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五

關燈
」〔匈奴遣子入侍及來朝渭橋,并見漢宣帝紀。

    朝,直遙翻。

    〕 于是命衛王爽等為行軍元帥,〔帥,所類翻。

    〕分八道出塞擊之。

    爽督總管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道,〔自馬邑出塞也。

    〕己卯,與沙缽略可汗遇于白道。

    〔白道在長城北,有白道嶺、白道溪。

    〕李充言于爽曰:「突厥狃于驟勝,〔狃,女久翻。

    〕必輕我而無備,以精兵襲之,何破也。

    」諸将多以為疑,唯長史李徹贊成之,遂與充帥精騎五千掩擊突厥,大破之。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下并同。

    〕沙缽略棄所服金甲,潛草中而遁。

    其軍中無食,粉骨為糧,加以疾疫,死者甚衆。

     幽州總管陰壽帥步騎十〔【章:十二行本「十」作「數」;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萬出盧龍塞,擊高寇,甯。

    寇甯求救于突厥,突厥方禦隋師,不能救。

    庚辰,寶甯棄城奔碛北,〔碛,七迹翻。

    〕和龍諸縣悉平。

    壽設重賞以購寶甯,又遣人離其腹心;寶甯奔契丹,為其麾下所殺。

    〔高寶甯自濟末據和龍,至是敗滅。

    契,欺訖翻,又音契。

    〕 14己醜,郢州城主張子譏遣使請降于隋,〔郢州治江夏,中流之重鎮,今欲降隋,史言陳之邊将已離心。

    使,疏吏翻;下同。

    降,戶江翻。

    〕隋主以和好,不納。

    〔好,呼到翻。

    〕 15辛卯,隋主遣兼散騎常侍薛舒,兼〔【章:十二行本「兼」下有「通直」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散騎常侍王劭來聘。

    劭,松子之子也。

    〔王松年仕齊,為通直散騎侍郎,人在下中。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16癸巳,隋主大雩。

    〔隋雩壇在國南十三裡啟夏門外道左。

    〕 17甲子,〔【張:「子「作「午」。

    】〕突厥遣使入見于隋。

    〔見,賢遍翻。

    〕 18隋改度古尚書為民部,〔度,徒洛翻。

    〕都官尚書為刑部命左仆射判吏、禮、兵三部事,右仆射判民、刑、工三部事。

    發光祿、衛尉、鴻胪寺及都水台。

    〔胪,陵如翻。

    〕 19五月,癸卯,隋行軍總管李晃破突厥于摩那度口。

     20乙巳,梁太子琮入朝于隋,賀遷都。

    〔朝,直遙翻。

    〕 21辛酉,隋主祀方澤。

    〔隋為方丘于宮城之北十四裡。

    〕 22隋秦州總管窦榮定帥九總管步騎三萬出涼州,〔帥,讀曰率。

    〕與突厥阿波可汗相拒于高越原,阿波屢敗。

    榮定,熾之兄子也。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窦熾寺為太傅。

    〕 前上大将軍京兆史萬歲,坐事配敦煌為戍卒,〔敦煌郡,瓜州。

    敦,徒門翻。

    〕詣榮定軍門,請自鹈,榮定素聞其名,見而大刨。

    壬戌,将戰,榮定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

    」突厥許諾,因遣一騎挑戰。

    〔騎,奇寄翻;下同。

    挑,徒了翻。

    〕榮定遣萬歲出應之,萬歲馳斬其首而還。

    〔還,音旋,又如字。

    〕突厥大驚,不敢複戰,〔複,扶又翻。

    〕遂請盟,引軍而去。

     長孫晟時在榮定軍中為偏将,〔将,即亮翻。

    〕使謂阿波曰:「攝圖每來,戰皆大勝。

    阿波纔入,遽即奔敗,此乃突厥之恥也。

    且攝圖之與阿波,兵勢本敵。

    今攝圖日勝,為衆所崇;阿波不利,為國生辱。

    攝圖必當以罪歸阿波,成其宿計,滅北牙矣。

    〔阿波建牙在攝圖之北。

    〕願自量度,〔量,音良。

    度,徒洛翻。

    〕能禦之乎﹖」阿波使至,〔使,疏吏翻;下同。

    〕晟又謂之曰:「今達頭與隋連和,而攝圖不能制,可汗何不依附天子,連結達頭,相合為強,此萬全計也,豈若喪兵負罪,〔喪,息浪翻。

    〕歸就攝圖,受其戮辱邪!」〔邪,音耶。

    〕阿波然之,遣使隋晟入朝。

     沙釮略素忌阿波骁悍;〔朝,直遙翻。

    〕骁,堅堯翻。

    悍,侯旰翻。

    〕自白道敗歸,又聞阿波貳于隋,因先歸,襲擊北牙,大破之,殺阿波之母。

    阿波還,無所歸,西奔達頭。

    達頭大怒,遣阿波師兵而東,〔帥,讀曰率。

    〕其部落歸之者将十萬騎,遂與沙缽略相攻,屢破之,複得故地,兵勢益強。

    貪汗可汗素睦于阿波,沙缽畈奪其罪衆而廢之,貪汗亡奔達頭。

    沙缽略從弟地勤察,〔【張「地勤察」作「地勒察」。

    】〕别統部,落與沙缽略有隙,複以衆叛歸阿波。

    〔從,才用翻。

    複,扶又翻。

    〕連兵不已,各遣使詣長安請和求援。

    隋主皆不許。

     23六月,庚辰,隋行軍總管梁遠破吐谷渾于爾汗山。

    〔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汗,音寒。

    〕 24突厥寇幽州,隋幽州總管廣宗壯公李崇帥步騎三千拒之。

    〔廣宗縣公。

    廣宗,漢古縣,五代志屬清河郡。

    厥,九勿翻。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轉戰十餘日,師人多死,遂保砂城。

    突厥園之,城荒頹,不可守禦,曉夕力戰,又無所食,每夜出掠虜營,得六畜以繼軍糧,〔畜,許又翻。

    〕突厥畏之,厚為其備,每夜中結陳以待之。

    〔陳,讀曰陣;下同。

    〕崇軍苦饑,出辄遇敵,死亡略盡,及明,奔還城者尚百許人,然多重傷,不堪更戰。

    突厥意欲降之,〔降,戶江翻;下同。

    〕遣使謂崇曰:「若來降者,封為特勒。

    」〔特勒,突厥達官。

    新書:突厥子弟曰特勒。

    使,疏吏翻。

    〕崇知不免,令其士卒曰:「崇喪師徒,〔令,力定翻。

    喪,息浪翻。

    〕罪當萬死。

    今日鹈命,以謝國家。

    汝俟吾死,且可降賊,便散走,努力還鄉。

    若見至尊,道崇此意。

    」乃挺刃突陳,複殺二人,〔挺,拔也。

    陳,讀曰陣。

    〕突厥亂射,殺之。

    〔射,而亦翻。

    〕秋,七月,〔【章:十二行本「月」下有「辛醜」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以豫州刺史代人周搖為幽州總管。

    命李崇子敏襲爵。

    〔襲爵廣宗公。

    〕 敏娶樂平公主之女娥英,〔隋主受禅,周天元後改封樂平公主。

    〕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女。

    既慎勿謝。

    」及進見,〔見,賢遍翻。

    〕帝授以儀同及開府,皆不謝。

    帝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于其伲而惜官乎!今授汝柱國。

    」敏乃拜而蹈舞。

     25八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考異曰:隋紀作「七月丁卯」,蓋曆差。

    〕 26長沙王叔堅未之江州,複留為司空,〔複,扶又翻。

    〕實奪之權。

     27壬午,隋遣尚書左仆射高颎出甯州道,内史監虞慶則出原州道,以擊突厥。

    〔五代志:平涼郡,舊置原州。

    監,甲暫翻。

    厥,九勿翻。

    〕 28九月,癸醜,隋大赦。

     29冬,十月,甲戌,隋廢河南道行台省,〔去年二月,陏置河南道行台省。

    〕以秦王俊為秦州總管,隴右諸州盡隸焉。

    〔秦州天水郡。

    〕 30丁酉,立皇弟叔平為湘東王,叔敖為臨賀王,叔宣為陽山王,叔穆為西陽王。

     31戊戌,侍中建日侯徐陵卒。

    〔卒,子恤翻。

    〕 32癸醜,立皇弟叔儉為安南王,叔澄為南郡王,叔興為沅陵王,叔韶為嶽山王,叔純為新興王。

    〔自湘東以下,皆以郡名疏爵,今着後人之,所未能徧知者。

    五代志:始安郡富川縣,舊置臨賀郡。

    熙平郡桂陽縣,梁置陽山郡。

    永安郡黃岡縣.置西陽郡。

    巴陵郡華容縣,舊曰安南,置安南郡。

    沅陵縣,置沅陵郡。

    信安郡新興縣,梁置新興郡。

    嶽山郡阙。

    郡縣志:巴陵,一名天嶽山。

    嶽山蓋即巴陵,以封叔韶。

    沅,音元。

    〕 33十一月,遣散騎常侍周墳、通直散騎常侍袁彥聘于隋。

    帝聞隋主狀貌異人,使彥畫像而歸。

    帝見,大駭曰:「吾不欲見此人。

    」亟命屏之。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亟,紀力翻。

    屏,必郢翻。

    〕 34隋既班律令,〔前年十月,隋行新律。

    〕蘇威屢欲更易事條,〔更,工衡翻;下數更同。

    〕内史令李德林曰:「修律令時,公何不言﹖今始頒行,且宜專守,自非大為民害,不可數更。

    」〔數,所角翻。

    〕 河南道行台兵部尚書楊尚希曰:「竊見當今郡縣,倍多于古。

    或地無百裡,數縣并置;或戶不漢千,二郡分領。

    具僚已衆,資費日多;吏卒增倍,租調歲減;〔調,徒吊翻。

    〕民少官多,〔少,詩沼翻;下同。

    〕十羊九牧。

    今存要去〔上聲。

    〕閑,并小為,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良。

    」〔易,以豉翻。

    〕蘇威亦請廢郡。

    帝從之。

    甲午,悉罷諸郡為州。

     35十二月,乙卯,隋遣兼散騎常侍曹令則、通直散騎常侍魏澹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澹,收之族也。

    〔魏收事齊以文名。

    澹,徒覽翻。

    〕 36丙辰,司空長沙王叔堅免。

    叔堅既失恩,心不自安,乃為厭媚,〔厭,一琰翻。

    〕醮日月以求福。

    或上書告其事,〔考異曰:南史雲:「上陰令人造其厭媚,又令人告之。

    」今從陳書。

    〕帝召叔堅,囚于西省,〔門下省為東省,中書省為西省。

    〕将殺之,令近侍宣敕數之。

    〔數,責其罪也。

    數,所具翻,又所主翻。

    〕叔堅對曰:「臣之本心,非有他故,但欲求親媚耳。

    臣既犯天憲,罪當萬死。

    臣死之日,必見叔陵,願宣诏,責之于九泉之下。

    」帝乃赦之,免官而已。

    〔因叔堅之言,始念其擁護之功。

    此豈少恩而已哉﹖不明故爾。

    〕 37隋以上柱國窦榮定為右武衛大将軍。

    榮定妻,隋主姊安成公主也。

    隋主欲以榮定為三公,辭曰:「衛、霍、梁、鄧,若少自貶損,不至覆宗。

    」帝乃止。

    〔四姓皆漢外戚也。

    衛氏夷于武帝之末,霍族赤于宣帝之時,桓帝怒而梁宗誅滅,安帝長而鄧門衰廢,事并見漢紀。

    少,詩沼翻。

    〕 帝以李穆功大,诏曰:「法備小人,不防君小。

    太師申公,自令雖有罪,但非謀逆,縱有百死,終不推問。

    」 禮部尚書牛弘請立明堂,帝以時事草創,不許。

     帝覽刑部奏,斷獄數猶至萬,〔斷,丁亂翻。

    〕以為律尚嚴密,故人多陷罪。

    又敕蘇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千餘條,唯定留五百條,凡十二卷。

    〔一曰名例,二曰衛禁,三曰職制,四曰戶婚,五曰貛庫,六曰擅興,七曰賊盜,八曰鬬訟,九曰詐僞,十曰雜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斷獄。

    〕自是刑網簡要,疏而不失。

    仍置律博士弟子員。

    〔大理寺之屬有律博士八人。

    〕 38隋主以長安倉廪尚虛,是歲,诏西自薄、陝,東至衛、汴,〔河東郡,蒲州。

    恒農郡,陝州。

    汲郡,衛州。

    陳留郡,汴州。

    陝,式冉翻。

    汴,皮變翻。

    〕水次十三州,募丁運米。

    〔華、陝、谷、洛、管、汴、汾、晉、蒲、绛、懷、衛、相,凡十三州。

    〕又于衛州置黎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五代志:京兆郡鄭縣,後魏置東雍州,并華山郡西魏改曰華州。

    華,戶化翻。

    〕轉相灌輸。

    〔輸,平聲。

    〕漕關東及汾、晉之粟以給長安。

    〔水運曰漕。

    關東,自函谷關以東州郡。

    五代志:文城郡,東魏置南汾州,後周改為汾州。

    晉州臨汾郡,舊平陽郡也。

    漕,在到翻。

    〕 時刺史多任武将,類不稱職。

    〔将,即亮翻;下同。

    稱,尺證翻。

    〕治書侍禦史柳彧上表曰:〔治,直之翻。

    上,時掌翻。

    〕「昔漢光武與二十八将,披荊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後,無所任職。

    〔事見漢光武紀。

    〕伏見诏書,以上柱國和千小為杞州刺史。

    〔五代志:梁郡雍丘縣,隋置杞州。

    〕千子前任趙州,〔趙州時治廣阿。

    〕百姓歌之曰:『老禾不早殺,〔今人猶呼割稻為殺稻。

    〕餘種穢良田。

    』〔種,章勇翻。

    〕千子,弓馬武用,是其所長;治民麘衆,非其所解。

    〔治,直之翻。

    解,戶買翻,曉也。

    如謂優老尚年,〔尚,尊也,高也。

    〕自可厚賜金帛;若令刺舉,〔漢置刺史,掌刺舉郡縣吏,故雲然。

    〕所損殊大。

    」帝善之。

    千子竟免。

     彧見上勤于聽受,百僚秦請,多有煩碎,上疏谏曰:「臣聞上古聖帝,莫過唐、虞,不為叢脞,是謂欽明。

    〔書:元首叢脞哉。

    孔安國曰:叢脞,細碎無大略。

    馬雲:叢,總也;脞,小也。

    堯典曰:放勳欽明文思。

    脞,倉果翻。

    〕舜任五臣,〔孔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孔安國曰:五臣,禹、稷、契、臯陶、伯益。

    〕堯咨四嶽,〔孔安國曰:四嶽,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嶽之諸侯。

    〕垂拱無為,天下以治。

    〔治,直吏翻;下同。

    〕所謂勞于求賢,逸于任使。

    比見陛下留心治道,〔比,毗至翻。

    治,直吏翻。

    〕無憚疲勞,亦由群官懼罪,不能自決,取判天旨,〔判,決也。

    〕聞奏過多。

    乃至營造細小之事,出給輕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

    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旰,古按翻,日晏也。

    夜分,半夜也。

    〕動以文簿憂勞聖躬。

    伏願察臣至言,少減煩務,〔少,詩沼翻。

    〕若經國大事,非臣下裁斷者,伏願詳決,〔斷,丁亂翻。

    〕自餘細務,責成所司;則聖體盡無疆之壽,臣下蒙覆育之賜。

    」〔覆,敷救翻。

    〕上覽而嘉之,因曰:「柳彧直士,國之寶也。

    」 彧上近世風俗,每正月十五夜,然燈遊戲,奏請禁之,〔上元燃燈,或雲以漢祠太一自昏至晝故事,此說非也。

    梁簡文帝有列燈詩,陳後主有光璧殿遙詠山燈詩,則柳彧所謂近世風俗是也。

    〕曰:「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望夜,月之十五夜也。

    月旦以日月合,謂之朔,十五夜以日月相望,謂之望。

    〕充街塞陌,〔塞,悉則翻。

    〕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赀破産,競此一時。

    盡室并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缁素不分。

    穢行因此而成,盜賊由斯而起,〔觀此,則上元遊戲之弊,其來久矣。

    後之當路者,能不惑于世俗,奮然革之,亦所謂豪傑之士也。

    〕因循弊風,曾無先覺。

    無益于化,實損于民,請頒天下,并即禁斷。

    」〔斷,音短。

    〕诏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