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九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隋紀三〔起上章涒灘(庚申),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四年。

    〕 高祖文皇帝中 開皇二十年〔(庚申、六○○)〕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

    〔隋志:同安郡,梁置豫州,後改晉州,後齊改江州,陳複曰晉州,開皇初曰熙州,因晉熙郡名州也。

    〕三月,辛卯,以揚州總管司馬河内張衡為行軍總管,〔隋制,總舌府置長史、司馬。

    河内郡置懷州。

    〕帥步騎五萬讨平之。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 2賀若弼複坐事下獄,〔若,人者翻。

    複,扶又翻。

    下,遐嫁翻。

    〕上數之曰:〔數,所具翻。

    又,所主翻。

    〕「公有三太猛:嫉勡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無此太猛。

    」既而釋之。

    他日,上謂侍臣曰:「弼将伐陳,謂高颎曰:『陳叔寶可平也。

    不作高鳥盡、良弓藏邪﹖』〔颎,居永翻;下同。

    範蠡告大夫種嘗有是言。

    邪,音耶;下同。

    〕颎雲:『必不然。

    』及平陳,遽索内史,又索仆射。

    〔索,山客翻。

    射,寅謝翻。

    〕我語颎曰:〔語,牛倨翻;下同。

    〕『功臣正宜授勳官,〔隋置上柱國至帥都督凡十一等,為勳官。

    〕不可預朝政。

    』〔朝,直遙翻。

    〕,弼後語颎:『皇太子于己,出口入耳,無所不盡。

    公終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脈脈邪!』〔脈,脈,有言不得吐之意。

    〕意圖廣陵,又圖荊州,皆作亂之地,音終不改也。

    」 3夏,四月,壬戌,突厥達頭可汗犯塞,〔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诏命晉王廣、楊素出靈武道,〔即靈州道。

    〕漢王諒、史萬歲出馬邑道〔即朔州道。

    〕以擊之。

     長孫晟帥降人為秦州行軍總管,〔天水郡置秦州。

    長,知兩翻。

    晟,承正翻。

    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受晉王節度。

    晟以突厥飲泉,易可行毒,〔易,以豉翻。

    〕因取諸藥毒水上流,突厥人畜飲之多死,于是大驚曰:「天雨惡水,〔雨,于具翻。

    〕其亡我乎!」因夜遁。

    晟追之,斬首千餘級。

    〔考異曰:炀帝紀曰:「出靈武,無虜而還。

    」突厥傳曰:「晉王出靈州,達頭遁逃而去。

    」晟傳曰:「達頭與王相抗。

    」蓋達頭聞王來而遁,晟将兵從别道與達頭相遇耳。

    〕 史萬歲出塞,至大斤山,與虜相遇。

    達頭遣使問:「隋将為誰﹖」候騎報:「史萬歲也。

    」突厥複問:「得非敦煌戍卒乎﹖」〔史萬歲戍敦煌事,見一百七十五卷陳長城公至德元年。

    使,疏吏翻;下同。

    将,即亮翻。

    騎,奇寄翻。

    複,扶又翻;下同。

    敦,徒門翻。

    〕候騎曰:「是也。

    」達頭懼而引去。

    萬歲駒追百餘裡,縱擊,大破之,斬數千級;逐北,入碛數百裡,虜達遁而還。

    〔碛,七迹翻;下同。

    還,從宣翻,又如字。

    考異曰:帝紀,十九年六月史萬歲破賊,據本傳在飲夫,紀誤也。

    按「破賊」當作「破達頭」。

    〕诏遣長孫晟複還大利城,安撫新附。

     達頭複遣其弟子俟利伐從碛東攻啟民,上又發兵助啟民守要路;俟利伐退走人碛。

    啟民上表陳謝曰:「大隋聖人可汗憐養百姓,如天無不覆,〔上,時掌翻。

    覆,敷又翻。

    〕地無不載。

    染幹如枯木更葉,枯骨更肉,千世萬世,常為大隋典羊馬也。

    」〔為,木僞翻。

    〕帝又遣趙仲卿為啟民築金河、定襄二城。

    〔隋志:榆林郡金河縣隋初置榆關總管。

    定襄,即雲内縣之恒安鎮。

    〕 4秦孝王俊之疾未能起,遣使奉表陳謝。

    上謂其使者曰:「我戮力創茲大業,作訓垂範庶臣下守之;汝為吾子而欲敗之,〔使,疏吏翻。

    敗,補邁翻。

    〕不知何以責汝!」俊凓怖,〔怖,普布翻。

    〕疾遂笃,乃複拜俊上柱國;六月丁醜,俊薨。

    〔帝五子,獨俊病死耳。

    〕上哭之,數聲而止;俊所為侈麗之物,悉命焚之。

    王府僚佐請立碑,〔隋親王置師、友、文學、長史、司馬、咨議參軍、掾、屬、主簿、錄事、功曹、記室、戶.倉.兵等曹、騎兵.城局等參軍、東.西合祭酒、參軍事、法.田.水.铠.士等曹行參軍、行參軍、長兼行參軍、典簽等。

    釋名:碑者,葬時所設,臣子追述君父之功以書其上。

    初學記:碑,悲也;所以悲往事也。

    〕,上曰:「欲求名,一卷史書足矣,何用碑為!若子孫不能保家,徒與人作鎮石耳。

    」〔鎮,之人翻,壓也。

    〕俊子浩,崔妃所生也;庶子日湛。

    群臣希旨,奏:「漢之粟姬子榮、郭後子強皆随母廢,〔粟姬子榮事見十六卷漢景帝六年、七年。

    郭後子強事見四十三卷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十九年。

    斯二事者,二帝之失也,何以為法乎!〕今秦王二子,母皆有罪,不合承嗣。

    」上從之,以奏國官為喪主。

     5初,上使太子勇參決軍國政事,時有損益;上皆納之,勇性寬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行,下孟翻。

    〕上性節儉,勇嘗文飾蜀铠,〔蜀铠,蜀人所作也。

    蜀人工巧,所作铠甲已精麗,而勇又文飾之。

    〕上見而不悅,戒之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之長者。

    汝為儲後,〔後,君;儲後猶言儲君也。

    好,呼到翻。

    〕當以儉約為先,乃能奉承宗廟。

    吾昔日衣服,各留不物,時複觀之以自警戒。

    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時之事,故賜汝以我舊所帶刀一枚,并葅醬一合,〔淹菜為葅。

    醬,醢也。

    肉醬、豉醬皆謂之醢,又菜葅謂之醬。

    内則:芥醬。

    〕汝昔作上士時常所食也。

    〔謂勇仕周時。

    〕若存記前事,應知我心。

    」 後遇冬至,百官皆詣勇,勇張樂受賀。

    上知之,問朝臣曰:「近聞至日内外百官相帥朝東宮,此何禮也﹖」太常少卿辛亶對曰:「于東宮,乃賀也,不得言朝。

    」〔朝,直遙翻。

    帥,讀曰率。

    少,始照翻。

    〕上曰:「賀者正可三數十人,随情各去,何乃有司征召,一時普集!太子法服設樂以待之,何乎﹖」〔隋制:太子衮冕,垂白珠九旒;青纩充耳;犀笄;玄衣、纁裳。

    衣,山、龍、華蟲、火、宗彜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音;織成為之。

    白紗内單。

    黼領青褾、邝裾。

    革帶,金鈎鐷;爻帶、素帶,不朱裡,亦纰以朱綠。

    祓随裳色,火、山二章。

    玉具劍、火珠镖首,瑜玉雙佩,朱組。

    雙大绶,四采赤、白、缥、绀,純朱質,長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廣九寸;小雙绶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間施二玉環。

    朱聩、赤舄,以金飾。

    褾,彼小翻。

    邝,雛免翻。

    鍱,醜例翻,又彼列翻。

    纰,頻彌翻。

    镖,纰招翻。

    绶,音受。

    缥,匹沼翻。

    純,之尹翻。

    長,直亮翻。

    廣,苦曠翻。

    〕因下诏曰:「禮有等差,君臣不雜。

    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嶽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别上東宮;〔别上,時掌翻。

    〕事非典則,宜悉停斷。

    」〔斷,丁管翻。

    〕自是恩寵始衰,漸生猜阻。

     勇多内寵,昭訓雲氏尤幸。

    〔姓苑:雲姓缙雲氏之後。

    又魏書官氏志:達宥氏,後改雲氏;此其後也。

    〕其妃元氏無寵,遇心疾,二日而薨,〔惡妃薨見一百七十七卷十一年。

    〕獨孤後意有他故,甚責望勇。

    自是雲昭訓專内政,生長甯王俨,平原王裕,安成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陽王該,建安王韶;成姬生颍川王煚;〔娣,音弟。

    嶷,魚力翻。

    媛,于眷翻、煚;居永翻。

    〕後宮生孝實,孝範。

    後彌不平,頗遣人伺察,求勇過惡。

     晉王廣彌〔【章:甲十一行本「彌」上有「知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自矯飾,唯與蕭妃居處,〔伺,相吏翻。

    處,昌呂翻。

    〕後庭有子皆王育,後由是數稱廣賢。

    〔數,所角翻。

    〕大臣用事者,廣皆傾心與交。

    〔謂楊素等。

    〕上及後每遣左右至廣所,無貴賤,廣必與蕭妃迎門接引,為設美馔,〔為,于僞翻。

    馔,士戀翻;說文,具食也。

    〕申以厚禮;〔申,重也。

    〕婢仆往來者,無不稱其仁孝。

    上與後嘗幸其第,廣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屏,必郢翻。

    〕唯留老醜者,衣以缦彩,〔衣,于既翻。

    缦,莫半翻。

    缯無文者也。

    〕給事左右;屏帳改用缣素;故絕樂器之弦,不令拂去塵埃。

    〔去,羌呂翻。

    〕上見之,以為不好聲色,還宮,以語侍臣,〔好,呼到翻。

    語,牛倨翻。

    〕意甚喜,侍臣皆稱慶,由是愛之特異諸子。

     上密令善相者來和〔相,息亮翻。

    〕徧視諸子,對曰:「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

    」上又問上儀同三司韋鼎:「我諸兒誰得嗣位﹖」對曰:「至尊、皇後所最愛者當與之,非臣敢預知也。

    」〔來和、韋鼎皆識帝于潛躍,故尤信之。

    〕上笑曰:「卿不肯顯言邪!」〔邪,音耶。

    〕 晉王廣美姿儀,性敏慧,沈深嚴重;〔沈,持林翻。

    〕好學,善屬文;〔好,呼到翻。

    屬,之欲翻。

    〕敬接朝士,禮極卑屈;由是聲名籍甚,〔言聲名狼籍甚盛。

    朝,直遙翻;下同。

    〕冠于諸王。

    〔冠,古玩翻。

    〕 廣為揚州總管,入朝,将還鎮,入宮辭後,伏地流涕,後亦泫然泣下。

    〔泫,戶畎翻。

    〕廣曰:「臣性識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恒蓄盛怒,欲加屠陷。

    〔恒,戶登翻。

    〕每恐讒谮生于投杼,〔用曾參母子事。

    〕鸩毒遇于杯勺,〔杯、勺,皆飲器。

    周禮梓人為飲器,勺一升。

    勺,市若翻。

    〕是以勤憂積念,懼履危亡。

    」後忿然曰:「睍地伐漸不可耐,〔勇小字睍地伐。

    〕我為之娶元氏女,〔為于僞翻。

    〕竟不以夫婦禮待之,專寵阿雲〔阿,烏葛翻。

    〕使有如許豚犬。

    〔曹操曰:「如袁本初、劉景升兒,豚犬耳。

    」後遂以诋其子。

    〕前新婦遇毒而夭,〔夭,于紹翻〕我亦不能窮治,〔治,直之翻。

    〕何故複于汝發如此意!〔複,扶又翻。

    〕我在尚爾,我死後,當魚肉汝乎!每思東宮竟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之後,遣汝等兄弟向阿雲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苦痛邪!」〔幾,居豈翻。

    邪,音耶。

    〕廣又拜,嗚咽不能止,後亦悲不自勝。

    〔勝,音升。

    〕自是後夬意欲廢勇立廣矣。

     廣與安州總管宇文述素善,〔安陸郡置安州。

    〕欲述近己,奏為壽州刺史。

    〔淮南郡舊屬南則為豫州,屬北則為揚州,開皇九年改曰壽州。

    近。

    其靳翻。

    〕廣尤親任總管司馬張衡,衡為廣畫奪宗之策。

    廣問計于述,述曰:「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于天下。

    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将領,頻有大功;〔謂南平陳、北伐突厥也。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