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六〔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阏逢涒灘(甲申)五月,凡二年有奇。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 武德五年〔(壬午、六二二)〕 1春,正月,劉黑闼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
以範願為左仆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領軍;征王琮為中書令,劉斌為中書侍郎;〔琮,藏宗翻。
斌,音彬。
〕窦建德時文武悉複本位。
其設法行政,悉師建德,而攻戰勇決過之。
2丙戌,同安賊帥殷恭邃以舒州來降。
〔舒州,隋之同安郡。
宋白曰:舒州,漢皖縣,屬廬江郡;晉置晉熙郡,梁置南豫州,複為晉州;北齊改江州,隋初改熙州,大業改同安郡;唐改舒州,以其地古舒子之國也。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
〕 3丁亥,濟州别駕劉伯通執刺史窦務本,以州附徐圓朗。
〔濟,子禮翻。
〕 4庚寅,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刺史田華,以城應劉黑闼。
〔滄州鹽山縣,本漢高成縣地,去年,置東鹽州,以清池縣隸之。
〕 5秦王世民軍至獲嘉,〔按宋白續通典:隋開皇四年,移獲嘉縣于修武故城。
〕劉黑闼棄相州,退保洺州。
〔宋白曰:洺州城,春秋晉曲梁之地。
相,息相翻。
〕丙申,世民複取相州,〔考異曰:實錄雲:「祿州人殺刺史獨孤徹以城應黑闼。
」按地理志無祿州,蓋字誤耳;新書作相州,尤誤也。
按劉黑闼攻拔相州,執刺史房晃,秦王兵至,乃棄相州,故秦王複取之。
新書帝紀,拔相州,殺房晃在正月乙酉,相州人殺獨孤徹叛附黑闼在丙申,其誤明矣。
祿州既莫考其地,然黑闼之拔相州,與秦王之複相州,本末甚明,與祿州全不相幹。
而新書所書殺房晃,拔相州,月日亦誤。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進軍肥鄉,〔肥鄉縣,漢魏郡邯溝縣地,曹魏置肥鄉縣,屬廣平郡。
武德初屬紫州,去年廢紫州,以肥鄉屬磁州。
九域志:肥鄉在洺州東南三十五裡。
〕列營洺水之上以逼之。
〔水經:洺水東徑曲梁城。
曲梁即永年,洺州所治也。
〕 6蕭銑既敗,散兵多歸林士弘,軍勢複振。
〔林士弘為張善安所敗,兵勢自此衰,見一百八十四卷隋義甯元年。
〕 7己酉,嶺南俚帥楊世略以循、潮二州來降。
〔循州,龍川郡,秦、漢龍川、博羅縣地;南朝置郡,隋置州潮州,義安郡,漢南海郡揭陽縣地;梁置東揚州,尋改瀛州,隋平陳,改潮州。
俚,音裡。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下同。
〕 8唐使者王義童下泉、睦、建三州。
〔睦州,遂安郡,漢富春、歙縣地。
劉昫曰:武德四年,以建安郡之建安縣置建州。
蓋隋置泉州建安郡治閩縣,景雲元年,改為閩州,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
聖曆二年,分泉州之南安、龍溪、莆田三縣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更武榮州為泉州。
是今之福州乃唐初之泉州,今之泉州乃景雲二年之泉州也。
使,疏吏翻。
〕 9幽州總管李藝将所部兵數萬會秦王世民讨劉黑闼,黑闼聞之,留兵萬人,使範願守洺州,自将兵拒藝。
夜,宿沙河,〔隋以漢襄國縣為龍岡縣,又分龍岡置沙河縣,時屬邢州。
宋白曰:沙河即湡水也。
水經雲:湡水出趙郡襄國縣西山,東過沙河縣,沙河在縣南五裡。
範成大曰:臨洺鎮東去洺州三十五裡,過洺河三十裡至沙河縣,二十五裡至邢州。
将,即亮翻;下同。
〕程名振載鼓六十具,于城西二裡堤上急擊之,城中地皆震動。
範願驚懼,馳告黑闼;黑闼遽還,遣其弟十善與行台張君立将兵一萬擊藝于鼓城。
壬子,戰于徐河,〔鼓城縣,舊曰曲陽,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分置晉陽縣,十八年,改為鼓城。
按水經注,下曲陽有鼓聚,此因春秋鼓子之國以名縣也;唐屬趙州。
水經:徐水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東北徑五回縣,又徑北平縣界,東南出山,又東徑清苑城北,又東至高陽入河。
範成大曰:徐河在清苑北十裡。
〕十善、君立大敗,所失亡八千人。
10洺水人李去惑〔隋志:洺水縣,屬曰斥漳,後齊省入平恩。
開皇六年,分置曲周,大業初,廢曲周入洺水;唐末,省洛水入曲周。
去,羌呂翻。
〕據城來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騎赴之,入城共守。
二月,劉黑闼引兵還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列人縣,漢屬廣平國,後漢屬魏郡,晉複屬廣平,後魏複屬魏郡,隋廢。
九域志:洺州有列人城,在漢斥丘縣東北,武安縣西南。
杜佑曰:漢列人縣古城,在肥鄉縣東北。
騎,奇寄翻。
〕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破之。
〔考異曰:實錄:「癸亥,秦王擊劉黑闼于列人,大破之。
」革命記:「十一月,太宗渡河入相州,劉黑闼從洺州勒兵拒王師,置營于邺縣東三十裡。
每日兩軍皆挑戰,而大兵皆不出。
經十餘日,洺水縣人李去惑、李潘買、李開弼等為車騎、骠騎,領兵在劉黑闼營,去惑等背賊營來入洺州城,诳人雲:『劉黑闼已敗,先走得歸。
』乃喚得宗室子弟二百餘人,守城定,遣使間道以告太宗。
太宗遣彭國公王君廓領馬軍一千五百騎入洺州。
經十許日,黑闼引兵攻洺州,行至故列人城西,秦叔寶等以五千騎擊之。
叔寶等為闼所敗,又以伏兵從河下起,橫擊黑闼,敗之。
會日暮,收軍。
其夜三更,賊兵總至洺州城東營,即于城兩門掘壕豎栅,防王君廓之走。
洺州城四面有水,闊五十步已上,深皆三四尺,黑闼于東北角兩處,填柴運土,作甬道,以撞車攻城。
太宗三度将兵擊之,賊置陣拒官軍,攻城愈急。
」按高祖、太宗實錄皆以去年十二月命太宗讨黑闼,今年正月始至河北,無十一月渡河之事。
太宗實錄亦無列人戰事。
蓋叔寶破賊,秦王奏之耳。
又按洺水,洺州屬縣。
去惑、君廓所據者洺水縣城,「水」字誤作「州」耳。
〕 11豫章賊帥張善安以虔、吉等五州來降,拜洪州總管。
〔洪州,豫章郡;虔州,南康郡;吉州,廬陵郡;皆隋平陳所置州。
帥,所類翻。
〕 13己巳,秦王世民複取邢州。
辛未,井州人馮伯讓以城來降。
〔隋開皇十六年,以恒州井陉縣置井州,大業初廢,武德元年複置。
考異曰:實錄作「并州」。
按并州未嘗失城。
蓋是時于井陉縣置井州,字之誤也。
〕 14丙子,李藝取劉黑闼定、栾、廉、趙四州,〔隋開皇十六年,分趙州廣阿縣置栾州,大業初,州廢,并為趙州。
新志:武德五年,改趙州為栾州。
按趙州治平棗,栾州治廣阿。
窦建德、劉黑闼相繼跨有山東,蓋自置栾州。
是年黑闼破走之後,始并趙州為栾州也。
武德元年,分恒州笹城縣置廉州。
考異曰:實錄作「定、率、廉、隋四州」。
按河北無率、隋二州。
今從唐統紀。
〕獲黑闼尚書劉希道,引兵與秦王世民會洺州。
〔洺,彌并翻。
〕 15劉黑闼攻洺水甚急。
城四旁皆有水,廣五十餘步,〔廣,古曠翻。
〕黑闼于城東北築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進。
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諸将謀之,〔将,即亮翻。
〕李世績曰:「若甬道達城下,城必不守。
」行軍總管郯勇公羅士信請代君廓守之。
世民乃登城南高耱,以旗招君廓,君廓帥其徒力戰,潰圍而出;士信帥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
〔帥,讀曰率。
〕黑闼晝夜急攻,會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醜,城陷。
黑闼素聞其勇,欲生之,士信詞色不屈,乃殺之,時年二十。
〔考異曰:高祖實錄:「王君廓知不可守,潰圍而出,秦王謂諸将曰:『誰能代者﹖』士信曰:『願以死守。
』因遣之。
」按君廓若已潰圍而出,則黑闼圍守益固,士信何以複得入城!革命記曰:「太宗知賊勢盛,恐王君廓不能固,以問諸将,士信以為無慮,太宗使士信入守之。
太宗登段王墓,以旗招王君廓從南門突圍,不得;即向北門,并兵攻捉,門人少退,得出,士信亦以左右二百人入城。
經八日,晝夜被攻,木石俱盡,士信被左右執之以降賊。
五年正月,城陷,李去惑以數十人突圍出,歸太宗。
去惑後授奏州都督,李潘買拜檀州刺史,李開弼城陷而沒,贈上柱國,以公禮葬。
」今從之。
高祖實錄,士信死時年二十八,舊傳雲年二十。
按士信始從張須陀擊王薄等,時年十四,若死時年二十八,則在大業四年,于時王薄未為盜。
年二十,則在大業十二年,是歲須陀死。
今從之。
〕 16戊寅,汴州總管王要漢攻徐圓朗杞州,拔之,獲其将周文舉。
〔将,即亮翻;下同。
〕 17庚辰,延州道行軍總管段德操〔延州,漢上郡膚施之地,元魏之末,置東夏州,西魏改曰延州,隋曰延安郡。
〕擊梁師都石堡城,師都自将救之;〔将,即亮翻。
〕德操與戰,大破之,師都以十六騎遁去。
上益其兵,使乘勝進攻夏州,克其東城,〔騎,奇寄翻。
夏,戶雅翻。
〕師都以數百人保西城。
會突厥救至,〔厥,九勿翻。
〕诏德操引還。
〔還,從宣翻。
〕 18辛巳,奏王世民拔洺水。
〔洺,彌并翻。
〕三月,世民與李藝營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
黑闼數挑戰,〔數,所角翻。
挑,徒了翻。
〕世民堅壁不應,别遣奇兵絕其糧道。
壬辰,黑闼以高雅賢為左仆射,軍中高會。
李世績引兵逼其營,雅賢乘醉,單騎逐之,世績部将潘毛刺之墜馬,〔将,即亮翻。
刺,七亦翻。
〕左右繼至,扶歸,未至營而卒。
〔卒,子恤翻。
〕甲午,諸将複往逼其營,〔複,扶又翻。
〕潘毛為王小胡所擒。
黑闼運糧于冀、貝、滄、瀛諸州,水陸俱進,程名振以千餘人邀之,沈其舟,焚其車。
〔沈,持林翻。
〕 19宋州總管盛彥師帥齊州總管王薄攻須昌,〔帥,讀曰率。
〕征軍糧于潭州;刺史李義滿與薄有隙,閉倉不與。
及須昌降,〔降,戶江翻。
〕彥師收義滿,系齊州獄,诏釋之。
使者未至,義滿憂憤,死于獄中。
〔使,疏吏翻。
〕薄還,過潭州,戊戌夜,義滿兄子武意執薄,殺之;〔「潭州」當作「譚州」,武德二年,李義滿以齊州之章丘縣來降,于平陵置譚州,并置平陵縣,蓋因春秋譚子之國以名州也。
〕彥師亦坐死。
〔坐死者,朝廷以義滿之死為彥師罪而殺之。
〕 20上遣使賂突厥颉利可汗,且許結婚。
〔使,疏吏翻。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颉利乃遣漢陽公緕、鄭元暃、長孫順德等還,〔緕等被留,事見上卷四年。
緕,工回翻。
暃,殊玉翻。
長,知兩翻。
〕庚子,複遣使來修好,〔複,扶又翻。
好,呼到翻。
〕上亦遣其使者特勒熱寒、阿史那德等還。
〔還,從宣翻。
〕并州總管劉世讓屯鴈門,颉利與高開道,苑君璋合衆攻,【章:十二行本「之」下有「不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月餘,乃退。
〔考異曰:舊世讓傳雲:「時源胪卿鄭元暃先使在蕃,可汗令元暃來說之,世讓厲聲曰:『大丈夫乃為夷狄作說客邪!』經月餘,及元暃還,述世讓忠貞勇幹,高祖下制褒美之。
」按高祖稱元暃蘇武弗之過,安肯為可汗遊說!脫或果爾,則元暃唯恐帝知之,安肯稱世讓忠貞,說之不下邪!據實錄世讓傳無此事,今不取。
〕 21甲辰,以隋交趾太守丘和為交州總管,〔以交趾郡為交州。
宋白曰:交州,周為越裳重譯之地,漢交趾、日南二郡界。
按交趾之稱,今南方夷人,其足大指開廣,若并足而立,其指相交,故曰交趾。
吳黃武中,以交趾縣遠,分為二州,割合浦以北海東四郡立廣州,交趾南立交州。
守,式又翻。
〕和遣司馬高士廉奉表請入朝,〔朝,直遙翻。
〕诏許之,遣其子師利迎之。
〔義師之向長安,丘師利以兵來附。
〕 22秦王世民與劉黑闼相持六十餘日。
黑闼潛師襲李世績營,世民引兵掩其後以救之,為黑闼所圍,尉遲敬德帥壯士犯圍而入,〔尉,纡勿翻。
帥,讀曰率。
〕世民與略陽公道宗乘之得出。
道宗,帝之從子也。
〔從,才用翻。
〕世民度黑闼糧盡,必來決戰,〔度,徒洛翻。
〕乃使人堰洺水上流,〔洺,彌并翻。
〕謂守吏曰:「待我與賊戰,乃決之。
」丁未黑闼帥步騎二萬南渡洺水,壓唐營而陳,〔陳,讀曰陣。
〕世民自将精騎擊其騎兵,破之,乘勝蹂其步兵。
〔蹂,人九翻。
〕黑闼帥衆殊死戰,〔帥,讀曰率。
〕自午至昏,戰數合,黑闼勢不能支。
王小胡謂黑闼曰:「智力盡矣,宜早亡去。
」遂與黑闼先遁,餘衆不知,猶格戰。
守吏決堰,洺水大至,深丈餘,〔洺,彌并翻。
深,式禁翻。
〕黑闼衆大潰,斬首萬餘級,溺死數千人,黑闼與範願等二百騎奔突厥,山東悉平。
〔騎,奇寄翻。
厥,九勿翻。
按秦王之讨黑闼,前後接戰,黑闼之衆皆決死确鬬。
特秦大展方略,黑闼智力俱困而敗走耳。
秦王之平群盜,黑闼最為堅敵。
〕 23高開道寇易州,殺刺史慕容孝幹。
24夏,四月,己未,隋鴻胪卿甯長真以甯越、郁林之地請降于李靖,〔胪,陵如翻。
降,戶江翻。
〕交、愛之道始通;以長真為欽州總管。
〔甯越郡,欽州,漢合浦縣地,宋為宋壽、宋廣郡。
郁林郡,郁州,漢古郡,隋置州。
愛州,九真郡,漢古郡,梁置州。
劉昫曰:交州至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三裡,愛州至京師八千八百裡。
〕 25以夔州總管趙郡王孝恭為荊州總管。
26徐圓朗聞劉黑闼敗,大懼,不知所出。
河間人劉複禮說圓朗曰:「有劉世徹者,其才不世出,名高東夏,〔說,輸芮翻。
夏,戶雅翻。
〕且有非常之相,〔相,息亮翻。
〕真帝王之器。
将軍若自立,恐終無成;若迎芯徹而奉之,天下指揮可定。
」圓朗然之,使複禮迎世徹于浚儀。
〔浚儀縣,漢、晉、後魏屬陳留郡,周、隋、唐為汴州治所。
〕或說圓朗曰:「将軍為人所惑,欲迎劉世徹而奉之,世徹若得志,将軍豈有全地乎!仆不敢遠引前古,将軍獨不見翟讓之于李密乎﹖」〔李密、翟讓事始一百八十三卷隋大業十二年,終一百八十四卷義甯元年。
翟,苌伯翻。
考異曰:革命記雲:「盛彥師以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 武德五年〔(壬午、六二二)〕 1春,正月,劉黑闼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
以範願為左仆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領軍;征王琮為中書令,劉斌為中書侍郎;〔琮,藏宗翻。
斌,音彬。
〕窦建德時文武悉複本位。
其設法行政,悉師建德,而攻戰勇決過之。
2丙戌,同安賊帥殷恭邃以舒州來降。
〔舒州,隋之同安郡。
宋白曰:舒州,漢皖縣,屬廬江郡;晉置晉熙郡,梁置南豫州,複為晉州;北齊改江州,隋初改熙州,大業改同安郡;唐改舒州,以其地古舒子之國也。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
〕 3丁亥,濟州别駕劉伯通執刺史窦務本,以州附徐圓朗。
〔濟,子禮翻。
〕 4庚寅,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刺史田華,以城應劉黑闼。
〔滄州鹽山縣,本漢高成縣地,去年,置東鹽州,以清池縣隸之。
〕 5秦王世民軍至獲嘉,〔按宋白續通典:隋開皇四年,移獲嘉縣于修武故城。
〕劉黑闼棄相州,退保洺州。
〔宋白曰:洺州城,春秋晉曲梁之地。
相,息相翻。
〕丙申,世民複取相州,〔考異曰:實錄雲:「祿州人殺刺史獨孤徹以城應黑闼。
」按地理志無祿州,蓋字誤耳;新書作相州,尤誤也。
按劉黑闼攻拔相州,執刺史房晃,秦王兵至,乃棄相州,故秦王複取之。
新書帝紀,拔相州,殺房晃在正月乙酉,相州人殺獨孤徹叛附黑闼在丙申,其誤明矣。
祿州既莫考其地,然黑闼之拔相州,與秦王之複相州,本末甚明,與祿州全不相幹。
而新書所書殺房晃,拔相州,月日亦誤。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進軍肥鄉,〔肥鄉縣,漢魏郡邯溝縣地,曹魏置肥鄉縣,屬廣平郡。
武德初屬紫州,去年廢紫州,以肥鄉屬磁州。
九域志:肥鄉在洺州東南三十五裡。
〕列營洺水之上以逼之。
〔水經:洺水東徑曲梁城。
曲梁即永年,洺州所治也。
〕 6蕭銑既敗,散兵多歸林士弘,軍勢複振。
〔林士弘為張善安所敗,兵勢自此衰,見一百八十四卷隋義甯元年。
〕 7己酉,嶺南俚帥楊世略以循、潮二州來降。
〔循州,龍川郡,秦、漢龍川、博羅縣地;南朝置郡,隋置州潮州,義安郡,漢南海郡揭陽縣地;梁置東揚州,尋改瀛州,隋平陳,改潮州。
俚,音裡。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下同。
〕 8唐使者王義童下泉、睦、建三州。
〔睦州,遂安郡,漢富春、歙縣地。
劉昫曰:武德四年,以建安郡之建安縣置建州。
蓋隋置泉州建安郡治閩縣,景雲元年,改為閩州,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
聖曆二年,分泉州之南安、龍溪、莆田三縣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更武榮州為泉州。
是今之福州乃唐初之泉州,今之泉州乃景雲二年之泉州也。
使,疏吏翻。
〕 9幽州總管李藝将所部兵數萬會秦王世民讨劉黑闼,黑闼聞之,留兵萬人,使範願守洺州,自将兵拒藝。
夜,宿沙河,〔隋以漢襄國縣為龍岡縣,又分龍岡置沙河縣,時屬邢州。
宋白曰:沙河即湡水也。
水經雲:湡水出趙郡襄國縣西山,東過沙河縣,沙河在縣南五裡。
範成大曰:臨洺鎮東去洺州三十五裡,過洺河三十裡至沙河縣,二十五裡至邢州。
将,即亮翻;下同。
〕程名振載鼓六十具,于城西二裡堤上急擊之,城中地皆震動。
範願驚懼,馳告黑闼;黑闼遽還,遣其弟十善與行台張君立将兵一萬擊藝于鼓城。
壬子,戰于徐河,〔鼓城縣,舊曰曲陽,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分置晉陽縣,十八年,改為鼓城。
按水經注,下曲陽有鼓聚,此因春秋鼓子之國以名縣也;唐屬趙州。
水經:徐水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東北徑五回縣,又徑北平縣界,東南出山,又東徑清苑城北,又東至高陽入河。
範成大曰:徐河在清苑北十裡。
〕十善、君立大敗,所失亡八千人。
10洺水人李去惑〔隋志:洺水縣,屬曰斥漳,後齊省入平恩。
開皇六年,分置曲周,大業初,廢曲周入洺水;唐末,省洛水入曲周。
去,羌呂翻。
〕據城來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騎赴之,入城共守。
二月,劉黑闼引兵還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列人縣,漢屬廣平國,後漢屬魏郡,晉複屬廣平,後魏複屬魏郡,隋廢。
九域志:洺州有列人城,在漢斥丘縣東北,武安縣西南。
杜佑曰:漢列人縣古城,在肥鄉縣東北。
騎,奇寄翻。
〕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破之。
〔考異曰:實錄:「癸亥,秦王擊劉黑闼于列人,大破之。
」革命記:「十一月,太宗渡河入相州,劉黑闼從洺州勒兵拒王師,置營于邺縣東三十裡。
每日兩軍皆挑戰,而大兵皆不出。
經十餘日,洺水縣人李去惑、李潘買、李開弼等為車騎、骠騎,領兵在劉黑闼營,去惑等背賊營來入洺州城,诳人雲:『劉黑闼已敗,先走得歸。
』乃喚得宗室子弟二百餘人,守城定,遣使間道以告太宗。
太宗遣彭國公王君廓領馬軍一千五百騎入洺州。
經十許日,黑闼引兵攻洺州,行至故列人城西,秦叔寶等以五千騎擊之。
叔寶等為闼所敗,又以伏兵從河下起,橫擊黑闼,敗之。
會日暮,收軍。
其夜三更,賊兵總至洺州城東營,即于城兩門掘壕豎栅,防王君廓之走。
洺州城四面有水,闊五十步已上,深皆三四尺,黑闼于東北角兩處,填柴運土,作甬道,以撞車攻城。
太宗三度将兵擊之,賊置陣拒官軍,攻城愈急。
」按高祖、太宗實錄皆以去年十二月命太宗讨黑闼,今年正月始至河北,無十一月渡河之事。
太宗實錄亦無列人戰事。
蓋叔寶破賊,秦王奏之耳。
又按洺水,洺州屬縣。
去惑、君廓所據者洺水縣城,「水」字誤作「州」耳。
〕 11豫章賊帥張善安以虔、吉等五州來降,拜洪州總管。
〔洪州,豫章郡;虔州,南康郡;吉州,廬陵郡;皆隋平陳所置州。
帥,所類翻。
〕 13己巳,秦王世民複取邢州。
辛未,井州人馮伯讓以城來降。
〔隋開皇十六年,以恒州井陉縣置井州,大業初廢,武德元年複置。
考異曰:實錄作「并州」。
按并州未嘗失城。
蓋是時于井陉縣置井州,字之誤也。
〕 14丙子,李藝取劉黑闼定、栾、廉、趙四州,〔隋開皇十六年,分趙州廣阿縣置栾州,大業初,州廢,并為趙州。
新志:武德五年,改趙州為栾州。
按趙州治平棗,栾州治廣阿。
窦建德、劉黑闼相繼跨有山東,蓋自置栾州。
是年黑闼破走之後,始并趙州為栾州也。
武德元年,分恒州笹城縣置廉州。
考異曰:實錄作「定、率、廉、隋四州」。
按河北無率、隋二州。
今從唐統紀。
〕獲黑闼尚書劉希道,引兵與秦王世民會洺州。
〔洺,彌并翻。
〕 15劉黑闼攻洺水甚急。
城四旁皆有水,廣五十餘步,〔廣,古曠翻。
〕黑闼于城東北築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進。
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諸将謀之,〔将,即亮翻。
〕李世績曰:「若甬道達城下,城必不守。
」行軍總管郯勇公羅士信請代君廓守之。
世民乃登城南高耱,以旗招君廓,君廓帥其徒力戰,潰圍而出;士信帥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
〔帥,讀曰率。
〕黑闼晝夜急攻,會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醜,城陷。
黑闼素聞其勇,欲生之,士信詞色不屈,乃殺之,時年二十。
〔考異曰:高祖實錄:「王君廓知不可守,潰圍而出,秦王謂諸将曰:『誰能代者﹖』士信曰:『願以死守。
』因遣之。
」按君廓若已潰圍而出,則黑闼圍守益固,士信何以複得入城!革命記曰:「太宗知賊勢盛,恐王君廓不能固,以問諸将,士信以為無慮,太宗使士信入守之。
太宗登段王墓,以旗招王君廓從南門突圍,不得;即向北門,并兵攻捉,門人少退,得出,士信亦以左右二百人入城。
經八日,晝夜被攻,木石俱盡,士信被左右執之以降賊。
五年正月,城陷,李去惑以數十人突圍出,歸太宗。
去惑後授奏州都督,李潘買拜檀州刺史,李開弼城陷而沒,贈上柱國,以公禮葬。
」今從之。
高祖實錄,士信死時年二十八,舊傳雲年二十。
按士信始從張須陀擊王薄等,時年十四,若死時年二十八,則在大業四年,于時王薄未為盜。
年二十,則在大業十二年,是歲須陀死。
今從之。
〕 16戊寅,汴州總管王要漢攻徐圓朗杞州,拔之,獲其将周文舉。
〔将,即亮翻;下同。
〕 17庚辰,延州道行軍總管段德操〔延州,漢上郡膚施之地,元魏之末,置東夏州,西魏改曰延州,隋曰延安郡。
〕擊梁師都石堡城,師都自将救之;〔将,即亮翻。
〕德操與戰,大破之,師都以十六騎遁去。
上益其兵,使乘勝進攻夏州,克其東城,〔騎,奇寄翻。
夏,戶雅翻。
〕師都以數百人保西城。
會突厥救至,〔厥,九勿翻。
〕诏德操引還。
〔還,從宣翻。
〕 18辛巳,奏王世民拔洺水。
〔洺,彌并翻。
〕三月,世民與李藝營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
黑闼數挑戰,〔數,所角翻。
挑,徒了翻。
〕世民堅壁不應,别遣奇兵絕其糧道。
壬辰,黑闼以高雅賢為左仆射,軍中高會。
李世績引兵逼其營,雅賢乘醉,單騎逐之,世績部将潘毛刺之墜馬,〔将,即亮翻。
刺,七亦翻。
〕左右繼至,扶歸,未至營而卒。
〔卒,子恤翻。
〕甲午,諸将複往逼其營,〔複,扶又翻。
〕潘毛為王小胡所擒。
黑闼運糧于冀、貝、滄、瀛諸州,水陸俱進,程名振以千餘人邀之,沈其舟,焚其車。
〔沈,持林翻。
〕 19宋州總管盛彥師帥齊州總管王薄攻須昌,〔帥,讀曰率。
〕征軍糧于潭州;刺史李義滿與薄有隙,閉倉不與。
及須昌降,〔降,戶江翻。
〕彥師收義滿,系齊州獄,诏釋之。
使者未至,義滿憂憤,死于獄中。
〔使,疏吏翻。
〕薄還,過潭州,戊戌夜,義滿兄子武意執薄,殺之;〔「潭州」當作「譚州」,武德二年,李義滿以齊州之章丘縣來降,于平陵置譚州,并置平陵縣,蓋因春秋譚子之國以名州也。
〕彥師亦坐死。
〔坐死者,朝廷以義滿之死為彥師罪而殺之。
〕 20上遣使賂突厥颉利可汗,且許結婚。
〔使,疏吏翻。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颉利乃遣漢陽公緕、鄭元暃、長孫順德等還,〔緕等被留,事見上卷四年。
緕,工回翻。
暃,殊玉翻。
長,知兩翻。
〕庚子,複遣使來修好,〔複,扶又翻。
好,呼到翻。
〕上亦遣其使者特勒熱寒、阿史那德等還。
〔還,從宣翻。
〕并州總管劉世讓屯鴈門,颉利與高開道,苑君璋合衆攻,【章:十二行本「之」下有「不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月餘,乃退。
〔考異曰:舊世讓傳雲:「時源胪卿鄭元暃先使在蕃,可汗令元暃來說之,世讓厲聲曰:『大丈夫乃為夷狄作說客邪!』經月餘,及元暃還,述世讓忠貞勇幹,高祖下制褒美之。
」按高祖稱元暃蘇武弗之過,安肯為可汗遊說!脫或果爾,則元暃唯恐帝知之,安肯稱世讓忠貞,說之不下邪!據實錄世讓傳無此事,今不取。
〕 21甲辰,以隋交趾太守丘和為交州總管,〔以交趾郡為交州。
宋白曰:交州,周為越裳重譯之地,漢交趾、日南二郡界。
按交趾之稱,今南方夷人,其足大指開廣,若并足而立,其指相交,故曰交趾。
吳黃武中,以交趾縣遠,分為二州,割合浦以北海東四郡立廣州,交趾南立交州。
守,式又翻。
〕和遣司馬高士廉奉表請入朝,〔朝,直遙翻。
〕诏許之,遣其子師利迎之。
〔義師之向長安,丘師利以兵來附。
〕 22秦王世民與劉黑闼相持六十餘日。
黑闼潛師襲李世績營,世民引兵掩其後以救之,為黑闼所圍,尉遲敬德帥壯士犯圍而入,〔尉,纡勿翻。
帥,讀曰率。
〕世民與略陽公道宗乘之得出。
道宗,帝之從子也。
〔從,才用翻。
〕世民度黑闼糧盡,必來決戰,〔度,徒洛翻。
〕乃使人堰洺水上流,〔洺,彌并翻。
〕謂守吏曰:「待我與賊戰,乃決之。
」丁未黑闼帥步騎二萬南渡洺水,壓唐營而陳,〔陳,讀曰陣。
〕世民自将精騎擊其騎兵,破之,乘勝蹂其步兵。
〔蹂,人九翻。
〕黑闼帥衆殊死戰,〔帥,讀曰率。
〕自午至昏,戰數合,黑闼勢不能支。
王小胡謂黑闼曰:「智力盡矣,宜早亡去。
」遂與黑闼先遁,餘衆不知,猶格戰。
守吏決堰,洺水大至,深丈餘,〔洺,彌并翻。
深,式禁翻。
〕黑闼衆大潰,斬首萬餘級,溺死數千人,黑闼與範願等二百騎奔突厥,山東悉平。
〔騎,奇寄翻。
厥,九勿翻。
按秦王之讨黑闼,前後接戰,黑闼之衆皆決死确鬬。
特秦大展方略,黑闼智力俱困而敗走耳。
秦王之平群盜,黑闼最為堅敵。
〕 23高開道寇易州,殺刺史慕容孝幹。
24夏,四月,己未,隋鴻胪卿甯長真以甯越、郁林之地請降于李靖,〔胪,陵如翻。
降,戶江翻。
〕交、愛之道始通;以長真為欽州總管。
〔甯越郡,欽州,漢合浦縣地,宋為宋壽、宋廣郡。
郁林郡,郁州,漢古郡,隋置州。
愛州,九真郡,漢古郡,梁置州。
劉昫曰:交州至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三裡,愛州至京師八千八百裡。
〕 25以夔州總管趙郡王孝恭為荊州總管。
26徐圓朗聞劉黑闼敗,大懼,不知所出。
河間人劉複禮說圓朗曰:「有劉世徹者,其才不世出,名高東夏,〔說,輸芮翻。
夏,戶雅翻。
〕且有非常之相,〔相,息亮翻。
〕真帝王之器。
将軍若自立,恐終無成;若迎芯徹而奉之,天下指揮可定。
」圓朗然之,使複禮迎世徹于浚儀。
〔浚儀縣,漢、晉、後魏屬陳留郡,周、隋、唐為汴州治所。
〕或說圓朗曰:「将軍為人所惑,欲迎劉世徹而奉之,世徹若得志,将軍豈有全地乎!仆不敢遠引前古,将軍獨不見翟讓之于李密乎﹖」〔李密、翟讓事始一百八十三卷隋大業十二年,終一百八十四卷義甯元年。
翟,苌伯翻。
考異曰:革命記雲:「盛彥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