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丞,〔六典:左右司郎中,前代不置。
炀帝三年,尚書都司始置左右司郎各一人,掌都省之職,品同諸曹郎,從五品。
司馬彪續漢書雲:尚書丞一人,秦所置,漢因之。
成帝置列曹尚書,更置丞四人,至光武減其二,惟置左、右丞各一人。
丞者,承也,言承助令仆、總理台事也。
〕虞世南為黃門侍郎,歐陽詢為太常卿。
詢,纥之子也。
〔歐陽纥見一百七十卷陳宣帝太建元年。
纥,下沒翻。
〕自餘随才授職,委以政事。
其不願留,欲詣關中及東都者亦聽之,仍給資糧,以兵援之出境。
隋骁果尚近萬人,亦各縱遣,任其所之。
〔骁,堅堯翻。
近,其靳翻。
〕又與王世充結好,〔好,呼到翻。
〕遣使奉表于隋皇泰主,〔使,疏吏翻。
〕皇泰主封為夏王。
建德起于群盜,雖建國,未有文物法度,裴矩為之定朝儀,制律令,〔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
〕建德甚悅,每從之谘訪典禮。
15甲辰,上考第群臣,以李綱、孫伏伽為第一,〔伽,求加翻。
〕因置酒高會,謂裴寂等曰:「隋氏以主驕臣谄亡天下,朕即位以來,每虛心求谏,然惟李綱差盡忠款,孫伏伽可謂誠直,餘人猶踵敝風,俛眉而已,豈朕所望哉!朕視卿如愛子,卿當視朕如慈父,有懷必盡,勿自隐也!」因命舍君臣之敬,極歡而罷。
16遣前禦史大夫段确使于朱粲。
〔使,疏吏翻。
〕 17初,上為隋殿内少監,〔少,始照翻。
〕宇文士及為尚辇奉禦,〔隋尚辇局,屬殿内省。
〕上與之善。
士及從化及至黎陽,上手诏召之,士及潛遣家僮間道詣長安,又因使者獻金環。
〔金環,言欲還長安。
間,古苋翻。
使,疏吏翻。
〕化及至魏縣,兵勢日蹙,士及勸之歸唐,化及不從,内史令封德彜說士及于濟北征督軍糧以觀其變。
〔說,輸芮翻。
濟,子禮翻。
〕化及稱帝,立士及為蜀王。
化及死,士及與德彜自濟北來降。
〔降,戶江翻。
〕時士及妹為昭儀,由是授上儀同。
上以封德彜隋室舊臣,而谄巧不忠,深诮責之,〔诮,才笑翻。
〕罷遣就舍。
德彜以秘策幹上,上悅,尋拜内史舍人,俄遷侍郎。
18甲寅,隋夷陵郡丞安陸許帥黔安、武陵、澧陽等諸郡來降。
〔梁置宣州于夷陵郡,西魏改曰拓州,後周改曰硖州。
宋白曰:周武帝以州扼三峽之口,故名。
隋炀帝改唐夷陵郡,改安州為安陸郡,黔州為黔安郡。
武陵郡,梁置武州,後改曰沅州,隋改曰朗州,大業複為郡。
澧陽,隋初置澧州,大業改為郡。
帥,讀曰率。
澧,音禮。
考異曰:舊書傳雲世充篡位乃來降。
按世充篡在四月。
實錄紹降在此,今從之。
〕紹幼與帝同學;诏以紹為峽州刺史,賜爵安陸公。
19丙辰,以徐世績為黎州總管。
〔後魏置黎陽郡于黎陽縣,後置黎州,至隋,州郡并廢,以黎陽縣屬汲郡。
今複置黎州。
〕 20丁巳,骠騎将軍張孝以勁卒百人襲王世充汜水城,入其郛,沈米船百五十艘。
〔隋志:汜水縣舊曰成臯,即虎牢也。
後魏置東中府,東魏置北豫州,後周置荥州,開皇初,曰鄭州。
十八年,改成臯曰汜水。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下同。
汜,音祀。
沈,持林翻。
艘,蘇遭翻。
〕 21己未,世充寇谷州。
世充以秦叔寶為龍骧大将軍,〔骧,思将翻。
〕程知節為将軍,待之皆厚。
然二人疾世充多詐,知節謂叔寶曰:「王公器淺狹而多妄語,好為菷誓,此乃老巫妪耳,〔好,呼到翻。
菷,職救翻。
妪,威遇翻。
〕豈撥亂之主乎!」世充與唐兵戰于九曲,〔水經注:洛水自宜陽而東,徑九曲南,其地十裡,有坂九曲。
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
洛水又東與豪水會,豪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曆九曲東而南流入于洛。
舊志:熊州壽安縣,義甯元年,移治九曲城。
〕叔寶、知節皆将兵在陳,〔将,即亮翻。
陳,讀曰陣。
〕與其徒數十騎,西馳百許步,下馬拜世充曰:「仆荷公殊禮,〔荷,下可翻。
〕深思報效;公性猜忌,喜信讒言,〔喜,許既翻。
〕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事,請從此辭。
」遂躍馬來降。
〔降,戶江翻。
考異曰:河洛記:「二月,王世充将兵圍新安,将軍程咬金帥其徒以歸義。
」按新安乃谷州也。
而梁載言十道志,九曲在壽安。
壽安乃熊州也,或者世充亦寇熊州乎﹖〕世充不敢逼。
上使事秦王世民,世民素聞其名,厚禮之,以叔寶為馬軍總管,知節為左三統軍。
時世充骁将又有骠騎武安李君羨、〔隋改洺州為武安郡。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下守将同。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征南将軍臨邑田留安,〔隋臨邑縣屬齊郡。
〕亦惡世充之為人,〔惡,烏路翻。
〕帥衆來降。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世民引君羨左右,以留安為右四統軍。
22王世充囚李育德之兄厚德于獲嘉,〔獲嘉,漢縣,武帝巡幸至此,聞破南越獲呂嘉,因以名縣;隋屬河内郡。
〕厚德與其守将趙君穎逐殷州刺史段大師,以城來降。
以厚德為殷州刺史。
〔隋開皇十六年于獲嘉縣置殷州。
大業初,州廢,王世充複置,今因以命厚德。
〕 23窦建德陷邢州,執總管陳君賓。
24上遣殿内監窦誕、〔隋炀帝置殿内監,諱中,改為内;唐為殿中監。
是時蓋未改隋官名也。
〕右衛将軍宇文歆〔秦、漢始置衛将軍,晉武帝分為左、右二衛,下至隋初,皆因之;炀帝改左、右翊衛,唐複舊。
歆,許金翻。
〕助并州總管齊王元吉守晉陽。
誕,抗之子也,〔窦抗,後兄也。
并,卑盈翻。
〕尚帝女襄陽公主。
元吉性驕侈,奴客婢妾數百人,好使之被甲,戲為攻戰,〔好,呼到翻;下同。
被,皮義翻;下同。
〕前後死傷甚衆,元吉亦嘗被傷。
其乳母陳善意苦谏,元吉醉,怒,命壯士毆殺之。
〔毆,烏口翻。
〕性好田獵,載罔罟三十車,嘗言:「我甯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獵。
」常與誕遊獵,蹂踐人禾稼。
〔蹂,人九翻。
〕又縱左右奪民物,當衢射人,觀其避箭。
〔射,而亦翻。
〕夜,開府門,宣淫他室。
百姓憤怨,歆屢谏不納,乃表言其狀。
壬戌,元吉坐免官。
〔為元吉失守張本。
〕 25癸亥,陟州刺史李育德〔按志,是年育德以修武縣濁鹿城降,置陟州,因武陟為名。
〕攻下王世充河内堡聚三十一所。
乙醜,世充遣其兄子君廓侵陟州,李育德擊走之,斬首千餘級。
李厚德歸省親疾,使李育德守獲嘉,李厚德蓋歸濁鹿省親,而使育德守獲嘉也。
省,悉景翻。
〕世充并兵攻之;丁卯,城陷,育德及弟三人皆戰死。
26己巳,李公逸以雍丘來降,拜杞州總管,以其族弟善行為杞州刺史。
〔隋志:梁郡雍丘縣,後魏置陽夏郡,開皇廢郡置杞州,大業廢州為縣,李公逸因亂據之,今複置州。
時邊要州置總管及刺史。
〕 27隋吏部侍郎楊恭仁,從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敗,魏州總管元寶藏獲之,己巳,送長安。
上與之有舊,拜黃門侍郎,尋以為涼州總管。
恭仁素習邊事,曉羌、胡情僞,民夷悅服,自蔥嶺已東,并入朝貢。
〔按恭仁至長安時,李軌尚據河西,唐未得涼州也,安能遠及蔥嶺乎!史終言恭仁事耳。
是年五月,安興貴執李軌,方遣楊恭仁安撫河西。
朝,直遙翻。
〕 28突厥始畢可汗将其衆渡河至夏州,〔夏州,漢朔方之地,赫連所都統萬也,魏滅赫連,以為統萬鎮。
魏太和十一年,置夏州,因赫連故國名以名州,隋大業改州為朔方郡,今複以朔方郡為夏州。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夏,戶雅翻。
〕梁師都發兵會之,以五百騎授劉武周,欲自句注入寇太原。
〔騎,奇寄翻。
句,音鈎,又如字,又音拘。
〕會始畢卒,〔考異曰:高祖實錄:「六月己酉,始畢可汗卒。
」疑遣使告喪月日也。
今從舊書本紀、列傳。
〕子什揼苾幼,未可立,〔苾,毗必翻。
〕立其弟俟利弗設為處羅可汗。
〔俟,渠之翻。
處,昌呂翻。
〕處羅以什揼苾為尼步設,使居東偏,直幽州之北。
〔直,當也。
尼,女夷翻。
〕先是,上遣右武候将軍高靜奉币使于突厥,〔使,疏吏翻。
〕至豐州,〔複以五原郡為豐州。
豐州,漢朔方臨戎縣地,後周保定三年,置永豐鎮,隋開皇五年,置豐州,因鎮為名,大業廢州為五原郡,唐複為州。
大元以豐州置天德軍節度,屬大同府路。
〕聞始畢卒,敕納于所在之庫。
突厥聞之,怒,欲入寇;豐州總管張良遜遣高靜以币出塞為朝廷緻赙,〔為,于僞翻。
赙,音附。
貨财曰赙。
〕突厥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29三月,庚午,梁師都寇靈州,長史楊則擊走之。
〔邊要之州,置總管、刺史、長史、司馬。
長,知兩翻。
〕 30壬申,王世充寇谷州,刺史史萬寶戰不利。
31庚辰,隋北海通守鄭虔符、文登令方惠整及東海、齊郡、東平、任城、平陸、壽張、須昌賊帥王薄等并以其地來降。
〔炀帝以青州為北海郡。
守,式又翻。
文登縣屬東萊郡。
以海州為東海郡,齊州為齊郡,郓州為東平郡,須昌縣屬焉。
任城、平陸二縣屬魯郡,壽張縣屬濟北郡。
任,音壬。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
〕 32王世充之寇新安也,外示攻取,實召文武之附己者議受禅。
李世英深以為不可,曰:「四方所以奔馳歸附東都者,以公能中興隋室故也。
〔中,竹仲翻,又如字。
〕今九州島之地,未清其一,遽正位号,恐遠人皆思叛去矣!」世充曰:「公言是也!」長史韋節、楊續等曰:「隋氏數窮,在理昭然。
夫非常之事,固不可與常人議之。
」〔夫,音扶。
〕太史令樂德融曰:「昔歲長星出,乃除舊布新之征;〔隋志:大業十三年六月,有星孛于太微五帝座,色黃赤,長三四尺許。
〕今歲星在角、亢,亢,鄭之分野。
〔晉天文志: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為壽星,于辰在辰。
鄭之分野屬兖州。
陳卓、範蠡、鬼谷先生、張良、諸葛亮、京房、谯周、張衡并雲角、亢、氐,鄭、兖州。
亢,音剛。
分,扶問翻。
〕若不亟順天道,恐王氣衰息。
」世充從之。
外兵曹參軍戴冑〔外兵曹,隋官無之,世充取魏、晉以來官制而置之耳。
〕言于世充曰:「君臣猶父子也,休戚同之。
明公莫若竭忠徇國,則家國俱安矣。
」世充詭辭稱善而遣之。
世充議受九錫,冑複固谏,〔複,扶又翻。
〕世充怒,出為鄭州長史,使與兄子行本鎮虎牢。
〔長,知兩翻。
〕乃使段達等言于皇泰主,請加世充九錫。
皇泰主曰:「鄭公近平李密,已拜太尉,〔事見去年九月、十月。
〕自是以來,未有殊績,俟天下稍平,議之未晚。
」段達曰:「太尉欲之。
」皇泰主熟視達曰:「任公!」辛巳,達等以皇泰主之诏命世充為相國,假黃钺,總百揆,進爵鄭王,力九錫,鄭國置丞相以下官。
33初,宇文化及以隋大理卿鄭善果為民部尚書,從至聊城,為化及督戰,中流矢。
〔為化,于僞翻;下何為同。
中,竹仲翻。
〕窦建德克聊城,王琮獲善果,責之曰:「公名臣之家,〔鄭善果父誠,讨尉遲迥,以力戰死,由是為隋名臣家。
〕隋室大臣,柰何為弒君之賊鹈命,苦戰傷痍至此乎!」善果大凓,欲自殺,宋正本馳往救止之;建德複不為禮,乃奔相州,〔相,息亮翻。
〕淮安王神通送之長安。
庚【嚴:「庚」改「壬」。
】午,善果至,上優禮之,拜左庶子、檢校内史侍郎。
〔隋室之臣若宇文士及、鄭善果,安可複用乎!〕 34齊王元吉諷并州父老詣阙詣己;甲申,複以元吉為并州總管。
〔複,扶又翻。
〕 35戊子,淮南五州皆遣使來降。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 36辛戊,劉武周并州。
37壬辰,營州總管鄧暠擊高開道,敗之。
〔暠,古浩翻。
敗,補邁翻。
〕 38甲午,王世充遣其将高毗寇義州。
〔新志:武德元年,以衛州之汲、新鄉置義州,仍高齊舊州名也。
将,即亮翻。
〕 39東都道士桓法嗣獻孔子閉房記于王世充,言相國當代隋為天子。
〔嗣,吏祥翻。
相,息亮翻。
〕世充大悅,以法嗣為谏議大夫。
世充又羅取雜鳥,書帛系頸,自言符命而縱之。
炀帝三年,尚書都司始置左右司郎各一人,掌都省之職,品同諸曹郎,從五品。
司馬彪續漢書雲:尚書丞一人,秦所置,漢因之。
成帝置列曹尚書,更置丞四人,至光武減其二,惟置左、右丞各一人。
丞者,承也,言承助令仆、總理台事也。
〕虞世南為黃門侍郎,歐陽詢為太常卿。
詢,纥之子也。
〔歐陽纥見一百七十卷陳宣帝太建元年。
纥,下沒翻。
〕自餘随才授職,委以政事。
其不願留,欲詣關中及東都者亦聽之,仍給資糧,以兵援之出境。
隋骁果尚近萬人,亦各縱遣,任其所之。
〔骁,堅堯翻。
近,其靳翻。
〕又與王世充結好,〔好,呼到翻。
〕遣使奉表于隋皇泰主,〔使,疏吏翻。
〕皇泰主封為夏王。
建德起于群盜,雖建國,未有文物法度,裴矩為之定朝儀,制律令,〔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
〕建德甚悅,每從之谘訪典禮。
15甲辰,上考第群臣,以李綱、孫伏伽為第一,〔伽,求加翻。
〕因置酒高會,謂裴寂等曰:「隋氏以主驕臣谄亡天下,朕即位以來,每虛心求谏,然惟李綱差盡忠款,孫伏伽可謂誠直,餘人猶踵敝風,俛眉而已,豈朕所望哉!朕視卿如愛子,卿當視朕如慈父,有懷必盡,勿自隐也!」因命舍君臣之敬,極歡而罷。
16遣前禦史大夫段确使于朱粲。
〔使,疏吏翻。
〕 17初,上為隋殿内少監,〔少,始照翻。
〕宇文士及為尚辇奉禦,〔隋尚辇局,屬殿内省。
〕上與之善。
士及從化及至黎陽,上手诏召之,士及潛遣家僮間道詣長安,又因使者獻金環。
〔金環,言欲還長安。
間,古苋翻。
使,疏吏翻。
〕化及至魏縣,兵勢日蹙,士及勸之歸唐,化及不從,内史令封德彜說士及于濟北征督軍糧以觀其變。
〔說,輸芮翻。
濟,子禮翻。
〕化及稱帝,立士及為蜀王。
化及死,士及與德彜自濟北來降。
〔降,戶江翻。
〕時士及妹為昭儀,由是授上儀同。
上以封德彜隋室舊臣,而谄巧不忠,深诮責之,〔诮,才笑翻。
〕罷遣就舍。
德彜以秘策幹上,上悅,尋拜内史舍人,俄遷侍郎。
18甲寅,隋夷陵郡丞安陸許帥黔安、武陵、澧陽等諸郡來降。
〔梁置宣州于夷陵郡,西魏改曰拓州,後周改曰硖州。
宋白曰:周武帝以州扼三峽之口,故名。
隋炀帝改唐夷陵郡,改安州為安陸郡,黔州為黔安郡。
武陵郡,梁置武州,後改曰沅州,隋改曰朗州,大業複為郡。
澧陽,隋初置澧州,大業改為郡。
帥,讀曰率。
澧,音禮。
考異曰:舊書傳雲世充篡位乃來降。
按世充篡在四月。
實錄紹降在此,今從之。
〕紹幼與帝同學;诏以紹為峽州刺史,賜爵安陸公。
19丙辰,以徐世績為黎州總管。
〔後魏置黎陽郡于黎陽縣,後置黎州,至隋,州郡并廢,以黎陽縣屬汲郡。
今複置黎州。
〕 20丁巳,骠騎将軍張孝以勁卒百人襲王世充汜水城,入其郛,沈米船百五十艘。
〔隋志:汜水縣舊曰成臯,即虎牢也。
後魏置東中府,東魏置北豫州,後周置荥州,開皇初,曰鄭州。
十八年,改成臯曰汜水。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下同。
汜,音祀。
沈,持林翻。
艘,蘇遭翻。
〕 21己未,世充寇谷州。
世充以秦叔寶為龍骧大将軍,〔骧,思将翻。
〕程知節為将軍,待之皆厚。
然二人疾世充多詐,知節謂叔寶曰:「王公器淺狹而多妄語,好為菷誓,此乃老巫妪耳,〔好,呼到翻。
菷,職救翻。
妪,威遇翻。
〕豈撥亂之主乎!」世充與唐兵戰于九曲,〔水經注:洛水自宜陽而東,徑九曲南,其地十裡,有坂九曲。
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
洛水又東與豪水會,豪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曆九曲東而南流入于洛。
舊志:熊州壽安縣,義甯元年,移治九曲城。
〕叔寶、知節皆将兵在陳,〔将,即亮翻。
陳,讀曰陣。
〕與其徒數十騎,西馳百許步,下馬拜世充曰:「仆荷公殊禮,〔荷,下可翻。
〕深思報效;公性猜忌,喜信讒言,〔喜,許既翻。
〕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事,請從此辭。
」遂躍馬來降。
〔降,戶江翻。
考異曰:河洛記:「二月,王世充将兵圍新安,将軍程咬金帥其徒以歸義。
」按新安乃谷州也。
而梁載言十道志,九曲在壽安。
壽安乃熊州也,或者世充亦寇熊州乎﹖〕世充不敢逼。
上使事秦王世民,世民素聞其名,厚禮之,以叔寶為馬軍總管,知節為左三統軍。
時世充骁将又有骠騎武安李君羨、〔隋改洺州為武安郡。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下守将同。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征南将軍臨邑田留安,〔隋臨邑縣屬齊郡。
〕亦惡世充之為人,〔惡,烏路翻。
〕帥衆來降。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世民引君羨左右,以留安為右四統軍。
22王世充囚李育德之兄厚德于獲嘉,〔獲嘉,漢縣,武帝巡幸至此,聞破南越獲呂嘉,因以名縣;隋屬河内郡。
〕厚德與其守将趙君穎逐殷州刺史段大師,以城來降。
以厚德為殷州刺史。
〔隋開皇十六年于獲嘉縣置殷州。
大業初,州廢,王世充複置,今因以命厚德。
〕 23窦建德陷邢州,執總管陳君賓。
24上遣殿内監窦誕、〔隋炀帝置殿内監,諱中,改為内;唐為殿中監。
是時蓋未改隋官名也。
〕右衛将軍宇文歆〔秦、漢始置衛将軍,晉武帝分為左、右二衛,下至隋初,皆因之;炀帝改左、右翊衛,唐複舊。
歆,許金翻。
〕助并州總管齊王元吉守晉陽。
誕,抗之子也,〔窦抗,後兄也。
并,卑盈翻。
〕尚帝女襄陽公主。
元吉性驕侈,奴客婢妾數百人,好使之被甲,戲為攻戰,〔好,呼到翻;下同。
被,皮義翻;下同。
〕前後死傷甚衆,元吉亦嘗被傷。
其乳母陳善意苦谏,元吉醉,怒,命壯士毆殺之。
〔毆,烏口翻。
〕性好田獵,載罔罟三十車,嘗言:「我甯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獵。
」常與誕遊獵,蹂踐人禾稼。
〔蹂,人九翻。
〕又縱左右奪民物,當衢射人,觀其避箭。
〔射,而亦翻。
〕夜,開府門,宣淫他室。
百姓憤怨,歆屢谏不納,乃表言其狀。
壬戌,元吉坐免官。
〔為元吉失守張本。
〕 25癸亥,陟州刺史李育德〔按志,是年育德以修武縣濁鹿城降,置陟州,因武陟為名。
〕攻下王世充河内堡聚三十一所。
乙醜,世充遣其兄子君廓侵陟州,李育德擊走之,斬首千餘級。
李厚德歸省親疾,使李育德守獲嘉,李厚德蓋歸濁鹿省親,而使育德守獲嘉也。
省,悉景翻。
〕世充并兵攻之;丁卯,城陷,育德及弟三人皆戰死。
26己巳,李公逸以雍丘來降,拜杞州總管,以其族弟善行為杞州刺史。
〔隋志:梁郡雍丘縣,後魏置陽夏郡,開皇廢郡置杞州,大業廢州為縣,李公逸因亂據之,今複置州。
時邊要州置總管及刺史。
〕 27隋吏部侍郎楊恭仁,從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敗,魏州總管元寶藏獲之,己巳,送長安。
上與之有舊,拜黃門侍郎,尋以為涼州總管。
恭仁素習邊事,曉羌、胡情僞,民夷悅服,自蔥嶺已東,并入朝貢。
〔按恭仁至長安時,李軌尚據河西,唐未得涼州也,安能遠及蔥嶺乎!史終言恭仁事耳。
是年五月,安興貴執李軌,方遣楊恭仁安撫河西。
朝,直遙翻。
〕 28突厥始畢可汗将其衆渡河至夏州,〔夏州,漢朔方之地,赫連所都統萬也,魏滅赫連,以為統萬鎮。
魏太和十一年,置夏州,因赫連故國名以名州,隋大業改州為朔方郡,今複以朔方郡為夏州。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夏,戶雅翻。
〕梁師都發兵會之,以五百騎授劉武周,欲自句注入寇太原。
〔騎,奇寄翻。
句,音鈎,又如字,又音拘。
〕會始畢卒,〔考異曰:高祖實錄:「六月己酉,始畢可汗卒。
」疑遣使告喪月日也。
今從舊書本紀、列傳。
〕子什揼苾幼,未可立,〔苾,毗必翻。
〕立其弟俟利弗設為處羅可汗。
〔俟,渠之翻。
處,昌呂翻。
〕處羅以什揼苾為尼步設,使居東偏,直幽州之北。
〔直,當也。
尼,女夷翻。
〕先是,上遣右武候将軍高靜奉币使于突厥,〔使,疏吏翻。
〕至豐州,〔複以五原郡為豐州。
豐州,漢朔方臨戎縣地,後周保定三年,置永豐鎮,隋開皇五年,置豐州,因鎮為名,大業廢州為五原郡,唐複為州。
大元以豐州置天德軍節度,屬大同府路。
〕聞始畢卒,敕納于所在之庫。
突厥聞之,怒,欲入寇;豐州總管張良遜遣高靜以币出塞為朝廷緻赙,〔為,于僞翻。
赙,音附。
貨财曰赙。
〕突厥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29三月,庚午,梁師都寇靈州,長史楊則擊走之。
〔邊要之州,置總管、刺史、長史、司馬。
長,知兩翻。
〕 30壬申,王世充寇谷州,刺史史萬寶戰不利。
31庚辰,隋北海通守鄭虔符、文登令方惠整及東海、齊郡、東平、任城、平陸、壽張、須昌賊帥王薄等并以其地來降。
〔炀帝以青州為北海郡。
守,式又翻。
文登縣屬東萊郡。
以海州為東海郡,齊州為齊郡,郓州為東平郡,須昌縣屬焉。
任城、平陸二縣屬魯郡,壽張縣屬濟北郡。
任,音壬。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
〕 32王世充之寇新安也,外示攻取,實召文武之附己者議受禅。
李世英深以為不可,曰:「四方所以奔馳歸附東都者,以公能中興隋室故也。
〔中,竹仲翻,又如字。
〕今九州島之地,未清其一,遽正位号,恐遠人皆思叛去矣!」世充曰:「公言是也!」長史韋節、楊續等曰:「隋氏數窮,在理昭然。
夫非常之事,固不可與常人議之。
」〔夫,音扶。
〕太史令樂德融曰:「昔歲長星出,乃除舊布新之征;〔隋志:大業十三年六月,有星孛于太微五帝座,色黃赤,長三四尺許。
〕今歲星在角、亢,亢,鄭之分野。
〔晉天文志: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為壽星,于辰在辰。
鄭之分野屬兖州。
陳卓、範蠡、鬼谷先生、張良、諸葛亮、京房、谯周、張衡并雲角、亢、氐,鄭、兖州。
亢,音剛。
分,扶問翻。
〕若不亟順天道,恐王氣衰息。
」世充從之。
外兵曹參軍戴冑〔外兵曹,隋官無之,世充取魏、晉以來官制而置之耳。
〕言于世充曰:「君臣猶父子也,休戚同之。
明公莫若竭忠徇國,則家國俱安矣。
」世充詭辭稱善而遣之。
世充議受九錫,冑複固谏,〔複,扶又翻。
〕世充怒,出為鄭州長史,使與兄子行本鎮虎牢。
〔長,知兩翻。
〕乃使段達等言于皇泰主,請加世充九錫。
皇泰主曰:「鄭公近平李密,已拜太尉,〔事見去年九月、十月。
〕自是以來,未有殊績,俟天下稍平,議之未晚。
」段達曰:「太尉欲之。
」皇泰主熟視達曰:「任公!」辛巳,達等以皇泰主之诏命世充為相國,假黃钺,總百揆,進爵鄭王,力九錫,鄭國置丞相以下官。
33初,宇文化及以隋大理卿鄭善果為民部尚書,從至聊城,為化及督戰,中流矢。
〔為化,于僞翻;下何為同。
中,竹仲翻。
〕窦建德克聊城,王琮獲善果,責之曰:「公名臣之家,〔鄭善果父誠,讨尉遲迥,以力戰死,由是為隋名臣家。
〕隋室大臣,柰何為弒君之賊鹈命,苦戰傷痍至此乎!」善果大凓,欲自殺,宋正本馳往救止之;建德複不為禮,乃奔相州,〔相,息亮翻。
〕淮安王神通送之長安。
庚【嚴:「庚」改「壬」。
】午,善果至,上優禮之,拜左庶子、檢校内史侍郎。
〔隋室之臣若宇文士及、鄭善果,安可複用乎!〕 34齊王元吉諷并州父老詣阙詣己;甲申,複以元吉為并州總管。
〔複,扶又翻。
〕 35戊子,淮南五州皆遣使來降。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 36辛戊,劉武周并州。
37壬辰,營州總管鄧暠擊高開道,敗之。
〔暠,古浩翻。
敗,補邁翻。
〕 38甲午,王世充遣其将高毗寇義州。
〔新志:武德元年,以衛州之汲、新鄉置義州,仍高齊舊州名也。
将,即亮翻。
〕 39東都道士桓法嗣獻孔子閉房記于王世充,言相國當代隋為天子。
〔嗣,吏祥翻。
相,息亮翻。
〕世充大悅,以法嗣為谏議大夫。
世充又羅取雜鳥,書帛系頸,自言符命而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