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一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七〔起阏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 武德七年〔(甲申、六二四)〕 1六月,辛醜,上幸仁智宮避暑。

    〔帝作仁智呂于宜州之宜君縣。

    〕 2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李光度等擊平之。

    〔泷州,永熙郡,漢端溪縣地。

    又泷州信義縣,武德元年分置懷德縣,仍置南扶州。

    南尹州,郁林郡,漢廣郁縣地。

    後漢谷永為郁林太守,降烏許人十餘萬,開置七縣,即此地也。

    泷,呂江翻。

    獠,魯皓翻。

    〕 3丙辰,吐谷渾寇扶州,〔此扶州以生羌之地置,注已見上。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刺史蔣善合擊走之。

     4壬戌,慶州都督楊文幹反。

    〔慶州弘化郡,漢北地馬嶺、方渠縣地。

    按宋白續通典:慶州弘化郡東南三裡有不窋城,後魏大統十一年置朔州,隋文帝改置合川鎮,十六年,置慶州,以慶美取其嘉名。

    今郡城名尉李城,在白馬兩川交口,亦曰不窋城。

    附郭安化縣,隋置合水縣,武德改合川縣,貞觀改弘化縣,尋随郡改縣名。

    管下華池縣,漢歸德縣地;樂盤縣,漢富平縣地;馬領、方渠,則為通遠軍地矣。

    史記正義曰:漢郁郅縣,今慶州弘化縣是。

    〕 初,齊王元吉勸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當為兄手刃之!」〔為,于僞翻;下疊為、複為同。

    〕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宇文寶于寝内,欲刺世民;〔刺,七亦翻。

    〕建成性頗仁厚,遽止之。

    元吉愠曰:「為兄計耳,于我何有!」 建成擅募長安及四方骁勇二千饩人為東宮衛士,〔愠,于問翻。

    骁,堅堯翻。

    〕分屯左、右長林,号長林兵。

    〔東宮有左、右長林門。

    考異曰:舊傳雲:「建成私召四方骁勇,并募長安惡少年二千餘人,畜為宮甲,分屯左、右長林,号長林兵。

    」實錄雲:「元吉見秦王有大功,每懷勡害,言論醜惡,谮害日甚。

    每謂建成曰:『當為大哥手刃之。

    』建成性頗仁厚,初止之;元吉數言不已,建成後亦許之。

    元吉因令速發,遂與建成各募壯士,多匿罪人,賞賜之,圖行不軌。

    其記室榮九思為詩以刺之曰:『丹青飾成慶,玉帛擅專諸。

    』而弗悟也。

    典簽裴宣俨因免官改事秦府,謂洩其事,又鸩之。

    自殺斯人已後,人皆振恐,知其事,莫有敢言。

    後乃連結宮闱,與建成俱通德妃尹氏,以為内援。

    」舊傳又雲:「厚賂中書令封德彜以為黨助。

    由是高祖頗疏太宗而加愛元吉。

    」今但擇取其可信者書之。

    〕又密使右虞候率可達志從燕王李藝發幽州突騎三百,置宮東諸坊,欲以補東宮長上。

    〔可達,虜複姓。

    騎,奇寄翻。

    燕,因肩翻。

    唐六典:凡應宿衛官,各從番第。

    諸衛将軍、中郎将、郎将及諸衛率、副率、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太子千牛并上;折沖、果毅應宿衛者,并一日上,兩日下;諸色長上若司階、中候、司戈并五日上,十日下。

    上,時掌翻;下上變同。

    〕為人所告,上召建成責之,流可達志于巂州。

    〔巂,音髓。

    〕 楊文幹嘗宿衛東宮,建成與之親厚,私使募壯士送長安。

    上将幸仁智宮,命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從。

    〔守,手又翻;下同。

    從,才用翻。

    〕建成使元吉就圖世民,曰:「安危之計,決在今歲。

    」又使郎将爾朱煥、校尉橋公山以甲遺文幹。

    二人至豳州,上變,〔豳州,漢漆縣地;漢末置新平郡,東北有古豳亭,後魏置豳州。

    爾朱煥等至豳州,言有急變,豳州以聞,遂得至仁智宮。

    遺,于季翻。

    将,即亮翻。

    校,戶教翻。

    〕告太子使文幹舉兵,使【章:十二行本「使」作「欲」;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表裡相應;〔考異曰:統記雲:「建成遣郎将爾朱煥、校尉橋公山赍甲以賜文幹,令起兵;煥等行至豳州,懼罪,告之。

    」劉餗小說雲:「人妾告東宮。

    」今從實錄。

    〕又有甯州人杜鳳舉亦詣宮言狀。

    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詣行在。

    建成懼,不敢赴。

    太子舍人徐師﨣勸之據城舉兵;〔考異曰:統記作「師譽」。

    今從實錄。

    〕詹事主簿趙弘智勸之貶損車服,屏從者,〔屏,必郢翻,又卑正翻。

    〕詣上謝罪,建成乃詣仁智宮。

    未至六十裡,悉留其官屬于毛鴻賓堡,〔後魏将毛鴻賓所築,因以為名。

    宋白曰:三原縣有鴻賓栅,後魏孝昌中,蕭寶寅亂,毛鴻賓立栅捍之,其故城在縣北一十五裡。

    〕以十餘騎往見上,〔騎,奇寄翻。

    〕叩頭謝罪,奮身自擲,幾至于絕。

    〔幾,居依翻。

    〕上怒不解,是夜,置之幕下,〔鄭康成曰:在上曰幕,幕或在地展陳于上。

    〕飼以麥飯,〔飼,祥吏翻。

    〕使殿中監陳福防守,遣司農卿宇文穎馳召文幹。

    〔漢初置治粟内史,景帝改曰大農,武帝加司字;梁置十二卿曰司農卿,掌邦國倉儲委積之事。

    〕穎至慶州,以情告之,文幹遂舉兵反。

    上遣左武衛将軍錢九隴與靈州都督楊師道擊之。

     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謀之,世民曰:「文幹豎子,敢為狂逆,計府僚已應擒戮;若不爾,正應遣一将讨之耳。

    」〔将,即亮翻。

    〕上曰:「不然。

    文幹事連建成,恐應之者衆。

    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

    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為蜀王。

    蜀兵脆弱,〔脆,此芮翻。

    〕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易,以豉翻。

    〕 上以仁智宮在山中,恐盜兵猝發,夜,帥宿衛南出山外,〔帥,讀曰率。

    〕行數十裡,東宮官屬【章:十二行本「屬」下有「将卒」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繼至,皆令三十人為隊,分兵圍守之。

    明日,複還仁智宮。

    〔考異曰:實錄雲:「高祖之出山也,建成憂憤,卧于幕下。

    天策兵曹杜淹請因亂襲之,建成左右亦有斯請,今上并拒而不納。

    」唐統紀雲:「太宗之從内出,夜經建成幕,度建成侍衛左右唯有十人,并來跪捧太宗足,皆雲:『今日之事,一聽王旨,若遣屏除,今其時也。

    』太宗叱而止之。

    既而還向府僚說其事,衆僚文武并進曰:『文幹為儲君作逆,天下共知;假手宮臣,正合天意。

    』太宗曰:『寡人始奉恩旨,何忍旋踵!即有所違,卿與之言,必無此理。

    』府僚又請,終拒而不聽。

    」按是時高祖無誅建成意,左右何敢辄殺之!今不取。

    〕 世民既行,元吉與妃嫔更疊為建成請,封德彜複為之營解于外,〔為,于僞翻。

    〕上意遂變,複遣建成還京師居守。

    惟責以兄弟不睦,歸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左右衛率掌東宮羽衛兵仗之政令,正四品上。

    率,所律翻。

    〕又策兵曹參軍杜淹,并流于巂州。

    〔巂,音髓。

    〕挺,沖之子也。

    〔韋沖事隋文帝,招撫叛胡,以赴長城之役,又着績于南方。

    〕初,洛陽既平,杜淹久不得調,〔調,徒吊翻。

    〕欲求事建成。

    房玄齡以淹多狡數,恐其教導建成,益為世民不利,乃言于世民,引入天策府。

     5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武周縣,漢屬鴈門郡,魏、晉省,後魏屬代郡,隋廢入朔州雲内縣。

    杜佑曰:朔州馬邑郡治善陽縣,有秦馬邑城、武周塞。

    厥,九勿翻。

    〕州兵擊破之。

     6秋,七月,己巳,苑君璋以突厥寇朔州,總管秦武通擊卻之。

     7楊文幹襲陷甯州,〔宋白曰:甯州以安甯取稱。

    九域志:北至慶州一百二十裡。

    〕驅掠吏民出據百家堡。

    〔百家堡在慶州馬嶺縣。

    〕秦王世民軍至甯州,其黨皆潰。

    癸酉,文幹為其麾下所殺,傳首京師。

    獲宇文穎,誅之。

     8丁醜,梁師都行台白伏願來降。

    〔降,戶江翻。

    〕 9戊寅,突厥寇原州;遣甯州刺史鹿大師救之,又遣楊師道趨大木根山。

    【章:十二行本「山」下有「邀其歸路」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大木根山,在雲中河之西,拓跋氏之先所居也。

    〕庚辰,突厥寇隴州;遣護軍尉遲敬德擊之。

    〔尉,纡勿翻。

    〕 10吐谷渾寇岷州。

    辛巳,吐谷渾、黨項寇松州。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 11癸未,突厥寇陰盤。

    〔陰盤縣,漢屬安定,晉屬京兆,後魏置平涼郡,隋、唐屬泾州,唐後改陰盤曰潘原。

    〕 12甲申,扶州刺史蔣善合擊吐谷渾于松州赤磨鎮,破之。

     13己醜,突吐利設與苑君璋寇并州。

     14甲子,車駕還京師。

     15或說上曰:〔說,輸芮翻。

    〕「突厥所以屢寇關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長安故也。

    〔厥,九勿翻。

    〕若焚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息矣。

    」上以為然,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踰南山至樊、鄧,行可居之地,〔踰長安南山出商州,即至樊、鄧。

    行,下孟翻。

    〕将徙都之。

    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裴寂皆贊成其策,蕭瑀等雖知其不可而不敢谏。

    〔瑀,音禹。

    〕秦王世民谏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

    陛下以聖武龍興,光宅中夏,〔夏,戶雅翻。

    〕精兵百萬,所征無敵,柰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将,猶志滅匈奴;〔霍去病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将,即亮翻。

    〕況臣忝備藩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颉利之頸,緻之阙下。

    〔颉,奚結翻。

    〕若其不效,遷都未晚。

    」上曰:「善。

    」建成曰:「昔樊哙欲以十萬衆橫行匈奴中,〔事見十二卷漢惠帝三年。

    〕秦王之言得無似之!」世民曰:「形勢各異,用兵不同,樊哙小豎,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章:十二行本「非」下有「敢」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虛言也!」〔為太宗滅突厥張本。

    〕上乃止。

    建成與妃嫔因共谮世民曰:「突厥雖屢為邊患,得賂即退。

    秦王外托禦寇之名,内欲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 上校獵城南,太子、秦、齊王皆從,〔從,才用翻。

    〕上命三子馳射角勝。

    建成有胡馬,肥壯而喜蹶,〔喜,許記翻。

    〕以授世民曰:「此馬甚駿,能超數丈澗,弟善騎,〔騎,奇寄翻。

    〕試乘之。

    」世民乘以逐鹿,馬蹶,世民躍立于數步之外,馬起,複乘之,〔複,扶又翻。

    〕如是者三,顧謂宇文士及曰:「彼欲以此見殺,死生有命,庸何傷乎!」建成聞之,因令妃嫔谮之于上〔令,力丁翻。

    嫔,毗賓翻。

    〕曰:「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為天下主,豈有浪死!」上大怒,先召建成、元吉,然後召世民入,責之曰:「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一何急邪!」〔邪,音耶。

    〕世民免冠頓首,請下法司案驗。

    〔下,遐嫁翻。

    〕上怒不解,會有司奏突厥入寇,上乃改容勞勉世民,命之冠胂,與謀突厥。

    〔厥,九勿翻。

    勞,力到翻。

    冠,古玩翻。

    〕閏月,己未,诏世民、元吉将兵出豳州以禦突厥,〔将,即亮翻。

    〕上餞之于蘭池。

    〔蘭池,即秦始皇遇盜之地。

    史記注曰:地理志,渭城縣有蘭池宮。

    正義曰:括地志,蘭池陂即古之蘭池,在鹹陽縣界。

    秦記曰:始皇引渭水為池,築為蓬瀛,刻石為鲸,長二百丈;遇盜之處也。

    〕上每有寇盜,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後,猜嫌益甚。

     16初,隋末京兆韋仁壽為蜀郡司法書佐,〔按新書百官志:諸州法曹司法參軍,掌鞫獄麗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

    又有參軍事,注雲:武德初改行書佐曰行參軍,尋又改曰參軍事。

    則書佐即參軍之任也。

    〕所論囚至市,猶西向為仁壽禮佛然後死。

    〔史言韋仁壽論刑,人自以為不冤。

    為,于僞翻。

    〕唐興,爨弘達帥西南夷内附朝廷遣使撫之,〔帥,讀曰率。

    使,疏吏翻。

    〕類皆食縱,遠民患之,有叛者。

    仁壽時為巂州都督長史,上聞其名,命檢校南甯州都督,寄治越巂,〔巂州,越巂郡。

    巂,音髓。

    長,知兩翻。

    〕使之歲一至其地慰撫之。

    仁壽性寬厚,有識度,既受命,将兵五百人至西洱河,〔将,即亮翻。

    洱,仍吏翻。

    〕周曆數千裡,蠻、夷豪帥皆望歸附,來見仁壽。

    仁壽承制置七州、十五縣,各以其豪帥為刺史、縣令,〔按舊書地理志,是年置西甯、豫、西平、利、南雲、磨、南甯七州。

    志又有西平州,亦是年置。

    帥,所類翻。

    〕法令清肅,蠻、夷悅服。

    将還,〔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豪帥皆曰:「天子遣公都督南甯,何為遽去﹖」仁壽以城池未立為辭。

    蠻、夷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