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繼至,得數十人與俱。
穆提婆西奔周軍。
陸令萱自殺,家屬皆誅沒周主以提婆為柱國、宜州刺史。
〔五代志:京兆郡華原縣,後魏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
〕下诏谕齊群臣曰:「若妙盡人謀,深達天命官榮爵賞,各有加隆。
或我之将卒,逃逸彼朝,〔将,即亮翻。
朝,直遙翻。
〕無問貴賤,皆從蕩滌。
」自是齊臣降者相繼。
〔降,戶江翻。
〕 初,齊高祖為魏丞相,〔齊尊高歡廟号曰高祖。
相,息亮翻。
〕以唐邕典外兵曹,戣原白建典騎兵曹,〔騎,奇寄翻。
〕皆以善書計、工簿帳受魏任。
及齊受禅,諸司鹹歸尚書;唯二薯不廢更名二省。
〔更,工衡翻。
〕邕官至錄尚書事,建官至中書令,常典二省,世稱「唐、白」。
邕兼領度支,與高阿那肱有隙,阿那肱谮之齊主,敕侍中斛律孝卿總知騎兵度支。
〔度,徒洛翻。
〕孝卿事多專決,不複詣禀。
〔複,扶又翻。
〕邕自以宿習舊事,為孝卿所輕,意甚郁郁。
〔郁郁者,受抑而氣不得舒也。
〕乃齊主還邺,邕遂留晉陽。
并州将帥請于安德王延宗曰:「王不為天子,諸人實不能為王出死力。
」〔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為,不僞翻。
〕延宗不得已,戊午,即皇帝位。
下诏曰:「武平孱弱,〔曰武平者,稱齊主年号。
孱,士顔翻,又士眼翻。
〕政由宮〔【章:十二行本「宮」作「宦」乙十一行本同。
】〕豎,斬關夜遁,莫知所之。
王公卿士,猥見推逼,〔猥,沓也。
〕今祗承寶位。
」大赦,改元德昌。
以晉昌王唐邕為宰相,齊昌王莫多婁敬顯、沭陽王〔【章:十二行本「王」下有「和阿千子」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千」作「千」。
】〕右衛大将軍段暢、開府儀同三司韓骨胡等為将帥。
敬顯,貸文之子也。
〔此皆齊所封郡王也。
五代志:西城郡石泉縣,置晉昌郡。
蕲春郡蕲春縣,後齊置齊昌郡。
東海郡流陽縣,東魏置沭陽郡。
莫多婁貸文戰死,事見一百五十八卷梁武帝大同四年。
沭,音術。
〕衆聞之,不召而至者,前後相屬。
延宗發府藏及後宮美女以賜将士,〔屬,之欲翻。
藏,徂浪翻。
将,即亮翻。
〕籍沒内參十餘家。
齊主聞之,謂近臣曰:「我甯,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之。
」左右曰:「理然。
」延宗見士卒,皆親執手稱名,流涕嗚咽,衆争為死;〔為,于僞翻。
〕童兒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笂石以禦敵。
〔乘,登也。
〕 己未,周主至晉陽。
〔考異曰:周書武帝紀:「丁巳,大軍次并州。
」又雲:「己未,軍次并州。
」蓋丁巳前軍至,己未帝乃至也。
〕庚申,齊主入邺。
周師圍晉陽,四合如黑雲。
〔周戎衣及旗幟皆黑,且兵多,故如黑雲。
〕安德王延宗命莫多婁敬顯、韓骨胡拒城南,和阿幹子、段暢城東,自帥衆拒齊王憲于城北。
〔帥,讀曰率。
〕延宗素肥,前如偃,後如伏,人常笑之。
至是,奮大擡往來督戰,〔擡,所角翻。
〕勁捷若飛,所向無前。
和阿幹子、段暢以千騎奔周軍。
〔騎,奇寄翻。
〕周主攻東門,際昏,遂入之,進焚佛寺。
延宗、敬顯自門入,夾擊之,周師大亂,争門,相填壓,寒路不得進。
齊人從後斫刺,死者二千餘人。
〔塞,悉則翻。
刺,七亦翻。
〕周主左右略盡,自拔無路。
承禦上士張壽牽馬首,〔承禦上士,蓋侍衛左右之官。
〕賀拔伏恩以鞭拂其後,〔考異曰:北齊書安德王延宗傳作「佛恩」。
今從周、齊帝紀。
〕绮岖得出。
〔崎,丘奇翻。
岖,音區。
〕齊人奮擊,幾中之。
〔幾,居依翻,又巨希翻,近也。
中,戶仲翻。
〕城東道阨曲,〔阨,與総同,烏懈翻。
〕伏恩及降者皮子信導之,僅得免,〔降,戶江翻。
〕時已四更。
〔夜分五更。
四更,丁夜也。
更,工衡翻。
〕延宗謂周主為亂兵所殺,使于積屍中求長鬣者,不得。
〔鬣,良涉翻須也。
〕時齊人既捷,入坊飲酒,盡人既捷,入坊飲酒,盡醉卧,延宗不得能整。
〔複,扶又翻。
〕 周主出城,饑甚,欲遁去,諸将亦多勸之還。
〔将,即亮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宇文忻勃然進曰:「陛下自克晉州,乘勝至此。
今僞主奔波,關東響震,自古行兵,未有若斯之盛。
昨日破城,将士輕敵,微有不利,何足為懷!丈夫當死中求生,敗中取勝。
今破竹之勢已成,柰何棄之而去!」齊王憲、柱國王誼亦以為去必不免,段暢等又盛言城内空虛。
周主乃駐馬,鳴角收兵,俄頃複振。
〔散兵複聚,則摧沮之勢振迅而起。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辛酉,旦,還攻東門,克之。
〔還,複也。
〕延宗戰力屈,走至城北,周人擒之。
周主下馬執其手,延宗辭曰:「死人手,何敢迫至尊!」周主曰:「兩國天子,非有怨惡,直為百姓來耳。
〔言為救民而來。
為,于僞翻。
〕終不相害,勿怖也。
」〔怖,蒲故翻。
〕使複衣帽而禮之。
〔五代志: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蓋常服也。
然亦有白紗烏紗之異,又有缯卓雜紗為之者。
〕唐邕等皆降于周。
〔降,戶江翻。
〕獨莫多婁敬顯奔邺,齊主以為司徒。
延宗初稱尊号,遣使修啟于瀛州刺史任城王湝,〔後魏置瀛州于河間。
使,疏吏翻;下同。
任,音壬。
湝,戶皆翻,又音皆。
〕曰:「至尊出奔,宗廟事重,群公勸迫,權主号令。
事甯,終歸叔父。
」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啟!」執使者送邺。
壬戌,周主大赦,削除齊制。
收禮文武之士。
邺伊婁謙聘于齊,〔周遣伊婁謙聘齊,事見去年二月,此上不應有「邺」字,蓋「初」之誤也。
【章:十二行本正作「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其參軍高遵以情輸于齊,〔言周将伐齊,使謙來觀釁。
〕齊人拘之于晉陽。
周主既南晉陽,召謙,勞之。
〔勞,力到翻;下親勞同。
〕執遵付謙,任其報複。
謙頓首,請赦之,周主曰:「卿可聚衆唾面,使其知愧。
」謙曰:「以遵之衆,又非唾面可責。
」〔唾,湯卧翻。
〕帝善其言而止。
謙待遵如初。
臣光曰:賞有功,誅有罪,此人君之任也。
高遵奉使異國,漏洩大謀,斯叛臣也;〔使,疏吏翻。
〕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賜謙,使之複怨,失政刑矣!孔子謂以德報怨者何以報德。
為謙者,宜辭而不受,歸諸有司,以正典刑。
乃請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則美矣,亦非公義也。
23齊主命立重賞以募戰士,而竟不出物。
廣甯王孝珩請「使任城王湝将幽州道兵入土門,〔按新唐志:井陉故關,一名土門關。
珩,音行。
任,音壬。
湝,音皆,又古皆翻。
将,即亮翻;下同。
〕揚聲趣并州,〔趣,七喻翻;下同。
〕獨孤永業将洛州道兵入潼關,揚聲趣長安,〔後魏自平城遷都洛陽,置司州;孝武西入關,東。
魏北都邺,以邺為司州,以洛陽為洛州。
〕臣請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戰。
〔滏口,滏水之口。
山海經:滏水出神茵之山。
圖經:泉源瀵湧若湯焉。
滏,音釜。
〕敵聞南北有兵,自然逃潰。
」又請出宮入珍寶賞将士。
齊主不悅。
斛律孝卿請齊王親勞将士,為之撰辭,〔将,即亮翻。
勞,力到翻。
為,于僞翻。
撰,士免翻。
〕且曰:「宜媖慨流涕,以感淚人心。
」齊主既出,臨衆,将令之,不複記所受言,〔令,讀如軍令之令。
複,扶又翻。
〕遂大笑,左右亦笑。
将士怒曰:「身尚如此,吾輩何急!」皆無戰心。
于是自大丞相已下,太宰、三師、大司馬、三公等官,〔後齊制官多循後魏,大丞相、太宰,位望最為崇重。
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師,拟古上公,非勳德不居。
次有大司馬、大将軍,是為二大,并典司武事。
次置太尉、司徒、司空,是為三公。
三師、二大、三公府三門,當中開黃合,設内屏;其階皆正一品。
〕并增員而授,或三或四,不可勝數。
〔勝,音升。
數,所矩翻,計也,舊所具翻。
〕 朔州行台仆射高劢将兵侍衛太後、太子,自土門道還邺。
〔劢,音邁。
〕時,宦官儀同三司苟子溢猶恃寵縱暴,民間雞彘,縱鷹犬搏噬取之;劢執以徇,将斬之;太後救之,得免。
或謂劢曰:「子溢之徒,言成禍福,獨不慮後患邪﹖」劢攘袂曰:「今西寇已據并州,〔周在齊之西,故謂之西寇。
〕達官率皆委叛,〔有位任而光顯于時者為達官。
委,棄也。
委叛者,言棄官而叛去。
〕正坐此輩濁亂朝廷。
〔朝,直遙翻。
〕若得今日斬之,明日受誅,亦無所恨!」劢,嶽之子也。
〔高嶽從高歡起兵有功。
〕甲子,齊太後至邺。
丙寅,周主出齊宮中珍寶服玩及宮女二千人,班賜将士,加立功者官爵各有差。
〔将,即亮翻。
〕周主問高延宗以取邺之策,辭曰:「此非亡國之臣所及。
」強問之,〔強,其兩翻。
〕乃曰:「若任城王據邺,臣不能知。
〔任,音壬。
〕若今主自守,陛下兵不血刃。
」癸酉,周師趣邺,〔趣,七喻翻。
〕命齊王憲先驅,以上柱國陳王純為并州總管。
齊主引諸貴臣入朱雀門,〔朱雀門,邺宮城正南門也。
〕賜酒食,問以禦周之策,人人異議,齊主不知所從。
是時人情忷懼,莫有鬬心,朝士出降,晝夜相屬。
〔忷,許勇翻。
朝,直遙翻。
屬,之欲翻。
〕高劢曰:「今之叛者,多是貴人,至于卒伍,猶未離心。
請追五品已上家屬,置之三台,〔劢,音邁。
考之齊制,五品已上,謂自尚書郎、中書侍郎、谏議大夫、九寺少卿、給事黃門侍郎、通直散騎常侍、尚書左.右丞、三公府長史.咨議參軍、太子三卿、直合将軍、東宮正都督已上也。
三台,魏武帝所建,齊文宣帝又增崇之,時改為寺。
〕因脅之以戰,若不捷,則焚台。
此曹顧惜妻子,必當死戰。
且王師頻北,賊徒輕我,今背城一決,〔背,蒲妹翻。
〕理必破之。
」齊主不能用。
望氣者言,當有革易。
齊主引尚書令高元海等議,依天統故事,禅位皇太子。
天統禅位事見一百六十九卷世祖天嘉六年。
〕
穆提婆西奔周軍。
陸令萱自殺,家屬皆誅沒周主以提婆為柱國、宜州刺史。
〔五代志:京兆郡華原縣,後魏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
〕下诏谕齊群臣曰:「若妙盡人謀,深達天命官榮爵賞,各有加隆。
或我之将卒,逃逸彼朝,〔将,即亮翻。
朝,直遙翻。
〕無問貴賤,皆從蕩滌。
」自是齊臣降者相繼。
〔降,戶江翻。
〕 初,齊高祖為魏丞相,〔齊尊高歡廟号曰高祖。
相,息亮翻。
〕以唐邕典外兵曹,戣原白建典騎兵曹,〔騎,奇寄翻。
〕皆以善書計、工簿帳受魏任。
及齊受禅,諸司鹹歸尚書;唯二薯不廢更名二省。
〔更,工衡翻。
〕邕官至錄尚書事,建官至中書令,常典二省,世稱「唐、白」。
邕兼領度支,與高阿那肱有隙,阿那肱谮之齊主,敕侍中斛律孝卿總知騎兵度支。
〔度,徒洛翻。
〕孝卿事多專決,不複詣禀。
〔複,扶又翻。
〕邕自以宿習舊事,為孝卿所輕,意甚郁郁。
〔郁郁者,受抑而氣不得舒也。
〕乃齊主還邺,邕遂留晉陽。
并州将帥請于安德王延宗曰:「王不為天子,諸人實不能為王出死力。
」〔将,即亮翻。
帥,所類翻。
為,不僞翻。
〕延宗不得已,戊午,即皇帝位。
下诏曰:「武平孱弱,〔曰武平者,稱齊主年号。
孱,士顔翻,又士眼翻。
〕政由宮〔【章:十二行本「宮」作「宦」乙十一行本同。
】〕豎,斬關夜遁,莫知所之。
王公卿士,猥見推逼,〔猥,沓也。
〕今祗承寶位。
」大赦,改元德昌。
以晉昌王唐邕為宰相,齊昌王莫多婁敬顯、沭陽王〔【章:十二行本「王」下有「和阿千子」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千」作「千」。
】〕右衛大将軍段暢、開府儀同三司韓骨胡等為将帥。
敬顯,貸文之子也。
〔此皆齊所封郡王也。
五代志:西城郡石泉縣,置晉昌郡。
蕲春郡蕲春縣,後齊置齊昌郡。
東海郡流陽縣,東魏置沭陽郡。
莫多婁貸文戰死,事見一百五十八卷梁武帝大同四年。
沭,音術。
〕衆聞之,不召而至者,前後相屬。
延宗發府藏及後宮美女以賜将士,〔屬,之欲翻。
藏,徂浪翻。
将,即亮翻。
〕籍沒内參十餘家。
齊主聞之,謂近臣曰:「我甯,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之。
」左右曰:「理然。
」延宗見士卒,皆親執手稱名,流涕嗚咽,衆争為死;〔為,于僞翻。
〕童兒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笂石以禦敵。
〔乘,登也。
〕 己未,周主至晉陽。
〔考異曰:周書武帝紀:「丁巳,大軍次并州。
」又雲:「己未,軍次并州。
」蓋丁巳前軍至,己未帝乃至也。
〕庚申,齊主入邺。
周師圍晉陽,四合如黑雲。
〔周戎衣及旗幟皆黑,且兵多,故如黑雲。
〕安德王延宗命莫多婁敬顯、韓骨胡拒城南,和阿幹子、段暢城東,自帥衆拒齊王憲于城北。
〔帥,讀曰率。
〕延宗素肥,前如偃,後如伏,人常笑之。
至是,奮大擡往來督戰,〔擡,所角翻。
〕勁捷若飛,所向無前。
和阿幹子、段暢以千騎奔周軍。
〔騎,奇寄翻。
〕周主攻東門,際昏,遂入之,進焚佛寺。
延宗、敬顯自門入,夾擊之,周師大亂,争門,相填壓,寒路不得進。
齊人從後斫刺,死者二千餘人。
〔塞,悉則翻。
刺,七亦翻。
〕周主左右略盡,自拔無路。
承禦上士張壽牽馬首,〔承禦上士,蓋侍衛左右之官。
〕賀拔伏恩以鞭拂其後,〔考異曰:北齊書安德王延宗傳作「佛恩」。
今從周、齊帝紀。
〕绮岖得出。
〔崎,丘奇翻。
岖,音區。
〕齊人奮擊,幾中之。
〔幾,居依翻,又巨希翻,近也。
中,戶仲翻。
〕城東道阨曲,〔阨,與総同,烏懈翻。
〕伏恩及降者皮子信導之,僅得免,〔降,戶江翻。
〕時已四更。
〔夜分五更。
四更,丁夜也。
更,工衡翻。
〕延宗謂周主為亂兵所殺,使于積屍中求長鬣者,不得。
〔鬣,良涉翻須也。
〕時齊人既捷,入坊飲酒,盡人既捷,入坊飲酒,盡醉卧,延宗不得能整。
〔複,扶又翻。
〕 周主出城,饑甚,欲遁去,諸将亦多勸之還。
〔将,即亮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宇文忻勃然進曰:「陛下自克晉州,乘勝至此。
今僞主奔波,關東響震,自古行兵,未有若斯之盛。
昨日破城,将士輕敵,微有不利,何足為懷!丈夫當死中求生,敗中取勝。
今破竹之勢已成,柰何棄之而去!」齊王憲、柱國王誼亦以為去必不免,段暢等又盛言城内空虛。
周主乃駐馬,鳴角收兵,俄頃複振。
〔散兵複聚,則摧沮之勢振迅而起。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辛酉,旦,還攻東門,克之。
〔還,複也。
〕延宗戰力屈,走至城北,周人擒之。
周主下馬執其手,延宗辭曰:「死人手,何敢迫至尊!」周主曰:「兩國天子,非有怨惡,直為百姓來耳。
〔言為救民而來。
為,于僞翻。
〕終不相害,勿怖也。
」〔怖,蒲故翻。
〕使複衣帽而禮之。
〔五代志: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蓋常服也。
然亦有白紗烏紗之異,又有缯卓雜紗為之者。
〕唐邕等皆降于周。
〔降,戶江翻。
〕獨莫多婁敬顯奔邺,齊主以為司徒。
延宗初稱尊号,遣使修啟于瀛州刺史任城王湝,〔後魏置瀛州于河間。
使,疏吏翻;下同。
任,音壬。
湝,戶皆翻,又音皆。
〕曰:「至尊出奔,宗廟事重,群公勸迫,權主号令。
事甯,終歸叔父。
」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啟!」執使者送邺。
壬戌,周主大赦,削除齊制。
收禮文武之士。
邺伊婁謙聘于齊,〔周遣伊婁謙聘齊,事見去年二月,此上不應有「邺」字,蓋「初」之誤也。
【章:十二行本正作「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其參軍高遵以情輸于齊,〔言周将伐齊,使謙來觀釁。
〕齊人拘之于晉陽。
周主既南晉陽,召謙,勞之。
〔勞,力到翻;下親勞同。
〕執遵付謙,任其報複。
謙頓首,請赦之,周主曰:「卿可聚衆唾面,使其知愧。
」謙曰:「以遵之衆,又非唾面可責。
」〔唾,湯卧翻。
〕帝善其言而止。
謙待遵如初。
臣光曰:賞有功,誅有罪,此人君之任也。
高遵奉使異國,漏洩大謀,斯叛臣也;〔使,疏吏翻。
〕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賜謙,使之複怨,失政刑矣!孔子謂以德報怨者何以報德。
為謙者,宜辭而不受,歸諸有司,以正典刑。
乃請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則美矣,亦非公義也。
23齊主命立重賞以募戰士,而竟不出物。
廣甯王孝珩請「使任城王湝将幽州道兵入土門,〔按新唐志:井陉故關,一名土門關。
珩,音行。
任,音壬。
湝,音皆,又古皆翻。
将,即亮翻;下同。
〕揚聲趣并州,〔趣,七喻翻;下同。
〕獨孤永業将洛州道兵入潼關,揚聲趣長安,〔後魏自平城遷都洛陽,置司州;孝武西入關,東。
魏北都邺,以邺為司州,以洛陽為洛州。
〕臣請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戰。
〔滏口,滏水之口。
山海經:滏水出神茵之山。
圖經:泉源瀵湧若湯焉。
滏,音釜。
〕敵聞南北有兵,自然逃潰。
」又請出宮入珍寶賞将士。
齊主不悅。
斛律孝卿請齊王親勞将士,為之撰辭,〔将,即亮翻。
勞,力到翻。
為,于僞翻。
撰,士免翻。
〕且曰:「宜媖慨流涕,以感淚人心。
」齊主既出,臨衆,将令之,不複記所受言,〔令,讀如軍令之令。
複,扶又翻。
〕遂大笑,左右亦笑。
将士怒曰:「身尚如此,吾輩何急!」皆無戰心。
于是自大丞相已下,太宰、三師、大司馬、三公等官,〔後齊制官多循後魏,大丞相、太宰,位望最為崇重。
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師,拟古上公,非勳德不居。
次有大司馬、大将軍,是為二大,并典司武事。
次置太尉、司徒、司空,是為三公。
三師、二大、三公府三門,當中開黃合,設内屏;其階皆正一品。
〕并增員而授,或三或四,不可勝數。
〔勝,音升。
數,所矩翻,計也,舊所具翻。
〕 朔州行台仆射高劢将兵侍衛太後、太子,自土門道還邺。
〔劢,音邁。
〕時,宦官儀同三司苟子溢猶恃寵縱暴,民間雞彘,縱鷹犬搏噬取之;劢執以徇,将斬之;太後救之,得免。
或謂劢曰:「子溢之徒,言成禍福,獨不慮後患邪﹖」劢攘袂曰:「今西寇已據并州,〔周在齊之西,故謂之西寇。
〕達官率皆委叛,〔有位任而光顯于時者為達官。
委,棄也。
委叛者,言棄官而叛去。
〕正坐此輩濁亂朝廷。
〔朝,直遙翻。
〕若得今日斬之,明日受誅,亦無所恨!」劢,嶽之子也。
〔高嶽從高歡起兵有功。
〕甲子,齊太後至邺。
丙寅,周主出齊宮中珍寶服玩及宮女二千人,班賜将士,加立功者官爵各有差。
〔将,即亮翻。
〕周主問高延宗以取邺之策,辭曰:「此非亡國之臣所及。
」強問之,〔強,其兩翻。
〕乃曰:「若任城王據邺,臣不能知。
〔任,音壬。
〕若今主自守,陛下兵不血刃。
」癸酉,周師趣邺,〔趣,七喻翻。
〕命齊王憲先驅,以上柱國陳王純為并州總管。
齊主引諸貴臣入朱雀門,〔朱雀門,邺宮城正南門也。
〕賜酒食,問以禦周之策,人人異議,齊主不知所從。
是時人情忷懼,莫有鬬心,朝士出降,晝夜相屬。
〔忷,許勇翻。
朝,直遙翻。
屬,之欲翻。
〕高劢曰:「今之叛者,多是貴人,至于卒伍,猶未離心。
請追五品已上家屬,置之三台,〔劢,音邁。
考之齊制,五品已上,謂自尚書郎、中書侍郎、谏議大夫、九寺少卿、給事黃門侍郎、通直散騎常侍、尚書左.右丞、三公府長史.咨議參軍、太子三卿、直合将軍、東宮正都督已上也。
三台,魏武帝所建,齊文宣帝又增崇之,時改為寺。
〕因脅之以戰,若不捷,則焚台。
此曹顧惜妻子,必當死戰。
且王師頻北,賊徒輕我,今背城一決,〔背,蒲妹翻。
〕理必破之。
」齊主不能用。
望氣者言,當有革易。
齊主引尚書令高元海等議,依天統故事,禅位皇太子。
天統禅位事見一百六十九卷世祖天嘉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