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曰:「誠有是事。
」 22辛未,帝親錄系囚,見應死者,闵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
23是歲,黨項羌前後内屬者三十萬口。
〔黨,底朗翻。
〕 24公卿以下請封禅者前後相屬,〔屬,之欲翻。
〕上谕以「舊有氣疾,恐登高增劇,公等勿複言。
」〔複,扶又翻。
〕 25上謂侍臣曰:「朕比來決事或不能皆如律令,公輩以為事小,不複執奏。
夫事無不由小而緻大,此乃危亡之端也。
〔比,毗至翻。
夫,音扶。
〕昔關龍逄忠谏而死,〔逄,皮江翻。
〕朕每痛之。
炀帝驕暴而亡,公輩所親見也。
公輩常宜為朕思炀帝之亡,朕常為公輩忥關龍逄之死,〔為,于僞翻。
〕何患君臣不相保乎!」 26上謂魏征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
〔朱元晦曰:造次,急遽苟且之時。
造,七到翻。
〕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
」對曰:「然。
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行,下孟翻;下同。
喪,息浪翻。
〕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
」〔觀此,則天下已定之後,可不為官擇人乎!〕 七年〔(癸巳、六三三)〕 1春,正月,更名破陳樂曰七德舞。
〔更,工衡翻。
左傳:楚莊王曰: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财,故以為樂舞之名。
新志:七德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交錯屈伸,以象魚麗鵝鹳。
命呂才以圖教樂工,百二十八人,被銀甲執戟而舞。
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刺往來,歌者和,曰秦王破陳樂。
杜佑曰:破陳樂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鹳,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陳之形。
凡為三變,每變有四陣,有來往疾徐擊刺之象,以應歌節,發揚蹈厲,聲韻慷慨。
陳,讀曰陣。
〕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蠻夷酋長于玄武門,奏七德、九功之舞。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太常卿蕭瑀上言:「七德舞形容聖功,有所未盡,〔瑀,音禹。
上,時掌翻。
〕請寫劉武周、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等擒獲之狀。
」上曰:「彼皆一時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嘗北面事之,若其故主屈辱之狀,能不傷其心乎!」瑀謝曰:「此非臣愚慮所及。
」魏征欲上偃武修文,每侍宴,見七德舞辄俛首不視,見九功舞則谛觀之。
〔俛,音免。
谛,都計翻,審也。
〕 2三月,戊子,侍中王珪坐漏洩禁中語,左遷同州刺史。
庚寅,以秘書監魏征為侍中。
3直太史雍人李淳風〔雍縣,屬岐州。
雍,于用翻。
〕奏靈台候儀制度疏略,但有赤道,請更造渾天黃道儀,〔更,工衡翻。
渾,戶本翻。
〕許之。
癸巳,成而奏之。
〔時李淳風上言:舜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則渾天儀也。
周禮: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見日行黃道之驗也。
暨于周末,此器乃亡。
漢洛下闳作渾〔天〕儀,其後賈逵、張衡亦有之,而推驗七曜,并循赤道。
按冬至極南,夏至極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國〔全〕無南北之異,蓋渾儀無黃道久矣。
上異其說,因诏為之。
儀,表裡三重,下據準基,上如十字,末樹鳌足,以張四表。
一曰六合儀,有天經雙規,金渾緯規,金常□□結于四極之内,列二十八宿、十日〔幹〕、十二辰,經緯三百六十五度。
二曰三辰儀,圓徑八尺,有璇玑規,日〔月〕遊〔天宿〕規〔矩〕,列宿所行,轉于六合之内。
三曰四遊儀,圓〔玄〕樞為軸,以連結玉衡遊筩而貫約規矩,又玄極〔樞〕北樹北辰,南矩地軸,傍轉于内,玉衡在玄樞之間,而南北遊,仰以觀天之辰宿,下以識器之晷度。
皆用銅為之。
〕 4夏,五月,癸未,上幸九成宮。
5雅州道行軍總管張士貴擊反獠,破之。
〔雅州,漢嚴道縣地;隋廢州,置臨邛郡;唐複為雅州。
獠,魯皓翻。
〕 6秋,八月,乙醜,左屯衛大将軍谯敬公周範卒。
上行幸,常令範與房玄齡居守。
〔卒,子恤翻。
守,式又翻。
〕範為人忠笃嚴正,疾甚,不肯出外,竟終于内省,與玄齡相抱而訣曰:「所恨不獲再奉聖顔!」 7辛未,以張士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使擊反獠。
〔龔州,臨江郡,漢猛陵縣地,隋為永平郡武林縣;貞觀三年,置燕州于今州東,仍于燕州之故所置龔州。
〕 8九月,山東、河南四十餘州水,遣使赈之。
〔使,疏吏翻。
赈,津忍翻。
〕 9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帥,讀曰率。
朝,直遙翻。
考異曰:四年實錄雲:天下斷死罪,止二十九人,今年實錄乃有二百九十九人,何頓多如此!事已可疑。
又白居易樂府雲:「死囚四百來歸獄。
」舊本紀、統紀、年代記皆雲「二百九十人。
」今從新書刑法志。
〕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10冬,十月,庚申,上還京師。
11十一月,壬辰,以開府儀同三司長孫無忌為司空,〔長,知兩翻。
〕無忌固辭,曰:「臣忝預外戚,恐天下謂陛下為私。
」上不許,曰:「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與。
〔為,于僞翻。
〕苟或不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神符少威嚴,不為下所畏,又足不良于行,由是歸第。
〕如其有才,雖雠不棄,魏征等是也。
今日所舉,非私親也。
」 12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園;〔景龍文館記:芙蓉園在京師羅城東南隅,本隋世之離宮也;青林重複,綠水彌漫,帝城勝景也。
〕丙辰,校獵少陵原。
〔少陵原,在長安城南,屬萬年縣界。
少,始照翻。
〕戊午,還宮,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
〔漢故未央宮在長安宮城北禁苑之西偏。
考異曰:舊高祖紀:「八年,閱武于城西,高祖親自臨視,還,置酒于未央宮。
」高祖實錄不記年月,據太宗實錄,八年正月,颉利可汗死。
今從唐曆。
〕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厥,九勿翻。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帝奉觞上壽〔上,時掌翻。
〕曰:「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誨,非臣智力所及。
昔漢高祖亦從太上皇置酒此宮,妄自矜大,〔高祖十年,置酒未央宮,奉玉飜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産業,不如仲力。
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臣所不取也。
」上皇大悅。
殿上皆呼萬歲。
13帝謂左庶子于志甯、右庶子杜正倫曰:「朕年十八,猶在民間,民之疾苦情僞,無不知之。
及居大位,區處世務,猶有差失。
況太子生長深宮,〔處,昌呂翻。
長,知兩翻。
〕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谏!」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志甯與右庶子孔穎達數直谏,〔好,呼到翻。
數,所角翻。
〕上聞而嘉之,各賜金一斤,帛五百匹。
14工部尚書段綸奏征巧工楊思齊,上令試之。
綸使先造傀儡。
〔傀儡,木偶戲也。
杜佑曰:窟礧子,亦曰傀磊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
本喪樂也,漢末始用之于嘉會。
北齊高緯尤所好,闾市盛行焉。
餘按列子,偃師以此伎奉周穆王,其來久矣。
傀,口猥翻。
儡,落猥翻。
〕上曰:「得巧工庶供國事,卿令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無作淫巧之意邪!」〔月令:孟春之月,百工鹹理,監工日号,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邪,音耶。
〕乃削綸階。
〔唐制:工部尚書,正三品。
削其階則不得立于三品班中。
〕 15嘉、陵州獠反,〔嘉州,眉山郡,漢犍為南安縣地。
陵州,陵山郡,漢蜀郡廣都、犍為郡武陽二縣東界之地。
獠,魯皓翻。
〕命邗江府統軍牛進達擊破之。
〔唐揚州有邗江府兵。
邗,胡安翻。
〕 16上問魏征曰:「群臣上書可采,及召對多失次,何也﹖」〔臣上,時掌翻。
〕對曰:「臣觀百司奏事,常數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
況谏者拂意觸忌,〔拂,與咈同。
〕非階下借之辭色,豈敢盡其情哉!」上由是群臣辭色愈溫,嘗曰:「炀帝多猜忌,臨朝對群臣多不語。
〔朝,直遙翻。
〕朕則不然,與群臣相親如一體耳。
」 八年〔(甲午,六三四)〕 1春,正月,癸未,突厥颉利可汗卒,〔厥,九勿翻。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卒,子恤翻。
〕命國人從其俗,焚屍葬之。
2辛醜,行軍總管張士貴讨東、西王洞反獠,平之。
〔東、西王洞獠蓋在龔州界。
〕 3上欲分遣大臣為諸道黜陟大使,〔使,疏吏翻。
考異曰:實錄、舊本紀但雲「遣蕭瑀等巡省天下。
按時止有十道,而會要、統紀皆雲「發十六道黜陟大使」,據姓名止十三人,皆所未詳,故但雲諸道。
〕未得其人;李靖薦魏征。
上曰:「征箴規朕失,不可一日離左右。
」〔離,力智翻。
〕乃命靖與太常卿蕭瑀等凡十三人分行下,「察長吏賢不肖,〔行,下孟翻。
長,知兩翻。
〕問民間疾苦,禮高年,赈窮乏,【章:十二行本「乏」下有「褎善良」三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赈,津忍翻。
〕起久淹,【章:十二行本「久」作「滞」;乙十一行本同;孔本作「淹滞」;退齋校同;熊校同。
】俾使者所至,如朕親。
」 4三月,庚辰,上幸九成宮。
5夏,五月,辛末朔,日有食之。
6初,吐谷渾可汗伏允〔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考異曰:實錄,十年,立諾曷揼诏稱伏允為「順步薩揼。
」今從舊傳。
〕遣使入貢,未返,大掠鄯州而去。
〔使,疏吏翻。
宋白曰:鄯州西南至廓州廣城縣故承風嶺,吐谷渾界,一百九十五裡。
〕上遣使讓之,征伏允入朝,稱疾不至,〔鄯,時戰翻。
朝,直遙翻。
〕仍為其子尊王求婚;上許之,令其親迎,〔為,于僞翻。
迎,魚敬翻。
〕尊王又不至,乃絕婚,伏允又遣兵寇蘭、廓二州。
〔蘭州,金城郡,以臯蘭山名州。
〕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謀,數犯邊;〔數,所角翻。
〕又執唐使者趙德楷,上遣使谕之,十返;又引其使者,臨軒親以禍福,伏允終無悛心。
〔悛,醜緣翻。
六月,遣左骁衛大将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左骁衛将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将邊兵及契苾、黨項之衆以擊之。
〔吐谷渾中有赤水城,近河源。
骁,堅堯翻。
将邊,即亮翻。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黨,底朗翻。
考異曰:實錄,六年三月,吐谷渾寇蘭州,不雲遣志玄擊之,吐谷渾寇蘭、廓二州,無年月。
新本紀,此夏遣志玄。
實錄,十月,志玄破吐谷渾。
故參酌置此。
又新書本紀,是夏,吐谷渾寇涼州,遣志玄等伐之。
實錄,十月辛醜,志玄破吐谷渾,而不書遣将日月,新紀亦無破吐谷渾月日。
實錄寇涼州在十一月。
今參用之。
〕 7秋,七月,山東、河南、淮、海之間大水。
8上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上皇以隋文帝終于彼,惡之。
〔九成宮,即隋之仁壽宮。
隋文帝仁壽四年,崩于仁壽宮。
惡,烏路翻。
〕冬,十月,營大明宮,〔大明宮在禁苑東南,西接宮城之東北隅,曰東内。
程大昌曰:大明宮地,本太極宮之後苑東南面射殿也,地在龍首山上。
龍朔二年,高宗染風痹,惡太極宮卑下,就修大明宮,改曰蓬萊宮。
〕以為上皇清暑之所。
未成而上皇寝疾,不果居。
9辛醜,段志玄擊吐谷渾,破之,追奔八百餘裡,去青海三十餘裡,〔吐谷渾中有青海。
阚骃曰:漢金城郡臨羌縣西有卑禾羌海,世謂之青海,東去西平二百五十裡。
西平,唐鄯州也。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吐谷渾驅牧馬而遁。
10甲子,上還京師。
11右仆射李靖以疾遜位,許之。
十一月,辛未,以靖為特進,封爵如故,祿賜、吏卒并依舊給,俟疾小瘳,〔瘳,醜留翻。
〕每三兩日至門下、中書平章政事。
〔唐初政事堂在門下省。
歐陽修曰:平章事之名始此。
〕 12甲申,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考異曰:太
」 22辛未,帝親錄系囚,見應死者,闵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
23是歲,黨項羌前後内屬者三十萬口。
〔黨,底朗翻。
〕 24公卿以下請封禅者前後相屬,〔屬,之欲翻。
〕上谕以「舊有氣疾,恐登高增劇,公等勿複言。
」〔複,扶又翻。
〕 25上謂侍臣曰:「朕比來決事或不能皆如律令,公輩以為事小,不複執奏。
夫事無不由小而緻大,此乃危亡之端也。
〔比,毗至翻。
夫,音扶。
〕昔關龍逄忠谏而死,〔逄,皮江翻。
〕朕每痛之。
炀帝驕暴而亡,公輩所親見也。
公輩常宜為朕思炀帝之亡,朕常為公輩忥關龍逄之死,〔為,于僞翻。
〕何患君臣不相保乎!」 26上謂魏征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
〔朱元晦曰:造次,急遽苟且之時。
造,七到翻。
〕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
」對曰:「然。
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行,下孟翻;下同。
喪,息浪翻。
〕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
」〔觀此,則天下已定之後,可不為官擇人乎!〕 七年〔(癸巳、六三三)〕 1春,正月,更名破陳樂曰七德舞。
〔更,工衡翻。
左傳:楚莊王曰: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财,故以為樂舞之名。
新志:七德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交錯屈伸,以象魚麗鵝鹳。
命呂才以圖教樂工,百二十八人,被銀甲執戟而舞。
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刺往來,歌者和,曰秦王破陳樂。
杜佑曰:破陳樂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鹳,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陳之形。
凡為三變,每變有四陣,有來往疾徐擊刺之象,以應歌節,發揚蹈厲,聲韻慷慨。
陳,讀曰陣。
〕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蠻夷酋長于玄武門,奏七德、九功之舞。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太常卿蕭瑀上言:「七德舞形容聖功,有所未盡,〔瑀,音禹。
上,時掌翻。
〕請寫劉武周、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等擒獲之狀。
」上曰:「彼皆一時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嘗北面事之,若其故主屈辱之狀,能不傷其心乎!」瑀謝曰:「此非臣愚慮所及。
」魏征欲上偃武修文,每侍宴,見七德舞辄俛首不視,見九功舞則谛觀之。
〔俛,音免。
谛,都計翻,審也。
〕 2三月,戊子,侍中王珪坐漏洩禁中語,左遷同州刺史。
庚寅,以秘書監魏征為侍中。
3直太史雍人李淳風〔雍縣,屬岐州。
雍,于用翻。
〕奏靈台候儀制度疏略,但有赤道,請更造渾天黃道儀,〔更,工衡翻。
渾,戶本翻。
〕許之。
癸巳,成而奏之。
〔時李淳風上言:舜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則渾天儀也。
周禮: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見日行黃道之驗也。
暨于周末,此器乃亡。
漢洛下闳作渾〔天〕儀,其後賈逵、張衡亦有之,而推驗七曜,并循赤道。
按冬至極南,夏至極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國〔全〕無南北之異,蓋渾儀無黃道久矣。
上異其說,因诏為之。
儀,表裡三重,下據準基,上如十字,末樹鳌足,以張四表。
一曰六合儀,有天經雙規,金渾緯規,金常□□結于四極之内,列二十八宿、十日〔幹〕、十二辰,經緯三百六十五度。
二曰三辰儀,圓徑八尺,有璇玑規,日〔月〕遊〔天宿〕規〔矩〕,列宿所行,轉于六合之内。
三曰四遊儀,圓〔玄〕樞為軸,以連結玉衡遊筩而貫約規矩,又玄極〔樞〕北樹北辰,南矩地軸,傍轉于内,玉衡在玄樞之間,而南北遊,仰以觀天之辰宿,下以識器之晷度。
皆用銅為之。
〕 4夏,五月,癸未,上幸九成宮。
5雅州道行軍總管張士貴擊反獠,破之。
〔雅州,漢嚴道縣地;隋廢州,置臨邛郡;唐複為雅州。
獠,魯皓翻。
〕 6秋,八月,乙醜,左屯衛大将軍谯敬公周範卒。
上行幸,常令範與房玄齡居守。
〔卒,子恤翻。
守,式又翻。
〕範為人忠笃嚴正,疾甚,不肯出外,竟終于内省,與玄齡相抱而訣曰:「所恨不獲再奉聖顔!」 7辛未,以張士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使擊反獠。
〔龔州,臨江郡,漢猛陵縣地,隋為永平郡武林縣;貞觀三年,置燕州于今州東,仍于燕州之故所置龔州。
〕 8九月,山東、河南四十餘州水,遣使赈之。
〔使,疏吏翻。
赈,津忍翻。
〕 9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帥,讀曰率。
朝,直遙翻。
考異曰:四年實錄雲:天下斷死罪,止二十九人,今年實錄乃有二百九十九人,何頓多如此!事已可疑。
又白居易樂府雲:「死囚四百來歸獄。
」舊本紀、統紀、年代記皆雲「二百九十人。
」今從新書刑法志。
〕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10冬,十月,庚申,上還京師。
11十一月,壬辰,以開府儀同三司長孫無忌為司空,〔長,知兩翻。
〕無忌固辭,曰:「臣忝預外戚,恐天下謂陛下為私。
」上不許,曰:「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與。
〔為,于僞翻。
〕苟或不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神符少威嚴,不為下所畏,又足不良于行,由是歸第。
〕如其有才,雖雠不棄,魏征等是也。
今日所舉,非私親也。
」 12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園;〔景龍文館記:芙蓉園在京師羅城東南隅,本隋世之離宮也;青林重複,綠水彌漫,帝城勝景也。
〕丙辰,校獵少陵原。
〔少陵原,在長安城南,屬萬年縣界。
少,始照翻。
〕戊午,還宮,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
〔漢故未央宮在長安宮城北禁苑之西偏。
考異曰:舊高祖紀:「八年,閱武于城西,高祖親自臨視,還,置酒于未央宮。
」高祖實錄不記年月,據太宗實錄,八年正月,颉利可汗死。
今從唐曆。
〕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厥,九勿翻。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帝奉觞上壽〔上,時掌翻。
〕曰:「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誨,非臣智力所及。
昔漢高祖亦從太上皇置酒此宮,妄自矜大,〔高祖十年,置酒未央宮,奉玉飜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産業,不如仲力。
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臣所不取也。
」上皇大悅。
殿上皆呼萬歲。
13帝謂左庶子于志甯、右庶子杜正倫曰:「朕年十八,猶在民間,民之疾苦情僞,無不知之。
及居大位,區處世務,猶有差失。
況太子生長深宮,〔處,昌呂翻。
長,知兩翻。
〕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谏!」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志甯與右庶子孔穎達數直谏,〔好,呼到翻。
數,所角翻。
〕上聞而嘉之,各賜金一斤,帛五百匹。
14工部尚書段綸奏征巧工楊思齊,上令試之。
綸使先造傀儡。
〔傀儡,木偶戲也。
杜佑曰:窟礧子,亦曰傀磊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
本喪樂也,漢末始用之于嘉會。
北齊高緯尤所好,闾市盛行焉。
餘按列子,偃師以此伎奉周穆王,其來久矣。
傀,口猥翻。
儡,落猥翻。
〕上曰:「得巧工庶供國事,卿令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無作淫巧之意邪!」〔月令:孟春之月,百工鹹理,監工日号,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邪,音耶。
〕乃削綸階。
〔唐制:工部尚書,正三品。
削其階則不得立于三品班中。
〕 15嘉、陵州獠反,〔嘉州,眉山郡,漢犍為南安縣地。
陵州,陵山郡,漢蜀郡廣都、犍為郡武陽二縣東界之地。
獠,魯皓翻。
〕命邗江府統軍牛進達擊破之。
〔唐揚州有邗江府兵。
邗,胡安翻。
〕 16上問魏征曰:「群臣上書可采,及召對多失次,何也﹖」〔臣上,時掌翻。
〕對曰:「臣觀百司奏事,常數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
況谏者拂意觸忌,〔拂,與咈同。
〕非階下借之辭色,豈敢盡其情哉!」上由是群臣辭色愈溫,嘗曰:「炀帝多猜忌,臨朝對群臣多不語。
〔朝,直遙翻。
〕朕則不然,與群臣相親如一體耳。
」 八年〔(甲午,六三四)〕 1春,正月,癸未,突厥颉利可汗卒,〔厥,九勿翻。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卒,子恤翻。
〕命國人從其俗,焚屍葬之。
2辛醜,行軍總管張士貴讨東、西王洞反獠,平之。
〔東、西王洞獠蓋在龔州界。
〕 3上欲分遣大臣為諸道黜陟大使,〔使,疏吏翻。
考異曰:實錄、舊本紀但雲「遣蕭瑀等巡省天下。
按時止有十道,而會要、統紀皆雲「發十六道黜陟大使」,據姓名止十三人,皆所未詳,故但雲諸道。
〕未得其人;李靖薦魏征。
上曰:「征箴規朕失,不可一日離左右。
」〔離,力智翻。
〕乃命靖與太常卿蕭瑀等凡十三人分行下,「察長吏賢不肖,〔行,下孟翻。
長,知兩翻。
〕問民間疾苦,禮高年,赈窮乏,【章:十二行本「乏」下有「褎善良」三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赈,津忍翻。
〕起久淹,【章:十二行本「久」作「滞」;乙十一行本同;孔本作「淹滞」;退齋校同;熊校同。
】俾使者所至,如朕親。
」 4三月,庚辰,上幸九成宮。
5夏,五月,辛末朔,日有食之。
6初,吐谷渾可汗伏允〔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考異曰:實錄,十年,立諾曷揼诏稱伏允為「順步薩揼。
」今從舊傳。
〕遣使入貢,未返,大掠鄯州而去。
〔使,疏吏翻。
宋白曰:鄯州西南至廓州廣城縣故承風嶺,吐谷渾界,一百九十五裡。
〕上遣使讓之,征伏允入朝,稱疾不至,〔鄯,時戰翻。
朝,直遙翻。
〕仍為其子尊王求婚;上許之,令其親迎,〔為,于僞翻。
迎,魚敬翻。
〕尊王又不至,乃絕婚,伏允又遣兵寇蘭、廓二州。
〔蘭州,金城郡,以臯蘭山名州。
〕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謀,數犯邊;〔數,所角翻。
〕又執唐使者趙德楷,上遣使谕之,十返;又引其使者,臨軒親以禍福,伏允終無悛心。
〔悛,醜緣翻。
六月,遣左骁衛大将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左骁衛将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将邊兵及契苾、黨項之衆以擊之。
〔吐谷渾中有赤水城,近河源。
骁,堅堯翻。
将邊,即亮翻。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黨,底朗翻。
考異曰:實錄,六年三月,吐谷渾寇蘭州,不雲遣志玄擊之,吐谷渾寇蘭、廓二州,無年月。
新本紀,此夏遣志玄。
實錄,十月,志玄破吐谷渾。
故參酌置此。
又新書本紀,是夏,吐谷渾寇涼州,遣志玄等伐之。
實錄,十月辛醜,志玄破吐谷渾,而不書遣将日月,新紀亦無破吐谷渾月日。
實錄寇涼州在十一月。
今參用之。
〕 7秋,七月,山東、河南、淮、海之間大水。
8上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上皇以隋文帝終于彼,惡之。
〔九成宮,即隋之仁壽宮。
隋文帝仁壽四年,崩于仁壽宮。
惡,烏路翻。
〕冬,十月,營大明宮,〔大明宮在禁苑東南,西接宮城之東北隅,曰東内。
程大昌曰:大明宮地,本太極宮之後苑東南面射殿也,地在龍首山上。
龍朔二年,高宗染風痹,惡太極宮卑下,就修大明宮,改曰蓬萊宮。
〕以為上皇清暑之所。
未成而上皇寝疾,不果居。
9辛醜,段志玄擊吐谷渾,破之,追奔八百餘裡,去青海三十餘裡,〔吐谷渾中有青海。
阚骃曰:漢金城郡臨羌縣西有卑禾羌海,世謂之青海,東去西平二百五十裡。
西平,唐鄯州也。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吐谷渾驅牧馬而遁。
10甲子,上還京師。
11右仆射李靖以疾遜位,許之。
十一月,辛未,以靖為特進,封爵如故,祿賜、吏卒并依舊給,俟疾小瘳,〔瘳,醜留翻。
〕每三兩日至門下、中書平章政事。
〔唐初政事堂在門下省。
歐陽修曰:平章事之名始此。
〕 12甲申,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考異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