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五〔起重光大荒落(辛巳)三月,盡十二月,不滿一年。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 武德四年〔(辛巳、六二一)〕 1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
〔靺鞨有七種,粟末靺鞨居最南,本附高麗。
隋炀帝初,其渠帥突地稽率其部來降,取之柳城。
新志曰:隋于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以處靺鞨降人;武德元年曰燕州。
「突地稽」,隋書作「度地稽。
」帥,所類翻。
靺,音末。
鞨,音曷。
燕,因肩翻。
〕 2太子建成獲稽胡千餘人,釋其酋帥數十人,〔酋,才由翻。
帥,所類翻。
〕授以官爵,使還,招其餘黨,劉仚成亦降。
〔仚,許延翻。
降,戶江翻;下同。
〕建成詐稱增置州縣,築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圍而殺之,死者六千餘人,〔考異曰:實錄,前言四千餘戶,後雲六千餘計,蓋前言戶,後言口也。
〕仚成覺變,亡奔梁師都。
3行軍總管劉世讓攻窦建德黃州,拔之。
〔黃州阙。
〕洺州嚴備,世讓不得進。
會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讓還。
窦建德所署普樂令平恩程名振來降,上遙除名振永甯令,〔新志:平恩縣屬洺州;又所領雞澤縣有普樂縣,窦建德平後,廢入雞澤。
永甯縣屬洛州;本熊耳,義甯二年更名,時屬熊州。
按舊書除名振永年令。
此承新書之誤。
永年,漢廣平縣也,隋仁壽元年,改曰永年,帶洺州。
舊志曰:永年,本漢曲梁縣地。
杜佑曰:洺州,春秋赤狄之地。
洺,彌并翻。
厥,九勿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樂,音洛。
〕使将兵徇河北。
名振夜襲邺,〔舊志:邺縣屬相州,後魏于邺置相州;周末尉遲迥既平,乃焚邺,以安陽為相州理所。
炀帝複于邺故都大慈寺置邺縣。
将,即亮翻。
〕俘其男女千餘人。
去邺八十裡,閱婦人乳有湩者,九十餘人,悉縱遣之,邺人感其仁,為之飯僧。
〔湩,竹用翻;乳汁。
為,于僞翻。
飯,扶晚翻。
〕 4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資,〔颉利者,啟民之子,始畢、處羅之弟。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士馬雄盛,有憑陵中國之志。
妻隋義成公主,公主從弟善經,〔從,才用翻。
〕避亂在突厥,與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說颉利曰:〔使,疏吏翻;下同。
說,式芮翻。
〕「昔啟民為兄弟所逼,脫身奔隋,賴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事見隋文帝紀。
〕子孫享之。
今子非文皇帝子孫,可汗宜奉楊政道以伐之,〔楊政道時居定襄。
〕以報文皇帝之德。
」颉利然之。
上以中國未甯,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請無厭,〔厭,于鹽翻。
〕言辭驕慢。
甲戌,突厥寇汾陰。
〔汾陰縣本屬蒲州,時為泰州治所。
〕 5唐兵圍洛陽,掘塹築壘而守之。
〔塹,七豔翻。
〕城中乏食,絹一匹直粟三升,布十匹直鹽一升,服飾珍玩,賤如土芥。
民食草根木葉皆盡,相與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餅食之,皆病,身腫腳弱,死者相枕倚于道。
〔枕,職任翻。
〕皇泰主之遷民入宮城也,〔見一百八十三卷隋義甯元年四月。
〕凡三萬家,至是無三千家。
雖貴為公卿,糠核不充,〔孟康曰:核,麥糠中不破者也。
晉灼曰:核,音纥。
京師人謂粗屑為纥頭。
〕尚書郎以下,親自負戴,〔負以肩背,戴以首。
〕往往餒死。
窦建德使其将範願守曹州,〔将,即亮翻;下同。
〕悉發孟海公、徐圓朗之衆,西救洛陽。
至滑州,王世充行台仆射韓洪開門納之。
己卯,軍于酸棗。
〔酸棗縣隋屬鄭州,此時屬東梁州。
〕 6壬午,突厥寇石州,〔石州,隋之離石郡。
〕刺史王集擊卻之。
7窦建德陷管州,殺刺史郭士安;又陷荥陽、陽翟等縣,〔荥陽縣屬鄭州。
陽翟縣,隋屬汝州,時屬嵩州。
〕水陸并進,泛舟運糧,泝河西上。
〔上,時掌翻。
〕王世充之弟徐州台世辯〔徐州,隋之彭城郡。
〕遣其将郭士衡将兵數千會之,〔将,即亮翻。
〕合十餘萬,号三十萬,軍于成臯之東原,築宮闆渚,〔成臯即虎牢;東原即東廣武。
水經:河水過成臯而東,合汜水,又東徑闆城北。
注雲:有津,謂之闆城渚口。
〕遣使與王世充相聞。
先是,建德遺秦王世民書,〔使,疏吏翻。
先,悉薦翻。
遺,于僞翻。
〕請退軍潼關,返鄭侵地,複修前好。
〔好,呼到翻。
〕世民集将佐議之,〔将,即亮翻。
〕皆請避其鋒,郭孝恪曰:「世充窮蹙,垂将面縛,建德遠來助之,此天意欲兩亡久之也。
宜據武牢之險以拒之,〔唐諱虎,改虎牢為武牢。
〕伺間而動,破之必矣!」〔間,古苋翻。
〕記室薛收曰:「世充保據東都,府庫充實,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銳,即日之患,但乏糧食耳。
以是之故,為我所持,求戰不得,守則難久。
建德親帥大衆,遠來赴援,〔帥,讀曰率。
〕亦當極其精銳。
若【章:十二行本「若」上有「緻死于我」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縱之至此,兩寇合從,〔從,子容翻。
〕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争方始,偃兵無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今宜分兵守洛,深溝高壘,世充出兵,慎勿與戰,大王親帥骁銳,先據成臯,〔帥,讀曰率。
骁,堅堯翻。
〕厲兵訓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勞,決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世民善之。
收,道衡之子也。
〔薛道衡為隋炀帝所殺。
隋之伐陳,道衡知其必克。
收之識時審勢,蓋有父風。
〕蕭瑀、屈突通、封德彜皆曰:「吾兵疲老,世充憑守堅城,未易猝拔,〔瑀,音禹。
屈,居勿翻。
易,以豉翻;下同。
〕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吾腹背受敵,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
」世民曰:「世充兵摧食盡,上下離心,不煩力攻,可以坐克。
建德新破海公,将驕卒惰,吾據武牢,扼其咽喉。
〔将,即亮翻;下同。
咽,音煙。
〕彼若冒險争鋒,吾取之甚易。
〔易,弋豉翻。
〕若狐疑不戰,旬月之間,世充自潰。
城破兵強,氣勢自倍,一舉兩克,在此行矣。
若不速進,賊入武牢,諸城新附,必不能守;兩賊并力,其勢必強,何弊之承!吾計決矣!」通等又請解圍據險以觀其變,世民不許。
中分麾下,使通等副齊王元吉圍守東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東趣武牢。
〔骁,堅堯翻。
趣,七喻翻,又逡須翻。
〕時正晝出兵,曆北邙,抵河陽,趨鞏而去。
〔鞏在東都之東一百一十裡。
時世民大軍,據都城西北以臨世充而圍之,故出兵向武牢,曆北邙,抵河陽而趨鞏。
趨,與趣同,音七喻翻。
〕王世充登城望見,莫之測也,竟不敢出。
癸未,世民入武牢;甲申,将骁騎五百,出武牢東二十餘裡,觇建德之營。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緣道分留從騎,〔從,才用翻;下同。
〕使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分将之,伏于道旁,纔餘四騎,與之偕進。
世民謂尉遲敬德曰。
〔騎,奇寄翻。
尉,纡勿翻。
〕「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随,〔槊,色角翻。
〕雖百萬衆若我何!」又曰:「賊見我而還,上策也。
」〔還,從宣翻。
〕去建德營三裡所,建德遊兵遇之,以為斥候也。
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
」引弓射之,〔呼,火故翻。
射,而亦翻;下同。
〕斃其一将。
〔将,即亮翻。
〕建德軍中大驚,出五六千騎逐之,從者鹹失色。
〔從,才用翻。
〕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與敬德為殿。
」〔弟,大計翻,但也。
漢書多用此弟字,可考也。
殿,丁練翻。
〕于是按辔徐行,追騎将至,則引弓射之,辄斃一人。
追者懼而止,止而複來,〔複,扶又翻;下同。
〕如是再三,每來必有斃者,世民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殺十許人,追者不敢複逼。
世民逡巡稍卻以誘之,〔逡,七荀翻。
誘,音酉;下同。
〕入于伏内,世績等奮擊,大破之,斬首三百餘級,獲其骁将殷秋、石瓒以歸。
〔瓒,藏旱翻。
〕乃為書報建德,谕以「趙、魏之地,久為我有,為足下所侵奪。
但以淮安見禮,公主得歸,故相與坦懷釋怨。
〔武德二年,窦建德盡取趙、魏,虜淮安王神通及同安公主,待淮安以客禮,次年八月,遣公主歸。
〕世充頃與足下修好,已嘗反複,〔武德二年,王、窦結好;世充篡,建德絕之,尋有疆埸之争。
好,呼到翻。
〕今亡在朝夕,更飾辭相誘,足下乃以三軍之衆,仰哺他人,千金之資,坐供外費,〔兵法曰:興師十萬,日費千金。
〕良非上策。
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左傳:随武子曰:「前茅慮無。
」杜預注雲:軍行前有斥候碯伏。
茅,明也,備慮有無也。
或曰:以茅為旌識。
〕郊勞未通,能無懷愧。
〔古者諸侯相見有郊勞之禮。
言建德來救世充,阻于唐兵,使命不得通也。
勞,力到翻。
〕故抑止鋒銳,冀聞擇善,〔欲使之擇善而從。
〕若不獲命,恐雖悔難追。
」 8立秦王世民之子泰為衛王。
9夏,四月,己醜,豐州總管張長遜入朝。
時言事者多雲,長遜久居豐州,〔張長遜,隋末守豐州,唐興來降,至是入朝。
豐州至長安二千六百六裡。
朝,直遙翻;下同。
〕為突厥所厚,非國家之利。
〔厥,九勿翻。
〕長遜聞之,請入朝,上許之。
會太子建成北伐稽胡,長遜帥所部會之,因入朝,拜右武侯将軍。
〔帥,讀曰率;下同。
〕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軌師巴、蜀兵來會秦王,擊王世充;以長遜檢校益州行台右仆射。
10己亥,突厥颉利可汗寇鴈門,李太恩擊走之。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 11壬寅,王世充騎将楊公卿、單雄信引兵出戰,〔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
單,音善。
〕齊王元吉擊之,不利,行軍總管盧君谔戰死。
12太子還長安 13王世充平州刺史周仲隐以城來降。
〔洛州河陰縣,古平陰也。
王世充當于此置平州。
降,戶江翻。
〕 14戊申,突厥寇并州。
初,處羅可汗與劉武周相表裡,寇并州;上遣太常卿鄭元暃往谕以禍福,處羅不從。
未幾,處羅遇疾卒,〔處,昌呂翻。
暃,殊玉翻。
幾,居豈翻。
卒,子恤翻。
考異曰:舊書鄭元暃傳作「叱羅可汗」。
今從實錄。
〕國人疑元暃毒之,留不遣。
上又遣漢陽公緕賂颉利可汗以金帛,颉利欲令緕拜,緕不從,亦留之。
〔緕,古回翻。
〕又留左骁衛大将軍長孫順德。
〔骁,堅堯翻。
長,知兩翻。
〕上怒,亦留其使者。
緕,孝恭之弟也。
〔孝恭時鎮夔州。
〕 15甲寅,封皇子元方為周王,元禮為鄭王,元嘉為宋王,元則為荊王,元茂為趣王。
16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進,留屯累月,〔考異曰:舊書,停留七十餘日;新書,六十餘日。
按二月戊午,沈悅始以武牢降唐,至五月己未,建德敗,纔六十二日。
若沈悅今日降唐,明日建德即至,亦不能自固。
又吳兢太宗勳史:「三月己卯,建德率兵十二萬次于酸棗。
」去敗纔四十一日,故但雲「留屯累月」。
〕戰數不利,〔數,所角翻。
〕将士思歸。
丁巳,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将輕騎千餘抄其糧運,〔抄,楚交翻。
〕又破之,獲其大将軍張青特。
淩敬言于建德曰:「大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将守之,更鳴鼓建旗,踰太行,入上黨,〔行,戶剛翻。
〕徇汾、晉,趣蒲津,〔趣,七喻翻。
〕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衆,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
為今之策,無以易此。
」〔淩敬之策善矣。
當是時,洛城危急,秦王定計而堅守之,蓋計日而收功;吾恐建德未得至蒲州,洛城已破矣。
〕建德将從之,而王世充遣使告急相繼于道,王琬、長孫安世朝夕涕泣,請救洛陽,〔使,疏吏翻。
長,知兩翻。
〕又陰以金玉啖建德諸将,以撓其謀。
〔啖,徒濫翻。
将,即亮翻。
撓,奴巧翻,又奴教翻。
〕諸将皆曰:「淩敬書生,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建德乃謝敬曰:「今衆心甚銳,天贊我也,因之決戰,必将大捷,不得從公言。
」敬固争之,建德怒,令扶出。
〔令,力丁翻。
〕其妻曹氏謂建德曰:「祭酒之言不可違也。
〔淩敬蓋為建德國子祭酒。
〕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建德都洺州,時在山南,并、代、汾、晉山北也。
滏,音釜。
〕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厥,九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 武德四年〔(辛巳、六二一)〕 1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
〔靺鞨有七種,粟末靺鞨居最南,本附高麗。
隋炀帝初,其渠帥突地稽率其部來降,取之柳城。
新志曰:隋于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以處靺鞨降人;武德元年曰燕州。
「突地稽」,隋書作「度地稽。
」帥,所類翻。
靺,音末。
鞨,音曷。
燕,因肩翻。
〕 2太子建成獲稽胡千餘人,釋其酋帥數十人,〔酋,才由翻。
帥,所類翻。
〕授以官爵,使還,招其餘黨,劉仚成亦降。
〔仚,許延翻。
降,戶江翻;下同。
〕建成詐稱增置州縣,築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圍而殺之,死者六千餘人,〔考異曰:實錄,前言四千餘戶,後雲六千餘計,蓋前言戶,後言口也。
〕仚成覺變,亡奔梁師都。
3行軍總管劉世讓攻窦建德黃州,拔之。
〔黃州阙。
〕洺州嚴備,世讓不得進。
會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讓還。
窦建德所署普樂令平恩程名振來降,上遙除名振永甯令,〔新志:平恩縣屬洺州;又所領雞澤縣有普樂縣,窦建德平後,廢入雞澤。
永甯縣屬洛州;本熊耳,義甯二年更名,時屬熊州。
按舊書除名振永年令。
此承新書之誤。
永年,漢廣平縣也,隋仁壽元年,改曰永年,帶洺州。
舊志曰:永年,本漢曲梁縣地。
杜佑曰:洺州,春秋赤狄之地。
洺,彌并翻。
厥,九勿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樂,音洛。
〕使将兵徇河北。
名振夜襲邺,〔舊志:邺縣屬相州,後魏于邺置相州;周末尉遲迥既平,乃焚邺,以安陽為相州理所。
炀帝複于邺故都大慈寺置邺縣。
将,即亮翻。
〕俘其男女千餘人。
去邺八十裡,閱婦人乳有湩者,九十餘人,悉縱遣之,邺人感其仁,為之飯僧。
〔湩,竹用翻;乳汁。
為,于僞翻。
飯,扶晚翻。
〕 4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資,〔颉利者,啟民之子,始畢、處羅之弟。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士馬雄盛,有憑陵中國之志。
妻隋義成公主,公主從弟善經,〔從,才用翻。
〕避亂在突厥,與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說颉利曰:〔使,疏吏翻;下同。
說,式芮翻。
〕「昔啟民為兄弟所逼,脫身奔隋,賴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事見隋文帝紀。
〕子孫享之。
今子非文皇帝子孫,可汗宜奉楊政道以伐之,〔楊政道時居定襄。
〕以報文皇帝之德。
」颉利然之。
上以中國未甯,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請無厭,〔厭,于鹽翻。
〕言辭驕慢。
甲戌,突厥寇汾陰。
〔汾陰縣本屬蒲州,時為泰州治所。
〕 5唐兵圍洛陽,掘塹築壘而守之。
〔塹,七豔翻。
〕城中乏食,絹一匹直粟三升,布十匹直鹽一升,服飾珍玩,賤如土芥。
民食草根木葉皆盡,相與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餅食之,皆病,身腫腳弱,死者相枕倚于道。
〔枕,職任翻。
〕皇泰主之遷民入宮城也,〔見一百八十三卷隋義甯元年四月。
〕凡三萬家,至是無三千家。
雖貴為公卿,糠核不充,〔孟康曰:核,麥糠中不破者也。
晉灼曰:核,音纥。
京師人謂粗屑為纥頭。
〕尚書郎以下,親自負戴,〔負以肩背,戴以首。
〕往往餒死。
窦建德使其将範願守曹州,〔将,即亮翻;下同。
〕悉發孟海公、徐圓朗之衆,西救洛陽。
至滑州,王世充行台仆射韓洪開門納之。
己卯,軍于酸棗。
〔酸棗縣隋屬鄭州,此時屬東梁州。
〕 6壬午,突厥寇石州,〔石州,隋之離石郡。
〕刺史王集擊卻之。
7窦建德陷管州,殺刺史郭士安;又陷荥陽、陽翟等縣,〔荥陽縣屬鄭州。
陽翟縣,隋屬汝州,時屬嵩州。
〕水陸并進,泛舟運糧,泝河西上。
〔上,時掌翻。
〕王世充之弟徐州台世辯〔徐州,隋之彭城郡。
〕遣其将郭士衡将兵數千會之,〔将,即亮翻。
〕合十餘萬,号三十萬,軍于成臯之東原,築宮闆渚,〔成臯即虎牢;東原即東廣武。
水經:河水過成臯而東,合汜水,又東徑闆城北。
注雲:有津,謂之闆城渚口。
〕遣使與王世充相聞。
先是,建德遺秦王世民書,〔使,疏吏翻。
先,悉薦翻。
遺,于僞翻。
〕請退軍潼關,返鄭侵地,複修前好。
〔好,呼到翻。
〕世民集将佐議之,〔将,即亮翻。
〕皆請避其鋒,郭孝恪曰:「世充窮蹙,垂将面縛,建德遠來助之,此天意欲兩亡久之也。
宜據武牢之險以拒之,〔唐諱虎,改虎牢為武牢。
〕伺間而動,破之必矣!」〔間,古苋翻。
〕記室薛收曰:「世充保據東都,府庫充實,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銳,即日之患,但乏糧食耳。
以是之故,為我所持,求戰不得,守則難久。
建德親帥大衆,遠來赴援,〔帥,讀曰率。
〕亦當極其精銳。
若【章:十二行本「若」上有「緻死于我」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縱之至此,兩寇合從,〔從,子容翻。
〕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争方始,偃兵無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今宜分兵守洛,深溝高壘,世充出兵,慎勿與戰,大王親帥骁銳,先據成臯,〔帥,讀曰率。
骁,堅堯翻。
〕厲兵訓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勞,決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世民善之。
收,道衡之子也。
〔薛道衡為隋炀帝所殺。
隋之伐陳,道衡知其必克。
收之識時審勢,蓋有父風。
〕蕭瑀、屈突通、封德彜皆曰:「吾兵疲老,世充憑守堅城,未易猝拔,〔瑀,音禹。
屈,居勿翻。
易,以豉翻;下同。
〕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吾腹背受敵,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
」世民曰:「世充兵摧食盡,上下離心,不煩力攻,可以坐克。
建德新破海公,将驕卒惰,吾據武牢,扼其咽喉。
〔将,即亮翻;下同。
咽,音煙。
〕彼若冒險争鋒,吾取之甚易。
〔易,弋豉翻。
〕若狐疑不戰,旬月之間,世充自潰。
城破兵強,氣勢自倍,一舉兩克,在此行矣。
若不速進,賊入武牢,諸城新附,必不能守;兩賊并力,其勢必強,何弊之承!吾計決矣!」通等又請解圍據險以觀其變,世民不許。
中分麾下,使通等副齊王元吉圍守東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東趣武牢。
〔骁,堅堯翻。
趣,七喻翻,又逡須翻。
〕時正晝出兵,曆北邙,抵河陽,趨鞏而去。
〔鞏在東都之東一百一十裡。
時世民大軍,據都城西北以臨世充而圍之,故出兵向武牢,曆北邙,抵河陽而趨鞏。
趨,與趣同,音七喻翻。
〕王世充登城望見,莫之測也,竟不敢出。
癸未,世民入武牢;甲申,将骁騎五百,出武牢東二十餘裡,觇建德之營。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緣道分留從騎,〔從,才用翻;下同。
〕使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分将之,伏于道旁,纔餘四騎,與之偕進。
世民謂尉遲敬德曰。
〔騎,奇寄翻。
尉,纡勿翻。
〕「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随,〔槊,色角翻。
〕雖百萬衆若我何!」又曰:「賊見我而還,上策也。
」〔還,從宣翻。
〕去建德營三裡所,建德遊兵遇之,以為斥候也。
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
」引弓射之,〔呼,火故翻。
射,而亦翻;下同。
〕斃其一将。
〔将,即亮翻。
〕建德軍中大驚,出五六千騎逐之,從者鹹失色。
〔從,才用翻。
〕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與敬德為殿。
」〔弟,大計翻,但也。
漢書多用此弟字,可考也。
殿,丁練翻。
〕于是按辔徐行,追騎将至,則引弓射之,辄斃一人。
追者懼而止,止而複來,〔複,扶又翻;下同。
〕如是再三,每來必有斃者,世民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殺十許人,追者不敢複逼。
世民逡巡稍卻以誘之,〔逡,七荀翻。
誘,音酉;下同。
〕入于伏内,世績等奮擊,大破之,斬首三百餘級,獲其骁将殷秋、石瓒以歸。
〔瓒,藏旱翻。
〕乃為書報建德,谕以「趙、魏之地,久為我有,為足下所侵奪。
但以淮安見禮,公主得歸,故相與坦懷釋怨。
〔武德二年,窦建德盡取趙、魏,虜淮安王神通及同安公主,待淮安以客禮,次年八月,遣公主歸。
〕世充頃與足下修好,已嘗反複,〔武德二年,王、窦結好;世充篡,建德絕之,尋有疆埸之争。
好,呼到翻。
〕今亡在朝夕,更飾辭相誘,足下乃以三軍之衆,仰哺他人,千金之資,坐供外費,〔兵法曰:興師十萬,日費千金。
〕良非上策。
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左傳:随武子曰:「前茅慮無。
」杜預注雲:軍行前有斥候碯伏。
茅,明也,備慮有無也。
或曰:以茅為旌識。
〕郊勞未通,能無懷愧。
〔古者諸侯相見有郊勞之禮。
言建德來救世充,阻于唐兵,使命不得通也。
勞,力到翻。
〕故抑止鋒銳,冀聞擇善,〔欲使之擇善而從。
〕若不獲命,恐雖悔難追。
」 8立秦王世民之子泰為衛王。
9夏,四月,己醜,豐州總管張長遜入朝。
時言事者多雲,長遜久居豐州,〔張長遜,隋末守豐州,唐興來降,至是入朝。
豐州至長安二千六百六裡。
朝,直遙翻;下同。
〕為突厥所厚,非國家之利。
〔厥,九勿翻。
〕長遜聞之,請入朝,上許之。
會太子建成北伐稽胡,長遜帥所部會之,因入朝,拜右武侯将軍。
〔帥,讀曰率;下同。
〕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軌師巴、蜀兵來會秦王,擊王世充;以長遜檢校益州行台右仆射。
10己亥,突厥颉利可汗寇鴈門,李太恩擊走之。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 11壬寅,王世充騎将楊公卿、單雄信引兵出戰,〔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
單,音善。
〕齊王元吉擊之,不利,行軍總管盧君谔戰死。
12太子還長安 13王世充平州刺史周仲隐以城來降。
〔洛州河陰縣,古平陰也。
王世充當于此置平州。
降,戶江翻。
〕 14戊申,突厥寇并州。
初,處羅可汗與劉武周相表裡,寇并州;上遣太常卿鄭元暃往谕以禍福,處羅不從。
未幾,處羅遇疾卒,〔處,昌呂翻。
暃,殊玉翻。
幾,居豈翻。
卒,子恤翻。
考異曰:舊書鄭元暃傳作「叱羅可汗」。
今從實錄。
〕國人疑元暃毒之,留不遣。
上又遣漢陽公緕賂颉利可汗以金帛,颉利欲令緕拜,緕不從,亦留之。
〔緕,古回翻。
〕又留左骁衛大将軍長孫順德。
〔骁,堅堯翻。
長,知兩翻。
〕上怒,亦留其使者。
緕,孝恭之弟也。
〔孝恭時鎮夔州。
〕 15甲寅,封皇子元方為周王,元禮為鄭王,元嘉為宋王,元則為荊王,元茂為趣王。
16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進,留屯累月,〔考異曰:舊書,停留七十餘日;新書,六十餘日。
按二月戊午,沈悅始以武牢降唐,至五月己未,建德敗,纔六十二日。
若沈悅今日降唐,明日建德即至,亦不能自固。
又吳兢太宗勳史:「三月己卯,建德率兵十二萬次于酸棗。
」去敗纔四十一日,故但雲「留屯累月」。
〕戰數不利,〔數,所角翻。
〕将士思歸。
丁巳,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将輕騎千餘抄其糧運,〔抄,楚交翻。
〕又破之,獲其大将軍張青特。
淩敬言于建德曰:「大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将守之,更鳴鼓建旗,踰太行,入上黨,〔行,戶剛翻。
〕徇汾、晉,趣蒲津,〔趣,七喻翻。
〕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衆,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
為今之策,無以易此。
」〔淩敬之策善矣。
當是時,洛城危急,秦王定計而堅守之,蓋計日而收功;吾恐建德未得至蒲州,洛城已破矣。
〕建德将從之,而王世充遣使告急相繼于道,王琬、長孫安世朝夕涕泣,請救洛陽,〔使,疏吏翻。
長,知兩翻。
〕又陰以金玉啖建德諸将,以撓其謀。
〔啖,徒濫翻。
将,即亮翻。
撓,奴巧翻,又奴教翻。
〕諸将皆曰:「淩敬書生,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建德乃謝敬曰:「今衆心甚銳,天贊我也,因之決戰,必将大捷,不得從公言。
」敬固争之,建德怒,令扶出。
〔令,力丁翻。
〕其妻曹氏謂建德曰:「祭酒之言不可違也。
〔淩敬蓋為建德國子祭酒。
〕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建德都洺州,時在山南,并、代、汾、晉山北也。
滏,音釜。
〕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