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向,尊坫陳于堂戶東南。
百官、行從宗室、客使位神道左右。
寝宮則分方序立大次前。
其日未明五刻,陳黃麾仗于陵寝,三刻,行事官及宗室親五等、諸親三等以上及客使之當陪者就位。
皇帝素服、乘馬、華蓋、傘扇,侍臣騎從,詣小次。
出次至位,再拜,又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又再拜。
少選,太常卿請辭,皇帝再拜,又再拜。
奉禮曰:「奉辭。
」在位者再拜。
皇帝還小次,乘馬詣大次,仗衛列立以俟行,百官、宗室諸親、客使序立次前。
皇帝步至寝宮南門,仗衛止,乃入,由東序,進殿陛東南位,再拜,升自東陛,北向再拜,又再拜,入省服玩,抆拭帳箦,進太牢之馔,加珍羞。
皇帝出尊所酌酒,入三奠爵,北向立。
太祝二人持玉冊立于戶外,東向跪讀,皇帝再拜,又再拜,乃出戶,當前北向立。
太常卿請辭,皇帝再拜,出東門,還大次,宿行宮。
〕丁未,還宮。
2戊午,加左仆射房玄齡太子少師。
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左右仆射,尚書省長官,故曰端揆。
按武德九年,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為左仆射,至是财十一年,未及十五年也。
少,始照翻。
〕男遺愛尚上女高陽公主,女為韓王妃,〔韓王元嘉,高祖之子。
〕深畏滿盈,上表請解機務;〔上,時掌翻。
〕上不許。
玄齡固請不已,诏斷表,乃就職。
〔斷,音短,丁管翻。
今之讓官者,奉表三讓,不許,敕斷來章,則合門不複受其表,即唐制之斷表也。
〕太子欲拜玄齡,設儀衛待之,玄齡不敢谒見而歸,時人美其有讓。
玄齡以度支系天下利害,嘗有阙,求其人未得,乃自領之。
〔唐制:度支郎中,掌天下租賦,物産豐約之宜,水陸道塗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以近及遠,與中書、門下議定乃奏,國之大計所關也。
玄齡審官求賢,未得其人,故自領之。
唐中世以後,宰相多判度支,蓋昉于此。
度,徒洛翻。
〕 3禮部尚書永甯懿公王珪薨。
〔永甯縣,屬洛州。
〕珪性寬裕,自奉養甚薄。
于令,三品已上皆立家廟,〔唐制:三品已上得立廟,祭三代。
〕珪通貴已久,獨祭于寝。
為法司所劾,〔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上不問,命有司為之立廟以愧之。
〔司為,于僞翻;下上為同。
〕 4二月,庚辰,以光祿大夫尉遲敬德為鄜州都督。
〔尉,纡勿翻。
鄜,芳無翻。
〕 上嘗謂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對曰:「臣反是實!臣從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今之存者,皆鋒镝之餘也。
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
〔瘢,薄官翻。
痍,音夷。
〕上為之流涕,曰:「卿複服,朕不疑卿,故語卿,何更恨邪!」〔邪,音耶。
語,牛倨翻。
〕 上又嘗謂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妻,七細翻。
〕敬德叩頭謝曰:「臣妻雖鄙陋,相與共貧賤久矣。
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願也。
」上乃止。
5戊戌,尚書奏:「近世掖庭之選,〔掖,音亦。
〕或微賤之族,禮訓蔑聞;〔謂由侍兒及歌舞得進者。
〕或刑戮之家,憂怨所積。
〔謂緣坐沒入掖庭者。
〕請自今,後宮及東宮内職有阙,皆選良家有才行者充,〔行,下孟翻。
〕以禮聘納;其沒官口及素微賤之人,皆不得補用。
」上從之。
6上既诏宗室群臣襲封刺史,左庶子于志甯以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
〔上,時掌翻;下同。
〕侍禦史馬周亦上疏,以為:「堯、舜之父,猶有朱、均之子。
〔朱、均,謂丹朱、商均也。
〕傥有孩童嗣職,萬一驕愚,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
〔孩,何開翻。
被,皮義翻。
〕正欲絕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左傳:楚鬬椒作亂,莊王滅若敖氏。
既而思子文之治楚國也,曰:「子文無後,何以勸善!」使其孫箴尹克黃複其所。
治,直吏翻。
〕正欲留之也,而栾黡之惡已彰。
〔左傳:秦伯問于士鞅曰:「晉大夫其誰先亡﹖」對曰:「其栾氏乎!栾黡汱虐己甚,猶可以免;其在盈乎!」秦伯曰:「何故﹖」對曰:「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栾黡死,盈之善未及民,武子所施沒矣,而黡之怨實彰,将于是乎在。
」〔與其毒害于見存之百姓,〔見,賢遍翻。
〕則甯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
然則向所謂愛之者,乃适所以傷之也。
臣謂宜賦以茅土,疇其戶邑,必有材行,随器授官,〔行,下孟翻。
〕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
」 會司空趙州刺史長孫無忌等皆不願之國,上表固讓,〔長,知兩翻。
〕稱:「承恩以來,形影相吊,若履春冰;〔春來冰薄,履之則有陷溺之懼。
〕宗族憂虞,如置湯火。
緬惟三代封建,蓋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禮樂節文,多非己出。
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
〔守,式又翻。
〕今因臣等,複有變更,〔複,扶又翻。
更,工衡翻。
〕恐紊聖朝綱紀;〔紊,音問。
朝,直遙翻。
〕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冒,莫北翻。
〕更因延世之賞,緻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愍。
〔剿,子小翻。
〕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
」無忌又因子婦長樂公主固請于上,〔主嫁無忌子沖。
樂,音洛。
〕且言「臣披荊棘事陛下,今海内甯一,柰何棄之外州,與遷徙何異!」上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義,意欲公之後嗣,輔朕子孫,共傳永久;而公等乃複發言怨望,朕豈強公等以茅土邪!」〔複,扶又翻。
強,其兩翻。
邪,音耶。
〕庚子,诏停世封刺史。
7高昌王曲文泰多遏絕西域朝貢,〔朝,直遙翻;下同。
〕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屬,〔事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厥,九勿翻。
〕文泰與西突厥共擊之。
上下書切責,〔下,遐嫁翻。
〕征其大臣阿史那矩,欲與議事,文泰不遣,遣其長史曲雍來謝罪。
〔長,知兩翻。
〕颉利之亡也,〔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中國人在突厥者或奔高昌,诏文泰歸之,文泰蔽匿不遣。
又與西突厥共擊破焉耆,焉耆訴之。
〔掠焉耆見上卷六年,又見上年。
〕上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往問狀,〔虞部郎,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囿、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屬工部。
〕且謂其使者曰:「高昌數年以來,朝貢脫略,無藩臣禮,所置官号,皆準天朝,築城掘溝,預備攻讨。
我使者至彼,文泰語之雲:『鷹飛于天,雉伏于蒿,貓遊于堂,鼠13于穴,〔使,疏吏翻。
語,牛倨翻。
13,在笑翻。
〕各得其所,豈不能自生邪!』又遣使謂薛延陀曰:『既為可汗,則與天子匹敵,何為拜其使!』事人無禮,又間鄰國為惡,〔使,疏吏翻;下同。
間,古苋翻。
〕不誅,善何以勸!明年當發兵擊汝。
」三月,薛延陀可汗遣使上言:「奴受恩思報,請發所部為軍導以擊高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時掌翻。
〕上遣民部尚書唐儉、右領軍大将軍執失思力赍缯帛賜薛延陀,與謀進取。
〔缯,慈陵翻。
〕 8夏,四月,戊寅,上幸九成宮。
初,突厥突利可汗之弟結社率從突利入朝,〔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曆位中郎将。
〔将,即亮翻。
〕居家無賴,怨突利斥之,乃誣告其謀反,上由是薄之,久不進秩。
結社率陰結故部落,得四十餘人,謀因晉王治四鼓出宮,開門辟仗,〔辟,毗亦翻。
〕馳入宮門,直指禦帳,可有大功。
甲申,擁突利之子賀邏鹘夜伏于宮外,〔邏,郎佐翻。
鹘,戶骨翻。
〕會大風,晉王未出,結社率恐曉,遂犯行宮,踰四重幕,弓矢亂發,衛士死者數十人。
折沖孫武開等帥衆奮擊,〔重,直龍翻。
折,之舌翻。
折沖,折沖都尉也。
帥,讀曰率。
〕久之,乃退,馳入禦廄,盜馬二十餘匹,北走,渡渭,欲奔其部落,追獲,斬之。
原賀邏鹘,投于嶺表。
9庚寅,遣武候将軍上官懷仁擊巴、壁、洋、集四州反獠,平之,〔洋,音祥。
獠,魯皓翻。
〕虜男女六千餘口。
10五月,旱。
甲寅,诏五品以上上封事。
〔上封,時掌翻;下同。
〕魏征上疏,以為:「陛下志業,比貞觀之初,漸不克終者凡十條。
」〔觀,古玩翻。
〕其間一條,以為:「頃年以來,輕用民力。
乃雲:『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易,以豉翻。
〕自古未有因百姓逸而敗、勞而安者也。
此恐非興邦之至言。
」上深加獎歎,雲:「已列諸屏障,朝夕瞻仰,并錄付史官。
」仍賜征黃金十斤,廄馬二匹。
11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牂柯開道,經西趙,出邕州,以通交、桂,〔東謝蠻西接牂柯蠻,南接西趙蠻。
牂柯之别帥曰羅殿。
今廣西買馬路,自桂州至邕州橫山寨二十餘程,自橫山至杞國二十二程,又至羅殿十程,此即侯弘仁所通者也。
邕州,漢郁林郡領方縣地,晉分郁林,置晉興郡,隋廢晉興為宣化縣,屬郁林郡,唐武德四年,置南晉州,貞觀六年改邕州朗甯郡。
牂柯,音臧哥。
〕蠻、俚降者二萬八千餘戶。
〔俚,音裡。
降,戶江翻。
〕 12丙申,立皇弟元嬰為滕王。
13自結社率之反,言事者多雲突厥留河南不便,〔河南,謂北河之南,漢衛青擊匈奴所收河南地是也。
厥,九勿翻。
〕秋,七月,庚戌,诏右武候大将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賜之鼓纛;〔俟,渠之翻。
苾,毗必翻。
纛,徒到翻。
〕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還其舊部,俾世作藩屏,〔屏,必郢翻。
〕長保邊塞。
突厥鹹憚薛延陀,不肯出塞。
上遣司農卿郭嗣本賜薛延陀玺書,〔玺,斯氏翻。
〕言「颉利既敗,〔颉,奚結翻。
〕其部落鹹來歸化,我略其舊過,嘉其後善,待其達官皆如吾百寮、部落皆如吾百姓。
中國貴尚禮義,不滅人國,前破突厥,止為颉利一人為百姓害,〔止為,于僞翻。
〕實不貪其土地,利其人畜,恒欲更立可汗,〔恒,戶登翻;下同。
〕故置所降部落于河南,任其畜牧。
今戶口蕃滋,〔蕃,扶元翻。
〕吾心甚喜。
既許立之,不可失信。
秋中将遣突厥渡河,複其故國。
爾薛延陀受冊在前,〔延陀受冊見一百九十三卷二年。
〕突厥受冊在後,後者為小,前者為大。
爾在碛北,突厥在碛南,各守土疆,鎮撫部落。
其喻分故相抄掠,〔碛,七迹翻。
分,扶問翻。
抄,楚交翻。
〕我則發兵,各問其罪。
」薛延陀奉诏。
于是遣思摩帥所部建牙于河北,〔河北,則大碛之南。
帥,讀曰率。
〕上禦齊政殿餞之,思摩涕泣,奉觞上壽曰:「奴等破亡之餘,分為灰壤,〔上壽,時掌翻。
分,扶問翻。
〕陛下存其骸骨,複立為可汗,〔複,扶又翻;下複下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願萬世子孫恒事陛下。
」〔恒,戶登翻。
〕又遣禮部尚書趙郡王孝恭等赍冊書,就其種落,築壇于河上而立之。
〔種,章勇翻。
〕上謂侍臣曰:「中國,根幹也;四夷,枝葉也;割根幹以奉枝葉,木安得滋榮!朕不用魏征言,幾緻狼狽。
」〔謂結社率之變也。
魏征言見上卷四年。
幾,居希翻。
〕又以左屯衛将軍阿史那忠為左賢王,左武衛将軍阿史那泥熟為右賢王。
忠,蘇尼失之子也,〔蘇尼失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上遇之甚厚,妻以宗女;〔妻,七細翻。
〕及出塞,懷慕中國,見使者必泣涕請入侍;诏許之。
14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15诏以「身體發膚,不敢毀傷。
〔引孝經孔子之言。
〕比來訴訟者或自毀耳目,〔比,毗至翻。
〕自今有犯,先笞四十,然後依法。
」〔依法處斷其所訴之事也。
〕 16冬,十月,甲申,車
百官、行從宗室、客使位神道左右。
寝宮則分方序立大次前。
其日未明五刻,陳黃麾仗于陵寝,三刻,行事官及宗室親五等、諸親三等以上及客使之當陪者就位。
皇帝素服、乘馬、華蓋、傘扇,侍臣騎從,詣小次。
出次至位,再拜,又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又再拜。
少選,太常卿請辭,皇帝再拜,又再拜。
奉禮曰:「奉辭。
」在位者再拜。
皇帝還小次,乘馬詣大次,仗衛列立以俟行,百官、宗室諸親、客使序立次前。
皇帝步至寝宮南門,仗衛止,乃入,由東序,進殿陛東南位,再拜,升自東陛,北向再拜,又再拜,入省服玩,抆拭帳箦,進太牢之馔,加珍羞。
皇帝出尊所酌酒,入三奠爵,北向立。
太祝二人持玉冊立于戶外,東向跪讀,皇帝再拜,又再拜,乃出戶,當前北向立。
太常卿請辭,皇帝再拜,出東門,還大次,宿行宮。
〕丁未,還宮。
2戊午,加左仆射房玄齡太子少師。
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左右仆射,尚書省長官,故曰端揆。
按武德九年,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為左仆射,至是财十一年,未及十五年也。
少,始照翻。
〕男遺愛尚上女高陽公主,女為韓王妃,〔韓王元嘉,高祖之子。
〕深畏滿盈,上表請解機務;〔上,時掌翻。
〕上不許。
玄齡固請不已,诏斷表,乃就職。
〔斷,音短,丁管翻。
今之讓官者,奉表三讓,不許,敕斷來章,則合門不複受其表,即唐制之斷表也。
〕太子欲拜玄齡,設儀衛待之,玄齡不敢谒見而歸,時人美其有讓。
玄齡以度支系天下利害,嘗有阙,求其人未得,乃自領之。
〔唐制:度支郎中,掌天下租賦,物産豐約之宜,水陸道塗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以近及遠,與中書、門下議定乃奏,國之大計所關也。
玄齡審官求賢,未得其人,故自領之。
唐中世以後,宰相多判度支,蓋昉于此。
度,徒洛翻。
〕 3禮部尚書永甯懿公王珪薨。
〔永甯縣,屬洛州。
〕珪性寬裕,自奉養甚薄。
于令,三品已上皆立家廟,〔唐制:三品已上得立廟,祭三代。
〕珪通貴已久,獨祭于寝。
為法司所劾,〔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上不問,命有司為之立廟以愧之。
〔司為,于僞翻;下上為同。
〕 4二月,庚辰,以光祿大夫尉遲敬德為鄜州都督。
〔尉,纡勿翻。
鄜,芳無翻。
〕 上嘗謂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對曰:「臣反是實!臣從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今之存者,皆鋒镝之餘也。
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
〔瘢,薄官翻。
痍,音夷。
〕上為之流涕,曰:「卿複服,朕不疑卿,故語卿,何更恨邪!」〔邪,音耶。
語,牛倨翻。
〕 上又嘗謂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妻,七細翻。
〕敬德叩頭謝曰:「臣妻雖鄙陋,相與共貧賤久矣。
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願也。
」上乃止。
5戊戌,尚書奏:「近世掖庭之選,〔掖,音亦。
〕或微賤之族,禮訓蔑聞;〔謂由侍兒及歌舞得進者。
〕或刑戮之家,憂怨所積。
〔謂緣坐沒入掖庭者。
〕請自今,後宮及東宮内職有阙,皆選良家有才行者充,〔行,下孟翻。
〕以禮聘納;其沒官口及素微賤之人,皆不得補用。
」上從之。
6上既诏宗室群臣襲封刺史,左庶子于志甯以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
〔上,時掌翻;下同。
〕侍禦史馬周亦上疏,以為:「堯、舜之父,猶有朱、均之子。
〔朱、均,謂丹朱、商均也。
〕傥有孩童嗣職,萬一驕愚,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
〔孩,何開翻。
被,皮義翻。
〕正欲絕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左傳:楚鬬椒作亂,莊王滅若敖氏。
既而思子文之治楚國也,曰:「子文無後,何以勸善!」使其孫箴尹克黃複其所。
治,直吏翻。
〕正欲留之也,而栾黡之惡已彰。
〔左傳:秦伯問于士鞅曰:「晉大夫其誰先亡﹖」對曰:「其栾氏乎!栾黡汱虐己甚,猶可以免;其在盈乎!」秦伯曰:「何故﹖」對曰:「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栾黡死,盈之善未及民,武子所施沒矣,而黡之怨實彰,将于是乎在。
」〔與其毒害于見存之百姓,〔見,賢遍翻。
〕則甯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
然則向所謂愛之者,乃适所以傷之也。
臣謂宜賦以茅土,疇其戶邑,必有材行,随器授官,〔行,下孟翻。
〕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
」 會司空趙州刺史長孫無忌等皆不願之國,上表固讓,〔長,知兩翻。
〕稱:「承恩以來,形影相吊,若履春冰;〔春來冰薄,履之則有陷溺之懼。
〕宗族憂虞,如置湯火。
緬惟三代封建,蓋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禮樂節文,多非己出。
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
〔守,式又翻。
〕今因臣等,複有變更,〔複,扶又翻。
更,工衡翻。
〕恐紊聖朝綱紀;〔紊,音問。
朝,直遙翻。
〕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冒,莫北翻。
〕更因延世之賞,緻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愍。
〔剿,子小翻。
〕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
」無忌又因子婦長樂公主固請于上,〔主嫁無忌子沖。
樂,音洛。
〕且言「臣披荊棘事陛下,今海内甯一,柰何棄之外州,與遷徙何異!」上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義,意欲公之後嗣,輔朕子孫,共傳永久;而公等乃複發言怨望,朕豈強公等以茅土邪!」〔複,扶又翻。
強,其兩翻。
邪,音耶。
〕庚子,诏停世封刺史。
7高昌王曲文泰多遏絕西域朝貢,〔朝,直遙翻;下同。
〕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屬,〔事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厥,九勿翻。
〕文泰與西突厥共擊之。
上下書切責,〔下,遐嫁翻。
〕征其大臣阿史那矩,欲與議事,文泰不遣,遣其長史曲雍來謝罪。
〔長,知兩翻。
〕颉利之亡也,〔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中國人在突厥者或奔高昌,诏文泰歸之,文泰蔽匿不遣。
又與西突厥共擊破焉耆,焉耆訴之。
〔掠焉耆見上卷六年,又見上年。
〕上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往問狀,〔虞部郎,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囿、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屬工部。
〕且謂其使者曰:「高昌數年以來,朝貢脫略,無藩臣禮,所置官号,皆準天朝,築城掘溝,預備攻讨。
我使者至彼,文泰語之雲:『鷹飛于天,雉伏于蒿,貓遊于堂,鼠13于穴,〔使,疏吏翻。
語,牛倨翻。
13,在笑翻。
〕各得其所,豈不能自生邪!』又遣使謂薛延陀曰:『既為可汗,則與天子匹敵,何為拜其使!』事人無禮,又間鄰國為惡,〔使,疏吏翻;下同。
間,古苋翻。
〕不誅,善何以勸!明年當發兵擊汝。
」三月,薛延陀可汗遣使上言:「奴受恩思報,請發所部為軍導以擊高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時掌翻。
〕上遣民部尚書唐儉、右領軍大将軍執失思力赍缯帛賜薛延陀,與謀進取。
〔缯,慈陵翻。
〕 8夏,四月,戊寅,上幸九成宮。
初,突厥突利可汗之弟結社率從突利入朝,〔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曆位中郎将。
〔将,即亮翻。
〕居家無賴,怨突利斥之,乃誣告其謀反,上由是薄之,久不進秩。
結社率陰結故部落,得四十餘人,謀因晉王治四鼓出宮,開門辟仗,〔辟,毗亦翻。
〕馳入宮門,直指禦帳,可有大功。
甲申,擁突利之子賀邏鹘夜伏于宮外,〔邏,郎佐翻。
鹘,戶骨翻。
〕會大風,晉王未出,結社率恐曉,遂犯行宮,踰四重幕,弓矢亂發,衛士死者數十人。
折沖孫武開等帥衆奮擊,〔重,直龍翻。
折,之舌翻。
折沖,折沖都尉也。
帥,讀曰率。
〕久之,乃退,馳入禦廄,盜馬二十餘匹,北走,渡渭,欲奔其部落,追獲,斬之。
原賀邏鹘,投于嶺表。
9庚寅,遣武候将軍上官懷仁擊巴、壁、洋、集四州反獠,平之,〔洋,音祥。
獠,魯皓翻。
〕虜男女六千餘口。
10五月,旱。
甲寅,诏五品以上上封事。
〔上封,時掌翻;下同。
〕魏征上疏,以為:「陛下志業,比貞觀之初,漸不克終者凡十條。
」〔觀,古玩翻。
〕其間一條,以為:「頃年以來,輕用民力。
乃雲:『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易,以豉翻。
〕自古未有因百姓逸而敗、勞而安者也。
此恐非興邦之至言。
」上深加獎歎,雲:「已列諸屏障,朝夕瞻仰,并錄付史官。
」仍賜征黃金十斤,廄馬二匹。
11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牂柯開道,經西趙,出邕州,以通交、桂,〔東謝蠻西接牂柯蠻,南接西趙蠻。
牂柯之别帥曰羅殿。
今廣西買馬路,自桂州至邕州橫山寨二十餘程,自橫山至杞國二十二程,又至羅殿十程,此即侯弘仁所通者也。
邕州,漢郁林郡領方縣地,晉分郁林,置晉興郡,隋廢晉興為宣化縣,屬郁林郡,唐武德四年,置南晉州,貞觀六年改邕州朗甯郡。
牂柯,音臧哥。
〕蠻、俚降者二萬八千餘戶。
〔俚,音裡。
降,戶江翻。
〕 12丙申,立皇弟元嬰為滕王。
13自結社率之反,言事者多雲突厥留河南不便,〔河南,謂北河之南,漢衛青擊匈奴所收河南地是也。
厥,九勿翻。
〕秋,七月,庚戌,诏右武候大将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賜之鼓纛;〔俟,渠之翻。
苾,毗必翻。
纛,徒到翻。
〕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還其舊部,俾世作藩屏,〔屏,必郢翻。
〕長保邊塞。
突厥鹹憚薛延陀,不肯出塞。
上遣司農卿郭嗣本賜薛延陀玺書,〔玺,斯氏翻。
〕言「颉利既敗,〔颉,奚結翻。
〕其部落鹹來歸化,我略其舊過,嘉其後善,待其達官皆如吾百寮、部落皆如吾百姓。
中國貴尚禮義,不滅人國,前破突厥,止為颉利一人為百姓害,〔止為,于僞翻。
〕實不貪其土地,利其人畜,恒欲更立可汗,〔恒,戶登翻;下同。
〕故置所降部落于河南,任其畜牧。
今戶口蕃滋,〔蕃,扶元翻。
〕吾心甚喜。
既許立之,不可失信。
秋中将遣突厥渡河,複其故國。
爾薛延陀受冊在前,〔延陀受冊見一百九十三卷二年。
〕突厥受冊在後,後者為小,前者為大。
爾在碛北,突厥在碛南,各守土疆,鎮撫部落。
其喻分故相抄掠,〔碛,七迹翻。
分,扶問翻。
抄,楚交翻。
〕我則發兵,各問其罪。
」薛延陀奉诏。
于是遣思摩帥所部建牙于河北,〔河北,則大碛之南。
帥,讀曰率。
〕上禦齊政殿餞之,思摩涕泣,奉觞上壽曰:「奴等破亡之餘,分為灰壤,〔上壽,時掌翻。
分,扶問翻。
〕陛下存其骸骨,複立為可汗,〔複,扶又翻;下複下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願萬世子孫恒事陛下。
」〔恒,戶登翻。
〕又遣禮部尚書趙郡王孝恭等赍冊書,就其種落,築壇于河上而立之。
〔種,章勇翻。
〕上謂侍臣曰:「中國,根幹也;四夷,枝葉也;割根幹以奉枝葉,木安得滋榮!朕不用魏征言,幾緻狼狽。
」〔謂結社率之變也。
魏征言見上卷四年。
幾,居希翻。
〕又以左屯衛将軍阿史那忠為左賢王,左武衛将軍阿史那泥熟為右賢王。
忠,蘇尼失之子也,〔蘇尼失見一百九十三卷四年。
〕上遇之甚厚,妻以宗女;〔妻,七細翻。
〕及出塞,懷慕中國,見使者必泣涕請入侍;诏許之。
14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15诏以「身體發膚,不敢毀傷。
〔引孝經孔子之言。
〕比來訴訟者或自毀耳目,〔比,毗至翻。
〕自今有犯,先笞四十,然後依法。
」〔依法處斷其所訴之事也。
〕 16冬,十月,甲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