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六

關燈
妃日夜構成後及太子之短,孔範之徒又于外助之。

    帝欲立張貴妃子始安王深為嗣,嘗從容言之。

    〔嗣,祥吏翻。

    從,千容翻。

    〕吏部尚書蔡征順旨稱贊,袁憲厲色折之曰:「皇太子國家儲副,億兆宅心,卿是何人,輕言廢立!」帝卒從征議。

    〔折,之舌翻。

    宅心,居心也。

    卒,子恤翻。

    〕夏,五月,庚子,廢太子胤為吳興王,立揚州刺史始安王深為太子。

    征,景曆之子也。

    〔蔡景曆曆事陳高祖、世祖、高宗。

    〕深亦聰惠,〔惠,與慧同。

    〕有志操,〔操,七到翻。

    〕容止俨然,雖左右近侍未嘗見其喜愠。

    帝聞袁憲嘗谏胤,即用憲為尚書仆射。

     帝遇沈後素薄,張貴妃專後宮之政,後澹然,未嘗有所忌怨,〔澹,徒敢翻。

    〕身居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唯尋閱經史及釋典為事,〔釋典,佛經也。

    〕數上書谏争。

    〔數,所角翻。

    上,時掌翻。

    争,側迸翻。

    〕帝欲之廢之而立張貴妃,會國亡,不果。

     4冬,十月,己亥,立皇子蕃為吳郡王。

     5己未,隋置淮南行省于壽春,〔行省,即行台也。

    〕以晉王廣為尚書令。

     帝遣兼散騎常侍王琬、兼通直散騎常侍許善心聘于隋,〔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隋人留于客館。

    王琬等屢請還,不聽。

    〔還,音旋,又如字。

    為隋主褒美許善心張本。

    〕 甲子,隋以出師,有事于太廟,命晉王廣、秦王俊、清河公楊素皆為行軍元帥。

    〔帥,所類翻。

    〕廣出六合,〔六合本漢堂邑縣之地,江左立秦郡及尉氏縣,後周改秦郡為六合郡。

    隋開皇初,廢郡,改尉氏縣為六合縣。

    〕俊出襄陽,〔秦王俊以山南道行台鎮襄陽;今自襄陽出指漢口。

    〕素出永安,〔素鎮永安,自永安下三峽。

    〕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荊江治江陵,使劉仁恩出師,會楊素東下。

    〕蕲州刺史王世積出蕲春,〔蕲州治蕲春,使王世積出師,自蕲口臨江津。

    蕲,音機,又音其。

    〕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廬州治廬江,使韓擒虎出師,自橫江渡,攻姑孰。

    〕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吳州治廣陵,使賀若弼自瓜洲渡江,攻京口。

    者,人者翻。

    〕青州總管弘農燕榮出東海,〔東海郡,海州。

    青州治益都。

    此蓋使燕榮以青州之師出朐山渡海以攻南沙也。

    燕,因肩翻。

    〕凡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皆受晉王節度。

    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亘數千裡。

    以左仆射高颎為晉王元帥長史,〔帥,所類翻。

    長,知兩翻。

    〕右仆射王韶為司馬,軍中事皆取決焉;區處支度,〔總,昌呂翻。

    度,徒洛翻。

    〕無所凝滞。

     十一月,丁卯,隋主親餞将士;乙亥,至定城,〔述征記:定城去潼關三十裡,夾道各一城。

    〕陳師誓衆。

     6丙子,立皇弟叔榮為新昌王,叔匡為太原王。

     7隋主如河東;〔河東,蒲州。

    〕十二月,庚子,還長安。

     8突厥莫何可汗西擊鄰國,中流矢而卒。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中,竹仲翻。

    卒,子恤翻。

    〕國人立雍虞闾,号颉伽施多那都藍可汗。

    〔為突厥複亂張本。

    颉,戶結翻。

    伽,求迦翻。

    〕 9隋軍臨江,高颎謂行台吏部郎中薛道衡曰:「今茲大舉,江東必可克乎﹖」道衡曰:「克之。

    嘗聞郭璞有言:〔郭璞,晉人,知數之士也。

    〕『江東分王三百年,〔王,于況翻。

    〕複與中國合,』今此數将周,一也。

    〔晉元帝南渡,即王位于建康,歲在于醜,是年,歲在戊申,凡二百七十二年。

    〕主上恭儉勤勞,叔寶荒淫驕侈,二也。

    國之安危在所委任,彼以江總為相,唯事詩酒,拔小人施文慶,委以政事,蕭摩诃、任蠻奴為大将,皆一夫之用耳,三也。

    〔壬蠻奴,即任忠。

    〕我有道而大,彼無德而小,量其甲士不過十萬,〔量,音良。

    〕西自巫峽,東至滄海,分之則勢懸而力弱,聚之則守此而失彼,四也。

    席卷之勢,事在不疑。

    」〔卷,讀日卷。

    〕颎忻然曰:「得君言成敗之理,令人豁然。

    本以才學相期,不意籌略乃爾。

    」〔爾,猶言如此也。

    〕 秦王俊督諸軍屯漢口,為上流節度。

    诏以散騎常侍周羅黃都督巴峽緣江諸軍事以拒之。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楊素引舟師下三峽,軍至流頭灘。

    将軍戚昕以青龍百餘艘,〔【章:十二行本「艘」下有「兵數千人」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守狼尾灘,地勢險峭,隋人患之。

    〔水經注:江水過流頭灘,又東徑古宜昌縣北,又東徑狼尾灘,其地猶在黃牛峽之西。

    杜佑通典曰:狼尾灘,今夷陵郡宜都縣界。

    艘,蘇遭翻。

    峭,七笑翻。

    〕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

    若晝日下船,彼見我虛實,灘流迅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不如以夜掩之。

    」素親帥黃龍數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儀同三司主長襲引步卒自南岸擊昕别栅,大将軍劉仁恩帥甲騎自北岸趣白沙,遲明而至,擊之;昕敗走,悉俘其衆,勞而遣之,〔帥,讀曰率;下同。

    艘,蘇遭翻。

    栅,直革翻。

    騎,奇寄翻。

    趣,七喻翻。

    遲,直二翻。

    勞,力到翻。

    〕秋毫不犯。

     素帥水軍東下,舟舻被江,〔舻,音盧。

    被,皮義翻。

    〕旌甲曜日。

    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皆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江演鎮戍聞隋軍将至,相繼奏聞;施文慶、沈客卿并抑而不言。

     初,上以蕭岩、蕭瓛,梁之宗室,擁衆來奔,心忌之,故遠散其衆,以岩為東揚州刺史,瓛為吳州刺史;〔瓛,戶官翻。

    蕭岩、蕭瓛來奔及出藩事,并見上年。

    〕使領軍任忠出守吳興郡,以襟帶二州。

    〔任,音壬。

    〕陳南平王嶷鎮江州,永嘉王彥鎮南徐州。

    〔江州治尋陽,南徐州治京口,皆緣江重鎮也。

    嶷,魚力翻。

    〕尋召二王赴明年元會,命緣江諸防船艦悉從二王還都,〔艦,戶黯翻。

    〕為威勢以示梁人之來者。

    由是江中無一鬬船,上流諸州兵皆阻楊素軍,不得至。

     湘州刺史晉熙王叔文,〔湘州治長沙。

    〕在職既久,大得人和,上以其據有上流,陰忌之;自度素與群臣少恩,〔度徒洛翻。

    少,詩沼翻。

    〕恐不為用,無可任者,乃擢施文慶為都督、湘州刺史,配以精兵二千,欲令西上;〔上,時掌翻。

    〕仍征叔文還朝。

    〔朝,直遙翻;下同。

    〕文慶深喜其事,然懼出外之後,執事者持己短長,因進其黨沈客卿以自代。

     未發間,二人共掌機密。

    護軍将軍樊毅言于仆射袁憲曰:「京口、采石俱是要地,各須銳兵五千,并出金翅二百,緣江上下,以為防備。

    」〔金翅,船名。

    〕憲及骠騎将軍蕭摩诃皆以為然,〔骠,匹妙翻。

    騎,奇寄翻。

    〕乃與文武群臣共議,請如毅策。

    〔未幾,韓擒虎濟采石,賀若弼拔京口,二道并進,而陳以亡。

    地有所必守,蓋不待智者而後知也。

    〕施文慶恐無兵從己,廢其述職,〔孟子曰:諸侯朝于天日曰述職。

    此以出守藩方為述職。

    〕而客卿又利文慶之任,〔之,往也。

    任,職也。

    之任,往赴所職也。

    〕己得專權,〔文慶與客卿時共掌機密,文慶若出,則客卿得專之。

    〕俱言于朝:「必有論議,不假面陳;但作文啟,即為通奏。

    」〔謂朝臣若必有所陳說,不須面見陳主言之;但文字來,便為聞達。

    為,于僞翻;下内為同。

    〕憲等以為然,二人赍啟入。

    白帝曰:「此是常事,邊城将帥足以當之。

    〔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若出人船,必恐驚擾。

    」 及隋軍臨江,間諜驟至,〔間,古苋翻。

    諜,徒協翻。

    〕憲等殷勤奏請,至于再三。

    文慶曰:「元會将逼,南郊之日,太子多從;〔陳仍梁制,以間歲正月上辛祀天地于南、北二郊,用特牛一。

    蓋來年正月當行此禮,故施文慶雲然。

    從,才用翻。

    〕今若出兵,事便廢阙。

    」帝曰:「今且出兵,若北邊無事,因以水軍從郊,何為不可!」又曰:「如此則聲聞鄰境,〔聞,音問。

    〕便謂國弱。

    」後又以貨動江總,總内為之遊說,〔謂衆言雜進之後,文慶又以貨動江總,使之助己。

    說,輸芮翻。

    〕帝重違其意,〔重,如字。

    〕而迫群官之請,乃令付外詳議。

    總又抑憲等,由是議久不決。

     帝從容謂侍臣曰:「王氣在此。

    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

    〔齊師三來,謂梁敬帝紹泰元年徐嗣徽、任約以齊師襲建康,據石頭。

    太平元年,複襲破采石,與齊蕭軌同入寇,逼建康。

    世祖元嘉元年,齊将劉伯球、慕容恃德助王琳下蕪湖,皆敗。

    周師再來,謂天嘉元年獨孤盛、賀若敦入湘川,臨海王光大元年,宇文直、元定助華皎,皆敗。

    從,千容翻。

    〕彼何為者邪!」都官尚書孔範曰:「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魏文帝化吳,臨江,見江濤洶湧,歎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塹,七豔翻。

    〕今日虜軍豈能飛渡邪!邊将欲作功勞,妄言事急。

    〔将,即亮翻。

    〕臣每患官卑,虜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孔範自謂兼資文武,故大言自詭立功。

    自晉、宋以來,率謂三公為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

    〕或妄言北軍馬死,範曰:「此是我馬,何為而死!」〔言馬若渡江,必不能北歸,将悉為我有,亦大言也。

    〕帝笑以為然,故不為深備,奏伎、縱酒、賦詩不辍。

    〔伎,渠绮翻。

    女樂也。

    〕 10是歲,吐谷渾裨王拓跋木彌〔吐谷渾自亦有拓跋姓。

    裨,音卑。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請以千餘家降隋。

    〔降,戶江翻。

    〕隋主曰:「普天之下,皆是朕臣,朕之撫育,俱存仁孝。

    渾賊惛狂,妻子懷怖,〔怖,普故翻。

    〕并思歸化,自救危亡。

    然叛夫背父,不可收納。

    〔背,蒲妹翻。

    〕又其本意正自避死,今若違拒,又複不仁。

    若更有音信,但宜尉撫,任其自拔,不須出兵應接。

    其妹夫及甥欲來,亦任其意,不勞勸誘也。

    」〔所謂「叛夫背父」、〔妹夫及甥〕,當時必皆有主名,而史不詳紀。

    隋書作「名王拓跋木彌」,「裨王」亦用漢書語。

    背,蒲妹翻。

    誘,羊久翻。

    〕 11河南王移茲裒卒,隋主令其弟樹歸襲統其衆。

    〔移茲裒降隋見上卷高宗太建十三年。

    裒,蒲侯翻。

    卒,子恤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