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是日,孝德以馬一匹自送至河,執袂飲酒而别,軍中慕從者亦數十人,仍遣兵馬将送于翟讓。
」今從隋書。
〕為讓畫策,〔為,于僞翻。
〕往說諸小盜,皆下之。
讓悅,稍親近密,與之計事,〔近,其靳翻。
〕密因說讓曰:「劉、項皆起布衣為帝王。
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銳兵盡于遼東,和親絕于突厥,〔厥,九勿翻。
〕方乃巡遊揚、越,委棄東都,此亦劉、項奮起之會也。
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馬精銳,席卷二京,誅滅暴虐,隋氏不足亡也!」〔卷,讀曰卷。
〕讓謝曰:「吾侪群盜,旦夕偷生草間,〔侪,士皆翻。
〕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 會有李玄英者,自東都逃來,經曆諸賊,求訪李密,雲「斯人當代隋家。
」人問其故,玄英言:「比來民間謠歌〔比,毗至翻。
〕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
勿浪語,誰道許!』『桃李子』,謂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與後,皆君也;『宛轉花園裡』,謂天子在揚州無還日,将轉于溝壑也;『莫浪語,誰道許』者,密也。
」既與密遇,遂委身事之。
前宋城尉齊郡房玄藻,自負其才,〔隋志:宋城縣,帶梁郡,舊日睢陽,開皇十八年更名。
〕恨不為時用,預于楊玄感之謀,變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間,遂與之俱遊漢、沔,〔沔,彌兖翻。
〕徧入諸賊,說其豪傑;還日,從者數百人,〔說,式芮翻。
從,才用翻。
〕仍為遊客,處于讓營。
〔處,昌呂翻。
〕讓見密為豪傑所歸,欲從其計,猶豫未決。
有賈雄者,曉陰陽占候,為讓軍師,言無不用。
密深結于雄,使之托術數以說讓;雄許諾,懷之未發。
會讓召雄,告之密所言,問其可否,對曰:「吉不可言。
」又曰:「公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無不濟。
」讓曰:「如卿言,蒲山公當自立,何來從我﹖」對曰:「事有相因。
所以來者,将軍姓翟,翟者,澤也,〔翟,苌伯翻。
〕蒲非澤不生,故須将軍也。
」讓然之,與密情好日笃。
〔好,呼到翻。
〕 密因說讓曰:「今四海糜沸,〔糜,粥也,言如粥之沸也。
〕不得耕耘,公士衆雖多,食無倉廪,唯資野掠,常苦不給。
若曠日持久,加以大敵臨之,必渙然離散。
未若先取荥陽,休兵館谷,〔考異曰:革命記:「密說讓曰:『洛口倉米逾巨億,請公發一劄之令,使密奉之,告諸道英雄,就倉吃米,必當雲合響應,受命于公,然後稱帝号以定中原』雲雲。
讓曰:『就倉食米,實是上計。
自顧庸賤,甯敢别創餘心;必如此謀,願奉公為主。
』密懷懼,改容而拜,讓亦拜。
于是言宴盡歡,各恨相知之晚。
即日,讓作書與密,散告諸處賊頭,并克期定日,令總會洛口倉食米。
」今從隋書〕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争利。
」讓從之,于是破金陽關,〔金堤關,當在荥陽界,以漢金堤名之。
〕攻荥陽諸縣,多下之。
荥陽太守郇王慶,弘之子也,〔弘,高祖從祖弟也,封河間王。
守,式又翻;下同。
〕不能讨,帝徙張須妷為荥陽通守以讨之。
庚戌,須妷引兵擊讓,讓向數為須妷所敗,〔數,所角翻。
敗,補邁翻。
〕聞其來,大懼,将避之。
密曰:「須妷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擒也。
〔狠,戶墾翻。
〕公但列陳以待,密保為公破之。
」〔陳,讀曰陣;下同。
為,于僞翻;下同。
〕讓不得已,勒兵将戰,密分兵千餘大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間。
須妷素輕讓,方陳而前,讓與戰,不利,須妷乘之,逐北十餘裡;密發伏掩之,須妷兵敗。
密與讓及徐世績、王伯當合軍圍之,須妷潰圍出;左右不能盡出,須妷躍馬複入救之,來往數四,遂戰死。
所部兵晝夜号哭,數日不止,〔史言張須妷得士卒心。
号,戶刀翻。
〕河南郡縣為之喪氣。
〔為,于僞翻。
喪,息浪翻。
〕鷹揚郎将河東賈務本為須妷之副,亦被傷,帥餘衆五千餘人奔梁郡,務本尋卒。
〔将,即亮翻。
被,皮義翻。
帥,讀曰率。
卒,子恤翻。
〕诏以光祿大夫裴仁基為河南讨捕大使,代領其衆,徙鎮虎牢。
〔虎牢,即荥陽郡汜水縣。
使,疏吏翻。
〕 讓乃令密建牙,别統所部,号蒲山公營。
密部分嚴整,〔分,扶問翻。
〕凡号令士卒,雖盛夏,皆如背負霜雪。
躬服儉素,所得金寶,悉頒賜麾下,由是人為之用。
麾下士卒多為讓士卒所陵辱,以威約有素,不敢報也。
讓謂密曰:「今資糧粗足,〔粗,坐五翻;今人多從去聲。
〕意欲還向瓦崗,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讓從此别矣。
」讓帥辎重東引,〔重,直用翻。
〕密亦西行至康城,說下數城,說,輸芮翻。
大獲資儲。
讓尋悔,複引兵從密。
〔複,扶又翻。
〕 16鄱陽賊帥操師乞自稱元興王,建元始興,〔帝改饒州為鄱陽郡。
操,姓也,帥,所類翻。
考異曰:隋帝紀作「操天成」。
按唐高祖實錄林士弘傳:「大業末,與其鄉人操師乞起為群盜,師乞僭号,建元為天成,攻陷豫章郡,入據之。
」唐書士弘傳:「操乞師自号元興王。
」皆無操天成名。
此賊本一人,而隋、唐二史各有名号年紀,今參取之。
〕攻陷豫章郡,〔帝改洪州為豫章郡。
〕以其鄉人林士弘為大将軍,诏治書侍禦史劉子翊将兵讨之。
師乞中流矢死,〔治,直之翻。
中,竹仲翻。
〕士弘代統其衆,與子翊戰于彭蠡湖,〔禹貢:東彙澤為彭蠡。
班志:豫章郡彭澤縣,彭蠡湖在西。
今在南康軍城東南,西接江州德化縣界,周回四百五十裡。
〕子翊敗死。
士弘兵大振,至十餘萬人。
十二月,壬辰,士弘自稱皇帝,國号楚,建元太平;〔考異曰:唐高祖實錄:「士弘自稱南越王,尋僭号,建元延康。
」唐書林士弘傳:「操乞師攻陷豫章郡而據之,以士弘為大将軍。
乞師既死,士弘代董其衆,複與劉子翊大戰于彭蠡湖,隋師敗績,子翊死之。
士弘大振,兵至十餘萬。
十三年,徙據虔州稱帝。
」其國号、年名此同。
今從隋書。
〕遂取九江、臨江、南康、宜春等郡,〔帝改江州為九江郡,改撫州為臨川郡,虔州為南康郡,袁州為宜春郡。
〕豪傑争殺隋守令,以郡縣應之。
其地北自九江,南及番禺,皆為所有。
〔南海郡治番禺,隋并為南海縣。
番,音潘。
禺,音愚。
〕 17诏以右骁衛将軍唐公李淵為太原留守,〔帝改并州為太原郡。
骁,堅堯翻。
守,式又翻。
〕以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為之副,〔帝改定官制,十二衛府每衛置護軍四人,掌副貳将軍,尋改護軍為虎贲郎将,正四品,而置虎牙郎将六人副焉,從四品。
将,即亮翻;下同。
贲,音奔。
〕将兵讨甄翟兒,〔甄,側鄰翻。
〕與翟兒遇于雀鼠谷。
〔隋志,西河郡永安縣有雀鼠谷。
〕淵衆纔數千,賊圍淵數匝;〔匝,子答翻。
〕李世民将精兵救之,拔淵于萬衆之中,會步兵至,合擊,大破之。
〔考異曰:新、舊唐書本紀皆雲「十三年,拜太原留守。
」新書仍雲「擊高陽曆山飛賊甄翟兒于西河,破之。
」今從隋帝紀。
〕 18帝疏薄骨肉,蔡王智積每不自安,及病,不呼醫,臨終,謂所親曰:「吾今日始知得保首領沒于地矣!」 晧張金稱、郝孝德、孫宣雅、高士達、楊公卿等寇掠河北,屠陷郡縣;隋将帥敗亡者相繼,〔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唯虎贲中郎将蒲城王辯、清河郡丞華陰楊善會數有功,〔按隋官制無中郎将。
王辯傳,辯自鷹揚郎将遷虎贲郎将。
「中」字衍。
隋志,蒲城縣屬馮翊郡。
數,所角翻。
〕善會前後與賊七百餘戰,未嘗負敗。
帝遣太仆卿楊義臣讨張金稱。
金稱營于平恩東北,〔隋志,平恩縣屬武安郡。
〕義臣引兵直抵臨清之西,據永濟渠為營,〔隋志,臨清縣屬河郡。
劉昫曰:臨清,漢清泉縣,後魏改為臨清。
永濟渠,大業初所開。
〕去金稱營四十裡,深溝高壘,不與戰。
金稱日引兵至義臣營西,義臣勒兵擐甲,〔擐,音宦。
〕約與之戰,既而不出。
日暮,金稱還營,明旦,複來;〔複,扶又翻;下同。
〕如是月餘,義臣竟不出。
金稱以為怯,屢逼其營詈辱之。
〔詈,力智翻。
〕義臣乃謂金稱曰:「汝明旦來,我當必戰。
」金稱易之,不複設備。
〔易,以豉翻。
〕義臣簡精騎二千,夜自館陶濟河,〔隋志,館陶縣屬武陽郡。
此河,謂清河也。
〕伺金稱離營,即入擊其累重。
〔離,力智翻。
累,力瑞翻。
重,直用翻。
〕金稱聞之,引兵還,義臣從後擊之,金稱大敗,與左右逃于清河之東。
月餘,楊善會讨擒之。
吏立木于市,懸其頭,張其手足,令仇家割食之,未死間,歌讴不辍。
诏以善會為清河通守。
〔守,式又翻。
〕 20涿郡通守郭絢〔絢,許縣翻〕将兵萬餘人讨高士達。
士達自以才略不及窦建德,乃進建德為軍司馬,悉以兵授之。
建德請士達守辎重,自簡精兵七千人拒絢,詐為與士達有隙而叛,遣人請降于絢,〔降,戶江翻。
〕願為前驅,擊士達以自效。
絢信之,引兵隋建德至長河,〔隋志,長河縣屬平原郡,舊日廣川,仁壽初改名。
〕不複設備。
建德襲之,殺虜數千人,斬絢首,獻士達,張金稱餘衆皆歸建德。
楊義臣乘勝至平原,欲入高雞泊讨之。
建德謂士達曰:「曆觀隋将,〔将,即亮翻。
〕善用兵者無如義臣,今滅張金稱而來,其鋒不可當。
請引兵避之,使其欲戰不得,坐費歲月,将士疲倦,然後乘間擊之,〔間,古苋翻。
〕乃可破也。
不然,死非公之敵。
」士達不從,留建德守營,自帥精兵逆擊義臣,〔帥,讀曰率。
〕戰小勝,因縱酒高宴。
建德聞之曰:「東海公未能破敵,遽自矜大,禍至不久矣。
」後五日,義臣大破士達,于陳斬之,乘勝逐北,趣其營,〔陳,讀曰陣。
趣,七喻翻。
〕營中守兵皆潰。
建德與百餘騎亡去,至饒陽,〔隋志,饒陽縣屬河間郡。
騎,奇寄翻。
〕乘其無備,攻陷之,收兵,得三千餘人。
義臣既殺士達,以為建德不足憂,引去。
建德還平原,收士達散兵,收葬死者,為士達發喪,軍複大振,〔為,于僞翻。
考異曰:革命記曰:「高士達、高德政與宗族鸠集離散,得五萬人,捺渦于四根柳樹,入高雞泊中,德政自号東海公,以建德為長史。
俄而德政病死,即有高欓脫繼立為東海公,建德仍依舊任。
欓脫領兵劫抄,至晏城府,為城中兵所射而死。
賊之異姓皆欲建德為主,高氏一族不欲更立别人,遂分為兩軍,各相猜貳。
然高氏兵精強,建德死被屠,乃詐分為官軍,告高氏并力共擊之。
高氏無疑,即合軍共鬬,兵刃纔交,建德自後擊之,高氏兵大亂,建德兩軍擁掠遣坐,簡其骁勇及頭首千餘人,殺之,遂總統其衆。
建德自号長樂王,寇抄州縣,即大業十二年二月也。
」今從隋、唐書。
〕自稱将軍。
先是,群盜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殺之,〔先,悉薦翻。
〕獨建德善遇之;由是隋官稍以城降之,聲勢日盛,勝兵至十餘萬人。
〔降,戶江翻;下同。
勝,音升。
〕 21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惡聞賊盜,〔惡,烏路翻。
〕諸将及郡縣有告敗求救者,〔将,即亮翻。
〕世基皆抑損表狀,不以實聞,但雲:「鼠竊狗盜,郡縣捕逐,行當殄盡,願陛下勿以介懷!」帝良以為然,或杖其使者,以為妄言,由是盜賊徧海内,陷沒郡縣,帝皆弗之知也。
楊義臣破降河北賊數十萬,列狀上聞,〔所降者皆張金稱、高士達之衆。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上,時掌翻。
〕帝歎曰:「我初不聞,賊頓如此,義臣降賊何多也!」世基對曰:「小竊雖多,未足為慮,義臣克之,擁兵不少,〔少,詩沼翻;下同。
〕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帝曰:「卿言是也。
」遽追義臣,放散其兵,賊由是複盛。
〔複,扶又翻。
〕 治書侍禦史韋雲起劾奏:「世基及禦史大夫裴蘊職典樞要,維持内外,四方告變,不為奏聞。
〔治,直之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為,于僞翻。
〕賊數實多,裁減言少,陛下既聞賊少,發兵不多,衆寡懸殊,往皆不克,故使官軍失利,賊黨日滋。
請付有司結正其罪。
」大理卿鄭善果奏:「雲起诋訾名臣,〔訾,将此翻。
〕所言不實,非毀朝政,妄作威權。
」〔朝,直遙翻。
〕由是左遷雲起為大理司直。
〔唐六典:後魏永安三年,禦史中尉高穆奏置司直十人,
』是日,孝德以馬一匹自送至河,執袂飲酒而别,軍中慕從者亦數十人,仍遣兵馬将送于翟讓。
」今從隋書。
〕為讓畫策,〔為,于僞翻。
〕往說諸小盜,皆下之。
讓悅,稍親近密,與之計事,〔近,其靳翻。
〕密因說讓曰:「劉、項皆起布衣為帝王。
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銳兵盡于遼東,和親絕于突厥,〔厥,九勿翻。
〕方乃巡遊揚、越,委棄東都,此亦劉、項奮起之會也。
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馬精銳,席卷二京,誅滅暴虐,隋氏不足亡也!」〔卷,讀曰卷。
〕讓謝曰:「吾侪群盜,旦夕偷生草間,〔侪,士皆翻。
〕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 會有李玄英者,自東都逃來,經曆諸賊,求訪李密,雲「斯人當代隋家。
」人問其故,玄英言:「比來民間謠歌〔比,毗至翻。
〕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
勿浪語,誰道許!』『桃李子』,謂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與後,皆君也;『宛轉花園裡』,謂天子在揚州無還日,将轉于溝壑也;『莫浪語,誰道許』者,密也。
」既與密遇,遂委身事之。
前宋城尉齊郡房玄藻,自負其才,〔隋志:宋城縣,帶梁郡,舊日睢陽,開皇十八年更名。
〕恨不為時用,預于楊玄感之謀,變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間,遂與之俱遊漢、沔,〔沔,彌兖翻。
〕徧入諸賊,說其豪傑;還日,從者數百人,〔說,式芮翻。
從,才用翻。
〕仍為遊客,處于讓營。
〔處,昌呂翻。
〕讓見密為豪傑所歸,欲從其計,猶豫未決。
有賈雄者,曉陰陽占候,為讓軍師,言無不用。
密深結于雄,使之托術數以說讓;雄許諾,懷之未發。
會讓召雄,告之密所言,問其可否,對曰:「吉不可言。
」又曰:「公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無不濟。
」讓曰:「如卿言,蒲山公當自立,何來從我﹖」對曰:「事有相因。
所以來者,将軍姓翟,翟者,澤也,〔翟,苌伯翻。
〕蒲非澤不生,故須将軍也。
」讓然之,與密情好日笃。
〔好,呼到翻。
〕 密因說讓曰:「今四海糜沸,〔糜,粥也,言如粥之沸也。
〕不得耕耘,公士衆雖多,食無倉廪,唯資野掠,常苦不給。
若曠日持久,加以大敵臨之,必渙然離散。
未若先取荥陽,休兵館谷,〔考異曰:革命記:「密說讓曰:『洛口倉米逾巨億,請公發一劄之令,使密奉之,告諸道英雄,就倉吃米,必當雲合響應,受命于公,然後稱帝号以定中原』雲雲。
讓曰:『就倉食米,實是上計。
自顧庸賤,甯敢别創餘心;必如此謀,願奉公為主。
』密懷懼,改容而拜,讓亦拜。
于是言宴盡歡,各恨相知之晚。
即日,讓作書與密,散告諸處賊頭,并克期定日,令總會洛口倉食米。
」今從隋書〕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争利。
」讓從之,于是破金陽關,〔金堤關,當在荥陽界,以漢金堤名之。
〕攻荥陽諸縣,多下之。
荥陽太守郇王慶,弘之子也,〔弘,高祖從祖弟也,封河間王。
守,式又翻;下同。
〕不能讨,帝徙張須妷為荥陽通守以讨之。
庚戌,須妷引兵擊讓,讓向數為須妷所敗,〔數,所角翻。
敗,補邁翻。
〕聞其來,大懼,将避之。
密曰:「須妷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擒也。
〔狠,戶墾翻。
〕公但列陳以待,密保為公破之。
」〔陳,讀曰陣;下同。
為,于僞翻;下同。
〕讓不得已,勒兵将戰,密分兵千餘大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間。
須妷素輕讓,方陳而前,讓與戰,不利,須妷乘之,逐北十餘裡;密發伏掩之,須妷兵敗。
密與讓及徐世績、王伯當合軍圍之,須妷潰圍出;左右不能盡出,須妷躍馬複入救之,來往數四,遂戰死。
所部兵晝夜号哭,數日不止,〔史言張須妷得士卒心。
号,戶刀翻。
〕河南郡縣為之喪氣。
〔為,于僞翻。
喪,息浪翻。
〕鷹揚郎将河東賈務本為須妷之副,亦被傷,帥餘衆五千餘人奔梁郡,務本尋卒。
〔将,即亮翻。
被,皮義翻。
帥,讀曰率。
卒,子恤翻。
〕诏以光祿大夫裴仁基為河南讨捕大使,代領其衆,徙鎮虎牢。
〔虎牢,即荥陽郡汜水縣。
使,疏吏翻。
〕 讓乃令密建牙,别統所部,号蒲山公營。
密部分嚴整,〔分,扶問翻。
〕凡号令士卒,雖盛夏,皆如背負霜雪。
躬服儉素,所得金寶,悉頒賜麾下,由是人為之用。
麾下士卒多為讓士卒所陵辱,以威約有素,不敢報也。
讓謂密曰:「今資糧粗足,〔粗,坐五翻;今人多從去聲。
〕意欲還向瓦崗,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讓從此别矣。
」讓帥辎重東引,〔重,直用翻。
〕密亦西行至康城,說下數城,說,輸芮翻。
大獲資儲。
讓尋悔,複引兵從密。
〔複,扶又翻。
〕 16鄱陽賊帥操師乞自稱元興王,建元始興,〔帝改饒州為鄱陽郡。
操,姓也,帥,所類翻。
考異曰:隋帝紀作「操天成」。
按唐高祖實錄林士弘傳:「大業末,與其鄉人操師乞起為群盜,師乞僭号,建元為天成,攻陷豫章郡,入據之。
」唐書士弘傳:「操乞師自号元興王。
」皆無操天成名。
此賊本一人,而隋、唐二史各有名号年紀,今參取之。
〕攻陷豫章郡,〔帝改洪州為豫章郡。
〕以其鄉人林士弘為大将軍,诏治書侍禦史劉子翊将兵讨之。
師乞中流矢死,〔治,直之翻。
中,竹仲翻。
〕士弘代統其衆,與子翊戰于彭蠡湖,〔禹貢:東彙澤為彭蠡。
班志:豫章郡彭澤縣,彭蠡湖在西。
今在南康軍城東南,西接江州德化縣界,周回四百五十裡。
〕子翊敗死。
士弘兵大振,至十餘萬人。
十二月,壬辰,士弘自稱皇帝,國号楚,建元太平;〔考異曰:唐高祖實錄:「士弘自稱南越王,尋僭号,建元延康。
」唐書林士弘傳:「操乞師攻陷豫章郡而據之,以士弘為大将軍。
乞師既死,士弘代董其衆,複與劉子翊大戰于彭蠡湖,隋師敗績,子翊死之。
士弘大振,兵至十餘萬。
十三年,徙據虔州稱帝。
」其國号、年名此同。
今從隋書。
〕遂取九江、臨江、南康、宜春等郡,〔帝改江州為九江郡,改撫州為臨川郡,虔州為南康郡,袁州為宜春郡。
〕豪傑争殺隋守令,以郡縣應之。
其地北自九江,南及番禺,皆為所有。
〔南海郡治番禺,隋并為南海縣。
番,音潘。
禺,音愚。
〕 17诏以右骁衛将軍唐公李淵為太原留守,〔帝改并州為太原郡。
骁,堅堯翻。
守,式又翻。
〕以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為之副,〔帝改定官制,十二衛府每衛置護軍四人,掌副貳将軍,尋改護軍為虎贲郎将,正四品,而置虎牙郎将六人副焉,從四品。
将,即亮翻;下同。
贲,音奔。
〕将兵讨甄翟兒,〔甄,側鄰翻。
〕與翟兒遇于雀鼠谷。
〔隋志,西河郡永安縣有雀鼠谷。
〕淵衆纔數千,賊圍淵數匝;〔匝,子答翻。
〕李世民将精兵救之,拔淵于萬衆之中,會步兵至,合擊,大破之。
〔考異曰:新、舊唐書本紀皆雲「十三年,拜太原留守。
」新書仍雲「擊高陽曆山飛賊甄翟兒于西河,破之。
」今從隋帝紀。
〕 18帝疏薄骨肉,蔡王智積每不自安,及病,不呼醫,臨終,謂所親曰:「吾今日始知得保首領沒于地矣!」 晧張金稱、郝孝德、孫宣雅、高士達、楊公卿等寇掠河北,屠陷郡縣;隋将帥敗亡者相繼,〔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唯虎贲中郎将蒲城王辯、清河郡丞華陰楊善會數有功,〔按隋官制無中郎将。
王辯傳,辯自鷹揚郎将遷虎贲郎将。
「中」字衍。
隋志,蒲城縣屬馮翊郡。
數,所角翻。
〕善會前後與賊七百餘戰,未嘗負敗。
帝遣太仆卿楊義臣讨張金稱。
金稱營于平恩東北,〔隋志,平恩縣屬武安郡。
〕義臣引兵直抵臨清之西,據永濟渠為營,〔隋志,臨清縣屬河郡。
劉昫曰:臨清,漢清泉縣,後魏改為臨清。
永濟渠,大業初所開。
〕去金稱營四十裡,深溝高壘,不與戰。
金稱日引兵至義臣營西,義臣勒兵擐甲,〔擐,音宦。
〕約與之戰,既而不出。
日暮,金稱還營,明旦,複來;〔複,扶又翻;下同。
〕如是月餘,義臣竟不出。
金稱以為怯,屢逼其營詈辱之。
〔詈,力智翻。
〕義臣乃謂金稱曰:「汝明旦來,我當必戰。
」金稱易之,不複設備。
〔易,以豉翻。
〕義臣簡精騎二千,夜自館陶濟河,〔隋志,館陶縣屬武陽郡。
此河,謂清河也。
〕伺金稱離營,即入擊其累重。
〔離,力智翻。
累,力瑞翻。
重,直用翻。
〕金稱聞之,引兵還,義臣從後擊之,金稱大敗,與左右逃于清河之東。
月餘,楊善會讨擒之。
吏立木于市,懸其頭,張其手足,令仇家割食之,未死間,歌讴不辍。
诏以善會為清河通守。
〔守,式又翻。
〕 20涿郡通守郭絢〔絢,許縣翻〕将兵萬餘人讨高士達。
士達自以才略不及窦建德,乃進建德為軍司馬,悉以兵授之。
建德請士達守辎重,自簡精兵七千人拒絢,詐為與士達有隙而叛,遣人請降于絢,〔降,戶江翻。
〕願為前驅,擊士達以自效。
絢信之,引兵隋建德至長河,〔隋志,長河縣屬平原郡,舊日廣川,仁壽初改名。
〕不複設備。
建德襲之,殺虜數千人,斬絢首,獻士達,張金稱餘衆皆歸建德。
楊義臣乘勝至平原,欲入高雞泊讨之。
建德謂士達曰:「曆觀隋将,〔将,即亮翻。
〕善用兵者無如義臣,今滅張金稱而來,其鋒不可當。
請引兵避之,使其欲戰不得,坐費歲月,将士疲倦,然後乘間擊之,〔間,古苋翻。
〕乃可破也。
不然,死非公之敵。
」士達不從,留建德守營,自帥精兵逆擊義臣,〔帥,讀曰率。
〕戰小勝,因縱酒高宴。
建德聞之曰:「東海公未能破敵,遽自矜大,禍至不久矣。
」後五日,義臣大破士達,于陳斬之,乘勝逐北,趣其營,〔陳,讀曰陣。
趣,七喻翻。
〕營中守兵皆潰。
建德與百餘騎亡去,至饒陽,〔隋志,饒陽縣屬河間郡。
騎,奇寄翻。
〕乘其無備,攻陷之,收兵,得三千餘人。
義臣既殺士達,以為建德不足憂,引去。
建德還平原,收士達散兵,收葬死者,為士達發喪,軍複大振,〔為,于僞翻。
考異曰:革命記曰:「高士達、高德政與宗族鸠集離散,得五萬人,捺渦于四根柳樹,入高雞泊中,德政自号東海公,以建德為長史。
俄而德政病死,即有高欓脫繼立為東海公,建德仍依舊任。
欓脫領兵劫抄,至晏城府,為城中兵所射而死。
賊之異姓皆欲建德為主,高氏一族不欲更立别人,遂分為兩軍,各相猜貳。
然高氏兵精強,建德死被屠,乃詐分為官軍,告高氏并力共擊之。
高氏無疑,即合軍共鬬,兵刃纔交,建德自後擊之,高氏兵大亂,建德兩軍擁掠遣坐,簡其骁勇及頭首千餘人,殺之,遂總統其衆。
建德自号長樂王,寇抄州縣,即大業十二年二月也。
」今從隋、唐書。
〕自稱将軍。
先是,群盜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殺之,〔先,悉薦翻。
〕獨建德善遇之;由是隋官稍以城降之,聲勢日盛,勝兵至十餘萬人。
〔降,戶江翻;下同。
勝,音升。
〕 21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惡聞賊盜,〔惡,烏路翻。
〕諸将及郡縣有告敗求救者,〔将,即亮翻。
〕世基皆抑損表狀,不以實聞,但雲:「鼠竊狗盜,郡縣捕逐,行當殄盡,願陛下勿以介懷!」帝良以為然,或杖其使者,以為妄言,由是盜賊徧海内,陷沒郡縣,帝皆弗之知也。
楊義臣破降河北賊數十萬,列狀上聞,〔所降者皆張金稱、高士達之衆。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上,時掌翻。
〕帝歎曰:「我初不聞,賊頓如此,義臣降賊何多也!」世基對曰:「小竊雖多,未足為慮,義臣克之,擁兵不少,〔少,詩沼翻;下同。
〕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帝曰:「卿言是也。
」遽追義臣,放散其兵,賊由是複盛。
〔複,扶又翻。
〕 治書侍禦史韋雲起劾奏:「世基及禦史大夫裴蘊職典樞要,維持内外,四方告變,不為奏聞。
〔治,直之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為,于僞翻。
〕賊數實多,裁減言少,陛下既聞賊少,發兵不多,衆寡懸殊,往皆不克,故使官軍失利,賊黨日滋。
請付有司結正其罪。
」大理卿鄭善果奏:「雲起诋訾名臣,〔訾,将此翻。
〕所言不實,非毀朝政,妄作威權。
」〔朝,直遙翻。
〕由是左遷雲起為大理司直。
〔唐六典:後魏永安三年,禦史中尉高穆奏置司直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