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隋紀六〔起昭陽作噩(癸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三年。
〕 炀皇帝中 大業九年〔(癸酉、六一三)〕 1春,正月,丁醜,诏征天下兵集涿郡。
始募民為骁〔,困為骁困作逆張。
骁,古堯翻。
〕修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漢、晉以來,遼東邵皆治襄,平慕容乇始鎮平郭。
前代高麗,圍遼東,言即漢襄平城,今言複修古城,蓋城郭有遷徒也。
貯,丁呂翻。
〕 2靈武賊帥白瑜娑〔帝改靈州為靈武。
邵帥,所類翻。
娑,桑何翻。
考異:日隋書作「白榆亡」。
今從略記。
〕劫攘牧馬,北連突厥,〔厥,九勿翻。
〕隴右多被其患,〔皮被,皮義翻。
〕謂之「奴賊」。
3戊戌,赦天下。
4己亥,命刑部尚書衛文升等輔代王侑留守西京。
〔是後李淵得以立代王。
守,手又翻〕。
5二月壬,什诏:「宇文述以兵糧不繼,遂陷王師;〔事見上卷上年〕。
乃軍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複其官爵。
」〔考異:日雜記在去年十二月,今從随書。
〕尋又加開府儀同三司。
6帝謂待臣:「高麗小虜,侮慢上國;今拔海移山,猶望克果,〔克,能也。
,果決也。
麗,力佑翻。
〕況此虜秋!」乃複議伐高麗。
〔複,扶又翻。
〕左光祿大夫郭榮谏:「戎狄失禮,臣下之事;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機,〔杜襲谏曹操嘗有是。
言鼷,音奚,小鼠也。
〕奈何親辱萬乘以敵小寇!」〔乘,繩證翻。
帝不聽。
7三月,丙子,濟陰孟海公起為盜,保據周橋,〔帝改曹州為濟陰郡。
濟,子禮翻。
〕衆至數萬,見人稱引書史,辄殺之。
8丁醜,發丁男十萬城大興。
〔大興城,西京城。
〕 9戊寅,帝幸遼東,命民部尚書樊子蓋等〔開皇三年,改度支尚書為戶部尚書,帝乃改為民部尚書,并曹郎亦改之。
〕輔越王侗留守東都。
〔是後遂階王世充僭竊。
侗,他紅翻。
〕 10時所在盜起:齊郡王薄、孟讓、北海郭方預、清河張金稱、平原郝孝德、河間格謙、勃海孫宣雅各布聚衆攻剽,〔帝改青州為北海郡,瀛州為河間郡,滄州為勃海郡。
姓苑:格姓,允格之後。
東觀漢記有侍禦史、東平相格班。
稱,尺證翻。
郝,呼各翻。
格,古百翻。
剽,匹妙翻。
〕多者十餘萬,少者數萬人,〔少,詩沼翻。
〕山東苦之。
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習戰,邵縣吏每興賊戰,望風沮敗。
〔沮,在呂翻。
〕唯齊邵丞閺鄉張須陀〔随志:閺鄉縣屬河南郡,本湖城,開皇十六年改焉。
閺,音旻。
〕得士衆心,勇決善戰。
将邵兵擊王薄于泰山下,〔随志:泰山,在魯邵博城縣。
須陀蓋越郡境而戰。
将即亮翻。
〕薄恃其驟勝,不設備;須陀掩擊,大破之。
薄收餘兵北渡河,須陀追擊于臨,邑又破之。
〔随志:臨邑縣屬齊郡。
〕薄北連孫宣雅、郝孝德等十餘萬攻章丘,〔随志:章丘縣,舊日高唐,開皇十六年改焉,亦屬齊郡。
〕須陀帥步騎二萬擊之賊衆大敗。
賊帥裴長才等衆二萬掩至城下,大掠,須陀未暇集兵,帥五騎與,〔戢帥,讀日率。
賊帥,所類翻。
騎,奇寄翻。
〕賊競赴之,圍百餘重,身中數創,〔重,直龍翻。
中,竹仲翻。
創,初良翻。
〕勇氣彌厲。
會城中兵至,賊稍退郄,須陀督衆擊之,長才等敗走。
庚子,郭方預等合軍攻陷北海,大掠而去。
須陀謂官屬:「賊恃其強,謂我不能救,吾今速行破之必矣。
」乃簡精兵倍道進擊,大破之,斬數萬級,前後獲賊辎重不可勝計。
〔重,直用翻。
勝,音升。
〕 曆城羅士信,〔曆城縣,舊置濟南郡,随為齊郡治所。
〕年十四,從須陀擊賊于濰水上。
〔随地:濰水,在北海郡下密縣。
濰,音惟。
〕賊始布陳,士信馳至陳前,刺殺數人〔,陳,讀日陣;下同。
刺,七亦翻。
〕斬一人首,擲空中,以擡盛之,揭以略陳;賊徒愕眙,莫敢近。
〔擡,色角翻。
盛,受也,時征翻。
揭,其谒翻,擔揭也。
眙,醜吏翻。
近,其靳翻。
〕須陀因引起兵奮擊,賊衆大潰。
士信逐北,每殺一人,劓其鼻懷之,〔劓,魚器翻〕,還,以驗殺賊之數;須陀歎賞,引置左右。
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
帝遺使慰谕,井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使,疏吏翻。
畫,與畫通。
〕 11夏,四月,庚午,車駕渡遼。
壬申,遣宇文述與上大将軍楊義臣趣平壤。
〔趣,七喻翻。
〕 12左光祿大夫王仁憼出扶餘道。
仁恭進軍至新城,〔新城在南蘇城之西。
〕高麗兵數萬拒戰,仁恭帥勁騎一千擊破之,高麗嬰城固守。
帝命諸将攻遼東,聽以便宜從事。
〔麗,力知翻。
帥,讀日率。
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
〕飛樓橦、雲梯、地道四面俱進,〔橦,宅江翻。
〕晝夜不,息而高麗應變拒之,二十餘日不拔,主客死者甚衆。
〔守者為主,攻者為客。
〕沖梯竿長十五丈,骁果吳興沈光升其端,〔随志:吳郡烏程縣舊置吳興郡。
史以舊郡名書。
長,真亮翻。
骁,堅堯翻;下同。
〕臨城興高麗戰,短兵接,殺十數人,高麗擊之而;墜未及地,适遇竿有垂緪,緪,古恒翻,索也。
〕光接而複上。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帝望見,壯之,即拜朝散大夫,〔朝,直遙翻。
散悉但翻。
〕恒置左右。
〔恒,戶登翻。
〕 13禮部尚書楊玄感,骁勇,便騎射好讀書,喜賓客,〔騎,奇寄翻。
好,呼到翻;下同。
喜,許記翻。
〕海内知名之士多與之遊。
與薄山公李密善,密,弼之曾孫也,〔李密襲爵蒲山郡公。
蒲山邵,阙。
李弼,字文氏佐命功臣。
〕少有才略,志氣雄遠,輕财好士,為左親侍。
〔陏:左右翊衛府領親、勳武三侍。
左親侍屬左翊衛。
少,詩照翻。
〕帝見之,謂宇文述:日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兒,贍視異常,必令宿衛!」述乃諷密仗稱病自免,密遂屏人事,〔屏,必郢翻。
〕專務讀書。
嘗乘黃失讀漢書,楊素遇而異之,因召至家,與語,大悅,謂其子玄感等:「李密識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與為深。
交時或侮之,密:日人言當指實,甯可面谀!若決機兩陳之,喑嗚咄嗟,使敵人震懾〔陳,讀日陣。
暗,于今翻。
咄,當沒翻。
懾,之濊翻。
〕密不如公;驅策天下賢俊,各申其用,公不如密:豈可以階級稍崇而輕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
〔李密事始此。
〕 素恃功驕倨,朝宴之際,或失臣禮,〔巿朝,直遙翻;下同〕。
帝心銜而不,言素亦覺之。
及素薨,帝謂近臣:「使素不死,終當夷族。
」玄感頗知之,且自自以累世貴顯,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見朝政日紊,〔紊,音問〕。
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與諸弟潛謀作亂。
帝方事征伐,玄感自:「世荷國恩,願為将領。
」帝喜:「将門必有将,相門必有相,固不虛也。
」〔,荷下可翻。
将,即亮翻。
相,悉亮翻。
〕由是寵遇日隆,頗預朝政。
帝伐高麗,命玄感于黎陽浚運,遂與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邵贊治趙懷義等謀,〔按陏志,帝改州為郡,郡置太守;罷長史、司馬,置贊務一人以貳之。
贙務,即贊治也。
陏書成于唐臣,避高宗名,故改「治」為「務」。
治,直吏翻。
〕故逗遛漕運,不時進發,〔逗,音豆。
遛,音留。
〕欲令渡遼諸軍乏;食帝遺使者促之,〔令,力丁翻。
使,疏吏翻。
〕玄感揚言水路多盜,不可前後需發。
玄感弟虎贲郎将玄,縱鷹揚郎将萬石,并從幸遼東,玄感潛遣人召之,二人皆亡。
還萬石至高陽,〔高陽縣屬河間郡。
〕為監事許華所執,〔按唐六典五,武庫署、太倉署皆有監事,蓋因陏制也。
監,工銜翻。
〕斬于涿郡。
時右骁衛大将軍來護兒以舟師自東萊将内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僞為使者從東方來,詐稱護兒反。
〔骁,堅堯翻。
〕六月,乙巳,玄感入黎陽,閉城,大索男夫,〔索,山客翻。
〕取帆布為牟、甲,〔帆,施于船上以帆風,玄軍興織蒲不給,以布為之。
牟,兜牟也。
〕署官屬,皆準開皇之舊。
〔不用帝所改官制〕。
移書傍郡,以讨護兒為名,各令發兵會于倉所。
〔倉,謂黎陽倉。
〕邵縣官有幹用者,玄感皆以運糧追集之,以趙懷義為衛州刺史,東光尉元務本為黎州刺史,河内邵主簿唐祎為懷州刺史。
〔複開皇之制,以邵為州,以太守為刺史。
陏志:州、邵皆置主簿。
東光縣屬平原。
邵未白:日今定遠軍治東光縣,漢舊縣也;故城在今縣東二十裡,齊天保七年,移于今縣東南三十裡陶乇故城,陏開皇三年,又移于後魏廢勃海邵城。
縣置令、丞、尉、正。
祎,許韋翻。
考異日;雜記作「懷州司功書佐」,今從隋書。
治書侍禦史遊元,〔隋禦史台置治書侍禦史二,員帝增為正五品。
治,直之翻〕。
督運在黎陽,玄感謂:「獨夫肆虐,陷身絕域,此天亡之時也。
我今親帥義兵以誅無道,卿意如何」元正色:「尊公荷國寵靈,近古無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
豈意墳土未幹,〔帥,讀曰率。
,荷下可翻。
幹,音千。
親圖反噬!」玄感怒而囚之,屢脅以兵,不能屈乃殺之。
元,明根之孫也。
〔遊明根,元魏太和中以儒名。
〕 玄感選運夫少壯者得五千餘人,〔少,詩照翻。
〕丹陽、宣城篙梢三千餘人,〔帝改蔣州為丹陽郡,改宣州為宣城。
邵篙梢,習于用舟者。
篙音,高進船竿也。
〕刑三牲誓衆,且論之曰:主上無道,不以百姓為念,天下騷擾,死遼東者以萬計。
今與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衆皆踴躍稱萬步。
乃勒兵部分。
〔分,扶問翻。
〕唐祎自玄感所逃歸河。
先是玄感陰遣家僮至長安,〔先,悉薦翻。
〕召李密及弟玄挺赴黎陽。
及舉兵,密适至,玄感大喜,以為謀主,謂密曰:子常以濟物為己任,今其時矣!計将安」密曰:「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去幽州猶隔千裡。
南有巨海,北有強胡,中間一道,理極艱危。
公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臨汽之險,〔臨汽關,陏屬平州盧龍縣即所謂盧龍之險也。
顔師古曰:,汽音喻,今多讀如榆〕。
扼其咽喉。
〔咽,于浿翻。
〕歸路既絕,高麗聞之,必蹑其後,不過旬月,資糧皆盡,其衆不降則潰,可不戰而擒,此上計也。
」〔麗,力知翻。
降,戶江翻。
〕玄感曰:「更言其次。
」密曰:簡精銳,晝夜倍道,襲取東都,以号令四。
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已固守。
〔祎,許韋翻。
〕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
」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東都,若先取之,足以動其心。
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其後玄感攻夕農,自速敗亡,其識度已見于。
〕此公之下計,乃上策也。
」遂引兵向洛陽,遣楊玄挺将骁勇千人為前鋒,〔将即亮翻;下同。
骁,堅堯翻。
〕先取河。
内唐祎據城拒守,玄挺無所獲。
祎又使人告東都越王侗與樊子蓋等勒兵為備,〔困如李密所料。
侗,他紅翻。
〕修武民相帥守臨清關。
〔修武縣屬河内郡。
〕玄感不得度,乃于汲郡南渡河,從之者如市。
使弟積善将兵三千自偃師南緣洛水西入,〔陏志:偃師縣舊廢,開皇十六年複置,屬河南郡。
〕玄挺自白司馬坂逾邙山南入,〔白司馬坂在邙山北,邙山在洛城北。
坂,音反。
〕玄感将三千餘人随其後,相去十裡許,自稱大軍。
其兵皆執單刀柳楯,〔楯,食尹翻,
〕 炀皇帝中 大業九年〔(癸酉、六一三)〕 1春,正月,丁醜,诏征天下兵集涿郡。
始募民為骁〔,困為骁困作逆張。
骁,古堯翻。
〕修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漢、晉以來,遼東邵皆治襄,平慕容乇始鎮平郭。
前代高麗,圍遼東,言即漢襄平城,今言複修古城,蓋城郭有遷徒也。
貯,丁呂翻。
〕 2靈武賊帥白瑜娑〔帝改靈州為靈武。
邵帥,所類翻。
娑,桑何翻。
考異:日隋書作「白榆亡」。
今從略記。
〕劫攘牧馬,北連突厥,〔厥,九勿翻。
〕隴右多被其患,〔皮被,皮義翻。
〕謂之「奴賊」。
3戊戌,赦天下。
4己亥,命刑部尚書衛文升等輔代王侑留守西京。
〔是後李淵得以立代王。
守,手又翻〕。
5二月壬,什诏:「宇文述以兵糧不繼,遂陷王師;〔事見上卷上年〕。
乃軍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複其官爵。
」〔考異:日雜記在去年十二月,今從随書。
〕尋又加開府儀同三司。
6帝謂待臣:「高麗小虜,侮慢上國;今拔海移山,猶望克果,〔克,能也。
,果決也。
麗,力佑翻。
〕況此虜秋!」乃複議伐高麗。
〔複,扶又翻。
〕左光祿大夫郭榮谏:「戎狄失禮,臣下之事;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機,〔杜襲谏曹操嘗有是。
言鼷,音奚,小鼠也。
〕奈何親辱萬乘以敵小寇!」〔乘,繩證翻。
帝不聽。
7三月,丙子,濟陰孟海公起為盜,保據周橋,〔帝改曹州為濟陰郡。
濟,子禮翻。
〕衆至數萬,見人稱引書史,辄殺之。
8丁醜,發丁男十萬城大興。
〔大興城,西京城。
〕 9戊寅,帝幸遼東,命民部尚書樊子蓋等〔開皇三年,改度支尚書為戶部尚書,帝乃改為民部尚書,并曹郎亦改之。
〕輔越王侗留守東都。
〔是後遂階王世充僭竊。
侗,他紅翻。
〕 10時所在盜起:齊郡王薄、孟讓、北海郭方預、清河張金稱、平原郝孝德、河間格謙、勃海孫宣雅各布聚衆攻剽,〔帝改青州為北海郡,瀛州為河間郡,滄州為勃海郡。
姓苑:格姓,允格之後。
東觀漢記有侍禦史、東平相格班。
稱,尺證翻。
郝,呼各翻。
格,古百翻。
剽,匹妙翻。
〕多者十餘萬,少者數萬人,〔少,詩沼翻。
〕山東苦之。
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習戰,邵縣吏每興賊戰,望風沮敗。
〔沮,在呂翻。
〕唯齊邵丞閺鄉張須陀〔随志:閺鄉縣屬河南郡,本湖城,開皇十六年改焉。
閺,音旻。
〕得士衆心,勇決善戰。
将邵兵擊王薄于泰山下,〔随志:泰山,在魯邵博城縣。
須陀蓋越郡境而戰。
将即亮翻。
〕薄恃其驟勝,不設備;須陀掩擊,大破之。
薄收餘兵北渡河,須陀追擊于臨,邑又破之。
〔随志:臨邑縣屬齊郡。
〕薄北連孫宣雅、郝孝德等十餘萬攻章丘,〔随志:章丘縣,舊日高唐,開皇十六年改焉,亦屬齊郡。
〕須陀帥步騎二萬擊之賊衆大敗。
賊帥裴長才等衆二萬掩至城下,大掠,須陀未暇集兵,帥五騎與,〔戢帥,讀日率。
賊帥,所類翻。
騎,奇寄翻。
〕賊競赴之,圍百餘重,身中數創,〔重,直龍翻。
中,竹仲翻。
創,初良翻。
〕勇氣彌厲。
會城中兵至,賊稍退郄,須陀督衆擊之,長才等敗走。
庚子,郭方預等合軍攻陷北海,大掠而去。
須陀謂官屬:「賊恃其強,謂我不能救,吾今速行破之必矣。
」乃簡精兵倍道進擊,大破之,斬數萬級,前後獲賊辎重不可勝計。
〔重,直用翻。
勝,音升。
〕 曆城羅士信,〔曆城縣,舊置濟南郡,随為齊郡治所。
〕年十四,從須陀擊賊于濰水上。
〔随地:濰水,在北海郡下密縣。
濰,音惟。
〕賊始布陳,士信馳至陳前,刺殺數人〔,陳,讀日陣;下同。
刺,七亦翻。
〕斬一人首,擲空中,以擡盛之,揭以略陳;賊徒愕眙,莫敢近。
〔擡,色角翻。
盛,受也,時征翻。
揭,其谒翻,擔揭也。
眙,醜吏翻。
近,其靳翻。
〕須陀因引起兵奮擊,賊衆大潰。
士信逐北,每殺一人,劓其鼻懷之,〔劓,魚器翻〕,還,以驗殺賊之數;須陀歎賞,引置左右。
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
帝遺使慰谕,井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使,疏吏翻。
畫,與畫通。
〕 11夏,四月,庚午,車駕渡遼。
壬申,遣宇文述與上大将軍楊義臣趣平壤。
〔趣,七喻翻。
〕 12左光祿大夫王仁憼出扶餘道。
仁恭進軍至新城,〔新城在南蘇城之西。
〕高麗兵數萬拒戰,仁恭帥勁騎一千擊破之,高麗嬰城固守。
帝命諸将攻遼東,聽以便宜從事。
〔麗,力知翻。
帥,讀日率。
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
〕飛樓橦、雲梯、地道四面俱進,〔橦,宅江翻。
〕晝夜不,息而高麗應變拒之,二十餘日不拔,主客死者甚衆。
〔守者為主,攻者為客。
〕沖梯竿長十五丈,骁果吳興沈光升其端,〔随志:吳郡烏程縣舊置吳興郡。
史以舊郡名書。
長,真亮翻。
骁,堅堯翻;下同。
〕臨城興高麗戰,短兵接,殺十數人,高麗擊之而;墜未及地,适遇竿有垂緪,緪,古恒翻,索也。
〕光接而複上。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帝望見,壯之,即拜朝散大夫,〔朝,直遙翻。
散悉但翻。
〕恒置左右。
〔恒,戶登翻。
〕 13禮部尚書楊玄感,骁勇,便騎射好讀書,喜賓客,〔騎,奇寄翻。
好,呼到翻;下同。
喜,許記翻。
〕海内知名之士多與之遊。
與薄山公李密善,密,弼之曾孫也,〔李密襲爵蒲山郡公。
蒲山邵,阙。
李弼,字文氏佐命功臣。
〕少有才略,志氣雄遠,輕财好士,為左親侍。
〔陏:左右翊衛府領親、勳武三侍。
左親侍屬左翊衛。
少,詩照翻。
〕帝見之,謂宇文述:日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兒,贍視異常,必令宿衛!」述乃諷密仗稱病自免,密遂屏人事,〔屏,必郢翻。
〕專務讀書。
嘗乘黃失讀漢書,楊素遇而異之,因召至家,與語,大悅,謂其子玄感等:「李密識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與為深。
交時或侮之,密:日人言當指實,甯可面谀!若決機兩陳之,喑嗚咄嗟,使敵人震懾〔陳,讀日陣。
暗,于今翻。
咄,當沒翻。
懾,之濊翻。
〕密不如公;驅策天下賢俊,各申其用,公不如密:豈可以階級稍崇而輕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
〔李密事始此。
〕 素恃功驕倨,朝宴之際,或失臣禮,〔巿朝,直遙翻;下同〕。
帝心銜而不,言素亦覺之。
及素薨,帝謂近臣:「使素不死,終當夷族。
」玄感頗知之,且自自以累世貴顯,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見朝政日紊,〔紊,音問〕。
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與諸弟潛謀作亂。
帝方事征伐,玄感自:「世荷國恩,願為将領。
」帝喜:「将門必有将,相門必有相,固不虛也。
」〔,荷下可翻。
将,即亮翻。
相,悉亮翻。
〕由是寵遇日隆,頗預朝政。
帝伐高麗,命玄感于黎陽浚運,遂與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邵贊治趙懷義等謀,〔按陏志,帝改州為郡,郡置太守;罷長史、司馬,置贊務一人以貳之。
贙務,即贊治也。
陏書成于唐臣,避高宗名,故改「治」為「務」。
治,直吏翻。
〕故逗遛漕運,不時進發,〔逗,音豆。
遛,音留。
〕欲令渡遼諸軍乏;食帝遺使者促之,〔令,力丁翻。
使,疏吏翻。
〕玄感揚言水路多盜,不可前後需發。
玄感弟虎贲郎将玄,縱鷹揚郎将萬石,并從幸遼東,玄感潛遣人召之,二人皆亡。
還萬石至高陽,〔高陽縣屬河間郡。
〕為監事許華所執,〔按唐六典五,武庫署、太倉署皆有監事,蓋因陏制也。
監,工銜翻。
〕斬于涿郡。
時右骁衛大将軍來護兒以舟師自東萊将内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僞為使者從東方來,詐稱護兒反。
〔骁,堅堯翻。
〕六月,乙巳,玄感入黎陽,閉城,大索男夫,〔索,山客翻。
〕取帆布為牟、甲,〔帆,施于船上以帆風,玄軍興織蒲不給,以布為之。
牟,兜牟也。
〕署官屬,皆準開皇之舊。
〔不用帝所改官制〕。
移書傍郡,以讨護兒為名,各令發兵會于倉所。
〔倉,謂黎陽倉。
〕邵縣官有幹用者,玄感皆以運糧追集之,以趙懷義為衛州刺史,東光尉元務本為黎州刺史,河内邵主簿唐祎為懷州刺史。
〔複開皇之制,以邵為州,以太守為刺史。
陏志:州、邵皆置主簿。
東光縣屬平原。
邵未白:日今定遠軍治東光縣,漢舊縣也;故城在今縣東二十裡,齊天保七年,移于今縣東南三十裡陶乇故城,陏開皇三年,又移于後魏廢勃海邵城。
縣置令、丞、尉、正。
祎,許韋翻。
考異日;雜記作「懷州司功書佐」,今從隋書。
治書侍禦史遊元,〔隋禦史台置治書侍禦史二,員帝增為正五品。
治,直之翻〕。
督運在黎陽,玄感謂:「獨夫肆虐,陷身絕域,此天亡之時也。
我今親帥義兵以誅無道,卿意如何」元正色:「尊公荷國寵靈,近古無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
豈意墳土未幹,〔帥,讀曰率。
,荷下可翻。
幹,音千。
親圖反噬!」玄感怒而囚之,屢脅以兵,不能屈乃殺之。
元,明根之孫也。
〔遊明根,元魏太和中以儒名。
〕 玄感選運夫少壯者得五千餘人,〔少,詩照翻。
〕丹陽、宣城篙梢三千餘人,〔帝改蔣州為丹陽郡,改宣州為宣城。
邵篙梢,習于用舟者。
篙音,高進船竿也。
〕刑三牲誓衆,且論之曰:主上無道,不以百姓為念,天下騷擾,死遼東者以萬計。
今與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衆皆踴躍稱萬步。
乃勒兵部分。
〔分,扶問翻。
〕唐祎自玄感所逃歸河。
先是玄感陰遣家僮至長安,〔先,悉薦翻。
〕召李密及弟玄挺赴黎陽。
及舉兵,密适至,玄感大喜,以為謀主,謂密曰:子常以濟物為己任,今其時矣!計将安」密曰:「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去幽州猶隔千裡。
南有巨海,北有強胡,中間一道,理極艱危。
公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臨汽之險,〔臨汽關,陏屬平州盧龍縣即所謂盧龍之險也。
顔師古曰:,汽音喻,今多讀如榆〕。
扼其咽喉。
〔咽,于浿翻。
〕歸路既絕,高麗聞之,必蹑其後,不過旬月,資糧皆盡,其衆不降則潰,可不戰而擒,此上計也。
」〔麗,力知翻。
降,戶江翻。
〕玄感曰:「更言其次。
」密曰:簡精銳,晝夜倍道,襲取東都,以号令四。
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已固守。
〔祎,許韋翻。
〕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
」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東都,若先取之,足以動其心。
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其後玄感攻夕農,自速敗亡,其識度已見于。
〕此公之下計,乃上策也。
」遂引兵向洛陽,遣楊玄挺将骁勇千人為前鋒,〔将即亮翻;下同。
骁,堅堯翻。
〕先取河。
内唐祎據城拒守,玄挺無所獲。
祎又使人告東都越王侗與樊子蓋等勒兵為備,〔困如李密所料。
侗,他紅翻。
〕修武民相帥守臨清關。
〔修武縣屬河内郡。
〕玄感不得度,乃于汲郡南渡河,從之者如市。
使弟積善将兵三千自偃師南緣洛水西入,〔陏志:偃師縣舊廢,開皇十六年複置,屬河南郡。
〕玄挺自白司馬坂逾邙山南入,〔白司馬坂在邙山北,邙山在洛城北。
坂,音反。
〕玄感将三千餘人随其後,相去十裡許,自稱大軍。
其兵皆執單刀柳楯,〔楯,食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