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六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 國河内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九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唐紀二〔起着雍攝提格(戊寅)八月,盡十二月,不滿一年。

    〕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 武德元年〔(戊寅、六一八)〕 1八月,薛舉遣其子仁果進圍甯州,〔西魏置甯州于定安,置豳州于新平。

    隋志并定安、新平二縣皆屬北地郡。

    大業初,廢新平之豳州,改定安之甯州為豳州。

    唐初析北地之新平、三水置豳州,而以北地郡為甯州,治定安。

    〕刺史胡演擊卻之。

    郝瑗言于舉曰:〔郝,呼各翻。

    瑗,于眷翻。

    〕「今唐兵新破,關中騷動,宜乘勝直取長安。

    」舉然之,會有疾而止。

    辛巳,舉卒。

    〔卒,子恤翻。

    〕太子仁果立,居于折﨡城,〔新志:泾州保定縣有折﨡故城。

    「折」,杜佑作「析」,音思曆翻。

    﨡,章恕翻。

    〕谥舉曰武帝。

     2上欲與李軌共圖秦、隴,〔薛舉父子時據秦、隴。

    〕遣使潛詣涼州,〔複武威郡為涼州。

    宋白曰:涼州之地,本月氏居之,後為匈奴右地。

    漢武帝置涼州,兼統河、隴之地,而河西之地列置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

    東都之季,河西諸郡以去州隔遠,自求立州,為立雍州,晉惠帝末,張軌為涼州刺史,治姑臧,為會府。

    後分置諸州,而武威始專涼州之名。

    使,疏吏翻;下同。

    〕招撫之,與之書,謂之從弟。

    〔從,才用翻。

    〕軌大喜,遣其弟懋入貢。

    上以懋為大将軍,命鴻胪少卿張俟德冊拜軌為涼州總管,封涼王。

    〔胪,陵如翻。

    少,始照翻。

    〕 3初,朝廷以安陽令呂為相州刺史,更以相州刺史王德仁為岩州刺史。

    〔是年五月,王德仁來降;先受朝命,德仁未能有相州也。

    六月,呂以相州來降,故正授之。

    新志以林慮置岩岩州,正德仁所據地。

    朝廷,直遙翻。

    相,息亮翻。

    〕德仁由是怨憤,甲申,誘山東大使宇文明達入林慮山而殺之,〔誘,音酉。

    慮,音廬。

    〕叛歸王世充。

     4己醜,以秦王世民為元帥,〔帥,所類翻。

    〕擊薛仁果。

     5丁酉,臨洮等四郡來降。

    〔後周武帝逐吐谷渾以置洮陽郡,尋置洮州;大業初,改州為臨洮郡。

    洮,土刀翻。

    〕 6隋江都太守陳棱求得炀帝之柩,取宇文化及所留辇辂鼓吹,粗備天子儀衛,〔守,式又翻。

    柩,音舊。

    吹,昌瑞翻。

    粗,坐五翻。

    〕改葬于江都西吳公台下,〔今揚州城西北有雷塘,塘西有吳公台,相傳以為陳吳明徹攻廣陵所築弩台,以射城中。

    〕其王公以下,皆列瘗于帝茔之側。

    〔瘗,于計翻。

    茔,音營。

    〕 7宇文化及之發江都也,〔是年四月,化及發江都。

    〕以杜伏威為曆陽太守;〔義甯元年春,伏威據曆陽。

    〕伏威不受,仍上表于隋皇泰主,拜伏威為東道大總管,封楚王。

     沈法興亦上表于皇泰主,自稱大司馬、錄尚書事、天門公,〔上,時掌翻。

    〕承制置百官,以陳杲仁為司徒,〔新書作「陳果仁」。

    〕孫士漢為司空,蔣元超為左仆射,殷芊為左丞,徐令言為右丞,劉子翼為選部侍郎,李百藥為府掾。

    百藥,德林之子也。

    〔李德林曆事齊、周、隋。

    選,宣絹翻。

    掾,于絹翻。

    〕 8九月,隋襄國通守陳君賓來降,拜邢州刺史。

    〔複以襄國郡為邢州。

    宋白曰:邢州,禹貢衡漳之地,春秋邢侯之國;邢遷于夷儀,即其地。

    秦兼天下,于此置信都郡,項羽改曰襄國,蓋以趙襄子谥名之也。

    石氏置襄國郡。

    隋置邢州,取古邢國為名。

    守,式又翻。

    降,戶江翻。

    〕君賓,伯山之子也。

    〔伯山,陳文帝之子。

    〕 9虞州刺史韋義節〔義甯元年,以安邑、虞鄉、夏三縣置安邑郡,武德元年曰虞州。

    〕攻隋河東通守堯君素,久不下,軍數不利;〔數,所角翻。

    〕壬子,以工部尚書獨孤懷恩代之。

     10初,李密既殺翟讓,〔見一百八十四卷義甯元年十一月。

    翟,苌伯翻。

    〕頗自驕矜,不恤士衆,倉粟雖多,無府庫錢帛,戰士有功,無以為賞;又厚撫初附之人,衆心頗怨。

    徐世績嘗因宴會刺譏其短;密不怿,使世績出鎮黎陽,雖名委任,實亦疏之。

    〔此叙密緻敗之由,非一時之事。

    〕 密開洛口倉散米,無防守典當者,〔當,主當也。

    當,丁浪翻。

    〕又無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或離倉之後,〔離,力智翻。

    〕力不能緻,委棄衢路,自倉城至郭門,〔郭,郛郭也。

    〕米厚數寸,〔厚,戶豆翻。

    〕為車馬所躏踐;〔躏,良刃翻。

    踐,慈演翻。

    〕群盜來就食者并家屬近百萬口,〔近,其靳翻。

    〕無甕盎,織荊筐淘米,洛水兩岸十裡之間,望之皆如白沙。

    密喜,謂賈閏甫曰:「此可謂足食矣!」閏甫對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今民所以襁負如流而至者,以所天此故也。

    〔襁,居兩翻。

    〕而有司曾無愛吝,屑越如此,〔吝,惜也。

    屑越,猶言狼籍而棄之也。

    荀子曰:貨财粟米者,彼将日月栖遲薛越之中野,我今将畜積并聚之于倉廪。

    〕竊恐一旦米盡民散,明公孰與成大業哉!」密謝之,即以閏甫判司倉參軍事。

     密以東都兵數敗微弱,而将相自相屠滅,謂旦夕可平;王世充既專大權,厚賞将士,繕治器械,亦陰圖取密。

    時隋軍乏食,而密軍少衣,〔數,所角翻。

    将,即亮翻。

    治,直之翻。

    少,詩沼翻。

    〕世充請交易,密難之;長史邴元真等各求私利,〔邴,即古丙姓。

    長,知兩翻。

    〕勸密許之。

    先是,東都人歸密者,日以百數;〔先,悉薦翻。

    〕既得食,降者益少,密悔而止。

     密破宇文化及還,〔還,從宣翻。

    〕其勁卒良馬多死,士卒疲病。

    世充欲乘其弊擊之,恐人心不壹,乃詐稱左軍衛士張永通三夢周公,令宣意于世充,當勒兵相助擊賊;乃為周公立廟,〔周公作洛,世充假之以作士氣。

    令,力丁翻;下同。

    為,于僞翻。

    〕每出兵,辄先祈禱。

    世充令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當有大功,不即兵皆疫死。

    〔不,讀曰否。

    〕世充兵多楚人,信妖言,皆請戰。

    〔妖,于驕翻。

    〕世充簡練精銳得二萬餘人,馬二千餘匹。

    壬子,出師擊密,旗幡之上皆書永通字,軍容其盛。

    〔以張永通宣周公之意,故旗幡書永通字以表神助。

    〕癸醜,至偃師,營于通濟渠南,作三橋于渠上。

    〔通濟渠,大業元年所開。

    〕密留王伯當守金墉,自引精兵出偃師,阻邙山以待之。

     密召諸将會議,〔将,即亮翻。

    〕裴仁基曰:「世充悉衆而至,洛下必虛,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東,簡精兵三萬,傍河西出以逼東都。

    〔傍,步浪翻。

    〕世充還,〔還,從宣翻。

    〕我且按甲;世充再出,我又逼之。

    如此,則我有餘力,彼勞奔命,破之必矣。

    」密曰:「公言大善。

    今東都兵有三不可當:兵仗精銳,一也;決計深入,二也;食盡求戰,三也。

    我但乘城固守,蓄力以待之;彼欲鬬不得,求走無路,不過十日,世充之頭可緻麾下。

    」陳智略、樊文超、單雄信皆曰:「計世充戰卒甚少,屢經摧破,悉已喪膽。

    〔少,詩沼翻。

    喪,息浪翻。

    〕兵法曰,『倍則戰』,況不啻倍哉!且江、淮新附之士,望因此機展其勳效,及其鋒而用之,可以得志。

    」于是諸将諠然,欲戰者什七八,密惑于衆議而從之。

    〔将,即亮翻。

    〕仁基苦争不能得,擊地歎曰:「公後必悔之。

    」魏征言于長史鄭颋曰:「魏公雖驟勝,而骁将銳卒多死,〔長,知兩翻。

    颋,他鼎翻。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下同。

    〕戰士心怠,此二者難以應敵。

    且世充乏食,志在死戰,難與争鋒,未若深溝高壘以拒之,不過旬月,世充糧盡,必自退,追而擊之,蔑不勝矣。

    」颋曰:「此老生之常談耳。

    」征曰:「此乃奇策,何謂常談!」拂衣而起。

     程知節将内馬軍與密同營在北邙山上單雄信将外馬軍營于偃師城北。

    〔單,慈淺翻。

    〕世充遣數百騎渡通濟渠攻雄信營,密遣裴行俨與知節助之。

    行俨先馳赴敵,中流矢,墜于地;〔騎,奇寄翻;下同。

    中,竹仲翻。

    〕知節救之,殺數人,世充軍披靡,〔披,普彼翻。

    〕乃抱行俨重騎而還;〔重,直龍翻。

    二人共騎一馬曰重騎。

    還,從宣翻,又如字。

    〕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刺,七亦翻。

    槊,色角翻。

    捩,練結翻,拗捩也。

    折,而設翻。

    〕兼斬追者,與行俨俱免。

    會日暮,各斂兵還營。

    密骁将孫長樂等十餘人皆被重創。

    〔骁,堅堯翻。

    樂,音洛。

    被,皮義翻。

    創,初良翻。

    〕 密新破宇文化及,有輕世充之心,不設壁壘。

    世充夜遣二百餘騎潛入北山,〔北山,即北邙山。

    〕伏溪谷中,命軍士皆秣馬蓐食。

    甲寅旦,将戰,世充誓衆曰:「今日之戰,非直争勝負;死生之分,在此一舉。

    若其捷也,富貴固所所不論;若其不捷,必無一人獲免。

    所争者死,非獨為國,〔為,于僞翻。

    〕各宜勉之!」遲明,〔遲,直二翻。

    〕引兵薄密。

    密出兵應之,未及成列,世充縱兵擊之。

    世充士卒皆江、淮剽勇,〔剽,匹妙翻。

    〕出入如飛。

    世充先索得一人貌類密者,縛而匿之,〔索,山客翻。

    〕戰方酣,使牽以過陳前,〔陳,讀曰陣。

    〕噪曰:「已獲李密矣!」〔考異曰:革命記曰:「世充先于衆中覓得一人眉目狀似李密者,陰畜之而不令出。

    師至偃師城下,與李密未大相接,遽令數十騎馳将所畜人頭來,雲殺得李密,充佯不信,遣衆共看,鹹言是密頭也。

    遂于城下勒兵,擲頭與城中人,城中人亦言是密頭也,遂以城降。

    」今從壺關錄。

    〕士卒皆呼萬歲。

    其伏兵發,乘高而下,馳壓密營,縱火焚其廬舍。

    密衆大潰,其将張童仁、陳智略皆降,〔壓,于甲翻。

    将,即亮翻。

    降,戶江翻;下同。

    〕密與萬餘人馳向洛口。

     世充夜圍偃師;鄭颋守偃師,其部下翻城納世充。

    初,世充家屬在江都,随宇文化及至滑台,又随王軌入李密,密留于偃師,欲以招世充。

    及偃師破,世充得其兄世偉、子玄應、虔〔玄〕恕、瓊等,又獲密将佐裴仁基、鄭颋、祖君彥等數十人。

    世充于是整兵向洛口,得邴元真妻子、鄭虔象母及密諸将子弟,皆撫慰之,令潛呼其父兄。

    〔令,力丁翻。

    〕 初,邴元真為縣吏,坐贓亡命,從翟讓于瓦岡;〔翟,苌伯翻。

    〕讓以其嘗為吏,使掌書記。

    及密開幕府,妙選時英,讓薦元真為長史;密不得已用之,〔此義甯元年春二月事。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