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七

關燈
息浪翻。

    〕南征北伐,居處無定,〔處,昌呂翻。

    〕家無完堵,地肝包桑,〔包桑多根,植桑至于根多,民安其居之驗。

    〕朕甚愍之。

    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

    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罷山東、河南及北方緣邊之地新置軍府。

    」 5六月,辛酉,制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6秋,七月,癸卯,以納言楊素為内史令。

     7冬,十一月,辛醜,上祀南郊。

    〔南隋郊為壇于國之南,太陽門外道西一裡,去宮十裡。

    壇高七尺,廣四丈。

    孟春上辛,祠所感帝赤熛怒于其上,以太祖武元皇帝配。

    〕 8江表自東晉已來,刑法疏緩,世族陵駕寒門;平陳之後,牧民者盡更變之。

    〔更,工衡翻。

    蘇威複作五,教使民無長幼悉誦之,士民嗟怨。

    民間複訛言隋欲徙之入關,〔複,扶又翻。

    〕遠近驚駭。

    于是婺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

    蘇州沈玄捏皆舉兵反,〔隋志:東陽郡,平陳置婺州。

    會稽郡,梁置東楊州,陳改曰困州,平陳改吳州,後改越州。

    吳郡,陳置吳州,平陳改蘇州。

    捏,烏外翻。

    〕自稱天子,署置百官。

    樂安蔡道人、蔣山李嵶、【章:甲十一行本「嵶」作「棱」;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饒州吳世華、溫州沈孝徹、泉州王國慶、杭州楊寶英、交州李春等皆自稱大都督,〔考隋志無樂安,下曰陳之故境,則當于陳境求之。

    沈約志;鄱陽太守有樂安縣,吳立。

    新唐志;台州大樂安縣,唐初,析臨海置。

    以下文江〔汪〕文進令蔡道人守樂安觀之,蓋台州之樂安。

    蔣山,在蔣州江甯縣。

    永嘉郡,開皇九年置處州,十二年改栝州,唐高宗上元年,始析栝州之永嘉、安固置溫州。

    安陸郡京山縣有溫州,非陳境,當是永嘉之溫州,史追書耳。

    建安郡,陳置閩州,平陳改曰泉州。

    餘杭郡,平陳置杭州。

    交趾郡,舊曰交州。

    嵶,力膺翻。

    〕攻陷州縣。

    陳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衆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執縣令,或抽其腸,或脔其肉食之,曰:「更能侬誦五教邪﹗」〔邪,音耶。

    〕诏以楊素為行軍總管以讨之。

     素将濟江,使始興麥鐵杖戴束笹,夜,浮渡江〔隋志;南海郡始興縣,南濟置衡州,平陳,權置廣州總管府。

    姓苑:高要、始興有麥姓〕觇賊,還而複往,為賊所擒,〔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複,扶又翻。

    還,從宜翻。

    〕遣兵三十人防之。

    鐵杖取賊刀,亂斬防者,殺之皆盡,割其鼻,懷之以歸;素大奇之,奏授儀同三司。

     素帥舟自楊子津入,〔子津在今真州子縣南。

    帥,讀曰率。

    〕擊賊帥棨莫問于京口,破之。

    〔京口,今鎮江府。

    帥,類翻;下同。

    〕進擊晉陵賊帥顧世興。

    無錫賊帥葉略,皆平之。

    〔隋志;晉陵、無錫二縣皆屬常州。

    考異曰:北史楊素傳作「葉皓」,今從隋書。

    〕沈玄捏敗走,素追擒之。

    高志慧據浙江東岸為營,周亘百餘裡,船艦被江;〔艦,戶黯翻。

    被,皮義翻。

    〕素擊之。

    子總管南陽來護兒〔子總管,裨将也,領兵,屬總管。

    南陽郡,舊置荊州,開皇初改為鄧州。

    姓苑:郲,子姓,商之支孫,食采于來郲,因以為氏,後避難去吧。

    漢功臣表有轪侯來蒼。

    〕言于素曰:「吳人輕銳,利在舟楫,必死之賊,難與争鋒,公宜嚴陳以待之,〔陳,讀曰陣。

    〕勿與接刃。

    請假奇兵數千潛渡江,掩破其壁,使良無所歸,進不得戰,此韓信破趙之策也。

    」〔韓信破趙見十卷漢高帝三年。

    〕素從之。

    護兒以輕舸數百〔舸,古我翻。

    〕直登江岸,襲破其營,因縱火,煙焰漲天。

    賊顧火而懼,素因縱兵擊,大破之,賊遂潰。

    智慧逃入海,素蹑之至海曲,召行軍記室封德彜計事,〔姓苑:封姓,夏時封父之後。

    〕德彜墜水,人救,獲免,易衣見素,竟不自言。

    素後知之,問其故,曰:「私事也,所以不白。

    」素嗟異之。

    德彜名倫,以字行,隆之之孫也。

    〔封隆之,高齊佐命臣。

    〕汪文進以蔡道人為司空,守樂安,素進讨,悉平之。

     素遣總管史萬歲帥衆二千,自嬮州别道踰嶺越海,攻破溪洞,不可勝數。

    〔帥,讀曰率。

    勝,音升。

    〕前後七百餘戰,轉鬬千餘裡,寂無聲問者十旬,遠近以萬歲為沒。

    萬歲置書竹筒中,浮之于水,汲者得之,言于素。

    素上其事,〔上,時掌翻。

    〕上嗟歎,賜萬歲十萬。

     素又破沈孝徹于溫州,步道向天台,指臨海,〔按新唐志,天台山在台州唐興縣,唐興本晉始豐縣,始豐本吳之始平縣。

    唐志雲:武德四年,析臨海置始豐,高宗上元二年,更名唐興。

    則吳之始豐,隋已并入臨海,天台山此時固屬臨海界。

    〕逐捕遺逸,前後百餘戰,高智慧走保閩、越。

    上以素久勞于外,令馳傳入朝。

    〔傳,株戀翻;下同。

    朝直遙翻。

    〕素以餘賊未殄,恐為後患,複請行,遂乘傳至會稽。

    〔素既入朝後,自安乘傳至會稽。

    複,扶又翻。

    傳,株戀翻。

    會,工外翻。

    〕王國慶自以海路艱阻,非北人所習,不設備;素泛海奄至,國慶惶遽棄州走。

    餘黨散入海鳥,或守溪洞,素分遣諸将,水陸追捕。

    密令人說國慶,使斬送智慧以自贖;國慶乃執送智慧,斬于泉州,餘黨悉降。

    〔将,即亮翻。

    說,輸芮翻。

    降,戶外翻。

    〕江南大定。

     素班師,上遣左領軍将獨孤陀至浚儀迎勞;比到京師,問者日至。

    〔陀,徒何翻。

    勞,力到翻。

    比,必寐翻。

    〕拜素子玄獎同三司,賞甚厚。

    陀,信之子也。

    〔獨孤信,皇後之父,後周功臣。

    〕 楊素用兵多權略,馭衆嚴整,每将臨敵,辄求人過失而斬之,多者百餘人,少不下十數,流血盈前,言笑自若。

    及其對陳,先令一二百人赴敵,陷陳則已,〔少,詩沼翻。

    陳,讀曰陣。

    令,力丁翻。

    〕如不能陷而還者,無問多少,悉斬之;又令二三百人複進,〔還,從宜翻。

    複,扶又翻。

    〕還如向法。

    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戰無不勝,稱為名将。

    素時貴幸,言無不從,其從素行者,微功必錄,至他将〔将,即亮翻。

    〕雖有大功,多為文吏所譴卻,故素雖殘忍,士亦以此願從焉。

     9以并州總管晉王廣為楊州總管,鎮江都,複以奏王俊為并州總管。

    〔複,扶又翻。

    〕 10番禺夷王仲宣反,〔廣州舊治番禺縣,隋為南海縣。

    時廣州治始興,仲宣所圍者南海也。

    番禺,音潘愚。

    〕嶺南首領多應之,引兵圍廣州。

    韋洸中流矢卒,〔洸,古黃翻。

    〕沼以其副慕容三藏檢校廣州道行軍事。

    又诏給事郎裴矩巡撫嶺南,〔唐六典雲:隋開皇六年,始置六品已下散官,并以郎為正階,尉為從階。

    正六品上為朝議郎,下為武騎尉;從六品上為通議郎,下為屯騎尉;正七品上為朝請郎,下為骁騎尉;從七品上為朝敵郎,下為遊尉;正八品上為給事郎,下為飛騎尉;從八品上為承奉郎,下為旅騎尉;正九品上為儒林郎,下為雲騎尉;從九品上為文林郎,下為羽騎尉。

    隋志:炀帝減給事黃門侍郎員,去給事之名,移吏部給事郎名為門下之職,位次黃門下,此時裴矩蓋為吏部給事郎。

    〕矩至南康,得兵數千人。

    仲宣遣别将周師舉圍東衡州,〔東衡州亦治如興。

    将,即亮翻。

    〕矩與大将軍鹿願擊斬之,〔鹿,姓也。

    風俗通:後漢有巴都太守鹿旗。

    〕進至南海。

     高涼洗夫人遣其孫馮暄将兵救廣州,暄與賊将陳佛智素善,逗留不進;夫人知之,大怒,遣使執暄,擊州獄,〔洗,悉典翻,又先薦翻。

    将,即亮翻。

    使,疏吏翻。

    〕更遣孫盎出讨佛智,斬之。

    進會鹿願于南海,與慕容三藏合擊仲宣,〔藏,徂浪翻。

    〕仲宣衆潰,廣州獲全。

    洗氏親被甲,乘介馬,張錦傘,〔傘,蘇旦翻。

    〕引彀騎衛,從裴矩巡撫二十餘州。

    〔彀,古候翻。

    騎,奇寄翻。

    從,才用翻。

    〕蒼悟首領陳坦等皆來谒見,〔隋志:蒼梧郡,梁置成州,隋置封州。

    〕矩承制署為剌史、縣令,使還統其部落,嶺表遂定。

     矩複命,上謂高颎、楊素曰:「韋洸将二萬兵不能早度嶺,朕每患其兵少。

    〔将,即亮翻。

    少,詩沼翻。

    〕裴矩以三千弊卒徑至南海,有臣若此,朕亦何憂﹗」以矩為民部侍郎。

    〔民部侍郎屬戶部尚書。

    〕拜馮盎高州剌史,〔高涼郡,舊置高州。

    〕追贈馮寶廣州總管、谯國公。

    冊洗氏為谯國夫人,開谯國夫人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官給印章,聽發部落六州兵馬,若有機急,便宜行事。

    仍敕以夫人誠鹈之故,特赦暄逗留之罪,拜羅州剌史。

    〔宋白曰:「羅州,本招義郡,奏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元嘉三年,檀道濟于绫羅江口築石城,因置羅州。

    〕皇後賜夫人首飾乃宴服一襲,夫人并盛于金箧,[盛,時征翻。

    ]并梁、陳賜物,各藏一庫,每歲時大會,陳之于庭,以示子孫,曰:「我事三代主,惟用一忠順之心,今賜物具存,此其報也;汝曹皆念之,盡赤心于天子﹗」 番州總管趙讷貪虐,〔按隋志廣州治南海,仁壽元年,置番州。

    趙讷貪虐,必非是年事,史因書之。

    〕諸俚、獠多亡叛。

    〔俚,音裡。

    獠,魯皓翻。

    〕夫人遣長史張融上寺事,論安撫之宜,并言讷罪,不可招懷遠人。

    上遣推讷,得其贓賄,竟緻于法;委夫人招慰亡叛。

    夫人親載诏書,自稱使者,曆大餘州,宣述上意,谕諸俚、獠,所至皆降。

    〔使,疏吏翻。

    降,戶江翻。

    〕上嘉之,賜夫人臨振縣湯沐邑,〔臨振縣,漢朱崖地,隋炀帝置臨振郡,今吉陽軍。

    〕贈馮仆崖州總管。

    〔隋志:朱崖郡,梁置崖州。

    〕平原公。

    〔平原郡公也。

    〕 十一年〔(辛亥、五九一)〕 1春,正月,【章:甲十一行本「月」下有「丙午」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皇太子妃氏薨。

    〔為帝與皇後怒太子而廢之張本。

    〕 2二月,戊午,吐谷渾遣使入貢。

    吐谷渾可汗誇呂聞陳亡,大懼,〔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使,疏吏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遁逃保險,不敢為寇。

    誇呂卒,子世伏立,使其兄子無素奉素稱藩,并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

    上謂無素曰:「若依來請,他國聞之,必當相效,何以拒之﹗朕情存贍養,各令遂性,豈可聚斂子女以實後宮乎﹗」竟不許。

     3平鄉令劉曠有異政,〔平鄉縣屬襄國郡。

    〕以義理曉谕,訟者皆引咎而去,獄中草滿,庭可張羅;遷臨颎令。

    〔臨颎縣屬颎川郡,煩川郡時為許州。

    〕高颎薦曠清名善政為天下第一,上召見,勞勉之,〔見,賢遍翻。

    〕謂侍臣曰:「若不殊獎,何以為勸﹗」丙子,優诏榁為莒州剌史。

    〔隋志:琅邪郡沂水縣,舊置南青州,後周改為莒州。

    〕 4辛巳晦,日有食之。

     5初,帝微時,與滕穆王瓒不協。

    帝為周相,以瓒為大宗伯,瓒恐為家禍,陰欲圖帝,帝隐之。

    〔隋書瓒傳:瓒美姿儀,好書愛士,有令名于當世。

    周宣帝崩,帝入禁中,将總朝政,令世子勇召之,欲有計議。

    瓒素與帝不協,聞召不從,曰:「作随公國,恐不能保,何乃更為族滅事邪﹗」帝相周,瓒拜大宗伯。

    瓒見群情未一,恐為家禍,陰有圖帝之計。

    以是言之,固周之忠臣也。

    瓒,藏旱翻。

    〕瓒妃,周高祖妹順陽公主也,與獨孤後素不平,陰為菷詛;〔菷,職救翻。

    詛,莊助翻。

    〕帝命出之,瓒不可。

    秋八月,【章:甲十一行本「月」下有「壬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瓒從帝幸栗園,〔栗園在長安南。

    〕暴薨,時人疑其遇鸩。

    乙亥,帝至自栗園。

     6沛公鄭譯卒。

    〔卒,子恤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