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四

關燈
烏貫翻。

    〕所全者大故也。

    彼先得志,悔無所及。

    」密乃從之,置酒召讓。

    戊午,諒與兄夕及兄子司徒府長史摩侯同詣密,密與讓、弘、裴仁基、郝孝德共坐,單雄信等皆立侍,〔長,知兩翻。

    郝,呼各翻。

    單,慈淺翻。

    考異曰:河洛記雲:「密讓讓兄子摩侯、王儒信同榻而坐。

    」今從蒲山公傳。

    〕房彥藻、鄭颋往來檢校。

    密曰:「今日與達官飲,不須多人,〔達官,猶言顯官也。

    〕左右止留〔章十二行本「留」下有「數人」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給使而已。

    」密左右皆引去,讓左右猶在。

    彥藻白密曰:「今方為樂,〔樂,音洛。

    〕天時甚寒,司徒左右,請給酒食。

    」密曰:「讓司徒進止。

    」讓曰:「甚佳。

    」乃引讓左右盡出,獨密下壯士蔡建德持刀立侍。

    食未進,密出良弓,與讓習射,讓方引滿,建德自後斫之,踣于床前,〔踣,蒲北翻。

    〕聲若牛吼,并弘、摩侯、儒信皆殺之。

    徐世績走出,門者斫之傷頸,王伯當遙诃止之。

    單雄信叩頭請命,密釋之。

    左右驚擾,莫知所為,密大言曰:「與君等同起義兵,本除暴亂。

    司徒專行暴虐,陵辱群僚,無複上下;今所誅止其一家,諸君無預也。

    」命扶徐世績置幕下,親為傅瘡。

    〔為,于僞翻。

    〕讓麾下欲散,密使單雄信前往宣慰,密尋獨騎入其營,〔獨騎,猶言單騎也。

    騎,奇寄翻。

    〕曆加撫谕,令世績、雄信、伯當分領其衆,中外遂定。

    讓殘忍,摩侯猜忌,儒信貪縱,故死之日,所部無哀之者;然密之将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始,王世充知讓與密必不久睦,冀其相圖,得從而乘之。

    及聞讓死,大失望,歎曰:「李密天資明決,為龍為蛇,固不可測也!」 21壬戍,李淵備法駕迎代王即皇帝位于天興殿,〔天興殿,當作大興殿。

    〕時年十三,大赦改元,〔改元義甯。

    〕遙尊炀帝為太上皇。

    甲子,淵自長樂宮入長安。

    以淵為假黃钺、使持節、大都督内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

    〔樂,音洛。

    使,疏吏翻。

    令,力定翻。

    相,息亮翻。

    〕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改教稱令,日于虔化門視事。

    〔虔化門,在大興殿前東偏。

    〕乙醜,榆林、靈武、平涼、安定諸邵皆遣使請命。

    〔使,疏吏翻。

    〕丙寅,诏軍國機務,事無大小,文武設官,位無貴賤,憲章賞罰,鹹歸相府;唯郊祀天地,四時禘祫奉聞。

    〔祫,戶夾翻。

    〕置丞相府官屬,〔考異曰:唐帝紀在十二月癸未。

    今從創業注。

    〕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

    何潘仁使李綱入見,〔長,知兩翻。

    見,賢遍翻。

    〕淵留之,以為丞相府司錄,〔錄者,總錄一府之事。

    隋自文帝受禅後,不複有丞相府,亦無官屬。

    唐公輔政,位絕群後,凡官屬皆複特置之。

    〕專掌選事。

    〔選,宣戀翻。

    〕又以前考功郎中窦威為司錄參軍,使定禮儀。

    威,熾之子也。

    〔窦熾,隋初三公。

    〕淵傾府庫以賜勳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隋散職,左右光祿,從一品。

    〕以為「今義師數萬,并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長安城中六街;苑城包漢故都,抵渭水。

    〕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

    」淵從之。

    己巳,以李建成為唐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為齊公。

     22河南諸郡盡附李密,唯荥陽太守郇王慶、梁邵太守楊汪尚為隋守。

    〔慶,河間王弘之子;弘,高祖從祖弟也。

    炀帝改宋州為梁郡。

    郇,音荀。

    為,于僞翻;下同。

    〕密以書招慶,為陳利害,且曰:「王之家世,本住山東.本姓郭氏,乃非楊族。

    芝焚蕙歎,事不同此。

    」初,慶祖父元孫早孤,随母郭氏養于舅族。

    及武元帝從周〔章:十二行本「文」下有「帝」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起兵關中,〔楊忠,谥武元皇帝。

    〕元孫在邺,恐為高氏所誅,〔北齊高氏。

    〕冒姓郭氏,故密雲然。

    慶得書惶恐,即以郡降密,〔降,戶江翻;下同。

    〕複姓郭氏。

     23十二月,癸未,追谥唐王淵大父襄公為景王;考仁公為元王,夫人窦氏為穆妃。

    〔襄公,虎。

    仁公,昺。

    窦氏,毅之女,是為太穆皇後。

    谥,神至翻。

    〕 24薜舉遣其子仁果寇扶風,唐弼據汧源拒之。

    〔汧源縣,隋屬扶風郡。

    汧,苦堅翻。

    〕舉遣使招弼,弼乃殺李弘芝,請降于舉,〔唐弼立李弘芝見一百八十二卷大業十年。

    使,巯吏翻。

    降,戶江翻。

    〕仁果乘其無備,襲破之,悉并其衆。

    弼以數百騎走詣扶風請降,扶風太守窦琎殺之。

    舉勢益張,〔守,式又翻。

    張,知亮翻。

    〕衆号三十萬,謀取長安;聞丞相淵已定長安,遂圍扶風。

    淵使李世民将兵擊之。

    〔将,即亮翻。

    〕又使姜諅、窦軌俱出散關,〔大散關,在扶風邵陳倉縣西南。

    散,悉亶翻。

    〕安撫隴右;左光祿大夫李孝恭招慰山南;府戶曹張道源招慰山東。

    〔道源,丞相府戶曹也。

    〕孝恭,淵之從父兄子也。

    從,才用翻。

     癸巳,世民擊薜仁果于扶風,大破之,追奔至泺坻而還。

    〔坻,可禮翻,又丁計翻。

    還,從宣翻,又如字。

    〕薜舉大懼,問其群臣曰:「自古天子有降事乎﹖」黃門侍郎錢唐褚亮曰:〔隋志,錢唐錄屬餘杭郡。

    降,戶江翻。

    〕劉禅仕晉,〔事見魏紀、晉紀。

    〕近世蕭琮,至今猶貴。

    〔謂蕭氏子弟也。

    〕轉禍為福,自古有之。

    」衛尉卿郝瑗趨進曰:「陛下失問!褚亮之言又何悖也!〔郝,呼各翻。

    瑗,于眷翻。

    悖,蒲妹翻。

    〕昔漢高祖屢經奔敗,〔見本紀。

    〕蜀先主亟亡妻子,〔見漢獻帝紀。

    亟,去吏翻。

    〕卒成大業;〔卒,子恤翻。

    〕陛下柰何以一戢不利,遽為亡國之計乎!」舉亦悔之曰:「聊以此試君等耳。

    」乃厚賞瑗,引為謀主。

     25乙未,平涼留守張隆,丁西,河池太守蕭瑀及扶風漢陽郡相繼來降。

    〔炀帝改成州為漢陽郡,武都仇池也。

    守,式又翻。

    降,戶江翻。

    〕以窦琎為工部尚書、燕國公,〔琎,則鄰翻。

    燕,因肩翻。

    〕蕭瑀為禮部尚書、宋國公。

    〔瑀,音禹。

    〕 26姜諅、窦軌進至長道,〔元魏分上祿置長道縣,隋屬漢陽郡。

    〕為薜舉所敗,引還。

    〔敗,補邁翻。

    還,從宣翻。

    〕淵使通議大夫醴泉劉世讓安集唐弼餘黨,〔通議大大,隋散職,從四品。

    隋志,醴泉縣屬京兆郡,後魏之甯夷縣,開皇十八年改名。

    〕與舉相遇,戰敗,為舉所虜。

     27李孝恭擊破朱粲,諸将請盡殺其俘,〔将,即亮翻。

    〕孝恭曰:「不可,自是以往,誰複肯降矣!」〔章:十二行本「矣」下有「皆釋之」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複,扶又翻。

    〕于是自金川出巴、蜀,檄書所至,降附者三十餘州。

    〔隋志,金川縣,帶西城郡,漢西城縣地;梁初曰上廉,後曰吉陽,西魏改曰吉安,後周以西城入焉;大業三年,改曰金川,以其地産金也。

    自金川出巴中,自巴中則至蜀矣。

    〕 28屈突通與劉文靜相持月餘,通複使桑顯和夜襲其營,〔屈,居勿翻。

    複,扶又翻。

    〕文靜與左光祿大夫段志玄悉力苦戰,顯和敗走,盡俘其衆,通勢益蹙。

    或說通降,通泣曰:「吾曆事兩主,〔兩主,謂文帝、炀帝。

    說,式芮翻。

    降,戶江翻;下同。

    〕恩顧甚厚。

    食人之祿而違其難。

    〔難,乃旦翻。

    〕吾不為也!」每自摩其頸曰:「要當為國家受一刀!」勞勉将士,未嘗不流涕,〔為,于僞翻。

    勞,力到翻。

    将即亮翻。

    〕人亦以此懷之。

    丞相淵遣其家僮召之,通立斬之。

    及聞長安不守,家屬悉為淵所虜,乃留顯和鎮潼關,引兵東出,将趣洛陽。

    〔趣,七喻翻,又逡須翻。

    〕通适去,顯和即以城降文靜。

    〔降,戶江翻。

    〕文靜遣窦琮等将輕騎與顯和追之,及于稠桑。

    〔虢州湖城縣有稠桑驿。

    琮,徂宗翻。

    将,即高翻,又音如字,領也。

    騎,奇寄翻。

    〕通結陳自固,〔陳,讀曰陣。

    〕窦琮遺通子壽往谕之,通罵曰:「此賊何來!昔與汝為父子,今與汝為仇雠!」命左右射之。

    〔射,而亦翻。

    〕顯和謂其衆曰:「今京城已陷,汝輩皆關中人,去欲何之!」衆皆釋仗而降。

    通知不免,下馬東南向再拜号哭曰:〔号,戶刀翻。

    〕「臣力屈至此,非攻負國,天地神祇實知之!」〔祇,其支翻。

    〕軍人執通送長安,〔考異曰:革命記:「高祖令諸将擊通,通走出潼關。

    仍令通子壽随軍喚父,至稠桑,追及之。

    壽告通雲:『天下今既喪亡,相王舉義兵,平定禍亂;大人須轉禍為福,以自保全。

    單馬輕身,将欲何往﹖』通叱壽雲:『此賊何由可耐!』引弓射之。

    壽招喚通兵士,并悉放使來降。

    壽乃馳走抱通,『請大人屈節歸義。

    』通遂回首東南,雨淚号哭,口稱至尊:『臣力屈以至于此,非臣敢虧名節,違背國恩。

    』然始收淚赴軍,以見唐王。

    」今從唐書。

    唐裴矩傳:「屈突通敗問至江都,炀帝問矩方略,矩曰:『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失事機;唯銮輿早還,方可平定。

    』」按隋失天下,皆因矩谄谀所緻,豈敢辄勸帝西還!蓋矩經事唐朝,其子孫及史官附益此語,欲蓋其惡耳。

    今所不取。

    〕淵以為兵部尚書,賜爵蔣公,〔蔣,古國名。

    〕兼秦公元帥府長史。

    〔長,知兩翻。

    〕 淵遣通至河東城下招谕堯君素,君素見通,歔欷不自勝,〔歔,音虛。

    欷,音希,又許既翻。

    勝,音升。

    〕通亦泣下沾衿,因謂君素曰:「吾軍已敗,義旗所指,莫不響應,事勢如此,卿宜早降。

    」君素曰:公為國大臣,主上委公以關中,代王付公以社稷,柰何負國生降,乃更為人作說客邪!〔降,戶江翻。

    為,于僞翻。

    說,輸芮翻。

    邪,音耶。

    〕公所乘馬,即代王所賜也,公何面目乘之哉!」通曰:「籲,君素,我力屈而來!」君素曰:「方今力猶未屈,何用多言!」通而凓而退。

     29東都米鬥三錢,〔章:十二行本「錢」作「千」;乙十一行本同;孔本「三」作「千」;退齋校同。

    〕人餓死者什二三。

     30庚子,王世充軍士有亡降李密者,密問:「世充軍中何所為﹖」軍士曰:「比見益募兵,再飨将士,不知其故。

    」〔比,毗至翻。

    〕密謂裴仁基曰:「吾幾落奴度中,〔幾,居依翻。

    〕光祿知之乎﹖吾久不出兵,世充刍糧将竭,求戰不得,故募兵飨士,欲乘月晦以襲倉城耳,宜速備之。

    」乃命平原公郝孝德、琅邪公王伯當、齊郡公孟讓勒兵分屯倉城之側以待之。

    〔郝,呼各翻。

    邪,音耶。

    其夕三鼓,世充兵果至,伯當先遇之,與戰,不利。

    世充兵即陵城,總管魯儒拒郄之;伯當更收兵擊之,世充大敗,斬其骁将費青奴,〔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

    費,扶沸翻。

    〕士卒戰溺死者千餘人。

    世充屢與密戰,不勝,〔考異曰:蒲山公傳雲:「自洛北敗至此,七十餘戰。

    」河洛記雲:「四十餘戰,再三失利。

    」今但雲屢與密戰。

    〕越王侗遣使勞之,〔侗,他紅翻。

    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世充訴以兵少,數戰疲弊;〔少,詩沼翻。

    數,所角翻。

    〕侗以兵七萬益之。

     31劉文靜等引兵東略地,取弘農郡,遂定新安以西。

    〔隋志:河南郡陝縣,舊置弘農郡,大業初置弘農宮。

    别自有弘農郡,領弘農、盧氏、長泉、朱陽等縣。

    新安縣亦屬河南郡,其地在陝東。

    則取弘農郡,并夕農宮取之矣。

    〕 32甲辰,李淵遣雲陽令詹俊、武功縣正李仲衮徇巴、蜀,下之。

    〔隋志:雲陽、武功二縣皆屬京兆郡。

    炀帝改縣尉為縣正。

    詹,姓也。

    周有詹父,楚有詹尹。

    考異曰:創業注雲:「十一月甲子,遺使慰谕巴蜀。

    」實錄在十一月甲辰,唐曆在十二月丙午。

    未知創業注所雲者即俊等邪,為别使也﹖今從實錄。

    〕 33乙巳,方與賊帥張善安襲陷廬江郡,〔隋志:方與縣屬彭城郡。

    炀帝改廬州為廬江郡。

    方與,音房豫。

    帥,所類翻。

    〕因渡江,歸林士弘于豫章;士弘疑之,營于南塘上。

    〔炀帝改洪州為豫章郡。

    水經注:南昌縣南塘,本通大江,漢水元中,太守張躬築塘以通南路。

    大江,南江也。

    〕善安恨之,襲破士弘,焚其郛郭而去,士弘徙居南康。

    蕭銑遣其将蘇胡兒襲豫章,克之,将,即亮翻。

    士弘退保餘幹。

    〔炀帝改虔州為南康郡。

    餘幹縣屬鄱陽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