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一

關燈
〕日夜勸世民誅建成、元吉。

    世民猶豫未決,問于靈州大都督李靖,靖辭;問于行軍總管李世績,世績辭;世民由是重二人。

    〔考異曰:統紀雲:「秦王懼,不知所為。

    李靖、李績數言大王以功高被疑,靖等請申犬馬之力。

    」劉餗小說:「太宗将誅蕭牆之惡以主社稷,謀于衛公靖,靖辭;謀于英公徐績,績亦辭。

    帝由是珍此二人。

    」二說未知誰得其實。

    然劉說近厚,有益風化,故從之。

    舊建成傳又雲:「封德彜密勸大宗誅建成,世民不從。

    德彜更言于上曰:『秦王既有大功,終不為太子之下,若不立之,願早為之所。

    』又說建成作亂,曰:『夫為四海者不顧其親。

    漢高乞羹,此之謂矣。

    』」按許敬宗傳雲:「敬宗父善心及虞芯南兄世基,皆為宇文化及所殺,封德彜時為内史舍人,備見其事,嘗謂人曰:『世基被誅,世南匍匐而請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

    』人以為口實,敬宗銜之。

    及為德彜立傳,盛加其惡。

    」疑此亦近誣,今不取。

    〕 會突厥郁射設數萬騎屯河南,入塞,圍烏城,〔烏城,蓋在鹽州五原縣烏鹽池;或曰,在朔方烏水上。

    杜佑曰:武威郡南二裡有烏城守捉。

    将,即亮翻。

    騎,奇寄翻。

    厥,九勿翻。

    〕建成薦元吉代世民督諸軍北征,上從之,命元吉督右武衛大将軍李藝、天紀将軍張瑾等救烏城。

    〔關内十二軍,泾州道曰天紀軍,置将軍一人。

    〕元吉請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等與之偕行,簡閱秦王帳下精銳之士以益元吉軍。

    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唐志:太子率更寺,令一人,從四品上;丞二人,從七品上。

    掌宗族次序、禮樂、刑罰及漏刻之政令。

    更,工衡翻。

    晊,之日翻。

    〕「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擁數萬之衆,吾與秦王餞叉于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于幕下,秦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

    〔語,牛倨翻。

    拉,盧合翻。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

    考異曰:舊傳以為建成實有此言而晊告之。

    按建成前酖秦王,高祖已知之。

    今若明使壯士拉殺而欺雲暴卒,高祖豈有肯信之理!此說殆同兒戲。

    今但至晊告建成等,則事之虛實皆未可知,所謂疑以傳疑也。

    〕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

    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世民以晊言告長孫無忌等,無忌等勸世民先事圖之。

    〔先,悉薦翻。

    〕世民歎曰:「骨肉相殘,古今大惡。

    吾誠知禍在朝夕,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讨之,不亦可乎!」敬德曰:「人情誰不愛其死!今衆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

    禍機垂發,而王猶晏然不以為憂,大王縱自輕,如宗廟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竄身草澤,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無忌曰:「不從敬德之言,事今敗矣。

    敬德等必不為王有,無忌亦當相隋而去,不能複事大王矣!」〔敬德、無忌詭言逃去以激世民,使之速發。

    複,扶又翻;下同。

    〕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棄,公更圖之。

    」敬德曰:「王今處事有疑,非智也;臨難不決,非勇也。

    〔處,昌呂翻。

    〕且大王素所畜養勇士八百餘人,〔畜,籲玉翻。

    〕在外者今已入宮,擐甲執兵,〔擐,音宦。

    〕事勢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世民訪之府僚,皆曰:「齊王兇戾,終不肯事其兄。

    比聞護軍薛實嘗謂齊王曰:〔比,毗至翻。

    此齊府護軍也。

    〕『大王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終主唐祀。

    』〔合,音合。

    〕齊王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

    』彼與太子謀亂未成,已有取太子之心。

    亂心無厭,〔厭,于鹽翻。

    〕何所不為!若使二人得志,恐天下非複唐有。

    〔複,音扶又翻;下聽複同,又并音如字。

    〕以大王之賢,取二人如拾地芥耳,柰何徇匹夫之節,忘社稷之計乎!」世民猶未決,衆曰:「大王以舜為何如人﹖」曰:「聖人也。

    」衆曰:「使舜浚井不出,則為井中之泥,塗廪不下,則為廪上之灰,安能澤被天下,法施後世乎!是以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蓋所存者大故也。

    」〔瞽瞍使舜浚井,既入,從而揜之,舜穿井為匿空旁出。

    使塗廪,捐嘥,瞽瞍焚廪,舜以兩笠自扞而下。

    家語:孔子曰:「舜事瞽瞍,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被,皮義翻。

    〕世民命蔔之,幕僚張公謹自外來,【章:十二行本「來」下有「見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取龜投地,〔說苑曰:靈龜五色,似玉似金,北陰向陽,上高象天,下平法地,易号為龜。

    〕曰:「蔔以決疑;今事在不疑,尚何蔔乎!蔔而不吉,庸得已乎!」于是定計。

    〔考異曰:唐曆雲:「布卦未畢,張公謹适自外至,谏曰:『夫事不可疑而疑者,其禍立至。

    今假使蔔之不吉,其可已乎!』遂折蓍。

    秦王曰:『善!』」今從舊唐書。

    〕 世民令無忌密召房玄齡等,曰:「敕旨不聽複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房玄齡之言,亦以激發世民。

    〕世民怒,謂敬德曰:「玄齡、如晦豈叛我邪!」〔邪,音耶。

    〕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往觀之,若無來心,可斷其首以來。

    」〔斷,丁管翻。

    〕敬德往,與無忌共谕之曰:「王已決計,公宜速入共謀之。

    吾屬四人,不可群行道中。

    」乃令玄齡、如晦着道士服,〔着,陟略翻。

    〕與無忌俱入,敬德自他道亦至。

     己未,太白複經天。

    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見,賢遍翻。

    分,扶問翻。

    〕秦王當有天下。

    」上以其狀授世民。

    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且曰:「臣于兄弟無毫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雠。

    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上省之,愕然,〔為,于僞翻。

    省,悉景翻。

    〕報曰:「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明,謂明日也。

    參,謂朝參。

    〕 庚申,世民帥長孫無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門。

    〔玄武門,宮城北門。

    帥,讀曰率。

    長,知兩翻。

    〕張婕妤竊知世民表意,馳語建成。

    〔婕妤,音接予。

    語,牛倨翻。

    〕建成召元吉謀之,元吉曰:「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觀形勢。

    」〔朝,直遙翻。

    〕建成曰:「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消息。

    」乃俱入,趣玄武門。

    〔趣,七喻翻;下同。

    〕上時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等,欲按其事。

    〔瑀,音禹。

    〕 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

    〔跋,蒲掇翻。

    跋馬者,搖駷馬銜,偏促一辔,又以兩足搖鼓馬腹,使之回走。

    〕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控弦不開,所以不至于彀,蓋倉皇失措也。

    射,而亦翻;下同。

    〕世民射建成,殺之。

    尉遲敬德将七十騎繼至,〔将,即亮翻。

    騎,奇寄翻;下同。

    〕左右射元吉墜馬。

    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絓,〔絓,胡卦翻。

    〕墜不能起。

    元吉遽至,弓将扼之,敬德躍馬叱之。

    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翊衛車騎将軍馮翊馮立〔太子左右衛率府所領,亦有親、勳、翊三衛府。

    〕聞建成死,歎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乎!」〔難,乃旦翻。

    〕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車騎萬年謝叔方〔屈咥宜,即驅咥直也,屬帳内府。

    咥,徒結翻,又醜栗翻。

    萬年,赤縣,本隋大興縣,武德元年更名。

    〕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

    〔帥,讀曰率。

    趣,七喻翻。

    〕張公謹多力,獨閉關以拒之,不得入。

    雲麾将軍敬君弘掌宿衛兵,屯玄武門,〔雲麾将軍,梁百二十五号将軍之一也,唐為武散階,從三品上。

    〕挺身出戰,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觀變,俟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

    」君弘不從,與中郎将呂世衡大呼而進,皆死之。

    〔唐諸衛中郎将皆正四品下。

    呼,火故翻。

    〕君弘,顯隽之曾孫也。

    〔敬顯隽仕北齊,官至尚書右仆射。

    〕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懼;〔将,即亮翻。

    〕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尉,纡勿翻。

    〕宮府兵遂潰。

    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

    馮立既殺敬君弘,謂其徒曰:「亦足以少報太子矣!」〔少,詩沼翻。

    〕遂解兵,逃于野。

     上方泛舟海池,〔合本太極宮圖:太橿宮中凡有三海池,東海池在玄武門内之東,近凝雲合;北海池在玄武門内之西;又南有南海池,近鹹池殿。

    〕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邪,音耶。

    〕卿來此何為﹖」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上謂裴寂等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

    今秦王已讨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太子謂之元良。

    瑀,音禹。

    處,昌呂翻;下處分、處決同。

    〕委之國事,無複事矣!」〔複,扶又翻。

    〕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時宿衛及秦府兵與二宮左右戰猶未已,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分,扶問翻。

    〕上從之。

    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自東上合門出宣敕,〔合本太極宮圖,太極殿有東上合門、西上合門。

    〕衆然後定。

    上又使黃門侍郎裴矩至東宮曉谕諸将率,皆罷散。

    〔将,即亮翻;下同。

    〕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

    」〔投杼,事見三卷周赧王七年。

    幾,居希翻。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吮,徂兖翻。

    号,戶高翻。

    〕 建成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巨鹿王承義,元吉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鸾、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皆坐誅,仍絕屬籍。

     初,建成許元吉以正位之後,立為太弟,故元吉為之盡死。

    〔為,于僞翻。

    〕諸将欲盡誅建成、元吉左右百餘人,籍沒其家,尉遲敬德固争曰:「罪在二兇,既伏其誅;若及支黨,非所以求安也!」乃止。

    是日,下诏:「赦天下。

    兇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餘黨與,一無所問。

    其僧、尼、道士、女冠并宜依舊。

    〔是年四月,命有司沙汰僧、尼、道士、女冠。

    〕國家庶事,皆取秦王處分。

    」〔處,昌呂翻;下同。

    〕 辛酉,馮立、謝叔方皆自出;薛萬徹亡匿,世民履使谕之,乃出。

    世民曰:「此皆忠于所事,義士也。

    」釋之。

     癸亥,立世民為皇太子。

    又诏:「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秦。

    」 臣光曰:立嫡以長,〔長,知兩翻。

    〕禮之正也。

    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

    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泰伯讓國于弟王季曆;子臧辭曹國而不受。

    〕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

    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如淳曰:殺人流血滂沱為蹀血。

    師古曰:蹀,謂履涉之也。

    蹀,徒頰翻。

    〕推刃同氣,〔推,吐雷翻。

    〕贻譏千古,惜哉!夫創業垂統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夫,音扶。

    〕彼中、明、肅、代之傳繼,得非有所指拟以為口實乎!明皇不稱廟号而稱帝号者,溫公避本朝諱耳。

    中宗、肅宗之季,玄宗、代宗并以兵清内難而後繼大統。

    〕 27戊辰,以宇文士及為太子詹事,長孫無忌、杜如晦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齡為右庶子,尉遲敬德為左左衛率,程知節為右衛率,虞世南為中舍人,褚亮為舍人,〔尉,纡勿翻。

    率,所律翻。

    東宮門下坊,左庶子二人,正四品上。

    掌侍從贊相,駁正啟奏,皇太子出則版奉外辨中嚴,入則解嚴;凡令書下,則畫諾覆審,留所畫以為案,更寫印署注令諾送詹事府典書坊。

    右庶子二人,正四品下。

    中舍人正五品上,舍人正六品上。

    舍人掌行令書、令旨及表啟之事。

    太子通表如人臣之禮。

    宮臣上太子,大事以箋,小事以啟,其封題皆曰「上右春坊」。

    通事舍人開封以進,其事可施行者,皆下于坊,舍人開,庶子參詳之,然後進;不可者則否。

    蓋門下坊猶上台之門下省,典書坊猶上台之中書省,唐初仍隋制也。

    龍逆改門下坊為左春坊,典書坊為右春坊。

    〕姚思廉為洗馬。

    〔洗,悉薦翻;下同。

    〕悉以齊王國司金帛什器賜敬德。

    〔唐制:親王國有國司,置國尉、國丞,掌判國司、勾稽、監印事。

    〕 初,洗馬魏征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