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朝,直遙翻。
〕謂百官曰:「景長之慶,天之佑也。
今太子新立,當須改元,宜取日長之意以為年号。
」是後百工作役,并加程課,以日長故也。
丁匠苦之。
〔史言袁充誣天以病民。
〕 仁壽元年〔(辛西、六○一)〕 1春,正月,乙酉朔,赦天下,改元。
2以尚書右仆射楊素為左仆射,納言蘇威為右仆射。
3丁酉,徙河南王昭為晉王。
5以晉王昭為内史令。
4突厥步迦可汗犯塞,敗代州總管韓弘于恒安。
〔鴈門郡,隋代州。
厥,九勿翻。
迦,古牙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敗,補邁翻。
恒,戶登翻。
〕 6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7夏,五月,己醜,突厥男女九萬口來降。
〔降,戶江翻。
〕 8六月,乙卯,遣十六使巡省風俗。
〔使,疏吏翻。
省,昔景翻。
〕 9乙醜,诏以天下學校生徒多而不精,〔校,戶教翻。
〕唯簡留國子學生七十人,太學、四門及州縣學并廢。
〔漢置太學,晉武帝立國子學,後國子、太學各置博士以授生徒。
後魏太和二十年,于四門置學,立四門博士。
自漢似來,郡有文學,隋郡、縣皆置博士。
〕殿内将軍河間劉炫〔殿内将軍,即殿中将軍,隋避諱改之,屬左、右衛。
河間郡,瀛州。
炫,熒絹翻。
〕上表切谏;不聽。
〔上,時掌翻。
秋,七月,〔【章:十一行本「月」下有「戊戌」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校同;退齋校同。
】〕改國子學為太學。
10初,帝受周禅,恐民心未服,故多稱符瑞以耀之,其僞造而獻者,不可勝計。
〔勝,音升。
〕冬,十一月,己醜,有事于南郊,如封禅禮,版文備述前後符瑞以報謝雲。
11山獠作亂,〔獠,盧皓翻。
蜀有獠。
〕以衛尉少卿洛陽衛文升為資州刺史〔隋志:洛陽縣屬河郡洛州。
資陽郡,西魏置資州,治盤石。
少,始照翻。
〕鎮撫之。
文升名玄,以字行。
初到官,獠方攻大牢鎮,〔開皇十三年,置大牢縣。
宋白曰:榮州應靈縣,本漢南安縣,隋置大牢鎮。
九域志:在州西一百五十裡。
〕文升單騎造其營,〔騎,奇寄翻。
造,七到翻。
〕謂曰:「我是刺史,銜天子诏,贍養汝等,勿驚懼也!」群獠莫敢動。
于是說以利害,渠帥感悅,解兵而去,〔說,輸芮翻。
帥,所類翻;下同。
〕前後歸附者十餘萬口。
帝大悅,賜缣二千匹。
壬辰,以文升為遂州總管。
〔隋志:遂甯郡,後周置遂州。
〕 12潮、成等五州獠反,高州酋長馮盎馳詣京帥,請讨之。
〔隋志:義安郡,梁置東揚州,後改曰瀛州,平陳置潮州。
蒼梧郡,梁置成州,隋後改封州。
高涼郡,置高州。
酋,才由翻。
長,知兩翻。
〕帝敕楊素與盎論賊形勢,素歎曰:「不意蠻夷中有如是人!」即遣盎發江、嶺兵擊之。
〔江、嶺,謂江南、嶺南也。
〕事平,除盎漢陽太守。
〔隋志:漢陽郡,後魏曰南奏州,西魏曰成州。
守,手又翻。
〕 13诏以楊素為雲州道行軍元帥,〔隋志:定襄郡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治大利。
〕長孫晟為受降使者,〔長,知兩翻。
晟,承正翻。
降,戶江翻。
使,疏吏翻。
〕挾啟民可汗北擊步迦。
〔挾,戶頰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迦,古牙翻。
〕 二年〔(壬戌、六○二)〕 1春,三月,己亥,上幸仁壽宮。
2突厥思力俟斤等〔厥,九勿翻。
俟,渠之翻。
〕南渡河,掠啟民男女六千口、雜畜二十餘萬而去。
〔畜,許又翻。
〕楊素帥諸軍追擊,轉戰六十餘裡,大破之,〔帥,讀曰率。
〕突厥北走。
素複進追,夜,乃之,〔複,扶又翻。
〕恐其越逸,令其騎稍後,親引兩騎并降突厥二人與虜并行,虜不之覺;候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騎,奇寄翻。
趣,讀曰促。
〕大破之,悉得人畜以歸啟民。
自是突厥遠遁,碛南無複寇抄。
〔碛,七迹翻。
抄,楚交翻。
〕素以功進子玄感爵柱國,賜玄縱爵淮南公。
〔淮南郡公。
〕 3兵部尚書柳述,慶之孫也,〔柳慶見一百六十一卷梁武帝太清二年。
〕尚蘭陵公主,怙寵使氣,自楊素之屬皆下之。
〔下,遐嫁翻。
〕帝問符玺直長萬年韋雲起:〔符玺局,屬門下省,直長四人。
萬年,屬京兆。
玺,斯氏翻。
長,知兩翻。
〕「外間有不便事,可言之。
」述時侍側,雲起奏曰:「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伲,遂居要職。
臣恐物議以為陛下『官不擇賢,專私所愛,』斯亦不便之大者。
」帝甚然其言,顧謂述曰:「雲起之言,汝藥石也,可師友之。
」秋,七月,丙戌,诏内外官各舉所知。
柳述舉雲起,除通事舍人。
〔曹魏中書置通事一人,掌呈秦案章,正始中,改為通事舍人,屬中書省。
隋改中書省為内史省。
〕 4益州總管蜀王秀,容貌緕偉,〔緕,古回翻。
〕有膽氣,好武藝。
〔好,呼到翻。
〕帝每謂獨孫後曰:「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必反矣。
」大将軍劉哙之讨西爨也,帝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将兵繼進。
〔此必爨翫再反時。
将,即亮翻。
〕秀以嬖人萬智光為武通行軍司馬。
〔嬖,卑義翻,又博義翻。
〕帝以秀任非其人,譴責之,因謂群臣曰:「壞我法者,子孫也。
〔壞,音怪。
〕譬如猛虎,物不能害,反為牝間蟲所損食耳。
」遂分秀所統。
及太子勇以讒廢,晉王廣為太子,秀意甚不平。
太子恐秀終為後患,陰令楊素求其罪而谮之。
〔令,力丁翻。
〕上遂征秀,秀猶豫,欲謝病不行。
總管司源師谏,〔源師,即北齊源文宗之子,蓋是時亦老矣。
〕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預卿也!」師垂涕對曰:「師忝參府幕,敢不盡忠!聖上有敕追王,以淹時月,〔「以」,當從隋書源師傳作「已」。
蜀本作「己」。
〕今乃遷延未去。
百姓不識王心,倘生異議,内外疑駭,發雷霆之詐,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願王熟計之!」朝廷恐秀生變,成子,以原州總管獨孫楷為益州總管,〔平涼郡,置原州。
〕馳傳代之。
〔傳,株戀翻。
〕楷至,秀猶未肯行;楷諷谕久之,乃就路。
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行四十餘裡,将還襲楷,觇知有備,乃止。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 5八月,甲子,皇後獨孫氏崩。
太子對上及宮人哀恸絕氣,若不勝喪者;〔勝,音升。
〕其處私室,〔處,昌呂翻。
〕飲食言笑如平常。
又,每朝令進二溢米,而私令取肥肉脯鲊,〔幹肉為脯,釀魚肉為鲊。
〕置竹筩中,以蠟閉口,衣幞裹而納之。
〔幞,防玉翻,帊也。
〕 著作郎王劭上言:「佛說:『人應生天上及生無量壽國之時,〔上,時掌翻。
〕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
』〔妓,渠绮翻。
〕伏惟大行皇後福善祯符,備諸秘記,皆雲是妙善菩薩。
〔釋典:菩,普也;薩,濟也。
菩薩,言能普濟衆生。
菩,薄乎翻。
薩,桑葛翻。
〕臣謹按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内再雨金銀花;〔雨,于具翻。
〕二十三日,大寶殿後夜有神光;〔大寶殿,在仁壽宮中寝殿也。
〕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有自然種種音樂,〔種,章勇翻。
〕震漢虛空;至夜五更,〔更,工衡翻。
〕奄然如寝,遂即升遐,與經文所說,事皆符驗。
」上覽之悲喜。
6九月,丙戌,上至自仁壽宮。
7冬,十月,癸醜,以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
達,雄之弟也。
〔雄自廣平王改封清漳,時又改封安德。
〕 8閏月,甲申,诏楊素、蘇威與吏部尚書牛弘等修定五禮。
〔五禮,吉、兇、軍、賓、嘉。
〕 9上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皇後擇葬地,〔為,于僞翻。
〕得吉處雲:「蔔年二千,蔔世二百。
」上曰:「吉兇由人,不在于地。
高緯葬父,豈不蔔乎!俄而國亡。
正如我家墓田,若雲不吉,朕不當為天子;若雲不兇,我弟不當戰沒。
」〔上弟整從周武帝伐齊,至并州,力戰而死。
〕然竟從吉言。
吉退,告族人蕭平仲曰:「皇太子遣宇文左率深謝餘雲:〔宇文述時為左衛率。
率,所律翻。
〕『公前稱我當為太子,竟有其驗,終不忘也。
今蔔山陵,務令我早立。
我立之後,當以富貴相報。
』吾語之雲:『後四載,太子禦天下。
』〔語,牛倨翻。
載,作亥翻。
〕若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吾前绐雲〔绐,徒亥翻。
〕『蔔年二千』者,三十字也;『蔔世二百』者,取世二傳也。
汝其識之!」〔識,職吏翻,記也。
〕 壬寅,葬文獻皇後于太陵。
诏以「楊素經營葬事,勤求吉地,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夫平戎定寇比〔夫,音扶。
〕其功業!可别封一子義康公,邑萬戶。
」〔義康郡公。
隋志:高涼郡杜原縣舊有宋康郡,平陳改曰義康郡。
〕并賜田三十頃,絹萬段,米萬石,金珠绫錦稱是。
〔稱,尺證翻。
〕 10蜀王秀至長安,上見之,不與語;明日,使使切襄之。
〔使使,下疏吏翻。
〕秀謝罪,太子諸王流涕庭謝。
上曰:「頃者秦王糜費财物,我以父遣訓之。
今秀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
」于是付執法者。
開府儀同三司慶整谏曰:〔慶姓,出于齊大夫慶氏。
〕「庶人勇既廢,奏王已薨,陛下見子無多,〔見,賢遍翻。
〕何至如是!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責,〔被,皮義翻。
〕恐不自全。
」上大怒,欲斷其舌,〔斷,丁管翻。
〕因謂群臣曰:「當斬秀于市以謝百姓。
」乃令楊素等推治之。
〔治,直之翻。
〕 太子陰作偶人,縛手釘心,枷鎮杻械,〔訂,丁定翻。
杻,敕九翻。
〕書上及漢王姓名,仍雲「請西嶽慈父聖母〔【章十一行本「母」下有「神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收楊堅、楊諒神魂,如此形狀,勿令散蕩。
」密埋之華山下;〔華,戶化翻。
〕楊素發之,又元「秀妄述圖谶,稱京師妖異,造蜀地征祥」;〔妖,于驕翻。
征,與祯同。
〕并作檄文,雲「指期問罪」,置秀集中,〔集,文集也。
隋志曰:别集者,蓋漢東京之所創也。
自靈均已降,屬文之士衆矣,然其志尚不同,風流殊别;後之君子,欲觀其體勢而見其心靈,故别聚焉,名之為集。
辭人景慕,并自記載,以成書部。
〕俱以聞奏。
上曰:「天下甯有是邪!」〔邪,音耶。
〕十二月,癸巳,廢秀為庶人,幽之内侍省,不聽與妻子相見,唯獠婢二人驅使,〔獠,魯皓翻。
〕連坐者百餘人。
秀上表摧謝曰:〔上,時掌翻。
〕「伏願慈恩,賜垂矜愍,殘息未盡之間,希與瓜子相見;請賜一穴,令骸骨有所。
」瓜子,其愛子也。
上因
〕謂百官曰:「景長之慶,天之佑也。
今太子新立,當須改元,宜取日長之意以為年号。
」是後百工作役,并加程課,以日長故也。
丁匠苦之。
〔史言袁充誣天以病民。
〕 仁壽元年〔(辛西、六○一)〕 1春,正月,乙酉朔,赦天下,改元。
2以尚書右仆射楊素為左仆射,納言蘇威為右仆射。
3丁酉,徙河南王昭為晉王。
5以晉王昭為内史令。
4突厥步迦可汗犯塞,敗代州總管韓弘于恒安。
〔鴈門郡,隋代州。
厥,九勿翻。
迦,古牙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敗,補邁翻。
恒,戶登翻。
〕 6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7夏,五月,己醜,突厥男女九萬口來降。
〔降,戶江翻。
〕 8六月,乙卯,遣十六使巡省風俗。
〔使,疏吏翻。
省,昔景翻。
〕 9乙醜,诏以天下學校生徒多而不精,〔校,戶教翻。
〕唯簡留國子學生七十人,太學、四門及州縣學并廢。
〔漢置太學,晉武帝立國子學,後國子、太學各置博士以授生徒。
後魏太和二十年,于四門置學,立四門博士。
自漢似來,郡有文學,隋郡、縣皆置博士。
〕殿内将軍河間劉炫〔殿内将軍,即殿中将軍,隋避諱改之,屬左、右衛。
河間郡,瀛州。
炫,熒絹翻。
〕上表切谏;不聽。
〔上,時掌翻。
秋,七月,〔【章:十一行本「月」下有「戊戌」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校同;退齋校同。
】〕改國子學為太學。
10初,帝受周禅,恐民心未服,故多稱符瑞以耀之,其僞造而獻者,不可勝計。
〔勝,音升。
〕冬,十一月,己醜,有事于南郊,如封禅禮,版文備述前後符瑞以報謝雲。
11山獠作亂,〔獠,盧皓翻。
蜀有獠。
〕以衛尉少卿洛陽衛文升為資州刺史〔隋志:洛陽縣屬河郡洛州。
資陽郡,西魏置資州,治盤石。
少,始照翻。
〕鎮撫之。
文升名玄,以字行。
初到官,獠方攻大牢鎮,〔開皇十三年,置大牢縣。
宋白曰:榮州應靈縣,本漢南安縣,隋置大牢鎮。
九域志:在州西一百五十裡。
〕文升單騎造其營,〔騎,奇寄翻。
造,七到翻。
〕謂曰:「我是刺史,銜天子诏,贍養汝等,勿驚懼也!」群獠莫敢動。
于是說以利害,渠帥感悅,解兵而去,〔說,輸芮翻。
帥,所類翻;下同。
〕前後歸附者十餘萬口。
帝大悅,賜缣二千匹。
壬辰,以文升為遂州總管。
〔隋志:遂甯郡,後周置遂州。
〕 12潮、成等五州獠反,高州酋長馮盎馳詣京帥,請讨之。
〔隋志:義安郡,梁置東揚州,後改曰瀛州,平陳置潮州。
蒼梧郡,梁置成州,隋後改封州。
高涼郡,置高州。
酋,才由翻。
長,知兩翻。
〕帝敕楊素與盎論賊形勢,素歎曰:「不意蠻夷中有如是人!」即遣盎發江、嶺兵擊之。
〔江、嶺,謂江南、嶺南也。
〕事平,除盎漢陽太守。
〔隋志:漢陽郡,後魏曰南奏州,西魏曰成州。
守,手又翻。
〕 13诏以楊素為雲州道行軍元帥,〔隋志:定襄郡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治大利。
〕長孫晟為受降使者,〔長,知兩翻。
晟,承正翻。
降,戶江翻。
使,疏吏翻。
〕挾啟民可汗北擊步迦。
〔挾,戶頰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迦,古牙翻。
〕 二年〔(壬戌、六○二)〕 1春,三月,己亥,上幸仁壽宮。
2突厥思力俟斤等〔厥,九勿翻。
俟,渠之翻。
〕南渡河,掠啟民男女六千口、雜畜二十餘萬而去。
〔畜,許又翻。
〕楊素帥諸軍追擊,轉戰六十餘裡,大破之,〔帥,讀曰率。
〕突厥北走。
素複進追,夜,乃之,〔複,扶又翻。
〕恐其越逸,令其騎稍後,親引兩騎并降突厥二人與虜并行,虜不之覺;候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騎,奇寄翻。
趣,讀曰促。
〕大破之,悉得人畜以歸啟民。
自是突厥遠遁,碛南無複寇抄。
〔碛,七迹翻。
抄,楚交翻。
〕素以功進子玄感爵柱國,賜玄縱爵淮南公。
〔淮南郡公。
〕 3兵部尚書柳述,慶之孫也,〔柳慶見一百六十一卷梁武帝太清二年。
〕尚蘭陵公主,怙寵使氣,自楊素之屬皆下之。
〔下,遐嫁翻。
〕帝問符玺直長萬年韋雲起:〔符玺局,屬門下省,直長四人。
萬年,屬京兆。
玺,斯氏翻。
長,知兩翻。
〕「外間有不便事,可言之。
」述時侍側,雲起奏曰:「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伲,遂居要職。
臣恐物議以為陛下『官不擇賢,專私所愛,』斯亦不便之大者。
」帝甚然其言,顧謂述曰:「雲起之言,汝藥石也,可師友之。
」秋,七月,丙戌,诏内外官各舉所知。
柳述舉雲起,除通事舍人。
〔曹魏中書置通事一人,掌呈秦案章,正始中,改為通事舍人,屬中書省。
隋改中書省為内史省。
〕 4益州總管蜀王秀,容貌緕偉,〔緕,古回翻。
〕有膽氣,好武藝。
〔好,呼到翻。
〕帝每謂獨孫後曰:「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必反矣。
」大将軍劉哙之讨西爨也,帝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将兵繼進。
〔此必爨翫再反時。
将,即亮翻。
〕秀以嬖人萬智光為武通行軍司馬。
〔嬖,卑義翻,又博義翻。
〕帝以秀任非其人,譴責之,因謂群臣曰:「壞我法者,子孫也。
〔壞,音怪。
〕譬如猛虎,物不能害,反為牝間蟲所損食耳。
」遂分秀所統。
及太子勇以讒廢,晉王廣為太子,秀意甚不平。
太子恐秀終為後患,陰令楊素求其罪而谮之。
〔令,力丁翻。
〕上遂征秀,秀猶豫,欲謝病不行。
總管司源師谏,〔源師,即北齊源文宗之子,蓋是時亦老矣。
〕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預卿也!」師垂涕對曰:「師忝參府幕,敢不盡忠!聖上有敕追王,以淹時月,〔「以」,當從隋書源師傳作「已」。
蜀本作「己」。
〕今乃遷延未去。
百姓不識王心,倘生異議,内外疑駭,發雷霆之詐,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願王熟計之!」朝廷恐秀生變,成子,以原州總管獨孫楷為益州總管,〔平涼郡,置原州。
〕馳傳代之。
〔傳,株戀翻。
〕楷至,秀猶未肯行;楷諷谕久之,乃就路。
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行四十餘裡,将還襲楷,觇知有備,乃止。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 5八月,甲子,皇後獨孫氏崩。
太子對上及宮人哀恸絕氣,若不勝喪者;〔勝,音升。
〕其處私室,〔處,昌呂翻。
〕飲食言笑如平常。
又,每朝令進二溢米,而私令取肥肉脯鲊,〔幹肉為脯,釀魚肉為鲊。
〕置竹筩中,以蠟閉口,衣幞裹而納之。
〔幞,防玉翻,帊也。
〕 著作郎王劭上言:「佛說:『人應生天上及生無量壽國之時,〔上,時掌翻。
〕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
』〔妓,渠绮翻。
〕伏惟大行皇後福善祯符,備諸秘記,皆雲是妙善菩薩。
〔釋典:菩,普也;薩,濟也。
菩薩,言能普濟衆生。
菩,薄乎翻。
薩,桑葛翻。
〕臣謹按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内再雨金銀花;〔雨,于具翻。
〕二十三日,大寶殿後夜有神光;〔大寶殿,在仁壽宮中寝殿也。
〕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有自然種種音樂,〔種,章勇翻。
〕震漢虛空;至夜五更,〔更,工衡翻。
〕奄然如寝,遂即升遐,與經文所說,事皆符驗。
」上覽之悲喜。
6九月,丙戌,上至自仁壽宮。
7冬,十月,癸醜,以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
達,雄之弟也。
〔雄自廣平王改封清漳,時又改封安德。
〕 8閏月,甲申,诏楊素、蘇威與吏部尚書牛弘等修定五禮。
〔五禮,吉、兇、軍、賓、嘉。
〕 9上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皇後擇葬地,〔為,于僞翻。
〕得吉處雲:「蔔年二千,蔔世二百。
」上曰:「吉兇由人,不在于地。
高緯葬父,豈不蔔乎!俄而國亡。
正如我家墓田,若雲不吉,朕不當為天子;若雲不兇,我弟不當戰沒。
」〔上弟整從周武帝伐齊,至并州,力戰而死。
〕然竟從吉言。
吉退,告族人蕭平仲曰:「皇太子遣宇文左率深謝餘雲:〔宇文述時為左衛率。
率,所律翻。
〕『公前稱我當為太子,竟有其驗,終不忘也。
今蔔山陵,務令我早立。
我立之後,當以富貴相報。
』吾語之雲:『後四載,太子禦天下。
』〔語,牛倨翻。
載,作亥翻。
〕若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吾前绐雲〔绐,徒亥翻。
〕『蔔年二千』者,三十字也;『蔔世二百』者,取世二傳也。
汝其識之!」〔識,職吏翻,記也。
〕 壬寅,葬文獻皇後于太陵。
诏以「楊素經營葬事,勤求吉地,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夫平戎定寇比〔夫,音扶。
〕其功業!可别封一子義康公,邑萬戶。
」〔義康郡公。
隋志:高涼郡杜原縣舊有宋康郡,平陳改曰義康郡。
〕并賜田三十頃,絹萬段,米萬石,金珠绫錦稱是。
〔稱,尺證翻。
〕 10蜀王秀至長安,上見之,不與語;明日,使使切襄之。
〔使使,下疏吏翻。
〕秀謝罪,太子諸王流涕庭謝。
上曰:「頃者秦王糜費财物,我以父遣訓之。
今秀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
」于是付執法者。
開府儀同三司慶整谏曰:〔慶姓,出于齊大夫慶氏。
〕「庶人勇既廢,奏王已薨,陛下見子無多,〔見,賢遍翻。
〕何至如是!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責,〔被,皮義翻。
〕恐不自全。
」上大怒,欲斷其舌,〔斷,丁管翻。
〕因謂群臣曰:「當斬秀于市以謝百姓。
」乃令楊素等推治之。
〔治,直之翻。
〕 太子陰作偶人,縛手釘心,枷鎮杻械,〔訂,丁定翻。
杻,敕九翻。
〕書上及漢王姓名,仍雲「請西嶽慈父聖母〔【章十一行本「母」下有「神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收楊堅、楊諒神魂,如此形狀,勿令散蕩。
」密埋之華山下;〔華,戶化翻。
〕楊素發之,又元「秀妄述圖谶,稱京師妖異,造蜀地征祥」;〔妖,于驕翻。
征,與祯同。
〕并作檄文,雲「指期問罪」,置秀集中,〔集,文集也。
隋志曰:别集者,蓋漢東京之所創也。
自靈均已降,屬文之士衆矣,然其志尚不同,風流殊别;後之君子,欲觀其體勢而見其心靈,故别聚焉,名之為集。
辭人景慕,并自記載,以成書部。
〕俱以聞奏。
上曰:「天下甯有是邪!」〔邪,音耶。
〕十二月,癸巳,廢秀為庶人,幽之内侍省,不聽與妻子相見,唯獠婢二人驅使,〔獠,魯皓翻。
〕連坐者百餘人。
秀上表摧謝曰:〔上,時掌翻。
〕「伏願慈恩,賜垂矜愍,殘息未盡之間,希與瓜子相見;請賜一穴,令骸骨有所。
」瓜子,其愛子也。
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