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勞,力到翻;下同。
〕夏,四月,辛亥,帝幸骊山,〔骊山在新豐縣。
〕親勞旋師。
乙巳,〔(「巳」似應作「卯」。
)〕諸軍凱入,〔奏凱樂而入也。
〕獻俘于太廟,陳叔寶及諸王侯将相并乘輿服禦、天下圖籍等以次行列,〔将,即亮翻。
相,息亮翻。
乘,繩證翻;下同。
行,戶剛翻。
〕仍以鐵騎圍之,〔騎,奇寄翻。
〕從晉王廣、奏王俊入,列于殿庭。
拜廣為太尉,賜辂車、乘馬、衮冕之服、玄圭、白璧。
丙辰,帝坐廣陽門觀,〔廣陽門之觀阙也。
觀,古玩翻。
〕引陳叔寶于前,及太子、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凡二百餘人,〔難,乃旦翻。
〕帝使納言宣紹勞之;〔勞,力到翻。
〕次使内史令宣诏,責以君臣不能相輔,乃至滅亡。
叔寶及其群臣并愧懼伏地,屏息不能對。
〔屏,必郢翻。
〕既而宥之。
初,武元帝迎司馬消難,〔見一百六十七卷陳高祖永定二年。
皇考忠,谥武元帝。
〕與消難結為兄弟,情好甚笃,〔好,呼到翻。
〕帝每以叔父禮事之。
及平陳、消難至,特免死,配為樂戶,二旨而免,猶以舊恩引見;尋卒于家。
〔見,賢遍翻。
卒,子恤翻。
〕 庚〔【章:甲十一行本「庚」上有「魯廣達追傷本朝淪覆,得疾不療,憤慨而卒」十七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戌,帝禦廣陽門〔廣陽門,大興宮城正南門也。
唐六典曰:隋曰廣陽門,開皇二年作,仁壽元年,改曰昭陽門,唐武德元年,改曰順天門,神龍元年,改承天門。
〕宴将士,自門外夾道列布帛之積,〔将,即亮翻。
積,子賜翻。
凡指所聚之物曰積則去聲,取物而積疊之則入聲。
〕達于南郭,班賜各有差,凡用三百餘萬段。
故陳之境内,給複十年,〔複,方目翻。
〕餘州免其年租賦。
樂安公元諧進曰:「陛下威德遠被,〔被,皮義翻。
〕臣前請以突厥可汗為候正,〔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陳叔寶為令史,今可用臣言矣。
」帝曰:「朕平陳國,本以除逆,非欲誇誕。
公之所奏,殊非朕心。
突厥不知山川,何能警候;叔寶昏醉,甯堪驅使!」諧默然而退。
辛酉,進楊素爵為越公,〔按隋書,楊素自清河郡公進封郢國公。
素言:「逆人王誼前封于郢,不願與之同。
」改封越公。
〕以其子玄感為儀同三司,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
命賀若弼登禦坐,〔坐,徂卧翻。
〕賜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國,進爵宋公。
仍各加賜金寶及陳叔寶妹為妾。
賀若弼、韓擒威武,遂平陳國;韓擒虎略不交陳,〔陳,讀曰陣。
〕豈臣之此!」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與弼同時合勢以取僞都,弼乃敢先期,〔先,悉薦翻。
〕逢賊遂戰,緻令将士傷死甚多。
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蠻奴,〔騎,奇寄翻。
降,戶江翻。
任,音壬。
〕執陳叔寶,據其府軍,傾其巢穴。
弼至夕方扣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與臣相比!」帝曰:「二将俱為上勳。
」于是進擒虎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
有司劾擒虎放縱士卒,淫污陳宮;〔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污,烏路翻。
〕坐此不加爵邑。
加高颎上柱國,進爵齊公,〔颎,居回翻。
颎自勃海郡公進爵齊國公。
〕賜物九千段。
帝勞之曰:「公伐陳後,人言公反,朕已斬之。
君臣道合,非青蠅所能間也。
」〔勞,力到翻。
青蠅以谕讒言。
間,古苋翻。
〕帝從容命颎與賀若弼論平陳事,〔從,千容翻。
〕颎曰:「賀若弼先獻十策,後于蔣山苦戰破賊。
臣文吏耳,焉敢與大将論功!」〔焉,于虔翻。
将,即亮翻;下同。
〕帝大笑,嘉其有讓。
帝之伐陳也,使高颎問方略于上儀同三司李德林,以授晉王廣;至是,帝賞其功,授柱國,封郡公,賞物三千段。
已宣槉訖,或說高颎曰:「今歸功于李德林,諸将必當憤惋,〔說,輸芮翻。
惋,烏貫翻。
〕且後世觀公有若虛行。
」颎入言之,乃止。
以秦王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鎮廣陵。
晉王廣還并州。
晉王廣之戮陳五佞也,〔五佞,謂施文慶、沈客卿、陽慧朗、徐析、暨慧景。
〕未知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瑳、王儀、禦史中丞沈瓘之罪,故得免;及至長安,事并露,乙未,帝暴其過惡,投之邊裔,以謝吳、越之人。
瑳刻薄貪鄙,忌害才能;儀傾巧側媚,獻二女以求親昵;〔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瑳,倉何翻。
昵,尼質翻。
〕瓘險慘苛酷,發言邪谄,故同罪焉。
帝給賜陳叔寶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緻傷心,為不奏吳音。
〔數,所角翻。
見,賢遍翻。
為,于僞翻。
〕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号。
』」帝曰:「叔寶全無心肝!」監者又言:「叔寶常醉,〔監,古銜翻。
朝,直遙翻。
〕罕有醒時。
」帝問:「飲酒幾何﹖」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帝大驚,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嗚呼,此陳叔寶所以得死于枕席也!〕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其在京城為非,乃分置邊州,給田業使為生,歲時賜衣服以安全之。
诏以陳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仆射袁憲、骠騎蕭摩诃、領軍任忠皆為開府儀同三司,〔射,寅謝翻。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任,音壬。
〕吏部尚書吳興姚察為秘書丞。
上嘉袁憲雅操,下诏,以為江表稱首,授昌州刺史。
〔隋志:舂陵郡,後魏置南荊州,西魏改曰昌州。
〕聞陳散騎常侍袁元友數直言于陳叔寶,擢拜主爵侍郎。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隋志:主爵侍郎,屬吏部尚書。
〕謂群臣曰:「平陳之初,我悔不殺任蠻奴。
受人榮祿,兼當重寄,不能橫屍徇國,乃雲無所用力,與弘演納肝何其遠也!」〔衛懿公與狄人戰于熒澤,為狄人所殺,弘演納肝以殉之。
〕 帝見周羅黃,慰谕之,許以富貴。
羅黃垂泣對曰:「臣荷陳氏厚遇,〔荷,下可翻。
〕本朝淪亡,無節可紀。
〔朝,直遙翻;下同。
〕得免于死,陛下之賜也,何富貴之敢望!」賀若弼謂羅黃曰:「聞公郢、漢捉兵,〔若,人者翻。
捉,把也。
〕即知揚州可得。
王師利涉,果如所量。
」〔量,音良。
〕羅黃曰:「若得與公周旋,勝負未可知。
」〔周羅黃何以得此于賀若弼哉!史家溢美耳。
〕頃之,拜上儀同三司。
先是,陳将羊翔來降,〔先,悉薦翻。
降,戶江翻。
〕伐陳之役,使為鄉導,〔鄉,讀曰向。
〕位至上開府儀同三司,班在羅黃上。
韓擒虎于朝堂戲之曰:「不知機變,乃立在羊翔之下,能無愧乎!」〔朝,直遙翻。
〕羅黃曰:「昔在江南,久承令問,〔令,力定翻,美也。
〕謂公天下節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
」擒虎有愧色。
帝之責陳臣也,陳叔文獨欣然有得色。
〔得色,自得其意而形于色。
〕既而複上表自陳:〔複,扶又翻。
〕「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異常例!」帝雖嫌其不忠,而欲懷柔江表,乃授叔文開府儀同三司,拜直州刺史。
〔宜州置于京兆華原縣。
〕 初,陳散騎常侍韋鼎聘于周,〔韋鼎傳:陳太建中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遇帝而異之,謂帝曰:「公當大貴,貴則天下一家,歲一周天,〔歲星,木星也,十二年一周天。
〕老夫當委質于公。
」〔質,如字。
〕及至德之初,〔陳長城公即位,改元至德。
〕鼎為太府卿,盡賣田宅,大匠卿毛問其故,鼎曰:「江東王氣,盡于此矣!〔王,于況翻,又音如字。
〕吾與爾當葬長安。
」及陳平,上召鼎為上儀同三司。
鼎,叡之孫也。
〔韋叡着功名于梁武帝之時。
〕 壬戌,诏曰:「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
凡我臣民,澡身浴德,家家自修,人人克念。
〔書曰:惟狂克念作聖。
〕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
禁衛九重之餘,〔重,直龍翻。
〕鎮守四方之外,戎旅軍器,皆宜停罷。
世路既夷,群方無事,武力之子,俱可學經;民間甲仗,悉皆除毀。
頒告天下,鹹悉此意。
」 賀若弼撰其所畫策上之,〔若,人者翻。
,士免翻,述也。
上,時掌翻。
〕謂為禦授平陳七策。
帝弗省,〔省,悉井翻,視也。
〕曰:「公欲發揚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載家傳。
」〔傳,直戀翻。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勝計,〔将,即亮翻。
勝,音升。
〕婢妾曳羅绮者數百,〔羅,交眼;绮,細绫。
〕時人榮之。
其後突厥來朝,〔厥,九勿翻。
朝,直遙翻。
〕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
」上命左右引突厥詣韓擒虎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者。
」擒虎厲色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
左衛将軍龐晃等短高颎于上,上怒,皆黜之,〔龐晃自結納于潛躍之辰,與上情契甚密,而與高颎有隙,與廣平王雄挾舊屢言颎之短,故皆被黜。
颎,居永翻。
〕親禮逾密。
因謂颎曰:「獨狐公猶鏡也,每被磨瑩,皎然益明。
」初,颎父賓為獨狐信僚佐,賜姓獨狐氏,故上常呼為獨孤而不名。
〔按獨孤信之誅,妻子徙蜀,獨孤後以賓父之故吏,每往來其家。
颎之遭遇,豈專以才略哉!外得君而内蒙君母親禮也。
及夫外則見忌于君,内則失愛于君母,隋見疏棄,君臣之際,可無謹乎!〕 4樂安公元諧,性豪俠,有氣調,〔調,徒釣翻。
〕少與上同學,甚相愛,及即位,累曆顯仕。
諧好排诋,不能取媚左右。
〔少,詩照翻。
好,呼到翻。
〕與上柱國王誼善,誼誅,〔王誼誅見一百七十六卷陳長城曰:公至德三年。
〕上稍疏忌之。
或告諧與從父弟上開府儀同三司滂、臨澤侯鸾、〔隋志:毗陵邵義興縣舊有臨澤縣。
從,才用翻。
〕上儀同三司祈〔【章:甲十一行本「祈」作「祁」;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下同。
】〕緒等謀反,〔祈姓,出于黃帝,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祈其一也。
又曰:晉獻侯四世孫曰奚,食邑于祈,孫以為氏。
〕下有司按驗,奏「諧謀令祈緒勒黨項兵斷巴、蜀。
〔下,遐嫁翻。
令,力丁翻。
斷,音短。
〕又,諧嘗與滂同谒上,諧私謂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賊也。
』因令滂望氣,滂曰:『彼雲似蹲狗走鹿,〔蹲,慈尊翻。
〕不如我輩有福德雲。
』」上大怒,諧、滂、鸾、緒并伏誅。
〔考異曰:李德林傳雲:「德林以梁士彥,元諧頻有逆意,江南抗衡上國,乃着天命論上之。
」諧傳雲:「平陳後數歲,人告諧謀反。
」按諧請以叔寶為内史,則陳亡時猶在。
楊雄方用事,諧欲谮去之,則雄未為司空,故附于此。
按「内史」當依正文作「令史」;按通鑒上正文亦書元諧言,請以陳叔寶為令史。
按内史隋之要官,元諧安敢請以陳叔寶為是官邪!〕 5閏月,己卯,以吏部尚書蘇威為右仆射。
〔射,寅謝翻。
〕六月,乙醜,以荊州總管楊素為納言。
6朝野皆稱封禅,〔朝,直遙翻;下同。
「稱」,當作「請」。
又竊謂稱,舉也;言朝野舉封禅事為言也。
〕秋,七月,丙午,诏曰:「豈可命一将軍除一小國,遐迩注意,便謂太平。
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幹上帝,非朕攸聞。
而今而後,言及封禅,宜即禁絕!」 7左衛大将軍廣平王雄,貴寵特盛,與高颎、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
雄寬容下士,〔下,遐嫁翻。
〕朝野傾屬,〔
〕夏,四月,辛亥,帝幸骊山,〔骊山在新豐縣。
〕親勞旋師。
乙巳,〔(「巳」似應作「卯」。
)〕諸軍凱入,〔奏凱樂而入也。
〕獻俘于太廟,陳叔寶及諸王侯将相并乘輿服禦、天下圖籍等以次行列,〔将,即亮翻。
相,息亮翻。
乘,繩證翻;下同。
行,戶剛翻。
〕仍以鐵騎圍之,〔騎,奇寄翻。
〕從晉王廣、奏王俊入,列于殿庭。
拜廣為太尉,賜辂車、乘馬、衮冕之服、玄圭、白璧。
丙辰,帝坐廣陽門觀,〔廣陽門之觀阙也。
觀,古玩翻。
〕引陳叔寶于前,及太子、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凡二百餘人,〔難,乃旦翻。
〕帝使納言宣紹勞之;〔勞,力到翻。
〕次使内史令宣诏,責以君臣不能相輔,乃至滅亡。
叔寶及其群臣并愧懼伏地,屏息不能對。
〔屏,必郢翻。
〕既而宥之。
初,武元帝迎司馬消難,〔見一百六十七卷陳高祖永定二年。
皇考忠,谥武元帝。
〕與消難結為兄弟,情好甚笃,〔好,呼到翻。
〕帝每以叔父禮事之。
及平陳、消難至,特免死,配為樂戶,二旨而免,猶以舊恩引見;尋卒于家。
〔見,賢遍翻。
卒,子恤翻。
〕 庚〔【章:甲十一行本「庚」上有「魯廣達追傷本朝淪覆,得疾不療,憤慨而卒」十七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戌,帝禦廣陽門〔廣陽門,大興宮城正南門也。
唐六典曰:隋曰廣陽門,開皇二年作,仁壽元年,改曰昭陽門,唐武德元年,改曰順天門,神龍元年,改承天門。
〕宴将士,自門外夾道列布帛之積,〔将,即亮翻。
積,子賜翻。
凡指所聚之物曰積則去聲,取物而積疊之則入聲。
〕達于南郭,班賜各有差,凡用三百餘萬段。
故陳之境内,給複十年,〔複,方目翻。
〕餘州免其年租賦。
樂安公元諧進曰:「陛下威德遠被,〔被,皮義翻。
〕臣前請以突厥可汗為候正,〔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陳叔寶為令史,今可用臣言矣。
」帝曰:「朕平陳國,本以除逆,非欲誇誕。
公之所奏,殊非朕心。
突厥不知山川,何能警候;叔寶昏醉,甯堪驅使!」諧默然而退。
辛酉,進楊素爵為越公,〔按隋書,楊素自清河郡公進封郢國公。
素言:「逆人王誼前封于郢,不願與之同。
」改封越公。
〕以其子玄感為儀同三司,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
命賀若弼登禦坐,〔坐,徂卧翻。
〕賜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國,進爵宋公。
仍各加賜金寶及陳叔寶妹為妾。
賀若弼、韓擒威武,遂平陳國;韓擒虎略不交陳,〔陳,讀曰陣。
〕豈臣之此!」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與弼同時合勢以取僞都,弼乃敢先期,〔先,悉薦翻。
〕逢賊遂戰,緻令将士傷死甚多。
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蠻奴,〔騎,奇寄翻。
降,戶江翻。
任,音壬。
〕執陳叔寶,據其府軍,傾其巢穴。
弼至夕方扣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與臣相比!」帝曰:「二将俱為上勳。
」于是進擒虎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
有司劾擒虎放縱士卒,淫污陳宮;〔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污,烏路翻。
〕坐此不加爵邑。
加高颎上柱國,進爵齊公,〔颎,居回翻。
颎自勃海郡公進爵齊國公。
〕賜物九千段。
帝勞之曰:「公伐陳後,人言公反,朕已斬之。
君臣道合,非青蠅所能間也。
」〔勞,力到翻。
青蠅以谕讒言。
間,古苋翻。
〕帝從容命颎與賀若弼論平陳事,〔從,千容翻。
〕颎曰:「賀若弼先獻十策,後于蔣山苦戰破賊。
臣文吏耳,焉敢與大将論功!」〔焉,于虔翻。
将,即亮翻;下同。
〕帝大笑,嘉其有讓。
帝之伐陳也,使高颎問方略于上儀同三司李德林,以授晉王廣;至是,帝賞其功,授柱國,封郡公,賞物三千段。
已宣槉訖,或說高颎曰:「今歸功于李德林,諸将必當憤惋,〔說,輸芮翻。
惋,烏貫翻。
〕且後世觀公有若虛行。
」颎入言之,乃止。
以秦王俊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鎮廣陵。
晉王廣還并州。
晉王廣之戮陳五佞也,〔五佞,謂施文慶、沈客卿、陽慧朗、徐析、暨慧景。
〕未知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瑳、王儀、禦史中丞沈瓘之罪,故得免;及至長安,事并露,乙未,帝暴其過惡,投之邊裔,以謝吳、越之人。
瑳刻薄貪鄙,忌害才能;儀傾巧側媚,獻二女以求親昵;〔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瑳,倉何翻。
昵,尼質翻。
〕瓘險慘苛酷,發言邪谄,故同罪焉。
帝給賜陳叔寶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緻傷心,為不奏吳音。
〔數,所角翻。
見,賢遍翻。
為,于僞翻。
〕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号。
』」帝曰:「叔寶全無心肝!」監者又言:「叔寶常醉,〔監,古銜翻。
朝,直遙翻。
〕罕有醒時。
」帝問:「飲酒幾何﹖」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帝大驚,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嗚呼,此陳叔寶所以得死于枕席也!〕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其在京城為非,乃分置邊州,給田業使為生,歲時賜衣服以安全之。
诏以陳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仆射袁憲、骠騎蕭摩诃、領軍任忠皆為開府儀同三司,〔射,寅謝翻。
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任,音壬。
〕吏部尚書吳興姚察為秘書丞。
上嘉袁憲雅操,下诏,以為江表稱首,授昌州刺史。
〔隋志:舂陵郡,後魏置南荊州,西魏改曰昌州。
〕聞陳散騎常侍袁元友數直言于陳叔寶,擢拜主爵侍郎。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隋志:主爵侍郎,屬吏部尚書。
〕謂群臣曰:「平陳之初,我悔不殺任蠻奴。
受人榮祿,兼當重寄,不能橫屍徇國,乃雲無所用力,與弘演納肝何其遠也!」〔衛懿公與狄人戰于熒澤,為狄人所殺,弘演納肝以殉之。
〕 帝見周羅黃,慰谕之,許以富貴。
羅黃垂泣對曰:「臣荷陳氏厚遇,〔荷,下可翻。
〕本朝淪亡,無節可紀。
〔朝,直遙翻;下同。
〕得免于死,陛下之賜也,何富貴之敢望!」賀若弼謂羅黃曰:「聞公郢、漢捉兵,〔若,人者翻。
捉,把也。
〕即知揚州可得。
王師利涉,果如所量。
」〔量,音良。
〕羅黃曰:「若得與公周旋,勝負未可知。
」〔周羅黃何以得此于賀若弼哉!史家溢美耳。
〕頃之,拜上儀同三司。
先是,陳将羊翔來降,〔先,悉薦翻。
降,戶江翻。
〕伐陳之役,使為鄉導,〔鄉,讀曰向。
〕位至上開府儀同三司,班在羅黃上。
韓擒虎于朝堂戲之曰:「不知機變,乃立在羊翔之下,能無愧乎!」〔朝,直遙翻。
〕羅黃曰:「昔在江南,久承令問,〔令,力定翻,美也。
〕謂公天下節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
」擒虎有愧色。
帝之責陳臣也,陳叔文獨欣然有得色。
〔得色,自得其意而形于色。
〕既而複上表自陳:〔複,扶又翻。
〕「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異常例!」帝雖嫌其不忠,而欲懷柔江表,乃授叔文開府儀同三司,拜直州刺史。
〔宜州置于京兆華原縣。
〕 初,陳散騎常侍韋鼎聘于周,〔韋鼎傳:陳太建中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遇帝而異之,謂帝曰:「公當大貴,貴則天下一家,歲一周天,〔歲星,木星也,十二年一周天。
〕老夫當委質于公。
」〔質,如字。
〕及至德之初,〔陳長城公即位,改元至德。
〕鼎為太府卿,盡賣田宅,大匠卿毛問其故,鼎曰:「江東王氣,盡于此矣!〔王,于況翻,又音如字。
〕吾與爾當葬長安。
」及陳平,上召鼎為上儀同三司。
鼎,叡之孫也。
〔韋叡着功名于梁武帝之時。
〕 壬戌,诏曰:「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
凡我臣民,澡身浴德,家家自修,人人克念。
〔書曰:惟狂克念作聖。
〕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
禁衛九重之餘,〔重,直龍翻。
〕鎮守四方之外,戎旅軍器,皆宜停罷。
世路既夷,群方無事,武力之子,俱可學經;民間甲仗,悉皆除毀。
頒告天下,鹹悉此意。
」 賀若弼撰其所畫策上之,〔若,人者翻。
,士免翻,述也。
上,時掌翻。
〕謂為禦授平陳七策。
帝弗省,〔省,悉井翻,視也。
〕曰:「公欲發揚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載家傳。
」〔傳,直戀翻。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勝計,〔将,即亮翻。
勝,音升。
〕婢妾曳羅绮者數百,〔羅,交眼;绮,細绫。
〕時人榮之。
其後突厥來朝,〔厥,九勿翻。
朝,直遙翻。
〕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
」上命左右引突厥詣韓擒虎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者。
」擒虎厲色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
左衛将軍龐晃等短高颎于上,上怒,皆黜之,〔龐晃自結納于潛躍之辰,與上情契甚密,而與高颎有隙,與廣平王雄挾舊屢言颎之短,故皆被黜。
颎,居永翻。
〕親禮逾密。
因謂颎曰:「獨狐公猶鏡也,每被磨瑩,皎然益明。
」初,颎父賓為獨狐信僚佐,賜姓獨狐氏,故上常呼為獨孤而不名。
〔按獨孤信之誅,妻子徙蜀,獨孤後以賓父之故吏,每往來其家。
颎之遭遇,豈專以才略哉!外得君而内蒙君母親禮也。
及夫外則見忌于君,内則失愛于君母,隋見疏棄,君臣之際,可無謹乎!〕 4樂安公元諧,性豪俠,有氣調,〔調,徒釣翻。
〕少與上同學,甚相愛,及即位,累曆顯仕。
諧好排诋,不能取媚左右。
〔少,詩照翻。
好,呼到翻。
〕與上柱國王誼善,誼誅,〔王誼誅見一百七十六卷陳長城曰:公至德三年。
〕上稍疏忌之。
或告諧與從父弟上開府儀同三司滂、臨澤侯鸾、〔隋志:毗陵邵義興縣舊有臨澤縣。
從,才用翻。
〕上儀同三司祈〔【章:甲十一行本「祈」作「祁」;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下同。
】〕緒等謀反,〔祈姓,出于黃帝,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祈其一也。
又曰:晉獻侯四世孫曰奚,食邑于祈,孫以為氏。
〕下有司按驗,奏「諧謀令祈緒勒黨項兵斷巴、蜀。
〔下,遐嫁翻。
令,力丁翻。
斷,音短。
〕又,諧嘗與滂同谒上,諧私謂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賊也。
』因令滂望氣,滂曰:『彼雲似蹲狗走鹿,〔蹲,慈尊翻。
〕不如我輩有福德雲。
』」上大怒,諧、滂、鸾、緒并伏誅。
〔考異曰:李德林傳雲:「德林以梁士彥,元諧頻有逆意,江南抗衡上國,乃着天命論上之。
」諧傳雲:「平陳後數歲,人告諧謀反。
」按諧請以叔寶為内史,則陳亡時猶在。
楊雄方用事,諧欲谮去之,則雄未為司空,故附于此。
按「内史」當依正文作「令史」;按通鑒上正文亦書元諧言,請以陳叔寶為令史。
按内史隋之要官,元諧安敢請以陳叔寶為是官邪!〕 5閏月,己卯,以吏部尚書蘇威為右仆射。
〔射,寅謝翻。
〕六月,乙醜,以荊州總管楊素為納言。
6朝野皆稱封禅,〔朝,直遙翻;下同。
「稱」,當作「請」。
又竊謂稱,舉也;言朝野舉封禅事為言也。
〕秋,七月,丙午,诏曰:「豈可命一将軍除一小國,遐迩注意,便謂太平。
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幹上帝,非朕攸聞。
而今而後,言及封禅,宜即禁絕!」 7左衛大将軍廣平王雄,貴寵特盛,與高颎、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
雄寬容下士,〔下,遐嫁翻。
〕朝野傾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