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每州不過數千。
今則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迹,皆屬考功。
〔考功侍郎,掌内外文武官吏之功課,皆具錄當年功過行能而考校之。
〕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其可得乎!」弘善其言而不能用。
7壬辰,改州為郡;改度量權衡,并依古式。
改上柱國以下官為大夫;〔舊上柱國下至都督凡十一等,今改為光錄、左.右光祿、金紫.銀青光祿、正議、通議、朝請、朝散九大夫。
〕置殿内省,〔殿内省,掌諸供奉。
〕與尚書、門下、内史、秘書為五省;增谒者、司隸台,〔谒者台,掌受诏勞問、出使慰撫、持節察按及受冤枉而申奏之。
司隸台,掌諸巡察。
〕與禦史為三台;分太府寺置少府監,〔太府等,止掌左.右藏、黃藏,其尚方、司織、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皆屬少府監。
少,始照翻。
〕與長秋、國子、将作、都水為水監;改内侍省為長秋監。
〕又增改左、右翊衛等為十六府;〔改左、右衛為左、右翊衛,左、右備身為左、右骁衛,左、右武衛依舊名,改領軍為左、右屯衛,加置左、右禦衛,改左、右武候為左、右候衛:是為十二衛。
改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依舊名,凡十六府。
〕廢伯、子、男爵,唯留王、公、侯三等。
8丙寅,車駕北巡;己亥,頓赤岸澤。
五月,丁巳,〔【章:十二行本「巳」作「酉」;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突厥啟民可汗遣其子拓特勒來朝。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戊午,發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達于并州,以通馳道。
〔行,戶剛翻。
〕丙寅,啟民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來朝。
〔伽,求加翻。
〕辛未,啟民遣使請自入塞奉迎輿駕,〔使,疏吏翻。
〕上不許。
9初,高祖受禅,唯立四親廟,同殿異室而已〔四親廟: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廟,二曰皇曾祖康王廟,三曰皇祖獻王廟,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廟。
〕帝即位,命有司儀七廟之制。
禮部尚書攝太常少卿許善心等〔時定制,尚書省六部各侍郎一人,以貳尚書之職;諸曹侍郎并改為郎。
〕奏請為太祖、高祖各立一殿,〔為,于僞翻。
〕準周文、武二祧,與始祖而三,〔祧,土雕翻。
〕餘并分室而祭,從疊毀之法。
至是,有司請如前議,于東京建宗廟。
帝謂秘書監柳﨟:〔﨟,,與辯同。
〕「今始祖及二祧已具,後世子孫處朕何所﹖」〔處,昌呂翻。
〕六月丁亥,诏為高祖建别廟,仍修月祭禮。
既而方事巡幸,竟不果立。
10帝過鴈門〔帝改代州為鴈門郡。
〕鴈門太守丘和〔守,手又翻。
〕獻食甚精;至馬邑,〔帝改朔州為馬邑郡。
〕馬邑太守楊廓無所獻,帝不悅。
以和為博陵太守,〔改定州為博陵郡。
丘和自邊郡遷内郡,以示賞也。
〕仍使廓至博陵觀和為式。
由是所至獻食,競為豐侈。
戊子,車駕頓榆林郡。
〔時改勝州為榆林郡。
〕帝欲出塞耀兵;徑突厥中,指于涿郡,〔厥,九勿翻。
時改幽州為涿郡。
〕恐啟民驚懼,先遣武衛将軍長孫晟谕旨。
〔長,知兩翻。
晟,承正翻。
〕啟民奉诏,因召所部諸國悉、霫、室韋等酋長數十人鹹集。
〔霫,居鮮卑故地,保冷陉山南奧支水。
室韋,契丹之類也;其南者為契丹,其北者為室韋。
新唐書:室韋,蓋丁零苗裔也,地據黃龍北,傍峱越河。
霫,而立翻。
酋,才用翻。
長,知兩翻。
〕晟見牙帳中草穢,欲令啟民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帳前草曰:「此根大香。
」啟民遽嗅之,〔嗅,許救翻。
〕曰:「殊不香也。
」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自灑掃,耕除禦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内蕪穢,謂是留香草耳!」啟民乃悟曰:「奴之罪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賜,得效筋力,豈敢有辭。
特以邊人不知法耳,賴将軍教之;将軍之惠,奴之幸也。
」遂拔所佩刀,自芟庭草。
〔芟,所銜翻。
〕其貴人及諸部争效之。
于是發榆林北境,至其牙,東達于薊,〔涿郡治薊。
〕長三千裡,〔長,直亮翻。
〕廣百步,〔廣,古曠翻。
〕舉國就役,開為禦道。
帝聞晟策,益嘉之。
丁酉,啟民及義成公主來朝行宮。
〔朝,直遙翻。
〕己亥,吐谷渾、高昌并遣使入貢。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使,疏吏翻。
〕 甲辰,上禦北樓觀漁于河,以宴百僚。
定襄太守周法尚朝于行宮〔改雲州為定襄郡。
守,式又翻。
〕太府卿元壽言于帝曰:「漢武出關,旌旗千裡。
〔事見二十卷漢武帝元封元年。
〕今禦營之外,請分為二十四軍,日别遣一軍發,相去三十裡,旗幟相望,钲鼓相聞,首尾相屬,〔幟,昌志翻。
钲,音征。
屬,之欲翻。
〕千裡不絕,此亦出師之盛者也。
」法尚曰:「不然,兵亘千裡,動間山川,〔間,古苋翻。
〕猝有不虞,四分五裂;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道路阻長,難以相救,雖有故事,乃取敗之道也。
」帝不怿,曰:「卿意如何﹖」法尚曰:「結為方陳,〔陳,讀曰陣。
〕四面外拒,六宮及百官家屬并在其内;若有變起,所當之面,即令抗拒,内引奇兵,出外奮擊,車為壁壘,重設鈎陳,〔鈎陳,曲陳如鈎,象天之鈎陳星。
重,直龍翻。
陳,如字。
〕此與據城,理亦何異!若戰而捷,抽騎追奔〔騎,奇計翻。
〕萬一不捷,屯營自守,臣謂此萬全之策也。
」帝曰:「善!」因拜法尚左武衛将軍。
啟民可汗複上表,,以為「先帝可汗憐臣,賜臣安義公主,種種無乏。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種,章勇翻。
〕臣兄弟嫉妒,共欲殺臣。
臣當是時,走無所适,仰視唯天,俯視唯地,奉身委命,依歸先帝。
先帝憐臣且死,養而生之,以臣為大可汗,還撫突厥之民。
〔事見一百七十八卷開皇十九年。
厥,九勿翻。
〕至尊今禦天下,還如先帝養生臣及突厥之民,種種無乏。
臣荷戴聖恩,〔荷,下可翻。
〕言不能盡。
臣今非昔日突厥可汗,乃是至尊臣民,願率部落變改衣服,一如華夏。
」〔帥,讀曰率。
夏,戶雅翻。
〕帝以為不可。
秋,七月,辛亥,賜啟民玺書,谕以「碛北未靜,猶須征戰,〔玺,斯氏翻。
碛,七亦翻。
〕但存心恭順,何必變服﹖」 帝欲誇示突厥,令宇文恺為大帳,其下可坐數千人;甲寅,帝于城東禦大帳,備儀衛,宴啟民及其部落,作散樂。
〔散,昔亶翻。
〕諸胡駭悅,争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
帝賜啟民帛二千〔【章:十二行本「千」作「十」;孔本同;張校同。
】〕萬段,其下各有差。
又賜啟民路車乘馬,鼓吹幡旗,〔乘,,繩證翻。
吹,昌瑞翻。
〕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
又诏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拒榆林,東至紫河。
〔隋志:定襄郡大利縣有陰山,有紫河。
通典:紫河發源朔州善陽縣。
金河上承紫河。
〕尚書左仆射蘇威谏,上不聽,築之二旬而畢。
帝之征散樂也,太常卿高颎谏,不聽。
颎退,謂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樂而亡,殷鑒不遠,安可複爾!」〔好,呼到翻。
複,扶又翻;下同。
〕颎又以帝遇啟民過厚,謂太府卿何稠曰:「此虜頗知中國虛實,山川險易,〔易,以鼓翻。
〕恐為後患。
」又謂觀王雄曰:〔雄自安德郡王改封觀王。
觀,古玩翻。
〕「近來朝廷殊無綱紀。
」禮部尚書宇文鹱私謂颎曰:「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言:「長城之役,幸非急務。
」光祿大夫賀若弼亦私議宴可汗太侈。
并為人所奏。
帝以為诽謗朝政,丙子,高颎、宇文鹱、賀若弼皆坐誅,〔鹱,古弼字。
若人者翻。
朝,直遙翻;下同。
〕颎諸子徙邊,弼妻子沒官為奴婢。
事連蘇威,亦坐免官。
颎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自蒙寄任,竭誠盡節,進引貞良,以天下為己任;蘇威、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皆颎所推薦,自餘立功立事者不可勝數;〔勝,音升。
〕當朝執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海内富庶,颎之力也。
及死,,天下莫不傷之。
先是,蕭琮以皇後故,甚見親重,〔先,昔薦翻。
〕為内史令,改封梁公,宗族缌痲以上,皆随才擢用,諸蕭昆弟,布列朝廷。
琮性澹雅,不以職務為意,身雖羇旅,見北間豪貴,無所降下。
〔澹,徒覽翻。
下,遐嫁翻。
〕與賀若弼善,弼既誅,又有童謠曰:「蕭蕭亦見複起。
」帝由是忌之,遂廢于家,未幾而卒。
〔幾,居豈翻。
卒,子恤翻。
〕 11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曆雲中,泝金河。
〔隋志:榆林郡有金河縣。
杜佑曰:單于都護府,秦、漢雲中郡地也,治金河縣。
縣有金河,上承紫河。
宋白曰:金河縣即漢盛樂縣地。
〕時天下承平,百物豐實,甲士五十餘萬,馬十萬匹,旌旗辎重,千裡不絕。
〔重,直用翻。
〕令宇文恺等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衛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倏忽推移。
又作行城,周二千步,以闆為幹,衣之以布,〔衣,于既翻。
〕飾以丹青,樓橹悉備。
胡人驚以為神,每望禦營,十裡之外,屈膝稽颡,無敢乘馬。
〔稽,音啟。
〕啟民奉廬帳以俟車駕;乙酉,帝幸其帳,啟民奉觞上壽,跪伏恭甚,〔上,時掌翻;下同。
〕王侯以下袒割于帳前,〔袒而割肉。
〕莫敢仰視。
帝大悅,賦詩曰:「呼韓頓颡至,屠耆接踵來;何如漢天子,空上單于台!」〔上,時掌翻。
單,音蟬。
〕皇後亦幸義成公主帳。
帝賜啟民及公主金甕各一,并衣服被褥錦彩,特勒以下,受賜各有差。
帝還,啟民從入塞,己醜,遣歸國。
癸巳入樓煩關;〔樓煩郡治靜樂縣,縣有關官。
〕壬寅,至太原,诏營晉陽宮。
帝謂禦史大夫張衡曰:「朕欲過公宅,可作朕作主人。
」〔過,工禾翻。
為,于僞翻。
〕衡乃先馳至河内,具牛酒。
〔張衡,河内人。
帝改懷州為河内郡。
〕帝上太行,開直道九十裡,〔開直道抵張衡所居。
行,戶剛翻。
〕九月,己未,至濟源,〔開皇十六年置濟源縣,屬河内郡。
濟,子禮翻。
〕幸衡宅。
帝悅其山泉,留宴三日,賜赉甚厚。
衡複獻食,〔赉,來代翻。
複,扶又翻。
〕帝令頒賜公卿,下至衛士,無不沾洽。
己巳,至東都。
12壬申,以齊王暕為河南尹;癸酉以民部尚書楊文思為納言。
13冬,十月,敕河南〔【章:十二行本「南」作「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諸郡送一藝戶東部三千餘家,置十二坊于洛水南以處之。
〔藝戶,謂其家以伎藝名者。
陪,助也。
處,昌呂翻。
〕 14西域諸胡多至張掖交市,〔帝改甘州為張掖郡。
交市,,為亘市也。
〕帝使吏部侍郎裴矩掌之。
矩知帝好遠略,商胡至者,矩誘訪諸國山川風俗,王及庶人儀形服飾,撰西域圖記三卷,,合四十四國,入朝奏之。
〔好,呼報翻。
誘,音酉。
撰,士免翻。
朝,直遙翻;下同。
〕仍别造地圖,窮其要害,從酉傾以去,〔西傾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洮水之所出也。
〕縱橫所亘,将二萬裡,發自敦煌,〔帝改瓜州為敦煌郡。
敦,徒門翻。
〕至于西海,〔此西海在條之西。
〕凡為三道,北道從伊吾,中道從高昌,南道從鄯善,〔伊吾,唐為伊州。
高昌,唐為西州。
鄯善,唐為納縛波地。
鄯,時戰翻。
〕總湊敦煌。
且雲:「以國家威德,将士骁雄,〔将,,即亮翻。
骁,堅堯翻。
〕泛蒙汜而越昆侖,易如反掌。
〔蒙汜,蒙谷之水也,日所入處。
史記禹本紀言河出昆侖。
汜,祥裡翻。
昆,盧昆翻。
〕今并因商人密送誠款,引領翹首,願為臣妾。
若服而撫之,務存安輯,皇華遣使,弗動兵車,諸蕃既從,渾、厥可滅,混壹戎、夏,其在茲乎!」〔渾、厥,謂吐谷渾、突厥也。
使,疏吏翻。
厥,九勿翻。
夏,戶雅翻。
〕帝大悅,賜帛五百段,,日引矩至禦至親問西域事。
矩盛言「胡中多諸珍寶,吐谷渾易可并吞。
」〔谷,音浴。
易,戈鼓翻。
〕帝于是慨然慕秦皇、漢武之功,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經略,鹹以委之。
以矩為黃門侍郎,複使至張掖,引緻諸胡,啖之以利,勸令入朝。
〔複,扶又翻。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自是西域胡往來相繼,所經郡縣,疲于送迎,糜費以萬萬計,卒令中國疲弊以至于亡,〔卒,子恤翻。
〕皆矩之唱導也。
鐵勒寇邊,帝遣将軍馮孝慈出敦煌擊之,不利。
鐵勒尋遣使謝罪,請降;〔降,戶剛翻。
〕帝使裴矩慰撫之。
今則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迹,皆屬考功。
〔考功侍郎,掌内外文武官吏之功課,皆具錄當年功過行能而考校之。
〕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其可得乎!」弘善其言而不能用。
7壬辰,改州為郡;改度量權衡,并依古式。
改上柱國以下官為大夫;〔舊上柱國下至都督凡十一等,今改為光錄、左.右光祿、金紫.銀青光祿、正議、通議、朝請、朝散九大夫。
〕置殿内省,〔殿内省,掌諸供奉。
〕與尚書、門下、内史、秘書為五省;增谒者、司隸台,〔谒者台,掌受诏勞問、出使慰撫、持節察按及受冤枉而申奏之。
司隸台,掌諸巡察。
〕與禦史為三台;分太府寺置少府監,〔太府等,止掌左.右藏、黃藏,其尚方、司織、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皆屬少府監。
少,始照翻。
〕與長秋、國子、将作、都水為水監;改内侍省為長秋監。
〕又增改左、右翊衛等為十六府;〔改左、右衛為左、右翊衛,左、右備身為左、右骁衛,左、右武衛依舊名,改領軍為左、右屯衛,加置左、右禦衛,改左、右武候為左、右候衛:是為十二衛。
改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依舊名,凡十六府。
〕廢伯、子、男爵,唯留王、公、侯三等。
8丙寅,車駕北巡;己亥,頓赤岸澤。
五月,丁巳,〔【章:十二行本「巳」作「酉」;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突厥啟民可汗遣其子拓特勒來朝。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朝,直遙翻。
〕戊午,發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達于并州,以通馳道。
〔行,戶剛翻。
〕丙寅,啟民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來朝。
〔伽,求加翻。
〕辛未,啟民遣使請自入塞奉迎輿駕,〔使,疏吏翻。
〕上不許。
9初,高祖受禅,唯立四親廟,同殿異室而已〔四親廟: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廟,二曰皇曾祖康王廟,三曰皇祖獻王廟,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廟。
〕帝即位,命有司儀七廟之制。
禮部尚書攝太常少卿許善心等〔時定制,尚書省六部各侍郎一人,以貳尚書之職;諸曹侍郎并改為郎。
〕奏請為太祖、高祖各立一殿,〔為,于僞翻。
〕準周文、武二祧,與始祖而三,〔祧,土雕翻。
〕餘并分室而祭,從疊毀之法。
至是,有司請如前議,于東京建宗廟。
帝謂秘書監柳﨟:〔﨟,,與辯同。
〕「今始祖及二祧已具,後世子孫處朕何所﹖」〔處,昌呂翻。
〕六月丁亥,诏為高祖建别廟,仍修月祭禮。
既而方事巡幸,竟不果立。
10帝過鴈門〔帝改代州為鴈門郡。
〕鴈門太守丘和〔守,手又翻。
〕獻食甚精;至馬邑,〔帝改朔州為馬邑郡。
〕馬邑太守楊廓無所獻,帝不悅。
以和為博陵太守,〔改定州為博陵郡。
丘和自邊郡遷内郡,以示賞也。
〕仍使廓至博陵觀和為式。
由是所至獻食,競為豐侈。
戊子,車駕頓榆林郡。
〔時改勝州為榆林郡。
〕帝欲出塞耀兵;徑突厥中,指于涿郡,〔厥,九勿翻。
時改幽州為涿郡。
〕恐啟民驚懼,先遣武衛将軍長孫晟谕旨。
〔長,知兩翻。
晟,承正翻。
〕啟民奉诏,因召所部諸國悉、霫、室韋等酋長數十人鹹集。
〔霫,居鮮卑故地,保冷陉山南奧支水。
室韋,契丹之類也;其南者為契丹,其北者為室韋。
新唐書:室韋,蓋丁零苗裔也,地據黃龍北,傍峱越河。
霫,而立翻。
酋,才用翻。
長,知兩翻。
〕晟見牙帳中草穢,欲令啟民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帳前草曰:「此根大香。
」啟民遽嗅之,〔嗅,許救翻。
〕曰:「殊不香也。
」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自灑掃,耕除禦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内蕪穢,謂是留香草耳!」啟民乃悟曰:「奴之罪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賜,得效筋力,豈敢有辭。
特以邊人不知法耳,賴将軍教之;将軍之惠,奴之幸也。
」遂拔所佩刀,自芟庭草。
〔芟,所銜翻。
〕其貴人及諸部争效之。
于是發榆林北境,至其牙,東達于薊,〔涿郡治薊。
〕長三千裡,〔長,直亮翻。
〕廣百步,〔廣,古曠翻。
〕舉國就役,開為禦道。
帝聞晟策,益嘉之。
丁酉,啟民及義成公主來朝行宮。
〔朝,直遙翻。
〕己亥,吐谷渾、高昌并遣使入貢。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使,疏吏翻。
〕 甲辰,上禦北樓觀漁于河,以宴百僚。
定襄太守周法尚朝于行宮〔改雲州為定襄郡。
守,式又翻。
〕太府卿元壽言于帝曰:「漢武出關,旌旗千裡。
〔事見二十卷漢武帝元封元年。
〕今禦營之外,請分為二十四軍,日别遣一軍發,相去三十裡,旗幟相望,钲鼓相聞,首尾相屬,〔幟,昌志翻。
钲,音征。
屬,之欲翻。
〕千裡不絕,此亦出師之盛者也。
」法尚曰:「不然,兵亘千裡,動間山川,〔間,古苋翻。
〕猝有不虞,四分五裂;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道路阻長,難以相救,雖有故事,乃取敗之道也。
」帝不怿,曰:「卿意如何﹖」法尚曰:「結為方陳,〔陳,讀曰陣。
〕四面外拒,六宮及百官家屬并在其内;若有變起,所當之面,即令抗拒,内引奇兵,出外奮擊,車為壁壘,重設鈎陳,〔鈎陳,曲陳如鈎,象天之鈎陳星。
重,直龍翻。
陳,如字。
〕此與據城,理亦何異!若戰而捷,抽騎追奔〔騎,奇計翻。
〕萬一不捷,屯營自守,臣謂此萬全之策也。
」帝曰:「善!」因拜法尚左武衛将軍。
啟民可汗複上表,,以為「先帝可汗憐臣,賜臣安義公主,種種無乏。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種,章勇翻。
〕臣兄弟嫉妒,共欲殺臣。
臣當是時,走無所适,仰視唯天,俯視唯地,奉身委命,依歸先帝。
先帝憐臣且死,養而生之,以臣為大可汗,還撫突厥之民。
〔事見一百七十八卷開皇十九年。
厥,九勿翻。
〕至尊今禦天下,還如先帝養生臣及突厥之民,種種無乏。
臣荷戴聖恩,〔荷,下可翻。
〕言不能盡。
臣今非昔日突厥可汗,乃是至尊臣民,願率部落變改衣服,一如華夏。
」〔帥,讀曰率。
夏,戶雅翻。
〕帝以為不可。
秋,七月,辛亥,賜啟民玺書,谕以「碛北未靜,猶須征戰,〔玺,斯氏翻。
碛,七亦翻。
〕但存心恭順,何必變服﹖」 帝欲誇示突厥,令宇文恺為大帳,其下可坐數千人;甲寅,帝于城東禦大帳,備儀衛,宴啟民及其部落,作散樂。
〔散,昔亶翻。
〕諸胡駭悅,争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
帝賜啟民帛二千〔【章:十二行本「千」作「十」;孔本同;張校同。
】〕萬段,其下各有差。
又賜啟民路車乘馬,鼓吹幡旗,〔乘,,繩證翻。
吹,昌瑞翻。
〕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
又诏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拒榆林,東至紫河。
〔隋志:定襄郡大利縣有陰山,有紫河。
通典:紫河發源朔州善陽縣。
金河上承紫河。
〕尚書左仆射蘇威谏,上不聽,築之二旬而畢。
帝之征散樂也,太常卿高颎谏,不聽。
颎退,謂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樂而亡,殷鑒不遠,安可複爾!」〔好,呼到翻。
複,扶又翻;下同。
〕颎又以帝遇啟民過厚,謂太府卿何稠曰:「此虜頗知中國虛實,山川險易,〔易,以鼓翻。
〕恐為後患。
」又謂觀王雄曰:〔雄自安德郡王改封觀王。
觀,古玩翻。
〕「近來朝廷殊無綱紀。
」禮部尚書宇文鹱私謂颎曰:「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言:「長城之役,幸非急務。
」光祿大夫賀若弼亦私議宴可汗太侈。
并為人所奏。
帝以為诽謗朝政,丙子,高颎、宇文鹱、賀若弼皆坐誅,〔鹱,古弼字。
若人者翻。
朝,直遙翻;下同。
〕颎諸子徙邊,弼妻子沒官為奴婢。
事連蘇威,亦坐免官。
颎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自蒙寄任,竭誠盡節,進引貞良,以天下為己任;蘇威、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皆颎所推薦,自餘立功立事者不可勝數;〔勝,音升。
〕當朝執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海内富庶,颎之力也。
及死,,天下莫不傷之。
先是,蕭琮以皇後故,甚見親重,〔先,昔薦翻。
〕為内史令,改封梁公,宗族缌痲以上,皆随才擢用,諸蕭昆弟,布列朝廷。
琮性澹雅,不以職務為意,身雖羇旅,見北間豪貴,無所降下。
〔澹,徒覽翻。
下,遐嫁翻。
〕與賀若弼善,弼既誅,又有童謠曰:「蕭蕭亦見複起。
」帝由是忌之,遂廢于家,未幾而卒。
〔幾,居豈翻。
卒,子恤翻。
〕 11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曆雲中,泝金河。
〔隋志:榆林郡有金河縣。
杜佑曰:單于都護府,秦、漢雲中郡地也,治金河縣。
縣有金河,上承紫河。
宋白曰:金河縣即漢盛樂縣地。
〕時天下承平,百物豐實,甲士五十餘萬,馬十萬匹,旌旗辎重,千裡不絕。
〔重,直用翻。
〕令宇文恺等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衛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倏忽推移。
又作行城,周二千步,以闆為幹,衣之以布,〔衣,于既翻。
〕飾以丹青,樓橹悉備。
胡人驚以為神,每望禦營,十裡之外,屈膝稽颡,無敢乘馬。
〔稽,音啟。
〕啟民奉廬帳以俟車駕;乙酉,帝幸其帳,啟民奉觞上壽,跪伏恭甚,〔上,時掌翻;下同。
〕王侯以下袒割于帳前,〔袒而割肉。
〕莫敢仰視。
帝大悅,賦詩曰:「呼韓頓颡至,屠耆接踵來;何如漢天子,空上單于台!」〔上,時掌翻。
單,音蟬。
〕皇後亦幸義成公主帳。
帝賜啟民及公主金甕各一,并衣服被褥錦彩,特勒以下,受賜各有差。
帝還,啟民從入塞,己醜,遣歸國。
癸巳入樓煩關;〔樓煩郡治靜樂縣,縣有關官。
〕壬寅,至太原,诏營晉陽宮。
帝謂禦史大夫張衡曰:「朕欲過公宅,可作朕作主人。
」〔過,工禾翻。
為,于僞翻。
〕衡乃先馳至河内,具牛酒。
〔張衡,河内人。
帝改懷州為河内郡。
〕帝上太行,開直道九十裡,〔開直道抵張衡所居。
行,戶剛翻。
〕九月,己未,至濟源,〔開皇十六年置濟源縣,屬河内郡。
濟,子禮翻。
〕幸衡宅。
帝悅其山泉,留宴三日,賜赉甚厚。
衡複獻食,〔赉,來代翻。
複,扶又翻。
〕帝令頒賜公卿,下至衛士,無不沾洽。
己巳,至東都。
12壬申,以齊王暕為河南尹;癸酉以民部尚書楊文思為納言。
13冬,十月,敕河南〔【章:十二行本「南」作「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諸郡送一藝戶東部三千餘家,置十二坊于洛水南以處之。
〔藝戶,謂其家以伎藝名者。
陪,助也。
處,昌呂翻。
〕 14西域諸胡多至張掖交市,〔帝改甘州為張掖郡。
交市,,為亘市也。
〕帝使吏部侍郎裴矩掌之。
矩知帝好遠略,商胡至者,矩誘訪諸國山川風俗,王及庶人儀形服飾,撰西域圖記三卷,,合四十四國,入朝奏之。
〔好,呼報翻。
誘,音酉。
撰,士免翻。
朝,直遙翻;下同。
〕仍别造地圖,窮其要害,從酉傾以去,〔西傾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洮水之所出也。
〕縱橫所亘,将二萬裡,發自敦煌,〔帝改瓜州為敦煌郡。
敦,徒門翻。
〕至于西海,〔此西海在條之西。
〕凡為三道,北道從伊吾,中道從高昌,南道從鄯善,〔伊吾,唐為伊州。
高昌,唐為西州。
鄯善,唐為納縛波地。
鄯,時戰翻。
〕總湊敦煌。
且雲:「以國家威德,将士骁雄,〔将,,即亮翻。
骁,堅堯翻。
〕泛蒙汜而越昆侖,易如反掌。
〔蒙汜,蒙谷之水也,日所入處。
史記禹本紀言河出昆侖。
汜,祥裡翻。
昆,盧昆翻。
〕今并因商人密送誠款,引領翹首,願為臣妾。
若服而撫之,務存安輯,皇華遣使,弗動兵車,諸蕃既從,渾、厥可滅,混壹戎、夏,其在茲乎!」〔渾、厥,謂吐谷渾、突厥也。
使,疏吏翻。
厥,九勿翻。
夏,戶雅翻。
〕帝大悅,賜帛五百段,,日引矩至禦至親問西域事。
矩盛言「胡中多諸珍寶,吐谷渾易可并吞。
」〔谷,音浴。
易,戈鼓翻。
〕帝于是慨然慕秦皇、漢武之功,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經略,鹹以委之。
以矩為黃門侍郎,複使至張掖,引緻諸胡,啖之以利,勸令入朝。
〔複,扶又翻。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自是西域胡往來相繼,所經郡縣,疲于送迎,糜費以萬萬計,卒令中國疲弊以至于亡,〔卒,子恤翻。
〕皆矩之唱導也。
鐵勒寇邊,帝遣将軍馮孝慈出敦煌擊之,不利。
鐵勒尋遣使謝罪,請降;〔降,戶剛翻。
〕帝使裴矩慰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