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盤豆,〔即西魏将于謹所攻拔盤豆也。
上,時掌翻。
〕布陳亘五十裡,〔陳,讀曰陣;下同。
亘,古鄧翻。
〕且戰且行,玄怠一日三敗。
八月,壬寅,玄感欲由華陽以奔上洛也。
騎,奇寄翻;下同。
〕追騎至,玄感叱之,皆反走。
至葭蘆戌,〔葭,音加。
〕獨與弟積善徒步走,自度不免,〔度,徒洛翻。
〕謂積善曰:「我不能受人刃辱,汝可寝我!」積善抽刀斫殺之,因自刺,不,〔死刺,七亦翻。
〕為追兵所執,與玄感首俱送行在所。
磔玄感屍于東都市,三,日複脔而焚之。
〔磔,陟格翻。
複,扶又翻。
脔,力兖翻。
〕玄感弟玄獎為義陽太,〔寸隋志:義陽郡,齊、梁之司州,後魏改曰郢州,後周改曰申州,大業初,改義州,尋改為義陽郡。
守,式又翻。
将赴玄感,為郡丞周旋玉所殺;隋書楊玄感傳作「周琁」。
〕仁行為朝請大夫,伏誅于長安。
〔楊素之門于是滅矣。
朝,直遙翻。
〕 玄感之圍東都也,梁郡民韓相國舉兵應庂,〔帝改未州為梁都。
相,息亮翻。
〕玄感以為河南道元帥,〔帥,所類翻。
〕旬月間衆十餘萬,攻剽郡縣;至襄城,〔隋志:襄城郡,東魏置北荊州,後周改曰和州,開皇初,改為伊州,大業初,改為汝州,尋改為郡。
剽,匹妙翻。
〕聞玄感敗,衆稍散,為吏所獲,傳首東都。
帝以元夕嗣,斛斯政之親也,留守夕化郡,〔隋書元夕嗣傳雲:屯兵安定。
〕遣衛尉少卿李淵馳往執之,〔少,始照翻。
〕因代為留守,關右十三郡兵皆受征發。
〔十三郡,又水、隴西、金城、枹罕、臨洮、漢陽、靈武、朔方、平涼、夕化、延安、雕險、上郡也。
〕淵禦衆寬簡,人多附之。
帝以淵相表奇異,〔相,息亮翻。
〕又名應圖谶,忌之。
〔贊,楚谮翻。
〕未幾,征詣行在所,淅遇疾未谒,〔谒,見也。
幾,居豈翻。
〕其甥王乇在後宮,帝問曰:「汝舅來何手」王乇以疾對,帝曰:「可得死否」淵聞之,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李淵事始。
〕 14癸卯,吳郡朱燮、晉陵管崇聚衆寇掠江。
〔左隋志:吳郡,陳置吳州,平陳改曰蘇州,大業初複曰吳州尋改為吳郡。
毗陵,邵平陳置常州,帝改為晉陵郡。
〕燮本還俗道人,涉獵經史,頗知兵法,形容眇小,為昆山縣博士,〔劉昫曰:昆山本漢婁縣地,梁分婁縣置昆山縣,取縣界山名,時屬吳。
邵隋制縣博士,不見于志,蓋在曹佐、市令之下。
〕與數十學生起兵,民苦役者赴之如歸。
崇長,大美姿,容志氣倜傥,〔倜,他狄翻。
〕隐居常熟,〔常熟,吳、晉南沙之地,本屬吳縣,晉分吳縣置海虞縣,梁置常熟縣。
劉昫曰:今昆山縣東一百三十裡常熟故城是也。
隋治南沙城,屬吳郡。
〕自言有王者相,〔相,息亮翻。
〕故群盜相與奉之。
時帝在涿郡,命虎牙郎将趙六兒将兵萬人屯揚子,〔揚子,地名,時屬江都縣。
将即亮翻;下同〕分為五營以備南賊。
〔南賊,謂劉元進及崇、燮等。
崇遣其将陸顗渡江,夜,襲六兒,破其兩營,收其器械軍資而去,〔顗,魚豈翻。
〕衆益盛,至十萬。
15辛酉,司農卿雲陽趙元淑坐楊玄感黨伏誅。
〔隋書楊玄感傳作「博陵趙元淑」,此「雲陽」,隋地:博陵郡,舊定州;雲陽縣屬京兆郡。
地理相去遠甚,當考。
〕帝使大理卿邺善果、禦史大夫裴蘊、刑部侍郎骨儀、與留樊子蓋推玄感黨與。
〔帝置犬部待郎以貳尚書之職。
守,式又翻。
推尋也,考鞫也。
考異曰:雜記作「滑儀」,今從隋書。
雜記推玄感黨十月,疑太晚。
今因誅趙元淑言之。
〕儀,本天竺胡人也。
〔隋書陰壽傳言骨儀,京兆長安人,蓋本天竺胡人而居京兆長安也。
〕市謂蘊曰:「玄感一呼而從者十萬,〔呼,火故翻。
〕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為盜耳。
不盡加誅,無以懲後。
」子蓋性既殘酷,蘊複受此,〔旨複,夫又翻。
〕由是峻法治之,〔治,直之翻〕。
所殺三萬餘人,皆籍沒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餘人。
玄感之圍東都也,開倉赈給百姓。
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
玄感所善文士會稽虞綽、琅邪王〔冑隋志:會稽郡,梁置東揚州,平陳改曰吳州,大業初,改越州,尋複改為會稽郡。
琅邪郡,舊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帝複改為琅邪郡。
會,古外翻。
邪讀曰耶。
〕俱坐徙邊,綽、冑亡命,捕得,誅之。
帝善屬文,〔屬,之欲翻。
〕不欲人出其右。
薛道衡死〔道衡死,見上卷五年。
〕帝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王冑死,帝誦其佳句曰:「『庭草無人随意綠,』複能作此語邪!」〔複,扶又翻。
〕帝自負才學,每驕天下之士,嘗謂侍臣曰:「天下皆謂朕承藉緒餘而有四海,設令朕與士大夫高選,亦當為天子矣。
「〔令,力丁翻。
〕 帝從容謂秘書郎虞世曰:「我性不喜人谏,〔從,千容翻。
喜,許記翻。
〕若位望通颢而谏以求名,彌所耐。
至于卑賤之士,雖少寬,假然迕不置之地上。
〔少詩沼翻。
卒,子恤翻。
〕汝其知庂!」世南之弟也。
〕 16帝使裴矩安集隴右,因之會甯,存問曷薩那可汗部,〔落八年,帝處曷薩那部落于會甯,今遣矩存問之。
薩,桑葛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遣阙度設廈掠吐谷渾以自富,還而奏狀,帝大賞之。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還音旋,又如字。
賞,稱獎也。
17九月,己卯,東海民彭孝才起為盜,〔帝改海州邵為東海。
〕有衆數萬。
18甲午,車駕至上谷,隋志:「開皇元年,以易縣置易州,帝改為上谷郡。
按秦置上谷郡,本治沮陽。
王隐晉書地地道曰:郡在谷之頭,故因以上谷名焉隋之易縣,則漢涿郡故因以上谷名焉。
隋之易縣,則漢涿郡故安縣地也,非古上谷。
〕以供費不給,免太守虞荷等官。
〔守,式又翻。
〕閏月,己巳,幸博陵。
19冬,十月丁醜,賊帥呂明星圍東郡,〔東郡,古白馬之地,隋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滑州,大業二年,改兖州,尋改為東郡。
帥,所類翻。
〕虎贲郎将費青奴擊破之。
〔贲,音奔。
将即亮翻。
陳湘姓林曰:費氏,音蜚,夏禹之後。
趙明誠曰:費字有兩姓,音讀不同,源流亦異。
其一音蜚,費姓出于作益之後,史記所載費、昌費中、楚費無極、漢費将軍、費直、費長房、費祎之徒,〔是其後也。
其一音秘,出于魯季友,姓苑所載琅邪費氏,則是其後也。
20劉元進帥其衆将渡江,〔帥,讀曰率。
〕會楊玄感敗,朱燮、管崇共迎元進,推以為主,據吳郡,稱天子,燮、崇俱為尚書仆射,署置百官,毗陵、東陽、會稽、建安豪傑多執長吏以應之。
〔帝改婺州為東陽郡。
大業初,改泉州為閩州,尋改為建安郡。
長,知兩翻。
會,工外翻。
〕帝遣左屯衛大将軍代人吐萬緒、〔隋書:吐萬緒,代郡鮮卑人。
吐萬,蓋鮮卑複姓也。
隋志:大業初,于馬吧善陽縣置代郡。
〕光祿大夫下邽魚俱羅〔隋志:下邽縣屬馮翊郡。
風俗通魚姓,未公子魚之後。
〕将兵讨之。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21十一月,己酉,右候衛将軍馮孝慈讨張金稱讨張金稱于清河,孝慈敗死。
〔稱,尺證翻。
帝改貝州為清河郡。
〕 22楊玄感之西也,韋福嗣亡詣東都歸首,〔嗣,祥吏翻。
首,手又翻。
〕是時如其比者皆不問。
樊子蓋收玄感文簿,得其書草,〔即福嗣所草遺子蓋之書。
〕封以呈帝;帝命執送行在。
李密亡命,為人所獲,亦送東都。
〔考異曰:隋書密傳雲:「密間行入關,與玄感從叔詣相随,匿于馮翊詣妻之舍,尋為鄰人所告,遂捕獲,囚于京兆獄。
」又雲:「及出關外,防禁漸弛。
」又雲:「至邯鄲,密等七人皆穿牆而遁。
「唐書雖不雲囚于京兆獄,亦雲出關。
按密若自關中送高陽,不當與韋福嗣同行。
今從賈閏甫蒲山公傳及劉仁軌河洛行年記。
樊子蓋鎖送福嗣、密及楊積善、王仲伯等十餘人詣高陽,密與王仲伯等竊謀亡去,悉使出其所赍金以示使者曰:「吾等死日,此金并留付金,幸用相瘗,〔使,疏吏翻;下同。
瘗,于計翻。
〕其餘即皆報德。
」仗者利其金,許諾,防禁漸弛。
密請通市酒,食每宴飲,諠嘩竟夕,使者不以為意,行至魏郡石梁驿,飲防守者皆醉,穿牆而逸。
〔帝改相州為魏。
邵飲防之飲,于禁翻。
考異曰:河洛記曰「左梁驿」,今從蒲山公傳。
〕密呼韋福嗣曰:「我無罪,天子不過一面責我耳。
」至高陽,帝以書草示福嗣,收付大理。
宇文述奏:「兇逆之徒,臣下所當同疾,若不為重法,無以肅将來。
「帝曰:「聽公所為。
」十二月,甲申,述就疇外,縛諸應刑者于格上,以車輪括其頸,使文武九品以上皆持兵斫射,〔射,而亦翻。
〕亂發矢如猬毛,支體糜碎,猶在車輪中。
積善、福嗣仍加車裂皆焚而揚之。
積善自言手殺玄感,冀得免。
死帝曰:「然則枭類耳!」因更其姓曰枭氏。
〔枭食母,說文曰:不孝鳥。
更,工衡翻。
枭,古堯翻。
〕 23唐縣人守子,賢善幻術,〔隋志:唐縣,屬博陵。
邵幻術者,化無為,有以眩惑人。
幻,戶辦翻。
〕能變佛形自稱彌勒出世,遠近信惑,遂謀因無遮大會舉兵襲乘輿;〔天子曰乘輿。
乘,繩證翻。
〕事洩,代誅,井誅黨與千餘家。
扶風桑門向海明亦自稱彌勒出世,人有歸心者,辄獲吉夢,由是三輔人翕然奉之,〔帝改岐州為扶風郡。
扶風漢三輔之一也〕。
因舉兵反,衆至數萬。
丁亥,海明自稱皇帝,改元白烏。
诏太仆卿楊義糺擊破之。
24帝召衛文升、樊子蓋詣行在;慰勞之,賞賜極厚,遣還所任。
〔賞其拒讨楊玄感之功,遣各還留台。
勞,力到翻。
〕 25劉元進仄丹陽,〔隋書吐萬緒傳雲:時元進以兵攻潤州。
按唐地,武德三年,始以延陵縣地置潤州,而潤州管下丹陽縣,本曲阿,亦唐改名。
元進所攻,蓋此丹陽非隋志之冊丹陽郡;隋書成于武德之後,書潤州書丹陽,皆以唐州縣書之也。
〕吐萬緒濟江擊破之,元進解圍去,緒進屯曲阿。
〔觀此及以隋書證之,則元進所攻正潤州。
〕元進結栅拒緒,相持百餘日;緒擊之,賊衆大潰,死者以萬數。
元進挺身夜遁,保其壘。
朱燮、管崇等屯毗陵,連營百餘裡,緒乘勝進擊,複破之。
賊退保葽山,〔隋志,吳縣有黃山。
〕緒圍之,元進、燮僅以身免,于陳斬崇及其将卒五千餘人,〔陳,讀曰陣。
将即亮翻收其子女萬餘口,進解會稽圍。
〔會,古外翻。
〕魚俱羅與緒偕行,戰無不捷,然百姓從亂者如歸市,賊敗而複聚,〔複,扶又翻;下同。
〕其勢益盛。
元進退據建安,帝令緒進讨,緒以士卒疲弊,請息甲待來春;考異曰:帝紀雲:「緒與俱羅連年不能克。
」按緒請待來春,而王世充十年又擊孟讓,然則元進敗正在今年冬、春之交矣。
元進退據建安,而得拒世充于江上者,蓋複來也。
〕帝不悅。
俱羅亦以賊非歲月可,平諸子在洛京,〔洛陽為東都,故謂之洛京。
〕潛遣家仆迎之;帝怒。
有司希旨,奏緒怯懦,俱羅敗饂,〔懦,乃卧翻,又奴亂翻。
饂,女六翻。
〕俱羅侳,斬征緒詣行在,緒憂憤,道迕。
〔卒,子恤翻。
〕 帝更遣江都丞王世充〔王世充為江都郡丞,帝又改邵贊治為丞。
更,工衡翻。
〕發淮南兵數萬人讨元進。
世充渡江,頻戰皆捷,元進燮敗死于吳,〔隋志:吳縣,吳郡治所。
〕其餘衆或降或散。
世充召先降者于通玄寺瑞像前焚香為誓,約降者不殺。
〔降,戶江翻。
〕散者始欲入海為盜,聞之,旨月之間,歸首略盡,
上,時掌翻。
〕布陳亘五十裡,〔陳,讀曰陣;下同。
亘,古鄧翻。
〕且戰且行,玄怠一日三敗。
八月,壬寅,玄感欲由華陽以奔上洛也。
騎,奇寄翻;下同。
〕追騎至,玄感叱之,皆反走。
至葭蘆戌,〔葭,音加。
〕獨與弟積善徒步走,自度不免,〔度,徒洛翻。
〕謂積善曰:「我不能受人刃辱,汝可寝我!」積善抽刀斫殺之,因自刺,不,〔死刺,七亦翻。
〕為追兵所執,與玄感首俱送行在所。
磔玄感屍于東都市,三,日複脔而焚之。
〔磔,陟格翻。
複,扶又翻。
脔,力兖翻。
〕玄感弟玄獎為義陽太,〔寸隋志:義陽郡,齊、梁之司州,後魏改曰郢州,後周改曰申州,大業初,改義州,尋改為義陽郡。
守,式又翻。
将赴玄感,為郡丞周旋玉所殺;隋書楊玄感傳作「周琁」。
〕仁行為朝請大夫,伏誅于長安。
〔楊素之門于是滅矣。
朝,直遙翻。
〕 玄感之圍東都也,梁郡民韓相國舉兵應庂,〔帝改未州為梁都。
相,息亮翻。
〕玄感以為河南道元帥,〔帥,所類翻。
〕旬月間衆十餘萬,攻剽郡縣;至襄城,〔隋志:襄城郡,東魏置北荊州,後周改曰和州,開皇初,改為伊州,大業初,改為汝州,尋改為郡。
剽,匹妙翻。
〕聞玄感敗,衆稍散,為吏所獲,傳首東都。
帝以元夕嗣,斛斯政之親也,留守夕化郡,〔隋書元夕嗣傳雲:屯兵安定。
〕遣衛尉少卿李淵馳往執之,〔少,始照翻。
〕因代為留守,關右十三郡兵皆受征發。
〔十三郡,又水、隴西、金城、枹罕、臨洮、漢陽、靈武、朔方、平涼、夕化、延安、雕險、上郡也。
〕淵禦衆寬簡,人多附之。
帝以淵相表奇異,〔相,息亮翻。
〕又名應圖谶,忌之。
〔贊,楚谮翻。
〕未幾,征詣行在所,淅遇疾未谒,〔谒,見也。
幾,居豈翻。
〕其甥王乇在後宮,帝問曰:「汝舅來何手」王乇以疾對,帝曰:「可得死否」淵聞之,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李淵事始。
〕 14癸卯,吳郡朱燮、晉陵管崇聚衆寇掠江。
〔左隋志:吳郡,陳置吳州,平陳改曰蘇州,大業初複曰吳州尋改為吳郡。
毗陵,邵平陳置常州,帝改為晉陵郡。
〕燮本還俗道人,涉獵經史,頗知兵法,形容眇小,為昆山縣博士,〔劉昫曰:昆山本漢婁縣地,梁分婁縣置昆山縣,取縣界山名,時屬吳。
邵隋制縣博士,不見于志,蓋在曹佐、市令之下。
〕與數十學生起兵,民苦役者赴之如歸。
崇長,大美姿,容志氣倜傥,〔倜,他狄翻。
〕隐居常熟,〔常熟,吳、晉南沙之地,本屬吳縣,晉分吳縣置海虞縣,梁置常熟縣。
劉昫曰:今昆山縣東一百三十裡常熟故城是也。
隋治南沙城,屬吳郡。
〕自言有王者相,〔相,息亮翻。
〕故群盜相與奉之。
時帝在涿郡,命虎牙郎将趙六兒将兵萬人屯揚子,〔揚子,地名,時屬江都縣。
将即亮翻;下同〕分為五營以備南賊。
〔南賊,謂劉元進及崇、燮等。
崇遣其将陸顗渡江,夜,襲六兒,破其兩營,收其器械軍資而去,〔顗,魚豈翻。
〕衆益盛,至十萬。
15辛酉,司農卿雲陽趙元淑坐楊玄感黨伏誅。
〔隋書楊玄感傳作「博陵趙元淑」,此「雲陽」,隋地:博陵郡,舊定州;雲陽縣屬京兆郡。
地理相去遠甚,當考。
〕帝使大理卿邺善果、禦史大夫裴蘊、刑部侍郎骨儀、與留樊子蓋推玄感黨與。
〔帝置犬部待郎以貳尚書之職。
守,式又翻。
推尋也,考鞫也。
考異曰:雜記作「滑儀」,今從隋書。
雜記推玄感黨十月,疑太晚。
今因誅趙元淑言之。
〕儀,本天竺胡人也。
〔隋書陰壽傳言骨儀,京兆長安人,蓋本天竺胡人而居京兆長安也。
〕市謂蘊曰:「玄感一呼而從者十萬,〔呼,火故翻。
〕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為盜耳。
不盡加誅,無以懲後。
」子蓋性既殘酷,蘊複受此,〔旨複,夫又翻。
〕由是峻法治之,〔治,直之翻〕。
所殺三萬餘人,皆籍沒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餘人。
玄感之圍東都也,開倉赈給百姓。
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
玄感所善文士會稽虞綽、琅邪王〔冑隋志:會稽郡,梁置東揚州,平陳改曰吳州,大業初,改越州,尋複改為會稽郡。
琅邪郡,舊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帝複改為琅邪郡。
會,古外翻。
邪讀曰耶。
〕俱坐徙邊,綽、冑亡命,捕得,誅之。
帝善屬文,〔屬,之欲翻。
〕不欲人出其右。
薛道衡死〔道衡死,見上卷五年。
〕帝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王冑死,帝誦其佳句曰:「『庭草無人随意綠,』複能作此語邪!」〔複,扶又翻。
〕帝自負才學,每驕天下之士,嘗謂侍臣曰:「天下皆謂朕承藉緒餘而有四海,設令朕與士大夫高選,亦當為天子矣。
「〔令,力丁翻。
〕 帝從容謂秘書郎虞世曰:「我性不喜人谏,〔從,千容翻。
喜,許記翻。
〕若位望通颢而谏以求名,彌所耐。
至于卑賤之士,雖少寬,假然迕不置之地上。
〔少詩沼翻。
卒,子恤翻。
〕汝其知庂!」世南之弟也。
〕 16帝使裴矩安集隴右,因之會甯,存問曷薩那可汗部,〔落八年,帝處曷薩那部落于會甯,今遣矩存問之。
薩,桑葛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遣阙度設廈掠吐谷渾以自富,還而奏狀,帝大賞之。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還音旋,又如字。
賞,稱獎也。
17九月,己卯,東海民彭孝才起為盜,〔帝改海州邵為東海。
〕有衆數萬。
18甲午,車駕至上谷,隋志:「開皇元年,以易縣置易州,帝改為上谷郡。
按秦置上谷郡,本治沮陽。
王隐晉書地地道曰:郡在谷之頭,故因以上谷名焉隋之易縣,則漢涿郡故因以上谷名焉。
隋之易縣,則漢涿郡故安縣地也,非古上谷。
〕以供費不給,免太守虞荷等官。
〔守,式又翻。
〕閏月,己巳,幸博陵。
19冬,十月丁醜,賊帥呂明星圍東郡,〔東郡,古白馬之地,隋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滑州,大業二年,改兖州,尋改為東郡。
帥,所類翻。
〕虎贲郎将費青奴擊破之。
〔贲,音奔。
将即亮翻。
陳湘姓林曰:費氏,音蜚,夏禹之後。
趙明誠曰:費字有兩姓,音讀不同,源流亦異。
其一音蜚,費姓出于作益之後,史記所載費、昌費中、楚費無極、漢費将軍、費直、費長房、費祎之徒,〔是其後也。
其一音秘,出于魯季友,姓苑所載琅邪費氏,則是其後也。
20劉元進帥其衆将渡江,〔帥,讀曰率。
〕會楊玄感敗,朱燮、管崇共迎元進,推以為主,據吳郡,稱天子,燮、崇俱為尚書仆射,署置百官,毗陵、東陽、會稽、建安豪傑多執長吏以應之。
〔帝改婺州為東陽郡。
大業初,改泉州為閩州,尋改為建安郡。
長,知兩翻。
會,工外翻。
〕帝遣左屯衛大将軍代人吐萬緒、〔隋書:吐萬緒,代郡鮮卑人。
吐萬,蓋鮮卑複姓也。
隋志:大業初,于馬吧善陽縣置代郡。
〕光祿大夫下邽魚俱羅〔隋志:下邽縣屬馮翊郡。
風俗通魚姓,未公子魚之後。
〕将兵讨之。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21十一月,己酉,右候衛将軍馮孝慈讨張金稱讨張金稱于清河,孝慈敗死。
〔稱,尺證翻。
帝改貝州為清河郡。
〕 22楊玄感之西也,韋福嗣亡詣東都歸首,〔嗣,祥吏翻。
首,手又翻。
〕是時如其比者皆不問。
樊子蓋收玄感文簿,得其書草,〔即福嗣所草遺子蓋之書。
〕封以呈帝;帝命執送行在。
李密亡命,為人所獲,亦送東都。
〔考異曰:隋書密傳雲:「密間行入關,與玄感從叔詣相随,匿于馮翊詣妻之舍,尋為鄰人所告,遂捕獲,囚于京兆獄。
」又雲:「及出關外,防禁漸弛。
」又雲:「至邯鄲,密等七人皆穿牆而遁。
「唐書雖不雲囚于京兆獄,亦雲出關。
按密若自關中送高陽,不當與韋福嗣同行。
今從賈閏甫蒲山公傳及劉仁軌河洛行年記。
樊子蓋鎖送福嗣、密及楊積善、王仲伯等十餘人詣高陽,密與王仲伯等竊謀亡去,悉使出其所赍金以示使者曰:「吾等死日,此金并留付金,幸用相瘗,〔使,疏吏翻;下同。
瘗,于計翻。
〕其餘即皆報德。
」仗者利其金,許諾,防禁漸弛。
密請通市酒,食每宴飲,諠嘩竟夕,使者不以為意,行至魏郡石梁驿,飲防守者皆醉,穿牆而逸。
〔帝改相州為魏。
邵飲防之飲,于禁翻。
考異曰:河洛記曰「左梁驿」,今從蒲山公傳。
〕密呼韋福嗣曰:「我無罪,天子不過一面責我耳。
」至高陽,帝以書草示福嗣,收付大理。
宇文述奏:「兇逆之徒,臣下所當同疾,若不為重法,無以肅将來。
「帝曰:「聽公所為。
」十二月,甲申,述就疇外,縛諸應刑者于格上,以車輪括其頸,使文武九品以上皆持兵斫射,〔射,而亦翻。
〕亂發矢如猬毛,支體糜碎,猶在車輪中。
積善、福嗣仍加車裂皆焚而揚之。
積善自言手殺玄感,冀得免。
死帝曰:「然則枭類耳!」因更其姓曰枭氏。
〔枭食母,說文曰:不孝鳥。
更,工衡翻。
枭,古堯翻。
〕 23唐縣人守子,賢善幻術,〔隋志:唐縣,屬博陵。
邵幻術者,化無為,有以眩惑人。
幻,戶辦翻。
〕能變佛形自稱彌勒出世,遠近信惑,遂謀因無遮大會舉兵襲乘輿;〔天子曰乘輿。
乘,繩證翻。
〕事洩,代誅,井誅黨與千餘家。
扶風桑門向海明亦自稱彌勒出世,人有歸心者,辄獲吉夢,由是三輔人翕然奉之,〔帝改岐州為扶風郡。
扶風漢三輔之一也〕。
因舉兵反,衆至數萬。
丁亥,海明自稱皇帝,改元白烏。
诏太仆卿楊義糺擊破之。
24帝召衛文升、樊子蓋詣行在;慰勞之,賞賜極厚,遣還所任。
〔賞其拒讨楊玄感之功,遣各還留台。
勞,力到翻。
〕 25劉元進仄丹陽,〔隋書吐萬緒傳雲:時元進以兵攻潤州。
按唐地,武德三年,始以延陵縣地置潤州,而潤州管下丹陽縣,本曲阿,亦唐改名。
元進所攻,蓋此丹陽非隋志之冊丹陽郡;隋書成于武德之後,書潤州書丹陽,皆以唐州縣書之也。
〕吐萬緒濟江擊破之,元進解圍去,緒進屯曲阿。
〔觀此及以隋書證之,則元進所攻正潤州。
〕元進結栅拒緒,相持百餘日;緒擊之,賊衆大潰,死者以萬數。
元進挺身夜遁,保其壘。
朱燮、管崇等屯毗陵,連營百餘裡,緒乘勝進擊,複破之。
賊退保葽山,〔隋志,吳縣有黃山。
〕緒圍之,元進、燮僅以身免,于陳斬崇及其将卒五千餘人,〔陳,讀曰陣。
将即亮翻收其子女萬餘口,進解會稽圍。
〔會,古外翻。
〕魚俱羅與緒偕行,戰無不捷,然百姓從亂者如歸市,賊敗而複聚,〔複,扶又翻;下同。
〕其勢益盛。
元進退據建安,帝令緒進讨,緒以士卒疲弊,請息甲待來春;考異曰:帝紀雲:「緒與俱羅連年不能克。
」按緒請待來春,而王世充十年又擊孟讓,然則元進敗正在今年冬、春之交矣。
元進退據建安,而得拒世充于江上者,蓋複來也。
〕帝不悅。
俱羅亦以賊非歲月可,平諸子在洛京,〔洛陽為東都,故謂之洛京。
〕潛遣家仆迎之;帝怒。
有司希旨,奏緒怯懦,俱羅敗饂,〔懦,乃卧翻,又奴亂翻。
饂,女六翻。
〕俱羅侳,斬征緒詣行在,緒憂憤,道迕。
〔卒,子恤翻。
〕 帝更遣江都丞王世充〔王世充為江都郡丞,帝又改邵贊治為丞。
更,工衡翻。
〕發淮南兵數萬人讨元進。
世充渡江,頻戰皆捷,元進燮敗死于吳,〔隋志:吳縣,吳郡治所。
〕其餘衆或降或散。
世充召先降者于通玄寺瑞像前焚香為誓,約降者不殺。
〔降,戶江翻。
〕散者始欲入海為盜,聞之,旨月之間,歸首略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