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一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隋紀五〔起着雍執徐(戊辰),盡玄默涒難(壬申),凡五年。

    〕 炀皇帝上之下 大業四年〔(戊辰、六〇八)〕 1春,正月,乙巳,诏發河北諸軍百餘萬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

    〔班志:沁水出上黨谷遠縣羊頭山世靡谷。

    師古曰:今至懷州武陟縣界入河。

    谷遠,隋為沁源縣。

    沁,七鸩翻。

    考異曰:雜記:「三年六月,敕開永濟渠,引汾水入河,于汾水東北開渠,合渠水至于涿郡二千餘裡,通龍舟。

    」按永濟渠即今禦河,未嘗通汾水,雜記誤也。

    〕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2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内史令。

     3裴矩聞西突厥處羅可汗思其母,請遣使招懷之。

    二月,己卯,帝遣司朝谒者崔君肅赍诏書慰谕之。

    〔帝置谒者台夫人一人,置司朝谒者二人以貳之。

    處,昌呂翻。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使,疏吏翻。

    朝,直遙翻。

    考異曰:隋帝紀作「崔毅」,今從西突厥傳。

    〕處羅見君肅甚倨,受诏不肯起,君肅謂之曰:「突厥本一國,中分為二,每歲交兵,積數十歲而莫能相滅者,明知其勢敵耳。

    然啟民舉其部落百萬之衆,卑躬折節,入臣天子者,其故何也﹖〔折,而列翻。

    〕正以切恨可汗,不能獨制,欲欲借兵于大國,共滅可汗耳。

    群臣鹹欲從啟民之請,天子既許之,師出有日矣。

    顧可汗母向夫人〔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向,式亮翻。

    〕懼西國之滅,旦夕守阙,哭泣哀祈,匍匐謝罪,請發使召可汗,令入内屬。

    天子憐之,故複遣使至此。

    〔匍,音蒲。

    匐,蒲北翻。

    使,疏吏翻;下同。

    令,力丁翻。

    複,扶又翻。

    〕令可汗乃倨慢如此,則向夫人為诳天子,〔诳,居況翻。

    〕必伏屍都市,傳首虜庭。

    〔虜庭,謂啟民庭。

    〕發大隋之兵,資東國之衆,左提右挈以擊可汗,亡無日矣!柰何愛兩拜之禮,絕慈母之命,惜一語稱臣,使社稷為墟乎!」處羅矍然而起,〔處,昌呂翻。

    矍,居縛翻。

    〕流涕再拜,跪受诏書,因遣使者随君肅貢汗血馬。

     4三月,壬戍,倭王多利思比孤〔隋書:倭國在百濟、〔新羅東南,水陸三千裡,于大海之中,依山島而居;都于邪靡堆,則魏志所謂邪馬台者也,在會稽之東,與儋耳相近。

    杜佑曰: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去遼東萬二千裡,大較在閩川、會稽之東,亦與朱崖、儋耳相近,自謂太伯之後。

    一名日本,自雲國在日邊,因以為稱,倭,烏禾翻。

    〕入〔【章:十二行本「入」上有「遣使」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貢,遣帝書曰:〔遺,手季翻。

    〕「日出處天子緻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恙,餘亮翻。

    〕帝覽之,不悅,謂鴻胪卿曰:〔胪,淩如翻。

    〕「蠻夷書無禮者,勿複以聞。

    」〔複,扶又翻。

    〕 5乙醜,車駕幸五原,〔帝改豐州為五原郡。

    〕因出塞巡長城。

    〔去年所築者。

    〕行宮設六合闆城,〔隋志:帝北巡出塞,行宮設六合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

    六合,以木為之,方一尺,外面一方有闆,離合為之,塗以青色。

    壘六闆為城,高三丈六尺,上加女牆,闆高六尺,開南北門。

    又于城四角起樓敵二,門觀、門樓檻皆丹青绮畫。

    又造六合殿、千人帳,載以槍車,車載六合三闆。

    其車軨解合交叉,即為馬槍,皆車上張幕,幕下張平一弩傳矢,五人更守。

    兩車之間,施車軨馬槍,皆外其轅,以為外圍。

    次内布鐵菱,次内施蟄鞬。

    中施弩床,長六尺,闊三尺;杅床陛插鐵錐,皆長五寸,謂之蝦須,皆施機關,張則錐皆外向。

    其床上施旋機弩,以繩連弩機,人從外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觸所而發。

    其外又以矰周圍行宮二丈,一鈴一柱,柱舉矰,去地二尺五寸。

    當行宮南北門旋槌磬,連矰,以機發之,有人觸矰,則衆鈴發響,槌擊兩磬,以知所警,名為擊磬。

    考異曰:雜記雲,「帝幸啟民帳時造行城,周二千步,高二十餘丈。

    」今從隋禮儀志。

    〕載以槍車。

    每頓舍,則外其轅以為外圍,内布鐵菱;〔爾雅翼曰:今軍旅以鐵作茨,以布敵路,謂之鐵蒺蔾。

    或雲:鐵蒺蔾菱角,起于炀帝征遼為之。

    然六韬中已有此物,朝錯傳謂之渠答。

    〕次施弩床,皆插鋼錐,〔鋼,音剛;精鐵也。

    〕外向;上施旋機弩,以繩連機,人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所觸而發。

    其外又以矰周圍,施鈴、槌盤以知所警。

    〔矰,作滕翻。

    槌,直追翻。

    〕 6帝募能通絕域者,屯田主事常駿等請使赤土,〔屯田曹,屬工部尚書。

    尚書諸曹各有主事,流外吏職也。

    隋書:赤土國,扶南之别種,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号。

    杜佑曰:崖州直南水行,便風十餘日到赤土國。

    其國到五月日亭午,物影都在南。

    一日三食,飯皆旋炊;不然,逡巡過時,即便臭敗,熱氣特甚。

    使,疏利翻。

    〕帝大悅,丙寅,命駿赍物五千段,以賜其主。

    赤土者,南海中遠國也。

     7帝無日不治宮室,〔治,直之翻。

    〕兩京及江都,苑囿亭殿雖多,久而益厭,每遊幸,左右顧矚,〔矚,之欲翻。

    〕無可意者,不知所适。

    乃備責天下山川之圖,躬自曆覽,以求勝地可置宮苑者。

    夏,四月,诏于汾州之北汾水之源,營汾陽宮。

    〔隋志:樓煩郡汾源縣,舊岢岚也,大業四年,改為靜樂,有汾陽宮、管涔山、天水、汾水。

    十三州志:汾水出武州之燕京山,管涔之異石也。

    水經注,燕京山上有大池,世謂之天池。

    按炀帝起汾陽宮環天池,詳見後五台注。

    〕 8初,元德太子薨,〔見上卷二年。

    〕河南隐齊王暕次當為嗣,元德吏兵二萬餘人,悉隸于暕,暕,古限翻。

    〕帝為之妙選遼屬,〔為,于僞翻。

    〕以光祿少卿柳謇之為齊王長史,〔少,始照翻。

    謇,九辇翻。

    長,知兩翻。

    〕旦戒之曰:「齊王德業修備,富貴自锺卿門;〔锺,聚也。

    〕若有不善,罪亦相反。

    」謇之,慶之從子也。

    〔柳慶事宇文泰。

    從,才用翻。

    〕暕寵遇日隆,百官趨谒,暕咽道路。

    暕以是驕恣,昵近小人,〔阗,田年翻。

    近,其靳翻。

    〕所為多不法。

    遣左右喬令則、庫狄仲锜、〔庫狄,複姓。

    锜,魚豈翻。

    〕陳智偉求聲色。

    令則等因此放縱,訪人家有美女,辄矯暕命呼之,載入暕弟,淫而遣之。

    仲锜、智偉詣隴西,撾炙諸胡,責其名馬,〔帝改渭州為隴西郡。

    撾,側瓜翻。

    〕得數匹以進暕;暕令還主,仲锜等詐言王賜、取歸其家,暕不知也。

    樂平公主嘗奏帝,言柳氏女美,〔樂平公主,周天後也。

    樂,音洛。

    〕帝未有所答。

    久之,主複以柳氏進暕,〔複,扶又翻。

    〕暕納之。

    其後,帝問主:「柳氏女安在﹖」主曰:「齊王所。

    」帝不悅。

    暕從帝幸汾陽宮,大獵,诏暕以千騎入圍,〔騎,奇寄翻。

    〕暕大獲麋鹿以獻;而帝未有得也,乃怒從官,皆言為暕左右所遏,獸不得前。

    〔從,才用翻。

    〕帝于是發怒,求暕罪失。

    時制:縣令無故不得出境;有伊阙令皇甫诩,得幸于暕,違禁,攜之至汾陽宮。

    禦史韋德裕希旨劾奏暕,〔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帝令甲士千餘人大索暕第,〔令力丁翻。

    索,山客翻。

    〕因窮治其事。

    〔治,直之翻。

    〕暕妃韋氏早卒,〔卒,子恤翻。

    〕暕與妃姊元氏婦通,産一女。

    暕召相工〔相,息亮翻。

    〕令徧視後庭,相工指妃姊曰:「此産子者當為皇後。

    」暕以元德太子有三子,〔三子:侑、倓、侗。

    〕恐不得立,陰挾左道為厭勝,〔厭,于業翻。

    〕至是皆發。

    帝大怒,斬令則等數人,賜妃姊死,暕府皆斥之邊遠。

    柳謇之坐不能匡正,除名。

    〔謇,九辇翻。

    〕時趙王杲尚幼,帝謂侍臣曰:「朕唯有暕一子,不然省,當肆諸市朝以明國憲。

    」暕自是恩寵日衰,雖為京尹,不複關預時政。

    帝恒令虎贲郎将一人監其府事,〔帝制十二衛,每衛置護軍四人,掌副貳将軍,無則一人攝,尋改護軍為虎贲郎将,正四品。

    朝,直遙翻。

    複,扶又翻。

    恒,戶登翻。

    令,力丁翻。

    贲,音奔。

    将,即亮翻。

    監,古銜翻。

    〕暕有微失,虎贲辄奏之。

    帝亦常慮暕生變,所給左右,皆以老弱,備員而已。

    太史令庾質,季才之子也,其子為齊王屬,〔隋王府有掾有屬。

    〕帝謂質曰:「汝不能一心事我,乃使兒事齊王,何向背如此!」〔背,蒲妹翻。

    〕對曰:「臣事陛下,子事齊王,實是一心,不敢有二。

    」帝猶怒,出為合水令。

    〔開皇十六年,置合水縣,為慶州治所,帝改慶州為弘化郡,唐改合水縣為安化。

    〕 9乙卯,诏以突厥啟民可汗〔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遵奉朝化,思改戎俗,宜于萬壽戍置城造屋,其帷帳床褥以上,務從優厚。

     10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

    〔此榆谷當在榆林西。

    〕 11裴矩說鐵勒,〔說,式芮翻。

    〕使擊吐谷渾,大破之。

    吐谷渾可汗伏允東走,入西平境内,〔帝改鄯州為西平郡。

    吐,讀暾入聲。

    谷,音浴。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遣使請降求救;帝遣安德王雄出澆河,〔前已書觀王雄,此複書安德王雄何也﹖按雄傳,雄從帝征吐谷渾還,方徙封觀王,高颎誅之時,雄尚書安德王,通鑒因舊史成文而書之耳。

    帝改廓州為澆河郡。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澆,谷堯翻。

    〕許公宇文述出西平迎之。

    〔宇文述封許國公。

    〕述至臨羌城,〔漢臨羌縣城也。

    〕吐谷渾胃述兵盛,不敢降,帥衆西遁;〔帥,讀曰率。

    〕述引兵追之,拔曼頭、赤水二城,〔隋志:帝平吐谷渾,置河源郡于古赤水城,管下有曼頭城。

    曼,音萬。

    〕斬三千餘級,獲其王公以下二百人,虜男女四千口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下同。

    〕伏允南奔雪山,〔此即蜀西山之西雪山也。

    〕其故地皆空,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裡,皆為隋有,置州、〔【章:十二行本「州」作「郡」;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縣、鎮、戍,〔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顯武、濟遠、伏戎、宣德、威定、遠化、赤水等縣。

    志雲,置于五年。

    〕天下輕罪徙居之。

     12八月,辛酉,上親祀恒嶽,〔恒嶽,北嶽恒山。

    恒,戶登翻。

    〕赦天下。

    河北道郡守畢集,〔守,式又翻。

    〕裴矩所緻西域十餘國皆來助祭。

    〔考異曰:裴矩傳雲「三年」,誤也。

    今從帝紀。

    〕 13九月,辛未,征天下鷹師悉集東京。

    〔鷹師,善調習鷹集者也。

    〕至者萬餘人。

     14冬,十月,乙卯,頒新式。

    〔去年四月壬辰,改度量權衡,并依古式,今頒于天下。

    〕 15常駿等至赤土境,赤土王利富遣使三十舶迎之,進金谫以纜駿船,〔使,疏吏翻;下同。

    舶,莫百翻。

    谫,蘇果翻。

    〕凡泛海百餘日,入境月餘,乃至其都。

    〔赤土所都名僧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