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谏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内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胡三省音注
陳紀五〔起玄黓執徐(壬辰),盡阏逢敦牂(甲午),凡三年。
〕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 太建四年〔(壬辰、五七二)〕 1春,正月,丙午,以尚書仆射徐陵為左仆射,〔尚書置二仆射,分為左、右;若省一仆射,則止稱仆射。
〕中書監王劢為右仆射。
〔劢,莫敗翻。
〕 2己巳,齊主祀南郊。
〔五代志:後齊制:圜丘、方澤并三年一祭,謂之禘祀.其南、北郊則歲一祀,皆以正月上辛。
今書己巳,似玫齋之日為始也。
南郊,為壇于國南,廣輪三十六尺,高九尺,四面各一陛,為一壝,内壝去壇二十五步,中壝、外壝相去如内壝,四面各通一門。
又為大營于外壝之外,廣輪二百七十步營垽廣一丈深八尺,四面各一門。
又為燎壇于中壝之外丙地,廣輪二十七尺,高一尺八寸,四面各一陛。
祀所感帝靈威仰于壇,以高祖神武皇帝配。
禮用四圭,有邸币,各如方色。
其上帝及配帝,各用骍特牲一。
〕 3庚午,上享太廟。
4辛未,齊主贈琅邪王俨為楚恭哀帝以忍太後心,〔俨死,見上卷上年。
〕又以俨妃李氏為楚帝後。
5二月癸酉,周遣大将軍昌城公深聘于突厥,〔厥,九勿翻。
〕司賓李除、小賓部賀遂禮聘于齊。
〔後周仿成周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小賓部,其小行人之職欤﹖杜佑曰:後周秋官之屬有小賓部下大夫、上士。
〕深,護之子也。
6己卯,齊以衛菩薩為太尉。
〔菩,薄胡翻。
薩,桑割翻。
考異曰:北齊書、北史并同。
不知菩薩何人,亦不言何官。
〕辛巳,以并省吏部尚書高元海為尚書左仆射。
〔自元魏置諸道行台,各置令、仆、尚書等官。
齊神武破爾朱兆,得晉陽,建大丞相府而居之;文宣受禅,遂置尚書省。
〕 7乙酉,封皇子叔卿為建安王。
8庚寅,齊以尚書左仆射唐邕為尚書令,侍中祖珽為左仆射。
〔珽,他鼎翻。
〕初,胡太後既幽于北宮,〔事見上卷上年。
〕珽欲以陸令萱為太後,為令萱言魏保太後故事。
〔保太後,事見百二十卷宋帝元嘉二年。
為令之為,于僞翻。
〕且謂人曰:「陸雖婦人,然實雄傑,自女娲以來,未之有也。
」〔司馬貞曰:女娲亦風姓有神聖之德,代宓羲立,号曰女希氏。
蓋宓羲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複始也。
孫愐曰:女娲,古女後也。
娲,古華翻。
〕令萱亦謂珽為「國師」、「國寶」,由是得仆射。
9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10初,周太祖為魏相,立左右十二軍,總屬相府;太祖殂,皆受晉公護處分,〔立十二軍事見百六十二卷梁簡文帝大寶元年。
敬帝太平元年,周太祖殂,十二軍受護處分,始是年也。
世祖天嘉元年,護歸政于周世宗,寔武成元年,護猶總軍旅。
次年,護弒世宗,立高祖,改元保定,政悉歸護。
事具百六十六卷至百六十八卷。
相,息亮翻。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凡所征發,非護書不行。
護第屯兵侍衛,盛于宮阙。
諸子、僚屬皆貪殘恣橫,〔橫,戶孟翻。
〕士民患之周主深自晦匿,無所關預,人不測其淺深。
護問稍伯大夫庾季才曰:「比;日天道何如﹖」〔後周稍伯,蓋周官稍人之職。
周官稍人,主為縣師令都鄙丘句之政。
距王城三百裡曰稍。
杜佑曰:後周地官之屬,有每方稍伯,中大夫。
又每遂有小筲伯、稍大夫,皆下大夫。
又有小稍伯、稍伯、稍正,上士、中士。
庾季才明于天文,故護問之。
稍,所教翻。
比,毗至翻。
季才對曰:「荷恩深厚,敢不盡言。
〕頃上台有變,〔荷,下可翻。
隋志曰: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招搖,三公之立也。
西近文昌二星,謂之上台。
〕公宜歸政天子,請老私門。
此則享期頤之壽,〔曲禮:百年日期頤。
鄭玄曰:,期猶要也;頤,養也。
〕受旦、奭之美,〔周公旦、召公奭。
〕子孫常為藩屏。
〔屏,必郢翻。
〕不然,非複所知。
」〔複,扶又翻。
〕護沈吟久之,曰:「吾本志如此,但辭未獲免耳。
〔沈,持林翻。
沈吟者,深味其言,微發于聲而不能自決之貌。
〕公既為王官,可依朝例,〔朝,直遙翻;下同。
〕無煩别參寡人也。
」自是疏之 衛公直,帝之母弟也,深昵于護;及沌口之敗,〔沌口敗,事見上卷臨海王光大二年。
昵,尼質翻。
沌,柱兖翻。
〕坐免官,由是怨護,勸帝誅之,冀得其位。
帝乃密與直及右宮伯中大夫宇文神舉、内史下大夫太原王軌、右侍上士宇文孝作謀之。
〔周官,宮伯掌王宮宿衛次舍之職事。
内史掌诏王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命諸侯、孤、卿、大夫,則策命之。
凡四方之事書,内史讀之。
後周蓋髣瘘其意以置官。
至隋諱「忠」字,以中書為内史,其位任尤重。
左、右侍亦仿周官侍禦以置官而刱其名。
五代志:周置左、右宮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于内,小宮伯貳之,臨朝則在前侍之首,行則夾路車左右。
中侍,掌禦寝之禁;左、右侍,陪中侍之後。
左、右前侍,掌禦寝南門之左右;左、右後侍,掌寝北門之左右。
杜佑曰:周制:宮伯,中大夫,屬天官;内史,屬春官,有中大夫、下大夫。
〕神舉,顯和之子;孝作,安化公深之子也。
〔安化公書爵,以别護子深。
安化郡,唐之慶州。
〕 帝每于禁中見護,常行家人禮,〔以兄弟齒。
〕太後賜護坐,帝立侍于旁。
丙辰,護自同州還長安,帝禦文安殿見之。
因引護入含仁殿谒太後,且謂之曰:「太後春秋高,頗好飲酒,〔好,呼到翻。
〕雖屢谏,未蒙垂納。
兄今入朝,願更啟請。
」因出懷中酒诰授之,〔周成王作酒诰,戒耳彜酒,珽。
鄭玄曰:珽,亦笏也;珽之言珽然無所屈也。
或謂之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
終葵首者,于杼上又廣其首如椎頭。
隋志:今制,珽長尺二寸、方而不折,以球玉為之。
珽,他頂翻。
〕護踣于地。
〔踣,蒲北翻。
〕帝令宦者何泉以禦刀斫之,泉惶懼,斫不能傷。
衛公直匿于戶内,躍出,斬之。
時神舉等皆在外,更無知者。
〔史言周主勇決。
〕 帝召宮伯長孫覽等,告以護已誅,〔長,知兩翻。
〕令收護子柱國譚公會、大将軍莒公至、〔譚、莒,古國名。
〕崇業公靜、正平公幹嘉〔崇業、正平皆郡公。
按隋書帝紀,随州有崇邺郡,而志不載。
五代志:绛郡正平縣,舊置正平郡。
〕乃其弟幹基、幹光、幹蔚、幹祖、幹威〔蔚,纡勿翻。
〕并柱國北地侯龍恩、龍恩弟大将軍萬壽、〔侯,姓也。
〕大将軍劉肋、中外府司錄尹公正、袁傑、〔護都督中外,故置中外府,其屬有長史、司馬、司錄。
〕膳部大夫李安等,于殿中殺之。
覽,稚之孫也。
〔長孤稚着功名于正光、永安之間。
〕 初,護既殺趙貴等,〔【章:十二行本「等」下有「諸将多不自安」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護殺貴等,事見百六十七卷高祖永定元年。
〕侯龍恩為護所親,其從弟開府儀同三司植謂龍恩曰:〔從,才用翻。
〕「主上春秋既富,安危系于收公。
若多所誅戮以自立威權,豈唯社稷有累卵之危,恐吾宗亦緣此而敗,兄安得知而不言!」龍恩不能從。
植又承間言于護曰:〔間,古苋翻。
〕「公以骨肉之親,當社稷之寄,願推誠王室,拟迹伊、周,則率土幸甚!」護曰:「我誓以身報國,卿豈謂吾有他志邪!」〔邪,音耶。
〕又聞其先與龍恩言,陰忌之,植以憂卒。
〔卒,子恤翻。
〕及護敗,龍恩兄弟皆死,高祖以植為忠,特免其子孫。
大司馬兼小耱宰、亥州牧齊公憲,素為護所親任,〔雍,于用翻。
〕賞罰之際,皆得參預,權勢頗盛。
護欲所陳,多令憲聞奏,其間或有可不,〔不,讀曰否。
〕憲慮主相嫌隙,〔相,息亮翻。
〕每曲而暢之,帝亦察其心。
及護死,召憲入,憲免冠拜謝;帝慰勉之,使詣護第收符及諸文籍。
衛公直素忌憲,固請誅之,帝不許。
護世子訓為蒲州刺中,是夜,帝遣柱國越公盛乘傳征訓,至同州,賜死。
〔自蒲州西南玉同州一百三十裡,同州西南至長安二百二十五裡。
傳,張戀翻。
〕昌城公深使突厥未還,〔使,疏吏翻。
〕遣開府儀同三司宇文德赍玺書就殺之。
護長史代郡叱羅協、〔叱羅,虜複姓。
魏收官氏志:拓跋内人諸姓有叱羅氏。
協時在同州。
玺,斯氏翻。
〕司錄弘農馮遷及所親任者,皆除名。
丁巳,大赦,改元。
〔改元建德。
〕 以宇文孝伯為騎大将軍,〔騎,奇寄翻。
〕與王軌并加開府儀同三司。
初,孝伯與帝同日生,太祖愛之,養于第中,幼與帝同學。
乃即立位,欲引緻左右,托言欲與孝伯講習舊經,故護弗之疑也,以為右侍上士,出入卧内,預聞機務。
孝伯為人,沈正忠諒,〔沈,持林翻。
〕朝政得失,外間細事,無不使帝聞之。
〔朝,直遙翻;下同。
〕 帝閱護書記,有假托符命妄造異謀者;皆坐誅;唯得庾季才書兩紙,盛言緯候災祥,〔緯,謂七緯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則為災。
候,謂月令七十二候,失節則為災。
緯,于貴翻。
〕宜返政歸權,帝賜季才粟三百石,帛二百段,遷太中大夫。
癸亥,以尉遲迥為太師,〔尉,纡勿翻。
〕柱國窦熾為太傅,李穆為太保,齊公憲為大豚宰,衛公直為大司徒,陸通為大司馬,柱國辛威為大司寇,趙公招為大司空。
〔後周之制:三公九命,六官七命。
〕 時帝始親覽朝政,頗事威刑,雖骨肉無所寬借。
齊公憲雖遷耱宰,實奪之權。
又謂憲侍讀輩文舉曰:「昔魏末不綱,〔後周諸王有侍讀之官。
不綱,言人君不能操持大綱,緻衆目紊亂。
〕太祖輔政;及周室受命,晉公複執大權;積習生常,愚者謂法應如是。
豈有年三十天子而可為人所制乎!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詩大雅烝民之詩。
懈,古隘翻。
〕一人,謂天子耳。
卿雖陪侍齊公,不得遽同為臣,欲死于所事。
宜輔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兄弟,勿令自緻嫌疑。
」文舉鹹以白憲,憲指心撫幾曰:「吾之夙心,公甯不知!但當盡忠竭節耳,知複何言。
」〔複,扶又翻。
〕 衛公直,性浮詭貪狠,〔狠,戶懇翻。
〕意望大耱宰;既不得,殊怏怏;更請為大司馬,欲據兵權。
帝攜知其意,曰:「汝兄弟長幼有序,豈可返居下列!」由是用為大司徒。
〔為後三年衛公直作亂張本。
怏,于兩翻。
揣,初委翻。
長,知兩翻。
〕 11夏,四月,周遣工部成公建、小禮部辛彥之聘于齊。
〔杜佑通典:周制:工部中大夫屬冬官,五命;禮部屬春官,中大夫,五命;小禮部,上士也,三命。
〕 12庚寅,周追尊略陽公為孝闵皇帝。
〔廢略陽公事見百六十七卷高祖永定元年。
〕 13癸巳,周立皇子魯公赟為太子,〔赟,于倫翻。
〕大赦。
14五月,癸卯,王劢卒。
〔劢,音邁。
卒,子恤翻。
〕 15齊尚書右仆射祖珽,勢傾朝野,左丞相鹹陽王斛律光惡之,〔珽,化鼎翻。
朝,直遙翻。
惡,烏路翻。
〕遙見,辄罵曰:「多事乞索小人,〔乞索,求取也。
小人求取無厭,緻國家多事。
索,山客翻。
〕欲行何計!」又嘗謂諸将曰:「兵〔【章:十二行本「兵」上有「邊境消息」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馬處分,趙令恒與吾輩參論。
〔趙令,謂趙彥深,為尚書令,以其官稱之也。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将,即亮翻。
恒,戶登翻。
〕盲人掌機密以來,〔祖珽病盲,故诋之。
盲事始上卷臨海王光大元年。
〕全不與吾輩語,正恐誤國家事耳。
」光嘗在朝堂垂簾坐,〔朝,直遙翻;下同。
〕珽不知,乘馬過其前,光怒曰:「小人乃敢爾!」〔爾,猶言如此也。
〕後珽在内省,〔齊蓋以門下省為内省。
〕言聲高慢,光适過,聞之,又怒。
珽覺之,私賂光從奴問之,〔從,才用翻。
〕奴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歎曰:『盲人入,國必破矣。
』」〔相,息亮翻。
〕 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許。
齊王賜提婆晉陽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千匹,以拟寇敵。
〔飼,祥吏翻。
〕今賜提婆,無乃阙軍務也!」由是祖、穆皆怨之。
斛律後無寵,珽因而間之。
〔間,古苋翻。
〕光弟羨,為都督、幽州刺史、行台尚書令,亦善治兵,〔治
〕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 太建四年〔(壬辰、五七二)〕 1春,正月,丙午,以尚書仆射徐陵為左仆射,〔尚書置二仆射,分為左、右;若省一仆射,則止稱仆射。
〕中書監王劢為右仆射。
〔劢,莫敗翻。
〕 2己巳,齊主祀南郊。
〔五代志:後齊制:圜丘、方澤并三年一祭,謂之禘祀.其南、北郊則歲一祀,皆以正月上辛。
今書己巳,似玫齋之日為始也。
南郊,為壇于國南,廣輪三十六尺,高九尺,四面各一陛,為一壝,内壝去壇二十五步,中壝、外壝相去如内壝,四面各通一門。
又為大營于外壝之外,廣輪二百七十步營垽廣一丈深八尺,四面各一門。
又為燎壇于中壝之外丙地,廣輪二十七尺,高一尺八寸,四面各一陛。
祀所感帝靈威仰于壇,以高祖神武皇帝配。
禮用四圭,有邸币,各如方色。
其上帝及配帝,各用骍特牲一。
〕 3庚午,上享太廟。
4辛未,齊主贈琅邪王俨為楚恭哀帝以忍太後心,〔俨死,見上卷上年。
〕又以俨妃李氏為楚帝後。
5二月癸酉,周遣大将軍昌城公深聘于突厥,〔厥,九勿翻。
〕司賓李除、小賓部賀遂禮聘于齊。
〔後周仿成周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小賓部,其小行人之職欤﹖杜佑曰:後周秋官之屬有小賓部下大夫、上士。
〕深,護之子也。
6己卯,齊以衛菩薩為太尉。
〔菩,薄胡翻。
薩,桑割翻。
考異曰:北齊書、北史并同。
不知菩薩何人,亦不言何官。
〕辛巳,以并省吏部尚書高元海為尚書左仆射。
〔自元魏置諸道行台,各置令、仆、尚書等官。
齊神武破爾朱兆,得晉陽,建大丞相府而居之;文宣受禅,遂置尚書省。
〕 7乙酉,封皇子叔卿為建安王。
8庚寅,齊以尚書左仆射唐邕為尚書令,侍中祖珽為左仆射。
〔珽,他鼎翻。
〕初,胡太後既幽于北宮,〔事見上卷上年。
〕珽欲以陸令萱為太後,為令萱言魏保太後故事。
〔保太後,事見百二十卷宋帝元嘉二年。
為令之為,于僞翻。
〕且謂人曰:「陸雖婦人,然實雄傑,自女娲以來,未之有也。
」〔司馬貞曰:女娲亦風姓有神聖之德,代宓羲立,号曰女希氏。
蓋宓羲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複始也。
孫愐曰:女娲,古女後也。
娲,古華翻。
〕令萱亦謂珽為「國師」、「國寶」,由是得仆射。
9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10初,周太祖為魏相,立左右十二軍,總屬相府;太祖殂,皆受晉公護處分,〔立十二軍事見百六十二卷梁簡文帝大寶元年。
敬帝太平元年,周太祖殂,十二軍受護處分,始是年也。
世祖天嘉元年,護歸政于周世宗,寔武成元年,護猶總軍旅。
次年,護弒世宗,立高祖,改元保定,政悉歸護。
事具百六十六卷至百六十八卷。
相,息亮翻。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凡所征發,非護書不行。
護第屯兵侍衛,盛于宮阙。
諸子、僚屬皆貪殘恣橫,〔橫,戶孟翻。
〕士民患之周主深自晦匿,無所關預,人不測其淺深。
護問稍伯大夫庾季才曰:「比;日天道何如﹖」〔後周稍伯,蓋周官稍人之職。
周官稍人,主為縣師令都鄙丘句之政。
距王城三百裡曰稍。
杜佑曰:後周地官之屬,有每方稍伯,中大夫。
又每遂有小筲伯、稍大夫,皆下大夫。
又有小稍伯、稍伯、稍正,上士、中士。
庾季才明于天文,故護問之。
稍,所教翻。
比,毗至翻。
季才對曰:「荷恩深厚,敢不盡言。
〕頃上台有變,〔荷,下可翻。
隋志曰: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招搖,三公之立也。
西近文昌二星,謂之上台。
〕公宜歸政天子,請老私門。
此則享期頤之壽,〔曲禮:百年日期頤。
鄭玄曰:,期猶要也;頤,養也。
〕受旦、奭之美,〔周公旦、召公奭。
〕子孫常為藩屏。
〔屏,必郢翻。
〕不然,非複所知。
」〔複,扶又翻。
〕護沈吟久之,曰:「吾本志如此,但辭未獲免耳。
〔沈,持林翻。
沈吟者,深味其言,微發于聲而不能自決之貌。
〕公既為王官,可依朝例,〔朝,直遙翻;下同。
〕無煩别參寡人也。
」自是疏之 衛公直,帝之母弟也,深昵于護;及沌口之敗,〔沌口敗,事見上卷臨海王光大二年。
昵,尼質翻。
沌,柱兖翻。
〕坐免官,由是怨護,勸帝誅之,冀得其位。
帝乃密與直及右宮伯中大夫宇文神舉、内史下大夫太原王軌、右侍上士宇文孝作謀之。
〔周官,宮伯掌王宮宿衛次舍之職事。
内史掌诏王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命諸侯、孤、卿、大夫,則策命之。
凡四方之事書,内史讀之。
後周蓋髣瘘其意以置官。
至隋諱「忠」字,以中書為内史,其位任尤重。
左、右侍亦仿周官侍禦以置官而刱其名。
五代志:周置左、右宮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于内,小宮伯貳之,臨朝則在前侍之首,行則夾路車左右。
中侍,掌禦寝之禁;左、右侍,陪中侍之後。
左、右前侍,掌禦寝南門之左右;左、右後侍,掌寝北門之左右。
杜佑曰:周制:宮伯,中大夫,屬天官;内史,屬春官,有中大夫、下大夫。
〕神舉,顯和之子;孝作,安化公深之子也。
〔安化公書爵,以别護子深。
安化郡,唐之慶州。
〕 帝每于禁中見護,常行家人禮,〔以兄弟齒。
〕太後賜護坐,帝立侍于旁。
丙辰,護自同州還長安,帝禦文安殿見之。
因引護入含仁殿谒太後,且謂之曰:「太後春秋高,頗好飲酒,〔好,呼到翻。
〕雖屢谏,未蒙垂納。
兄今入朝,願更啟請。
」因出懷中酒诰授之,〔周成王作酒诰,戒耳彜酒,珽。
鄭玄曰:珽,亦笏也;珽之言珽然無所屈也。
或謂之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
終葵首者,于杼上又廣其首如椎頭。
隋志:今制,珽長尺二寸、方而不折,以球玉為之。
珽,他頂翻。
〕護踣于地。
〔踣,蒲北翻。
〕帝令宦者何泉以禦刀斫之,泉惶懼,斫不能傷。
衛公直匿于戶内,躍出,斬之。
時神舉等皆在外,更無知者。
〔史言周主勇決。
〕 帝召宮伯長孫覽等,告以護已誅,〔長,知兩翻。
〕令收護子柱國譚公會、大将軍莒公至、〔譚、莒,古國名。
〕崇業公靜、正平公幹嘉〔崇業、正平皆郡公。
按隋書帝紀,随州有崇邺郡,而志不載。
五代志:绛郡正平縣,舊置正平郡。
〕乃其弟幹基、幹光、幹蔚、幹祖、幹威〔蔚,纡勿翻。
〕并柱國北地侯龍恩、龍恩弟大将軍萬壽、〔侯,姓也。
〕大将軍劉肋、中外府司錄尹公正、袁傑、〔護都督中外,故置中外府,其屬有長史、司馬、司錄。
〕膳部大夫李安等,于殿中殺之。
覽,稚之孫也。
〔長孤稚着功名于正光、永安之間。
〕 初,護既殺趙貴等,〔【章:十二行本「等」下有「諸将多不自安」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護殺貴等,事見百六十七卷高祖永定元年。
〕侯龍恩為護所親,其從弟開府儀同三司植謂龍恩曰:〔從,才用翻。
〕「主上春秋既富,安危系于收公。
若多所誅戮以自立威權,豈唯社稷有累卵之危,恐吾宗亦緣此而敗,兄安得知而不言!」龍恩不能從。
植又承間言于護曰:〔間,古苋翻。
〕「公以骨肉之親,當社稷之寄,願推誠王室,拟迹伊、周,則率土幸甚!」護曰:「我誓以身報國,卿豈謂吾有他志邪!」〔邪,音耶。
〕又聞其先與龍恩言,陰忌之,植以憂卒。
〔卒,子恤翻。
〕及護敗,龍恩兄弟皆死,高祖以植為忠,特免其子孫。
大司馬兼小耱宰、亥州牧齊公憲,素為護所親任,〔雍,于用翻。
〕賞罰之際,皆得參預,權勢頗盛。
護欲所陳,多令憲聞奏,其間或有可不,〔不,讀曰否。
〕憲慮主相嫌隙,〔相,息亮翻。
〕每曲而暢之,帝亦察其心。
及護死,召憲入,憲免冠拜謝;帝慰勉之,使詣護第收符及諸文籍。
衛公直素忌憲,固請誅之,帝不許。
護世子訓為蒲州刺中,是夜,帝遣柱國越公盛乘傳征訓,至同州,賜死。
〔自蒲州西南玉同州一百三十裡,同州西南至長安二百二十五裡。
傳,張戀翻。
〕昌城公深使突厥未還,〔使,疏吏翻。
〕遣開府儀同三司宇文德赍玺書就殺之。
護長史代郡叱羅協、〔叱羅,虜複姓。
魏收官氏志:拓跋内人諸姓有叱羅氏。
協時在同州。
玺,斯氏翻。
〕司錄弘農馮遷及所親任者,皆除名。
丁巳,大赦,改元。
〔改元建德。
〕 以宇文孝伯為騎大将軍,〔騎,奇寄翻。
〕與王軌并加開府儀同三司。
初,孝伯與帝同日生,太祖愛之,養于第中,幼與帝同學。
乃即立位,欲引緻左右,托言欲與孝伯講習舊經,故護弗之疑也,以為右侍上士,出入卧内,預聞機務。
孝伯為人,沈正忠諒,〔沈,持林翻。
〕朝政得失,外間細事,無不使帝聞之。
〔朝,直遙翻;下同。
〕 帝閱護書記,有假托符命妄造異謀者;皆坐誅;唯得庾季才書兩紙,盛言緯候災祥,〔緯,謂七緯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則為災。
候,謂月令七十二候,失節則為災。
緯,于貴翻。
〕宜返政歸權,帝賜季才粟三百石,帛二百段,遷太中大夫。
癸亥,以尉遲迥為太師,〔尉,纡勿翻。
〕柱國窦熾為太傅,李穆為太保,齊公憲為大豚宰,衛公直為大司徒,陸通為大司馬,柱國辛威為大司寇,趙公招為大司空。
〔後周之制:三公九命,六官七命。
〕 時帝始親覽朝政,頗事威刑,雖骨肉無所寬借。
齊公憲雖遷耱宰,實奪之權。
又謂憲侍讀輩文舉曰:「昔魏末不綱,〔後周諸王有侍讀之官。
不綱,言人君不能操持大綱,緻衆目紊亂。
〕太祖輔政;及周室受命,晉公複執大權;積習生常,愚者謂法應如是。
豈有年三十天子而可為人所制乎!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詩大雅烝民之詩。
懈,古隘翻。
〕一人,謂天子耳。
卿雖陪侍齊公,不得遽同為臣,欲死于所事。
宜輔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兄弟,勿令自緻嫌疑。
」文舉鹹以白憲,憲指心撫幾曰:「吾之夙心,公甯不知!但當盡忠竭節耳,知複何言。
」〔複,扶又翻。
〕 衛公直,性浮詭貪狠,〔狠,戶懇翻。
〕意望大耱宰;既不得,殊怏怏;更請為大司馬,欲據兵權。
帝攜知其意,曰:「汝兄弟長幼有序,豈可返居下列!」由是用為大司徒。
〔為後三年衛公直作亂張本。
怏,于兩翻。
揣,初委翻。
長,知兩翻。
〕 11夏,四月,周遣工部成公建、小禮部辛彥之聘于齊。
〔杜佑通典:周制:工部中大夫屬冬官,五命;禮部屬春官,中大夫,五命;小禮部,上士也,三命。
〕 12庚寅,周追尊略陽公為孝闵皇帝。
〔廢略陽公事見百六十七卷高祖永定元年。
〕 13癸巳,周立皇子魯公赟為太子,〔赟,于倫翻。
〕大赦。
14五月,癸卯,王劢卒。
〔劢,音邁。
卒,子恤翻。
〕 15齊尚書右仆射祖珽,勢傾朝野,左丞相鹹陽王斛律光惡之,〔珽,化鼎翻。
朝,直遙翻。
惡,烏路翻。
〕遙見,辄罵曰:「多事乞索小人,〔乞索,求取也。
小人求取無厭,緻國家多事。
索,山客翻。
〕欲行何計!」又嘗謂諸将曰:「兵〔【章:十二行本「兵」上有「邊境消息」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馬處分,趙令恒與吾輩參論。
〔趙令,謂趙彥深,為尚書令,以其官稱之也。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将,即亮翻。
恒,戶登翻。
〕盲人掌機密以來,〔祖珽病盲,故诋之。
盲事始上卷臨海王光大元年。
〕全不與吾輩語,正恐誤國家事耳。
」光嘗在朝堂垂簾坐,〔朝,直遙翻;下同。
〕珽不知,乘馬過其前,光怒曰:「小人乃敢爾!」〔爾,猶言如此也。
〕後珽在内省,〔齊蓋以門下省為内省。
〕言聲高慢,光适過,聞之,又怒。
珽覺之,私賂光從奴問之,〔從,才用翻。
〕奴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歎曰:『盲人入,國必破矣。
』」〔相,息亮翻。
〕 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許。
齊王賜提婆晉陽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千匹,以拟寇敵。
〔飼,祥吏翻。
〕今賜提婆,無乃阙軍務也!」由是祖、穆皆怨之。
斛律後無寵,珽因而間之。
〔間,古苋翻。
〕光弟羨,為都督、幽州刺史、行台尚書令,亦善治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