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九

關燈
左傳,晉有閻嘉。

    騎,音奇寄翻。

    〕東郡公崔君綽、遊騎尉沈福寶、〔開皇六年,置武騎、屯騎、骁騎、遊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則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

    綽,昌約翻。

    〕瀛州術士章仇太翼,〔瀛州,河間郡。

    是後炀帝謂太翼曰:「卿姓章仇,四嶽之冑,與盧同源」。

    于是賜姓為盧氏。

    孫愐曰:漢有章弇,因避仇,加仇字為章仇氏。

    〕特免死,各杖一百,身及妻子、資财、田宅皆沒官。

    副将作大匠高龍叉、率更令晉文建、〔隋率更令,掌東宮伎樂、漏刻。

    更,工衡翻。

    〕通直散騎侍郎元衡〔隋制,東宮亦有通直散騎侍郎。

    散,悉亶翻。

    騎,音奇寄翻。

    〕皆處盡。

    」〔處其罪使自盡。

    處,昌呂翻。

    〕于是集群臣于廣陽門外,宣诏戮之。

    乃移勇于内史省,給五品料食。

    賜楊素物三千段,元冑、楊約并千段,賞鞫勇之功也。

     文林郎楊孝政上書谏曰:「皇太子為小人所誤,宜加訓誨,不宜廢黜。

    」〔上,時掌翻。

    〕上怒,撻其胸。

     初,雲昭訓父定興,出入東宮無節數,進奇服異器以求悅媚;〔數,所角翻。

    〕左庶子裴政屢谏,〔隋制,左庶子領門下坊。

    〕勇不聽。

    政謂定興曰:「公所為不合法度。

    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

    公宜自引退,不然,将及禍。

    」定興以告勇,勇益疏政,由是出為襄州總管。

    〔襄陽郡置襄州。

    〕唐令則為勇所昵狎,〔昵,尼質翻。

    〕每令以弦歌教内人,右庶子劉行本責之〔隋制,右庶子領典書坊。

    〕曰:「庶子當輔太子以正道,何有取媚于房帷之間哉!」令則甚凓而不能改。

    時沛國劉臻、〔隋志無沛國,劉臻先世仕于江南,江南僑置中原郡縣,猶以沛國為貫。

    〕平原明克襄、〔克襄以平原為貫,猶劉臻也。

    〕魏郡陸爽,〔魏郡置相州。

    〕并以文學為勇所親;行本怒其不能調護,每謂三人曰:「卿等正解讀書耳!」〔言但能讀書而不能行其所學。

    解,戶買翻。

    〕夏侯福嘗于合内與勇戲,福大笑,聲聞于外。

    〔聞,音問。

    夏,戶雅翻。

    〕行本聞之,待其出,數之曰:〔數,所具翻。

    〕「殿下寬容,賜汝顔色。

    汝何物小人,敢為亵慢!」因付執法者治之。

    〔治,直之翻;下同。

    〕數日,勇為福緻請,乃釋之。

    〔為,于僞翻。

    〕勇嘗得良馬,欲令行本乘而觀之行本正色曰:「至尊置臣于庶子,欲令輔導殿下,非為殿下作弄臣也。

    」勇凓而止。

    及勇敗,二人已卒,上歎曰:「向使裴政、劉行本在,勇不至此。

    」 勇嘗宴宮臣,唐令則自彈琵琶,歌脗媚娘。

    〔脗音武。

    〕洗馬李綱〔隋制:門下坊司經局置洗馬四人。

    洗,悉薦翻。

    〕起白勇曰:「令則身為宮卿,職當調護;〔左、右庶子謂之宮卿。

    漢高帝謂四皓曰:「煩公卒調護太子。

    」故言東宮官職當調護。

    〕乃于廣坐自比倡優,〔坐,徂卧翻。

    倡,音昌。

    〕進淫聲,穢視聽。

    事若上聞,令則罪在不測,豈不為殿下之累邪!〔,累,力瑞翻。

    邪,音耶。

    〕臣請速治其罪!」勇曰:「我欲為樂耳,〔治,直之翻。

    樂,音洛。

    〕君勿多事。

    」綱遂趨出。

    及勇廢,上召東宮官屬切責之,皆惶懼無敢對者。

    綱獨曰:「廢立大事,今文武大臣皆知其不可而莫肯發言,臣何敢畏死,不一為陛下别白言之乎!〔為,于僞翻;下皆為、日為同。

    别,彼列翻。

    〕太子性本中人,可與為善,可與為惡。

    向使陛下擇正人輔之,足以嗣守鴻基。

    今乃以唐令則為左庶子,鄒文騰為家令,二人唯知以弦歌鷹犬娛悅太子,安得至于是邪!〔邪,音耶。

    〕此乃陛下之過,非太子之罪也。

    」因伏地流涕嗚咽。

    上慘然良久曰:「李綱責我,非為無理,然徒知其一,未知其二,我擇汝為宮臣,而勇不親任,雖更得正人,何益哉!」對曰:「臣所以被親任者,良由奸人在側故也。

    〔被,皮義翻。

    〕陛下但斬令則、文騰,更選賢才以輔太子,安知臣之終見疏棄也。

    〔更,工行翻。

    〕自古〔【章:十一行本「古」下有「國家」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廢立耱嫡,鮮不傾危,〔鮮,息淺翻。

    〕願陛下深留聖思,無贻後悔。

    」上不悅,罷朝,〔朝,直遙翻;下同。

    〕左右皆為之股栗。

    〔為,于僞翻。

    〕會尚書右丞缺,有司請人,上指綱曰:「此佳右丞也!」即用之。

     太平公史萬歲還自大斤山,楊素害其功,言于上曰:「突厥本降,〔厥,九勿翻。

    降,戶江翻。

    〕初不為寇,來塞上畜牧耳。

    」遂寝之。

    萬歲數抗表陳狀,〔陳其功狀也。

    數,所角翻。

    〕上未之悟。

    上廢太子,方窮東宮黨與。

    上問萬歲所在。

    時所将将士在朝堂稱冤者數百人,〔令,力丁翻。

    将,即亮翻;下同。

    〕萬歲謂之曰:「吾令日為汝極言于上,事當決矣。

    」〔為,于僞翻。

    〕既見上,言「将士有功,為朝廷所抑!」詞氣憤厲。

    上大怒,令左右暴殺之。

    〔暴,弼角翻,又匹角翻,擊也。

    〕既而追之,不及,因下诏陳其罪狀,天下共冠惜之。

     十一月,戊子,立晉王廣為皇太子;天下地震。

    〔廣始正位儲宮,而天下地震,其示戒亦昭昭矣。

    〕太子請降章服,宮官不稱臣;十二月,戊午,诏從之。

    以宇文述為左衛率。

    始,太子之謀奪宗也,洪州總管郭衍預焉,〔隋志:豫章郡,平陳置洪州總管府。

    〕由是征衍為左監門率。

    〔隋志:東宮置左、右監門率,掌诘門禁。

    監,工銜翻;下同。

    率,所律翻。

    〕 帝囚故太勇于東宮,付太子廣掌之。

    勇自以廢非其罪,頻請見上申冤,〔見,賢遍翻;下同。

    申,伸也,明也。

    〕而廣遏之不得聞。

    勇于是升樹大叫,聲聞帝所,冀得引見。

    楊素因言勇情志昏覓,為癫鬼所著,火可複收。

    帝以為然,卒不得見。

    楊素因言勇情志昏亂,為痲鬼所著,不可複數。

    帝以為然,卒不得見。

    〔狂病而死者為癫鬼。

    着,直略翻。

    複,扶又翻。

    卒,子恤翻。

    〕 初,帝之克陳也,〔開皇九年克陳。

    〕天下皆以為将太平,監察禦史房彥謙〔後齊禦史台置檢校禦史十二人,隋置監察禦史十二人。

    〕私謂所親曰:「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諸王擅權,〔言秦、晉、蜀三王分據方面也。

    〕天下雖安,方憂危亂。

    」其子玄齡亦密言于彥謙曰:「主上本無功德,以詐取天下,諸子皆驕奢不仁,必自相誅夷,今雖承平,其亡可翹足待。

    」彥謙,法壽之玄孫也。

    〔房法壽見一百三十二卷宋太宗泰始三年。

    〕 玄齡與杜果之兄孫如晦〔杜果有名周、隋間。

    〕皆預選,〔選者吏部。

    選,宣絹翻。

    〕使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有知人之名。

    〕見玄齡,歎曰:「仆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異日必為偉器,恨不見其大成耳。

    」見如晦,謂曰:「君有應變之才,必任棵棟梁之重。

    」俱以子孫托之。

     6帝晚年深信佛道鬼神,辛巳,始诏「有毀佛及天尊、嶽、鎮、海、渎神像者,以不道論;〔隋志:佛者西域天竺之迦羅衛國淨飯王之太子釋迦牟尼,舍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

    道經雲:有元始天尊者,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氣。

    沖虛凝遠,莫知其極,天地淪壞劫數終盡,而天尊之體常存不滅。

    嶽者,五嶽,東嶽太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隋五嶽各置令;又有吳山令,蓋吳山亦謂之吳嶽也。

    鎮,即周官職方氏:揚州其山鎮曰會稽,刑州其山鎮曰衡山,豫州其山鎮曰華山,青州其山鎮曰沂山,兖州其山鎮曰岱山,雍州其山鎮曰嶽山,幽州其山鎮曰醫無闾,并州其山鎮曰鎮曰恒山,冀州其山鎮曰霍山。

    隋開皇十四年,诏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無闾山,冀州鎮霍山,并就山立祠。

    東海于會稽縣界,南海于南海鎮南,并近海立祠,及四渎、吳山并取側近巫一人,主知灑掃。

    十六年,又诏北鎮于營州龍山立祠。

    岱嶽、華嶽、衡嶽、恒嶽、嵩嶽皆先有廟。

    四渎,江、河、淮、濟。

    〕沙門毀佛像,道士毀天尊像者,以惡逆論。

    」 7是歲,征同州刺史蔡王智積入朝。

    〔隋志:馮翊郡,後魏置華州,西魏改曰同州。

    朝,直遙翻。

    〕智積帝之弟子也,〔智積,帝弟整之子。

    〕性修謹,門無私谒,自奉簡素,帝甚憐之。

    智積有五男,止教讀論語,〔【章:十一行本「語」下有「孝經」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齋校同。

    】〕不令交通賓客。

    或問其故,智積曰:「卿非知我者!」其意蓋恐諸子有才能以緻禍也。

     8齊州行參軍章武王伽〔齊郡,齊州。

    行參軍,在諸曹行參軍之下,典簽之上。

    杜佑曰:隋開皇三年,诏佐官以曹為名者,并改為司。

    十二年,諸州司以從事為名者,并改為參軍炀帝置諸司書佐,改行參軍為行書佐。

    隋志:河間郡平舒縣舊置章武郡。

    迦,求迦翻。

    〕送流囚李參等七十餘人詣京師,行至荥陽,〔荥陽縣屬鄭州。

    〕哀其辛苦,悉呼謂曰:「卿輩自犯國刑,身嬰缧绁,〔缧,黑索绁攣也,所以拘罪人。

    缧,力追翻。

    绁,息列翻。

    〕固其職也;重勞援卒,〔援送之卒。

    〕豈不愧心哉!」參等辭謝。

    伽乃悉脫其枷鎖,停援卒,與純曰:「某當至京師,如緻前卻,〔謂或前或卻,不能如期。

    〕吾當為汝受死。

    」〔為,于僞翻。

    〕遂拾之而去。

    流人感悅,如期而至,一無離叛。

    上聞而驚異,召見與語,稱善久之于是悉召流人,令攜負妻子俱入,賜宴于殿庭而赦之。

    因下诏曰:「凡在有生,含靈禀性,鹹知善惡,并識是非。

    若臨以至誠,明加勸導,則俗必從化,人皆遷善。

    往以海内亂離,德教廢絕,吏無慈愛之心,民懷奸詐之意。

    朕思遵聖法,以德化民,而伽深識朕意,誠心倡導,參等感寤,自赴憲司:明是率土之人,非為難教。

    若使官盡王伽之俦,民皆李參之輩,刑厝不用,〔厝,士故翻。

    〕其何遠哉!一乃擢伽為雍令。

    〔雍縣,岐州治所。

    雍,于用翻。

    〕 9太史令袁充表稱:「隋興已後,晝日漸長,開皇元年,冬至之景長十丈二尺七寸二分;〔長一,亘亮翻。

    〕自爾漸短,至十七年,短于舊三寸七分。

    日去極近則景短而日長,去極遠則景長而日短;行内道則去極近,行外道則去極遠,〔極,北極也。

    〕謹按元命包曰:『日月出内道,璇玑得其常。

    』〔六緯之書,有春秋元命包。

    孔安國曰:璇,美玉。

    玑者,正天文之器。

    旋,似宣翻。

    〕京房别對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代,行下道。

    』伏惟大隋啟運,上感幹元,景短日長,振古希有。

    」〔詩:振古如茲。

    毛傳曰:振,自也。

    〕上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