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四

關燈
〔将,即亮翻。

    〕自是信使往來不絕。

     雨久不止,淵軍中糧乏;劉文靜未返,或傳突厥與劉武周乘虛襲晉陽;淵召将佐謀北還。

    〔厥,矢勿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裴寂等皆曰:「宋老生、屈突通連兵據險,未易猝下。

    〔屈,居勿翻。

    〕李密雖雲連和,奸謀難測。

    突厥貪而無信,唯利是視。

    武周,事胡者也。

    太原一方都會,且義兵家屬在焉,不如還救根本,更圖後舉。

    」李世民曰:「今禾菽被野,何憂乏糧!老生輕躁,一戰可擒。

    〔被,皮義翻。

    躁,則到翻。

    〕李密顧戀倉粟,未遑遠略。

    武周與突厥外雖相附,内實相猜。

    武周雖遠利太原,豈可近忘馬邑!本興大義,奮不顧身以救蒼生,當先必鹹陽,号令天下。

    今遇小敵,遽已班師,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為賊耳,〔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為然。

    淵不聽,促令引發。

    世民将複入谏,〔令,力丁翻。

    複,扶又翻。

    〕會日暮,淵已寝;世民不得入,号哭于外,聲聞帳中。

    〔号,戶刀翻。

    聞,音問。

    〕淵召問之,世民曰:「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克,退還則散;衆散于前,敵乘于後,死亡無日,何得不悲!」淵乃悟曰:「軍已發,柰何﹖」世民曰:「右軍嚴而未發;〔嚴,裝也。

    〕左軍雖去,計亦未遠,請自追之。

    」淵笑曰:「吾之成敗皆在爾,知複何言,〔複,扶又翻。

    〕唯爾所為。

    」世民乃與建成〔章:十二行本「成」下有「分道」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夜追左軍複還。

    〔複,音如字。

    考異曰:創業注:「帝集文武官人及大郎、二郎等而謂之曰:『以天贊我而言,應無此勢;以人事見機而發,無有不為。

    借遣吾當突厥、武周之地,何有不來之理。

    諸公謂雲何﹖』議者以『老生、屈突通相去不遠;李密谲诳,奸謀難測;突厥見利而行;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都之會.義兵家屬在焉。

    愚夫所慮,伏聽教旨。

    』唐公顧謂大郎、二郎曰:『爾輩何如﹖』對曰:『武周位極而志滿,突厥少信而貪利,外雖相附,内實相猜。

    突厥必欲求利太原,甯肯近忘馬邑!武周悉其此勢,未必同謀同志。

    老生、突厥奔競來拒,進阙圖南,退窮自北,還無所必,往無所之,畏溺先沉,近于斯矣。

    今禾菽被野,人馬無憂,,坐即有糧,行即得衆。

    李密戀于倉粟,未遑遠略。

    老生輕躁,破之不疑。

    定業取威,在茲一決。

    諧人保家愛命,言不可聽。

    雨罷進軍,若不殺老生而不取霍邑,兒等敢以死謝!』唐公喜曰:『爾謀得之,吾其決矣。

    三占從二,何藉輿言。

    懦夫之徒,幾敗乃公事耳。

    』」太宗實錄盡以為太宗之策,無建成名,蓋沒之耳。

    據建成同追左軍,則是建成意亦不欲還也。

    今從創業注。

    〕丙子,太原運糧亦至。

     7武威鷹揚府司馬李軌,〔炀帝改涼州為武威郡。

    各郡置鷹揚府,有郎将、副郎将、長史、司馬。

    〕家富,好任俠;〔好,呼到翻;下同。

    〕薜舉作亂于金城,〔是年,夏四月,薛舉起。

    〕軌與同郡曹珍、關謹、梁碩、李赟、安修仁等謀曰:〔赟,于倫翻。

    「薛舉必來侵暴,郡官庸怯,勢不能禦,吾輩豈可束手并妻孥為人所虜邪!〔孥,音奴。

    邪,音耶。

    〕不若相與并力拒之,保據河右以待天下之變。

    」衆恉皆以為然,欲推一人為主,各相讓,莫肯當。

    曹珍曰:「久聞圖谶李氏當王;〔谶,楚谮翻。

    〕今軌在謀中,乃天命也。

    」遂相與拜軌,奉以為主。

    丙辰,軌令修仁集諸胡,〔令,力丁翻。

    安氏,涼州豪望,世為民夷所附,故使之集諸胡。

    軌結民間豪傑,共起兵,執虎贲郎将謝統師、郡丞韋士政。

    〔贲,音奔。

    将,即亮翻。

    統,他綜翻。

    軌自稱河西大涼王,置官屬并拟開皇故事。

    關謹等欲盡殺隋官,分其家赀,軌曰:「諸人既逼以為主,當禀其号令。

    今興義兵以救生民,乃殺人取貨,此群盜耳,将何以濟!」于是以統師為太仆卿。

    西突厥阙度設據會甯川,〔大業八年,分阙度設居會甯。

    厥,九勿翻。

    〕自稱阙可汗,請降于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降,戶江翻。

    〕 8薜舉自稱秦帝,〔考異曰:唐高祖實錄:「武德元年四月辛卯,舉稱尊号。

    」按今冬舉敗,問褚亮曰:「天子有降事否﹖」是則已稱尊号也。

    今從唐書舉傳。

    〕立其妻鞠氏為皇後,子仁果為皇太子。

    遣仁果将兵圍天水,克之,舉自金城徙都之。

    仁果多力,善騎射,〔将,即高翻。

    騎,奇寄翻。

    〕軍中号萬人敵;然性貪而好殺。

    嘗獲庾信子立,怒其不降,磔于火上,稍割以噉軍士。

    〔庾信自梁入關,有文名。

    史言薜仁果在兵間不能收4禮文藝名義之士,卒以敗亡。

    好,呼到翻。

    降,戶江翻。

    磔,陟格翻。

    噉,徒濫翻。

    及克天水,悉召富人,倒懸之,以醋灌鼻,責其金寶。

    舉每弁之曰:「汝之才略足以辦事,然苛虐無恩,終當覆我國家。

    」 舉遣晉王仁越将兵趨劍口,至河池郡;太守蕭瑀拒郄之。

    〔劍口,劍門關口。

    舉指授仁越,使之趨劍口,未至,而蕭瑀以河池拒之,遂退郄。

    将,即亮翻;下同。

    趨,七喻翻,又逡須翻。

    瑀,音禹。

    守,式又翻。

    〕又遣其将常仲興濟河擊李軌,與軌将李赀戰于昌松,〔隋志:昌松縣,屬武威郡。

    〕仲興舉軍敗沒。

    軌欲縱遣之,赀曰:「力戰獲俘,複縱以資敵,将焉用之!不如盡坑之。

    」〔複,扶又翻;下同。

    焉,于幹翻。

    〕軌曰:「天若祚我,當擒其主,此屬終為我有;若其無成,留之何益!」乃縱之。

    〔李軌不殺隋官,縱薜舉兵,皆有人君之言;其才略不足以濟,則徒言無益也。

    〕未幾,攻張掖、敦煌、西、枹罕,皆克之〔幾,居豈翻。

    敦,徒門翻。

    枹,音膚。

    〕盡有河西五郡之地。

     9炀帝诏左禦衛大将軍涿郡留守薜世雄将燕地精兵三萬讨李密,〔燕,因肩翻。

    〕命王世充等諸将恉受世雄節度,所過盜賊,随便誅翦。

    世雄行至河間,軍于七裡井,〔七裡井,蓋其地去河間七裡,故名。

    〕窦建德士衆惶懼,悉拔諸城南遁,聲言還入豆子簗。

    〔簗,各朗翻。

    〕世雄以為畏己,不複設備,建德謀還襲之。

    其處去世雄營百四十裡,建德帥敢死士二百八十人先行,〔帥,讀曰率。

    〕令餘衆續發,建德與其士衆約曰:「夜至,則擊其營;己明,則降之。

    」〔降,戶江翻;下同。

    〕未至,一裡所,天欲明,建德惶惑議降;會天大霧,人咫尺不相辨,建德喜曰:「天贊我也!」〔贊,助也。

    〕遂突入其營擊之,世雄士卒大亂,皆騰栅走。

    世雄不能禁,與左右數十騎遁歸涿郡,〔考異曰:革命記:「帝以李密在洛口,征遼回日,令右翊衛将軍薜世雄于留鎮丘内簡練精銳及幽、易骁勇讨密,經過之處,若有草竊,随便誅翦;仍令王世充等諸軍并取世雄處分。

    世雄乃自領精兵六萬,四月末,至柯間郡城下作營,州縣皆備牛酒軍糧以待薜将軍。

    時建德以無糧食,兵士先皆分散,餘軍不滿千人,在武強縣境收麥充食,聞世雄兵至河間,惶懼無計。

    問一女巫:『欲走避之,如何﹖』巫雲:『不免。

    』問:『欲首如何﹖』巫雲:『亦不吉。

    』問:『欲掩其不備擊之,如何﹖』巫雲:『今夜天未明到,大吉。

    』蔔時,日已午;蔔處,去河間一百四十裡。

    建德簡精兵二百八十人先行,餘勒續發。

    建德與衆決雲:『夜到即打,明即降之,吉兇之事,在此舉耳。

    』遂行。

    去世雄營二裡,天已屬明,又聞吹角聲拟發,建德惶惑欲降。

    須臾,大霧忽起,建德曰:『此天助我也。

    』遽引兵入營政之,兵遂大亂。

    世雄左右先已裝束拟發,世雄遂得上馬奔走,仍中數槍,僅而獲免。

    幽、易之士,并不欲作留鎮兵,先無鬬意,既不知賊多少,悉棄甲奔亡,遂使山東賊勢轉盛。

    李密先招慰河北州縣,多悉從之。

    世雄凓憤而卒。

    」唐窦建德傳雲:「七月,世雄讨之,建德帥敢死士千人襲之,世雄以數百騎遁去。

    」今從隋薜世雄傳,以建德傳、革命紀參之。

    〕凓恚發病卒。

    〔恚,于避翻。

    卒,子恤翻。

    〕建德遂圍河間。

     10八月,己卯,雨霁。

    庚辰,李淵命軍中曝铠仗行裝。

    〔铠,可亥翻。

    〕卒已旦,東南由山足細道趣霍邑。

    〔趣,七喻翻,又遂須翻。

    〕淵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無謀,以輕騎挑之,〔挑,徒了翻。

    〕理無不出;脫其固守,則誣以貳于我。

    彼恐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淵曰:「汝測之善,老生不能逆戰賈胡,〔謂淵屯賈胡堡時,老生不能逆戰。

    賈,音古。

    〕吾知其無能為也!」淵與數百騎先至霍吧城東數裡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數十騎至城下,舉鞭指麾,若将圍城之狀,且诟之。

    〔騎,奇寄翻。

    诟,苦候翻。

    〕老生怒,引兵三萬自東門、南門分道而出,淵使殷開山趣召後軍。

    〔趣,讀曰促。

    〕後軍至,淵欲使軍士先食而戰,世民曰:「時不可失。

    」淵乃與建成陳于城東,世民陳于城南。

    〔陳,讀曰陣;下同。

    〕淵、建成戰小卻,世民與軍頭臨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馳下,〔新唐志曰:武德元年,改鷹揚郎将曰軍頭。

    蓋起兵之初,已置軍頭也。

    後又改軍頭為骠騎将軍。

    隋志,臨淄縣屬北海郡。

    〕沖老生陳,出其背,世民手殺數十人,兩刀皆缺,流血滿袖,灑之複戰。

    淵兵複振,〔複,扶又翻。

    〕因傳呼曰:「已獲老生矣!」老生兵大敗,淵兵先趣其間,〔趣,七喻翻。

    〕門閉,老生下馬投塹,劉弘就斬之,僵屍數裡。

    〔塹,七豔翻。

    僵,居良翻。

    〕日己暮,淵即命登城,時無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

     淵賞霍邑之功,軍吏疑奴應募者不得與良人同,淵曰:矢石之間,不辨貴賤,論勳之際,何有等差,,有并從本勳授。

    」壬午,淵引見霍邑吏民,勞賞如西河,〔勞,力到翻。

    〕選其可壯使從軍;關中軍士欲歸者,并授五品散官,〔炀帝置散職九大夫,朝請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從五品。

    散,悉但翻。

    〕遣歸。

    〔既順其歸志,又以動關中士民之心。

    〕或谏以官太濫,淵曰:「隋氏吝惜勳賞,此所以失人心也,柰何效之!且收衆以官,不勝于用兵乎!」 丙戍,淵必臨汾郡,〔平陽,古郡名,後改置唐州,後改為晉州,開皇初,改郡曰平河;平陽?之鴾篪{汾縣,惡平陽之名也;大業初,改曰臨汾郡。

    〕辛卯,進攻,克之。

    叔達,陳高宗之子,有才學,淵禮而用之。

     癸巳,淵至龍門,〔龍門縣屬河東郡,在郡東北。

    〕劉文靜、康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馬二千匹來至。

    潚喜其來緩,謂文靜曰:「吾西行及河,突厥始至,兵少馬多,皆君将命之功也。

    」〔厥,九勿翻。

    少,詩沼翻。

    〕 汾陽薜大鼎說淵:「按新唐書,薜大鼎,蒲州汾陰人。

    隋、唐志亦皆無汾陽縣,「陽」當作「陰」。

    說,式芮翻。

    〕「請勿攻河東,自龍門直濟河,據永豐倉,傳檄遠近,關中可坐取也。

    」淵将從之。

    諸将請先攻河東,乃以大鼎為大将軍府察非掾。

    〔察非掾,言使之察奸非,若漢刺奸掾也。

    炀帝時左、右候衛府增置察非掾。

    諸将,即亮翻。

    掾,俞絹翻。

     河東縣戶曹任緕〔河東縣,帶河東郡,舊曰蒲坂,開皇十六年改名。

    隋制,縣置金、戶、兵、法、士等曹佐。

    任,音壬。

    環,古回翻。

    〕說淵曰:「關中豪傑皆企踵以待義兵。

    緕在馮翊積年,〔緕,仁壽中為馮翊韓城尉。

    說,式芮翻。

    企,去智翻。

    〕知其豪傑,請往谕之,必從風而靡。

    義師自梁山濟河,指韓城,逼邰陽。

    〔梁山,在韓城縣界,臨河,即左傳所謂梁山崩者也。

    韓城、邰陽二縣皆屬馮翊郡,隋所置也。

    杜佑曰:同州韓城縣,漢為夏陽縣,有梁山、龍門山。

    宋白曰:今韓城縣西南三裡有夏陽故城,乃韓國故城。

    今縣理南二十五裡有少梁故城。

    隋文帝分邰陽故城,于此置韓城縣,以古韓城為名。

    邰,古沓翻。

    〕蕭造文吏,必當望塵請服。

    孫華之徒,皆當遠迎,然後鼓行而進,直據永豐,雖未得長安,關中固已定矣。

    」淵悅,以緕為銀青光祿大夫。

    〔隋制,銀青光祿,散職,從三品。

     時關中群盜,孫華最強;丙申,淵至汾陰,以書招之。

    〔汾陰縣屬河東郡。

    〕己亥,淵進軍壺口,〔隋志:文城郡昌甯縣有壺口山。

    〕河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