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二

關燈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陳紀六〔起旃蒙協洽(乙未),盡柔兆涒灘(丙申),凡二年。

    〕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 太建七年〔(乙未、五七五)〕 1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2癸酉,周主如同州。

     3乙亥,左衛将軍樊毅克潼州。

    〔五代志:下邳郡夏丘縣,梁、後齊置潼州,治取慮城。

    潼,音童。

    〕 4齊主還邺。

    〔去年二,臍主如晉陽讨思好,尋已還邺。

    八月,複如晉陽,今還。

    〕 5辛巳,上祀北郊。

    〔陳制亦以間歲正月上辛用特牛一祀天、地于南、北二郊。

    間歲者,一歲祀南郊,一歲祀北郊也。

    〕 6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7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栅等六城。

    〔地形志,下邳郡有栅淵縣,武定八年分宿豫置。

    栅,楚格翻。

    〕 8齊主言語澀吶,不喜見朝士,自非寵私昵狎,未嘗交語。

    〔澀,色立翻,不滑順也。

    吶,女劣翻,聲不出也。

    趙文子其言吶吶不能出諸口。

    喜,許既翻。

    朝,直遙翻。

    昵,尼質翻。

    〕性懦,不堪人視,〔所謂弱顔也。

    懦,乃卧翻,又奴亂翻。

    〕雖三公、令、錄奏事,〔令,尚書令。

    錄,錄尚書事。

    〕莫得仰視,皆略陳大指,驚走而出。

    承世祖奢泰之餘,〔齊主之父,廟号世祖。

    〕以為帝王當然,後宮皆寶衣玉食,一裙之,費,至直萬匹;競為新巧,朝衣夕弊。

    〔朝衣,于既翻。

    〕盛修宮苑,窮極壯麗;所好不常,數毀又複。

    〔好,呼到翻;下同。

    數,所角翻。

    〕百照宮中。

    〔晉陽宮也。

    〕每有災異寇盜,不自貶損,唯多設齋,以為修德。

    〔後之有天下者,可以鑒矣。

    〕好自彈琵琶,為無愁之曲,近侍和之者以百數,民間謂之「無愁天子」。

    〔五代志:帝倚弦而歌,别采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于哀思,使胡兒、閹宦輩齊唱和之。

    曲終樂阕,無不殒涕。

    雖行幸道路,或時馬上奏之。

    樂往哀來,竟以亡國。

    和,戶卧翻。

    〕于華林園〔邺都有華林園。

    華,如字。

    〕立貧兒村,帝自衣藍縷之服,行乞其間以為樂。

    〔衣服穿弊如懸鹑者為藍縷。

    衣,于既翻;下人衣同。

    樂,盧各翻。

    〕又寫築西鄙諸城,使人衣黑衣攻之,帝自帥内參拒鬬。

    〔寫築者,寫諸城之形而築以象之。

    黑衣者,象周之戎衣。

    内參者,諸閹宦也。

    帥,讀曰率。

    〕 寵任陸令萱、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長鸾等,宰制朝政,宦官鄧長颙、陳德信、胡兒何洪珍等并參預機權,〔朝,直遙翻。

    颙,魚容翻。

    〕各引親黨,超居顯位。

    官由财進,獄以賄成,競為奸谄,蠹政害民。

    舊蒼頭劉桃枝等皆開府封王,其餘宦官、胡兒、歌舞人、見鬼人、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殆将萬數,庶姓封王者以百數,開府千餘人,儀同無數,領軍一時至二十人,侍中、中常侍數十人,乃至狗、馬及鷹亦有儀同、郡君之号,有鬬雞,号開府,皆食其幹祿。

    〔魏、齊官制,凡祿各以品秩為差。

    官一品每歲祿八百匹,二百匹為一秩。

    從一品七百匹,一百七十五匹為一秩。

    三品六百匹,一百五十匹為一秩。

    從二品五百匹,一百二十五匹為一秩。

    三品四百匹,一百匹為一秩。

    從三品三百匹,七十五匹為一秩。

    四品二百四十匹,六十匹為一秩。

    從四品二百匹,五千匹為一秩。

    五品一百六十匹,四十匹為一秩。

    從五品一百二十匹,三十匹為一秩。

    六品一百匹,二十五匹為一秩。

    從六品八十匹,二十匹為一秩。

    七品六十匹,十五匹為一秩。

    從七品四十匹,十匹為十秩。

    八品三十六匹,九匹為一秩。

    從八品三十二匹,八匹為一秩。

    九品二十八匹,七匹為一秩。

    從九品二十四匹,六匹為一秩。

    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

    幹出所,部之人,一幹輸絹十八匹,幹身放之。

    〕諸嬖幸朝夕吳侍左右,〔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一戲之費,動踰巨萬。

    既而府藏空竭,〔藏,徂浪翻。

    〕乃賜二三郡或六七縣,使之賣官取直。

    由是為守令者,率皆富商大賈,〔守,音狩。

    賈,音古。

    〕競為貪縱,〔【章:十二行本「縱」下有「賦繁役重」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民不聊生。

    〔史極言齊氏政亂,以啟敵國兼并之心,又一年而齊亡。

    有天下者,可不以為鑒乎!書名通鑒,豈苟然哉!〕 周高祖謀伐齊,命邊鎮益儲偫,加戍卒;〔偫,直裡翻。

    〕齊人聞之,亦增修守禦。

    柱國于翼谏曰:「疆埸相侵,互有勝負,徒,損兵儲,無益大計。

    不如解嚴繼好,使彼懈而無備,然後乘間,出其不意,〔好,呼到翻。

    懈,古隘翻。

    間,古苋翻;下間隙、乘間同。

    〕一舉可取也。

    」周主從之。

     韋孝寬上疏陳三策:〔上,時掌翻。

    〕 其一曰:「臣在邊積年,頗見間隙,不因際會,難以成功。

    難以成功。

    是以往歲出軍,徒有勞費,功績不立,由失機會。

    〔周主保定初再伐齊,攻并州,湋洛陽,趣懸瓠,出轵關,皆無功,事見一百六十九卷世祖天嘉四年、五年。

    争宜陽、争汾北事見一百七十卷太建元年至三年。

    〕何者﹖長淮之南,舊為沃土,陳氏以亡破亡餘燼,猶能一舉平之;〔曰「破亡餘燼」者,言陳氏承梁元帝江陵破亡之後,收合餘燼,再立國于江南。

    燼,徐刃翻;火餘燭餘曰燼。

    〕齊人曆年赴救,喪敗而返。

    〔事見上卷五年、六年。

    喪,息浪翻。

    〕内離外叛,計盡力窮,雠敵有舋,不可失也。

    〔左傳:鬬伯比曰:「雠有釁,不可失也。

    」舋,與釁同。

    宇文、高氏,世為雠敵。

    〕今大軍若出轵關,方軌而進,〔五代志:轵關,在河内郡王屋縣。

    周師若自轵關出險趨邺,前無阻隘,可以方軌橫行。

    〕兼與陳氏共為掎角,〔欲約陳共攻之。

    左傳: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

    角者,當其前。

    掎者,掎其後。

    掎,居绮翻。

    〕并令廣州義旅出自三嵵,〔魏永安中,置廣州于魯陽。

    魏分東、西廣州,西屬三嵵谷,在魯陽界。

    〕又募山南骁銳,沿河而下,〔周都長安,以褒、漢、荊、襄為山南。

    骁,堅堯翻;下同。

    〕複遣北山稽胡,絕其并、晉之路。

    〔稽胡,南匈奴之餘種,散在河東、西河郡界,阻山而居,在長安北。

    複,扶又翻。

    并,卑經翻。

    〕凡此諸軍,仍令各募關、河之外勁勇之士,厚其爵賞,使為前驅,〔關、河之外,指齊境而言,欲募其土人以為鄉導。

    〕嶽動川移,雷駭電激,百道俱進,并趨虜庭。

    〔趨,七喻翻。

    〕必當望旗奔潰,所向摧殄,不戎大定,寔在此機。

    」〔武王伐纣,一戎衣而天下大定。

    〕 其二曰:「若國家更為後圖,未即大舉,宜與陳人分其兵勢。

    三嵵以北,萬春以南,〔萬春,地名。

    新唐志:武德五年,析龍門置萬春縣。

    蓋以舊地名名縣也。

    三嵵以北,萬春以南,韋孝寬袤指周東、北庂境,舉兩端而言。

    〕廣事屯田,預為貯積,〔貯,直呂翻。

    〕募其骁悍,立為部伍。

    〔悍,侯旰翻,又下罕翻。

    〕彼既東南有敵,戎馬相持,〔謂齊人與陳人為敵也。

    〕我出寄兵,破其疆埸。

    〔埸,音亦。

    〕彼若興師赴援,我則堅壁清野,待其去遠,還複出師。

    〔複,扶又翻。

    〕常以邊外之軍,引其腹心之衆。

    我無宿舂之費,〔莊子:适百裡者佰舂糧。

    〕彼有奔命之勞,〔左傳:申公巫臣遺楚令尹子重、司馬子反書曰:「吾必使汝疲于奔命以死。

    」于是導吳伐楚,子重、子反一歲七奔命。

    〕一二年中,必自離叛。

    且齊氏昏暴,政出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蔜然,不勝其弊。

    〔阖,戶臘翻。

    勝,立升。

    〕以此而觀,覆亡可待。

    然後乘間電掃,事等摧枯。

    」〔間,古苋翻。

    〕 其三曰:「昔句踐亡吳,尚期十載;〔左傳:伍員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此言十載,以教訓言之也。

    句,音鈎。

    踐,慈演翻。

    載,作亥翻。

    〕武王取纣,猶煩再舉。

    〔史記:武王三年喪畢,觀兵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皆曰「纣可伐。

    」武王曰:「汝未知天命。

    」乃還師。

    三年,纣淫暴日甚。

    武王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伐。

    」遂複伐纣,滅之。

    〕今若更存遵養,〔詩周頌:于铄王師,遵養時晦。

    毛傳雲:遵,率;養,取;晦,昧也。

    鄭箋雲:文王率殷庂叛國以事纣,養是晦昧之君老其惡。

    自是說者悉祖其義,故雲然。

    〕且複相時,左傳: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複,扶又翻。

    相,息亮翻。

    〕臣謂宜還崇鄰好,申其盟約,安民和衆,通商惠工蓄銳養威,觀釁而動。

    斯乃長策遠馭,坐自兼并也。

    」〔好,呼到翻。

    通商惠工,左傳語。

    自古以來,謀臣智士,陳三策者,其上策率非常人所能行,中策亦必度其才足以行之,然後能聽而用之通鑒蓋謂于翼、韋孝寬所見略同也。

    〕 書奏,周主引開府儀同三司伊婁謙入内殿,〔伊婁,虜複姓。

    拓跋欴興于代北也,獻帝以其次弟為伊婁氏。

    〕從容謂曰:「朕欲用兵,何者為先﹖」對曰:「齊氏沈溺倡優,耽昏曲蘗。

    〔從,七容翻。

    沈,持林翻。

    倡,音昌。

    蘗,魚列翻。

    〕其折沖之将斛律明月,已斃于讒口。

    〔事見上卷四年。

    将,即亮翻。

    〕上下離心,道路以目。

    〔道路以自,本周語,言道路以目相視而不敢言。

    〕此易取也。

    」〔易,以豉翻。

    〕帝大笑。

    〔喜其所見與己同。

    〕三月,丙辰,使謙與小司寇元衛聘于齊以觀釁。

    〔為周滅齊張本。

    考異曰:謙傳作「拓跋偉」,今從周書帝紀。

    餘按:伊婁與拓跋同所自出而各為氏,則伊婁謙本傳作「拓跋」不為無據。

    〕 9丙寅,周主還長安。

    〔自周州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10夏,四月,甲午,上享太廟。

     11監豫州陳桃根得青牛,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