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陰城。
〔五代志:锺離郡化明縣,故曰睢陵,置濟陰郡。
濟,子禮翻。
〕己醜,魯廣達攻濟南徐州,克之;〔「濟」當作「齊」。
書「齊南徐」,以别京口之南徐。
以五代史考之,齊之南徐州,本置于下邳郡宿豫縣。
詳又注于考異之下。
〕以廣達為北徐州刺史,鎮其地。
〔考異曰:陳書帝紀及廣達傳,皆雲北徐州。
按北齊書祖珽傳:「珽保全北徐州城不陷。
」蓋南人謂京口為南徐州,故謂此為北徐州,其實乃北齊之南徐也。
按此所謂齊南徐州,乃舊琅邪郡。
宋泰始初,琅沒魏,莊帝永安二年,置北徐州于琅邪。
時齊以祖珽為北徐州,鎮琅邪。
魏收地形志:太和中,立北徐州于宿豫。
蕭衍置北徐州于锺離。
南、北兵争,疆埸之間,一彼一此,各立州,郡當随其所立州名書之,恐不可以齊之北徐州為齊南徐州也。
〕 齊北徐州民多起兵以應陳,逼其州城,〔按五代志,齊置北徐州于琅邪。
〕祖珽命不閉城門,禁人不得出衢路,〔爾雅:四達謂之衢。
珽,他鼎翻。
〕城中寂然。
反者不測其故,疑人走城空,不設備。
珽忽令鼓噪震天,反者皆驚走。
既而複結陳向城,〔複,扶又翻。
陳,讀曰陣。
〕珽令錄事參軍王君植将兵拒之,自乘馬臨陳左右射。
〔射,食亦翻。
〕反者先聞其盲,謂其必不能出,忽見之,大驚。
穆提婆欲令城陷,不遣援兵,珽且戰且守,十餘日,反者竟散走。
诏懸王琳首于建康市。
故吏梁骠騎倉曹參軍朱玚〔梁制:将軍府有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流、城局等參軍。
骠,四妙翻。
騎,奇寄翻。
玚,雉杏翻,又音暢。
〔緻書徐陵求其首,曰:「竊以典午将滅,徐廣為晉家遺老;〔典,司也,午屬馬;故謂司馬為典午。
徐廣事見一百十九卷宋高祖永初元年。
〕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
〔「當塗高」者,魏也。
司馬孚事見七十九卷晉世祖泰始元年。
〕梁故建甯公琳,當離亂之辰,總方伯之任,天厭梁德,尚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志,〔左傳:吳破楚,入郢,中包胥赴秦請救,以秦師破吳而複楚。
〕終遘苌弘之眚,〔周靈王即位,諸侯不朝。
苌弘乃明鬼神事,設射諸侯之不來者,欲依怪物以緻諸侯。
諸侯不從,而周室愈微。
後二世至敬王,晉入殺苌弘。
〕至使身沒九泉,頭行千裡。
伏惟聖恩博厚,明诏爰發,赦王經之哭,〔按魏元帝景元元年,司馬昭弒高貴鄉公,并收王經。
其吏向雄,抱經哭于東市,昭赦雄。
〕許田橫之葬。
〔漢高帝葬田橫,事見十一卷五年。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魏高貴卿公甘露三年,司馬昭破壽春,諸葛誕麾下不降而死,事見七十七卷。
〕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即田橫事。
〕陵為之啟上。
〔為,于僞翻。
〕十二月,壬辰朔,并熊昙朗等首皆還其親屬。
〔熊昙朗誅,見一百六十八卷世祖天嘉元年。
〕玚瘗琳于八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
玚間道奔齊,〔義故,故舊以義結者。
瘗,于計翻。
間,古苋翻。
〕别議琳葬,尋有壽陽人茅智勝等五人,密送其柩于邺。
〔柩,音舊。
〕齊贈琳開府儀同三司同、錄尚書事,谥曰忠武王,給辒辌車以葬之。
〔自秦、漢以來,天子葬用辒,音溫。
辌,音涼。
〕 34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門、道士,帝自升高坐,辨三教先後,〔坐,徂卧翻。
〕以儒為先,道為次,釋為後。
35乙未,谯城降。
〔五代志:谯郡山桑縣,梁置渦州,東魏改曰谯州。
降,戶江翻。
〕 36乙巳,立皇子叔明為宜都王,叔獻為河東王。
37壬午,任忠克霍州。
〔五代志:廬江郡霍山縣,梁置霍州。
任,音壬。
〕 诏征安州刺史周炅入朝。
〔按五代志:西魏置安州于安陸,梁、陳無安州。
隋書周法尚傳:炅為定州刺史,或者「安」字其「定」定之誤欤﹖朝,直遙翻。
〕初,梁定州刺史田龍升以城降,〔定州,梁置治蒙茏城。
水經注:舉水出龜頭山,西北流,徑蒙茏城南,梁定州治。
五代志:永安郡麻城縣,陳置定州。
〕诏仍舊任。
及炅入朝,龍升以江北六州、七鎮叛入于齊,齊遣曆陽王景安将兵應之。
齊遣曆陽王景安将兵應之。
诏以炅為江北道大都督,總衆軍以讨龍升,斬之。
景安退走,盡複江北之地。
38是歲,突厥求婚于齊。
六年〔(甲午、五七四)〕 1春,正月,壬戌朔,周齊公憲等七人進爵為王。
2己巳,周主享太廟;乙亥,耕藉田。
〔藉,秦昔翻。
〕 3壬子,〔【章:十二行本「子」作「午」;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上享太廟。
4甲申,廣陵金城降。
〔去年九月,樊毅克廣陵楚子城,其金城至是始降。
降,戶江翻。
〕 5二月,壬午〔【章:孔本「午」作「辰」;張校同。
】〕朔,日有食之。
6乙未,齊主還邺。
〔去年十月如晉陽,至是始還。
〕 7乙酉,周紀國公賢等六人進爵為王。
8辛亥,上耕藉田。
梁初,依宋、齊,以正月用事。
天監十二年,武帝以為啟蛓而耕,書雲:「以殷仲春,」藉田理在建卯,于是改用二月。
陳因而不改。
藉,而亦翻。
〕 9齊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本高氏養子,骁勇,得邊鎮人心。
〔骁,堅堯翻。
〕齊主使嬖臣斫骨光弁至州,〔斫骨,虜複姓。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光弁不禮于思好,思好怒,遂反,雲欲入除君側之惡」。
進軍至陽曲,〔五代志:太原郡汾陽縣,舊曰陽曲。
〕自号大丞相。
武衛将軍趙海在晉陽,〔【章:十二行本「陽」下有「掌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蒼猝不暇奏,矯诏發兵拒之。
矯诏發兵拒之。
帝聞變,使尚書令唐邕等馳之晉陽,〔之,往也。
〕辛醜,帝勒兵繼進。
未至,思好軍敗,投水死。
其麾下二千人,劉桃枝圍之,且殺且招,終不降,以至于盡。
先是有人告思好謀反,〔降,戶江翻。
先,悉薦翻。
〕韓長鸾女适思好子,奏言:「是人誣告貴臣,下殺無以息後。
」乃斬之。
思好既誅,告者弟伏阙下求贈官,長鸾不為通。
〔通鑒言齊嬖幸壅蔽之禍。
為,于僞翻。
〕 丁未,齊主還邺。
甲寅,以唐邕為錄尚書事。
10乙卯,周主如雲陽宮。
12庚申,周叱奴太後有疾。
〔叱奴,虜複姓。
〕三月,辛酉,周主還長安。
癸酉,太後殂。
帝居倚廬,〔陸德明曰:廬倚東牆而為之,故曰「倚廬」。
考異曰:隋書張衡傳雲:「武帝居憂,與左右出獵,衡露發輿榇切谏。
」按帝居喪有禮,疑衡自叙之妄。
〕朝夕進一溢米。
〔鄭玄曰:二十兩為溢。
于粟米之法,一溢,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
溢,音逸。
〕群臣表請,累旬乃止。
命太子總厘庶政。
〔厘,治也。
〕 衛王直谮齊王憲于帝曰:「憲飲酒食肉,無異平日。
」帝曰:「吾與齊王異生,〔異生,謂異母也。
〕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發。
〔袒者,肉袒;括者,結也。
杜預曰:以麻約發。
〕汝當愧之,何論得失!汝,親太後之子,特承慈愛;但當自勉,無論他人。
」 13夏,四月,乙卯,齊遣侍中薛孤康買吊于周,〔薛孤,虜複姓。
〕且會葬。
初,齊世祖為胡後造珠裙,〔為,于僞翻;下同。
〕所費不可勝計;〔勝,音升。
〕為火所焚。
至是,齊主複為穆後營之。
〔複,扶又翻。
〕使商胡赍錦彩三萬,與吊使偕往市珠。
〔使,疏吏翻。
〕周人不與齊主竟自造之。
及穆後愛衰,其侍婢馮小憐大幸,拜為淑妃;與齊主坐則同席,出則并馬,誓同生死。
14五月,庚申,周葬文宣皇後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
辛酉,诏曰:「三年之喪,達于天子。
但軍國務重,須自聽朝。
衰麻之節苫廬之禮,率遵前典,〔喪服小記:斬衰括發以麻,寝苫居廬。
朝,直遙翻。
衰,七回翻。
苫,息廉翻。
〕以申罔極。
〔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百僚宜依遺令,既葬而除。
」〔除服也。
〕公卿固請依權制,帝不許,卒申三年之制。
〔卒,子恤翻。
〕五服之内,亦令依禮。
〔五服者,斬衰三年服,齊衰期年服,大功九月服,小功五月服,缌麻三月服。
〕 15庚午,齊大赦。
16齊人恐陳師渡淮,使皮景和屯西兖州備之。
〔西兖州治定陶。
〕 17丙子,周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經,謂二教之書。
像,謂佛像、天尊像。
〕罷沙門、道士,并令還俗。
并禁諸淫祀,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18六月,壬辰,周弘正卒。
〔卒,子恤翻。
〕 19壬子,周更鑄五行大布錢,一當十,與布泉并行。
〔行布泉見一百六十八卷世祖天嘉元年。
更,工衡翻。
〕 20戊午,周立通道觀以壹聖賢之教。
〔觀,古玩翻。
〕 21秋,七月,庚申,周主如雲陽,以右宮正尉遲運兼司武,〔左傳:宋平公曰:「司武而梏于朝。
」杜預注:司武,司馬。
周建六官,已有大司馬,司武蓋其屬也。
尉,纡勿翻。
〕與薛公長孫覽輔太子守長安。
〔長,知兩翻。
〕 初,帝取衛王直第為東宮,〔建德元年,立太子,始建東宮。
〕使直自擇所居。
直曆觀府署,無如意者;末取廢陟屺寺,欲居之。
〔陟屺寺,取望母為名,直意欲以同母感動周主。
〕齊王憲謂直曰:「弟子孫多,此無乃褊小﹖」〔屺,墟裡翻。
褊,補辨翻。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論子孫!」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對衆撻之,直積怨憤,因帝在外,遂作亂。
乙酉,帥其黨肅章門。
〔肅章,宮門名。
唐長安太極宮,太極殿後,兩儀殿前,中為朱明門,東則虔化門,西則肅章門,蓋周遺制。
帥,讀曰率。
〕長孫覽懼,奔詣帝所。
尉遲運偶在門中,直兵奄至,手自阖門。
直黨與運争門,斫傷運指,僅而得閉。
直不得入,縱火焚門。
運恐火盡,直黨得進,取宮取宮中材木及榻以益火,膏油灌之,火轉熾。
久之,直不得進,乃退。
運帥留守兵,因其退而擊之,〔帥,讀曰率;下同。
〕直大敗,帥百餘騎奔荊州。
〔欲就梁。
騎,奇寄翻。
〕戊子,帝還長安。
八月,辛卯,擒直,廢為庶人,囚于别宮,尋殺之。
以尉遲運為大将軍,賜赉其甚厚。
丙申,周主複如雲陽。
〔複,扶又翻。
〕 22癸醜,齊主如晉陽。
甲辰〔寅〕,齊以高劢為尚書右仆射。
〔劢,音邁。
〕 23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24冬,十月,丙申,周遣禦正弘農楊尚希、禮部盧恺來聘。
〔武成元年,增禦正四人,位上大夫。
保定四年,又改禮部禮為司宗,大司禮為禮部。
杜佑曰:周竹制:禮部中大夫,屬春官。
〕恺,柔之子也。
〔盧柔仕魏為中書監。
〕 25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十一月,甲戌,還長安。
26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書王玚為右仆射,度支尚書孔奂為吏部尚書。
玚,沖之子也。
〔玚,雉杏翻,又音暢。
度,徒洛翻。
〕 時新複淮、泗,攻戰、降附,功賞紛纭。
〔攻戰叙其功,降附叙其賞。
降,戶江翻。
〕奂識鑒精敏不受請托,事無凝滞,人皆悅服。
湘州刺史始興王叔陵,屢諷有司,求為三公。
奂曰:「衮章之職,本以德舉,〔三公一命。
衮,命服,身之章也。
〕未必皇枝。
」因以白帝。
帝曰:「始興那忽望公!且朕兒為公,須在鄱陽王後。
」〔言世祖之子常先為公。
〕奂曰:「臣之所見,亦如聖旨。
」 27齊定州刺史南陽王綽,喜為殘虐,〔此定州治中山。
,喜許既翻。
〕嘗出行,見婦人抱兒,奪以飼狗。
婦人号哭,〔飼,禮吏翻。
号,戶刀翻。
〕綽怒,以兒血塗婦人,縱狗使食之。
常雲:「我學文宣伯之為人。
」齊主聞之,鎮詣行在,至而宥之。
問:「在州何事最樂﹖」〔樂,音各;下同。
〕對曰:「多聚蠍于器,置狙其中,觀之極樂。
」帝即命夜索蠍一鬥,比曉,得三二升,置浴斛,使人裸卧斛中,号叫宛轉。
帝與綽臨觀,喜噱不已。
〔蠍,許竭翻,螫人蟲,渡淮以北即有之。
通俗文:,長尾曰虿,短尾曰蠍。
索,山客翻。
比,必寐翻,及也。
浴斛,浴哭也。
裸,郎果翻,赤體也。
号,戶刀翻。
噱,其虐翻。
嗢噱,卑不止。
〕因讓綽曰:「如此樂事,何不馳驿奏聞!」〔樂,音洛。
〕由是有寵,拜大将軍,朝夕同戲。
韓長鸾疾之,是歲,出為齊州刺史。
将發,使人誣告其反。
奏雲:「此犯國法,不可赦!」帝不忍明誅,使寵胡何猥薩與之手搏,搤而殺之。
〔薩,桑割翻。
搤,于革翻。
〕
〔五代志:锺離郡化明縣,故曰睢陵,置濟陰郡。
濟,子禮翻。
〕己醜,魯廣達攻濟南徐州,克之;〔「濟」當作「齊」。
書「齊南徐」,以别京口之南徐。
以五代史考之,齊之南徐州,本置于下邳郡宿豫縣。
詳又注于考異之下。
〕以廣達為北徐州刺史,鎮其地。
〔考異曰:陳書帝紀及廣達傳,皆雲北徐州。
按北齊書祖珽傳:「珽保全北徐州城不陷。
」蓋南人謂京口為南徐州,故謂此為北徐州,其實乃北齊之南徐也。
按此所謂齊南徐州,乃舊琅邪郡。
宋泰始初,琅沒魏,莊帝永安二年,置北徐州于琅邪。
時齊以祖珽為北徐州,鎮琅邪。
魏收地形志:太和中,立北徐州于宿豫。
蕭衍置北徐州于锺離。
南、北兵争,疆埸之間,一彼一此,各立州,郡當随其所立州名書之,恐不可以齊之北徐州為齊南徐州也。
〕 齊北徐州民多起兵以應陳,逼其州城,〔按五代志,齊置北徐州于琅邪。
〕祖珽命不閉城門,禁人不得出衢路,〔爾雅:四達謂之衢。
珽,他鼎翻。
〕城中寂然。
反者不測其故,疑人走城空,不設備。
珽忽令鼓噪震天,反者皆驚走。
既而複結陳向城,〔複,扶又翻。
陳,讀曰陣。
〕珽令錄事參軍王君植将兵拒之,自乘馬臨陳左右射。
〔射,食亦翻。
〕反者先聞其盲,謂其必不能出,忽見之,大驚。
穆提婆欲令城陷,不遣援兵,珽且戰且守,十餘日,反者竟散走。
诏懸王琳首于建康市。
故吏梁骠騎倉曹參軍朱玚〔梁制:将軍府有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流、城局等參軍。
骠,四妙翻。
騎,奇寄翻。
玚,雉杏翻,又音暢。
〔緻書徐陵求其首,曰:「竊以典午将滅,徐廣為晉家遺老;〔典,司也,午屬馬;故謂司馬為典午。
徐廣事見一百十九卷宋高祖永初元年。
〕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
〔「當塗高」者,魏也。
司馬孚事見七十九卷晉世祖泰始元年。
〕梁故建甯公琳,當離亂之辰,總方伯之任,天厭梁德,尚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志,〔左傳:吳破楚,入郢,中包胥赴秦請救,以秦師破吳而複楚。
〕終遘苌弘之眚,〔周靈王即位,諸侯不朝。
苌弘乃明鬼神事,設射諸侯之不來者,欲依怪物以緻諸侯。
諸侯不從,而周室愈微。
後二世至敬王,晉入殺苌弘。
〕至使身沒九泉,頭行千裡。
伏惟聖恩博厚,明诏爰發,赦王經之哭,〔按魏元帝景元元年,司馬昭弒高貴鄉公,并收王經。
其吏向雄,抱經哭于東市,昭赦雄。
〕許田橫之葬。
〔漢高帝葬田橫,事見十一卷五年。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魏高貴卿公甘露三年,司馬昭破壽春,諸葛誕麾下不降而死,事見七十七卷。
〕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即田橫事。
〕陵為之啟上。
〔為,于僞翻。
〕十二月,壬辰朔,并熊昙朗等首皆還其親屬。
〔熊昙朗誅,見一百六十八卷世祖天嘉元年。
〕玚瘗琳于八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
玚間道奔齊,〔義故,故舊以義結者。
瘗,于計翻。
間,古苋翻。
〕别議琳葬,尋有壽陽人茅智勝等五人,密送其柩于邺。
〔柩,音舊。
〕齊贈琳開府儀同三司同、錄尚書事,谥曰忠武王,給辒辌車以葬之。
〔自秦、漢以來,天子葬用辒,音溫。
辌,音涼。
〕 34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門、道士,帝自升高坐,辨三教先後,〔坐,徂卧翻。
〕以儒為先,道為次,釋為後。
35乙未,谯城降。
〔五代志:谯郡山桑縣,梁置渦州,東魏改曰谯州。
降,戶江翻。
〕 36乙巳,立皇子叔明為宜都王,叔獻為河東王。
37壬午,任忠克霍州。
〔五代志:廬江郡霍山縣,梁置霍州。
任,音壬。
〕 诏征安州刺史周炅入朝。
〔按五代志:西魏置安州于安陸,梁、陳無安州。
隋書周法尚傳:炅為定州刺史,或者「安」字其「定」定之誤欤﹖朝,直遙翻。
〕初,梁定州刺史田龍升以城降,〔定州,梁置治蒙茏城。
水經注:舉水出龜頭山,西北流,徑蒙茏城南,梁定州治。
五代志:永安郡麻城縣,陳置定州。
〕诏仍舊任。
及炅入朝,龍升以江北六州、七鎮叛入于齊,齊遣曆陽王景安将兵應之。
齊遣曆陽王景安将兵應之。
诏以炅為江北道大都督,總衆軍以讨龍升,斬之。
景安退走,盡複江北之地。
38是歲,突厥求婚于齊。
六年〔(甲午、五七四)〕 1春,正月,壬戌朔,周齊公憲等七人進爵為王。
2己巳,周主享太廟;乙亥,耕藉田。
〔藉,秦昔翻。
〕 3壬子,〔【章:十二行本「子」作「午」;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上享太廟。
4甲申,廣陵金城降。
〔去年九月,樊毅克廣陵楚子城,其金城至是始降。
降,戶江翻。
〕 5二月,壬午〔【章:孔本「午」作「辰」;張校同。
】〕朔,日有食之。
6乙未,齊主還邺。
〔去年十月如晉陽,至是始還。
〕 7乙酉,周紀國公賢等六人進爵為王。
8辛亥,上耕藉田。
梁初,依宋、齊,以正月用事。
天監十二年,武帝以為啟蛓而耕,書雲:「以殷仲春,」藉田理在建卯,于是改用二月。
陳因而不改。
藉,而亦翻。
〕 9齊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本高氏養子,骁勇,得邊鎮人心。
〔骁,堅堯翻。
〕齊主使嬖臣斫骨光弁至州,〔斫骨,虜複姓。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光弁不禮于思好,思好怒,遂反,雲欲入除君側之惡」。
進軍至陽曲,〔五代志:太原郡汾陽縣,舊曰陽曲。
〕自号大丞相。
武衛将軍趙海在晉陽,〔【章:十二行本「陽」下有「掌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蒼猝不暇奏,矯诏發兵拒之。
矯诏發兵拒之。
帝聞變,使尚書令唐邕等馳之晉陽,〔之,往也。
〕辛醜,帝勒兵繼進。
未至,思好軍敗,投水死。
其麾下二千人,劉桃枝圍之,且殺且招,終不降,以至于盡。
先是有人告思好謀反,〔降,戶江翻。
先,悉薦翻。
〕韓長鸾女适思好子,奏言:「是人誣告貴臣,下殺無以息後。
」乃斬之。
思好既誅,告者弟伏阙下求贈官,長鸾不為通。
〔通鑒言齊嬖幸壅蔽之禍。
為,于僞翻。
〕 丁未,齊主還邺。
甲寅,以唐邕為錄尚書事。
10乙卯,周主如雲陽宮。
12庚申,周叱奴太後有疾。
〔叱奴,虜複姓。
〕三月,辛酉,周主還長安。
癸酉,太後殂。
帝居倚廬,〔陸德明曰:廬倚東牆而為之,故曰「倚廬」。
考異曰:隋書張衡傳雲:「武帝居憂,與左右出獵,衡露發輿榇切谏。
」按帝居喪有禮,疑衡自叙之妄。
〕朝夕進一溢米。
〔鄭玄曰:二十兩為溢。
于粟米之法,一溢,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
溢,音逸。
〕群臣表請,累旬乃止。
命太子總厘庶政。
〔厘,治也。
〕 衛王直谮齊王憲于帝曰:「憲飲酒食肉,無異平日。
」帝曰:「吾與齊王異生,〔異生,謂異母也。
〕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發。
〔袒者,肉袒;括者,結也。
杜預曰:以麻約發。
〕汝當愧之,何論得失!汝,親太後之子,特承慈愛;但當自勉,無論他人。
」 13夏,四月,乙卯,齊遣侍中薛孤康買吊于周,〔薛孤,虜複姓。
〕且會葬。
初,齊世祖為胡後造珠裙,〔為,于僞翻;下同。
〕所費不可勝計;〔勝,音升。
〕為火所焚。
至是,齊主複為穆後營之。
〔複,扶又翻。
〕使商胡赍錦彩三萬,與吊使偕往市珠。
〔使,疏吏翻。
〕周人不與齊主竟自造之。
及穆後愛衰,其侍婢馮小憐大幸,拜為淑妃;與齊主坐則同席,出則并馬,誓同生死。
14五月,庚申,周葬文宣皇後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
辛酉,诏曰:「三年之喪,達于天子。
但軍國務重,須自聽朝。
衰麻之節苫廬之禮,率遵前典,〔喪服小記:斬衰括發以麻,寝苫居廬。
朝,直遙翻。
衰,七回翻。
苫,息廉翻。
〕以申罔極。
〔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百僚宜依遺令,既葬而除。
」〔除服也。
〕公卿固請依權制,帝不許,卒申三年之制。
〔卒,子恤翻。
〕五服之内,亦令依禮。
〔五服者,斬衰三年服,齊衰期年服,大功九月服,小功五月服,缌麻三月服。
〕 15庚午,齊大赦。
16齊人恐陳師渡淮,使皮景和屯西兖州備之。
〔西兖州治定陶。
〕 17丙子,周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經,謂二教之書。
像,謂佛像、天尊像。
〕罷沙門、道士,并令還俗。
并禁諸淫祀,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18六月,壬辰,周弘正卒。
〔卒,子恤翻。
〕 19壬子,周更鑄五行大布錢,一當十,與布泉并行。
〔行布泉見一百六十八卷世祖天嘉元年。
更,工衡翻。
〕 20戊午,周立通道觀以壹聖賢之教。
〔觀,古玩翻。
〕 21秋,七月,庚申,周主如雲陽,以右宮正尉遲運兼司武,〔左傳:宋平公曰:「司武而梏于朝。
」杜預注:司武,司馬。
周建六官,已有大司馬,司武蓋其屬也。
尉,纡勿翻。
〕與薛公長孫覽輔太子守長安。
〔長,知兩翻。
〕 初,帝取衛王直第為東宮,〔建德元年,立太子,始建東宮。
〕使直自擇所居。
直曆觀府署,無如意者;末取廢陟屺寺,欲居之。
〔陟屺寺,取望母為名,直意欲以同母感動周主。
〕齊王憲謂直曰:「弟子孫多,此無乃褊小﹖」〔屺,墟裡翻。
褊,補辨翻。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論子孫!」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對衆撻之,直積怨憤,因帝在外,遂作亂。
乙酉,帥其黨肅章門。
〔肅章,宮門名。
唐長安太極宮,太極殿後,兩儀殿前,中為朱明門,東則虔化門,西則肅章門,蓋周遺制。
帥,讀曰率。
〕長孫覽懼,奔詣帝所。
尉遲運偶在門中,直兵奄至,手自阖門。
直黨與運争門,斫傷運指,僅而得閉。
直不得入,縱火焚門。
運恐火盡,直黨得進,取宮取宮中材木及榻以益火,膏油灌之,火轉熾。
久之,直不得進,乃退。
運帥留守兵,因其退而擊之,〔帥,讀曰率;下同。
〕直大敗,帥百餘騎奔荊州。
〔欲就梁。
騎,奇寄翻。
〕戊子,帝還長安。
八月,辛卯,擒直,廢為庶人,囚于别宮,尋殺之。
以尉遲運為大将軍,賜赉其甚厚。
丙申,周主複如雲陽。
〔複,扶又翻。
〕 22癸醜,齊主如晉陽。
甲辰〔寅〕,齊以高劢為尚書右仆射。
〔劢,音邁。
〕 23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24冬,十月,丙申,周遣禦正弘農楊尚希、禮部盧恺來聘。
〔武成元年,增禦正四人,位上大夫。
保定四年,又改禮部禮為司宗,大司禮為禮部。
杜佑曰:周竹制:禮部中大夫,屬春官。
〕恺,柔之子也。
〔盧柔仕魏為中書監。
〕 25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十一月,甲戌,還長安。
26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書王玚為右仆射,度支尚書孔奂為吏部尚書。
玚,沖之子也。
〔玚,雉杏翻,又音暢。
度,徒洛翻。
〕 時新複淮、泗,攻戰、降附,功賞紛纭。
〔攻戰叙其功,降附叙其賞。
降,戶江翻。
〕奂識鑒精敏不受請托,事無凝滞,人皆悅服。
湘州刺史始興王叔陵,屢諷有司,求為三公。
奂曰:「衮章之職,本以德舉,〔三公一命。
衮,命服,身之章也。
〕未必皇枝。
」因以白帝。
帝曰:「始興那忽望公!且朕兒為公,須在鄱陽王後。
」〔言世祖之子常先為公。
〕奂曰:「臣之所見,亦如聖旨。
」 27齊定州刺史南陽王綽,喜為殘虐,〔此定州治中山。
,喜許既翻。
〕嘗出行,見婦人抱兒,奪以飼狗。
婦人号哭,〔飼,禮吏翻。
号,戶刀翻。
〕綽怒,以兒血塗婦人,縱狗使食之。
常雲:「我學文宣伯之為人。
」齊主聞之,鎮詣行在,至而宥之。
問:「在州何事最樂﹖」〔樂,音各;下同。
〕對曰:「多聚蠍于器,置狙其中,觀之極樂。
」帝即命夜索蠍一鬥,比曉,得三二升,置浴斛,使人裸卧斛中,号叫宛轉。
帝與綽臨觀,喜噱不已。
〔蠍,許竭翻,螫人蟲,渡淮以北即有之。
通俗文:,長尾曰虿,短尾曰蠍。
索,山客翻。
比,必寐翻,及也。
浴斛,浴哭也。
裸,郎果翻,赤體也。
号,戶刀翻。
噱,其虐翻。
嗢噱,卑不止。
〕因讓綽曰:「如此樂事,何不馳驿奏聞!」〔樂,音洛。
〕由是有寵,拜大将軍,朝夕同戲。
韓長鸾疾之,是歲,出為齊州刺史。
将發,使人誣告其反。
奏雲:「此犯國法,不可赦!」帝不忍明誅,使寵胡何猥薩與之手搏,搤而殺之。
〔薩,桑割翻。
搤,于革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