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二

關燈
〔首,手又翻。

    〕世充悉坑之于黃亭澗,死者三萬餘人。

    〔考異曰:略記:「坑其衆二十餘萬于黃亭澗,澗長數裡,深闊數丈,積屍與之平。

    」雜記:「世充貪而無信,利在子女資财,并坑所首八千餘人于黃山之下。

    」今從隋書。

    〕由是餘黨複相聚為盜,官軍不能讨,以至隋亡。

    帝以世充有将帥才,益加寵任。

    〔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下同。

    〕 26是歲,诏為盜者籍沒其家。

    時群盜所在皆滿,郡縣官因之各專威福,生殺任情矣。

     27章丘杜伏威與臨濟輔公祏為刎頸交,〔章、丘臨濟二縣,隋志皆屬齊郡。

    章,丘漢陽仈縣,、未魏之高唐也,開皇十六年,改為章。

    丘未白曰:高齊天保七年,移高唐縣治古黃巾城,隋改章丘縣,因縣東南章丘為名。

    臨濟,漢之菅縣,久廢,開皇六年置朝陽縣,十六年改曰臨濟。

    輔姓,出于晉大夫輔跞;又,智果别族為輔氏。

    頻師古曰:刎,斷也。

    刎頸,交言托契深重,雖斷頸絕頭無所顧也。

    濟,子禮翻。

    祏,音石。

    刎,武粉翻。

    〕俱亡命為群盜。

    〔唐書杜伏威傳:公祏數盜姑家牧羊以饋伏威,縣迹捕急,乃相與亡命為盜。

    伏威年十六,每出則居前,入則殿後,〔殿,丁練翻。

    〕由是其徒推以為帥。

    下邳苗海潮亦聚衆為盜,〔隋志:下邳郡,後魏置南徐州,梁改為東徐州,東魏改為東楚州,陳改為安州,後周改為泗州,帝改為下邳郡。

    風俗通曰:楚大夫伯棼之後贲皇奔晉,食采于苗,因為苗氏。

    〕伏威仗公祏謂之曰:「今我與君同苦隋政,各舉大義,力分勢弱,常恐被擒,〔被,皮義翻。

    〕若合為一,則足以敵隋矣。

    君能為主,吾當敬從,自揆不堪,宜來聽命;不則一戰以決雌雄。

    」〔不,讀曰否。

    〕海潮懼,即帥其衆降之。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伏威轉掠淮南,自稱将軍,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讨之,〔帝置鷹揚府郎将、副郎将、副郎将,每府置越騎校尉二人,掌騎士,步兵校尉二人,掌步兵。

    守,式又翻。

    校,戶教翻。

    〕伏威與戰,陽為不勝,引颢衆入葭葦中,因從上風縱火,颢衆皆燒。

    死海陵賊帥趙破陳以伏威兵少,輕之,〔海陵,漢縣,屬臨淮,邵梁置海陵郡,開皇初,廢郡為縣。

    隋志屬江都郡。

    帥,所類翻。

    陳,讀曰陣。

    少,詩沼翻。

    〕召與井力;伏威仗公祏嚴兵居外,自與左右十人赍失酒入谒于座,殺破陳,并其衆。

    〔史言杜伏威寖強。

    〕 十年〔(甲戌、六一四)〕 1春,〔考異曰:雜記:「是年正月,又以許公宇文述為元帥,将兵十六萬刻到鴨綠水。

    乙枝文德遣行人僞請降以緩我師,又求與述相見,以觀我軍形勢。

    述與之歡飲,良久乃去。

    停五日,王師食盡,燒甲劄食之,病不能興。

    文德乃縱兵大戰。

    敗績,死者十餘萬。

    」此蓋序八年事,誤在此耳。

    誤在此耳。

    〕二月,辛未,诏百僚議伐高麗,數日,無敢言者。

    戊子,诏複征天下兵,〔複,扶又翻。

    〕百道俱進。

     2丁酉,扶風賊帥唐弼立李夕芝為天子,〔帥,所類翻。

    考異曰:隋帝紀作「李弘」,今唐書薛舉傳。

    〕有衆十萬,自稱唐王。

     3三月,壬子,帝行幸涿郡,士迕在道,亡者相繼。

    癸亥,至臨汽宮,〔隋志:北平郡盧龍縣有臨渝宮。

    渝,音論,又音榆。

    〕禡祭黃帝,〔鄭玄曰:禡,師祭也,在野曰禡。

    應劭曰:黃帝戰于阪泉以定天下,故祭以求福祥。

    杜佑曰:禡師祭也,為兵禱也。

    其神蓋蚩尤,或雲黃帝。

    北齊之制,天子親征,将屆戰所,蔔删日,備玄牲,列軍容,設于辰地,為墠而禡祭,大司馬奠矢,有司奠毛血,樂奏大濩之音,禮畢徹牲迤燎。

    按記王制,天子出征,禡于所征之地,其禮亡俟。

    杜佑所載者,北齊之禮耳。

    禡,馬嫁翻。

    〕斬叛軍者以釁鼓,〔斬人以血塗鼓。

    〕亡者亦不止。

     4夏,四月,榆林太守成紀董純〔帝改勝州為榆林郡,隋志,成紀縣屬天水郡。

    守,式又翻。

    〕與鼓城賊帥張大虎戰于昌慮,〔帝改徐州為彭城郡。

    昌慮,漢縣,晉、、未魏志皆有之,隋已廢省,其地當入彭城郡蘭陵縣界。

    帥,所類翻;下同。

    慮。

    大破之斬首萬餘級。

     5甲午,車駕至北平。

    〔帝改平州為北平郡。

    〕 6五月,庚申,延安賊帥劉迦論〔隋志,延安郡,後魏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帝改為延安郡。

    迦,音加。

    考異曰:唐書作「安定人」。

    按安定去上郡太遠今從隋書。

    〕自稱皇王,建元大世,有衆十萬,與稽胡相表裡為寇。

    诏以左骁衛大将軍屈突通為關内讨捕大使,發兵擊之,戰于上郡,〔隋志:上郡,後魏置東奏州,後改為北華州,西魏改為敷州,大業二年改為鄜城郡,後改為上郡。

    骁,堅堯翻。

    屈,居勿翻。

    使,疏吏翻。

    鄜,音膚。

    〕斬迦論并将卒萬餘級,〔将即亮翻。

    〕虜男女數萬口而還。

    〔還,從宜翻,又如字。

     7秋,七月,癸醜,車駕次懷遠鎮。

    時天下已亂,所征兵多失期不至,高麗亦困弊。

    來護兒至畢奢城,〔即卑沙城。

    自登、萊海道趨平壤,先至卑沙城。

    唐貞觀末,程名振亦由此道。

    麗,力知翻。

    〕高麗舉兵逆戰,護兒擊破之,将趣平壤,〔趣,七喻翻。

    〕高麗王元懼,甲子,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

    〔斛斯政去年奔高麗。

    使,疏吏翻;下同。

    降,戶江翻。

    〕帝大悅,遣使持節召護兒還。

    護兒集衆曰:「大軍三出,未能平賊,此還不可複來,〔還,從直翻。

    複,扶又翻。

    〕勞而無功,吾竊恥之。

    今高麗實,困以此衆擊之,不日可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高元,獻捷而歸,不亦善!」答表請行,不肯奉诏長史崔君君肅固争,〔長,知兩翻。

    〕護兒不可,曰:「賊勢破矣,獨以相任,自足辦之。

    吾在阃外,事當專決,甯得高元還而獲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肅告衆曰:「若從元帥違拒诏書,必當聞奏,皆應獲衆。

    」諸将懼,俱請還,乃始奉诏。

    〔帥,所類翻;下賊帥、将帥同。

    将,即亮翻;下同。

     八月,己已,帝自懷遠鎮班師。

    邯鄲賊帥楊公卿帥其黨八千人〔隋志,邯鄲縣屬武安郡。

    帥,讀曰率。

    〕抄駕後第八隊,得飛黃上貛鳙馬四十二匹而去。

    〔抄,楚交翻。

    帝置殿内省,統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

    尚乘局置、左右六閑:一曰、左右飛黃閑,二、左右吉良閑,三、左右龍媒閑,四、左右騊駼閑,五、左右駃騠閑,六、左右天苑閑。

    〕冬十月丁卯,上至東都;己醜,還西京。

    以高麗使者及斛斯政告太廟;仍征高麗王元入朝,元竟不至。

    〔朝,直遙翻;下同。

    〕敕将帥嚴裝,更圖後舉,竟不果行。

     初,開皇之末,國家殷盛,朝野皆以高麗為意,劉炫獨以為不可,〔炫,榮絹翻。

    〕作撫夷論以刺之,至是,其言始驗。

     十一月,丙申,殺斛斯政于金光門外,〔金光門,大興城西面三門之中門。

    〕如楊積善之法,〔去年梭楊積善。

    〕仍烹其肉,使百官噉之,佞者或噉之至飽,噉,興啖同,徒濫翻。

    〕收其餘骨,焚而揚之。

     8乙巳,有事于南郊,上不齋于次。

    〔鄭氏曰:次,自修正之處。

    〕诘朝,備法駕,〔秦制,大駕八十一乘,法駕三十六乘。

    隋開皇中,大駕十二乘,法駕減半。

    帝更定其制,大駕用三十六,法駕用十二。

    诘,去吉翻。

    〕至即行禮。

    是日,大風。

    上獨獻上帝,三公分獻五帝。

    禮畢,禦馬疾驅而歸。

     9乙卯,離石胡劉苗王反,〔隋志:離石郡,後齊置西汾州,帝改離石郡。

    〕自稱天子,衆至數萬;将軍潘長文讨之,不克。

    〔長,知兩翻。

    〕。

     10汲郡賊帥王德仁擁衆數萬,保林慮山為盜。

    〔隋志:汲郡,東魏置義州,後周為衛州,帝改汲郡。

    林慮山,在魏,郡林慮縣。

    帥,所類翻;下同。

    慮,音廬。

     11帝将如東都,太史令庚質谏曰:「比歲伐遼,〔比,毗至翻。

    〕民實勞弊,陛下宜鎮撫關,内使百姓盡力農桑,三五年間,四海稍豐實,然後巡省,〔省,悉景翻。

    〕于事為宜。

    」帝不悅。

    質辭疾不從,〔從,才用翻。

    〕帝怒,下質獄,〔下,遐嫁翻。

    〕竟死獄中。

    十二月,壬申,帝如東都,赦天下;戊子,入東都。

     12東海賊帥彭孝才轉掠沂水,〔劉昫曰:沂水,漢東莞縣,隋改為東安縣,尋改為沂水,屬琅邪郡。

    〕彭城留守董純讨擒之。

    〔守,式又翻。

    〕純戰雖屢捷,而盜賊日滋,或谮純怯懦;〔懦,乃卧翻,又乃亂翻。

    〕帝怒,鎖純詣東都,誅之。

     13孟讓自長白山寇掠諸郡,至盱贻,衆十餘萬,據都梁宮,〔隋志:盱眙縣屬江都郡,有都梁山,都梁宮在焉。

    山出都梁香,故名。

    盱眙,音籲怡。

    〕阻淮為固。

    江都丞王世充将兵拒之,為五栅以塞險要,〔将,即亮翻;下同。

    塞悉則翻。

    〕赢形示弱。

    〔赢,倫為翻。

    〕讓笑曰:「世充文法小吏,安能将兵!吾今生縛取,鼓行入江都耳!」時民皆結堡自固,野無所掠,賊衆漸餒,乃少留兵,圍五栅,分人于南方抄掠;世充伺其懈,〔少,詩沼翻。

    抄,楚交翻。

    伺,相吏翻。

    懈,居隘翻。

    〕縱兵出擊,大破之,讓以數十騎遁去,〔騎,奇寄翻;下同。

    〕斬首萬餘級。

     14齊郡賊帥左孝友衆十萬屯蹲狗山,〔蹲狗者,以形得名。

    蹲,徂尊翻。

    〕郡丞張須陀列營逼之,孝友窘迫出降。

    須陀威振東夏,〔降,戶江翻。

    窘,巨隕翻。

    夏戶雅翻。

    〕以功遷齊郡通守,〔帝罷州置郡,郡置太守,其後諸郡各置通守一人,位次太守。

    守,式又翻。

    領河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涿郡賊帥盧明月衆十餘萬軍祝阿,〔隋志:祝阿縣,屬齊郡,唐改為禹城縣。

    考異曰:唐秦叔寶傳作「下邳」。

    今從隋書。

    〕須陀将萬人邀之。

    〔将,即亮翻;下謂将、分将同。

    〕相持十餘日,糧盡,将退,謂将士曰:「賊見吾退,必悉衆來追,若以千人襲據其營,可有大利。

    此誠危事,誰能往者﹖」衆莫對,唯羅士信及曆城秦叔寶請行。

    〔隋志:曆城縣帶齊郡。

    〕于是須陀委栅而遁,使二人分将千兵伏葭葦中,明朋悉衆追之。

    士信、叔寶馳至其栅,栅門閉,二人超升其樓,各殺數人,營中大亂;二人斬關以納外兵,因縱火焚其三十餘栅,煙焰漲天。

    明月奔還,須陀回軍奮擊,大破之,明月以數百騎遁去,所俘斬無算。

    叔寶名瓊,以字行。

     十一年〔(乙亥、六一五)〕 1春,正月,增秘書省官百二十,〔員隋制:秘書省,監,丞各一人,郎四人,校書郎十二人,正字四人,著作郎二人,佐郎八人,校書郎、正字各二人。

    帝增少監一人,減校書郎為十人,加置佐郎四人。

    又置儒林郎十人,文林郎二十人,增校書郎員四十人,加置楷書郎員二十人,凡百一十七人。

    〕并以學士補之。

    帝好讀書着逋,自為揚州總管,〔開皇十年,帝為揚州總管。

    好呼到翻。

    〕修撰未嘗暫停;自經術、文章、兵、農、地理、醫、蔔、釋、道乃至蒱博、鷹狗,〔蒱,音蒲,摴蒱也。

    〕皆為新書,無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萬七千餘卷。

    初,西京嘉則殿有書三十七萬卷,帝命秘書監柳顧言等诠次,除其複重猥雜,〔诠,此緣翻;說文:「具也」。

    重真龍翻。

    〕得正禦本三萬七千餘卷,納東都修文殿。

    又寫五十副本,簡為三品,分置西京、東都宮、省、官府,其正〔【章:十二行「正」下「禦」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書皆裝翦華淨,寶軸錦褾。

    〔褾,方小翻,黨端也。

    〕于觀文殿前為書室十四間,窗戶床褥廚幔,〔幔,莫半翻。

    〕鹹極珍麗,每三間開方,戶垂錦,上有二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