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一

關燈
,因峨眉山而名。

    獠,魯皓翻。

    〕 31以襄邑王神符檢校揚州大都督。

    始自丹楊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

    〔由此廣陵專揚州之名。

    〕 九年〔(丙戌、六二六)〕 1春,正月,己亥,诏太常少卿祖孝孫等更定雅樂。

    〔少,始照翻。

    更,工衡翻。

    〕 2甲寅,以左仆射裴寂為司空,日遣員外郎一人更直其第。

     3二月,庚申,以齊王元吉為司徒。

     4丙子,初令州縣祀社稷,又令士民裡闬相從立社。

    〔闬,侯旰翻,闾也。

    裡門謂之闬。

    〕各申祈報,〔春夏祈而秋冬報。

    〕用洽鄉黨之歡。

    戊寅,上祀社稷。

     5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将軍楊毛【嚴:「毛」改「屯」。

    】擊之。

    〔折威将軍,十二軍将軍之一也。

    甯州道為折威軍。

    〕 6三月,庚寅,上幸昆明池;壬辰,還宮。

     7癸巳,吐谷渾,黨項寇岷州。

     8戊戌,益州道行台尚書郭行方擊眉州叛獠,破之。

    〔獠,魯皓翻。

    〕 9壬寅,梁師都寇邊,陷靜難鎮。

    〔難,乃旦翻。

    〕 10丙午,上幸周氏陂。

     11辛亥,突厥寇靈州。

    〔厥,九勿翻。

    〕 12乙卯,車駕還宮。

     13癸醜,南海公歐陽胤奉使在突厥,帥其徒五十人謀掩襲可汗牙帳;〔使,疏吏翻。

    帥,讀曰率。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考異曰:實錄雲五千人。

    按奉使安得五千人,蓋「十」字誤作「千」字耳。

    〕事洩,突厥囚之。

     14丁巳,突厥寇涼州,都督長樂王幼良擊走之。

    〔樂,音洛。

    〕 15戊午,郭行方擊叛獠于洪、雅二州,大破之,〔曆考新、舊志,劍南有雅州,無洪州。

    或曰:即眉州洪雅縣,「二州」二字衍。

    隋開皇十三年,以西魏嘉州洪雅鎮置縣。

    宋白曰:因洪雅川為名。

    〕俘男女五千口。

     16夏,四月,丁卯,突厥寇朔州;庚午,寇原州;癸酉,寇泾州。

    戊寅,安州大都督李靖與突厥颉利可汗戰于靈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

     17太史令傅奕上疏〔唐太史令從五品下,掌觀察天文,稽定曆數,凡日月星辰之變,風雲氣色之異。

    上,時掌翻。

    〕請除佛法曰:「佛在西域,言妖路遠,〔妖,于驕翻。

    〕漢譯胡書,恣其假托。

    使不忠不孝削發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

    僞啟三塗,謬張六道,〔釋氏以地獄、餓鬼、畜生為三塗,言人之為惡者必堕此也。

    又添阿修羅、天神、地祇為六道。

    〕恐愒愚夫,〔愒,今人讀如喝,呼葛翻。

    〕詐欺庸品。

    乃追忏既往之罪,〔忏,楚鑒翻。

    釋氏以自陳悔過為忏。

    〕虛規将來之福;布施萬錢,希萬倍之報,〔施,式豉翻。

    〕持齋一日,冀百日之糧。

    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憚科禁,輕犯憲章;有造為惡逆,身墜刑網,方乃獄中禮佛,規免其罪。

    且生死壽夭,〔夭,于矯翻。

    〕由于自然,刑德威福,關之人主,貧富貴賤,功業所招,而愚僧矯詐,皆雲由佛。

    竊人主之權,擅造化之力,其為害政,良可悲矣!降自羲、農、至于有漢,皆無佛法,君明臣忠,祚長年久。

    漢明帝始立胡神,西域桑門自傳其法。

    〔事見四十五卷漢明帝永明八年。

    〕西晉以上,國有嚴科,不許中國之人辄行髡發之事。

    洎于苻、石,羌、胡亂華,主庸臣佞,政虐祚短,梁武、齊襄,足為明鏡。

    〔謂梁武帝餓死台城,齊文襄為膳奴所弒也。

    〕今天下僧尼,數盈十萬,翦刻缯彩,裝束泥人,競為厭魅,〔尼,女夷翻。

    缯,慈陵翻。

    厭,于琰翻。

    魅,音媚。

    〕迷惑萬姓。

    請令匹配,即成十萬餘戶,産育男女,十年長養,一紀教訓,可以足兵。

    〔長,知兩翻。

    〕四海免蠶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則妖惑之風自革,淳樸之化還興。

    〔妖,于驕翻。

    〕竊見齊朝章仇子佗表言:『僧尼徒衆,糜損國家,寺塔奢侈,虛費金帛。

    』〔沙門,或曰桑門,亦聲相近,總謂之僧,皆胡言也。

    僧,譯為和命衆,桑門,為息心,比丘,為乞;俗人之信憑道法者,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

    其為沙門者,初修十誡,曰沙彌,而終于二百五十,則具足成大僧。

    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宮宇,謂為塔,亦胡言,猶宗廟也,故世稱塔廟。

    〕為諸僧附會宰相,對朝讒毀,〔言對朝廷而肆讒毀也。

    朝,直遙翻。

    佗,徒何翻。

    〕諸尼依托妃、主,潛行謗讟,子佗竟被囚絷,刑于都市。

    〔被,皮義翻。

    〕周武平齊,制封其墓。

    臣雖不敏,竊慕其蹤。

    」 上诏百官議其事,唯太仆卿張道源稱奕言合理。

    〔古有太仆正,漢九卿有太仆,梁十二卿有太仆卿。

    唐太仆卿掌邦國廄牧、車輿之政令。

    〕蕭瑀曰:「佛,聖人也,而奕非之;非聖人者無法,〔引孝經之言。

    瑀,音禹。

    〕當治其罪。

    」〔治,直之翻。

    〕奕曰:「人之大倫,莫如君父。

    佛以世嫡而叛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

    〔釋典謂佛以王太子出家,故言以世嫡叛其父。

    釋氏之法不拜君親,故言以匹夫抗天子。

    〕蕭瑀不生于空桑,〔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嬰兒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

    母明而視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鹹為水矣。

    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

    莘女取而獻之,長有賢德,教以為尹,是謂伊尹。

    〕乃遵無父之教。

    非孝者無親,瑀之謂矣!」〔亦以孝經之言難瑀。

    〕瑀不能對,但合手曰:「地獄之設,正為是人!」〔釋氏之說,謂為善者則升天堂,為惡者堕地獄。

    為,于僞翻。

    〕 上亦惡沙門、道士苟避征傜,不守戒律,皆如奕言。

    又寺觀鄰接廛邸,溷雜屠沽,〔惡,烏路翻。

    觀,古玩翻;下同。

    〕辛巳,下诏:「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其精勤練行者,遷居大寺觀,給其衣食,毋令阙乏。

    〔行,下孟翻。

    觀,古喚翻。

    〕庸猥粗穢者,悉令罷道,【張:「道」作「遣」。

    】勒還鄉裡。

    京師留寺□所,觀二所,諸州各留一所,餘皆罷之。

    」 傅奕性謹密,既職在占候,杜絕交遊,所奏災異,悉焚其笹,人無知者。

     18癸未,突厥寇西會州。

    〔武德二年,以平涼郡之會甯鎮置西會州。

    厥,九勿翻。

    〕 19五月,戊子,虔州胡成郎等殺長史,叛歸梁師都;〔「虔州」當作「慶州」。

    長,知兩翻。

    〕都督劉旻追斬之。

     20壬辰,黨項寇廓州。

    〔廓州,澆河郡,古邯川之地。

    黨,底朗翻。

    〕 21戊戌,突厥寇秦州。

     22壬寅,越州人盧南反,殺刺史甯道明。

    〔此嶺南之越州,後改廉州。

    〕 23丙午,吐谷渾、黨項寇河州。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4突厥寇蘭州。

    〔蘭州,金城郡,漢金城郡之枝陽縣地,以臯蘭山名州。

    〕 25丙辰,遣平道将軍柴紹柴将兵擊胡。

    〔岐州道為平道軍,柴紹為将軍。

    紹将,即亮翻。

    〕 26六月,丁巳,太白經天。

    〔漢天文志曰:太白經天,天下革,民更王。

    孟更注雲:謂出東入西,出西入東也。

    太白陰星,出東當伏東,出西當伏西,過午則經天。

    晉灼雲:日,陽也,日出則星亡。

    晝見午上為經天。

    劉向五紀論曰:太白少陰,弱不得專行,故以巳、未為界,不得經天而行。

    經天則晝見,其占為兵喪,為不臣,為更王,強國弱,小國強。

    〕 秦王世民既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有隙,以洛陽形勝之地,恐一朝有變,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鎮洛陽,遣秦府車騎将軍榮陽張亮将左右王保等千餘人之洛陽,〔騎,奇寄翻。

    亮将,即亮翻。

    之,往也。

    〕陰結納山東豪傑以俟變,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元吉告亮謀不軌,下吏考驗;〔下,遐嫁翻。

    〕亮終無言,乃釋之,使還洛陽。

     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酖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吐,土故翻。

    〕淮安王神通扶之還西宮。

    〔西宮,蓋即弘義宮。

    新書曰:秦王居西宮之承幹殿。

    〕上幸西宮,問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飲,自今無得複夜飲。

    」〔複,扶又翻;下可複、不複、事複、能複同。

    〕因謂世民曰:「首建大謀,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事見前。

    嗣,祥吏翻。

    〕且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長,知兩翻。

    處,昌呂翻。

    〕當遣汝還行台,居洛陽,自陝以東皆主之。

    〔秦王時領陝東道大行台。

    陝,失冉翻。

    〕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梁孝王事見漢景帝紀。

    〕世民涕泣,辭以不欲遠離膝下,〔離,力智翻。

    〕上曰:「天下一家,東、西兩都,道路甚迩,〔舊書地理志:東都在西都之東八百五十裡。

    〕吾思汝即往,毋煩悲也。

    」将行,建成、元吉相與謀曰:「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複制;〔複,扶又翻。

    〕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乃密令數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聞往洛陽,無不喜躍,觀其志趣,恐不複來。

    」又遣近幸之臣以利害說上,〔易,以豉翻。

    上,時掌翻。

    說,輸芮翻。

    〕上意遂移,事複中止。

     建成、元吉與後宮日夜谮訴世民于上,〔後宮,即尹德妃、張婕妤等。

    〕上信之,将罪世民。

    陳叔達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

    且性剛烈,若加挫抑,恐不勝憂憤,或有不測之疾,〔勝,音升。

    〕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

    元吉密請殺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着,何以為辭﹖」元吉曰:「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散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上不應。

     秦府僚屬皆憂懼不知所出。

    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齡謂比部郎中長孫無忌曰:〔唐制:考功郎中屬吏部,掌文部官吏之考課。

    考課之法有四善、二十七最。

    比部屬刑部,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周知内外之經費而總勾之。

    比,音毗。

    〕「今嫌隙已成,一旦禍機竊發,豈惟府朝塗地,〔府朝,猶言府廷也。

    漢時郡僚謂本郡為郡朝,亦此類。

    朝,直遙翻。

    〕乃實社稷之憂;莫若勸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國。

    〔謂周公誅管、蔡也。

    〕存亡之機,間不容發,正在今日!」無忌曰:「吾懷此久矣,不敢發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謹當白之。

    」乃入言世民。

    世民召玄齡謀之,玄齡曰:「大王功蓋天地,當承大業;今日憂危,乃天贊也,願大王勿疑。

    」乃與府屬杜如晦共勸世民誅建成、元吉。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欲誘之使為己用,〔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

    誘,音酉。

    〕密以金銀器一車贈左二副護軍尉遲敬德,〔時秦、齊府各置左右六府護軍。

    尉,纡勿翻。

    〕并以書招之曰:「願迂長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

    」〔長,知兩翻。

    〕敬德辭曰:「敬德,蓬戶甕牖之人,遭隋末亂離,久淪逆地,罪不容誅。

    秦王賜以更生之恩,〔事見一百八十八卷三年。

    〕今又策名藩邸,〔左傳:狐突曰:「策名委質,貳乃辟也。

    」杜預注雲:名書于所臣之策。

    〕唯當殺身以為殿;于殿下無功,不敢謬當重賜。

    若私交殿下,乃是貳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建成怒,遂與之絕。

    敬德以告世民,世民曰:「公心如山嶽,雖積金至鬥,〔鬥,謂北鬥。

    唐人詩曰:「身後堆金柱北鬥。

    」蓋時人常語也。

    〕知公不移。

    相遺但受,何所嫌也!〔遺,唯季翻。

    〕且得以知其陰計,豈非良策!不然,禍将及公。

    」既而元吉使壯士夜刺敬德,敬德知之,洞開重門,〔刺,七亦翻。

    重,直龍翻。

    〕安卧不動,刺客屢至其庭,終不敢入。

    〔長其勇也。

    〕元吉乃谮敬德于上,下诏獄訊治,〔下,遐嫁翻。

    治,直之翻。

    〕将殺之,世民固請,得免。

    又谮左一馬軍總管程知節,出為康州刺史。

    〔武德元年,以成州同谷縣置西唐州。

    〕知節謂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盡矣,身何能久!知節以死不去,願早決計。

    」又以金帛誘右二護軍段志玄,志玄不從。

    〔誘,音酉。

    〕建成謂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憚者獨房玄齡、杜如晦耳。

    」皆谮之于上而逐之。

     世民腹心唯長孫無忌尚在府中,與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車騎将軍三水侯君集〔長,知兩翻。

    右候車騎将軍,以車騎将軍屬右候衛也。

    三水縣,漢屬安定郡,隋、唐屬邠州。

    宋白曰:三水縣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并流為名。

    雍,于用翻。

    騎,奇寄翻。

    〕及尉遲敬德等,〔尉,纡勿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