翻。
上,時掌翻。
治,直之翻。
〕今皇子幼牦,未知從政,不若且留京師,教以經術,俟其長而遣之。
」〔長,知兩翻。
〕上以為然。
5壬辰,以太子詹事張亮為洛州都督。
侯君集自以有功而下吏,〔見上卷十四年。
下,遐嫁翻。
〕怨望有異志。
亮出為洛州,君集激之曰:「何人相排﹖」亮曰:「非公而誰!」君集曰:「我平一國來,逢嗔如屋大,〔嗔,昌真翻。
〕安能仰排!」因攘袂曰:「郁郁殊不聊生!公能反乎﹖與公反!」亮密以聞。
上曰:「卿與君集皆功臣,語時旁無他人,若下吏,君集必不服。
如此,事未可知,卿且勿言。
」待君集如故。
6鄜州都督尉遲敬德表乞骸骨;〔鄜,音膚。
尉,纡勿翻。
〕乙巳,以敬德為開府儀同三司,五日一參。
〔參,猶朝也。
〕 7丁未,上曰:「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衆。
或以勇力,或以辯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詐,或以嗜欲,輻湊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寵祿。
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少,詩沼翻。
懈,古隘翻。
〕則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難也。
」 8戊申,上命圖畫功臣趙公長孫無忌、趙郡元王孝恭、〔谥法:茂績丕德曰元;主善行德曰元。
〕萊成公杜如晦、〔如晦始封蔡國公,既薨,徙封萊國公。
〕鄭文貞公魏征、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志玄、夔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谥法:好廉自克曰節。
鄖,音雲;下同。
〕谯襄公柴紹、〔柴紹,當作許紹。
〕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嚴:「渝」改「鄃」。
】襄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世績、胡壯公秦叔寶等于淩煙閣。
〔書爵不書谥者,其人存;書爵書谥者,其人已死。
南部新書曰:淩煙閣在西内三清殿側,畫功臣皆北面。
合中有中隔,内面北寫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
程大昌曰:合中凡設三隔,内一層畫功高宰輔,外一層寫功高侯王,又外一層次第功臣。
此三隔者雖分内外,其所畫功臣象貌皆面北,恐是在三清殿側,以北面為恭邪!餘謂北面者,臣禮也,非以在三清殿側之故。
〕 9齊州都督齊王佑,性輕躁,其舅尚乘直長陰弘智說之曰:〔尚乘局,屬殿中監,有奉禦,有直長,掌内外閑廄之馬,辨其粗良而率其習馭者也。
乘,繩證翻。
長,知兩翻。
說,輸芮翻。
〕「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萬歲後,宜得壯士以自衛。
」佑以為然。
弘智因薦妻兄燕弘信,〔燕,因肩翻。
〕佑悅之,厚賜金玉,使陰募死士。
上選剛直之士以輔諸王,為長史、司馬,諸王有過以聞。
佑昵近群小,好畋獵,〔昵,尼質翻。
近,其靳翻。
好,呼到翻。
〕長史權萬紀驟谏,不聽。
壯士昝君﨣、梁猛彪得幸于佑,萬紀皆劾逐之,〔昝,子感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下同。
〕佑潛召還,寵之逾厚。
上數以書切責佑,萬紀恐并獲罪,謂佑曰:「王審能自新,萬紀請入朝言之。
」乃條佑過失,迫飲表首,〔數,所角翻。
朝,直遙翻;下同。
首,式又翻。
〕佑懼而從之。
萬紀至京師,言佑必能悛改。
〔悛,醜緣翻。
〕上甚喜,勉萬紀,而數佑前過,以敕書戒之。
〔數,所具翻。
〕佑聞之,大怒曰:「長史賣我!勸我而自以為功,〔言萬紀勸佑令自首,而自以為匡輔之功,是為所賣也。
〕必殺之。
」上以校尉京兆韋文振謹直,用為佑府典軍,〔唐諸府各有校尉,每一校尉領旅帥二人。
王國親事府、帳内府各有典軍二人,正五品上,副典軍二人,從五品上,掌率校尉以下守衛陪從之事。
校
〔呼,火故翻。
迸,比孟翻。
為征高麗張本。
〕 20壬申,上曰:「朕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貴。
若教以禮義,使之少敬長、婦敬夫,則皆貴矣。
輕傜薄斂,使之各治生業,則皆富矣。
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
」〔少,詩照翻。
長,知兩翻。
治,直之翻。
斂,力贍翻。
樂,音洛。
〕 21亳州刺史裴行莊奏請伐高麗,〔亳,旁各翻。
麗,力知翻。
〕上曰:「高麗王武職貢不絕,為賊臣所弒,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
但因喪乘亂而取之,雖得之不貴。
且山東雕弊,吾未忍言用兵也。
」 22高祖之入關也,随武勇郎将馮翊黨仁弘将兵二千餘人歸高祖于蒲阪,從平涼城,〔此皆隋恭帝義甯元年事。
将,即亮翻。
黨,抵朗翻。
〕尋除陝州總管,大軍東讨,仁弘轉饷不絕,〔謂纣王世充時也。
陝,失冉翻。
〕曆南甯、戎、廣州都督。
〔梁以犍為郡,置戎州,隋廢州為郡,唐複改郡為州。
〕仁弘有材略,所至着聲迹,上甚器之。
然性貪,罷廣州,為人所訟,贓百餘萬,罪當死。
上謂侍臣曰:「吾昨見大理五奏誅仁弘,〔五年制令,死罪囚,三日五覆奏。
〕哀其白首就戮,方晡食,遂命撤案;然為之求生理,〔為,于僞翻。
〕終不可得。
今欲曲法就公等乞之。
」十二月,壬午朔,上複召五品已上集太極殿前,〔複,扶又翻。
〕謂曰:「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
今朕私黨仁弘而欲赦之,是亂其法,上負于天。
欲席笹于南郊,日一進蔬食,以謝罪于天三日。
」房玄齡等皆曰:「生殺之柄,人主所得專也,何至自貶責如此!」上不許,群臣頓首固請于庭,自旦至日昃,上乃降手诏,自稱:「朕有三罪: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亂法,二也;善善未賞,惡惡未誅,三也。
〔惡惡,上烏路翻,下如字。
〕以公等固谏,且依來請。
」于是黜仁弘為庶人,徙欽州。
23癸卯,上幸骊山溫湯;甲辰,獵于骧山。
〔骊,力知翻。
〕上登山,見圍有斷處,顧謂左右曰:「吾見其不整而不刑,則堕軍法;〔堕,讀曰隳。
〕刑之,則是吾登高臨下以求人之過也。
」乃托以道險,引辔入谷以避之。
乙巳,還宮。
24刑部以「反逆緣坐律兄弟沒官為輕,請改從死。
」敕八座議之,議者皆以為「秦、漢、魏、晉之法,反者皆夷三族,今宜如刑部請為是。
」給事中崔仁師駁曰:「古者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柰何以亡秦酷法變隆周中典!〔周禮秋官:刑平國,用中典。
父子兄弟不相及,周法也。
駁,北角翻。
〕且誅其父子,足累其心,〔累,力瑞翻。
〕此而不顧,何愛兄弟!」上從之。
25上問侍臣曰:「自古或君亂而臣治,或君治而臣亂,二者孰愈﹖」魏征對曰:「君治則善惡賞罰當,〔治,直吏翻;下同。
當,丁浪翻。
〕臣安得而亂之!苟為不治,縱暴愎谏,〔愎,弼力翻。
〕雖有良臣,将安所施!」上曰:「齊文宣得楊遵彥,非君亂而臣治乎﹖」對曰:「彼纔能救亡耳,〔事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烏足為治哉!」 十七年〔(癸卯、六四三)〕 1春,正月,丙寅,上謂群臣曰:「聞外間士人以太子有足疾,〔承幹病足不良行。
〕魏王穎悟,多從遊幸,遽生異議,徼幸之徙〔徼,堅堯翻。
〕已有附會者。
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
且禮,嫡子死,立嫡孫。
〔記: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
檀弓曰:「我未之前聞也,」問子服伯子曰:「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何也﹖」曰:「昔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也。
夫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子遊問諸孔子,曰:「否,立孫。
」〕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櫱代宗,啟窺窬之源也!」〔櫱,魚列翻。
櫱,支庶也。
宗,嫡子也。
〕 2鄭文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動靜以聞。
〔使,疏吏翻。
将,即亮翻。
〕上複與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複,扶又翻。
妻,七細翻。
〕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給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吹,昌瑞翻。
〕其妻裴氏曰:「征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非亡者之志。
」悉辭不受,以布車載柩而葬。
〔柩,音舊。
〕上登苑西樓,〔長安禁苑之西樓也。
〕望哭盡哀。
上自制碑文,并為書石。
〔為,于僞翻。
〕上思征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3鄠尉遊文告代州都督劉蘭成謀反,〔鄠,音戶。
〕戊申,蘭成坐腰斬。
右武候将軍丘行恭恭探蘭成心肝食之;上聞而讓之曰:「蘭成謀反,國有常刑,何至如此!若以為忠孝,則太子諸王先食之矣,豈至卿邪!」行恭慚而拜謝。
4二月,壬午,上問谏議大夫褚遂良曰:「舜造漆器,谏者十餘人。
〔說苑:堯釋天下,舜受之,作為飲器,斬木而裁之,猶漆黑之,諸侯侈,國之不服者十有三。
〕此何足谏」對曰:「奢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為之。
忠臣愛君,必防其漸,若禍亂已成,無所複谏矣。
」〔複,扶又翻。
〕上曰:「然。
朕有過,卿亦當谏其漸。
朕見前世帝王拒谏者,多雲『業已為之』,或雲『業已許之』,終不為改。
〔不為,于僞翻。
〕如此,欲無危亡,得乎!」 時皇子為都督、刺史者多幼牦,遂良上疏,以為:「漢宣帝雲:『與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見二十四卷漢宣帝地節二年。
牦,與稚同,直利翻。
上,時掌翻。
治,直之翻。
〕今皇子幼牦,未知從政,不若且留京師,教以經術,俟其長而遣之。
」〔長,知兩翻。
〕上以為然。
5壬辰,以太子詹事張亮為洛州都督。
侯君集自以有功而下吏,〔見上卷十四年。
下,遐嫁翻。
〕怨望有異志。
亮出為洛州,君集激之曰:「何人相排﹖」亮曰:「非公而誰!」君集曰:「我平一國來,逢嗔如屋大,〔嗔,昌真翻。
〕安能仰排!」因攘袂曰:「郁郁殊不聊生!公能反乎﹖與公反!」亮密以聞。
上曰:「卿與君集皆功臣,語時旁無他人,若下吏,君集必不服。
如此,事未可知,卿且勿言。
」待君集如故。
6鄜州都督尉遲敬德表乞骸骨;〔鄜,音膚。
尉,纡勿翻。
〕乙巳,以敬德為開府儀同三司,五日一參。
〔參,猶朝也。
〕 7丁未,上曰:「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衆。
或以勇力,或以辯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詐,或以嗜欲,輻湊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寵祿。
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少,詩沼翻。
懈,古隘翻。
〕則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難也。
」 8戊申,上命圖畫功臣趙公長孫無忌、趙郡元王孝恭、〔谥法:茂績丕德曰元;主善行德曰元。
〕萊成公杜如晦、〔如晦始封蔡國公,既薨,徙封萊國公。
〕鄭文貞公魏征、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志玄、夔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谥法:好廉自克曰節。
鄖,音雲;下同。
〕谯襄公柴紹、〔柴紹,當作許紹。
〕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嚴:「渝」改「鄃」。
】襄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世績、胡壯公秦叔寶等于淩煙閣。
〔書爵不書谥者,其人存;書爵書谥者,其人已死。
南部新書曰:淩煙閣在西内三清殿側,畫功臣皆北面。
合中有中隔,内面北寫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
程大昌曰:合中凡設三隔,内一層畫功高宰輔,外一層寫功高侯王,又外一層次第功臣。
此三隔者雖分内外,其所畫功臣象貌皆面北,恐是在三清殿側,以北面為恭邪!餘謂北面者,臣禮也,非以在三清殿側之故。
〕 9齊州都督齊王佑,性輕躁,其舅尚乘直長陰弘智說之曰:〔尚乘局,屬殿中監,有奉禦,有直長,掌内外閑廄之馬,辨其粗良而率其習馭者也。
乘,繩證翻。
長,知兩翻。
說,輸芮翻。
〕「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萬歲後,宜得壯士以自衛。
」佑以為然。
弘智因薦妻兄燕弘信,〔燕,因肩翻。
〕佑悅之,厚賜金玉,使陰募死士。
上選剛直之士以輔諸王,為長史、司馬,諸王有過以聞。
佑昵近群小,好畋獵,〔昵,尼質翻。
近,其靳翻。
好,呼到翻。
〕長史權萬紀驟谏,不聽。
壯士昝君﨣、梁猛彪得幸于佑,萬紀皆劾逐之,〔昝,子感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下同。
〕佑潛召還,寵之逾厚。
上數以書切責佑,萬紀恐并獲罪,謂佑曰:「王審能自新,萬紀請入朝言之。
」乃條佑過失,迫飲表首,〔數,所角翻。
朝,直遙翻;下同。
首,式又翻。
〕佑懼而從之。
萬紀至京師,言佑必能悛改。
〔悛,醜緣翻。
〕上甚喜,勉萬紀,而數佑前過,以敕書戒之。
〔數,所具翻。
〕佑聞之,大怒曰:「長史賣我!勸我而自以為功,〔言萬紀勸佑令自首,而自以為匡輔之功,是為所賣也。
〕必殺之。
」上以校尉京兆韋文振謹直,用為佑府典軍,〔唐諸府各有校尉,每一校尉領旅帥二人。
王國親事府、帳内府各有典軍二人,正五品上,副典軍二人,從五品上,掌率校尉以下守衛陪從之事。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