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隋紀四〔起阏逢困敦(甲子),盡強圉單阏(丁卯),凡四年。
〕 高祖文皇帝下 仁壽四年〔(甲子、六〇四)〕 1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2帝将避暑于仁壽宮,術士章仇太翼固谏;不聽。
太翼曰:「是行恐銮輿不返!」帝大怒,系之長安獄,期還而斬之。
甲子,幸仁壽宮。
乙醜,诏賞賜支度,事無巨細,并付皇太子。
夏,四月,乙卯,帝不豫。
六月庚申,赦天下。
秋,七月,甲辰,上疾甚,卧與百僚辭訣,并握手歔欷,〔歔,音虛。
欷,音希,又許既翻。
〕命太子赦章仇太翼。
丁未,崩于大寶殿。
〔年六十四。
〕 高祖性嚴重,令行禁止。
每〔【章:十二行本「每」上有「勤于政事」四字;乙十一行同;孔本同。
】〕旦聽朝,日昃忘倦。
〔朝,直遙翻。
昃,阻力翻。
日中則昃。
〕雖啬于财,至于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将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傜薄賦。
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禦物,故弊者随宜補用;〔乘,繩證翻。
〕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澣濯之衣。
天下化之,開皇、仁壽之間,丈夫率衣絹布,〔衣,于既翻。
〕不服绫绮,裝帶不過銅鐵骨角,無金玉之飾。
故衣食滋殖,倉庫盈溢。
受禅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未年,踰八百九十萬,〔此以開皇初元戶口之數,比較仁壽末年大業初之數而言之也。
按周之平平齊,得戶三百三萬,而隋受周禅,戶不滿四百萬,則周氏初有關中,西并巴、署,南兼江、漢,見戶不滿百萬也。
陳氏之亡,戶六十萬。
大約隋氏混壹天下,見戶未及五百萬;及其盛也,蓋幾倍之。
滋,音茲。
殖,音植。
禅,音墠。
〕獨冀州已一百萬戶。
〔隋以信都郡為冀州,此以古冀州之域言之也。
然禹之冀州,兼有幽、并、營三州地,其界比他州為最大,其後以天文畫?分州,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冀州分。
隋志以信都、清河、魏、汲、河内、長平、上黨、河東、绛、文城、臨汾、龍泉、西河、離石、鴈門、馬邑、定襄、樓煩、太原、襄國、武安、趙、恒山、博陵、河間、涿、上谷、漁陽、北平、安樂、遼西等郡為冀州,則其地亦兼有幽、并、營三州地,故其戶最多。
〕然猜忌苛察,信受纔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此上總論文帝平生。
〕 初,文獻皇後既崩,〔獨孤後崩,谥文獻,見上卷二年。
〕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皆有寵。
陳氏,陳高宗之女;〔陳宣帝廟号高宗。
〕蔡氏,丹陽人也。
〔丹楊郡,時至蔣州。
〕上寝疾于仁壽宮,尚書左仆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隋制,門下省納言二人,給事黃門侍郎四人,其位任重矣。
此又一元岩,前蜀王秀長史之元岩封平昌郡公,此元岩封龍涸縣公,見隋書列女華陽王楷妃傳。
〕皆入合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寶殿。
太子慮上有不諱,須預防拟,〔防,禦也,堤備也。
拟,準也,準拟揣度以待之也。
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條錄事狀以報太子。
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
〔恚,于避翻。
〕陳夫人平旦出更衣,〔更,工衡翻。
〕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歸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抵,觸也。
今人署人猶曰畜生。
言其無識無禮,若馬牛犬豕然,待畜養而生者也。
泫,戶畎翻。
〕獨孤誤我!」〔事見上卷開皇二十年。
〕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兒!」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
」述、岩出合為敕書。
〔儲嗣之重,廢置之間,輕易如此,烏得不君臣皆敗乎。
〕楊素聞之,以白太子,矯诏執述、岩,系大理獄;追東宮兵士帖上台宿衛,〔帖,裨也。
帝之猜防太子勇也,屏去東宮宿衛之勇健者,知出蘇孝慈而不知備張衡之入寝殿也,悕矣。
〕門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節度;令右庶子張衡入寝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故中外頗有異論。
〔此上述帝所以見弒。
考異曰:趙毅大業略記曰:「高祖在仁壽宮,并甚,追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唯陳、蔡二人而已。
帝乃召蔡于别室,既還,面傷而發亂,高祖問之,蔡泣曰:『皇太子為非禮。
』高祖大怒,齧指出血,召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等令發诏追庶人勇,即令廢立。
帝追迫,召左仆射楊素、左庶子張衡進毒藥。
帝簡骁健官奴三十人皆服婦人之服,衣下置仗,立于門巷之間,以為之衛。
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馬總通曆曰:『上有疾,于仁壽殿與百僚辭訣,并握手歔欷。
是時唯太子及陳宣華夫人侍疾,太子無禮,宣華訴之。
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後事!』遽令召勇,楊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張衡入拉帝,血濺屏風,冤痛之聲聞于外,崩。
」今從隋書。
〕陳夫人與後宮聞變,相顧戰粟失色。
晡後,太子遣使者赍小金合,帖紙于際,親署封字,以賜夫人。
夫人見之,惶懼,以為鸩毒,不敢發。
使者促之,乃發,〔使,疏吏翻;下同。
〕合中有同心結數枚,宮人鹹悅,相謂曰:「得免死矣!」陳氏恚而卻坐,不肯緻謝;諸宮人共逼之,乃拜使者。
其夜,太子蒸焉。
〔杜預曰:「上淫曰蒸。
」〕 乙卯,發桑,〔考異曰:大業略記曰:「十八日,發桑。
」杜寶大業雜記曰:「甲戍,文帝崩。
辛巳,發喪。
壬午,炀帝即位。
」按長曆,是月乙未朔。
乙卯,二十一日也。
無甲戍、辛巳、壬午日。
今從隋書。
〕太子即皇帝位。
會伊州刺史楊約來朝,〔楊約出刺伊州,見上卷二年。
朝,直遙翻。
〕太子遣約入長安,易留守者,矯稱高祖之诏,賜故太子勇死,缢殺之;〔缢,于賜翻。
〕然後陳兵集衆,發高祖兇問。
炀帝聞之,〔書炀帝以别大行。
〕曰:「令兄之弟,果堪大任。
」追封勇為房陵王,不為置嗣。
〔房陵郡王。
隋志:房陵郡光遷縣,舊曰房陵,置新城郡;梁末置岐州;後周,郡縣并改為光遷;大業初,置房陵郡。
考異曰:大業略記雲:「庶人勇八男,亦陰加酖害,恐其為厲,皆倒埋之。
」按隋書、北史皆雲「炀帝踐極,俨常從行,卒于道,實酖之也。
諸弟分徒嶺表,仍敕在所皆殺焉。
」今從之。
按通鍵下文,大業三年殺俨及七弟。
〕八月,丁卯,梓宮至自仁壽宮;丙子,,殡于大興前殿。
〔大興前殿,大興宮正殿也。
〕柳述、元岩并除名,述徙龍川,岩徙南海。
〔隋志:龍川郡,平陳置循州。
南海郡,舊置廣州。
〕帝令蘭陵公主與述離絕,欲改嫁之;公主以死自誓,不複朝谒,〔複,扶又翻。
朝,直遙翻。
〕上表請與述同徙,帝大怒。
公主憂憤而卒,臨終,上表請葬于柳氏,帝愈怒,竟不哭,葬送甚薄。
〔上,時掌翻。
卒,子恤翻。
〕 3太史令袁充奏言:「皇帝即位,與堯受命年合。
」諷百官表賀。
禮部侍郎許善心議,以為「國哀甫爾,不宜稱賀。
」左衛大将軍宇文述素惡善心,〔宇文述自左衛率遷左衛大将軍,豈特以舊恩哉﹖既以秄功,且親之以自衛也。
惡,烏故翻。
〕諷禦史劾之;〔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左遷給事郎,降品二等。
4漢王諒有寵于高祖,為并州總管,〔開皇十七年,漢王諒代秦王俊為并州總管。
〕自山以東,至于滄海,南距黃海,五十二州皆隸焉;特許以便宜從事,不拘律令。
諒自以所天下精兵處,見太子勇以讒廢,〔事見上卷開皇二十年。
〕居常怏怏;〔怏,于兩翻。
〕及蜀王秀得罪,〔見上卷二年。
〕尤不自安,陰蓄異圖。
言于高祖,以「突厥方強,〔厥,九勿翻。
〕宜修武備。
」于是大發工役,繕治器械,〔治,直之翻。
〕招集亡命,左右私人殆将數萬。
突厥嘗寇邊,高祖使諒禦之,為突厥所敗,〔敗,補邁翻。
〕其所領将帥坐除解者八十餘人,〔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除,除名也。
解,解官也。
〕皆配防嶺表。
諒以其宿舊,奏請留之,高祖怒曰:「爾為藩王,惟當敬依朝命,〔朝,直遙翻。
〕何得私論宿舊,廢國家憲法邪!嗟乎小子,爾一旦無我,或欲妄動,彼取爾如籠内雞雛耳,何用腹心為!」 王頍者,僧辯之子,〔王僧辯事梁,有平侯景之功,為陳霸先所殺。
頍,丘弭翻。
〕倜傥好奇略,〔倜,他狄翻。
好,呼到翻。
〕為諒咨議參軍,〔隋制,諸王府咨議參軍,在長史、司馬之下,掾屬之上也。
〕蕭摩诃,陳氏舊将,〔蔣,即亮翻。
〕二人俱不得志,每郁郁思亂,皆為諒所親善,贊成其陰謀。
會熒惑守東井,〔熒惑,罰星。
東井,秦分。
〕儀曹邺人傅奕曉星曆,〔按隋制,王府諸曹無儀曹,概不在諸參軍之數。
邺縣,屬魏郡。
〕諒問之曰:「是何祥也﹖」對曰:「天上東井,黃道所經,〔晉志: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
〕熒惑過之,乃其常理,若入地上井,則可怪耳。
」〔奕知諒有異圖,詭對以自免于禍。
〕諒不悅。
及高祖崩,炀帝遣軍騎将軍屈突通以高祖玺書征之。
〔騎,奇寄翻。
屈,區勿翻。
玺,斯氏翻。
〕先是,高祖與諒密約:「若玺書召汝,敕字傍别加一點,〔高歡與侯景亦有此約,而皆以階亂。
先,悉薦翻。
〕又與玉麟府合者,〔開皇七年,領青龍府于東方總管、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
是後三子分居方面,并、楊、益三總管統屬甚廣,故為玉麟符。
漢王諒既敗,惟留守東、西兩都用玉麟符,至唐猶然。
〕當就征。
」及發書無驗,諒知有變。
诘通,〔诘,去吉翻。
〕通占對不屈,乃遣歸長安。
諒遂發兵反。
總管司馬安定皇甫誕切谏,〔安定郡,泾州。
〕諒不納。
誕流涕曰:「竊料大王兵資非京師之敵;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士馬雖精,難以取勝。
一旦陷身叛逆,絓于刑書,〔絓,戶挂翻。
〕雖欲為布衣,不可得也。
」諒怒,囚之。
岚州刺史喬锺葵将赴諒:〔岚州,樓煩之地也。
按隋志:大業四年方置樓煩郡,管下秀容縣舊置肆州,開皇十八年置忻州,大業初廢。
又按唐志:樓煩郡,平劉武周,,置東會州,武德六年,改岚州,而義甯元年,複分秀容置忻州。
喬锺葵者,既為岚州刺史,而隋志不載岚州建置,當考。
岚,盧含翻。
宋白曰:後魏置岚州,因岢岚山為名。
〕其司馬京兆陶模拒之曰:「漢王所圖不軌,公荷國厚恩,〔【章:十二行本「恩」下有「位為方伯」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荷,下可翻。
〕當竭誠效命,豈得身為厲階乎!」锺葵失色曰:「司馬反邪!」臨之以兵,辭氣不撓,〔邪,音耶。
撓,奴教翻,屈也。
〕锺葵義而釋之。
軍吏曰:「若不斬模,無以壓衆心。
」乃囚之。
于是從諒反者十九州島。
王頍說諒曰:「王所部将吏,家屬盡在關西,〔說,輸芮翻。
将,即亮翻。
此關西,謂蒲津關以西。
〕若用此等,則宜長驅深入,直據京都,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淮南子之言。
〕若但欲割據舊齊之地,〔南距大河,北盡燕、代,皆高齊之地也。
〕宜任東人。
」諒不能決,乃兼用二策,唱言楊素反,将誅之。
〔諒若如宋武陵王聲元兇之罪而舉兵,天下其誰能敵之。
〕 總管府兵曹聞喜裴文安〔兵曹,兵曹參軍也。
聞喜縣,屬绛州。
〕說諒曰:「井陉以西,在王掌握之内,山東士馬,亦為我有,宜悉發之;分遣赢兵屯守要害,仍命随方略地,帥其精銳,直入蒲津。
〔同州朝邑縣有蒲津關,渡河,東即蒲州城。
陉,音刑。
赢,倫為翻。
帥,讀曰率。
〕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後,風行雷擊,頓于霸上。
〔自武關入,則頓于霸上,自蒲津入,豈須頓于霸上!蓋欲乘高以臨長安耳。
〕鹹陽以東,可指麾而定。
京師震擾,兵不暇集,上下相疑,群情離駭;我陳兵号令,誰敢不從!旬日之間,事可定矣。
」〔考異曰:大業略記雲:「司兵參軍裴文安說諒曰:『今梓宮尚在仁壽宮,比其征兵,動移旬月。
今若簡骁勇萬騎,令文定督領,不
〕 高祖文皇帝下 仁壽四年〔(甲子、六〇四)〕 1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2帝将避暑于仁壽宮,術士章仇太翼固谏;不聽。
太翼曰:「是行恐銮輿不返!」帝大怒,系之長安獄,期還而斬之。
甲子,幸仁壽宮。
乙醜,诏賞賜支度,事無巨細,并付皇太子。
夏,四月,乙卯,帝不豫。
六月庚申,赦天下。
秋,七月,甲辰,上疾甚,卧與百僚辭訣,并握手歔欷,〔歔,音虛。
欷,音希,又許既翻。
〕命太子赦章仇太翼。
丁未,崩于大寶殿。
〔年六十四。
〕 高祖性嚴重,令行禁止。
每〔【章:十二行本「每」上有「勤于政事」四字;乙十一行同;孔本同。
】〕旦聽朝,日昃忘倦。
〔朝,直遙翻。
昃,阻力翻。
日中則昃。
〕雖啬于财,至于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将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傜薄賦。
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禦物,故弊者随宜補用;〔乘,繩證翻。
〕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澣濯之衣。
天下化之,開皇、仁壽之間,丈夫率衣絹布,〔衣,于既翻。
〕不服绫绮,裝帶不過銅鐵骨角,無金玉之飾。
故衣食滋殖,倉庫盈溢。
受禅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未年,踰八百九十萬,〔此以開皇初元戶口之數,比較仁壽末年大業初之數而言之也。
按周之平平齊,得戶三百三萬,而隋受周禅,戶不滿四百萬,則周氏初有關中,西并巴、署,南兼江、漢,見戶不滿百萬也。
陳氏之亡,戶六十萬。
大約隋氏混壹天下,見戶未及五百萬;及其盛也,蓋幾倍之。
滋,音茲。
殖,音植。
禅,音墠。
〕獨冀州已一百萬戶。
〔隋以信都郡為冀州,此以古冀州之域言之也。
然禹之冀州,兼有幽、并、營三州地,其界比他州為最大,其後以天文畫?分州,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冀州分。
隋志以信都、清河、魏、汲、河内、長平、上黨、河東、绛、文城、臨汾、龍泉、西河、離石、鴈門、馬邑、定襄、樓煩、太原、襄國、武安、趙、恒山、博陵、河間、涿、上谷、漁陽、北平、安樂、遼西等郡為冀州,則其地亦兼有幽、并、營三州地,故其戶最多。
〕然猜忌苛察,信受纔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此上總論文帝平生。
〕 初,文獻皇後既崩,〔獨孤後崩,谥文獻,見上卷二年。
〕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皆有寵。
陳氏,陳高宗之女;〔陳宣帝廟号高宗。
〕蔡氏,丹陽人也。
〔丹楊郡,時至蔣州。
〕上寝疾于仁壽宮,尚書左仆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隋制,門下省納言二人,給事黃門侍郎四人,其位任重矣。
此又一元岩,前蜀王秀長史之元岩封平昌郡公,此元岩封龍涸縣公,見隋書列女華陽王楷妃傳。
〕皆入合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寶殿。
太子慮上有不諱,須預防拟,〔防,禦也,堤備也。
拟,準也,準拟揣度以待之也。
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條錄事狀以報太子。
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
〔恚,于避翻。
〕陳夫人平旦出更衣,〔更,工衡翻。
〕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歸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抵,觸也。
今人署人猶曰畜生。
言其無識無禮,若馬牛犬豕然,待畜養而生者也。
泫,戶畎翻。
〕獨孤誤我!」〔事見上卷開皇二十年。
〕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兒!」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
」述、岩出合為敕書。
〔儲嗣之重,廢置之間,輕易如此,烏得不君臣皆敗乎。
〕楊素聞之,以白太子,矯诏執述、岩,系大理獄;追東宮兵士帖上台宿衛,〔帖,裨也。
帝之猜防太子勇也,屏去東宮宿衛之勇健者,知出蘇孝慈而不知備張衡之入寝殿也,悕矣。
〕門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節度;令右庶子張衡入寝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故中外頗有異論。
〔此上述帝所以見弒。
考異曰:趙毅大業略記曰:「高祖在仁壽宮,并甚,追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唯陳、蔡二人而已。
帝乃召蔡于别室,既還,面傷而發亂,高祖問之,蔡泣曰:『皇太子為非禮。
』高祖大怒,齧指出血,召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等令發诏追庶人勇,即令廢立。
帝追迫,召左仆射楊素、左庶子張衡進毒藥。
帝簡骁健官奴三十人皆服婦人之服,衣下置仗,立于門巷之間,以為之衛。
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馬總通曆曰:『上有疾,于仁壽殿與百僚辭訣,并握手歔欷。
是時唯太子及陳宣華夫人侍疾,太子無禮,宣華訴之。
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後事!』遽令召勇,楊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張衡入拉帝,血濺屏風,冤痛之聲聞于外,崩。
」今從隋書。
〕陳夫人與後宮聞變,相顧戰粟失色。
晡後,太子遣使者赍小金合,帖紙于際,親署封字,以賜夫人。
夫人見之,惶懼,以為鸩毒,不敢發。
使者促之,乃發,〔使,疏吏翻;下同。
〕合中有同心結數枚,宮人鹹悅,相謂曰:「得免死矣!」陳氏恚而卻坐,不肯緻謝;諸宮人共逼之,乃拜使者。
其夜,太子蒸焉。
〔杜預曰:「上淫曰蒸。
」〕 乙卯,發桑,〔考異曰:大業略記曰:「十八日,發桑。
」杜寶大業雜記曰:「甲戍,文帝崩。
辛巳,發喪。
壬午,炀帝即位。
」按長曆,是月乙未朔。
乙卯,二十一日也。
無甲戍、辛巳、壬午日。
今從隋書。
〕太子即皇帝位。
會伊州刺史楊約來朝,〔楊約出刺伊州,見上卷二年。
朝,直遙翻。
〕太子遣約入長安,易留守者,矯稱高祖之诏,賜故太子勇死,缢殺之;〔缢,于賜翻。
〕然後陳兵集衆,發高祖兇問。
炀帝聞之,〔書炀帝以别大行。
〕曰:「令兄之弟,果堪大任。
」追封勇為房陵王,不為置嗣。
〔房陵郡王。
隋志:房陵郡光遷縣,舊曰房陵,置新城郡;梁末置岐州;後周,郡縣并改為光遷;大業初,置房陵郡。
考異曰:大業略記雲:「庶人勇八男,亦陰加酖害,恐其為厲,皆倒埋之。
」按隋書、北史皆雲「炀帝踐極,俨常從行,卒于道,實酖之也。
諸弟分徒嶺表,仍敕在所皆殺焉。
」今從之。
按通鍵下文,大業三年殺俨及七弟。
〕八月,丁卯,梓宮至自仁壽宮;丙子,,殡于大興前殿。
〔大興前殿,大興宮正殿也。
〕柳述、元岩并除名,述徙龍川,岩徙南海。
〔隋志:龍川郡,平陳置循州。
南海郡,舊置廣州。
〕帝令蘭陵公主與述離絕,欲改嫁之;公主以死自誓,不複朝谒,〔複,扶又翻。
朝,直遙翻。
〕上表請與述同徙,帝大怒。
公主憂憤而卒,臨終,上表請葬于柳氏,帝愈怒,竟不哭,葬送甚薄。
〔上,時掌翻。
卒,子恤翻。
〕 3太史令袁充奏言:「皇帝即位,與堯受命年合。
」諷百官表賀。
禮部侍郎許善心議,以為「國哀甫爾,不宜稱賀。
」左衛大将軍宇文述素惡善心,〔宇文述自左衛率遷左衛大将軍,豈特以舊恩哉﹖既以秄功,且親之以自衛也。
惡,烏故翻。
〕諷禦史劾之;〔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左遷給事郎,降品二等。
4漢王諒有寵于高祖,為并州總管,〔開皇十七年,漢王諒代秦王俊為并州總管。
〕自山以東,至于滄海,南距黃海,五十二州皆隸焉;特許以便宜從事,不拘律令。
諒自以所天下精兵處,見太子勇以讒廢,〔事見上卷開皇二十年。
〕居常怏怏;〔怏,于兩翻。
〕及蜀王秀得罪,〔見上卷二年。
〕尤不自安,陰蓄異圖。
言于高祖,以「突厥方強,〔厥,九勿翻。
〕宜修武備。
」于是大發工役,繕治器械,〔治,直之翻。
〕招集亡命,左右私人殆将數萬。
突厥嘗寇邊,高祖使諒禦之,為突厥所敗,〔敗,補邁翻。
〕其所領将帥坐除解者八十餘人,〔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除,除名也。
解,解官也。
〕皆配防嶺表。
諒以其宿舊,奏請留之,高祖怒曰:「爾為藩王,惟當敬依朝命,〔朝,直遙翻。
〕何得私論宿舊,廢國家憲法邪!嗟乎小子,爾一旦無我,或欲妄動,彼取爾如籠内雞雛耳,何用腹心為!」 王頍者,僧辯之子,〔王僧辯事梁,有平侯景之功,為陳霸先所殺。
頍,丘弭翻。
〕倜傥好奇略,〔倜,他狄翻。
好,呼到翻。
〕為諒咨議參軍,〔隋制,諸王府咨議參軍,在長史、司馬之下,掾屬之上也。
〕蕭摩诃,陳氏舊将,〔蔣,即亮翻。
〕二人俱不得志,每郁郁思亂,皆為諒所親善,贊成其陰謀。
會熒惑守東井,〔熒惑,罰星。
東井,秦分。
〕儀曹邺人傅奕曉星曆,〔按隋制,王府諸曹無儀曹,概不在諸參軍之數。
邺縣,屬魏郡。
〕諒問之曰:「是何祥也﹖」對曰:「天上東井,黃道所經,〔晉志: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
〕熒惑過之,乃其常理,若入地上井,則可怪耳。
」〔奕知諒有異圖,詭對以自免于禍。
〕諒不悅。
及高祖崩,炀帝遣軍騎将軍屈突通以高祖玺書征之。
〔騎,奇寄翻。
屈,區勿翻。
玺,斯氏翻。
〕先是,高祖與諒密約:「若玺書召汝,敕字傍别加一點,〔高歡與侯景亦有此約,而皆以階亂。
先,悉薦翻。
〕又與玉麟府合者,〔開皇七年,領青龍府于東方總管、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
是後三子分居方面,并、楊、益三總管統屬甚廣,故為玉麟符。
漢王諒既敗,惟留守東、西兩都用玉麟符,至唐猶然。
〕當就征。
」及發書無驗,諒知有變。
诘通,〔诘,去吉翻。
〕通占對不屈,乃遣歸長安。
諒遂發兵反。
總管司馬安定皇甫誕切谏,〔安定郡,泾州。
〕諒不納。
誕流涕曰:「竊料大王兵資非京師之敵;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士馬雖精,難以取勝。
一旦陷身叛逆,絓于刑書,〔絓,戶挂翻。
〕雖欲為布衣,不可得也。
」諒怒,囚之。
岚州刺史喬锺葵将赴諒:〔岚州,樓煩之地也。
按隋志:大業四年方置樓煩郡,管下秀容縣舊置肆州,開皇十八年置忻州,大業初廢。
又按唐志:樓煩郡,平劉武周,,置東會州,武德六年,改岚州,而義甯元年,複分秀容置忻州。
喬锺葵者,既為岚州刺史,而隋志不載岚州建置,當考。
岚,盧含翻。
宋白曰:後魏置岚州,因岢岚山為名。
〕其司馬京兆陶模拒之曰:「漢王所圖不軌,公荷國厚恩,〔【章:十二行本「恩」下有「位為方伯」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荷,下可翻。
〕當竭誠效命,豈得身為厲階乎!」锺葵失色曰:「司馬反邪!」臨之以兵,辭氣不撓,〔邪,音耶。
撓,奴教翻,屈也。
〕锺葵義而釋之。
軍吏曰:「若不斬模,無以壓衆心。
」乃囚之。
于是從諒反者十九州島。
王頍說諒曰:「王所部将吏,家屬盡在關西,〔說,輸芮翻。
将,即亮翻。
此關西,謂蒲津關以西。
〕若用此等,則宜長驅深入,直據京都,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淮南子之言。
〕若但欲割據舊齊之地,〔南距大河,北盡燕、代,皆高齊之地也。
〕宜任東人。
」諒不能決,乃兼用二策,唱言楊素反,将誅之。
〔諒若如宋武陵王聲元兇之罪而舉兵,天下其誰能敵之。
〕 總管府兵曹聞喜裴文安〔兵曹,兵曹參軍也。
聞喜縣,屬绛州。
〕說諒曰:「井陉以西,在王掌握之内,山東士馬,亦為我有,宜悉發之;分遣赢兵屯守要害,仍命随方略地,帥其精銳,直入蒲津。
〔同州朝邑縣有蒲津關,渡河,東即蒲州城。
陉,音刑。
赢,倫為翻。
帥,讀曰率。
〕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後,風行雷擊,頓于霸上。
〔自武關入,則頓于霸上,自蒲津入,豈須頓于霸上!蓋欲乘高以臨長安耳。
〕鹹陽以東,可指麾而定。
京師震擾,兵不暇集,上下相疑,群情離駭;我陳兵号令,誰敢不從!旬日之間,事可定矣。
」〔考異曰:大業略記雲:「司兵參軍裴文安說諒曰:『今梓宮尚在仁壽宮,比其征兵,動移旬月。
今若簡骁勇萬騎,令文定督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