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一

關燈
,直之翻。

    〕士馬精強,鄣候嚴整,突厥畏之,謂之「南可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光長子武都,為開府儀同三司、梁,兖州刺史。

    〔長,知兩翻。

    〕 光雖貴極人臣,性節儉,不好聲色,〔好,呼到翻。

    〕罕接賓客,杜絕饋饷,不貪權勢。

    每朝廷會議,常獨後言,言辄合理。

    或有表疏,令人執筆,口占之,務從省實。

    〔語省而事實。

    〕行兵仿其父金之法,營舍未定,終不入幕;或竟日不坐,身不脫介冑,常為士卒先。

    士卒有罪,唯大杖撾背,〔撾,側瓜翻。

    〕未嘗妄殺,衆皆争為之死。

    〔為,于僞翻。

    〕自結發從軍,未嘗敗北,深為鄰敵所憚。

    周勳州刺史韋孝寬〔高歡、宇文泰兵争,泰使韋孝寬守玉壁,歡盡力攻之,不克而歸,遂死。

    宇文氏于此止立勳州以旌其功。

    其地在隋绛郡稷山縣。

    〕密為謠言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

    」〔上,時掌翻。

    〕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推,吐雷翻。

    〕槲木不扶自舉。

    」令諜人傳之于邺,〔諜,達協翻。

    〕邺中小兒歌之于路。

    珽因續之曰:「盲老公背受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

    」〔珽,屯鼎翻。

    今人猶謂多口為饒舌。

    〕使其妻兄鄭道蓋奏之。

    帝以問珽,珽與陸令萱皆曰:「實聞有之。

    」珽因解之曰:「百升者,斛也。

    盲老公,謂臣也,與國同憂。

    饒舌老母,似謂女侍中陸氏也。

    且斛律累世大将,明月聲震關西,豐樂威行突厥,〔斛律光,字明月;羨,字豐樂。

    将,即亮翻。

    樂,音洛。

    〕女為皇後,男尚公主,謠言甚可畏也。

    」帝以問韓長鸾,長鸾以為不可,事遂寝。

     珽又見帝,請間,〔間,古苋翻,又音如字。

    〕唯何洪珍在側,帝曰:「前得公啟,即欲施行,長鸾以為無此理。

    」珽未對,洪珍進曰:「若本無意則可;既有此意而不決行,萬一洩露,如何﹖」帝曰:「洪珍言是也。

    」然猶未決。

    會丞相府佐封士讓密啟雲:「光前西讨還,敕令散兵,光引兵逼帝城,将行不軌,事不果而止。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令,力丁翻。

    事見上卷三年。

    封士讓密啟,亦珽等使之也。

    〕家藏弩甲,僮奴千數,每遣使往豐樂、武都所,〔使,疏吏翻;下同。

    〕陰謀往來。

    若不早圖,恐事不可測。

    」帝遂信之,謂何洪珍曰:「人心亦大靈,我前疑其欲反,果然。

    」帝性怯,恐即有變,令洪珍馳召祖珽告之。

    欲召光,恐其不從命,珽請:「遣使賜以駿馬,語雲:〔使,疏吏翻。

    語,牛倨翻。

    〕『明日将遊東山,王可乘上同行。

    』光必入謝,因而執之。

    」帝如其言。

     六月,戊辰,光入,至涼風堂,劉桃枝自後撲之,不仆。

    〔撲,弼角翻。

    〕顧曰:』「桃枝常為如此事。

    〔齊自文宣以來,每殺諸王大臣,劉桃枝率攘臂為之,故光雲然。

    〕我不負國家。

    」桃枝與三力士以弓弦罥其頸,拉而殺之,〔罥,古縣翻。

    拉盧合翻。

    〕血流于地,爕之,迹終不滅。

    〔爕,初限翻,削也。

    〕于是下诏稱其欲反,并殺其子開府儀同三司世雄、儀同三司恒伽。

    〔齊制:開府同三司,從一品;儀同三司,第二品。

    恒,戶登翻。

    伽,求加翻。

    〕 祖珽使二千石郎邢祖信簿錄光家。

    〔齊制:二千石郎,掌畿外得失等事。

    〕珽于都省問所得物,〔都省,即尚書都省。

    五代志:後齊制,錄、令、仆射總理六尚書事,謂之都省。

    〕祖信曰:「得弓十五,宴射箭百,刀七,賜擡二。

    」〔明非私藏兵器。

    擡,色角翻。

    〕珽厲聲曰:「更得何物﹖」曰:「得棗杖二十束,拟奴仆與人鬬者,不問曲直,即杖之一百。

    」〔朿朿木堅而宓理,可以為杖。

    〕珽大慚,乃下聲曰:「朝廷已加重刑,郎中何宜為雪!」〔為,于僞翻。

    〕乃出。

    人尤其抗直,祖信慨然曰:「賢宰相尚死,我何惜餘生!」 齊主遣使就州斬斛律武都,又遣中領軍賀拔伏恩乘驿,捕斛律羨,仍以洛州行台仆射中山篾孤永業代羨,與大将軍鮮于桃枝發定州騎卒續進。

    〔騎,奇寄翻。

    〕伏恩等至幽州,門者白:「使人衷甲,〔使,疏吏翻;下同。

    〕馬有汗,宜閉城門。

    」羨曰:「敕使豈可疑拒!」〔敕使,謂使者奉敕而來;至唐時,率以稱宦者。

    〕出見之。

    伏恩執而殺之。

    初,羨常以盛滿為懼,表解所職,不許。

    臨刑,歎曰:「富貴如此,女為皇後,公主滿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敗!」及其子伏護、世達、世遷、世辨、世酋皆死。

    〔酋慈由翻。

    〕 周主聞光死,為之大赦。

    〔幸其死也。

    為,于僞翻。

    〕 祖珽與侍中高元海共執齊政。

    元海妻,陸令萱之甥也,元海數以令萱密語告珽。

    〔收,所角翻。

    〕珽求為領軍,齊主許之,元海密言于帝曰:「孝征漢人,〔祖珽,孝征。

    〕兩目文盲,豈可為領軍!」因言珽與廣甯王孝珩交結,〔孝珩,文襄之子,齊主所忌也。

    珩,戶庚翻。

    〕由是中止。

    珽求見,自辨,〔見,賢遍翻。

    〕且言:「臣與元海素嫌,必元海谮臣。

    」帝弱顔,不能諱,以實告之,〔見人辄自羞而顔有怩忸者為弱顔,今人猶有是言。

    〔珽因言元海與司農卿尹子華等結為朋黨。

    又以元海所洩密語告令萱,令怒,出元海為鄭州刺史。

    〔地形志:天平初,置颍州,治長社城;武定七年,改鄭州,治颍陰城。

    周滅齊,改鄭州曰許州,于荥陽置鄭州。

    〕子華等皆被黜。

    〔被,皮義翻。

    〕 珽自是專主機衡,〔尚書職掌機密,任耳铨衡。

    〕總知騎兵、外兵事,〔後齊制:尚書中郎有中兵、外兵,各分左、右。

    左外兵掌河南及潼關已東諸州,右外兵掌河北及潼關已西諸州丁帳及發召征兵等事。

    騎,奇寄翻。

    〕内外親戚,皆得顯位。

    帝常令中要人扶侍出入,〔中要人,宦官之親要者。

    〕直至永巷,每同禦榻論決政事,委任之重,群臣莫比。

     16秋,七月,遣使如周。

    〔使,疏吏翻;下同。

    〕 17八月,庚午,齊廢皇後斛律氏為庶人。

    〔斛律光既死,則其女廢矣。

    〕以任城王湝為右丞相,〔湝,戶皆翻,又音皆。

    〕馮翊王潤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大司馬,廣甯王孝珩為大将軍,安德王延宗為大司徒。

     18齊使領軍封輔相聘于周。

     19辛未,周使司城中大夫杜杲來聘。

    〔宋以武公名改司空為司城,侯國之卿也。

    後周仿成周之遺制,必不以諸侯之卿名官,蓋髣瘘周官掌固之職。

    〕上謂之曰:「若欲合從圖齊,〔從,子容翻。

    〕宜以樊、鄧見與。

    」對曰:「合從圖齊,豈弊邑之利!必須城鎮,宜待得之于齊,先索漢南,〔索,山客翻。

    〕使臣不敢聞命。

    」〔使,疏吏翻。

    〕 20初,齊胡太後自愧失德,〔胡太後失德久矣,事發則見上卷上年。

    〕欲求悅于齊主,乃飾其兄長仁之女置宮中,令帝見之,帝果悅,納為昭儀。

    〔元魏以來,昭儀次于皇後,位視大司馬。

    〕及斛律後廢,陸令萱欲立穆夫人;太後欲立胡昭儀,力不能遂,乃卑辭厚禮以求令萱,結為姊妹。

    令萱亦以胡昭儀寵幸方隆,不得已,與祖珽白帝立之。

    戊子,立皇胡氏。

     21己醜,齊似北平王仁堅為尚書令,特進許季良為左仆射,彭城王寶德為右仆射。

     22癸巳,齊主如晉陽。

     23九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24辛亥,大赦。

     25冬,十月,庚午,周诏:「江陵所虜充官口者,悉免為民。

    」〔梁元帝承聖三年,江陵破,士民皆為魏所虜入關。

    〕 26辛未,周遣小匠師楊勰等來聘。

    〔匠師,大司空之屬也。

    杜佑通典:周小匠師下大夫,屬冬官,四命。

    又有上士,三命。

    勰,音協。

    〕 27周綏德公陸通卒。

    〔綏德縣公也。

    西魏于綏州上縣置綏德縣。

    卒,子恤翻。

    〕 28乙酉,上享太廟。

    〔五代志:陳立七廟,一歲五祠,春、夏、秋、冬、臘也。

    每祭,共以一太牢,始祖以三牲首,餘惟骨體而已。

    〕 29齊陸令萱欲立穆昭儀為皇後,私謂齊主曰:「豈有男為皇太子而身為婢妾者!」胡後有寵于帝,不可離間,〔間,古苋翻。

    〕令萱乃使人行厭蠱之術,〔厭,一琰翻。

    〕旬朔之間,胡後精神恍惚,〔恍,呼廣翻。

    惚,音忽。

    〕言笑無恒,帝漸畏而惡之。

    恒,戶登翻。

    惡,烏路翻。

    〕令萱一旦忽以皇後服禦衣被昭儀,〔衣,于既翻。

    被,皮義翻。

    〕又别造寶帳,爰及枕席器玩,莫非珍奇。

    坐昭儀于帳中,謂帝曰:「有一聖女出,将大家看之。

    」及見昭儀,令萱乃曰:「如此人不作皇後,遣何物人作!」帝納其言。

     甲午,立穆氏為右皇後,以胡氏為左皇後。

     30十一月,庚戌,周主行如羌橋,〔羌橋在長安東,以苻、姚諸羌而得名。

    〕集長安以東諸軍都督以上,頒賜有差。

    乙卯,還宮。

    以趙公招為大司馬。

    壬申,周主如斜谷,〔斜,音耶,又似嗟翻。

    谷,音欲,又古祿翻。

    〕集長安已西都〔【章:十二行本「都」上有「諸軍」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督已上,頒賜有差。

    丙戌,還宮。

     31庚寅,周主遊道會苑,以上善殿壯麗,焚之。

     32十二月,辛巳,周主祀南郊。

    〔五代志曰:後周憲章姬周,祭祀之式,多依儀禮。

    南郊,為方壇于國南五裡,其崇一丈二尺,其廣四丈,其壝方百二十步,内壝半之。

    祭以正月上辛,以始祖獻侯莫那配所感帝靈威仰于其上。

    〕 33齊胡後之立,非陸令萱意,令萱一旦于太後前作色而言曰:「何物親侄,作如此語!」太後問其故,俴萱曰:「不可道。

    」固問之,乃曰:「語大家雲:〔語大,牛倨翻。

    〕『太後行多非法,不可以。

    』」〔行,下孟翻。

    〕太後大怒,呼後出,立剃其發,送還家。

    〔剃,他計翻。

    〕辛醜,廢胡後為庶人。

    然齊主猶思之,每緻物以通意。

     自是令萱與其子侍中穆提婆勢傾内外,賣官鬻獄,聚儉無厭。

    〔儉,力贍翻。

    厭,一鹽翻。

    〕每王賜與,動傾府藏。

    〔藏,徂浪翻。

    〕令萱則自太後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則唐邕之徒,皆重足屏氣;〔重,直龍翻。

    屏,必郢翻。

    〕殺生予奪,唯意所欲。

     34乙巳,周以柱國田弘為大司空。

     35乙卯,是主享太廟。

    〔五代志:後周思複古之道,右宗廟而左社稷,置太祖之廟并高祖已下二昭二穆,凡五,親盡則遷。

    其有德者,謂之祧廟,亦不毀。

    〕 36是歲,突厥木杆可汗卒,複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是為佗缽可汗。

    佗缽以攝圖為爾伏可汗,統其東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之子為步離可汗,居西面。

    〔厥,九勿翻。

    梁世祖承聖二年,突厥土門可汗卒,舍其子攝圖,立其弟俟鬥〔斤〕,稱為木杆可汗。

    褥但既佗缽之弟,蓋小可汗也。

    杆,古按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卒,子恤翻。

    複,扶又翻。

    佗,徒何翻。

    〕周人與之和親,歲給缯絮錦彩十萬段。

    〔缯,慈陵翻。

    〕突厥在長安者,衣錦食肉,常以千數。

    〔衣,于既翻。

    〕齊人亦畏其為寇,争厚賂之。

    佗缽益驕,謂其下曰:「但使我在南兩兒常孝,何憂于貧!」〔在南兩兒,謂爾伏、步離二人,所部分西北,皆南近中國。

    〕 阿史那後無寵于周主,〔考異曰:周書曰:「後有姿貌,善容止,周帝甚敬焉。

    」按房玄齡唐高祖實錄雲:「武帝納厥女,陋而無寵,太穆皇後勸帝強撫慰之。

    」今從之。

    〕神武公窦毅尚襄陽公主,〔神武郡公,拓跋魏置神武郡于尖山。

    〕生女尚幼,密言于帝曰:「今齊、陳鼎峙,〔齊、陳及周,三國鼎峙。

    〕突厥方強,願舅抑情慰撫,以生民為念!」帝深納之。

    〔此女後适李淵,是為唐高祖窦皇後。

    〕 五年〔(癸巳、五七三)〕 1春,正月,癸酉,以吏部尚書沈君理為右仆射。

     2戊寅,齊以并省尚書令高阿那肱錄尚書事,總知外兵及内省機密,與侍中城陽王穆提婆、領軍大将軍昌黎王韓長鸾共處衡軸,〔處,昌呂翻。

    車轭曰衡,持輪者曰軸。

    車非二者不行,故以為喻。

    〕号曰「三貴」,蠹國害民,日月滋甚。

    〔滋,益也。

    〕 長鸾弟萬歲,子寶行、寶信,并開府儀同三司,萬歲仍兼侍中,寶行、寶信皆尚公主。

    每群臣旦參,〔參,朝參也。

    〕帝常先引長鸾顧訪,出後,方引奏事官。

    若不視,内省有急奏事,皆附長鸾奏聞,軍國要密,無不經手。

    尤疾士人,朝夕宴私,唯事谮訴。

    常帶刀走馬,未嘗安行,瞋目張拳,〔瞋,昌真翻。

    〕有噉人之勢。

    朝士咨事,莫敢仰視,動緻呵叱。

    每罵雲:「漢狗大不可耐,唯須殺之!」〔呵,虎何翻。

    叱,昌栗翻。

    耐,奴代翻。

    〕 3庚辰,齊遣崔象來聘。

     4辛巳,上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