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帥為仁壽築城,立廨舍,〔帥,讀曰率。
為,于僞翻。
廨,古隘翻。
〕旬日而就。
仁壽乃曰:「吾受诏但令巡撫,不敢擅留。
」蠻、夷号泣送之,〔号,戶高翻。
〕因各遣子弟入貢。
壬戌,仁壽還朝,〔朝,直遙翻。
〕上大悅,命仁壽徙鎮南甯,以兵戍之。
17苑君璋引突厥寇朔州。
〔厥,九勿翻。
〕 18八月,戊辰,突厥寇原州。
19己巳,吐谷渾寇鄯州。
〔鄯州西平郡,秃發氏所都之地。
鄯,時戰翻。
〕 20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師戒嚴。
戊寅,寇綏州,〔綏州,雕陰郡。
雕陰古縣,漢屬上郡,今延州以北橫山之地也。
孫愐曰:綏州,春秋時為白狄所居,秦為上郡,後魏置上州,又改為綏州,取綏德縣為名。
〕刺史劉大俱擊卻之。
是時,颉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連營南上,〔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時掌翻。
〕秦王世民引兵拒之。
會關中久雨,糧運阻絕,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頓弊,〔頓,讀曰鈍。
〕朝廷及軍中鹹以為憂。
世民與虜遇于豳州,勒兵将戰,己卯,可汗帥萬餘騎奄至城西,陳于五隴阪,〔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下同。
陳,讀曰陣;下虜陳同。
阪,音反。
〕将士震恐。
世民謂元吉曰:「今虜騎憑陵,不可示之以怯,當與之一戰,汝能與我俱乎﹖」元吉懼曰:「虜形勢如此,柰何輕出,萬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當獨往,汝留此觀之。
」〔世民獨出外以威示突厥,内以服元吉之心。
〕世民乃帥騎馳詣虜陳,告之曰:「國家與可汗和親,何為負約,深入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鬬,獨出與我鬬;若以衆來,我直以此百騎相當耳。
」颉利不之測,笑而不應。
〔颉利素服秦王神武,恐其以百騎挑戰,而伏大兵四合以擊之,故不敢應。
〕世民又前,遣騎告突利曰:「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古者盟誓質諸天地山川鬼神,歃血而已;後世有對神立誓者,有禮佛立誓者,始有香火之事。
〕突利亦不應。
〔秦王以此疑颉利之心,突利恐因此為颉利所疑,故亦不敢應。
〕世民又前,将渡溝水,颉利見世民輕出,又聞香火之言,疑突利與世民有謀,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須渡,我無他意,更欲與王申固盟約耳。
」乃引兵稍卻。
是後霖雨益甚,世民諸将曰:「虜所恃者弓矢耳,〔将,即亮翻。
〕今積雨彌時,筋膠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飛鳥之折翼;〔折,而設翻。
〕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犀,堅也。
〕以逸制勞,此而不乘,将複何待!」〔複,扶又翻。
〕乃潛師夜出,冒雨而進,突厥大驚。
世民又遣說突利以利害,〔說,輸芮翻。
〕突利悅,聽命。
颉利欲戰,突利不可,乃遣突利與其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來見世民,請和親,世民許之。
思摩,颉利之從叔也。
〔從,才用翻。
〕突利因自托于世民,請結為兄弟;世民亦以恩意撫之,與盟而去。
〔為後突利先來降張本。
〕 庚寅,岐州刺史柴紹破突厥于杜陽谷。
〔杜陽山在岐州扶風縣。
孔穎達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
杜陽,漢縣,屬扶風,有杜陽山,山北有杜陽谷。
〕 壬申,突阿史那恩摩入見,〔見,賢遍翻。
〕上引升禦榻,慰勞之。
〔勞,力到翻。
〕思摩貌類胡,不類突厥,故處羅疑其非阿史那種,〔厥,九勿翻。
種,章勇翻。
〕曆處羅、颉利世,常為夾畢特勒,終不得典兵為設。
既入朝,〔處,昌呂翻。
颉,奚結翻。
朝,直遙翻。
〕賜爵和順王。
丁酉,遣左仆射裴寂使于突厥。
〔使,疏吏翻。
〕 21九月,癸卯,日南人姜子路反,〔日南郡,德州,後改驩州。
〕交州都督王志遠擊破之。
22癸卯,突厥寇綏州,都督劉大俱擊破之,獲特勒三人。
冬,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23辛未,上校獵于鄠之南山;〔鄠縣屬京兆,在南山下,北至長安城六十裡。
鄠,音戶。
〕癸酉,幸終南。
〔郦道元曰:武功縣太一山,古文以為終南山,在武功縣西南。
按鄠、長安之西南山皆曰終南山;「終」,亦作「中」。
〕 24吐谷渾及羌人寇疊州,陷合川。
〔疊州,合川郡,治疊川,秦、漢以來為諸羌保據。
後周武帝逐吐谷渾,取群山重疊之義,置疊州。
合川縣,後周置西疆郡,隋廢為縣,治吐谷渾馬牧城,唐武德三年移治交戍城。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5丙子,上幸樓觀,谒老子祠;〔岐州盩厔縣有樓觀、老子祠。
觀,古玩翻。
〕癸未,以太牢祭隋文帝陵;十一月,丁卯,上幸龍躍宮;〔京兆高陵縣西四十裡有龍躍宮。
〕庚午,還宮。
26太子詹事裴矩權檢校侍中。
〔太子詹事,正三品,掌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令。
唐改隋納言為侍中。
〕 八年〔(乙酉、六二五)〕 1春,正月,丙辰,以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
〔壽州,淮南郡,南朝曰豫州,北朝曰揚州,隋開皇九年曰壽州。
〕鎮周以舒州本其鄉裡,到州,就故宅多市酒肴,召親戚故人,與之師宴,〔酣,戶甘翻。
〕散發萁踞,如為布衣時,凡十日。
既而分贈金帛,泣,與之别,曰:「今日張鎮周猶得與故人歡飲,明日之後,則舒州都督治百姓耳,〔治,直之翻。
〕君民禮隔,不得複為交遊。
」〔複,扶又翻;下複置同。
〕自是親戚故人犯法,一無所縱,境内肅然。
2丁巳,遣右武衛将軍段德操徇夏州地。
〔夏,戶雅翻。
〕 3吐谷渾寇疊州。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4是月,突厥、吐谷渾各請互市,诏皆許之。
〔厥,九勿翻。
〕先是,中國喪亂,民乏耕牛,至是資于戎狄,雜畜被野。
〔先,悉薦翻。
喪,息浪翻。
畜,許救翻。
被,皮義翻。
〕 5夏,四月,乙亥,黨項寇渭州。
〔黨,底朗翻。
〕 6甲申,上幸鄠縣,校獵于甘谷,〔鄠縣有甘亭,夏啟與有扈氏戰之地。
甘水出南山甘谷,北流徑秦萯陽宮西,又北徑甘亭西。
鄠,音戶。
〕營太和宮于終南山;〔長安城南五十裡有太和谷、太和宮。
〕丙戌,還宮。
7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請婚,〔突厥大臣曰葉護,西突厥可汗自葉護為可汗,因号統葉護可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使,疏吏翻。
〕上謂裴矩曰:「西突厥道遠,緩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對曰:「今北狄方強,為國家今日計,且當遠交而近攻,〔用秦範睢之言。
臣謂宜許其婚以威颉利;〔颉,奚結翻。
〕俟數年之後,中國完實,足抗北夷,然後徐思其宜。
」上從之。
〔考異曰:新、舊傳皆雲封德彜之謀。
今從實錄。
〕遣高平王道立至其國,統葉護大喜。
道立,上之從子也。
〔從,才用翻。
〕 8初,上以天下大定,罷十二軍。
〔見上卷上年。
〕既而突厥為寇不已,辛亥,複置十二軍,以太常卿窦誕等為将軍,簡練士馬,大舉擊突厥。
9甲寅,涼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襲都督府,〔孫愐曰:睦,姓也。
伽,求迦翻。
〕入子城;長史劉君傑擊破之。
〔長,知兩翻。
〕 10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宮。
11丙子,遣燕郡王李藝屯華亭縣〔華亭縣,隋大業初置,屬安定郡,義甯二年,分置隴州,至元和三年,并入汧源縣。
燕,因肩翻。
〕及彈筝峽,〔皆以守隴道。
筝,音争。
〕水部郎中姜行本斷石嶺道以備突厥。
〔唐制:水部郎中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溝渠,凡舟楫灌溉之利,皆總而舉之。
凡諸曹郎中,從五品上;員外郎,從六品上。
斷,丁管翻。
厥,九勿翻。
〕 丙戌,颉利可汗寇靈州。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丁亥,以右衛大将軍張瑾為行軍總管以禦之,以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
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先,悉薦翻。
〕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婪,盧南翻。
厭,于鹽翻。
〕朕将征之,自今勿複為書,〔複,扶又翻。
〕皆用诏敕。
」 12丙午,車駕還宮。
13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
〔「相州」,疑當作「桓州」;此時突厥兵不能至相州也。
〕 14睦伽陀攻武興。
〔蜀有武興鎮,後魏置東益州,梁為武興蕃王國,西魏改曰興州順政郡;此非睦伽陀所攻者也。
按晉書地理志,永甯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睦伽陀所攻者即此武興故城。
〕 15丙辰,代州都督蔺﨣與突厥戰于新城,不利;〔新城在馬邑南。
〕複命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高遷趨大谷以禦之。
〔「大谷」,當作「太谷」。
舊曰陽邑,隋開皇十八年更名太谷,屬并州。
宋白曰:并州太谷縣,本漢陽邑縣,今縣東十五裡陽邑故城是也。
後魏太武景明二年,複置陽邑縣,隋開皇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因縣西太谷為名。
複,扶又翻。
趨,七喻翻。
〕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備突厥。
〔考異曰:舊本紀,「八月六日,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備突厥。
」唐曆亦同。
今據實錄,七月秦王出蒲州,八月無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事。
〕 八月,壬戌,突厥踰石嶺,寇并州;癸亥,寇靈州;丁卯,寇潞、沁、韓三州。
〔沁源,漢谷遠縣地,後魏改名,隋恭帝義甯元年置義甯郡,武德元年置沁州,又以潞州之襄垣、黎城、涉、銅鞮鄉等縣置韓州。
沁,七鸩翻。
〕 16左武候大将軍安修仁擊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且,子餘翻。
且渠川,沮渠氏之墟也。
沮渠蒙遜據涼州,川以是得名。
〕 17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軍總管任緕屯太行,以禦突厥。
〔行,戶剛翻。
厥,九勿翻颉利可汗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将,即亮翻。
〕壬申,并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戰于太谷,全軍皆沒,瑾脫身奔李靖。
行軍長史溫彥博為虜所執,〔長,知兩翻。
〕虜以彥博職在機近,〔中書侍郎,機近在官。
〕問以國家兵糧虛實,彥博不對,虜遷之陰山。
庚辰,突厥寇靈武,〔考異曰:實錄、統紀并雲寇廣武。
按北邊地名無廣武;下雲靈州都督敗之,蓋「靈武」字誤耳。
今按舊唐志,代州鴈門,漢廣武縣。
或者寇廣武即太谷乘勝之兵欤﹖史臣以漢古縣名稱鴈門為廣武耳。
〕甲申,靈州都督任城王道宗擊破之。
〔道宗所破者,癸亥寇靈州之兵,詳見通鑒舉要。
〕丙戌,突厥寇綏州。
丁亥,颉利可汗遣使請和而退。
〔使,疏吏翻。
〕 九月,癸巳,突厥沒賀咄設陷并州一縣,丙申,代州都督蔺﨣擊破之。
18癸卯,初令太府檢校諸州權量。
〔檢校其輕重小大也。
唐制: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
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黍為鑰,二鑰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鬥為大鬥,十鬥為斛。
凡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铢,二十四铢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
其量制,公私又不用鑰,合内之分,則有抄撮之細。
程大昌曰:杜佑通典叙六?翻廘|而論總曰:其度量三升當今一升,秤則三兩當今一兩,尺則尺二寸當今一尺。
注雲:當今,謂實時。
實時者,當佑之時也。
〕 19丙午,右領軍将軍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斬二千餘人。
突厥寇蔺州。
〔蔺州,當置于漢西河郡蔺縣界,而新、舊志并不載。
〕 20冬,十月,壬申,吐谷渾寇疊州,遣扶州刺史蔣善合救之。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1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紹救之。
〔厥,九勿翻。
突厥既能寇鄯州,則上之蔺州為蘭州,未可知也。
鄯,時戰翻。
〕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22權檢校侍中裴矩罷判黃門侍郎。
23戊戌,突厥寇彭州。
〔武德元年,以甯州彭原縣置彭州。
〕 24庚子,以天策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
25辛醜,徙蜀王元軌為吳王,漢王元慶為陳王。
26癸卯,加秦王世民中書令,齊王元吉侍中。
27丙午,吐谷渾寇岷州。
28戊申,眉州山獠反。
〔眉州,通義郡,本漢犍為郡南安縣地,西魏置湄州
為,于僞翻。
廨,古隘翻。
〕旬日而就。
仁壽乃曰:「吾受诏但令巡撫,不敢擅留。
」蠻、夷号泣送之,〔号,戶高翻。
〕因各遣子弟入貢。
壬戌,仁壽還朝,〔朝,直遙翻。
〕上大悅,命仁壽徙鎮南甯,以兵戍之。
17苑君璋引突厥寇朔州。
〔厥,九勿翻。
〕 18八月,戊辰,突厥寇原州。
19己巳,吐谷渾寇鄯州。
〔鄯州西平郡,秃發氏所都之地。
鄯,時戰翻。
〕 20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師戒嚴。
戊寅,寇綏州,〔綏州,雕陰郡。
雕陰古縣,漢屬上郡,今延州以北橫山之地也。
孫愐曰:綏州,春秋時為白狄所居,秦為上郡,後魏置上州,又改為綏州,取綏德縣為名。
〕刺史劉大俱擊卻之。
是時,颉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連營南上,〔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時掌翻。
〕秦王世民引兵拒之。
會關中久雨,糧運阻絕,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頓弊,〔頓,讀曰鈍。
〕朝廷及軍中鹹以為憂。
世民與虜遇于豳州,勒兵将戰,己卯,可汗帥萬餘騎奄至城西,陳于五隴阪,〔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下同。
陳,讀曰陣;下虜陳同。
阪,音反。
〕将士震恐。
世民謂元吉曰:「今虜騎憑陵,不可示之以怯,當與之一戰,汝能與我俱乎﹖」元吉懼曰:「虜形勢如此,柰何輕出,萬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當獨往,汝留此觀之。
」〔世民獨出外以威示突厥,内以服元吉之心。
〕世民乃帥騎馳詣虜陳,告之曰:「國家與可汗和親,何為負約,深入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鬬,獨出與我鬬;若以衆來,我直以此百騎相當耳。
」颉利不之測,笑而不應。
〔颉利素服秦王神武,恐其以百騎挑戰,而伏大兵四合以擊之,故不敢應。
〕世民又前,遣騎告突利曰:「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古者盟誓質諸天地山川鬼神,歃血而已;後世有對神立誓者,有禮佛立誓者,始有香火之事。
〕突利亦不應。
〔秦王以此疑颉利之心,突利恐因此為颉利所疑,故亦不敢應。
〕世民又前,将渡溝水,颉利見世民輕出,又聞香火之言,疑突利與世民有謀,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須渡,我無他意,更欲與王申固盟約耳。
」乃引兵稍卻。
是後霖雨益甚,世民諸将曰:「虜所恃者弓矢耳,〔将,即亮翻。
〕今積雨彌時,筋膠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飛鳥之折翼;〔折,而設翻。
〕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犀,堅也。
〕以逸制勞,此而不乘,将複何待!」〔複,扶又翻。
〕乃潛師夜出,冒雨而進,突厥大驚。
世民又遣說突利以利害,〔說,輸芮翻。
〕突利悅,聽命。
颉利欲戰,突利不可,乃遣突利與其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來見世民,請和親,世民許之。
思摩,颉利之從叔也。
〔從,才用翻。
〕突利因自托于世民,請結為兄弟;世民亦以恩意撫之,與盟而去。
〔為後突利先來降張本。
〕 庚寅,岐州刺史柴紹破突厥于杜陽谷。
〔杜陽山在岐州扶風縣。
孔穎達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
杜陽,漢縣,屬扶風,有杜陽山,山北有杜陽谷。
〕 壬申,突阿史那恩摩入見,〔見,賢遍翻。
〕上引升禦榻,慰勞之。
〔勞,力到翻。
〕思摩貌類胡,不類突厥,故處羅疑其非阿史那種,〔厥,九勿翻。
種,章勇翻。
〕曆處羅、颉利世,常為夾畢特勒,終不得典兵為設。
既入朝,〔處,昌呂翻。
颉,奚結翻。
朝,直遙翻。
〕賜爵和順王。
丁酉,遣左仆射裴寂使于突厥。
〔使,疏吏翻。
〕 21九月,癸卯,日南人姜子路反,〔日南郡,德州,後改驩州。
〕交州都督王志遠擊破之。
22癸卯,突厥寇綏州,都督劉大俱擊破之,獲特勒三人。
冬,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23辛未,上校獵于鄠之南山;〔鄠縣屬京兆,在南山下,北至長安城六十裡。
鄠,音戶。
〕癸酉,幸終南。
〔郦道元曰:武功縣太一山,古文以為終南山,在武功縣西南。
按鄠、長安之西南山皆曰終南山;「終」,亦作「中」。
〕 24吐谷渾及羌人寇疊州,陷合川。
〔疊州,合川郡,治疊川,秦、漢以來為諸羌保據。
後周武帝逐吐谷渾,取群山重疊之義,置疊州。
合川縣,後周置西疆郡,隋廢為縣,治吐谷渾馬牧城,唐武德三年移治交戍城。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5丙子,上幸樓觀,谒老子祠;〔岐州盩厔縣有樓觀、老子祠。
觀,古玩翻。
〕癸未,以太牢祭隋文帝陵;十一月,丁卯,上幸龍躍宮;〔京兆高陵縣西四十裡有龍躍宮。
〕庚午,還宮。
26太子詹事裴矩權檢校侍中。
〔太子詹事,正三品,掌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令。
唐改隋納言為侍中。
〕 八年〔(乙酉、六二五)〕 1春,正月,丙辰,以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
〔壽州,淮南郡,南朝曰豫州,北朝曰揚州,隋開皇九年曰壽州。
〕鎮周以舒州本其鄉裡,到州,就故宅多市酒肴,召親戚故人,與之師宴,〔酣,戶甘翻。
〕散發萁踞,如為布衣時,凡十日。
既而分贈金帛,泣,與之别,曰:「今日張鎮周猶得與故人歡飲,明日之後,則舒州都督治百姓耳,〔治,直之翻。
〕君民禮隔,不得複為交遊。
」〔複,扶又翻;下複置同。
〕自是親戚故人犯法,一無所縱,境内肅然。
2丁巳,遣右武衛将軍段德操徇夏州地。
〔夏,戶雅翻。
〕 3吐谷渾寇疊州。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4是月,突厥、吐谷渾各請互市,诏皆許之。
〔厥,九勿翻。
〕先是,中國喪亂,民乏耕牛,至是資于戎狄,雜畜被野。
〔先,悉薦翻。
喪,息浪翻。
畜,許救翻。
被,皮義翻。
〕 5夏,四月,乙亥,黨項寇渭州。
〔黨,底朗翻。
〕 6甲申,上幸鄠縣,校獵于甘谷,〔鄠縣有甘亭,夏啟與有扈氏戰之地。
甘水出南山甘谷,北流徑秦萯陽宮西,又北徑甘亭西。
鄠,音戶。
〕營太和宮于終南山;〔長安城南五十裡有太和谷、太和宮。
〕丙戌,還宮。
7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請婚,〔突厥大臣曰葉護,西突厥可汗自葉護為可汗,因号統葉護可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使,疏吏翻。
〕上謂裴矩曰:「西突厥道遠,緩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對曰:「今北狄方強,為國家今日計,且當遠交而近攻,〔用秦範睢之言。
臣謂宜許其婚以威颉利;〔颉,奚結翻。
〕俟數年之後,中國完實,足抗北夷,然後徐思其宜。
」上從之。
〔考異曰:新、舊傳皆雲封德彜之謀。
今從實錄。
〕遣高平王道立至其國,統葉護大喜。
道立,上之從子也。
〔從,才用翻。
〕 8初,上以天下大定,罷十二軍。
〔見上卷上年。
〕既而突厥為寇不已,辛亥,複置十二軍,以太常卿窦誕等為将軍,簡練士馬,大舉擊突厥。
9甲寅,涼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襲都督府,〔孫愐曰:睦,姓也。
伽,求迦翻。
〕入子城;長史劉君傑擊破之。
〔長,知兩翻。
〕 10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宮。
11丙子,遣燕郡王李藝屯華亭縣〔華亭縣,隋大業初置,屬安定郡,義甯二年,分置隴州,至元和三年,并入汧源縣。
燕,因肩翻。
〕及彈筝峽,〔皆以守隴道。
筝,音争。
〕水部郎中姜行本斷石嶺道以備突厥。
〔唐制:水部郎中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溝渠,凡舟楫灌溉之利,皆總而舉之。
凡諸曹郎中,從五品上;員外郎,從六品上。
斷,丁管翻。
厥,九勿翻。
〕 丙戌,颉利可汗寇靈州。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丁亥,以右衛大将軍張瑾為行軍總管以禦之,以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
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先,悉薦翻。
〕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婪,盧南翻。
厭,于鹽翻。
〕朕将征之,自今勿複為書,〔複,扶又翻。
〕皆用诏敕。
」 12丙午,車駕還宮。
13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
〔「相州」,疑當作「桓州」;此時突厥兵不能至相州也。
〕 14睦伽陀攻武興。
〔蜀有武興鎮,後魏置東益州,梁為武興蕃王國,西魏改曰興州順政郡;此非睦伽陀所攻者也。
按晉書地理志,永甯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睦伽陀所攻者即此武興故城。
〕 15丙辰,代州都督蔺﨣與突厥戰于新城,不利;〔新城在馬邑南。
〕複命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高遷趨大谷以禦之。
〔「大谷」,當作「太谷」。
舊曰陽邑,隋開皇十八年更名太谷,屬并州。
宋白曰:并州太谷縣,本漢陽邑縣,今縣東十五裡陽邑故城是也。
後魏太武景明二年,複置陽邑縣,隋開皇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因縣西太谷為名。
複,扶又翻。
趨,七喻翻。
〕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備突厥。
〔考異曰:舊本紀,「八月六日,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備突厥。
」唐曆亦同。
今據實錄,七月秦王出蒲州,八月無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事。
〕 八月,壬戌,突厥踰石嶺,寇并州;癸亥,寇靈州;丁卯,寇潞、沁、韓三州。
〔沁源,漢谷遠縣地,後魏改名,隋恭帝義甯元年置義甯郡,武德元年置沁州,又以潞州之襄垣、黎城、涉、銅鞮鄉等縣置韓州。
沁,七鸩翻。
〕 16左武候大将軍安修仁擊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且,子餘翻。
且渠川,沮渠氏之墟也。
沮渠蒙遜據涼州,川以是得名。
〕 17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軍總管任緕屯太行,以禦突厥。
〔行,戶剛翻。
厥,九勿翻颉利可汗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
〔颉,奚結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将,即亮翻。
〕壬申,并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戰于太谷,全軍皆沒,瑾脫身奔李靖。
行軍長史溫彥博為虜所執,〔長,知兩翻。
〕虜以彥博職在機近,〔中書侍郎,機近在官。
〕問以國家兵糧虛實,彥博不對,虜遷之陰山。
庚辰,突厥寇靈武,〔考異曰:實錄、統紀并雲寇廣武。
按北邊地名無廣武;下雲靈州都督敗之,蓋「靈武」字誤耳。
今按舊唐志,代州鴈門,漢廣武縣。
或者寇廣武即太谷乘勝之兵欤﹖史臣以漢古縣名稱鴈門為廣武耳。
〕甲申,靈州都督任城王道宗擊破之。
〔道宗所破者,癸亥寇靈州之兵,詳見通鑒舉要。
〕丙戌,突厥寇綏州。
丁亥,颉利可汗遣使請和而退。
〔使,疏吏翻。
〕 九月,癸巳,突厥沒賀咄設陷并州一縣,丙申,代州都督蔺﨣擊破之。
18癸卯,初令太府檢校諸州權量。
〔檢校其輕重小大也。
唐制: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
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黍為鑰,二鑰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鬥為大鬥,十鬥為斛。
凡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铢,二十四铢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
其量制,公私又不用鑰,合内之分,則有抄撮之細。
程大昌曰:杜佑通典叙六?翻廘|而論總曰:其度量三升當今一升,秤則三兩當今一兩,尺則尺二寸當今一尺。
注雲:當今,謂實時。
實時者,當佑之時也。
〕 19丙午,右領軍将軍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斬二千餘人。
突厥寇蔺州。
〔蔺州,當置于漢西河郡蔺縣界,而新、舊志并不載。
〕 20冬,十月,壬申,吐谷渾寇疊州,遣扶州刺史蔣善合救之。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21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紹救之。
〔厥,九勿翻。
突厥既能寇鄯州,則上之蔺州為蘭州,未可知也。
鄯,時戰翻。
〕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22權檢校侍中裴矩罷判黃門侍郎。
23戊戌,突厥寇彭州。
〔武德元年,以甯州彭原縣置彭州。
〕 24庚子,以天策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
25辛醜,徙蜀王元軌為吳王,漢王元慶為陳王。
26癸卯,加秦王世民中書令,齊王元吉侍中。
27丙午,吐谷渾寇岷州。
28戊申,眉州山獠反。
〔眉州,通義郡,本漢犍為郡南安縣地,西魏置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