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爵陵替,而猶卬然以門地自負,販鬻松槚,依托富貴,棄廉忘恥,不知世人何為貴之!今三品以上,或以德行,或以勳勞,或以文學,緻位貴顯。
〔行,下孟翻。
〕彼衰世舊門,誠何足慕!而求與為昏,雖多輸金帛,猶為彼所偃蹇,我不知其解何也!〔解,猶說也。
〕今欲厘正訛謬,舍名取實,而卿曹猶以崔民幹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乃更命刊定,專以今朝品秩為高下,〔更,工衡翻。
朝,直遙翻。
〕于是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幹為第三。
〔九等之次,皇族為上之上,外戚為上之中,崔民幹為上之下。
〕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頒于天下。
3二月,乙卯,車駕西還;〔自洛陽西還長安。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癸亥,幸河北,觀砥柱。
〔自西還,便道幸河北縣。
河北縣,漢、晉屬河東郡,後魏置河北郡,隋廢郡,複為縣,屬蒲州。
縣南河中有砥柱山。
貞觀元年,以河北縣度屬陜州。
括地志曰:陜州河北縣,本漢大陽縣。
〕 4甲子,巫州獠反,〔貞觀元年,分辰州之龍标縣置巫州。
獠,魯皓翻。
〕夔州都督齊善行敗之,〔敗,補邁翻。
〕俘男女三千餘口。
5乙醜,上祀禹廟;丁卯,至柳谷,觀鹽池。
〔禹都安邑,後人立廟于其地。
安邑有鹽池,則柳谷亦當在安邑。
〕庚午,至蒲州,刺史趙元楷課父老服黃紗單衣迎車駕,盛飾廨舍樓觀,〔廨,古隘翻。
觀,古玩翻。
〕又飼羊百餘頭、魚數百頭以饋貴戚。
〔飼,祥吏翻。
〕上數之曰:「朕巡省河、洛,〔數,所具翻。
又所主翻。
省,悉景翻。
〕凡有所須,皆資庫物。
卿所為乃亡隋之弊俗也。
」甲戌,幸長春宮。
6戊寅,诏曰:「隋故鷹擊郎将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
」〔将,即亮翻。
堯君素事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甯元年,終一百八十六卷高祖武德二年。
漢鄒陽曰:桀之犬可使吠堯。
武王伐纣,前徒倒戈,攻其後,以北。
吠,扶廢翻。
〕 7閏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8丁未,車駕至京師。
9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鄧世隆表請集上文章。
上曰:「朕之辭令,有益于民者,史皆書之,足為不朽。
若為【章:十二行本「為」作「其」;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無益,集之何用!梁武;父子、陳後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為人主患無德政,文章何為!」遂不許。
10丙子,以皇孫生,宴五品以上于東宮。
上曰:「貞觀之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之功也。
貞觀以來,繩愆糾缪,魏征之功也。
」〔觀,古玩翻。
〕皆賜之佩刀。
上謂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對曰:「威德所加,比貞觀之初則遠矣;人悅服則不逮也。
」上曰:「遠方畏威慕德,故來服;若其不逮,何以緻之﹖」對曰:「陛下往以未治為憂,故德義日新,今以既治為安,故不逮。
」〔治,直吏翻。
〕上曰:「今所為,猶往年也,何以異﹖」對曰:「陛下貞觀之初,恐人不谏,常導之使言,中間悅而從之。
今則不然,雖勉從之,猶有難色。
所以異也。
」上曰:「其事可聞欤﹖」對曰:「陛下昔欲殺元律師,孫伏伽以為法不當死,陛下賜以蘭陵公主園,直百萬。
或雲:『賞太厚,』〔蘭陵公主,上女也,下嫁窦懷悊,上以其園賞孫伏伽。
〕陛下雲:『朕即位以來,未有谏者,故賞。
』此導之使言也。
司戶柳雄妄訴隋資,〔隋資,隋朝所授官資也。
〕陛下欲誅之,納戴冑之谏而止。
是悅而從之也。
近皇甫德參上書谏修洛陽宮,陛下恚之,雖以臣言而罷,勉從之也。
」〔皇甫德參事見上卷八年。
上,時掌翻。
恚,于避翻。
〕上曰:「非公不能及此。
人苦不自知耳!」 11夏,五月,壬申,弘文館學士永興文懿公虞世南卒,〔唐六典:弘文館學士無員數。
後漢有東觀,魏有崇文館,宋元嘉有玄,史兩館,宋泰始至齊永明有總文館,梁有士林館,北齊有文林館,後周有崇文館;或典校理,或司撰着,或兼訓生徒,若今弘文館之任也。
武德初,置修文館,武德末,改為弘文館。
永興縣屬鄂州。
谥法:溫柔賢善曰懿。
卒,子恤翻。
〕上哭之恸。
世南外和柔而内忠直,上嘗稱世南有五絕:一德行,〔行,下孟翻。
〕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辭,五書翰。
12秋,七月,癸酉,以吏部尚書高士廉為右仆射。
13乙亥,吐蕃寇弘州。
〔「弘」,恐當作「松」。
吐,從暾入聲。
〕 14八月,霸州山獠反。
〔按天寶元年招附生羌置靜戎郡,幹元元年,方置霸州。
又松州都督府所管黨項羁縻州有霸州,然當以其酋豪為刺史,而此霸州又是儀鳳二年松州加督三十八州之數。
獠,魯皓翻。
〕燒殺刺史向邵陵及吏民百餘家。
15初,上遣使者馮德遐撫慰吐蕃,〔吐,從暾入聲。
〕吐蕃聞突厥、吐谷渾皆尚公主,〔厥,九勿翻。
谷,音浴。
〕遣使随德遐入朝,〔使,疏吏翻。
朝,直遙翻。
〕多赍金寶,奉表求婚;上未之許。
使者還,言于贊普棄宗弄贊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許尚公主。
會吐谷渾王入朝,相離間,〔間,古苋翻。
〕唐禮遂衰,亦不許婚。
」弄贊遂發兵擊吐谷渾。
吐谷渾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為吐蕃所掠。
吐蕃進破黨項、白蘭諸羌,帥衆二十餘萬屯松州西境,〔黨,底朗翻。
帥,讀曰率。
〕遣使貢金帛,雲來迎公主。
尋進攻松州,敗都督韓威;〔敗,補邁翻;下敗吐同。
〕羌酋閻州刺史别叢卧施、諾州刺史把利步利并以州叛歸之。
〔貞觀五年,以黨項降羌,置羁縻州,有闊州、諾州,皆屬松州都督府,無閻州。
酋,慈由翻。
〕連兵不息,其大臣谏不聽而自缢者凡八輩。
〔缢,于計翻,又于賜翻。
〕壬寅,以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甲辰,以右領軍大将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左武衛将軍牛進達為闊水道、左領軍将軍劉簡【嚴:「簡」改「蘭」。
】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督步騎五萬擊之。
〔洮,土刀翻。
騎,奇寄翻。
〕 吐蕃攻城十餘日,進達為先鋒,九月,辛亥,掩其不備,敗吐蕃于松州城下,〔宋白曰:松州之地,漢、魏諸羌居之,及晉内附,以其地屬汶山郡。
後魏時,鄧至王像舒據之,遣使朝貢,始置甘松縣,後周置龍涸防,唐置松州;去長安二千二百五十裡。
〕斬首千餘級。
弄贊懼,引兵退,遣使謝罪,因複請婚。
〔使,疏吏翻。
複,扶又翻。
〕上許之。
16甲寅,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易曰:天造草昧。
王弼注雲:造物之始,始于冥昧,故曰草昧也。
廣雅:草,造也。
董雲:草昧,微物。
〕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
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
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玄齡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 17初,突厥颉利既亡,北方空虛,〔厥,九勿翻。
颉,奚颉翻。
〕薛延陀真珠可汗帥其部落建庭于都尉犍山北、獨邏水南,〔按薛延陀建庭之地在郁督軍山,東南距京師纔三千裡而赢。
新書曰:烏德犍山左右,嗢昆河、獨邏河皆屈曲東北流,嗢昆在南,獨邏在北,過回纥牙帳東北五百裡而合流。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犍,居言翻。
邏,郎佐翻。
〕勝兵二十萬,〔勝,音升。
〕立其二子拔酌、颉利苾主南、北部。
〔苾,毗必翻。
〕上以其強盛,恐後難制,癸亥,拜其二子皆為小可汗,各賜鼓纛,〔纛,徒到翻。
〕外示優崇,實分其勢。
18冬,十月,乙亥,巴州獠反。
〔後漢于宕渠北界置漢昌縣,後魏于縣置大谷郡,又于郡北置巴州,隋改為清化郡,唐複為巴州。
獠,魯皓翻;下同。
〕 19己卯,畋于始平;〔曹魏置始平縣,屬扶風,晉分立始平郡,後魏複為縣,屬扶風,隋屬京兆。
九域志,在府西八十裡。
〕乙未,還京師。
20鈞州獠反;遣桂州都督張寶德讨平之。
21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營飛騎于玄武門,以諸将軍領之。
又簡飛騎才力骁健、善騎射者,号百騎,衣五色袍,乘駿馬,以虎皮為鞯,〔騎,奇寄翻。
骁,堅堯翻。
衣,于既翻。
鞯,則前翻。
〕凡遊幸則從焉。
22己巳,明州獠反;〔吳置越裳縣,屬九德郡,以古越裳之地也;隋屬驩州日南郡。
武德五年,以越裳地置明州。
〕遣交州都督李道彥讨平之。
23十二月,辛巳,左武候将軍上官懷仁擊反獠于壁州,〔後漢和帝,分宕渠之東置宣漢縣,梁分宣漢置始甯縣,元魏分始甯縣置諾水縣,武德八年,分巴州之始甯縣置壁州始甯郡。
〕大破之,虜男女萬餘口。
24是歲,以給事中馬周為中書舍人。
周有機辯,中書侍郎岑文本常稱:「馬君論事,援引事類,揚榷古今,〔毛晃曰:揚榷,大舉,又掎也,舉而引之也。
榷,訖嶽翻。
〕舉要剛煩,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增,亦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 25霍王元軌好讀書,恭謹自守,舉措不妄。
為徐州刺史,與處士劉玄平為布衣交。
〔好,呼到翻。
處,昌呂翻。
〕人問玄平王所長,玄平曰:「無長。
」問者怪之。
玄平曰:「夫人有所短乃見所長,〔夫,音扶。
〕至于霍王,無所短,吾何以稱其長哉!」 26初,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分其國為十部,每部有酋長一人,〔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仍各賜一箭,謂之十箭。
又分左、右廂,左廂号五咄陸,置五大啜,居碎葉以東;右廂号五弩夫畢,置五大俟斤,居碎葉以西;通謂之十姓。
〔咄陸五啜号:處木昆律啜,胡祿屋阙啜,攝舍提敦啜,突騎施賀邏施啜,鼠尼施處半啜。
弩失畢五俟斤号:阿悉結阙俟斤,哥舒阙俟斤,拔寒幹暾沙阙俟斤,阿悉結泥孰俟斤,阿舒虛半俟斤。
碎葉城,在焉耆碎葉川。
出安西西北千裡至碎葉。
杜佑曰:碎葉川,長千餘裡,東頭有熱海,西頭有怛邏斯城。
咄,當沒翻。
啜,陟劣翻。
康曰:俟,渠之切。
〕咥利失失衆心,為其臣統吐屯所襲。
咥利失兵敗,與其弟步利設走保焉耆。
〔新書曰:焉耆國直京師西七千裡而赢,橫六百裡,縱四百裡;其國東高昌,西龜茲,南尉黎,北烏孫,漢舊國也。
〕統吐屯等将立欲谷設為大可汗,會統吐屯為人所殺,欲谷設兵亦敗,咥利失複得故地。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至是,西部竟立欲谷設為乙毗咄陸可汗。
乙毗咄陸既立,與咥利失大戰,殺傷甚衆。
因中分其地,自伊列水以西屬乙咄陸,以東屬咥利失。
〔伊列水亦名伊麗水,注詳見後。
〕 27處月、處密與高昌共攻拔焉耆五城,掠男女一千五百人,焚其廬舍而去。
〔為伐高昌張本。
〕 十三年〔(己亥、六三九)〕 1春,正月,乙巳,車駕谒獻陵;〔唐谒陵之制:設行宮,距陵十裡,設坐于齋室,設小次于陵所道西南,大次于寝西南。
侍臣次于大次西南,陪位者次又于西南,皆東向。
文官于北,武官于南,朝集使又于其南,皆相地之宜。
皇帝至行宮,即齋室,陵令以玉冊進署,設禦位于陵東南隅,西向;有岡麓之閡,則随地之宜。
又設位于寝宮之殿東陛之東南,西
〔行,下孟翻。
〕彼衰世舊門,誠何足慕!而求與為昏,雖多輸金帛,猶為彼所偃蹇,我不知其解何也!〔解,猶說也。
〕今欲厘正訛謬,舍名取實,而卿曹猶以崔民幹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乃更命刊定,專以今朝品秩為高下,〔更,工衡翻。
朝,直遙翻。
〕于是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幹為第三。
〔九等之次,皇族為上之上,外戚為上之中,崔民幹為上之下。
〕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頒于天下。
3二月,乙卯,車駕西還;〔自洛陽西還長安。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癸亥,幸河北,觀砥柱。
〔自西還,便道幸河北縣。
河北縣,漢、晉屬河東郡,後魏置河北郡,隋廢郡,複為縣,屬蒲州。
縣南河中有砥柱山。
貞觀元年,以河北縣度屬陜州。
括地志曰:陜州河北縣,本漢大陽縣。
〕 4甲子,巫州獠反,〔貞觀元年,分辰州之龍标縣置巫州。
獠,魯皓翻。
〕夔州都督齊善行敗之,〔敗,補邁翻。
〕俘男女三千餘口。
5乙醜,上祀禹廟;丁卯,至柳谷,觀鹽池。
〔禹都安邑,後人立廟于其地。
安邑有鹽池,則柳谷亦當在安邑。
〕庚午,至蒲州,刺史趙元楷課父老服黃紗單衣迎車駕,盛飾廨舍樓觀,〔廨,古隘翻。
觀,古玩翻。
〕又飼羊百餘頭、魚數百頭以饋貴戚。
〔飼,祥吏翻。
〕上數之曰:「朕巡省河、洛,〔數,所具翻。
又所主翻。
省,悉景翻。
〕凡有所須,皆資庫物。
卿所為乃亡隋之弊俗也。
」甲戌,幸長春宮。
6戊寅,诏曰:「隋故鷹擊郎将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
」〔将,即亮翻。
堯君素事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甯元年,終一百八十六卷高祖武德二年。
漢鄒陽曰:桀之犬可使吠堯。
武王伐纣,前徒倒戈,攻其後,以北。
吠,扶廢翻。
〕 7閏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8丁未,車駕至京師。
9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鄧世隆表請集上文章。
上曰:「朕之辭令,有益于民者,史皆書之,足為不朽。
若為【章:十二行本「為」作「其」;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無益,集之何用!梁武;父子、陳後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為人主患無德政,文章何為!」遂不許。
10丙子,以皇孫生,宴五品以上于東宮。
上曰:「貞觀之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之功也。
貞觀以來,繩愆糾缪,魏征之功也。
」〔觀,古玩翻。
〕皆賜之佩刀。
上謂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對曰:「威德所加,比貞觀之初則遠矣;人悅服則不逮也。
」上曰:「遠方畏威慕德,故來服;若其不逮,何以緻之﹖」對曰:「陛下往以未治為憂,故德義日新,今以既治為安,故不逮。
」〔治,直吏翻。
〕上曰:「今所為,猶往年也,何以異﹖」對曰:「陛下貞觀之初,恐人不谏,常導之使言,中間悅而從之。
今則不然,雖勉從之,猶有難色。
所以異也。
」上曰:「其事可聞欤﹖」對曰:「陛下昔欲殺元律師,孫伏伽以為法不當死,陛下賜以蘭陵公主園,直百萬。
或雲:『賞太厚,』〔蘭陵公主,上女也,下嫁窦懷悊,上以其園賞孫伏伽。
〕陛下雲:『朕即位以來,未有谏者,故賞。
』此導之使言也。
司戶柳雄妄訴隋資,〔隋資,隋朝所授官資也。
〕陛下欲誅之,納戴冑之谏而止。
是悅而從之也。
近皇甫德參上書谏修洛陽宮,陛下恚之,雖以臣言而罷,勉從之也。
」〔皇甫德參事見上卷八年。
上,時掌翻。
恚,于避翻。
〕上曰:「非公不能及此。
人苦不自知耳!」 11夏,五月,壬申,弘文館學士永興文懿公虞世南卒,〔唐六典:弘文館學士無員數。
後漢有東觀,魏有崇文館,宋元嘉有玄,史兩館,宋泰始至齊永明有總文館,梁有士林館,北齊有文林館,後周有崇文館;或典校理,或司撰着,或兼訓生徒,若今弘文館之任也。
武德初,置修文館,武德末,改為弘文館。
永興縣屬鄂州。
谥法:溫柔賢善曰懿。
卒,子恤翻。
〕上哭之恸。
世南外和柔而内忠直,上嘗稱世南有五絕:一德行,〔行,下孟翻。
〕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辭,五書翰。
12秋,七月,癸酉,以吏部尚書高士廉為右仆射。
13乙亥,吐蕃寇弘州。
〔「弘」,恐當作「松」。
吐,從暾入聲。
〕 14八月,霸州山獠反。
〔按天寶元年招附生羌置靜戎郡,幹元元年,方置霸州。
又松州都督府所管黨項羁縻州有霸州,然當以其酋豪為刺史,而此霸州又是儀鳳二年松州加督三十八州之數。
獠,魯皓翻。
〕燒殺刺史向邵陵及吏民百餘家。
15初,上遣使者馮德遐撫慰吐蕃,〔吐,從暾入聲。
〕吐蕃聞突厥、吐谷渾皆尚公主,〔厥,九勿翻。
谷,音浴。
〕遣使随德遐入朝,〔使,疏吏翻。
朝,直遙翻。
〕多赍金寶,奉表求婚;上未之許。
使者還,言于贊普棄宗弄贊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許尚公主。
會吐谷渾王入朝,相離間,〔間,古苋翻。
〕唐禮遂衰,亦不許婚。
」弄贊遂發兵擊吐谷渾。
吐谷渾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為吐蕃所掠。
吐蕃進破黨項、白蘭諸羌,帥衆二十餘萬屯松州西境,〔黨,底朗翻。
帥,讀曰率。
〕遣使貢金帛,雲來迎公主。
尋進攻松州,敗都督韓威;〔敗,補邁翻;下敗吐同。
〕羌酋閻州刺史别叢卧施、諾州刺史把利步利并以州叛歸之。
〔貞觀五年,以黨項降羌,置羁縻州,有闊州、諾州,皆屬松州都督府,無閻州。
酋,慈由翻。
〕連兵不息,其大臣谏不聽而自缢者凡八輩。
〔缢,于計翻,又于賜翻。
〕壬寅,以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甲辰,以右領軍大将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左武衛将軍牛進達為闊水道、左領軍将軍劉簡【嚴:「簡」改「蘭」。
】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督步騎五萬擊之。
〔洮,土刀翻。
騎,奇寄翻。
〕 吐蕃攻城十餘日,進達為先鋒,九月,辛亥,掩其不備,敗吐蕃于松州城下,〔宋白曰:松州之地,漢、魏諸羌居之,及晉内附,以其地屬汶山郡。
後魏時,鄧至王像舒據之,遣使朝貢,始置甘松縣,後周置龍涸防,唐置松州;去長安二千二百五十裡。
〕斬首千餘級。
弄贊懼,引兵退,遣使謝罪,因複請婚。
〔使,疏吏翻。
複,扶又翻。
〕上許之。
16甲寅,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易曰:天造草昧。
王弼注雲:造物之始,始于冥昧,故曰草昧也。
廣雅:草,造也。
董雲:草昧,微物。
〕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
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
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玄齡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 17初,突厥颉利既亡,北方空虛,〔厥,九勿翻。
颉,奚颉翻。
〕薛延陀真珠可汗帥其部落建庭于都尉犍山北、獨邏水南,〔按薛延陀建庭之地在郁督軍山,東南距京師纔三千裡而赢。
新書曰:烏德犍山左右,嗢昆河、獨邏河皆屈曲東北流,嗢昆在南,獨邏在北,過回纥牙帳東北五百裡而合流。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犍,居言翻。
邏,郎佐翻。
〕勝兵二十萬,〔勝,音升。
〕立其二子拔酌、颉利苾主南、北部。
〔苾,毗必翻。
〕上以其強盛,恐後難制,癸亥,拜其二子皆為小可汗,各賜鼓纛,〔纛,徒到翻。
〕外示優崇,實分其勢。
18冬,十月,乙亥,巴州獠反。
〔後漢于宕渠北界置漢昌縣,後魏于縣置大谷郡,又于郡北置巴州,隋改為清化郡,唐複為巴州。
獠,魯皓翻;下同。
〕 19己卯,畋于始平;〔曹魏置始平縣,屬扶風,晉分立始平郡,後魏複為縣,屬扶風,隋屬京兆。
九域志,在府西八十裡。
〕乙未,還京師。
20鈞州獠反;遣桂州都督張寶德讨平之。
21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營飛騎于玄武門,以諸将軍領之。
又簡飛騎才力骁健、善騎射者,号百騎,衣五色袍,乘駿馬,以虎皮為鞯,〔騎,奇寄翻。
骁,堅堯翻。
衣,于既翻。
鞯,則前翻。
〕凡遊幸則從焉。
22己巳,明州獠反;〔吳置越裳縣,屬九德郡,以古越裳之地也;隋屬驩州日南郡。
武德五年,以越裳地置明州。
〕遣交州都督李道彥讨平之。
23十二月,辛巳,左武候将軍上官懷仁擊反獠于壁州,〔後漢和帝,分宕渠之東置宣漢縣,梁分宣漢置始甯縣,元魏分始甯縣置諾水縣,武德八年,分巴州之始甯縣置壁州始甯郡。
〕大破之,虜男女萬餘口。
24是歲,以給事中馬周為中書舍人。
周有機辯,中書侍郎岑文本常稱:「馬君論事,援引事類,揚榷古今,〔毛晃曰:揚榷,大舉,又掎也,舉而引之也。
榷,訖嶽翻。
〕舉要剛煩,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增,亦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 25霍王元軌好讀書,恭謹自守,舉措不妄。
為徐州刺史,與處士劉玄平為布衣交。
〔好,呼到翻。
處,昌呂翻。
〕人問玄平王所長,玄平曰:「無長。
」問者怪之。
玄平曰:「夫人有所短乃見所長,〔夫,音扶。
〕至于霍王,無所短,吾何以稱其長哉!」 26初,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分其國為十部,每部有酋長一人,〔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仍各賜一箭,謂之十箭。
又分左、右廂,左廂号五咄陸,置五大啜,居碎葉以東;右廂号五弩夫畢,置五大俟斤,居碎葉以西;通謂之十姓。
〔咄陸五啜号:處木昆律啜,胡祿屋阙啜,攝舍提敦啜,突騎施賀邏施啜,鼠尼施處半啜。
弩失畢五俟斤号:阿悉結阙俟斤,哥舒阙俟斤,拔寒幹暾沙阙俟斤,阿悉結泥孰俟斤,阿舒虛半俟斤。
碎葉城,在焉耆碎葉川。
出安西西北千裡至碎葉。
杜佑曰:碎葉川,長千餘裡,東頭有熱海,西頭有怛邏斯城。
咄,當沒翻。
啜,陟劣翻。
康曰:俟,渠之切。
〕咥利失失衆心,為其臣統吐屯所襲。
咥利失兵敗,與其弟步利設走保焉耆。
〔新書曰:焉耆國直京師西七千裡而赢,橫六百裡,縱四百裡;其國東高昌,西龜茲,南尉黎,北烏孫,漢舊國也。
〕統吐屯等将立欲谷設為大可汗,會統吐屯為人所殺,欲谷設兵亦敗,咥利失複得故地。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至是,西部竟立欲谷設為乙毗咄陸可汗。
乙毗咄陸既立,與咥利失大戰,殺傷甚衆。
因中分其地,自伊列水以西屬乙咄陸,以東屬咥利失。
〔伊列水亦名伊麗水,注詳見後。
〕 27處月、處密與高昌共攻拔焉耆五城,掠男女一千五百人,焚其廬舍而去。
〔為伐高昌張本。
〕 十三年〔(己亥、六三九)〕 1春,正月,乙巳,車駕谒獻陵;〔唐谒陵之制:設行宮,距陵十裡,設坐于齋室,設小次于陵所道西南,大次于寝西南。
侍臣次于大次西南,陪位者次又于西南,皆東向。
文官于北,武官于南,朝集使又于其南,皆相地之宜。
皇帝至行宮,即齋室,陵令以玉冊進署,設禦位于陵東南隅,西向;有岡麓之閡,則随地之宜。
又設位于寝宮之殿東陛之東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