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
〕其王居處〔處,昌呂翻。
〕器用,窮極珍麗,待使者禮亦厚,遣其子那邪随駿入貢。
〔迦,音加。
〕 16帝以右翊衛将軍河東薛世雄為玉門道行軍大将,〔帝改蒲州為河東郡。
隋志:玉門縣屬敦煌郡。
改曰:世雄擊伊吾,帝紀無之。
本傳前有從帝征吐谷渾,然雲,「歲餘,以世雄為玉門大将,與突厥啟民可汗擊伊吾。
」然則似在大業六、七年也。
按是時啟民已卒,伐吐谷渾之歲,伊吾吐屯設獻地數千裡,恩寵甚厚,隋何故伐之!今移置獻地之前。
〕師出玉門,啟民不至。
世雄孤軍度碛,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已度碛,大懼,請降。
〔流沙亦謂之碛。
碛,七迹翻。
降,戶江翻。
〕世雄乃于漢故伊吾城東築城,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以甲卒千餘人戍之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五年〔(己巳、六〇九)〕 1春,正月,丙子.改東京為東都。
2突厥啟民可汗來朝,禮賜益厚。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 3癸未,诏天下均田。
4戊子,上自東都西還。
5己醜,制民間鐵叉、搭鈎、蘒刃之類皆禁之。
〔搭,多臘翻。
蘒,作管翻。
〕 6二月,戊申,車駕至西京。
7三月,己巳,西巡河右;乙亥,幸扶風舊宅。
〔河右,河西武威諸郡地。
帝改崎州為扶風郡。
〕夏,四月,癸亥,出臨津關,〔臨津關當在枹罕界,臨河津。
水經注:河水自澆河東流,巡邯川城南,又東徑臨津城北,白土城南,為緣河濟渡之地。
〕渡黃河,至西平,陳兵講武,将擊吐谷渾。
五月,乙亥,上大獵于拔延山,〔隋志:西平郡化隆縣有拔延山。
杜佑曰:拔延山在廓州廣鹹縣,隋炀帝征吐谷渾經此山。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長圍亘二十裡。
〔考異曰:隋帝紀作「二千裡」,疑二十裡字誤。
〕庚辰,入長甯谷,〔長甯谷在古晉昌郡界。
水經注:湟水徑臨羌縣故縣南,又東,長甯水東南流徑晉昌川,又有長甯亭,亭北有養女嶺,即浩亹西平之北山。
〕度星嶺;丙戍,至浩亹川。
〔水經注:浩亹河出塞外,徑西平之鮮谷塞,又東徑養女北山東南。
隋志:西平郡湟水縣有舊浩亹縣。
浩亹,音告門。
浩,又音合。
〕以橋未成,斬都水使者黃杦及督役者九人,〔帝改都水監為都水使者。
考異曰:隋帝紀雲:「梁浩亹,禦馬度而橋壞。
」今從略記。
〕數日,橋成,乃行。
吐谷渾可汗伏允帥衆保覆袁川,〔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帝分命内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将軍張壽西屯泥嶺,四周圍之。
伏允以數十騎遁出,遣其名王詐稱伏允,保車我真山。
〔騎,奇寄翻。
車,昌遮翻。
〕壬辰,诏右屯衛大将軍張定和往捕之。
定和輕其衆少,不被甲,挺身登山,吐谷渾伏兵射殺之;〔少,詩沼翻。
被,皮義翻。
射,而亦翻。
〕其亞将柳武建擊吐谷渾,破之。
〔将,即亮翻。
〕甲午,吐谷渾仙頭王窮慂,〔慂,與蹙同。
〕帥男女十餘萬口來降。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六月,丁酉,遣左光祿大夫梁默等追讨伏允,兵敗,為伏允所殺。
衛尉卿劉〔【章:十二行本「劉」上有「彭城」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權出伊吾道,擊吐谷渾,至清海,〔隋志:西海郡有青海。
吐谷渾傳:青海在伏俟城東,周回千餘裡。
〕虜獲千餘口,乘勝追奔,至伏俟城。
〔吐谷渾都伏俟城,在青海四十五裡。
〕 辛醜,帝謂給事郎蔡征曰:「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對曰:「此其所以不能長世。
」丙午,至張掖。
〔帝改甘州為張掖郡。
〕帝之将西巡也,命裴矩說高昌王曲伯雅〔曲,姓也。
漢末有西平曲演。
說,輸芮翻。
〕及伊吾吐屯設等,〔吐屯設,意突厥所置,以守伊吾。
〕啖以厚利,召使入朝。
壬子,帝至燕支山,〔隋志:武鹹郡番禾縣有燕支山。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朝,直遙翻。
燕,因肩翻。
〕伯雅、吐屯設等及西域二十七國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錦錦,〔令,力丁翻。
被,皮義翻。
罽,音計。
〕焚香奏樂,歌舞諠噪。
帝複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不鮮者,郡乘嗔咽,〔騎,奇寄翻。
乘,繩證翻。
〕周亘數十裡,以示中國之盛。
吐屯設獻西域數千裡之地,上大悅。
癸醜,置西海、河源、鄯善、旦末等郡,〔西海郡置于伏俟域,河源郡置于赤水城,鄯善郡置于古樓蘭城,且末郡置于古且末城。
郦道元曰:旦末城東至鄯善七百二十裡。
鄯,時戰翻。
且,子闾翻。
〕?天下罪人為戍卒以守之。
命劉權鎮河源郡積石鎮,〔志雲:河源郡有積石山,河所出也。
杜佑曰:積石山在西平郡龍支縣南。
〕大開屯田,扡禦吐谷渾,以通西域之路。
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
〔奇,居宜翻。
〕東西九千三百裡,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裡。
隋氏之盛,極于北矣。
帝此謂裴矩有綏懷之略,進位銀青光祿大夫。
自西京諸縣及西北諸郡,皆轉輸塞外,每歲巨億萬計;經途險遠及遇寇鈔,〔鈔,楚交翻。
〕人畜死亡不達者,郡縣皆征破其家。
由是百姓失業,西方先困矣。
初,吐谷渾伏允使其子順來朝,〔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朝,直遙翻。
〕帝留不遣。
伏允敗走,無以自資,帥數千騎客于黨項。
〔隋書: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其種有宕昌、白郎,皆自稱猕猴種。
東接臨洮、西平,西拒業護,南北數千裡,處山谷間,每姓别為部落。
帥,讀曰率。
黨,他郎翻。
〕帝立順為可汗,〔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送至玉門,令統其餘衆;以其大寶王尼洛周為輔。
〔統,他綜翻。
尼,女夷翻。
〕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丙辰,上禦觀風殿,〔即觀風行殿也。
〕大備文物,引高昌王曲伯雅及伊吾吐屯設升殿宴飲,〔考異曰:略記在六月壬寅,今從隋帝紀。
〕其餘蠻夷使者陪皆庭者二十餘國,奏九部樂〔杜佑曰:炀帝立清樂、龜茲、西涼、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為九郡。
使,疏吏翻。
〕及魚龍戲以娛之,賜赉有差。
戊午,赦天下。
吐谷渾有青海,俗傳置牝馬于馬上,得龍種。
〔吐谷渾傳: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馬于其上,言得龍種。
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青海,因生骢駒,能日行千裡,時稱青海骢。
種,章勇翻。
〕秋,七月,〔【章:十二行本「月」有「丁卯」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置馬牧于青海,縱牝馬二千匹于川谷以求龍種,無效而止。
車駕東還,經大鬥拔谷,〔還,從宣翻,又如字。
新唐志:涼州二百裡有大鬥軍,本赤水守捉,開元十六年為軍,因大鬥拔谷為名。
〕山路隘險,魚貫而出,〔單行相次,若貫魚然。
〕風雪晦冥,文武饑餒沾濕,夜久不逮前營,〔逮,及也。
〕士卒凍死者太半,〔考異曰:帝紀在六月癸卯。
按西邊地雖寒,不容六月大雪,凍死人畜,今從略記。
略記作達十拔谷,今從帝紀。
〕馬驢什八九,後宮妃、主或狼狽相失,與軍士雜宿山間。
九月,乙〔【章:十二行本「乙」作「癸」;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未,車駕入西京。
冬,十一月,丙子,複幸東都。
〔複,扶又翻。
〕 8民部侍郎裴蘊以民間版籍,脫漏戶口及詐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閱,〔令,力丁翻。
閱其貌以驗老小。
〕若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
又許民糾得一丁者,令被糾之家代輸賦役。
〔被,皮義翻。
〕是歲,諸郡計帳進丁二十〔【章:十二行本「十」下有「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新附口六十四萬一千五百。
帝臨朝覽狀,〔朝,直遙翻。
〕謂百官曰:「前代無賢才,緻此罔冒;今戶口皆實,全由裴蘊。
」由是漸見親委,未幾,擢授禦史大夫,與裴矩、處世基參掌機密。
蘊善候伺人主微意,〔幾,居豈翻。
伺,相吏翻。
〕所欲罪者,則曲法鍛成其罪;所欲宥者,則附從輕典,因而釋之。
是後大小之獄,皆以付蘊,刑部、大理莫敢與争,必禀承進止,然後決斷。
〔斷,丁亂翻。
〕蘊有機辯,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頗析明敏,時人不能緻诘。
〔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
」史言知人善任之難。
〕 9突厥啟民可汗卒,〔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卒,子恤翻。
〕上為之廢朝三日,〔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下同。
〕立其子咄吉,〔咄,當沒翻。
〕是為始畢可汗;表請尚公主,诏從其俗。
10初,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學有盛名,久當樞要,高祖末,出為襄州總管;〔帝改襄州為襄陽郡。
〕帝即位,自番州刺史召之,〔隋志:廣州,仁壽元年改番州,蓋因番禺以名州,帝改為南海郡。
番,依漢書音義音潘。
〕欲用為秘書監。
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頌,〔上,時掌翻。
〕帝覽之,不悅,顧謂蘇威曰:「道衡緻美先朝,〔緻,極也。
〕此魚藻之義也。
」〔詩小序曰:魚藻,刺幽王也。
言萬物失其性,王居鎬京,将不能以自樂,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拜司隸大夫,将置之罪。
司隸刺史房彥謙勸道衡杜絕賓客,卑辭下氣,〔帝置司隸大夫一人,為司隸台率。
又置司隸刺史十四人,正六品,巡察畿外諸郡。
〕道衡不能用。
會議新令,久不決,道衡謂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決當久行。
」有人奏之,帝怒曰:「汝憶高颎邪!」〔朝,直遙翻。
颎,居永翻。
邪,音耶。
〕付執法者推之。
〔推,尋繹也,推考而尋繹其事也。
〕裴蘊奏:「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推惡于國,〔推,吐雷翻。
〕妄造禍端。
論其罪名,似如隐昧;原其情意,深為悖逆。
」〔悖,蒲内翻,又蒲沒翻。
〕帝曰:「然,我少時與之行役,〔謂伐陳時。
少,詩照翻。
〕輕我童稚,〔稚,遲二翻。
〕與高颎、賀若弼等外擅威權;〔若,人者翻。
〕及我即位,懷不自安,賴天下無事,未得反耳。
公論其逆,妙體本心。
」道衡自以所坐非大過,促憲司早斷,〔斷,丁亂翻。
冀奏日帝必赦之,敕家人具馔,以備賓客來候者。
〔馔,雛戀翻,又雛皖翻。
及奏,帝令自盡,道衡殊不意,,未能引決。
憲司重奏,缢而殺之,妻子徒且末。
〔令,力丁翻。
重,直龍翻。
缢,于賜翻。
且,子闾翻。
〕天下冤之。
11帝大閱軍實,稱器甲之美,宇文述因進言:「此皆雲定興之功。
」帝即擢定興為太府丞。
六年〔(庚午、六一〇)〕 1春,正月,癸亥朔,未明三刻,有盜數十人,素冠練衣,焚香持華,自稱彌勒佛,入自建國門,〔釋氏之說,以為釋迦佛衰謝,彌勒佛出世,故盜稱之以為奸。
建國門蓋東
〕其王居處〔處,昌呂翻。
〕器用,窮極珍麗,待使者禮亦厚,遣其子那邪随駿入貢。
〔迦,音加。
〕 16帝以右翊衛将軍河東薛世雄為玉門道行軍大将,〔帝改蒲州為河東郡。
隋志:玉門縣屬敦煌郡。
改曰:世雄擊伊吾,帝紀無之。
本傳前有從帝征吐谷渾,然雲,「歲餘,以世雄為玉門大将,與突厥啟民可汗擊伊吾。
」然則似在大業六、七年也。
按是時啟民已卒,伐吐谷渾之歲,伊吾吐屯設獻地數千裡,恩寵甚厚,隋何故伐之!今移置獻地之前。
〕師出玉門,啟民不至。
世雄孤軍度碛,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已度碛,大懼,請降。
〔流沙亦謂之碛。
碛,七迹翻。
降,戶江翻。
〕世雄乃于漢故伊吾城東築城,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以甲卒千餘人戍之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五年〔(己巳、六〇九)〕 1春,正月,丙子.改東京為東都。
2突厥啟民可汗來朝,禮賜益厚。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 3癸未,诏天下均田。
4戊子,上自東都西還。
5己醜,制民間鐵叉、搭鈎、蘒刃之類皆禁之。
〔搭,多臘翻。
蘒,作管翻。
〕 6二月,戊申,車駕至西京。
7三月,己巳,西巡河右;乙亥,幸扶風舊宅。
〔河右,河西武威諸郡地。
帝改崎州為扶風郡。
〕夏,四月,癸亥,出臨津關,〔臨津關當在枹罕界,臨河津。
水經注:河水自澆河東流,巡邯川城南,又東徑臨津城北,白土城南,為緣河濟渡之地。
〕渡黃河,至西平,陳兵講武,将擊吐谷渾。
五月,乙亥,上大獵于拔延山,〔隋志:西平郡化隆縣有拔延山。
杜佑曰:拔延山在廓州廣鹹縣,隋炀帝征吐谷渾經此山。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長圍亘二十裡。
〔考異曰:隋帝紀作「二千裡」,疑二十裡字誤。
〕庚辰,入長甯谷,〔長甯谷在古晉昌郡界。
水經注:湟水徑臨羌縣故縣南,又東,長甯水東南流徑晉昌川,又有長甯亭,亭北有養女嶺,即浩亹西平之北山。
〕度星嶺;丙戍,至浩亹川。
〔水經注:浩亹河出塞外,徑西平之鮮谷塞,又東徑養女北山東南。
隋志:西平郡湟水縣有舊浩亹縣。
浩亹,音告門。
浩,又音合。
〕以橋未成,斬都水使者黃杦及督役者九人,〔帝改都水監為都水使者。
考異曰:隋帝紀雲:「梁浩亹,禦馬度而橋壞。
」今從略記。
〕數日,橋成,乃行。
吐谷渾可汗伏允帥衆保覆袁川,〔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帝分命内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将軍張壽西屯泥嶺,四周圍之。
伏允以數十騎遁出,遣其名王詐稱伏允,保車我真山。
〔騎,奇寄翻。
車,昌遮翻。
〕壬辰,诏右屯衛大将軍張定和往捕之。
定和輕其衆少,不被甲,挺身登山,吐谷渾伏兵射殺之;〔少,詩沼翻。
被,皮義翻。
射,而亦翻。
〕其亞将柳武建擊吐谷渾,破之。
〔将,即亮翻。
〕甲午,吐谷渾仙頭王窮慂,〔慂,與蹙同。
〕帥男女十餘萬口來降。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六月,丁酉,遣左光祿大夫梁默等追讨伏允,兵敗,為伏允所殺。
衛尉卿劉〔【章:十二行本「劉」上有「彭城」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權出伊吾道,擊吐谷渾,至清海,〔隋志:西海郡有青海。
吐谷渾傳:青海在伏俟城東,周回千餘裡。
〕虜獲千餘口,乘勝追奔,至伏俟城。
〔吐谷渾都伏俟城,在青海四十五裡。
〕 辛醜,帝謂給事郎蔡征曰:「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對曰:「此其所以不能長世。
」丙午,至張掖。
〔帝改甘州為張掖郡。
〕帝之将西巡也,命裴矩說高昌王曲伯雅〔曲,姓也。
漢末有西平曲演。
說,輸芮翻。
〕及伊吾吐屯設等,〔吐屯設,意突厥所置,以守伊吾。
〕啖以厚利,召使入朝。
壬子,帝至燕支山,〔隋志:武鹹郡番禾縣有燕支山。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朝,直遙翻。
燕,因肩翻。
〕伯雅、吐屯設等及西域二十七國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錦錦,〔令,力丁翻。
被,皮義翻。
罽,音計。
〕焚香奏樂,歌舞諠噪。
帝複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不鮮者,郡乘嗔咽,〔騎,奇寄翻。
乘,繩證翻。
〕周亘數十裡,以示中國之盛。
吐屯設獻西域數千裡之地,上大悅。
癸醜,置西海、河源、鄯善、旦末等郡,〔西海郡置于伏俟域,河源郡置于赤水城,鄯善郡置于古樓蘭城,且末郡置于古且末城。
郦道元曰:旦末城東至鄯善七百二十裡。
鄯,時戰翻。
且,子闾翻。
〕?天下罪人為戍卒以守之。
命劉權鎮河源郡積石鎮,〔志雲:河源郡有積石山,河所出也。
杜佑曰:積石山在西平郡龍支縣南。
〕大開屯田,扡禦吐谷渾,以通西域之路。
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
〔奇,居宜翻。
〕東西九千三百裡,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裡。
隋氏之盛,極于北矣。
帝此謂裴矩有綏懷之略,進位銀青光祿大夫。
自西京諸縣及西北諸郡,皆轉輸塞外,每歲巨億萬計;經途險遠及遇寇鈔,〔鈔,楚交翻。
〕人畜死亡不達者,郡縣皆征破其家。
由是百姓失業,西方先困矣。
初,吐谷渾伏允使其子順來朝,〔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朝,直遙翻。
〕帝留不遣。
伏允敗走,無以自資,帥數千騎客于黨項。
〔隋書: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其種有宕昌、白郎,皆自稱猕猴種。
東接臨洮、西平,西拒業護,南北數千裡,處山谷間,每姓别為部落。
帥,讀曰率。
黨,他郎翻。
〕帝立順為可汗,〔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送至玉門,令統其餘衆;以其大寶王尼洛周為輔。
〔統,他綜翻。
尼,女夷翻。
〕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丙辰,上禦觀風殿,〔即觀風行殿也。
〕大備文物,引高昌王曲伯雅及伊吾吐屯設升殿宴飲,〔考異曰:略記在六月壬寅,今從隋帝紀。
〕其餘蠻夷使者陪皆庭者二十餘國,奏九部樂〔杜佑曰:炀帝立清樂、龜茲、西涼、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為九郡。
使,疏吏翻。
〕及魚龍戲以娛之,賜赉有差。
戊午,赦天下。
吐谷渾有青海,俗傳置牝馬于馬上,得龍種。
〔吐谷渾傳: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馬于其上,言得龍種。
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青海,因生骢駒,能日行千裡,時稱青海骢。
種,章勇翻。
〕秋,七月,〔【章:十二行本「月」有「丁卯」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置馬牧于青海,縱牝馬二千匹于川谷以求龍種,無效而止。
車駕東還,經大鬥拔谷,〔還,從宣翻,又如字。
新唐志:涼州二百裡有大鬥軍,本赤水守捉,開元十六年為軍,因大鬥拔谷為名。
〕山路隘險,魚貫而出,〔單行相次,若貫魚然。
〕風雪晦冥,文武饑餒沾濕,夜久不逮前營,〔逮,及也。
〕士卒凍死者太半,〔考異曰:帝紀在六月癸卯。
按西邊地雖寒,不容六月大雪,凍死人畜,今從略記。
略記作達十拔谷,今從帝紀。
〕馬驢什八九,後宮妃、主或狼狽相失,與軍士雜宿山間。
九月,乙〔【章:十二行本「乙」作「癸」;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未,車駕入西京。
冬,十一月,丙子,複幸東都。
〔複,扶又翻。
〕 8民部侍郎裴蘊以民間版籍,脫漏戶口及詐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閱,〔令,力丁翻。
閱其貌以驗老小。
〕若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
又許民糾得一丁者,令被糾之家代輸賦役。
〔被,皮義翻。
〕是歲,諸郡計帳進丁二十〔【章:十二行本「十」下有「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新附口六十四萬一千五百。
帝臨朝覽狀,〔朝,直遙翻。
〕謂百官曰:「前代無賢才,緻此罔冒;今戶口皆實,全由裴蘊。
」由是漸見親委,未幾,擢授禦史大夫,與裴矩、處世基參掌機密。
蘊善候伺人主微意,〔幾,居豈翻。
伺,相吏翻。
〕所欲罪者,則曲法鍛成其罪;所欲宥者,則附從輕典,因而釋之。
是後大小之獄,皆以付蘊,刑部、大理莫敢與争,必禀承進止,然後決斷。
〔斷,丁亂翻。
〕蘊有機辯,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頗析明敏,時人不能緻诘。
〔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
」史言知人善任之難。
〕 9突厥啟民可汗卒,〔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卒,子恤翻。
〕上為之廢朝三日,〔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下同。
〕立其子咄吉,〔咄,當沒翻。
〕是為始畢可汗;表請尚公主,诏從其俗。
10初,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學有盛名,久當樞要,高祖末,出為襄州總管;〔帝改襄州為襄陽郡。
〕帝即位,自番州刺史召之,〔隋志:廣州,仁壽元年改番州,蓋因番禺以名州,帝改為南海郡。
番,依漢書音義音潘。
〕欲用為秘書監。
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頌,〔上,時掌翻。
〕帝覽之,不悅,顧謂蘇威曰:「道衡緻美先朝,〔緻,極也。
〕此魚藻之義也。
」〔詩小序曰:魚藻,刺幽王也。
言萬物失其性,王居鎬京,将不能以自樂,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拜司隸大夫,将置之罪。
司隸刺史房彥謙勸道衡杜絕賓客,卑辭下氣,〔帝置司隸大夫一人,為司隸台率。
又置司隸刺史十四人,正六品,巡察畿外諸郡。
〕道衡不能用。
會議新令,久不決,道衡謂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決當久行。
」有人奏之,帝怒曰:「汝憶高颎邪!」〔朝,直遙翻。
颎,居永翻。
邪,音耶。
〕付執法者推之。
〔推,尋繹也,推考而尋繹其事也。
〕裴蘊奏:「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推惡于國,〔推,吐雷翻。
〕妄造禍端。
論其罪名,似如隐昧;原其情意,深為悖逆。
」〔悖,蒲内翻,又蒲沒翻。
〕帝曰:「然,我少時與之行役,〔謂伐陳時。
少,詩照翻。
〕輕我童稚,〔稚,遲二翻。
〕與高颎、賀若弼等外擅威權;〔若,人者翻。
〕及我即位,懷不自安,賴天下無事,未得反耳。
公論其逆,妙體本心。
」道衡自以所坐非大過,促憲司早斷,〔斷,丁亂翻。
冀奏日帝必赦之,敕家人具馔,以備賓客來候者。
〔馔,雛戀翻,又雛皖翻。
及奏,帝令自盡,道衡殊不意,,未能引決。
憲司重奏,缢而殺之,妻子徒且末。
〔令,力丁翻。
重,直龍翻。
缢,于賜翻。
且,子闾翻。
〕天下冤之。
11帝大閱軍實,稱器甲之美,宇文述因進言:「此皆雲定興之功。
」帝即擢定興為太府丞。
六年〔(庚午、六一〇)〕 1春,正月,癸亥朔,未明三刻,有盜數十人,素冠練衣,焚香持華,自稱彌勒佛,入自建國門,〔釋氏之說,以為釋迦佛衰謝,彌勒佛出世,故盜稱之以為奸。
建國門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