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氣自斯而盡。
」〔惡,烏路翻。
殭,居良翻。
帑,他朗翻。
藏,徂浪翻。
王,于況翻,又如字。
〕 書奏,上大怒。
頃之,意稍解,遣使謂縡曰:「我欲赦卿,卿能改過不﹖」〔使,疏吏翻。
不,讀曰否。
對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可改。
」上益怒,令宦者李善慶窮治其事,遂賜死獄中。
〔治,直之翻。
〕 上每當郊祀,常稱疾不行,故縡言及之。
17是歲,梁大将軍威昕以舟師襲公安,不克而還。
〔公安,陳荊州治所。
昕,斤翻。
還,音旋,又如字。
〕 隋主征梁主叔父太尉吳王岑入朝,拜大将軍,封懷義公,因留不遣;〔朝,直遙翻。
〕複置江陵總管以監之。
〔隋罷江陵總管,見上卷陳高宗太建十四年。
複,扶又翻。
監,工銜翻。
〕 梁大将軍許世武密以城召荊州刺史宜黃侯慧紀;〔宜黃,古縣,吳立,屬臨州郡,隋并省。
〕謀洩,梁主殺之。
慧紀,高祖之從孫也。
〔從,才用翻。
〕 18隋主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于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五代志:雕陰郡,西魏置綏州。
〕綿曆七百裡,以遏胡冠。
四年〔(丙午、五八六)〕 1梁改元廣運。
2甲子,黨項羌請降于隋。
〔隋書: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自稱猕猴種。
東接臨洮、西平,西距葉護,南北數千裡,每姓别為部落。
黨,底朗翻。
降,戶江翻。
〕 3庚午,隋頒曆于突厥。
〔班曆則禀受正朔矣。
〕 4二月,隋始令刺史上佐每歲暮更入朝,上考課。
〔上佐,謂長史、司馬。
更,工衡翻。
上,時掌翻。
〕 5丁亥,隋複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于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
〔朔方郡,夏州。
複,扶又翻。
〕 6丙申,立皇弟叔谟為巴東王,叔顯為臨江王,叔坦為新會王,叔隆為新甯王。
〔五代志:曆陽郡烏江縣,陳為臨江郡;南海郡新會縣,舊置新會郡;信安郡新興縣,梁置新甯郡。
〕 7庚子,隋大赦。
8三月,己未,洛陽男子高德上書,請隋主為太上皇,傳位皇太子。
帝曰:「朕承天命,撫育蒼生,日旰孜孜,猶恐不逮。
」〔旰,古按翻。
〕豈效近代帝王,傳位于子,自求逸樂者哉!」〔言不效齊武成、周天元也。
樂,音洛。
〕 9夏,四月,己亥,遣周磻等聘于隋。
〔磻,薄官翻。
〕 10五月,丁巳,立皇子莊為會稽王。
〔會,古外翻。
〕 11秋,八月,隋遣散騎常侍裴豪等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12戊申,隋申明公李穆卒,〔隋以李穆能知幾保身,故谥曰明。
卒,子恤翻。
〕葬以殊禮。
13閏月,丁卯,隋太子勇鎮洛陽。
14隋上柱國郕公梁士彥讨尉遲回,〔事見一百七十四卷高宗太建十二年。
尉,纡勿翻。
〕所當必破,代回為相州刺史;〔相,息亮翻。
〕隋主忌之,召還長安。
上柱國杞公宇文忻與隋主少相厚,〔少,詩照翻。
〕善用兵,有威名;隋主亦忌之,以譴去官,〔忻為右領軍大将軍。
〕以〔【章:十二行本「以」作「與」;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柱國舒公劉昉皆被疏遠,〔被,皮義翻。
遠,于願翻。
「以」,當作「與」。
〕閑居無事,頗懷怨望,數相往來,〔數,所角翻。
〕陰謀不軌。
忻欲使士彥于蒲州起兵,〔蒲州,蒲坂,河津之要,去長安三百餘裡。
〕己為内應,士彥之甥裴通預其謀而告之。
帝隐其事,以士彥為晉州刺史,〔晉州,平陽,用武之地。
周、齊兵争,以為重鎮。
〕欲觀其意;士彥忻然,謂昉等曰:「天也!」又請儀同三司薛摩兒為長史,帝亦許之。
後與公卿朝谒,〔朝,直遙翻;下同。
〕帝令左右執士彥、忻、昉于行間,诘之,〔行,戶剛翻。
诘,去吉翻。
〕初猶不伏;捕薛摩兒适至,命之庭對,〔于殿庭面質其事。
〕摩兒具論始末,士彥失色,顧謂摩兒曰:「汝殺我!」丙子,士彥、忻、昉皆伏誅,叔侄、兄弟免死除名。
九月,辛巳,隋主素服臨射殿,命百官射三家資物以為誠。
〔三人者與隋主有舊,又有翼戴之功,而謀為不軌,故為之素服而又以誡百官。
〕 15冬,十月,己酉,隋以兵部尚書楊尚希為禮部尚書。
隋主每旦臨朝,日昃不倦,尚希谏曰:「周文王以憂勤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
〔鄭玄注禮記有是言。
昃,阻力翻。
樂,音洛。
〕願陛下舉大綱,責成宰輔。
繁碎之務,非人主所宜親也。
」帝善之而不能從。
16癸醜,隋置山南道行台于襄州;〔襄州治襄陽,其地在長安南山之南。
〕以秦王俊為尚書令。
俊妃崔氏生男,隋主喜,頒賜群官。
直秘書内省博陵李文博,家素貧,〔曹魏藏書在秘書,中、外三閣,是時秘書已有内外之分矣。
隋氏開獻書之路,召天下工書之士補續殘缺,為正副二本,藏于宮中,其餘以實秘書内外之閣,故置直秘書内省之官。
博陵郡,定州。
〕人往賀之,文博曰:「賞罰之設,功過所存。
今王妃生男,于群官何事,乃妄受賞也!」聞者愧之。
17癸亥,以尚書仆射江總為尚書令,吏部尚書謝軎為仆射。
〔軎,直佑翻。
〕 18十一月,己卯,大赦。
19吐谷渾可汗誇呂在位百年,〔「誇呂」,隋書吐谷渾傳作「呂誇」。
〕屢因喜怒廢殺太子。
後太子懼,謀執誇呂而降;〔降,戶江翻;下同。
〕請兵于隋邊吏,秦州總管河間王弘請以兵應之,〔秦州,天水郡。
河間王弘,隋主從祖弟。
〕隋主不許。
太子謀洩,為誇呂所殺,複立其少子嵬王诃為太子。
〔複,扶又翻;下同。
少,詩照翻。
嵬,五灰翻。
〕壘州刺史杜粲〔五代志:臨洮郡壘川縣,後周置壘州。
宋白曰:以其地山多重壘也。
〕請因其釁而讨之,〔釁,許觐翻。
〕隋主又不許。
是歲,嵬王诃複懼誅,謀帥部落萬五千戶降隋,遣使詣阙,請兵迎之。
〔帥,讀曰率。
使,疏吏翻;下同。
隋主曰:「渾賊風俗,特異人倫,〔言其去人倫,與中國異俗。
〕父既不慈,子複不孝。
朕以德訓人,何有成其惡逆乎!」乃謂使者曰:「父有過失,子當谏争,〔争與诤同,音則迸翻。
〕豈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溥天之下皆朕臣妾,各為善事,即稱朕心。
〔稱,尺證翻。
〕嵬王既欲歸朕,唯教嵬王為臣子之法,不可遠遣兵馬,助為惡事!」〔隋主可謂有君人之言矣。
〕嵬王诃乃止。
祯明元年〔(丁未、五八七)〕 1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
2癸巳,隋主享太廟。
3乙未,隋制諸州歲貢士三人。
4二月,丁巳,隋主朝日于東郊。
〔五代志:禮,天子以春分朝日于東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漢法不俟二分,于東、西郊常以郊泰畤,旦出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
魏文譏其煩亵似家人之事,而以正月朝日于東門之外;前史又以為非時。
及明帝太和元年二月丁亥,朝日于東郊,八月己醜,夕月于西郊,始合于古。
後周以春分朝日于國東門外,為壇如其郊,用特牲,青币,青圭有邸,皇帝乘青辂,及祀官俱青冕,執事者青弁,燔燎如圓丘;秋分夕月于國西門外,為壇于埳中,燔燎,禮如朝日。
隋開皇初,于國東春明門外為壇,每以春分朝日,又于國西開遠門外埳中為壇,每以秋分夕月,牲币與周同。
朝,直遙翻。
〕 5遣兼散騎常侍王亨等聘于隋。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6隋發丁男十萬餘人修長城,二旬而罷。
夏,四月,于揚州開山陽渎以通運。
〔揚州治廣陵,山陽縣屬焉。
按春秋,吳城邗,溝通江、淮。
山陽渎通于廣陵尚矣,隋特開而深廣之,将以伐陳也。
〕 7突厥沙缽略可汗遣其子入貢于隋,因請獵于恒、代之間,〔拓跋氏始都平城,建為代都,置司州及代都尹,後遷洛陽,改司州為恒州,故曰恒、代也。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恒,戶登翻。
〕隋主許之,仍遣人賜以酒食。
沙缽略帥部落再拜受賜。
〔帥,讀曰率。
〕 沙缽略尋卒,隋為之廢朝三日,〔卒,子恤翻。
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
〕遣太常吊祭。
初,沙缽略以其子雍虞闾懦弱,〔懦,乃卧翻,又奴亂翻。
〕遣令立其弟葉護處羅侯。
〔葉護,突厥達官。
〕雍虞闾遣使迎處羅侯,将立之,〔使,疏吏翻;下同。
〕處羅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來,多以弟代兄,〔逸可汗舍其子而立木杆,木杆舍其子而立佗缽,佗缽卒,攝圖、大邏便遂至争國事,并見前。
杆,古按翻。
〕以庶奪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
〔謂大邏便詈辱庵羅,又與沙缽略為敵,達頭又從而助之也。
〕汝當嗣位,我不憚拜汝。
」雍虞闾曰:「叔與我父,共根連體。
我,枝葉也,豈可使根本反從枝葉,叔父屈于卑幼乎!且亡父之命,何可廢也!願叔勿疑!」遣使相讓者五六,處羅侯竟立,是為莫何可汗。
以為莫何可汗。
以雍虞闾為葉護。
遣使上表言狀。
〔可,從刊入聲。
汗,意寒。
使,疏吏翻。
上,時掌翻。
〕 隋使車騎将軍長孫晟持節拜之,〔騎,奇寄翻。
拜莫何為可汗也。
〕賜以鼓吹、幡旗。
〔吹,昌瑞翻。
〕莫何勇而有謀,以隋所賜旗鼓西擊阿波;阿波之衆以為得隋兵助之,多望風降附。
遂生擒阿波,〔降,戶江翻。
考異曰:隋突厥傳前雲「沙缽略西擊阿波,破擒之」,後又雲「處羅侯生擒阿波。
」長孫晟傳曰:「處羅侯因晟奏曰,『阿波為天所滅,與五六千騎在山谷間伏聽诏旨,當取之以獻。
』按前雲「沙缽略破擒之,」「擒」,衍字耳,處羅侯雲「當取以獻」,則是得否未可必,隋安得豫議其死生乎!今從突厥傳後。
〕上書請其死生之命。
〔上,時掌翻。
〕 隋主下其議,〔下,戶嫁翻。
莫何不敢專殺阿波而請命于隋,隋之威令可謂行于突厥矣。
〕樂安公元諧請就彼枭首;〔枭,古堯翻。
〕武陽公李充請生取入朝,〔武陽郡公。
隋之魏州武陽郡也。
朝,直遙
」〔惡,烏路翻。
殭,居良翻。
帑,他朗翻。
藏,徂浪翻。
王,于況翻,又如字。
〕 書奏,上大怒。
頃之,意稍解,遣使謂縡曰:「我欲赦卿,卿能改過不﹖」〔使,疏吏翻。
不,讀曰否。
對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可改。
」上益怒,令宦者李善慶窮治其事,遂賜死獄中。
〔治,直之翻。
〕 上每當郊祀,常稱疾不行,故縡言及之。
17是歲,梁大将軍威昕以舟師襲公安,不克而還。
〔公安,陳荊州治所。
昕,斤翻。
還,音旋,又如字。
〕 隋主征梁主叔父太尉吳王岑入朝,拜大将軍,封懷義公,因留不遣;〔朝,直遙翻。
〕複置江陵總管以監之。
〔隋罷江陵總管,見上卷陳高宗太建十四年。
複,扶又翻。
監,工銜翻。
〕 梁大将軍許世武密以城召荊州刺史宜黃侯慧紀;〔宜黃,古縣,吳立,屬臨州郡,隋并省。
〕謀洩,梁主殺之。
慧紀,高祖之從孫也。
〔從,才用翻。
〕 18隋主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于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五代志:雕陰郡,西魏置綏州。
〕綿曆七百裡,以遏胡冠。
四年〔(丙午、五八六)〕 1梁改元廣運。
2甲子,黨項羌請降于隋。
〔隋書: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自稱猕猴種。
東接臨洮、西平,西距葉護,南北數千裡,每姓别為部落。
黨,底朗翻。
降,戶江翻。
〕 3庚午,隋頒曆于突厥。
〔班曆則禀受正朔矣。
〕 4二月,隋始令刺史上佐每歲暮更入朝,上考課。
〔上佐,謂長史、司馬。
更,工衡翻。
上,時掌翻。
〕 5丁亥,隋複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于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
〔朔方郡,夏州。
複,扶又翻。
〕 6丙申,立皇弟叔谟為巴東王,叔顯為臨江王,叔坦為新會王,叔隆為新甯王。
〔五代志:曆陽郡烏江縣,陳為臨江郡;南海郡新會縣,舊置新會郡;信安郡新興縣,梁置新甯郡。
〕 7庚子,隋大赦。
8三月,己未,洛陽男子高德上書,請隋主為太上皇,傳位皇太子。
帝曰:「朕承天命,撫育蒼生,日旰孜孜,猶恐不逮。
」〔旰,古按翻。
〕豈效近代帝王,傳位于子,自求逸樂者哉!」〔言不效齊武成、周天元也。
樂,音洛。
〕 9夏,四月,己亥,遣周磻等聘于隋。
〔磻,薄官翻。
〕 10五月,丁巳,立皇子莊為會稽王。
〔會,古外翻。
〕 11秋,八月,隋遣散騎常侍裴豪等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12戊申,隋申明公李穆卒,〔隋以李穆能知幾保身,故谥曰明。
卒,子恤翻。
〕葬以殊禮。
13閏月,丁卯,隋太子勇鎮洛陽。
14隋上柱國郕公梁士彥讨尉遲回,〔事見一百七十四卷高宗太建十二年。
尉,纡勿翻。
〕所當必破,代回為相州刺史;〔相,息亮翻。
〕隋主忌之,召還長安。
上柱國杞公宇文忻與隋主少相厚,〔少,詩照翻。
〕善用兵,有威名;隋主亦忌之,以譴去官,〔忻為右領軍大将軍。
〕以〔【章:十二行本「以」作「與」;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柱國舒公劉昉皆被疏遠,〔被,皮義翻。
遠,于願翻。
「以」,當作「與」。
〕閑居無事,頗懷怨望,數相往來,〔數,所角翻。
〕陰謀不軌。
忻欲使士彥于蒲州起兵,〔蒲州,蒲坂,河津之要,去長安三百餘裡。
〕己為内應,士彥之甥裴通預其謀而告之。
帝隐其事,以士彥為晉州刺史,〔晉州,平陽,用武之地。
周、齊兵争,以為重鎮。
〕欲觀其意;士彥忻然,謂昉等曰:「天也!」又請儀同三司薛摩兒為長史,帝亦許之。
後與公卿朝谒,〔朝,直遙翻;下同。
〕帝令左右執士彥、忻、昉于行間,诘之,〔行,戶剛翻。
诘,去吉翻。
〕初猶不伏;捕薛摩兒适至,命之庭對,〔于殿庭面質其事。
〕摩兒具論始末,士彥失色,顧謂摩兒曰:「汝殺我!」丙子,士彥、忻、昉皆伏誅,叔侄、兄弟免死除名。
九月,辛巳,隋主素服臨射殿,命百官射三家資物以為誠。
〔三人者與隋主有舊,又有翼戴之功,而謀為不軌,故為之素服而又以誡百官。
〕 15冬,十月,己酉,隋以兵部尚書楊尚希為禮部尚書。
隋主每旦臨朝,日昃不倦,尚希谏曰:「周文王以憂勤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
〔鄭玄注禮記有是言。
昃,阻力翻。
樂,音洛。
〕願陛下舉大綱,責成宰輔。
繁碎之務,非人主所宜親也。
」帝善之而不能從。
16癸醜,隋置山南道行台于襄州;〔襄州治襄陽,其地在長安南山之南。
〕以秦王俊為尚書令。
俊妃崔氏生男,隋主喜,頒賜群官。
直秘書内省博陵李文博,家素貧,〔曹魏藏書在秘書,中、外三閣,是時秘書已有内外之分矣。
隋氏開獻書之路,召天下工書之士補續殘缺,為正副二本,藏于宮中,其餘以實秘書内外之閣,故置直秘書内省之官。
博陵郡,定州。
〕人往賀之,文博曰:「賞罰之設,功過所存。
今王妃生男,于群官何事,乃妄受賞也!」聞者愧之。
17癸亥,以尚書仆射江總為尚書令,吏部尚書謝軎為仆射。
〔軎,直佑翻。
〕 18十一月,己卯,大赦。
19吐谷渾可汗誇呂在位百年,〔「誇呂」,隋書吐谷渾傳作「呂誇」。
〕屢因喜怒廢殺太子。
後太子懼,謀執誇呂而降;〔降,戶江翻;下同。
〕請兵于隋邊吏,秦州總管河間王弘請以兵應之,〔秦州,天水郡。
河間王弘,隋主從祖弟。
〕隋主不許。
太子謀洩,為誇呂所殺,複立其少子嵬王诃為太子。
〔複,扶又翻;下同。
少,詩照翻。
嵬,五灰翻。
〕壘州刺史杜粲〔五代志:臨洮郡壘川縣,後周置壘州。
宋白曰:以其地山多重壘也。
〕請因其釁而讨之,〔釁,許觐翻。
〕隋主又不許。
是歲,嵬王诃複懼誅,謀帥部落萬五千戶降隋,遣使詣阙,請兵迎之。
〔帥,讀曰率。
使,疏吏翻;下同。
隋主曰:「渾賊風俗,特異人倫,〔言其去人倫,與中國異俗。
〕父既不慈,子複不孝。
朕以德訓人,何有成其惡逆乎!」乃謂使者曰:「父有過失,子當谏争,〔争與诤同,音則迸翻。
〕豈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溥天之下皆朕臣妾,各為善事,即稱朕心。
〔稱,尺證翻。
〕嵬王既欲歸朕,唯教嵬王為臣子之法,不可遠遣兵馬,助為惡事!」〔隋主可謂有君人之言矣。
〕嵬王诃乃止。
祯明元年〔(丁未、五八七)〕 1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
2癸巳,隋主享太廟。
3乙未,隋制諸州歲貢士三人。
4二月,丁巳,隋主朝日于東郊。
〔五代志:禮,天子以春分朝日于東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漢法不俟二分,于東、西郊常以郊泰畤,旦出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
魏文譏其煩亵似家人之事,而以正月朝日于東門之外;前史又以為非時。
及明帝太和元年二月丁亥,朝日于東郊,八月己醜,夕月于西郊,始合于古。
後周以春分朝日于國東門外,為壇如其郊,用特牲,青币,青圭有邸,皇帝乘青辂,及祀官俱青冕,執事者青弁,燔燎如圓丘;秋分夕月于國西門外,為壇于埳中,燔燎,禮如朝日。
隋開皇初,于國東春明門外為壇,每以春分朝日,又于國西開遠門外埳中為壇,每以秋分夕月,牲币與周同。
朝,直遙翻。
〕 5遣兼散騎常侍王亨等聘于隋。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6隋發丁男十萬餘人修長城,二旬而罷。
夏,四月,于揚州開山陽渎以通運。
〔揚州治廣陵,山陽縣屬焉。
按春秋,吳城邗,溝通江、淮。
山陽渎通于廣陵尚矣,隋特開而深廣之,将以伐陳也。
〕 7突厥沙缽略可汗遣其子入貢于隋,因請獵于恒、代之間,〔拓跋氏始都平城,建為代都,置司州及代都尹,後遷洛陽,改司州為恒州,故曰恒、代也。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恒,戶登翻。
〕隋主許之,仍遣人賜以酒食。
沙缽略帥部落再拜受賜。
〔帥,讀曰率。
〕 沙缽略尋卒,隋為之廢朝三日,〔卒,子恤翻。
為,于僞翻。
朝,直遙翻。
〕遣太常吊祭。
初,沙缽略以其子雍虞闾懦弱,〔懦,乃卧翻,又奴亂翻。
〕遣令立其弟葉護處羅侯。
〔葉護,突厥達官。
〕雍虞闾遣使迎處羅侯,将立之,〔使,疏吏翻;下同。
〕處羅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來,多以弟代兄,〔逸可汗舍其子而立木杆,木杆舍其子而立佗缽,佗缽卒,攝圖、大邏便遂至争國事,并見前。
杆,古按翻。
〕以庶奪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
〔謂大邏便詈辱庵羅,又與沙缽略為敵,達頭又從而助之也。
〕汝當嗣位,我不憚拜汝。
」雍虞闾曰:「叔與我父,共根連體。
我,枝葉也,豈可使根本反從枝葉,叔父屈于卑幼乎!且亡父之命,何可廢也!願叔勿疑!」遣使相讓者五六,處羅侯竟立,是為莫何可汗。
以為莫何可汗。
以雍虞闾為葉護。
遣使上表言狀。
〔可,從刊入聲。
汗,意寒。
使,疏吏翻。
上,時掌翻。
〕 隋使車騎将軍長孫晟持節拜之,〔騎,奇寄翻。
拜莫何為可汗也。
〕賜以鼓吹、幡旗。
〔吹,昌瑞翻。
〕莫何勇而有謀,以隋所賜旗鼓西擊阿波;阿波之衆以為得隋兵助之,多望風降附。
遂生擒阿波,〔降,戶江翻。
考異曰:隋突厥傳前雲「沙缽略西擊阿波,破擒之」,後又雲「處羅侯生擒阿波。
」長孫晟傳曰:「處羅侯因晟奏曰,『阿波為天所滅,與五六千騎在山谷間伏聽诏旨,當取之以獻。
』按前雲「沙缽略破擒之,」「擒」,衍字耳,處羅侯雲「當取以獻」,則是得否未可必,隋安得豫議其死生乎!今從突厥傳後。
〕上書請其死生之命。
〔上,時掌翻。
〕 隋主下其議,〔下,戶嫁翻。
莫何不敢專殺阿波而請命于隋,隋之威令可謂行于突厥矣。
〕樂安公元諧請就彼枭首;〔枭,古堯翻。
〕武陽公李充請生取入朝,〔武陽郡公。
隋之魏州武陽郡也。
朝,直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