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三

關燈
驕侈彌甚,務自尊大,無所顧憚,國之儀典,率情變更。

    〔更,工衡翻。

    〕每對臣下自稱為天,用樽、彜、珪、瓒以飲食。

    〔周禮有六尊、六彜,尊有罍而彜有舟。

    鄭玄曰:彜,亦尊也。

    郁鬯日彜。

    彜,法也,言為尊之法。

    鄭衆曰:于圭頭為器,可以挹鬯祼祭,謂之瓒。

    瓒,藏旱翻。

    〕令群臣朝天台者,緻齋三日,清身一日。

    〔朝,直遙翻。

    〕既自比上帝,不欲群臣同己,常自帶绶,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绶者,并令去之。

    〔五代志:古者君臣佩玉,绶者所以貫佩相承受也。

    又上下施韨,如蔽膝。

    五霸之後,戰兵不息,佩非兵器,韨非戰儀,于是解去佩、韨,留其系襚而已。

    韨、佩既廢,秦乃以采組連結于襚,又謂之绶。

    周制:皇帝組绶,以蒼,以青,以朱,以黃,以白,以玄,以纁,以紅,以紫,以緅,以碧,以綠,十有二色。

    諸王及王雲公九色,自黃以下;王公以下,以差降殺。

    通天冠,古制高九寸,正豎頂,少斜卻,乃直下鐵為卷梁,前有展筩,冠前加金博山述。

    加金附蟬者,乃侍中、常侍所冠武戒也。

    史皆言天元之率意自尊。

    绶,音受。

    冠通之冠,古玩翻。

    令,力丁翻。

    去,羌呂翻。

    〕不聽人有「天」、「高」、「上」、「大」之稱,〔稱,尺證翻。

    〕官名有犯,皆改之。

    改姓高者為「姜」,齊太公之後,食采于高,因以為氏,本姜姓也,使改從本姓。

    〕九族稱高祖者為「長祖」。

    〔長,知兩翻。

    〕又令天下車皆以渾木為軜。

    〔渾,戶本翻。

    〕禁天下婦人不得施粉黛,〔紛以傅面,黛以填額、畫眉。

    〕自非宮人,皆黃眉墨妝。

     每召侍臣論議,唯欲興造變革,未嘗言及政事。

    遊戲無常,出入不節,羽儀仗衛,晨出夜還,〔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陪侍之官,皆不堪命。

    自公卿以下,常被楚撻。

    每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謂之「天杖」,〔被,皮義翻;下同。

    捶,止橤翻。

    〕其後又加至二百四十。

    宮人内職亦如之,後、妃、嫔、禦,雖被寵幸,亦多杖背。

    于是内外恐怖,〔怖,蒲布翻。

    〕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重足而立,屏氣積郁而不敢息。

    重,直龍翻。

    累,力委翻。

    〕以逮于終。

     9戊子,周以越王盛為太保,尉遲迥為大前疑,代王達為大右弼。

     辛卯,徙邺城石經于洛陽。

    〔尉,纡勿翻。

    漢靈帝時,蔡邕立石經于太學講堂前,一曰:立于鴻都門。

    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高澄遷飲于邺,周今複徙之洛陽。

    〕诏:「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并受東京六府處分。

    」〔相,息亮翻。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 三月,庚申,天元還長安,大陳軍伍,親擐甲冑,〔擐,音宦。

    〕人自青門,靜帝備法駕以從。

    〔青門,漢長安城東出南來第三門也。

    門色青,故名青門。

    法駕,次于大駕。

    從,才用翻。

    〕 夏,四月,壬戌朔,立妃朱氏為天帝後。

    後,吳人,本出寒微,生靜帝,長于天元十餘歲,〔長,知兩翻。

    〕疏賤無寵,以靜帝故,特尊之。

     乙巳,周主祠太廟。

    壬午,大醮于王武殿。

     五月,〔【章:十二行本「月」下有「幸亥」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同;張校同。

    】〕以襄國郡為趙國,濟南郡為陳國,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上黨郡為代國,新野郡為滕國,邑各萬戶;〔食吧各有實士。

    〕「安富」,當作「安福」。

    五代志:淅陽郡武當縣,舊置武當郡。

    又,安福郡。

    南陽郡之新野縣,舊日棘陽,置新野郡。

    濟,子禮翻。

    〕令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并之國。

     随公楊堅私謂大将軍汝南公慶曰:「天元實無積德;視其相貌,壽亦不長。

    〔相,息亮翻。

    〕又,諸藩微弱,各令就國,曾無深根固本之計。

    羽翮既翦,何能及遠哉!」〔觀楊堅此言,豈有篡心哉!然堅處猜虐之朝而發此言,其免者蓋幸也。

    〕慶,神舉之弟也。

     10突厥寇周并州。

    〔厥,九勿翻。

    并,卑經翻。

    〕六月,周發山東諸民修長城。

    〔修齊所築長城也。

    齊築長城,見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 11秋,七月,庚寅,周以楊堅為大前疑,柱國司馬消難為大後承。

    〔難,乃旦翻。

    〕 12辛卯,初用大貨六铢錢。

    五代志:梁武帝鑄錢,肉好周郭,文曰五铢;而又别鑄,除其肉郭,謂之女錢;二品并行。

    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铢、五铢女錢、太平百錢、定平一百、五铢雉錢、五铢對文等号,輕重不一。

    天子品并行。

    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铢、五铢女錢、太平百錢、定平一百、五铢對文等号,輕重不一。

    天子頻下诏書,非新鑄二種之錢,并不許用,而私用益甚。

    至普通中,乃議盡罷銅錢,更鑄鐵錢。

    人以鐵賤易得,并皆和鑄。

    大同已後,所在鐵錢如丘山。

    錢陌所在不等,至于末年,陌益少,以三十五為陌。

    陳初承喪亂之後,鐵錢不行。

    始,梁末又有兩柱錢柔鵝眼錢,兩柱重而鵝眼輕雜而用之,其價同。

    私家多镕錢,又間以錫、鐵,兼以粟、帛為貨。

    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鑄五铢,初出當鵝眼之十。

    至是又鑄大貨六铢,以一當五铢之十,後還當一,人皆不以為便。

    未幾,帝崩,遂廢六铢而行五铢。

    〕 13丙申,周納司馬消難女為正陽宮皇後。

    〔靜帝後也。

    難,乃旦翻。

    〕 己酉,周尊天元帝太後李氏為天皇太後。

    壬子,改天元皇後朱氏為天皇後,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後,陳氏為天左皇後,凡四後去。

    元氏,開府儀同大将軍晟之女;〔晟,成正翻。

    〕陳,大将軍山提之女也。

    〔陳山提,爾朱兆蒼頭也,見一百五十六卷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 八月,庚申,天元如同州。

     14丁卯,上閱武于大壯觀。

    命都督任忠帥步騎十萬陳于玄武湖,都浚陳景帥樓艦五百出瓜步江,振旅而還。

    〔觀,古玩翻。

    釋名:觀者,于上觀望。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陳,讀曰陣。

    樓艦,即樓船,兩面施重闆,列戰洛,故謂之樓艦。

    艦,戶黯翻。

    ,還音旋,又如字。

    帝自喪師于彭城,設近陳以耀武,所謂不足者示人有餘也。

    〕 15壬申,周天元還長安。

    甲戌,以陳山提、元晟并為上柱國。

    〔二人者,皆後父也。

    晟,丞正翻。

    〕 豫章内史南康王方泰,在郡秩滿,縱火延燒邑居,因行暴掠,驅錄富人,征求财賄。

    〔錄,收也。

    〕上閱武,方泰當從,〔從,才用翻。

    〕啟稱母疾不行,而微服往民間淫人妻,為州所錄。

    〔州,謂揚州也。

    〕又帥人仗抗拒,傷禁司,〔仗,兵仗。

    禁司,當禁防奸非者。

    帥,讀曰率。

    〕為大司所奏。

    上大怒,蔔方泰獄,〔下,戶嫁翻。

    〕免官,削爵土,尋而複舊。

     17壬午,周以上柱國畢王賢為太師,郇公韓業為大左輔。

    九月,乙卯,以酆王貞為大耱宰。

    以鄖公孝〔【章:十二行本「孝」上有「韋」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寬為行軍元帥,〔郇,音荀。

    酆,音豐。

    鄖,音雲。

    帥,所類翻。

    〕帥行軍總管杞公亮、郕公梁士彥寇淮南。

    〔帥,讀曰率。

    〕仍遣禦正杜杲、禮部薛舒來聘。

     18冬,十月,壬戌,周天元幸道會苑,大醮,以高祖配醮。

    初複佛像及天尊像,〔周毀經像見上卷六年。

    〕天元與二像俱南面坐,大陳雜戲,令長安士民縱觀。

    〔令,力丁翻。

    〕 19甲戌,以尚書仆射陸繕為尚書左仆射。

     20十一月,辛卯,大赦。

     21周韋孝寬分遣杞公亮自安陸攻黃城,梁士彥攻廣陵。

    〔分兩路進兵以攻淮南。

    此廣陵在新息。

    〕甲午,士彥至肥口。

    〔肥水入淮之口。

    〕 22乙未,周天元如溫湯。

    〔即骊山溫湯,在骊山西北。

    十道志曰:溫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後周宇文護所造。

    〕 23戊戌,周軍進圍壽陽。

     24周天元如同州。

     25诏開府儀同三司、南兖州刺史淳于量為上流水軍都督,中領軍樊毅都督北讨諸軍事,左衛将軍任忠都北讨前軍事,前豐州刺史臯文奏帥步騎三千趣陽平郡。

    〔五代志:建安郡,陳置豐州。

    江都郡安宜縣,梁置陽平郡。

    臯,姓,臯陶之後。

    左傳有越大夫臯如。

    帥,讀曰率;下同。

    騎,奇寄翻;下同。

    趣,七喻翻;下同。

    〕 26壬寅,周天元還長安。

     27癸卯,任忠帥步騎七千趣秦郡;〔趣,七喻翻。

    〕丙午,仁威将軍魯廣達帥衆入淮;〔梁置五德将軍,智、仁、勇、嚴;五威将軍,代舊征虜;五武将軍,代舊冠軍。

    〕是日,樊毅将水軍二萬自東關入焦湖,〔九域志:巢湖,亦謂之焦湖。

    樊毅水軍欲自此湖向合肥。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

    焦,子小翻。

    〕武毅将軍蕭摩诃帥步騎趣曆陽。

    〔武毅将軍亦梁置,下于五德二班。

    〕戊申,韋孝寬拔壽陽,杞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辛亥,又取霍州。

    〔水經注:蕭齊主霍州,治灊縣天柱山。

    五代志:廬江郡霍山縣,梁置霍州。

    〕癸醜,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為大都督,總水步衆軍。

     28丁巳,周鑄永通萬國錢,一當千,與五行大布并行。

    〔五代志:周令:五行大布與五锺三品并用。

    〕 29十二月,戊午,周天元以災異屢見,舍仗衛;如天興宮。

    百官上表,勸複寝膳。

    〔見,賢遍翻。

    舍,讀曰舍。

    上,時掌翻。

    〕甲子,還宮,禦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外命婦,〔外命婦,五命以上官之寠也。

    〕大列伎樂,〔伎,渠绮翻。

    〕初作乞寒胡戲。

    〔杜佑曰:「乞寒者,本西國外藩之樂也。

    新唐書:康國之俗,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其戲流入中國。

    〕 30乙醜,南.北兖、晉三州〔五代志不載北兖州所治。

    同安郡,梁置豫州,後改曰晉州,後齊改江州,陳複曰晉州。

    〕及盱眙、山陽、陽平、馬頭、秦、曆陽、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還江南。

    〔考異曰:陳紀「九郡」作「九州島」,蓋字誤。

    五代志:江都永福縣,舊曰沛;梁置泾城、東陽二郡及泾州,陳廢州,并二郡為沛郡。

    全淑縣,梁置北谯郡。

    南梁郡,自宋志有之,不知其實土所在;梁天監二年,馮道根以南梁太守戍阜陵,蓋自是為實土。

    〕周又取谯、北徐州。

    〔谯州治渦陽,在谯郡山桑縣。

    北徐州置于琅邪郡。

    〕自是江北之地盡沒于周。

     31周天元如洛陽,親禦驿馬,日行三百裡,四後及文武待衛數百人并乘驲以從。

    〔驲,人質翻,亦驿馬也。

    從,才用翻。

    〕仍令四後方駕齊驅,〔方駕,并駕也。

    〕或有先後,辄加譴責,人馬頓仆,相及于道。

     32癸酉,遣平北将軍沈恪、電威将軍裴子烈鎮南徐州,開遠将軍徐道奴鎮栅口,〔電威、開遠将軍,品并第七,秩六百石。

    栅口,栅江口。

    〕前信州刺史楊寶安鎮白下。

    戊寅,以中領軍樊毅都督荊、郢、巴、武四州水陸諸軍事。

    〔五代志:南郡公安縣,陳置荊州,江夏郡置郢州,巴陵郡置巴州,武陵郡置武州。

    〕 33己卯,周天元還長安。

     34貞毅将軍汝南周法尚,〔貞毅将軍,班五德将軍之下。

    〕與長沙王叔堅不相能,叔堅谮之于上,雲其欲反。

    上執其兄定州刺史法僧,〔五代志:永安郡麻城縣,陳置定州。

    其地時已沒于周。

    〕發兵将擊法尚。

    法尚奔周,周天元以為〔【章:十二行本「為」下有「開府」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儀同大将軍、順州刺史,〔五代志:漢東郡順義縣,西魏置順州。

    〕上遣将軍樊猛濟江擊之。

    法尚遣部曲督韓朗詐降于猛,曰:「法尚部兵不願降北,〔降,戶江翻。

    〕人皆竊議,欲叛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若得軍來,自尚倒戈。

    」猛以為然,引兵急趨之。

    趨,七喻翻,又音如字。

    〕法尚陽為畏懼,自保江曲,〔江曲,江水之曲。

    〕戰而僞走,伏兵邀之,猛僅以身免,沒者幾八千人。

    〔幾,居依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