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陳紀八〔上章困敦(庚子),一年。
〕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 太建十二年〔(庚子、五八○)〕 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廟。
〔史言周天元既以朝政授其子而猶主祭祀。
〕 2戊戌,以左衛将軍任忠為南豫州刺史,〔此時南豫州治宣城。
任,音壬。
〕督緣江軍防事。
3乙卯,周稅入市者人一錢。
4二月,甯巳,周天元幸露門學,釋奠。
〔周露門學,在門左右塾。
古者仲春、仲秋,皆以上丁釋奠于先聖、先師。
鄭玄曰:釋奠者,設薦馔酌奠而已。
〕 5戊午,突厥入貢于周,且迎千金公主。
〔周許以千金公主妻突厥,事始上卷上年。
厥,九勿翻。
〕 6乙醜,周天元改制為天制,敕為天敕。
〔制者,大賞罰、大除授、赦宥、慮囚、慰勞用之;敕者,廢置州縣、增減官吏、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官、發兵、施行百官奏請、戒約臣不皆用之;皆宣署申覆而後行。
〕壬午,尊天元皇太後為天元上皇太後,天皇太後為天元聖皇太後。
〔二太後,天元嫡母阿史那氏、所生母李氏也。
〕癸未,诏楊石與三後皆稱太皇後,〔三後,朱鹹、元後、陳後也。
〕司馬後直稱皇後。
〔司馬後,正陽宮皇後也。
〕 行軍總管杞公亮,天元之從祖兄也。
〔天元從祖,宇文泰之兄弟也。
從,才用翻。
〕其子西陽公溫妻尉遲氏,蜀公迥之孫,〔尉,纡勿翻。
〕有美色,以宗婦入朝,天元飲之酒,逼而淫之。
〔朝,直遙翻。
飲,于禁翻。
〕亮聞之,懼;三月,軍還,至豫州,〔自淮南還軍。
豫州治汝南。
還,音施,又音如字。
〕密謀襲韋孝寬,并其衆,〔韋孝寬,征南行軍元帥。
帥,所類翻。
〕推諸父為主,〔諸父,謂趙王招兄弟。
〕鼓行而西。
亮國官茹寬知其謀,〔諸國公各有國官。
茹,姓也。
後魏書,普六茹,後改為茹氏。
餘按太和之,時南齊有茹法亮,蓋南國自有茹氏。
今茹寬既仕于北國,恐出于普六茹氏。
茹,音如。
〕先告孝寬,孝寬潛設備。
亮夜将數百騎襲孝寬營,〔将,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
騎,奇寄翻。
〕不克而走戊子,孝寬追斬之,溫亦坐誅。
天元即召其妻入宮,拜長貴妃。
〔長,知兩翻。
〕辛卯,立亮弟永昌公椿為杞公。
7周天元如同州,增候正、前驅、式道候為三百六十重,〔候正,主候望。
前驅,先驅也。
代道候,在大駕前。
重,直龍翻。
〕自應門至于赤岸澤,〔鄭玄曰:天子五門,臯、庫、雉、應、路。
詩雲:乃立應門,應門将将。
赤岸澤,在長安北,同州南,道裡蓋适中。
〕數十裡間,幡旗相蔽,音樂俱作,又令虎贲持钑馬上,稱,警跸。
〔贲,音奔。
钑,色立翻,戟也,鋋也。
警,戒也,戒人以車駕将至也。
跸,跸止行人也。
〕乙未,改同州宮為成天宮。
庚子,還長安。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诏天台侍衛之官,皆着五色及紅、。
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着,則略翻。
緣,以絹翻。
五代志,以錦绮缋繡為緣。
〕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
〔五代志:後周之制,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餘常服曰私衣。
隋、唐以下,有朝服,有公服。
朝服曰具,公服曰從省服。
間,巿苋翻。
〕壬寅,诏内外命婦皆執笏,〔後周之制,内外命婦各有命服,未嘗執笏也。
〕其拜宗廟及天台,皆俛伏如男子。
〔俛,音免。
〕 天元将立五皇後,以問小宗伯狄道辛彥之。
〔五代志:狄道縣屬金城郡。
〕對曰:「皇後與天子敵體,不宜有五。
」太學博士西城何妥曰:「昔帝喾四妃,虞舜二妃。
先代之數,何常之有!」〕博士,秦官。
漢置五經博士,即太學博士也。
晉武帝立國子學,置博士一人,遂有國子博士、太學博士之分。
西城郡時置金州。
帝王紀雲:帝喾四妃: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次妃娵訾氏,曰常義。
列女傳雲:舜二妃,堯之二女,萬女曰娥皇,次曰女英。
史言何妥曲學以阿世,不可以訓。
喾,苦沃翻。
嫄,音原。
娵,遵須翻。
訾,子斯翻。
妥,他果翻。
〕帝大悅,免彥之官。
甲辰,诏曰:「坤儀比德,土數惟五,四太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太皇後一人。
」于是以陳氏為天中太皇後,尉遲妃為天左太皇後。
〔陳氏,山提之女;尉遲氏,宇文溫之妻。
尉,纡勿翻。
〕又造下帳五,使五皇後各居其一,實宗廟祭器于前,自讀祝版而祭之。
〔下帳,山陵中便房所用。
此所謂下帳,蓋周天元以自所居者為上帳,五皇後所居者為下帳也。
祝版,所以祝鬼神。
〕又以五辂載婦人,自帥左右步從。
〔按古制有五辂。
後周之制,皇帝之辂十有二等,皇後之車十有二等,亦曰辂。
下至三妃、三公、三公夫人之辂,皆九,至上媛婦、中大夫孺人,其辂五。
天元雖淫侈無道,何至以古之五辂載婦人,其實用暖婦以下所乘五辂耳。
五辂,謂玄辂、夏缦、墨車、輚車也。
帥,讀曰率。
從,才用翻。
〕又好倒懸雞及碎瓦于車上,觀其号呼以為樂。
〔好,呼到翻。
号,戶高翻。
樂,音洛。
〕 8夏,四月,癸亥,尚書左仆射陸繕卒。
〔卒,子恤翻。
〕 9己巳,周天元祠太廟;己卯,大雩;壬午,辛仲山祈雨;〔顔師古曰:仲山,即今九嵕山之東仲山是也。
括地志:仲山在雍州雲陽縣西十五裡。
甲申,還宮,令京城士女于衢巷作樂迎候。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令,力丁翻。
〕 10五月,癸巳,以尚書右仆射晉安王伯恭為仆射。
11周楊石性柔婉,不勡忌,四皇後及嫔、禦等,鹹愛而迎之。
〔嫔,内官九嫔也。
嫔,婦也,能行婦道者也。
禦,侍也,進也,進禦于君者也。
嫔,毗賓翻。
〕天元昏暴滋甚,喜怒乘度,嘗譴後,欲加之罪。
後進止詳閑,辭色不撓,〔譴,诘戰翻。
詳,審也,谛也。
閑,暇也,習也。
撓,曲也,又動亂也。
撓,女巧翻,又女教翻。
〕天元大怒,遂賜後死,逼令引訣,〔漢書多作「引決」,謂引分自裁也。
訣,别也。
令,力丁翻。
〕後母獨孤氏〔獨孤氏,信之女也。
〕詣合陳謝,叩頭流血,然後得免。
後父大前疑堅,位望隆重,天元忌之,嘗因忿謂後曰:「必族滅爾家!」因召堅,謂左右曰:「色動,即殺之。
」堅至,神色自若,乃止。
内史上大夫鄭譯,與堅少同學,〔少,詩照翻。
〕奇堅相表,〔相,息亮翻。
〕傾心相結。
堅既為帝忌,情不自安,嘗在永巷,〔永巷,宮中長巷。
〕私于譯曰:〔身事不敢昌言之,故曰私。
〕「久願出藩,公所悉也,〔出藩,謂出補外藩。
悉,谙究也。
〕,願少留意!」〔少,詩沼翻。
〕釋曰:「以公德望,天下歸心。
欲求多福,豈敢忘也!〔鄭譯被寵于天元為如何,天元無恙而與楊堅于宮中私言,至及于此,小人傾覆,何可托邪!〕謹即言之。
」 天元将遣譯人寇,譯請元帥。
〔帥,所類翻。
〕天元曰:「卿意如何﹖」對曰:「若定江東,自非懿戚重臣,〔懿,專久而美也,大也。
〕無以鎮撫,可令随公行,〔以楊爵稱之。
〕且為,壽陽總管以督軍事。
」天元從之。
己醜,以堅為揚州總管,使譯發兵會壽陽。
〔壽陽屬南則為豫州,屬北則為揚州。
〕将行,會堅暴有足疾,不果行。
〔先無此疾而忽有此疾曰暴。
暴,猝暴也。
〕 甲午夜,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不豫而還。
〔還,音旋,又如字。
〕小禦正博陵劉昉,素以猝谄得幸于天元,〔杜佑曰:周禦正屬天官。
禦正,中大夫,五命。
小禦正,下大夫,四命。
昉,分罔翻。
猝,古巧翻猾也。
〕與禦,止中大夫顔之儀并見親信。
天元召昉、欴儀入卧内,欲屬以後事天元瘖,不複能言。
〔寝室謂之卧内。
屬,之欲翻。
瘖,于今翻。
複,如字,又扶又翻。
〕昉見靜帝幼沖,〔沖,亦幼也。
周成王率稱「沖人」、「沖子」。
〕以楊堅後父,有重名,遂與領仕史鄭譯、〔鄭譯以内史上大夫領仕史。
〕禦飾太夫柳裘、〔周置禦飾大夫,掌禦飾;其禦服又置司服掌之。
〕内史大夫杜陵韋劚、〔杜陵,漢、晉皆屬京兆,後隋并入京兆大興縣,其地在隋、唐長安城南。
劚,與谟同。
〕禦正下士那皇甫績〔朝那縣,屬安定郡。
後周下士,二命。
〕謀引堅輔政,堅固辭,不敢當;昉曰:「公若為,速為之;不為,昉自為也。
」堅乃從之,稱受诏居中侍疾。
裘,惔之孫也。
〔柳惔,柳元景之從孫,世隆之子,世仕江南。
江陵陷,柳,氏入關中,遂臣于周。
惔,徒甘翻。
〕 是日,帝殂。
〔年二十二。
殂,祚乎翻。
〕秘不發喪。
昉、譯矯诏以堅總知中外兵馬事。
〔考異曰:周帝紀:「乙未,帝不豫,還宮,诏堅入侍疾。
丁未,追五王入朝。
己酉,大漸,昉、譯矯制以堅受遺輔政。
是日,帝崩。
」按堅以變起倉猝,故得矯命當國。
若自乙未至己酉,凡十五日,事安得不洩!今從隋帝紀。
〕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不從。
昉等草诏署訖,逼之儀聯署,之儀厲聲曰:「主上升遐,〔記曲禮:告喪曰天王登假。
鄭玄曰:登,上也;假,已也。
上已者,言若仙去雲耳。
登,猶升也。
假,與遐同,音霞。
〕嗣子仲幼,〔靜帝時年八歲。
〕阿衡之任,〔商相伊尹輔太甲,稱阿衡。
孔安國傳曰:阿,倚;衡,平。
〕宜在宗英。
才過人曰英。
宗英,宗室之中其才過人者。
〕方今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
〔趙王,謂趙王招,于靜帝諸大父行中,其年最長。
長,知兩翻。
膺,當也。
〕公等備受朝恩,〔朝,直遙翻。
〕當思盡忠報國,柰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老子:天下神哭器,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注雲:大寶之位,是天地
〕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 太建十二年〔(庚子、五八○)〕 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廟。
〔史言周天元既以朝政授其子而猶主祭祀。
〕 2戊戌,以左衛将軍任忠為南豫州刺史,〔此時南豫州治宣城。
任,音壬。
〕督緣江軍防事。
3乙卯,周稅入市者人一錢。
4二月,甯巳,周天元幸露門學,釋奠。
〔周露門學,在門左右塾。
古者仲春、仲秋,皆以上丁釋奠于先聖、先師。
鄭玄曰:釋奠者,設薦馔酌奠而已。
〕 5戊午,突厥入貢于周,且迎千金公主。
〔周許以千金公主妻突厥,事始上卷上年。
厥,九勿翻。
〕 6乙醜,周天元改制為天制,敕為天敕。
〔制者,大賞罰、大除授、赦宥、慮囚、慰勞用之;敕者,廢置州縣、增減官吏、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官、發兵、施行百官奏請、戒約臣不皆用之;皆宣署申覆而後行。
〕壬午,尊天元皇太後為天元上皇太後,天皇太後為天元聖皇太後。
〔二太後,天元嫡母阿史那氏、所生母李氏也。
〕癸未,诏楊石與三後皆稱太皇後,〔三後,朱鹹、元後、陳後也。
〕司馬後直稱皇後。
〔司馬後,正陽宮皇後也。
〕 行軍總管杞公亮,天元之從祖兄也。
〔天元從祖,宇文泰之兄弟也。
從,才用翻。
〕其子西陽公溫妻尉遲氏,蜀公迥之孫,〔尉,纡勿翻。
〕有美色,以宗婦入朝,天元飲之酒,逼而淫之。
〔朝,直遙翻。
飲,于禁翻。
〕亮聞之,懼;三月,軍還,至豫州,〔自淮南還軍。
豫州治汝南。
還,音施,又音如字。
〕密謀襲韋孝寬,并其衆,〔韋孝寬,征南行軍元帥。
帥,所類翻。
〕推諸父為主,〔諸父,謂趙王招兄弟。
〕鼓行而西。
亮國官茹寬知其謀,〔諸國公各有國官。
茹,姓也。
後魏書,普六茹,後改為茹氏。
餘按太和之,時南齊有茹法亮,蓋南國自有茹氏。
今茹寬既仕于北國,恐出于普六茹氏。
茹,音如。
〕先告孝寬,孝寬潛設備。
亮夜将數百騎襲孝寬營,〔将,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
騎,奇寄翻。
〕不克而走戊子,孝寬追斬之,溫亦坐誅。
天元即召其妻入宮,拜長貴妃。
〔長,知兩翻。
〕辛卯,立亮弟永昌公椿為杞公。
7周天元如同州,增候正、前驅、式道候為三百六十重,〔候正,主候望。
前驅,先驅也。
代道候,在大駕前。
重,直龍翻。
〕自應門至于赤岸澤,〔鄭玄曰:天子五門,臯、庫、雉、應、路。
詩雲:乃立應門,應門将将。
赤岸澤,在長安北,同州南,道裡蓋适中。
〕數十裡間,幡旗相蔽,音樂俱作,又令虎贲持钑馬上,稱,警跸。
〔贲,音奔。
钑,色立翻,戟也,鋋也。
警,戒也,戒人以車駕将至也。
跸,跸止行人也。
〕乙未,改同州宮為成天宮。
庚子,還長安。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诏天台侍衛之官,皆着五色及紅、。
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着,則略翻。
緣,以絹翻。
五代志,以錦绮缋繡為緣。
〕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
〔五代志:後周之制,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餘常服曰私衣。
隋、唐以下,有朝服,有公服。
朝服曰具,公服曰從省服。
間,巿苋翻。
〕壬寅,诏内外命婦皆執笏,〔後周之制,内外命婦各有命服,未嘗執笏也。
〕其拜宗廟及天台,皆俛伏如男子。
〔俛,音免。
〕 天元将立五皇後,以問小宗伯狄道辛彥之。
〔五代志:狄道縣屬金城郡。
〕對曰:「皇後與天子敵體,不宜有五。
」太學博士西城何妥曰:「昔帝喾四妃,虞舜二妃。
先代之數,何常之有!」〕博士,秦官。
漢置五經博士,即太學博士也。
晉武帝立國子學,置博士一人,遂有國子博士、太學博士之分。
西城郡時置金州。
帝王紀雲:帝喾四妃: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次妃娵訾氏,曰常義。
列女傳雲:舜二妃,堯之二女,萬女曰娥皇,次曰女英。
史言何妥曲學以阿世,不可以訓。
喾,苦沃翻。
嫄,音原。
娵,遵須翻。
訾,子斯翻。
妥,他果翻。
〕帝大悅,免彥之官。
甲辰,诏曰:「坤儀比德,土數惟五,四太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太皇後一人。
」于是以陳氏為天中太皇後,尉遲妃為天左太皇後。
〔陳氏,山提之女;尉遲氏,宇文溫之妻。
尉,纡勿翻。
〕又造下帳五,使五皇後各居其一,實宗廟祭器于前,自讀祝版而祭之。
〔下帳,山陵中便房所用。
此所謂下帳,蓋周天元以自所居者為上帳,五皇後所居者為下帳也。
祝版,所以祝鬼神。
〕又以五辂載婦人,自帥左右步從。
〔按古制有五辂。
後周之制,皇帝之辂十有二等,皇後之車十有二等,亦曰辂。
下至三妃、三公、三公夫人之辂,皆九,至上媛婦、中大夫孺人,其辂五。
天元雖淫侈無道,何至以古之五辂載婦人,其實用暖婦以下所乘五辂耳。
五辂,謂玄辂、夏缦、墨車、輚車也。
帥,讀曰率。
從,才用翻。
〕又好倒懸雞及碎瓦于車上,觀其号呼以為樂。
〔好,呼到翻。
号,戶高翻。
樂,音洛。
〕 8夏,四月,癸亥,尚書左仆射陸繕卒。
〔卒,子恤翻。
〕 9己巳,周天元祠太廟;己卯,大雩;壬午,辛仲山祈雨;〔顔師古曰:仲山,即今九嵕山之東仲山是也。
括地志:仲山在雍州雲陽縣西十五裡。
甲申,還宮,令京城士女于衢巷作樂迎候。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令,力丁翻。
〕 10五月,癸巳,以尚書右仆射晉安王伯恭為仆射。
11周楊石性柔婉,不勡忌,四皇後及嫔、禦等,鹹愛而迎之。
〔嫔,内官九嫔也。
嫔,婦也,能行婦道者也。
禦,侍也,進也,進禦于君者也。
嫔,毗賓翻。
〕天元昏暴滋甚,喜怒乘度,嘗譴後,欲加之罪。
後進止詳閑,辭色不撓,〔譴,诘戰翻。
詳,審也,谛也。
閑,暇也,習也。
撓,曲也,又動亂也。
撓,女巧翻,又女教翻。
〕天元大怒,遂賜後死,逼令引訣,〔漢書多作「引決」,謂引分自裁也。
訣,别也。
令,力丁翻。
〕後母獨孤氏〔獨孤氏,信之女也。
〕詣合陳謝,叩頭流血,然後得免。
後父大前疑堅,位望隆重,天元忌之,嘗因忿謂後曰:「必族滅爾家!」因召堅,謂左右曰:「色動,即殺之。
」堅至,神色自若,乃止。
内史上大夫鄭譯,與堅少同學,〔少,詩照翻。
〕奇堅相表,〔相,息亮翻。
〕傾心相結。
堅既為帝忌,情不自安,嘗在永巷,〔永巷,宮中長巷。
〕私于譯曰:〔身事不敢昌言之,故曰私。
〕「久願出藩,公所悉也,〔出藩,謂出補外藩。
悉,谙究也。
〕,願少留意!」〔少,詩沼翻。
〕釋曰:「以公德望,天下歸心。
欲求多福,豈敢忘也!〔鄭譯被寵于天元為如何,天元無恙而與楊堅于宮中私言,至及于此,小人傾覆,何可托邪!〕謹即言之。
」 天元将遣譯人寇,譯請元帥。
〔帥,所類翻。
〕天元曰:「卿意如何﹖」對曰:「若定江東,自非懿戚重臣,〔懿,專久而美也,大也。
〕無以鎮撫,可令随公行,〔以楊爵稱之。
〕且為,壽陽總管以督軍事。
」天元從之。
己醜,以堅為揚州總管,使譯發兵會壽陽。
〔壽陽屬南則為豫州,屬北則為揚州。
〕将行,會堅暴有足疾,不果行。
〔先無此疾而忽有此疾曰暴。
暴,猝暴也。
〕 甲午夜,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不豫而還。
〔還,音旋,又如字。
〕小禦正博陵劉昉,素以猝谄得幸于天元,〔杜佑曰:周禦正屬天官。
禦正,中大夫,五命。
小禦正,下大夫,四命。
昉,分罔翻。
猝,古巧翻猾也。
〕與禦,止中大夫顔之儀并見親信。
天元召昉、欴儀入卧内,欲屬以後事天元瘖,不複能言。
〔寝室謂之卧内。
屬,之欲翻。
瘖,于今翻。
複,如字,又扶又翻。
〕昉見靜帝幼沖,〔沖,亦幼也。
周成王率稱「沖人」、「沖子」。
〕以楊堅後父,有重名,遂與領仕史鄭譯、〔鄭譯以内史上大夫領仕史。
〕禦飾太夫柳裘、〔周置禦飾大夫,掌禦飾;其禦服又置司服掌之。
〕内史大夫杜陵韋劚、〔杜陵,漢、晉皆屬京兆,後隋并入京兆大興縣,其地在隋、唐長安城南。
劚,與谟同。
〕禦正下士那皇甫績〔朝那縣,屬安定郡。
後周下士,二命。
〕謀引堅輔政,堅固辭,不敢當;昉曰:「公若為,速為之;不為,昉自為也。
」堅乃從之,稱受诏居中侍疾。
裘,惔之孫也。
〔柳惔,柳元景之從孫,世隆之子,世仕江南。
江陵陷,柳,氏入關中,遂臣于周。
惔,徒甘翻。
〕 是日,帝殂。
〔年二十二。
殂,祚乎翻。
〕秘不發喪。
昉、譯矯诏以堅總知中外兵馬事。
〔考異曰:周帝紀:「乙未,帝不豫,還宮,诏堅入侍疾。
丁未,追五王入朝。
己酉,大漸,昉、譯矯制以堅受遺輔政。
是日,帝崩。
」按堅以變起倉猝,故得矯命當國。
若自乙未至己酉,凡十五日,事安得不洩!今從隋帝紀。
〕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不從。
昉等草诏署訖,逼之儀聯署,之儀厲聲曰:「主上升遐,〔記曲禮:告喪曰天王登假。
鄭玄曰:登,上也;假,已也。
上已者,言若仙去雲耳。
登,猶升也。
假,與遐同,音霞。
〕嗣子仲幼,〔靜帝時年八歲。
〕阿衡之任,〔商相伊尹輔太甲,稱阿衡。
孔安國傳曰:阿,倚;衡,平。
〕宜在宗英。
才過人曰英。
宗英,宗室之中其才過人者。
〕方今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
〔趙王,謂趙王招,于靜帝諸大父行中,其年最長。
長,知兩翻。
膺,當也。
〕公等備受朝恩,〔朝,直遙翻。
〕當思盡忠報國,柰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老子:天下神哭器,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注雲:大寶之位,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