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監,工銜翻。
〕诏遣還民。
又表上織成羅文錦被各二百首,〔上,時掌翻。
〕诏于雲龍門外焚之。
12庚子,齊以中書監陽休之為尚書右仆射。
13六月,壬辰,以尚書右仆射王玚為左仆射。
〔玚,雉杏翻,又音暢。
〕 14甲戌,齊主如晉陽。
15秋,七月,丙戌,周主如雲陽宮。
太将軍楊堅姿相奇偉。
〔堅為人龍顔,額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長上短下,沈深嚴重。
相,息亮翻;下同。
〕畿伯下大夫長安來和〔畿伯,周置,屬大司徒。
杜佑曰:周地之屬,每方畿伯,中大夫也;每縣小畿伯,則下大夫。
〕嘗謂堅曰:「公眼如曙星,無所不照,當王有天下,〔曙星,向曉之星,其光閃爍。
曙,常恕翻。
王,于況翻。
〕願忍誅殺。
」〔蓋以其姿相殺氣重也。
後堅之篡,内夷宇文,外翦尉遲迥、檀讓、王謙,死者不可勝數。
人固有相乎﹖〕 周主待堅素厚,齊王憲言于帝曰:「普六茹,堅相貌非常,〔堅父忠,從周太祖屢有戰功,賜姓普六茹氏。
〕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帝亦疑之,以問來和。
和詭對曰:「随公止是守節人,可鎮一方;若為将領,陳無不破。
」〔言不以實曰詭。
将,即亮翻。
〕 丁卯,周主還長安。
先是周主獨與齊王憲及内史王誼謀伐齊,〔先,悉薦翻。
〕又遣納言盧韫〔周保定四年,改宗伯為納言。
〕乘驲三詣安州總管于翼問策,〔驲,人質翻,驿傳也。
周置安州于安陸。
〕餘人皆莫之知。
丙子,始召大将軍以上于大德殿告之。
丁醜,下诏伐齊,以柱國陳王純、荥陽公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難,乃旦翻。
〕越王盛、周〔【嚴:「周」改「同」。
】〕昌公侯莫陳崇、〔【嚴:「崇」改「瓊」。
】侯莫陳崇恐死于保定三年,此又一侯莫陳崇也。
不則「崇」字誤。
〕趙王招為後三軍總管。
齊王憲帥衆二萬趨黎陽,〔帥,讀曰率;下同。
趨,七喻翻。
〕随公楊堅、廣甯公薛迥将舟師三萬自渭入河,〔将,即亮翻。
〕梁公侯莫陳芮帥帥衆二萬守太行道,〔太行道在河陽,北守之,欲以斷并、冀、殷、定之兵。
行,戶剛翻。
〕申公李穆帥衆三萬守河陽道,〔自河陰北渡河為河陽。
周主将攻河陽、洛陽,守之以斷其相往來。
〕常山公子翼帥衆二萬出陳、汝。
〔蓋令于翼自安州出陳、汝。
自齊王憲以下皆指授諸将所出之道。
〕誼,盟,之兄孫;震,武之子也。
〔王盟、達奚武皆周初功臣。
〕 周主将出河陽,内史上士宇文鹱曰:〔鹱,音弼。
〕「齊氏建國,于今累世;雖曰無道,藩鎮之任,尚有其人。
尚有其人。
今之出師,畏須擇地。
河陽沖要,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得志。
如臣所見,出于汾曲,戍小山平,〔汾曲,汾水之曲也。
〕攻之易拔。
用武之地,莫過于此。
」〔易,以豉翻。
〕民部中大夫天水趙煚曰:〔民部,蓋屬大司徒。
煚,俱永翻。
〕「河南、洛陽,四面受敵,縱得之,不可以守。
請從河北直指太原,〔此即出蒲、晉抵晉陽路。
其後周主再舉,卒出于此。
〕傾其巢穴,可一舉而定。
」遂伯下大夫鮑宏曰:〔遂伯,蓋髣瘘周官遂師之職。
杜佑曰:周地官之屬有左、右遂伯,中大夫也。
小遂伯則下大夫,每鄉一人。
〕「我強齊弱,我治齊亂,何憂石克!〔治,直吏翻。
〕但先帝往日屢出洛陽,〔先帝,謂宇文泰。
〕彼既有備,每有不捷。
如臣計者,進兵汾、潞,〔汾、潞,謂汾川、潞川。
鮑宏欲出師以攻平陽、上黨也。
直掩晉陽,出其不虞,〔不虞,謂不備也。
虞,慮也,度也,測也,三者所及則為備。
〕似為上策。
」周主皆王從。
〔周主蓋欲淺攻以觀釁,觀其再舉所以告群臣者可知。
〕宏,泉之弟也。
〔鮑泉事梁元帝,江陵破,宏入關。
〕 壬午,周主帥衆六萬,直指河陰。
楊素請帥其父麾下先驅,周主許之。
〔楊素父敷死,事見一百七十卷太建三年。
帥,讀曰率。
〕 16八月,癸卯,周遣使來聘。
17周師入齊境,禁伐樹踐稼,犯者皆斬。
丁未,周主攻河陰大城,拔之。
齊王憲拔武濟;〔武濟,城名。
周武王伐纣,由此濟河,故以名城。
〕進圍洛口,〔洛水入河之口,于此置城。
拔東、西二城,縱火焚浮橋,橋絕。
齊水穚大都督太守傅伏,自永穚夜入中潬城。
周人既克南城,圍中潬,二旬不下。
〔河陽有三城,南城、北城、中潬是也。
永橋地近三城。
按懷縣有永橋鎮。
懷縣,隋、唐為懷州武德縣。
宋白曰:隋大業十一年,移修武縣于永橋,即今武陟縣。
潬,徒旱翻。
水中沙曰潬。
地形志:朔州有太安郡。
〕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守金墉,周主自攻之,不克。
永業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且至而憚之。
九月,齊右丞〔【章:十二行本「丞」下有「相」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高阿那肱自晉陽将兵拒周師。
〔考異曰:北齊雲「閏月,己醜。
」安是月癸醜朔,無己醜,又下有庚辰。
蓋誤也。
〕至河陽,會周主有疾,辛酉夜,引兵還。
〔還,音旋又如字。
〕水軍焚其舟艦。
〔河水迅急,泝流西歸,追兵且至,故焚其舟艦,由陸道退還。
艦,戶黯翻。
〕傅伏謂行台乞伏貴和曰:「周師疲弊,願得精騎二千追擊之,可破也。
」貴和不許。
齊主憲、于翼、李穆,所向克捷,降拔三十餘城,〔降者,迎降;拔者,以兵力攻拔。
降,戶江翻;下同。
〕皆棄而不守。
唯以孳城要害,令儀同三司韓正守之,正尋以城降齊。
戊寅,周主還長安。
18庚辰,齊以趙彥深為司徒,斛阿列羅為司空。
〔斛阿列,虜三字姓。
〕 19閏月,車騎大将軍吳明徹将兵擊齊彭城;壬辰,敗齊兵數萬于呂梁。
〔敗,補邁翻。
〕 20甲午,周主如同州。
21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齊為新蔡王,叔文為晉照王。
22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3壬戌,以王玚為尚書左仆射,〔玚,雉杏翻,又音暢。
〕太子詹事吳郡陸繕為右仆射。
25庚午,周主還長安。
八年〔(丙申、五七六)〕 1春,正月,癸未,周主如同州;辛卯,如河東涑川;〔杜預曰:涑水出河東聞喜縣,西南至蒲坂入河。
涑,音速。
〕甲午,複還同州。
2甲寅,齊大赦。
3乙卯,齊主還邺。
〔去年六月如晉陽,今還。
〕 4二月,辛酉,周主命太子巡撫西土,因伐吐谷渾,〔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上開府儀同大将軍王軌、〔建德四年,改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将軍,仍增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宮正宇文孝伯從行。
軍中節度,皆委二人,太子仰成而已。
〔仰,如字,又五亮翻。
〕 5齊括雜戶〔【章:十二行本「戶」下有「女」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未嫁者悉集,〔魏虜西涼之人沒入,名為「隸戶」。
魏武入關,隸戶皆在。
東魏、後齊因之,仍供厮役。
周平齊,乃悉放諸雜戶為百姓。
〕有隐匿者,家長坐死。
〔長,知兩翻。
〕 6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為司空。
7三月,壬寅,周主還長安;夏,四月,乙卯,複如同州。
8己未,上享太廟。
9尚書左仆射王玚卒。
〔考異曰:陳書:「庚寅,玚卒。
」按長曆,是月己酉朔,無庚寅,陳書誤。
〕 10五月,壬辰,周主還長安。
11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12辛亥,周主享太廟。
13初,太子叔寶欽以左戶部尚書江總為詹事,〔按五代志:梁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戶、都官、五兵等六尚書;陳因梁制。
此蓋左戶也,「部」字衍。
〕令管記陸瑜言于吏部尚書孔奂。
奂謂瑜曰:「江有潘、陸弼儲宮,竊有所難。
太子深以為恨,自言于帝。
帝将許之,奂奏曰:「江總文華之士。
今皇太子文華不少,〔少,詩沼翻。
〕豈藉于總!如臣所見,願選敦重之才,以居輔導之職。
」帝曰:「即如卿言,誰當居此﹖」奂曰:「都官尚書王廓,世有懿德,識性敦敏,可以居之。
」太子時在側,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宜為太子詹事。
」〔謂回避父諱,不宜居是官也。
〕奂曰:「未朝範晔,〔朝,直遙翻。
〕即範泰之子,亦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
」太子固争之,帝卒以總為詹事。
〔卒,子恤翻。
〕總,赉之曾孫也。
〔江赉,湛之子,齊朝以風流冠冕一時。
赉,音效。
〕 甲寅,以尚書右仆射陸繕為左仆射。
帝欲以孔奂代繕,诏已出,太子沮之而止;更以晉陵太守王克為右仆射。
〔更,工衡翻。
守,音狩。
〕 頃之,總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為女;太子亟微行,遊總家。
〔亟,去吏翻。
〕上怒,免總官。
14周利州刺史紀王康,〔五代志:義城郡,古晉壽也,後魏立益州,世号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複曰益州,又改曰利州。
〕驕矜無度,繕修戎器,陰有異謀。
司錄裴融谏止之,康殺融。
丙辰,賜康死。
15丁巳,周主如雲陽。
16庚申,齊宜陽王趙彥深卒。
〔彥深曆事累朝,常參機近,〔趙彥深事齊神武,已掌機密,至後主,曆事六君。
朝,直遙翻。
〕姒溫謹著稱。
既卒,朝貴典機密者,唯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斛律孝卿一人而已,其餘皆嬖幸也。
〔卒,子恤翻。
朝,直遙翻。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孝卿羌舉之子,〔斛律羌舉見一百五十七卷梁武帝大同三年。
〕比于餘人,差不貪穢。
17秋,八月,乙卯,周主還長安。
宮尹鄭譯、王端等〔周置太子宮尹,蓋即詹事之職。
〕皆有寵于太子。
太子在軍中多失德,譯等皆預焉。
軍還,王軌等言之于周主。
周主怒
〕诏遣還民。
又表上織成羅文錦被各二百首,〔上,時掌翻。
〕诏于雲龍門外焚之。
12庚子,齊以中書監陽休之為尚書右仆射。
13六月,壬辰,以尚書右仆射王玚為左仆射。
〔玚,雉杏翻,又音暢。
〕 14甲戌,齊主如晉陽。
15秋,七月,丙戌,周主如雲陽宮。
太将軍楊堅姿相奇偉。
〔堅為人龍顔,額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長上短下,沈深嚴重。
相,息亮翻;下同。
〕畿伯下大夫長安來和〔畿伯,周置,屬大司徒。
杜佑曰:周地之屬,每方畿伯,中大夫也;每縣小畿伯,則下大夫。
〕嘗謂堅曰:「公眼如曙星,無所不照,當王有天下,〔曙星,向曉之星,其光閃爍。
曙,常恕翻。
王,于況翻。
〕願忍誅殺。
」〔蓋以其姿相殺氣重也。
後堅之篡,内夷宇文,外翦尉遲迥、檀讓、王謙,死者不可勝數。
人固有相乎﹖〕 周主待堅素厚,齊王憲言于帝曰:「普六茹,堅相貌非常,〔堅父忠,從周太祖屢有戰功,賜姓普六茹氏。
〕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帝亦疑之,以問來和。
和詭對曰:「随公止是守節人,可鎮一方;若為将領,陳無不破。
」〔言不以實曰詭。
将,即亮翻。
〕 丁卯,周主還長安。
先是周主獨與齊王憲及内史王誼謀伐齊,〔先,悉薦翻。
〕又遣納言盧韫〔周保定四年,改宗伯為納言。
〕乘驲三詣安州總管于翼問策,〔驲,人質翻,驿傳也。
周置安州于安陸。
〕餘人皆莫之知。
丙子,始召大将軍以上于大德殿告之。
丁醜,下诏伐齊,以柱國陳王純、荥陽公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難,乃旦翻。
〕越王盛、周〔【嚴:「周」改「同」。
】〕昌公侯莫陳崇、〔【嚴:「崇」改「瓊」。
】侯莫陳崇恐死于保定三年,此又一侯莫陳崇也。
不則「崇」字誤。
〕趙王招為後三軍總管。
齊王憲帥衆二萬趨黎陽,〔帥,讀曰率;下同。
趨,七喻翻。
〕随公楊堅、廣甯公薛迥将舟師三萬自渭入河,〔将,即亮翻。
〕梁公侯莫陳芮帥帥衆二萬守太行道,〔太行道在河陽,北守之,欲以斷并、冀、殷、定之兵。
行,戶剛翻。
〕申公李穆帥衆三萬守河陽道,〔自河陰北渡河為河陽。
周主将攻河陽、洛陽,守之以斷其相往來。
〕常山公子翼帥衆二萬出陳、汝。
〔蓋令于翼自安州出陳、汝。
自齊王憲以下皆指授諸将所出之道。
〕誼,盟,之兄孫;震,武之子也。
〔王盟、達奚武皆周初功臣。
〕 周主将出河陽,内史上士宇文鹱曰:〔鹱,音弼。
〕「齊氏建國,于今累世;雖曰無道,藩鎮之任,尚有其人。
尚有其人。
今之出師,畏須擇地。
河陽沖要,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得志。
如臣所見,出于汾曲,戍小山平,〔汾曲,汾水之曲也。
〕攻之易拔。
用武之地,莫過于此。
」〔易,以豉翻。
〕民部中大夫天水趙煚曰:〔民部,蓋屬大司徒。
煚,俱永翻。
〕「河南、洛陽,四面受敵,縱得之,不可以守。
請從河北直指太原,〔此即出蒲、晉抵晉陽路。
其後周主再舉,卒出于此。
〕傾其巢穴,可一舉而定。
」遂伯下大夫鮑宏曰:〔遂伯,蓋髣瘘周官遂師之職。
杜佑曰:周地官之屬有左、右遂伯,中大夫也。
小遂伯則下大夫,每鄉一人。
〕「我強齊弱,我治齊亂,何憂石克!〔治,直吏翻。
〕但先帝往日屢出洛陽,〔先帝,謂宇文泰。
〕彼既有備,每有不捷。
如臣計者,進兵汾、潞,〔汾、潞,謂汾川、潞川。
鮑宏欲出師以攻平陽、上黨也。
直掩晉陽,出其不虞,〔不虞,謂不備也。
虞,慮也,度也,測也,三者所及則為備。
〕似為上策。
」周主皆王從。
〔周主蓋欲淺攻以觀釁,觀其再舉所以告群臣者可知。
〕宏,泉之弟也。
〔鮑泉事梁元帝,江陵破,宏入關。
〕 壬午,周主帥衆六萬,直指河陰。
楊素請帥其父麾下先驅,周主許之。
〔楊素父敷死,事見一百七十卷太建三年。
帥,讀曰率。
〕 16八月,癸卯,周遣使來聘。
17周師入齊境,禁伐樹踐稼,犯者皆斬。
丁未,周主攻河陰大城,拔之。
齊王憲拔武濟;〔武濟,城名。
周武王伐纣,由此濟河,故以名城。
〕進圍洛口,〔洛水入河之口,于此置城。
拔東、西二城,縱火焚浮橋,橋絕。
齊水穚大都督太守傅伏,自永穚夜入中潬城。
周人既克南城,圍中潬,二旬不下。
〔河陽有三城,南城、北城、中潬是也。
永橋地近三城。
按懷縣有永橋鎮。
懷縣,隋、唐為懷州武德縣。
宋白曰:隋大業十一年,移修武縣于永橋,即今武陟縣。
潬,徒旱翻。
水中沙曰潬。
地形志:朔州有太安郡。
〕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守金墉,周主自攻之,不克。
永業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且至而憚之。
九月,齊右丞〔【章:十二行本「丞」下有「相」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高阿那肱自晉陽将兵拒周師。
〔考異曰:北齊雲「閏月,己醜。
」安是月癸醜朔,無己醜,又下有庚辰。
蓋誤也。
〕至河陽,會周主有疾,辛酉夜,引兵還。
〔還,音旋又如字。
〕水軍焚其舟艦。
〔河水迅急,泝流西歸,追兵且至,故焚其舟艦,由陸道退還。
艦,戶黯翻。
〕傅伏謂行台乞伏貴和曰:「周師疲弊,願得精騎二千追擊之,可破也。
」貴和不許。
齊主憲、于翼、李穆,所向克捷,降拔三十餘城,〔降者,迎降;拔者,以兵力攻拔。
降,戶江翻;下同。
〕皆棄而不守。
唯以孳城要害,令儀同三司韓正守之,正尋以城降齊。
戊寅,周主還長安。
18庚辰,齊以趙彥深為司徒,斛阿列羅為司空。
〔斛阿列,虜三字姓。
〕 19閏月,車騎大将軍吳明徹将兵擊齊彭城;壬辰,敗齊兵數萬于呂梁。
〔敗,補邁翻。
〕 20甲午,周主如同州。
21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齊為新蔡王,叔文為晉照王。
22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3壬戌,以王玚為尚書左仆射,〔玚,雉杏翻,又音暢。
〕太子詹事吳郡陸繕為右仆射。
25庚午,周主還長安。
八年〔(丙申、五七六)〕 1春,正月,癸未,周主如同州;辛卯,如河東涑川;〔杜預曰:涑水出河東聞喜縣,西南至蒲坂入河。
涑,音速。
〕甲午,複還同州。
2甲寅,齊大赦。
3乙卯,齊主還邺。
〔去年六月如晉陽,今還。
〕 4二月,辛酉,周主命太子巡撫西土,因伐吐谷渾,〔吐,從暾入聲。
谷,音浴。
〕上開府儀同大将軍王軌、〔建德四年,改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将軍,仍增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宮正宇文孝伯從行。
軍中節度,皆委二人,太子仰成而已。
〔仰,如字,又五亮翻。
〕 5齊括雜戶〔【章:十二行本「戶」下有「女」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未嫁者悉集,〔魏虜西涼之人沒入,名為「隸戶」。
魏武入關,隸戶皆在。
東魏、後齊因之,仍供厮役。
周平齊,乃悉放諸雜戶為百姓。
〕有隐匿者,家長坐死。
〔長,知兩翻。
〕 6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為司空。
7三月,壬寅,周主還長安;夏,四月,乙卯,複如同州。
8己未,上享太廟。
9尚書左仆射王玚卒。
〔考異曰:陳書:「庚寅,玚卒。
」按長曆,是月己酉朔,無庚寅,陳書誤。
〕 10五月,壬辰,周主還長安。
11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12辛亥,周主享太廟。
13初,太子叔寶欽以左戶部尚書江總為詹事,〔按五代志:梁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戶、都官、五兵等六尚書;陳因梁制。
此蓋左戶也,「部」字衍。
〕令管記陸瑜言于吏部尚書孔奂。
奂謂瑜曰:「江有潘、陸弼儲宮,竊有所難。
太子深以為恨,自言于帝。
帝将許之,奂奏曰:「江總文華之士。
今皇太子文華不少,〔少,詩沼翻。
〕豈藉于總!如臣所見,願選敦重之才,以居輔導之職。
」帝曰:「即如卿言,誰當居此﹖」奂曰:「都官尚書王廓,世有懿德,識性敦敏,可以居之。
」太子時在側,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宜為太子詹事。
」〔謂回避父諱,不宜居是官也。
〕奂曰:「未朝範晔,〔朝,直遙翻。
〕即範泰之子,亦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
」太子固争之,帝卒以總為詹事。
〔卒,子恤翻。
〕總,赉之曾孫也。
〔江赉,湛之子,齊朝以風流冠冕一時。
赉,音效。
〕 甲寅,以尚書右仆射陸繕為左仆射。
帝欲以孔奂代繕,诏已出,太子沮之而止;更以晉陵太守王克為右仆射。
〔更,工衡翻。
守,音狩。
〕 頃之,總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為女;太子亟微行,遊總家。
〔亟,去吏翻。
〕上怒,免總官。
14周利州刺史紀王康,〔五代志:義城郡,古晉壽也,後魏立益州,世号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複曰益州,又改曰利州。
〕驕矜無度,繕修戎器,陰有異謀。
司錄裴融谏止之,康殺融。
丙辰,賜康死。
15丁巳,周主如雲陽。
16庚申,齊宜陽王趙彥深卒。
〔彥深曆事累朝,常參機近,〔趙彥深事齊神武,已掌機密,至後主,曆事六君。
朝,直遙翻。
〕姒溫謹著稱。
既卒,朝貴典機密者,唯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斛律孝卿一人而已,其餘皆嬖幸也。
〔卒,子恤翻。
朝,直遙翻。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孝卿羌舉之子,〔斛律羌舉見一百五十七卷梁武帝大同三年。
〕比于餘人,差不貪穢。
17秋,八月,乙卯,周主還長安。
宮尹鄭譯、王端等〔周置太子宮尹,蓋即詹事之職。
〕皆有寵于太子。
太子在軍中多失德,譯等皆預焉。
軍還,王軌等言之于周主。
周主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