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九

關燈
下诏數其十罪,〔數,所具翻。

    〕且曰:「我不知楊堅、楊諒是汝何親﹖」後乃聽與其子同處。

    〔處,昌呂翻。

    〕 初,楊素嘗以少譴敕送南台,〔南台者,禦史台也。

    立國面朝後布,台省皆在南,故尚書省曰南省,禦史台曰南台。

    少,詩沼翻。

    〕命治書侍禦史柳彧治之。

    〔治,直之翻;下同。

    〕素恃貴,坐彧床。

    彧從外來,〔【章:甲十一行本「來」下有「見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于陛下端笏整容謂素曰:「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

    彧據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狀素由是銜之。

    〔诘,去吉翻。

    〕蜀王秀嘗從彧求李文博所撰治道集,〔李文博,博陵人,仕隋不調。

    性貞介鲠直,好學不倦,至于教義名理,特所留心;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複吟翫。

    長于議論,亦善屬文,着治道集十卷,大行于世。

    夫其文大行而仕不遇,何也﹖治,直吏翻。

    〕彧與之;秀遺彧奴婢十口。

    〔遣,于季翻。

    〕及秀得罪,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諸侯,除名為民,配戍懷遠鎮。

    〔新唐志,營州有懷遠城。

    〕 帝使司農卿趙仲卿往益州窮按秀事,秀之賓客經過之處,仲卿必深文緻法,州縣長吏坐者太半。

    〔過,音戈。

    長,音知兩翻。

    〕上以為能,賞賜甚厚。

     久之,貝州長史裴肅〔隋志:清河郡,後周置貝州。

    〕遣使上書,稱:「高颎以不挺良才,元勳佐命,為衆所疾,以至廢棄;〔颎廢見上卷開皇十九年。

    使,疏吏翻。

    上,時掌翻。

    〕願陛下錄其大功,忘其子過。

    又二庶人得罪已久,〔二庶人,謂勇、秀。

    〕甯無革心!願陛下弘君父之慈,顧天性之義,〔經曰:父子之道,天性也。

    〕各封小國,觀其所為:若能遷善,漸更增益;如或不悛,〔悛,醜緣翻。

    〕貶削非晚。

    今者自新之路永絕,愧悔之心莫見,豈不哀哉!」書奏,上謂楊素曰:「裴肅憂我家事,此,亦至誠也。

    」于是征肅人朝。

    〔朝,直遙翻;下同。

    〕太子聞之,謂左庶子張衡曰:「使勇自新,欲何為也﹖」衡曰:「觀肅之意,欲令如吳太伯、漢東海王耳。

    」〔吳太伯,注已見前。

    漢東海王強事見光武紀。

    此張衡為裴肅解也。

    令,力丁翻。

    〕肅至,上面谕以勇不可複收之意而罷遣之。

    肅,俠之子也。

    〔裴俠見一百五十六卷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複,扶又翻。

    〕 楊素弟約及從父文思、文紀、〔從,才用翻。

    〕族父忌并為尚書、列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廣營資産,自京師及諸方都會處,邸店、碾硙、〔碾,尼展翻。

    丁度集韻,碾,女箭翻,所以轹物器也。

    硙,五對翻,并磨也。

    〕使利田宅,不可勝數;〔勝,音升。

    〕家僮千數,後庭妓妾曳绮羅者以千數;〔妓,渠绮翻。

    〕第宅華侈,制拟宮禁;親故吏布列清顯。

    〔隋書素傳作「親戚故吏」,此逸「戚」字。

    〕既廢一太子及一王,威權愈盛。

    朝臣有違忤者,或至誅夷;〔忤,五故翻。

    〕有附會及親戚,雖無才用,必加進擢;朝廷靡;朝廷靡然,莫不畏附。

    敢與素抗而不桡者,〔桡,奴教翻,屈也。

    〕獨柳彧及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毗而已。

     始,毗為西甯州刺史,〔隋志:越巂郡,後置嚴州,閏皇六年,改曰西甯州,十八年又改曰巂州。

    毗刺西甯,蓋十八年以前。

    〕凡十一年,蠻夷酋長皆以金多者為豪隽,遞相攻奪,略無甯歲,毗患之。

    後因諸酋長相帥以金遺毗,〔酋,才由翻。

    帥,讀曰率。

    長,知兩翻。

    遺,于季翻。

    遺,于季翻。

    〕毗置金坐側,〔坐,徂卧翻。

    對之恸哭,而謂之曰:「此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衣,于既翻。

    〕汝等以此相滅,不可勝數,〔勝,音升。

    〕今将此來,欲殺我邪!」〔邪,音耶。

    〕一無所納。

    于是蠻夷感悟,遂不相攻擊。

    上聞而善之,征為大理卿處法平允。

    〔處,昌呂翻,信也,當也。

    〕 毗見楊素專權,恐為國患,乃上封事曰:「臣聞臣無有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

    〔書洪範之言。

    上,時掌翻。

    〕竊見左仆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搢紳之徒,屬其視聽。

    〔言注耳目也。

    屬,之欲翻。

    〕忤旨者嚴霜夏零,阿旨者甘雨冬樹;〔忤,五故翻。

    澍,之戍翻,又殊遇翻。

    〕榮枯由其唇吻,廢興候其指麾;所私皆非忠谠,〔谠,音黨。

    〕所進鹹是親戚,子弟布列,兼州連縣。

    天下無事,容息異圖;四海有虞,必為禍始。

    〔黎陽之變,卒如毗言。

    〕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夫,音扶。

    〕王莽資之于積年,桓玄基之于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

    〔二事具漢、晉紀。

    卒,子恤翻。

    〕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

    伏願揆鑒古今,量為處置,〔量,音良。

    處,昌呂翻。

    〕俾洪基永固,率土幸甚!」書奏,上大怒,收毗系獄,親诘之。

    〔诘,去吉翻。

    〕毗極言「素擅寵弄權,将領之處,殺戮無道。

    〔将,即亮翻。

    〕又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竦,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見,賢遍翻。

    〕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

    」上無以屈,乃釋之。

     其後上亦寖疏忌素,乃下敕曰:「仆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向省,評論大事。

    」外示優崇,實奪之權也。

    素由是終亡壽之末,不複通判省事。

    出楊約為伊州刺史。

    〔隋志:河南郡陸渾縣,東魏置伊川郡及北荊州,後周改曰和州,開皇初,又改曰伊州。

    〕 素既被疏,〔被,皮義翻。

    〕使部尚書柳述益用事,攝兵部尚書書,參掌機密;〔按述傳:仁壽中,判兵部尚書事,壽拜兵部尚書,參掌機密;投表陳讓,乃令攝兵部尚書事。

    〕素由是惡之。

    〔惡,烏路翻。

    〕 太子問于賀若弼曰:「楊素、韓擒虎、史萬歲皆稱良将,其優劣何如﹖」弼曰:「楊素猛将,非謀将;韓擒虎鬬将,非領将;史萬歲騎将,非大将。

    」太子曰:「然則大将誰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擇!」弼意自許也。

    〔若,人者翻。

    将,即亮翻;下同。

    騎,奇寄翻。

    〕 11交州俚帥李佛子作亂,〔交趾郡,交州。

    俚,音裡。

    帥,所類翻。

    〕據越王故城,〔此城蓋秦漢間駱越之王所築也。

    〕遣其兄子大權據龍編城,〔交州,舊治龍編縣,隋志治宋平,而龍編以縣屬州。

    〕其别帥李普鼎據烏延城。

    〔帥,所類翻;下同。

    〕楊素薦瓜州刺史長安劉方〔敦煌郡置瓜州。

    〕有将帥之略,诏以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統二十七營而進。

    方軍令嚴肅,有犯必斬;然仁愛士卒,有疾病者親臨撫養,士卒亦以此懷之。

    至都隆嶺,遇賊,擊破之。

    進軍臨佛子營,先谕以禍福。

    佛子懼,請降,〔降,戶江翻。

    〕送之長安。

     三年〔(癸亥、六○三)〕 1秋,八月,壬申,賜幽州總管燕榮死。

    〔燕,因肩翻。

    〕榮性嚴酷,鞭撻左右,動至千數。

    嘗見道次叢荊,以為堪作杖,命取之,辄以試人。

    人或自陳無罪,榮曰:「後有罪,當免汝。

    」既而有犯,将杖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許以有罪宥之。

    」榮曰:「無罪尚爾,況有罪邪!」〔被,皮義翻。

    使,疏吏翻。

    邪,音耶。

    〕杖之自若。

     觀州長史元弘嗣〔隋志:平原郡東光縣,舊置勃海郡,隋廢郡,置觀州。

    杜佑曰:開皇三年,改别駕、治中為長史、司馬。

    觀,古玩翻。

    長,知兩翻。

    〕遷幽州長史,懼為榮所辱,固辭。

    上敕榮曰:「弘嗣杖十已上罪,皆須奏聞。

    」榮忿曰:「豎子何敢玩我!」于是遣弘嗣監納倉粟,揚得一糠一舦,皆罰之。

    〔監,古銜翻。

    揚,與章翻,又餘亮翻。

    舦,音比。

    〕每笞雖不漢十,然一日之中,或至三數。

    如是曆年,怨隙日構。

    榮遂收弘嗣付獄,禁絕其糧,弘嗣抽絮雜水咽之。

    〔咽,于甸翻。

    〕其妻詣阙稱冤,上遣使按驗,〔使,疏吏翻。

    〕奏榮暴虐,贓穢狼籍;征還,賜死。

    元弘嗣代榮為政,酷又甚之。

     2九月,壬戌,置常平官。

    〔開皇初,置義倉,今置常平官掌之。

    〕 3是歲,龍門王通詣阙獻太平十二策,〔隋志:龍門縣屬河東郡。

    〕上不能用,罷歸。

    通遂教授于河汾之間,弟子自遠至者甚衆,累征不起。

    楊素甚重之,勸之仕,通曰:「通有先人之弊廬足以蔽風雨,薄田足以具似龝,〔龝,諸延翻,厚粥。

    〕讀書談道足以自樂。

    〔樂,音洛。

    〕願明公正身以治天下,〔治,直之翻。

    〕時和歲豐,〔【章:甲十一行本「時」上有「使」字,「歲」作「年」;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通也受賜多矣,不願仕也。

    」或谮通于素曰:「彼實慢公,公何敬焉﹖」素以問通,通曰:「使公可慢,則仆得矣;不可慢,則仆失矣:得失在仆,公何預焉!」素待之如初。

     弟子賈瓊問息謗,通曰:「無辯。

    」問止怨,曰:「不争。

    」通嘗稱:「無赦之國,其刑必平;重斂之國,其财必削。

    」〔斂,力贍翻。

    〕又曰:「聞謗而怒者,讒之囮也;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絕囮去媒,讒佞遠矣。

    」〔囮,餘周翻,又五戈翻,鳥媒也。

    爾雅翼曰:按說文,囮,譯也。

    率鳥者系生鳥以來之,名曰囮,讀若。

    譽,音餘。

    去,羌呂翻。

    〕太業末,卒于家,〔卒,子恤翻。

    〕門人谥曰文中子。

    〔通卒,門人議曰:「禮,男子生有字,所以昭德;死有谥,所以易名。

    仲尼既沒,文尼既沒,文不在茲乎!易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請谥曰文中子。

    」 4突厥步迦可汗所部大亂,鐵勒仆骨等十餘部皆叛,步迦降于啟民。

    〔隋書:鐵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種類最多,自西海之東,依據山谷,往往不絕。

    獨洛河北有仆骨、同羅、韋纥、拔也古、覆羅,并号俟斤,蒙陳、吐如、纥斯結、渾、斛薛等諸姓,勝兵可二萬。

    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契弊、薄落職、乙咥、蘇婆、鍬曷、鳥讙、纥骨、也咥、于尼讙等,勝兵可二萬。

    金山西有薛延妷、咥勒兒、十盤、達契等,一萬餘兵。

    唐國北傍阿得水,則有诃咥、曷髪、撥忽、比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蘇、拔也末渴達等,有三萬餘兵。

    得嶷海東有路羯、三索咽、蔑促、隆忽等諸姓,八千餘。

    佛菻東則有恩屈、阿蘭、北褥九離、伏嗢昏等,近二萬人。

    北海南則都波等。

    雖姓氏各别,總謂為鐵勒。

    并無君長,分屬東、西兩突厥。

    人性兇忍,善于騎射,貪婪尤甚,以寇抄為生。

    自突厥有國,東西征讨,皆資其用,以制北荒。

    迦,古牙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步迦衆潰,西奔吐谷渾;長孫晟送啟民置碛口,啟民于是盡有步迦之衆。

    〔碛,七迹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