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所角翻。
将,即亮翻。
〕主上之與内宮,鹹所鐘愛,〔内宮,即中宮,避國諱,故雲然。
〕四海之望,實歸大王。
然廢立者國家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未易謀也。
〔處,昌呂翻。
易,以豉翻。
〕然能移主上意者,唯楊素耳,素所與謀者唯其弟約。
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之。
」〔朝,直遙翻。
〕廣大悅,多赍金寶,資述入關。
約時為大理少卿,〔少,始照翻。
〕素凡有所為,皆先籌于約而後行之。
述請約,盛陳器玩,與之酣暢,因而共博,每陽不勝,所赍金寶盡輸之約。
約所得既多,稍以謝逋,述因曰:「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
」〔此呂不韋之故智耳。
〕約大驚曰:「何為爾﹖」述因通廣意,說之曰:〔說,輸芮翻。
〕「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緻: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
〔夫,音扶。
令,力正翻。
〕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
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塗用事有年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朝,直遙翻。
勝,音升。
數,所具翻。
〕又,儲後以所欲不行,每切齒于執政;公雖自結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愛于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
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
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永銘骨髓,斯敗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
」約然之,因以白素。
素聞之,大喜,撫掌曰:「吾之智思〔思,相吏翻。
〕殊不及此,敕汝啟予。
」約知其計行,複謂素曰:〔複,扶又翻。
〕「今皇後之言,上無不用,宜因機會早自結托,則長保榮祿,傳祚子孫。
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事,恐禍至無昌矣!」〔令,力丁翻。
〕素從之。
後數日,素入侍宴,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
」用此揣後意。
〔揣,初委翻。
〔後泣曰:「公言是也!吾兒大孝愛,每聞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内使猶言中使。
使,疏吏翻。
〕必迎于境首;言及違離,未嘗不泣。
又其新婦亦大可憐,我使婢去,常與之同寝共食。
豈若睍地伐與阿雲對坐,終日酣宴,昵近小人,〔昵,尼質翻。
〕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憐阿齑者,〔廣小字阿齑,齑,眉波翻。
〕常恐其潛殺之。
」素既知後意,因盛言太子不才。
後遂遺素金,〔遺,于季翻。
〕使贊上廢立。
勇頗知其謀,憂懼,計無所出,使新豐人王輔賢造諸厭勝;〔新豐縣屬京兆。
厭,于協翻。
〕又于後園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時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當之。
上知勇不自安,在仁壽宮,使楊素觀勇所為。
素至東宮,偃息未入,勇束帶待之,素故久不進以激怒勇;勇銜之,形于言色。
素還言:「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上聞素谮毀,甚疑之。
後又遣人伺觇東宮,〔伺,相吏翻;下同。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纖介事皆聞奏,因君誣飾以成其罪。
上遂疏忌勇,乃于玄武門達至德門〔玄武門,隋大興宮城正北門。
至德門,在宮城東北隅。
〕量置候人,以伺動靜,皆随事奏聞。
〔量,音良。
〕又,東宮宿衛之人,侍官以上,〔侍官,謂直合、直寝、直齋、直後、備身、直長等,蓋東宮率府所統,略同十二衛府。
〕名籍悉令屬諸衛府,有勇健者鹹屏去之。
〔屏,必郢翻。
去,羌呂翻。
〕出左衛率蘇孝慈為淅州刺史,〔蘇孝慈有器幹,故出之。
隋志:淅陽郡,西魏置淅州。
〕勇愈不悅。
太史令袁充言于上曰:「臣觀天文,皇太子當廢。
」上曰:「玄象久見,〔見,賢遍翻。
〕群臣不敢言耳。
」充,君正之子也。
〔袁君正見一百六十二卷梁武帝太清三年。
〕 晉王廣又令督王府軍事姑臧段達〔姑臧縣,涼州武威郡治所。
〕私賂東宮幸臣姬威,令伺太子動靜,密告楊素;于是内外諠謗,過失日聞。
段達因脅姬威曰:「東宮過失,主上皆知之矣。
已奉密诏,定當廢立;君能告之,則大富貴!」威許諾,即上書告之。
〔上,時掌翻。
〕 秋,九月,壬子,上至自仁壽宮。
〔考異曰:帝紀:丁未,至自仁壽宮。
今從太子勇傳。
〕翌日,禦大興殿,〔開皇三年,上入親都,名其城曰大興城,正殿曰大興殿,宮曰大興宮,宮北苑曰大興苑。
或曰:帝由大興郡襲封随公以登大位,故似名新都宮殿城苑。
〕謂侍臣曰:「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樂,音洛。
〕不知何意翻邑然悉苦!」吏部尚書牛弘對曰:「臣等不稱職,故至尊憂勞。
」〔稱,尺證翻。
〕上既數聞谮毀,疑朝臣悉知之,〔數,所角翻。
〕故于衆中發問,冀聞太子之過。
弘對既失旨,上因作色,謂東宮官屬曰:「仁壽宮此去不遠,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我為下利,〔令,力丁翻。
還,從宣翻,音旋,又如字。
〔利〕洩利也。
為,于僞翻。
〕不解衣卧。
昨夜欲近廁,〔廁,圊也。
近,其靳翻。
〕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豈非爾輩欲壞我家國邪!」〔壞,音怪。
邪,音耶。
〕于是執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等數人付所司訊鞠;命楊素陳東宮事狀以告近臣。
素乃顯言之曰:「臣奉敕向京,令皇太子檢校劉居士餘黨。
〔言自仁壽宮奉敕向長安。
劉居士事見上卷十七年。
〕太子奉诏,作色奮厲,骨肉飛騰,語臣雲:〔語,牛倨翻。
〕『居士黨盡伏法,遣我何處窮讨!爾作右仆射,委寄不輕,〔射,音夜,寅謝翻。
〕自檢校之,何關我事!』又雲:『昔大事不遂,我先被誅,〔謂禅代時事。
被,皮義翻。
〕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遂!』〔上,時掌翻。
〕因長歎回視雲:『我大覺身妨。
」〔去音。
〕上曰:「此兒不堪承嗣久矣,皇後恒勸我廢之。
〔恒,戶登翻;下同。
〕我以布衣時所生,地複居長,〔複,扶又翻。
長,知兩翻。
〕望其漸改隐忍至今。
勇嘗指皇後侍兒謂人曰:『是皆我物。
』此言幾許異事!〔幾,居豈翻。
〕其婦初亡,〔謂元妃薨時也。
〕我深疑其遇毒,嘗責之,勇即怼曰:『會殺元孝矩。
』〔孝矩,元妃之父。
怼,直類翻。
〕此欲害我而遷怒耳。
長甯初生,〔勇長子俨,封長甯王。
〕朕與皇後共抱養之,自懷彼此,連遣來索。
〔索,山客翻。
〕且雲定興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來,何必是其體胤!昔晉太子取屠家女,其兒即好屠割。
〔事見八十三卷晉惠帝元康九年。
好,呼到翻。
〕今傥非類,便亂宗祏。
〔祏,音石。
〕我雖德凓堯、舜,終不以萬姓付不肖子!〔言堯、舜知朱、均不肖,不付以天下。
〕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敵;今欲廢之以安天下!」〔恒,戶登翻。
〕 左衛大将軍五原公元旻谏曰:〔元旻封五原郡公。
五原郡,豐州。
〕「廢立大事,诏旨若行,後悔無及。
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
」 上不應,命姬威悉陳太子罪惡。
威對曰:「太子由來與臣語,唯意在驕奢,且雲:『若有谏者,正當斬之,不殺百許人,自然永息。
』〔以理觀之,「不」字必誤。
〕營起台殿,四時不辍。
前孝慈解左衛率,〔率,如字。
〕太子奮髯揚肘曰:『大丈夫會當有一日,終不忘之,決當快意。
』又宮内所須,〔須,求也,索也。
〕尚書多執法不與,辄怒曰:『仆射以下,吾會戮一二人,使知慢我之禍。
』每雲:『至尊惡我多側庶,〔惡,烏路翻。
〕高緯、陳叔寶豈呩子乎!』〔言二君皆嫡出而亡國。
呩,魚列翻。
說文:庶子曰呩。
〕嘗令師姥蔔吉兇,〔師姥,巫媪也。
姥,女老稱。
姥,莫補翻。
〕語臣雲:〔語,牛倨翻。
〕『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上泫然曰:「誰非父母生,乃至于此!朕近覽齊書,〔是時李百藥所撰齊書未出,帝所覽者,蓋崔子發齊紀也。
泫,戶畎翻。
〕見高歡縱其兒子,不勝忿憤,安可效尤邪!」于是禁勇及諸子,部分收其黨與。
〔勝,音升。
邪,音耶。
分,扶問翻。
〕楊素舞文巧诋,鍛煉以成其獄。
居數日,有司承素意,奏元旻常曲事于勇,情存附托,在仁壽宮,勇使所親裴弘以書與旻,題雲「勿令人見」。
上曰:「朕在仁壽宮,有纖介事,東宮必知,疾于驿馬,怪之甚久,豈不下直者,為防元旻耳。
」〔為,于僞翻。
〕上以旻柔裴弘付獄。
先是,勇見老枯槐,問:「此堪何用﹖」或對曰:「古槐尤宜取火。
」〔先,悉薦翻。
〕時衛士皆佩火燧,〔燧,取火之木也。
〕勇命工造數千枚,欲以分賜左右;至是,獲于庫。
又藥藏局貯艾數斛,〔隋志:東宮門下坊,統司經、宮門、内直、典膳、藥藏,齋帥六局。
藏,徂浪翻。
貯,直呂翻。
〕索得之,〔索,山客翻。
〕大以為怪,以問姬威,威曰:「太子此意别有所在,至尊在仁壽宮,太子常飼馬千四,〔飼,祥吏翻。
〕雲:『徑往守城門,自然餓死。
』」素以威言诘勇,〔诘,去吉翻。
〕勇不服,曰:「竊聞公家馬數萬匹,勇忝備太子,馬千匹,乃是反乎!」素又發東宮服玩,似加琱飾者,悉陳之于庭,以示文武群臣,為太子之罪。
上及皇後疊遣使責問勇,勇不服。
〔使,疏吏翻;下見使同。
〕 冬,十月,乙醜,上使人召勇,勇見使者驚曰:「得無殺我邪﹖」〔邪,音耶。
〕上戎服陳兵,禦武德殿,〔武德殿,在延恩殿西。
〕集百官立于東面,諸親立于西面,〔諸親,謂屬籍宗親也。
〕引勇及諸子列于殿庭,命内史侍郎薛道衡宣诏,廢勇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
〔【章:甲十一行本「者」下有「并為庶人」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勇再拜言曰:「臣當伏屍都市,為将來鑒戒;幸蒙哀憐,得全性命!」言畢,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左右莫不闵默。
〔哀之而不敢言。
〕長甯王俨上表乞宿衛,辭情哀切;〔上,時掌翻。
〕上覽之闵然。
楊素進曰:「伏望聖心同于螫手,〔蝮蛇螫手,壯士斷腕。
楊素以讒慝滅人天性之親,以此為喻,亦太甚矣。
螫,施隻翻。
〕不宜複留意。
」〔複,扶又翻。
〕 己巳,诏:「元旻、唐令則及太子家令鄒文騰、〔隋志:太子家令,掌刑法、食膳、倉庫、什物、奴婢等事。
〕左衛率司馬夏侯福、〔隋左、右衛率各置長史、司馬。
夏,戶雅翻。
〕典膳監元淹、〔隋志:典膳局,置監、丞各二人,屬門下坊。
〕前吏部侍郎蕭子寶、前主玺下士何竦立〔主玺下士,後周官也。
〕玺,斯氏翻。
并處斬,妻章子孫皆沒官。
〔處,昌呂翻。
〕車騎将軍榆林閻毗、〔閻毗,榆林盛樂人,以車騎将軍宿衛東宮。
閻,姓也。
将,即亮翻。
〕主上之與内宮,鹹所鐘愛,〔内宮,即中宮,避國諱,故雲然。
〕四海之望,實歸大王。
然廢立者國家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未易謀也。
〔處,昌呂翻。
易,以豉翻。
〕然能移主上意者,唯楊素耳,素所與謀者唯其弟約。
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之。
」〔朝,直遙翻。
〕廣大悅,多赍金寶,資述入關。
約時為大理少卿,〔少,始照翻。
〕素凡有所為,皆先籌于約而後行之。
述請約,盛陳器玩,與之酣暢,因而共博,每陽不勝,所赍金寶盡輸之約。
約所得既多,稍以謝逋,述因曰:「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
」〔此呂不韋之故智耳。
〕約大驚曰:「何為爾﹖」述因通廣意,說之曰:〔說,輸芮翻。
〕「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緻: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
〔夫,音扶。
令,力正翻。
〕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
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塗用事有年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朝,直遙翻。
勝,音升。
數,所具翻。
〕又,儲後以所欲不行,每切齒于執政;公雖自結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愛于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
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
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永銘骨髓,斯敗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
」約然之,因以白素。
素聞之,大喜,撫掌曰:「吾之智思〔思,相吏翻。
〕殊不及此,敕汝啟予。
」約知其計行,複謂素曰:〔複,扶又翻。
〕「今皇後之言,上無不用,宜因機會早自結托,則長保榮祿,傳祚子孫。
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事,恐禍至無昌矣!」〔令,力丁翻。
〕素從之。
後數日,素入侍宴,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
」用此揣後意。
〔揣,初委翻。
〔後泣曰:「公言是也!吾兒大孝愛,每聞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内使猶言中使。
使,疏吏翻。
〕必迎于境首;言及違離,未嘗不泣。
又其新婦亦大可憐,我使婢去,常與之同寝共食。
豈若睍地伐與阿雲對坐,終日酣宴,昵近小人,〔昵,尼質翻。
〕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憐阿齑者,〔廣小字阿齑,齑,眉波翻。
〕常恐其潛殺之。
」素既知後意,因盛言太子不才。
後遂遺素金,〔遺,于季翻。
〕使贊上廢立。
勇頗知其謀,憂懼,計無所出,使新豐人王輔賢造諸厭勝;〔新豐縣屬京兆。
厭,于協翻。
〕又于後園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時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當之。
上知勇不自安,在仁壽宮,使楊素觀勇所為。
素至東宮,偃息未入,勇束帶待之,素故久不進以激怒勇;勇銜之,形于言色。
素還言:「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上聞素谮毀,甚疑之。
後又遣人伺觇東宮,〔伺,相吏翻;下同。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纖介事皆聞奏,因君誣飾以成其罪。
上遂疏忌勇,乃于玄武門達至德門〔玄武門,隋大興宮城正北門。
至德門,在宮城東北隅。
〕量置候人,以伺動靜,皆随事奏聞。
〔量,音良。
〕又,東宮宿衛之人,侍官以上,〔侍官,謂直合、直寝、直齋、直後、備身、直長等,蓋東宮率府所統,略同十二衛府。
〕名籍悉令屬諸衛府,有勇健者鹹屏去之。
〔屏,必郢翻。
去,羌呂翻。
〕出左衛率蘇孝慈為淅州刺史,〔蘇孝慈有器幹,故出之。
隋志:淅陽郡,西魏置淅州。
〕勇愈不悅。
太史令袁充言于上曰:「臣觀天文,皇太子當廢。
」上曰:「玄象久見,〔見,賢遍翻。
〕群臣不敢言耳。
」充,君正之子也。
〔袁君正見一百六十二卷梁武帝太清三年。
〕 晉王廣又令督王府軍事姑臧段達〔姑臧縣,涼州武威郡治所。
〕私賂東宮幸臣姬威,令伺太子動靜,密告楊素;于是内外諠謗,過失日聞。
段達因脅姬威曰:「東宮過失,主上皆知之矣。
已奉密诏,定當廢立;君能告之,則大富貴!」威許諾,即上書告之。
〔上,時掌翻。
〕 秋,九月,壬子,上至自仁壽宮。
〔考異曰:帝紀:丁未,至自仁壽宮。
今從太子勇傳。
〕翌日,禦大興殿,〔開皇三年,上入親都,名其城曰大興城,正殿曰大興殿,宮曰大興宮,宮北苑曰大興苑。
或曰:帝由大興郡襲封随公以登大位,故似名新都宮殿城苑。
〕謂侍臣曰:「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樂,音洛。
〕不知何意翻邑然悉苦!」吏部尚書牛弘對曰:「臣等不稱職,故至尊憂勞。
」〔稱,尺證翻。
〕上既數聞谮毀,疑朝臣悉知之,〔數,所角翻。
〕故于衆中發問,冀聞太子之過。
弘對既失旨,上因作色,謂東宮官屬曰:「仁壽宮此去不遠,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我為下利,〔令,力丁翻。
還,從宣翻,音旋,又如字。
〔利〕洩利也。
為,于僞翻。
〕不解衣卧。
昨夜欲近廁,〔廁,圊也。
近,其靳翻。
〕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豈非爾輩欲壞我家國邪!」〔壞,音怪。
邪,音耶。
〕于是執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等數人付所司訊鞠;命楊素陳東宮事狀以告近臣。
素乃顯言之曰:「臣奉敕向京,令皇太子檢校劉居士餘黨。
〔言自仁壽宮奉敕向長安。
劉居士事見上卷十七年。
〕太子奉诏,作色奮厲,骨肉飛騰,語臣雲:〔語,牛倨翻。
〕『居士黨盡伏法,遣我何處窮讨!爾作右仆射,委寄不輕,〔射,音夜,寅謝翻。
〕自檢校之,何關我事!』又雲:『昔大事不遂,我先被誅,〔謂禅代時事。
被,皮義翻。
〕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遂!』〔上,時掌翻。
〕因長歎回視雲:『我大覺身妨。
」〔去音。
〕上曰:「此兒不堪承嗣久矣,皇後恒勸我廢之。
〔恒,戶登翻;下同。
〕我以布衣時所生,地複居長,〔複,扶又翻。
長,知兩翻。
〕望其漸改隐忍至今。
勇嘗指皇後侍兒謂人曰:『是皆我物。
』此言幾許異事!〔幾,居豈翻。
〕其婦初亡,〔謂元妃薨時也。
〕我深疑其遇毒,嘗責之,勇即怼曰:『會殺元孝矩。
』〔孝矩,元妃之父。
怼,直類翻。
〕此欲害我而遷怒耳。
長甯初生,〔勇長子俨,封長甯王。
〕朕與皇後共抱養之,自懷彼此,連遣來索。
〔索,山客翻。
〕且雲定興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來,何必是其體胤!昔晉太子取屠家女,其兒即好屠割。
〔事見八十三卷晉惠帝元康九年。
好,呼到翻。
〕今傥非類,便亂宗祏。
〔祏,音石。
〕我雖德凓堯、舜,終不以萬姓付不肖子!〔言堯、舜知朱、均不肖,不付以天下。
〕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敵;今欲廢之以安天下!」〔恒,戶登翻。
〕 左衛大将軍五原公元旻谏曰:〔元旻封五原郡公。
五原郡,豐州。
〕「廢立大事,诏旨若行,後悔無及。
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
」 上不應,命姬威悉陳太子罪惡。
威對曰:「太子由來與臣語,唯意在驕奢,且雲:『若有谏者,正當斬之,不殺百許人,自然永息。
』〔以理觀之,「不」字必誤。
〕營起台殿,四時不辍。
前孝慈解左衛率,〔率,如字。
〕太子奮髯揚肘曰:『大丈夫會當有一日,終不忘之,決當快意。
』又宮内所須,〔須,求也,索也。
〕尚書多執法不與,辄怒曰:『仆射以下,吾會戮一二人,使知慢我之禍。
』每雲:『至尊惡我多側庶,〔惡,烏路翻。
〕高緯、陳叔寶豈呩子乎!』〔言二君皆嫡出而亡國。
呩,魚列翻。
說文:庶子曰呩。
〕嘗令師姥蔔吉兇,〔師姥,巫媪也。
姥,女老稱。
姥,莫補翻。
〕語臣雲:〔語,牛倨翻。
〕『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上泫然曰:「誰非父母生,乃至于此!朕近覽齊書,〔是時李百藥所撰齊書未出,帝所覽者,蓋崔子發齊紀也。
泫,戶畎翻。
〕見高歡縱其兒子,不勝忿憤,安可效尤邪!」于是禁勇及諸子,部分收其黨與。
〔勝,音升。
邪,音耶。
分,扶問翻。
〕楊素舞文巧诋,鍛煉以成其獄。
居數日,有司承素意,奏元旻常曲事于勇,情存附托,在仁壽宮,勇使所親裴弘以書與旻,題雲「勿令人見」。
上曰:「朕在仁壽宮,有纖介事,東宮必知,疾于驿馬,怪之甚久,豈不下直者,為防元旻耳。
」〔為,于僞翻。
〕上以旻柔裴弘付獄。
先是,勇見老枯槐,問:「此堪何用﹖」或對曰:「古槐尤宜取火。
」〔先,悉薦翻。
〕時衛士皆佩火燧,〔燧,取火之木也。
〕勇命工造數千枚,欲以分賜左右;至是,獲于庫。
又藥藏局貯艾數斛,〔隋志:東宮門下坊,統司經、宮門、内直、典膳、藥藏,齋帥六局。
藏,徂浪翻。
貯,直呂翻。
〕索得之,〔索,山客翻。
〕大以為怪,以問姬威,威曰:「太子此意别有所在,至尊在仁壽宮,太子常飼馬千四,〔飼,祥吏翻。
〕雲:『徑往守城門,自然餓死。
』」素以威言诘勇,〔诘,去吉翻。
〕勇不服,曰:「竊聞公家馬數萬匹,勇忝備太子,馬千匹,乃是反乎!」素又發東宮服玩,似加琱飾者,悉陳之于庭,以示文武群臣,為太子之罪。
上及皇後疊遣使責問勇,勇不服。
〔使,疏吏翻;下見使同。
〕 冬,十月,乙醜,上使人召勇,勇見使者驚曰:「得無殺我邪﹖」〔邪,音耶。
〕上戎服陳兵,禦武德殿,〔武德殿,在延恩殿西。
〕集百官立于東面,諸親立于西面,〔諸親,謂屬籍宗親也。
〕引勇及諸子列于殿庭,命内史侍郎薛道衡宣诏,廢勇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
〔【章:甲十一行本「者」下有「并為庶人」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勇再拜言曰:「臣當伏屍都市,為将來鑒戒;幸蒙哀憐,得全性命!」言畢,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左右莫不闵默。
〔哀之而不敢言。
〕長甯王俨上表乞宿衛,辭情哀切;〔上,時掌翻。
〕上覽之闵然。
楊素進曰:「伏望聖心同于螫手,〔蝮蛇螫手,壯士斷腕。
楊素以讒慝滅人天性之親,以此為喻,亦太甚矣。
螫,施隻翻。
〕不宜複留意。
」〔複,扶又翻。
〕 己巳,诏:「元旻、唐令則及太子家令鄒文騰、〔隋志:太子家令,掌刑法、食膳、倉庫、什物、奴婢等事。
〕左衛率司馬夏侯福、〔隋左、右衛率各置長史、司馬。
夏,戶雅翻。
〕典膳監元淹、〔隋志:典膳局,置監、丞各二人,屬門下坊。
〕前吏部侍郎蕭子寶、前主玺下士何竦立〔主玺下士,後周官也。
〕玺,斯氏翻。
并處斬,妻章子孫皆沒官。
〔處,昌呂翻。
〕車騎将軍榆林閻毗、〔閻毗,榆林盛樂人,以車騎将軍宿衛東宮。
閻,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