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
關燈
小
中
大
不與輔公祏交通,〔祏,音石。
上赦其罪,善遇之;及公祏敗,得所與往還書,乃殺之。
61甲寅,車駕至長安。
62己巳,突厥寇定州,州兵擊走之。
63庚申,白簡、白狗羌并遣入貢。
〔「白簡」,恐當伯「白蘭」,隋書附國有白蘭、白狗等種,風俗略同黨項,或役屬于吐谷渾,或附附國。
新書:白蘭羌,吐蕃謂之丁零,左屬黨項,右與多彌接,勝兵萬人,勇戰鬬,善作兵器。
武德六年,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為維、恭二州。
白狗羌與東會州接,勝兵纔千人。
使,疏吏翻。
〕 七年〔(甲申、六二四)〕 1春,正月,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州置大中正,周、齊又因魏、晉之制。
〕掌知州内人物,量望第,以本州島門望高者領之,無品秩。
2壬午,趙郡王孝恭擊輔公祏别将于枞陽,破之。
〔枞陽縣,漢屬廬江郡,梁置枞陽郡,隋廢郡改為同安縣,屬廬州。
祏,音石。
将,即亮翻。
枞,七容翻。
〕 3庚寅,鄒州人鄧同穎殺刺史李士衡反。
〔唐初以齊州之鄒平、長山置鄒州。
〕 4丙申,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
〔維州,維川郡,以白狗羌降戶,姜維故城置。
其地乃漢蜀郡徼外冉駹之地,蜀将姜維、馬忠讨汶山羌于此,故壘在焉。
恭州,即西恭州,後改曰笮州。
又戎州都督府所領羁縻州有曲州,本隋之恭州,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複置,八年改曲州,故朱提郡地,非此也。
劉昫曰:維州,即古西戎地也。
其地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地接石紐山,夏禹生于石紐是也。
其城在岷山之孤峰,三面臨江,距成都四百裡許。
杜佑曰:維州在當州北二百六十裡。
〕 5二月,【章:十二行本「月」下有「辛醜」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輔公祏遣兵圍猷州,刺史左難當嬰城自守。
〔宋白曰:宣州泾縣,唐武德二年置南徐州于此,其年改為猷州。
〕安撫使李大亮引兵擊公祏,破之。
〔使,疏吏翻;下同。
〕趙郡王孝恭攻公祏鵲頭鎮,拔。
〔新志:宣州南陵縣有鵲頭鎮。
〕 6丁未,高麗王建武遣使來請班曆。
遣使冊建武為遼東郡王、高麗王;以百濟王扶餘璋為帶方郡王,新羅王金真平為樂浪郡王。
〔麗,力知翻。
樂浪,音洛郎。
〕 7始州獠反,〔始州,普安郡,後改劍州。
獠,魯皓翻。
〕遣行台仆射窦軌讨之。
8己酉,诏:「諸州有明一經以上未仕者,鹹以名聞;州縣及鄉皆置學。
」 9壬子,行軍副總管權文誕破輔公祏之黨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鎮。
11戊午,改大總管為大都督府。
12己未,高開道将張金樹殺開道來降。
〔将,即亮翻。
降,戶江翻;下同。
〕開道見天下皆定,欲降,自以數反複不敢;〔高開道既降而複叛,自知有反複之罪。
數,所角翻。
〕且恃突厥之衆,遂無降意。
其将卒皆山東人,思鄉裡,鹹有離心。
開道選勇敢士數百,謂之假子,常直合内,使金樹領之。
故劉黑闼将張君立亡在開道所,與金樹密謀取開道。
金樹遣其黨數人入合内,與假子遊戲,向夕,潛斷其弓弦,〔斷,丁管翻。
〕藏刀槊于床下,合瞑,抱之趨出,〔人睡則目合而瞑。
槊,色角翻。
瞑,莫定翻。
〕金樹帥其黨大噪,攻開道合,〔帥,讀曰率。
噪,蘇到翻。
〕假子将禦之,弓弦皆絕,刀槊已失,争出降;君立亦舉火于外與相應,内外惶擾。
開道知不免,乃擐甲持兵坐堂上,與妻妾奏樂酣飲,〔擐,音宦。
酣,戶甘翻。
〕衆憚其勇,不敢逼。
天且明,開道缢,〔缢,于賜翻,又于計翻。
〕妻妾及諸子乃自殺。
金樹陳兵,悉收假子斬之,并殺君立,死者五百餘人。
遣使來降,诏以其地置妫州。
〔以妫水名州。
妫,俱為翻。
〕壬戍,以金樹為北燕州都督。
〔妫州,妫川郡,治懷戎縣。
北齊置北燕州,本治懷戎,唐既以懷戎之地置妫州,又以北燕州都督之名寵金樹也。
燕,因肩翻。
〕 13戊辰,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晉城。
〔洋州,洋川郡,治西鄉縣。
西鄉,漢成固縣,蜀立西鄉縣,後魏于此置洋州,以水為名。
洋,音祥。
集州,符陽郡,武德元年,析梁州之難江、巴州之符陽?長池?白石置。
隆州,巴西郡,漢阆中地。
劉昫曰:西魏置隆州于阆中,隋為巴西郡,唐複為隆州。
宋白曰:取其連岡地勢高隆為名。
後魏典略雲:此州古有隆城堅險,因置隆州。
晉城縣亦阆中地,梁置木蘭郡,西魏廢郡,改西充國曰晉城。
獠,魯皓翻。
〕 14是月,太保吳王杜伏威薨。
輔公祏之反也,詐稱伏威之命以绐其衆。
〔绐,蕩亥翻。
〕及公祏平,趙郡王孝恭不知其詐,以狀聞;诏追除伏威名,籍沒其妻子。
及太宗即位,知其冤,赦之,複其官爵。
15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内侍為六省,次禦史台,次太常至太府為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胪、司農、太府,凡九寺。
〕次将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将府,〔将,即亮翻。
〕次左、右衛至左、右領衛為十四衛;〔十二衛及左、右監門衛為十四衛。
〕東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及兩坊、三寺、十率府;〔兩坊:門下坊,典事坊。
三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
十率府:左、右衛率,左、右虞候率,左、右監門率、左、右内率。
少,詩照翻。
率,讀如字。
〕王、公置府佐、國官,公主置邑司,并為京職事官。
〔王府有傅、咨議參軍、友、文學、東?西合祭酒、長史、司馬、掾、屬、主簿、史、記室、錄事參軍、錄事、功?倉?戶?兵?騎?法?士等七曹參軍、參軍事、行參軍、典簽。
王國有國令、大農尉?丞、錄事、典衛、舍人、學官長、食官長、廄牧長、典府長。
公主邑司有令、丞、主簿、谒者、舍人、家吏,掌主家财出入、田園、征封之事。
〕州、縣、鎮、戍為外職事官。
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将仕郎,二十八階,為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特進,正二品;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正四品;太中大夫,從四品上;中大夫,從四品下;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朝議大夫,正五品下;朝請大夫,從五品上;朝散大夫,從五品下;朝議郎,正六品上;承議郎,正六品下;奉議郎,從六品上;通直郎;從六品下;朝請郎,正七品上;宣德郎,正七品下;朝散郎,從七品上;宣義郎,從七品下;給事郎,正八品上;征事郎,正八品下;承奉郎,從八品上;承務郎,從八品下;儒林郎,正九品上;登仕郎,正九品下;文林郎,從九品上;将仕郎,從九品下。
散,悉亶翻;下同。
〕骠騎大将軍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階,為武散官;〔骠騎大将軍,從一品;輔國大将,正二品;鎮軍大将軍,從二品;冠軍大将軍、懷化大将軍,正三品上;懷化将軍,正三品下;雲麾将軍、歸德大将軍,從三品上;歸德将軍,從三品下;忠武将軍,正四品上;壯武将軍,懷化中郎将,正四品下;宣威将軍,從四品上;明威将軍,歸德中郎将,從四品下;定遠将軍,正五品上;甯遠将軍,懷化郎将,正五品下;遊騎将軍,從五品上;遊擊将軍,歸德郎将,從五品下;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昭武副尉,懷化司階,正六品下;振威校尉,從六品上;振威副尉,歸德司階,從六品下;緻果校尉,正七品上;緻果副尉,懷化中候,正七品下;翊麾校尉,從七品上;翊麾副尉,歸德中候,從七品下;宣節校尉,正八品上;宣節副尉,懷化司戈,正八品下;禦侮校尉,從八品上;禦侮副尉,歸德司戈,從八品下;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正九品下;陪戎校尉,從九品上;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從九品下。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下同。
〕上柱國至武騎尉十二等,為勳官。
〔勳級:十有二轉為上柱國,視正二品;十有一轉為柱國,視從二品;十轉為上護軍,視正三品;九轉為護軍,視從三品;八轉為上輕車都尉,視正四品;七轉為輕車都尉,視從四品;六轉為上騎都尉,視正五品;五轉為騎都尉,視從五品;四轉為骁騎尉,視正六品;三轉為飛騎尉,視從六品;二轉為雲騎尉,視正七品;一轉為武騎尉,視從七品。
〕 16丙戌,趙郡王孝恭破輔公祏于蕪湖,拔梁山等三鎮。
〔蕪湖時在宣州當塗縣界。
梁山在和州曆陽縣南七十裡,臨江。
祏,音石。
〕辛卯,安撫使任緕拔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龛降。
〔揚子城在揚州江都縣界。
揚州治江都,古廣陵城也。
姓苑:龍姓,古龍伯氏之後。
任,音壬。
緕,古回翻。
龛,口含翻。
〕 先是,輔公祏遣其将馮慧亮、陳當世将舟師三萬屯博望山,〔天門山在宣州當塗縣西南三十裡,又名娥眉山,夾江對峙,東曰博望,西曰梁山。
先,悉薦翻。
将,即亮翻;下同。
考異曰:舊趙郡王孝恭傳作「陳當時」。
舊李靖傳雲:「屯當塗。
」今皆從高祖實錄。
〕陳正通、徐紹宗将步騎三萬屯青林山,〔水經注:湖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禹貢所謂「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
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
又今當塗縣東南有青山。
〕仍于梁山連鐵鎖以斷江路,〔斷,丁管翻。
〕築卻月城,延袤十餘裡,〔袤,音茂。
〕又結壘江西以拒官軍。
孝恭與李靖帥舟師次舒州,李世績帥步卒一萬渡淮,拔壽陽,次硖石。
〔帥,讀曰率。
〕慧亮等堅壁不戰,孝恭遣奇兵絕其糧道,慧亮等軍乏食,夜,遣兵薄孝恭營,孝恭堅卧不動。
孝恭集諸将議軍事,皆曰:「慧亮等擁強兵,據水之險,攻之不可猝拔,不如直指丹楊,掩其巢穴,丹楊既潰,慧亮等自降矣!」〔降,戶江翻。
〕孝恭将從其議,李靖曰:「公祏精兵雖在此水陸二軍,然所自将亦不為少,今博望諸栅尚不能拔,公祏保據石頭,豈易取哉!〔易,以豉翻。
〕進攻丹楊,旬月不下,慧亮蹑吾後,腹背受敵,此危道也。
〔李靖此議與長孫無忌安市之議略同。
然李靖決勝而太宗無功,及安市班師,靖咎其不能用道宗之策。
此用兵之所以難也。
〕慧亮、正通皆百戰餘賊,其心非不欲戰,正以公祏立計使之持重,欲以老我師耳。
我今攻其城以挑之,〔挑,徒了翻。
〕一舉可破也!」孝恭然之,使羸兵先攻賊營而勒精兵結陳以待之。
〔羸,倫為翻。
陳,讀曰陣。
〕攻壘者不勝而走,賊出兵追之,行數裡,遇大軍,與戰,大破之。
〔此左傳楚五大夫破吳師以滅舒鸠之故智也。
〕阚棱免冑謂賊衆曰:「汝曹不識我邪﹖〔邪,音耶。
〕何敢來與我戰!」賊多棱故部曲,皆無鬬志,或有拜者,由是遂敗。
孝恭、靖乘勝逐北,轉戰百餘裡,博山、青林兩戍皆潰,慧亮、正通等遁歸,殺傷及溺死者萬餘人。
〔溺,奴狄翻。
〕李靖兵先至丹楊,公祏大懼,擁兵數萬,棄城東走,欲就左遊仙于會稽,李世績追之。
公祏至句容,〔句容縣漢屬丹楊郡,時屬蔣州,在建康城東九十裡。
〕從兵能屬者纔五百人,〔從,才用翻。
屬,之欲翻。
〕夜,宿常州,其将吳騷等謀執之。
公祏覺之,棄妻子,獨将腹心數十人,斬關走。
至武康,〔吳分烏程、餘杭立永安縣,晉改為永康,又改為武康,屬湖州,在州西南一百七裡。
〕為野人所矢,西門君儀戰死,執公祏,送丹楊枭首,〔枭,堅堯翻。
〕分捕餘黨,悉誅之,江南皆平。
己亥,以孝恭為東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為兵部尚書。
頃之,廢行台,以孝恭為揚州大都督,靖為府長史。
上深美靖功,曰:「靖,蕭、輔之膏肓也。
」〔謂蕭銑、輔公祏皆為靖所殺也。
肓,呼光翻。
〕 阚棱功多,頗自矜伐。
公祏誣棱與己通謀。
會趙郡王孝恭籍沒賊黨田宅,〔籍沒者,舉籍賊黨所有田宅,沒而入官。
〕棱及杜伏威、王雄誕田宅在賊境者,孝恭并籍沒之;棱自訴理,忤孝恭,〔忤,五故翻。
〕孝恭怒,以謀反誅之。
19夏,四月,庚子朔,赦天下。
是日,頒新律令,比開皇舊制增新格五十三條。
20初定均田租、庸、調法:〔調,徒釣翻。
〕丁、中之民,給田一頃,笃疾減什之六,寡妻妾減七,皆以什之二為世業,八為口分。
〔分,扶問翻。
〕每丁歲入租,粟二石。
調随土地所宜,绫、絹、絁、布。
歲役二旬;不役則收其傭,日三尺;〔新志:凡授田,丁歲輸粟二斛,謂之租。
丁,随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
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三日;不役,收其庸,日三尺。
絁,式支翻。
缯,似布。
〕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租、調俱免。
水旱蟲霜為災,什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調,損七已上課役俱免。
凡民赀業分九等。
〔上、中、下各有三等也。
〕百戶為裡,五裡為鄉,四家為鄰,四鄰為保。
〔考異曰:唐曆雲:「四家為鄰,五家為保。
」按通典,四鄰為保。
唐曆誤也。
〕在城邑者為坊,田野者為村。
食祿之家,無得與民争利;工商雜類,無預士伍。
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為丁,六十為老。
歲造計帳,三年造戶籍。
21丁未,黨項寇松州。
22庚申,通事舍人李鳳起擊萬州反獠,平之。
〔後魏分朐鐵,置魚泉縣,後周改為萬川,隋改為南浦,屬信州,武德元年分置萬州南浦郡。
獠,魯皓翻;下同。
〕 23五月,辛未,突厥寇朔州。
24甲戌,羌與吐谷渾同寇松州,〔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遣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軌自翼州道,扶州刺史蔣善合自芳州道擊之。
〔西吐魏逐吐谷渾,置鄧州,隋開皇七年,改曰扶州,同昌郡。
武德元年,分會州之左封、翼斜,置翼州,臨翼郡。
唐制,上州刺史,從三品;中,正四品上;下,正四品下。
〕 25丙戌,作仁智宮于宜君。
〔宜君縣置于古祋祤城,隋屬京兆郡,時屬宜州。
〕 26丁亥,窦軌破反獠于方山,俘二萬餘口。
上赦其罪,善遇之;及公祏敗,得所與往還書,乃殺之。
61甲寅,車駕至長安。
62己巳,突厥寇定州,州兵擊走之。
63庚申,白簡、白狗羌并遣入貢。
〔「白簡」,恐當伯「白蘭」,隋書附國有白蘭、白狗等種,風俗略同黨項,或役屬于吐谷渾,或附附國。
新書:白蘭羌,吐蕃謂之丁零,左屬黨項,右與多彌接,勝兵萬人,勇戰鬬,善作兵器。
武德六年,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為維、恭二州。
白狗羌與東會州接,勝兵纔千人。
使,疏吏翻。
〕 七年〔(甲申、六二四)〕 1春,正月,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州置大中正,周、齊又因魏、晉之制。
〕掌知州内人物,量望第,以本州島門望高者領之,無品秩。
2壬午,趙郡王孝恭擊輔公祏别将于枞陽,破之。
〔枞陽縣,漢屬廬江郡,梁置枞陽郡,隋廢郡改為同安縣,屬廬州。
祏,音石。
将,即亮翻。
枞,七容翻。
〕 3庚寅,鄒州人鄧同穎殺刺史李士衡反。
〔唐初以齊州之鄒平、長山置鄒州。
〕 4丙申,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
〔維州,維川郡,以白狗羌降戶,姜維故城置。
其地乃漢蜀郡徼外冉駹之地,蜀将姜維、馬忠讨汶山羌于此,故壘在焉。
恭州,即西恭州,後改曰笮州。
又戎州都督府所領羁縻州有曲州,本隋之恭州,隋亂廢,武德元年開南中複置,八年改曲州,故朱提郡地,非此也。
劉昫曰:維州,即古西戎地也。
其地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地接石紐山,夏禹生于石紐是也。
其城在岷山之孤峰,三面臨江,距成都四百裡許。
杜佑曰:維州在當州北二百六十裡。
〕 5二月,【章:十二行本「月」下有「辛醜」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輔公祏遣兵圍猷州,刺史左難當嬰城自守。
〔宋白曰:宣州泾縣,唐武德二年置南徐州于此,其年改為猷州。
〕安撫使李大亮引兵擊公祏,破之。
〔使,疏吏翻;下同。
〕趙郡王孝恭攻公祏鵲頭鎮,拔。
〔新志:宣州南陵縣有鵲頭鎮。
〕 6丁未,高麗王建武遣使來請班曆。
遣使冊建武為遼東郡王、高麗王;以百濟王扶餘璋為帶方郡王,新羅王金真平為樂浪郡王。
〔麗,力知翻。
樂浪,音洛郎。
〕 7始州獠反,〔始州,普安郡,後改劍州。
獠,魯皓翻。
〕遣行台仆射窦軌讨之。
8己酉,诏:「諸州有明一經以上未仕者,鹹以名聞;州縣及鄉皆置學。
」 9壬子,行軍副總管權文誕破輔公祏之黨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鎮。
11戊午,改大總管為大都督府。
12己未,高開道将張金樹殺開道來降。
〔将,即亮翻。
降,戶江翻;下同。
〕開道見天下皆定,欲降,自以數反複不敢;〔高開道既降而複叛,自知有反複之罪。
數,所角翻。
〕且恃突厥之衆,遂無降意。
其将卒皆山東人,思鄉裡,鹹有離心。
開道選勇敢士數百,謂之假子,常直合内,使金樹領之。
故劉黑闼将張君立亡在開道所,與金樹密謀取開道。
金樹遣其黨數人入合内,與假子遊戲,向夕,潛斷其弓弦,〔斷,丁管翻。
〕藏刀槊于床下,合瞑,抱之趨出,〔人睡則目合而瞑。
槊,色角翻。
瞑,莫定翻。
〕金樹帥其黨大噪,攻開道合,〔帥,讀曰率。
噪,蘇到翻。
〕假子将禦之,弓弦皆絕,刀槊已失,争出降;君立亦舉火于外與相應,内外惶擾。
開道知不免,乃擐甲持兵坐堂上,與妻妾奏樂酣飲,〔擐,音宦。
酣,戶甘翻。
〕衆憚其勇,不敢逼。
天且明,開道缢,〔缢,于賜翻,又于計翻。
〕妻妾及諸子乃自殺。
金樹陳兵,悉收假子斬之,并殺君立,死者五百餘人。
遣使來降,诏以其地置妫州。
〔以妫水名州。
妫,俱為翻。
〕壬戍,以金樹為北燕州都督。
〔妫州,妫川郡,治懷戎縣。
北齊置北燕州,本治懷戎,唐既以懷戎之地置妫州,又以北燕州都督之名寵金樹也。
燕,因肩翻。
〕 13戊辰,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晉城。
〔洋州,洋川郡,治西鄉縣。
西鄉,漢成固縣,蜀立西鄉縣,後魏于此置洋州,以水為名。
洋,音祥。
集州,符陽郡,武德元年,析梁州之難江、巴州之符陽?長池?白石置。
隆州,巴西郡,漢阆中地。
劉昫曰:西魏置隆州于阆中,隋為巴西郡,唐複為隆州。
宋白曰:取其連岡地勢高隆為名。
後魏典略雲:此州古有隆城堅險,因置隆州。
晉城縣亦阆中地,梁置木蘭郡,西魏廢郡,改西充國曰晉城。
獠,魯皓翻。
〕 14是月,太保吳王杜伏威薨。
輔公祏之反也,詐稱伏威之命以绐其衆。
〔绐,蕩亥翻。
〕及公祏平,趙郡王孝恭不知其詐,以狀聞;诏追除伏威名,籍沒其妻子。
及太宗即位,知其冤,赦之,複其官爵。
15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内侍為六省,次禦史台,次太常至太府為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胪、司農、太府,凡九寺。
〕次将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将府,〔将,即亮翻。
〕次左、右衛至左、右領衛為十四衛;〔十二衛及左、右監門衛為十四衛。
〕東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及兩坊、三寺、十率府;〔兩坊:門下坊,典事坊。
三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
十率府:左、右衛率,左、右虞候率,左、右監門率、左、右内率。
少,詩照翻。
率,讀如字。
〕王、公置府佐、國官,公主置邑司,并為京職事官。
〔王府有傅、咨議參軍、友、文學、東?西合祭酒、長史、司馬、掾、屬、主簿、史、記室、錄事參軍、錄事、功?倉?戶?兵?騎?法?士等七曹參軍、參軍事、行參軍、典簽。
王國有國令、大農尉?丞、錄事、典衛、舍人、學官長、食官長、廄牧長、典府長。
公主邑司有令、丞、主簿、谒者、舍人、家吏,掌主家财出入、田園、征封之事。
〕州、縣、鎮、戍為外職事官。
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将仕郎,二十八階,為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特進,正二品;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正四品;太中大夫,從四品上;中大夫,從四品下;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朝議大夫,正五品下;朝請大夫,從五品上;朝散大夫,從五品下;朝議郎,正六品上;承議郎,正六品下;奉議郎,從六品上;通直郎;從六品下;朝請郎,正七品上;宣德郎,正七品下;朝散郎,從七品上;宣義郎,從七品下;給事郎,正八品上;征事郎,正八品下;承奉郎,從八品上;承務郎,從八品下;儒林郎,正九品上;登仕郎,正九品下;文林郎,從九品上;将仕郎,從九品下。
散,悉亶翻;下同。
〕骠騎大将軍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階,為武散官;〔骠騎大将軍,從一品;輔國大将,正二品;鎮軍大将軍,從二品;冠軍大将軍、懷化大将軍,正三品上;懷化将軍,正三品下;雲麾将軍、歸德大将軍,從三品上;歸德将軍,從三品下;忠武将軍,正四品上;壯武将軍,懷化中郎将,正四品下;宣威将軍,從四品上;明威将軍,歸德中郎将,從四品下;定遠将軍,正五品上;甯遠将軍,懷化郎将,正五品下;遊騎将軍,從五品上;遊擊将軍,歸德郎将,從五品下;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昭武副尉,懷化司階,正六品下;振威校尉,從六品上;振威副尉,歸德司階,從六品下;緻果校尉,正七品上;緻果副尉,懷化中候,正七品下;翊麾校尉,從七品上;翊麾副尉,歸德中候,從七品下;宣節校尉,正八品上;宣節副尉,懷化司戈,正八品下;禦侮校尉,從八品上;禦侮副尉,歸德司戈,從八品下;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正九品下;陪戎校尉,從九品上;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從九品下。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下同。
〕上柱國至武騎尉十二等,為勳官。
〔勳級:十有二轉為上柱國,視正二品;十有一轉為柱國,視從二品;十轉為上護軍,視正三品;九轉為護軍,視從三品;八轉為上輕車都尉,視正四品;七轉為輕車都尉,視從四品;六轉為上騎都尉,視正五品;五轉為騎都尉,視從五品;四轉為骁騎尉,視正六品;三轉為飛騎尉,視從六品;二轉為雲騎尉,視正七品;一轉為武騎尉,視從七品。
〕 16丙戌,趙郡王孝恭破輔公祏于蕪湖,拔梁山等三鎮。
〔蕪湖時在宣州當塗縣界。
梁山在和州曆陽縣南七十裡,臨江。
祏,音石。
〕辛卯,安撫使任緕拔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龛降。
〔揚子城在揚州江都縣界。
揚州治江都,古廣陵城也。
姓苑:龍姓,古龍伯氏之後。
任,音壬。
緕,古回翻。
龛,口含翻。
〕 先是,輔公祏遣其将馮慧亮、陳當世将舟師三萬屯博望山,〔天門山在宣州當塗縣西南三十裡,又名娥眉山,夾江對峙,東曰博望,西曰梁山。
先,悉薦翻。
将,即亮翻;下同。
考異曰:舊趙郡王孝恭傳作「陳當時」。
舊李靖傳雲:「屯當塗。
」今皆從高祖實錄。
〕陳正通、徐紹宗将步騎三萬屯青林山,〔水經注:湖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禹貢所謂「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
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
又今當塗縣東南有青山。
〕仍于梁山連鐵鎖以斷江路,〔斷,丁管翻。
〕築卻月城,延袤十餘裡,〔袤,音茂。
〕又結壘江西以拒官軍。
孝恭與李靖帥舟師次舒州,李世績帥步卒一萬渡淮,拔壽陽,次硖石。
〔帥,讀曰率。
〕慧亮等堅壁不戰,孝恭遣奇兵絕其糧道,慧亮等軍乏食,夜,遣兵薄孝恭營,孝恭堅卧不動。
孝恭集諸将議軍事,皆曰:「慧亮等擁強兵,據水之險,攻之不可猝拔,不如直指丹楊,掩其巢穴,丹楊既潰,慧亮等自降矣!」〔降,戶江翻。
〕孝恭将從其議,李靖曰:「公祏精兵雖在此水陸二軍,然所自将亦不為少,今博望諸栅尚不能拔,公祏保據石頭,豈易取哉!〔易,以豉翻。
〕進攻丹楊,旬月不下,慧亮蹑吾後,腹背受敵,此危道也。
〔李靖此議與長孫無忌安市之議略同。
然李靖決勝而太宗無功,及安市班師,靖咎其不能用道宗之策。
此用兵之所以難也。
〕慧亮、正通皆百戰餘賊,其心非不欲戰,正以公祏立計使之持重,欲以老我師耳。
我今攻其城以挑之,〔挑,徒了翻。
〕一舉可破也!」孝恭然之,使羸兵先攻賊營而勒精兵結陳以待之。
〔羸,倫為翻。
陳,讀曰陣。
〕攻壘者不勝而走,賊出兵追之,行數裡,遇大軍,與戰,大破之。
〔此左傳楚五大夫破吳師以滅舒鸠之故智也。
〕阚棱免冑謂賊衆曰:「汝曹不識我邪﹖〔邪,音耶。
〕何敢來與我戰!」賊多棱故部曲,皆無鬬志,或有拜者,由是遂敗。
孝恭、靖乘勝逐北,轉戰百餘裡,博山、青林兩戍皆潰,慧亮、正通等遁歸,殺傷及溺死者萬餘人。
〔溺,奴狄翻。
〕李靖兵先至丹楊,公祏大懼,擁兵數萬,棄城東走,欲就左遊仙于會稽,李世績追之。
公祏至句容,〔句容縣漢屬丹楊郡,時屬蔣州,在建康城東九十裡。
〕從兵能屬者纔五百人,〔從,才用翻。
屬,之欲翻。
〕夜,宿常州,其将吳騷等謀執之。
公祏覺之,棄妻子,獨将腹心數十人,斬關走。
至武康,〔吳分烏程、餘杭立永安縣,晉改為永康,又改為武康,屬湖州,在州西南一百七裡。
〕為野人所矢,西門君儀戰死,執公祏,送丹楊枭首,〔枭,堅堯翻。
〕分捕餘黨,悉誅之,江南皆平。
己亥,以孝恭為東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為兵部尚書。
頃之,廢行台,以孝恭為揚州大都督,靖為府長史。
上深美靖功,曰:「靖,蕭、輔之膏肓也。
」〔謂蕭銑、輔公祏皆為靖所殺也。
肓,呼光翻。
〕 阚棱功多,頗自矜伐。
公祏誣棱與己通謀。
會趙郡王孝恭籍沒賊黨田宅,〔籍沒者,舉籍賊黨所有田宅,沒而入官。
〕棱及杜伏威、王雄誕田宅在賊境者,孝恭并籍沒之;棱自訴理,忤孝恭,〔忤,五故翻。
〕孝恭怒,以謀反誅之。
19夏,四月,庚子朔,赦天下。
是日,頒新律令,比開皇舊制增新格五十三條。
20初定均田租、庸、調法:〔調,徒釣翻。
〕丁、中之民,給田一頃,笃疾減什之六,寡妻妾減七,皆以什之二為世業,八為口分。
〔分,扶問翻。
〕每丁歲入租,粟二石。
調随土地所宜,绫、絹、絁、布。
歲役二旬;不役則收其傭,日三尺;〔新志:凡授田,丁歲輸粟二斛,謂之租。
丁,随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
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三日;不役,收其庸,日三尺。
絁,式支翻。
缯,似布。
〕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租、調俱免。
水旱蟲霜為災,什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調,損七已上課役俱免。
凡民赀業分九等。
〔上、中、下各有三等也。
〕百戶為裡,五裡為鄉,四家為鄰,四鄰為保。
〔考異曰:唐曆雲:「四家為鄰,五家為保。
」按通典,四鄰為保。
唐曆誤也。
〕在城邑者為坊,田野者為村。
食祿之家,無得與民争利;工商雜類,無預士伍。
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為丁,六十為老。
歲造計帳,三年造戶籍。
21丁未,黨項寇松州。
22庚申,通事舍人李鳳起擊萬州反獠,平之。
〔後魏分朐鐵,置魚泉縣,後周改為萬川,隋改為南浦,屬信州,武德元年分置萬州南浦郡。
獠,魯皓翻;下同。
〕 23五月,辛未,突厥寇朔州。
24甲戌,羌與吐谷渾同寇松州,〔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遣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軌自翼州道,扶州刺史蔣善合自芳州道擊之。
〔西吐魏逐吐谷渾,置鄧州,隋開皇七年,改曰扶州,同昌郡。
武德元年,分會州之左封、翼斜,置翼州,臨翼郡。
唐制,上州刺史,從三品;中,正四品上;下,正四品下。
〕 25丙戌,作仁智宮于宜君。
〔宜君縣置于古祋祤城,隋屬京兆郡,時屬宜州。
〕 26丁亥,窦軌破反獠于方山,俘二萬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