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二

關燈
戶外地中施機發,帝幸書室,有宮人執香爐,〔香爐始于漢。

    漢官典職曰:尚書郎給女史二人,着潔衣服,執香爐燒熏。

    〕前行踐機,則飛仙下,收幔而上,〔踐,慈演翻。

    上,時掌翻。

    〕戶扉及廚扉皆自啟,帝,出則垂閉複故。

     2帝以戶口逃亡,盜賊繁多,二月,庚午,诏民悉城古,田随近給。

    郡縣驿亭村塢皆築城。

     3上谷賊帥王須拔自稱漫天王,〔帥所類翻。

    漫,谟官翻。

    〕國号;燕賊帥魏刀兒自稱曆山飛;衆各十餘萬,北連突厥,南寇、燕趙。

    〔燕,因肩翻。

    〕 4初,高祖夢洪水沒都城,意惡之,〔惡,烏路翻。

    〕故遷都大興。

    開皇三年,遷新都。

    〕申明公李穆薨,〔穆薨見一百七十六卷陳長城公至德四年。

    〕孫筠襲。

    爵叔父渾忿其吝啬,使兄子善衡賊殺之,而證其從父弟睢昙,〔從,才用翻。

    昙,徒含翻。

    〕使之償死。

    渾謂其妻兄左衛率宇文述曰:「若得紹封當歲奉國賦之半。

    」述為之言于太子,〔率,所律翻。

    為于僞翻。

    〕奏高祖,以渾為穆嗣。

    二歲之後,不複以國賦與述,〔複,扶又翻。

    〕述大恨之。

    帝即位,渾累官至右骁衛大将軍,改封郕公,〔骁,堅堯翻。

    〕帝以其門族強盛,忌之。

    會有方士安伽妷〔伽,求加翻。

    〕「李氏當為天子」,勸帝盡誅海内凡李姓者。

    渾從子将監敏,小名洪兒,〔從,才用翻。

    〕帝疑其名應谶,常面告之,冀其引決。

    敏大懼,數與渾及善衡屏人私語;〔數,所角翻。

    屏,必郢翻。

    〕逋谮之于帝,仍遣虎贲郎将河東裴仁基表告渾反。

    〔帝改蒲州為河東郡。

    贲音奔。

    将,即亮翻;下同。

    〕帝收渾家,遣尚書左丞元文都、禦史大夫裴蘊雜治之,〔治,直之翻;下同。

    〕按問數日,不得反狀,以實奏聞。

    帝更遣述窮治之,述誘教敏妻宇文氏為表,誣告渾謀因度遼,與其家子弟為将将領者共襲取禦營,立敏為天子。

    述持入,奏之,帝泣曰:「吾宗社幾傾,〔幾,居依翻。

    〕賴公獲全耳。

    」三月,丁酉,梭渾、敏、善衡及宗族三十二年,自三從以上皆徙邊徼。

    〔從,才用翻。

    徼,吉吊翻。

    〕後數月,敏妻亦鸩。

    〔死敏妻宇文氏,周天元之女,帝之姊子也。

     5有二孔雀自苑飛集寶城朝堂前,〔西苑在洛城西,元年所築也。

    後唐兵之攻王世充,世充使其弟世偉守寶城,則寶城洛城羅郭戈人内,自為一城。

    既朝堂在焉,則百司廨署皆在焉,自為一城,附于宮城之東南也。

    唐因隋制,亦以洛陽為東京。

    六典雲:東城在皇城之東,皇城在皇城之東,皇城在東城之内,百僚廨署如京城之制,皇宮在皇城之北。

    吾以此推之,皇城蓋即隋之寶城,在宮城東南也。

    朝,直遙翻;下同。

    〕親衛校尉高德儒等十餘人見之,奏以為,〔鸶帝置親侍鷹揚府,領親、勳、武三侍三侍即三衛也。

    各置越騎校略記并溫大雅創業起居注。

    〕時孔雀已飛去,無可得驗,于是百僚稱駕。

    诏以德儒誠心冥會,肇見嘉祥,握拜朝散大夫,〔朝,直遙翻。

    散,悉亶翻。

    〕賜物百段,餘人皆賜束帛;仍于其地造儀鸶殿。

     6己酉,帝行幸太原;夏,四月,幸汾陽宮避暑。

    宮城迫隘,百官士卒布散山谷間,結草為營而居之。

     7以衛尉少卿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少,始照翻。

    使,疏吏翻。

    考異曰:創業注雲:「帝自衛尉少卿轉右骁衛将軍,奉诏為太原道安撫大使,即隋大業十二年炀帝幸熡煩時也。

    」按十二年帝未嘗幸樓煩,今從高祖實錄在幸汾陽宮時。

    餘按隋志,汾陽宮正屬樓煩郡,自可以言垟樓煩,但有十二年、十一年之差耳。

    〕承制黜陟選補邵縣文武官,仍發河東讨捕群盜。

    淵行至龍門,擊賊帥毋端兒,破之。

    〔劉昫曰:龍門,漢艾氏縣,後魏改為龍;隋志屬河東郡。

    帥,所類翻。

    毋,音無,姓也。

     8秋,八月,乙醜,帝巡北塞。

    〔考異曰:雜記「六月,突厥賊入岚城鎮抄掠,遣範安貴讨擊之,王師敗績,安貴,死百司震懼。

    七月,帝幸鴈門,先至天,池值雨,山谷泥深二尺,從官狼狽,帳幕多不至,一夜并露坐雨中,至曉多死宮人無,食貸糒于衛士。

    」今從隋書。

     初,裴矩以突厥始畢可汗部衆漸盛,〔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獻策分其勢,欲以宗女嫁其弟叱吉設,拜為南面可汗;叱吉不敢受,始畢聞而漸怨。

    突厥之臣史蜀胡悉多謀略,為始畢所任,矩詐與為互市,誘至馬邑下,殺之。

    〔帝改朔州為馬邑郡。

    誘,音酉。

    〕遣使诏始畢曰:「史蜀胡悉叛可汗來降,我已相為斬之。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為,于僞翻。

    〕始畢知其狀,由是不朝。

     戊辰,始畢帥騎數十萬謀襲乘輿,〔朝,直遙翻。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下同。

    乘繩證翻;下同。

    〕義成公主先遣使者告變。

    壬申,車駕馳入鴈門,〔隋志:鴈門郡,後周置肆州,開皇五年改為代州,帝改鴈門郡。

    齊王暕以後軍保崞縣。

    〔崞,漢縣,後魏置石城縣,開皇十年改曰平寇。

    大業初改為享縣,屬鴈門郡。

    暕,古限翻。

    崞,音郭。

    〕癸酉,突厥圍鷢門,上下惶怖,〔怖,普布翻。

    〕撤民屋為守禦之具,城中兵民十五萬口,食僅可支二旬,鴈門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鴈門、崞不下。

    突厥急攻鴈門,矢及禦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

     左衛大将軍宇文述勸帝簡精銳數千騎遺圍而,出納言蘇威曰:「城守則我有餘力,輕騎乃彼之長,陛下萬乘之主,豈宜輕動!」〔乘,繩證翻。

    〕民部尚書樊子蓋曰:「陛下乘危徼幸,〔徼,堅堯翻。

    徼幸,觊非望也。

    〕一朝狼狽,悔之何及!不若據堅城以挫其銳,坐征四方兵使入援。

    陛下親撫循士卒,論以複征遼,〔複,扶又翻。

    〕厚為動格,必人人自奮,何憂不濟!」内史侍郎蕭瑀以為:「突厥之俗,可賀敦預知軍謀;〔突厥可汗之妻為可賀敦。

    可,從刊入聲。

    〕且義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國之援。

    若使一介告之,借使無業,庸有何損。

    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還事高麗,〔麗,力知翻。

    〕若明诏,谕以赦高麗、專讨突厥,則衆〔心皆安,人自為戰矣。

    」瑀,皇後之弟也。

    虞世基亦勸帝重為賞格,下诏停遼東之役。

    帝從之。

     帝親巡将士,謂之曰:「努力擊賊〔将即亮翻。

    〕苟能保全,凡在行陳,〔行戶删翻。

    陳,讀曰陣;并下同。

    〕勿憂富貴,必不使有司弄刀筆破汝動勞。

    」乃下令:「守城有功者,無官直除六品,賜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

    」使者慰勞,相望于道,〔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于是衆皆踴躍,晝夜拒戰,死傷甚衆。

     甲申,诏天下募兵。

    守令競來赴,〔難守,式又翻。

    ,難乃旦翻。

    〕李淵之子世民,年十六,應募隸屯衛将軍雲定興,說定興多赍旗鼓為疑兵,〔說,式芮翻。

    〕曰:「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

    宜晝則引旌旗數十裡不絕,夜則钲鼓相應,虜必兵大至,望風遁去。

    不然,彼衆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

    」定興從之。

     帝遣間使求救于義成公主,〔間,古苋翻。

    使疏吏翻;不同。

    〕公主遣使告始畢雲:「北邊有急。

    」東都及諸郡援兵亦至忻口;〔九域志:忻州秀容樓煩郡。

    杜佑曰:隋置忻州,因忻口為名。

    〕九月,甲辰,始畢解圍去。

    帝使人出偵,山谷皆空,無胡馬,〔偵,醜鄭翻。

    〕乃遣二千騎追蹑,至馬邑,得突厥老弱二千餘人而還。

     丁未,車駕還至太原。

    〔帝改并州為太原郡。

    騎,奇寄翻。

    ,還從宣翻,又如字。

    〕蘇威言于帝曰:「今盜賊不,息士馬疲弊,願陛下亟還西京,深根固,本為社稷計。

    」帝初然之。

    宇文述曰:「從官妻子多在東都,〔亟,紀力翻。

    從,才用翻。

    〕宜便道向洛陽,自潼關而入。

    」帝從之。

     冬,十月,壬戌,帝至東都,〔考異曰:略記:「九月辛未,帝入東都。

    」今從隋帝紀。

    〕顧眄街衢,眄,莫甸翻,斜視。

    謂侍臣曰:「猶大有人在。

    」意謂向日平楊玄感,殺人尚少故也。

    〔少,詩沼翻。

    〕蘇威追論勳格太重,宜加斟酌,樊子蓋毋請,以為不宜失信,帝曰:「公欲收物情邪!」〔邪,音耶。

    〕子蓋懼不敢對。

    帝性吝官賞,初平楊玄感,應授勳者多,乃更置戎秩:建節尉為正六品,次奮武、宣惠、綏德、懷仁、秉義、奉誠、立信等尉遞降一階。

    将士守鴈門者萬七千人,得勳者纔千五百人,皆準平玄感勳,一戰得第一勳者進一階,其先無戎秩者止得立仩,尉,三戰得第一勳者至秉尉,其在行陳而無勳者四戰進一階,亦無賜。

    會仍議伐高麗,由是将士無不憤怨。

    〔行,戶剛翻。

    陳,讀曰陣。

    麗,力知翻。

    将,即亮翻。

    〕 初,蕭瑀以外戚有才行,〔行,下孟翻。

    〕嘗事帝于東宮,累遷至内史侍郎,委以機務。

    瑀性删鲠,數言事忤旨,〔數,所角翻。

    仵,五故翻。

    〕帝漸疏之。

    及鴈門圍解,帝謂群臣曰:「突厥狂悖,〔厥,九勿翻。

    悖,蒲妹翻,又蒲沒翻。

    〕劫何能為!少時未散,〔少,詩沼翻。

    〕蕭瑀遽相恐動,情不可恕!」出為河池郡守,〔隋志:河池郡,後魏置岐州,後周改日鳳州,帝改河池郡。

    守,式又翻。

    〕即日遣之。

    候衛将軍楊子崇崇從帝在汾陽宮,知突厥必為寇,屢請早還京師,〔【章:十二行「師」下「帝不納,及解圍」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帝怒曰:「子崇怯懦,驚動衆心,〔懦,乃卧翻,又乃亂翻。

    〕不可居爪牙之官。

    」出為離石郡守。

    子崇,高祖之族弟也。

     9楊玄感之亂,龍舟水殿皆為所焚,诏江都更造,凡數千艘,〔艘,蘇遭翻。

    〕制度仍大于舊者。

     10壬申,盧明月帥衆萬寇陳、汝。

    〔陳州,淮陽郡。

    汝州,襄城郡。

    帥讀曰率。

    〕 11東海李子通,有勇力,先依長白山賊帥左才相,〔帥,所類翻。

    相,息亮翻。

    〕群盜皆殘忍,而子通獨寬仁,由是人多歸之,未半歲,有衆萬人。

    才相忌之,子通引去,渡淮,與杜伏威合。

    伏威選軍中壯士養為假子,凡三十餘人,濟陰王雄誕、臨濟阚棱為之冠。

    〔隋志:濟陰郡,後魏置西兖州,後周改曰曹州,帝改濟陰郡。

    阚,姓也,左傳齊有大夫阚止。

    濟,子禮翻。

    冠,古玩翻。

    〕既而李子通謀殺伏威,遣兵襲之。

    伏威被重創墜馬,〔被,皮義翻。

    創,初良翻。

    〕雄誕負之逃葭葦中,收散兵複振。

    将軍來整擊伏威,破之;其将西門君儀之妻王氏,勇而多力,負伏威以逃,雄誕帥壯士十餘人衛之,〔将,即亮翻。

    帥,讀曰率;下同。

    與隋兵力戰,由是得免。

    來整又擊李子通,破之,子通帥其餘衆奔海陵,複收兵得二萬人,自稱将軍。

     12城父朱粲〔隋志,城父縣屬谯郡。

    ,父音甫。

    〕始為縣史,隋邵縣皆有佐史。

    〕從軍,亡命聚衆為盜,謂之「可達寒賊」,自稱迦樓羅王,〔迦,音加。

    〕衆至十餘萬,引兵轉掠荊、沔〔荊州,南郡。

    沔州,沔陽郡。

    沔,彌兖翻。

    〕及山南郡縣山南者,長安南山之南。

    〕所過噍類無遺。

    〔噍,才笑翻。

    〕 13十二月,庚寅,〔【張:「寅」作「辰」。

    】〕诏民部尚書樊子蓋發關中兵數萬擊绛賊敬盤陀等。

    〔绛賊,绛邵賊也。

    風俗通:敬姓,陳敬仲之後。

    姓苑:黃帝孫敬康之後。

    〕子蓋不分藏否,〔否,音鄙。

    〕自汾水之北,村塢盡焚之,賊有降者皆坑之;百姓怨憤,益相聚為盜。

    诏以李淵代之。

    有降者。

    有降者,淵引置左右,由是賊衆多降,前後數萬人,餘黨散入他。

    〔邵降,戶江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