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
關燈
小
中
大
壬午,齊以琅邪王俨為太保。
〔邪,音耶。
〕 11壬辰,齊遣使來聘。
〔使,疏吏翻。
〕 13五月,癸亥,周使納言鄭诩來聘。
〔唐六典:後周天官府,置禦伯中大夫二人,天子出入則侍子左右。
武帝改禦伯為納言,蓋侍中之職也。
〕 14周晉公護使中外府參軍郭榮城于姚襄城南、定陽城西,〔姚襄城者,襄為桓潀所取,奔平陽所築,後人因以為名。
杜佑曰:今汾州吉昌縣西,則姚襄所築城,西臨黃河,控帶龍門之險,春秋時晉之北屈也。
「郭榮」之下有「築」子,文意乃明。
〕齊段韶引兵襲周師,破之。
六月,韶圍定陽城,〔考異曰:韶傳:「七月,屠其外城。
」周書、北齊帝紀,皆雲「六月陷汾州」,今從之。
〕周韶卧病,謂蘭陵王長恭曰:「此城三面重澗,〔重,直龍翻。
〕皆無走路;唯慮東南一道耳,賊必從此出。
宜簡精兵專守之,此必成擒。
」長恭乃令壯士千餘人伏于東南澗口。
城中糧盡,齊公憲總兵救之,憚韶,不敢進。
敷帥見兵突圍夜走,〔帥,讀曰率。
見,賢遍翻。
〕伏兵擊擒之,盡俘其衆。
〔考異曰:周書齊王憲傳:「屢破齊師。
」北齊書斛律光、段韶專:「屢破周師。
」要之,周失汾州,齊師勝耳。
〕乙巳,齊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榮所築城獨存。
敷,愔之族子也。
〔楊愔以死殉齊,而敷為周死于城郭,各盡忠于其所事也。
愔,于今翻。
〕 敷子素,少多才藝,〔少,詩照翻。
〕有大志,不拘小節,以其父守節陷齊,未蒙贈谥,上表甲理。
周主不許,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斬之。
素大言曰:「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分,扶問翻。
〕帝壯其言,贈敷大将軍,谥曰忠壯,〔谥法:武而不遂曰壯。
〕以素為儀同三司,漸見禮遇。
帝命素為诏書,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曰:「勉之,勿憂不富貴。
」素曰:「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也。
」 15齊斛律光與周師戰于宜陽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餘人而還。
軍未至邺,齊主敕使散兵,光以軍士多有功者,未得慰勞,乃密通表,請遣使宣旨,〔宣慰勞之旨也。
勞,力到翻。
使,疏吏翻;下待使同。
〕軍仍且進,齊朝發使遲留。
〔朝,直遙翻;一同。
〕軍還,将至紫陌,光乃駐營待使。
帝聞光軍已逼,心甚惡之,〔惡,烏路翻。
〕亟令舍人召光入見,然後宣勞散兵。
〔史言齊主已有疑斛律光之心。
見,賢遍翻。
勞,力到翻。
〕 16齊琅邪王俨以和士開、穆提婆等專橫奢縱,意甚不平。
〔橫,戶孟翻。
〕二人相謂曰:「琅邪王眼光奕奕,數步射人,向者暫對,不覺汗出;吾輩見天子奏事尚不然。
」由是忌之,乃出俨居北宮,〔北宮,在邺之北城。
〕五日一朝,不得無時見太後。
〔見,賢遍翻。
〕 俨之除太保也,餘官悉解,猶帶中丞及京畿。
士開等以北城有武庫,欲移俨于外,然後奪其兵權。
〔京畿大都督總京畿兵。
〕治書侍禦史王子宜,〔治,直之翻。
〕與俨所親開府儀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劉辟強說俨曰:「殿下被疏,正由士開間構,〔說,式芮翻。
被,皮義翻。
疏,與捤同。
間,古苋翻。
〕何可出北宮入民間也!」俨謂侍中馮子琮曰:「士開罪重,兒欲殺之,何如﹖」〔馮子琮,胡太後之妹夫,故俨自稱曰兒。
〕子琮心欲廢帝而立俨,因勸成之。
俨令子宜表彈士開罪,請禁推。
〔請收禁而推鞫之。
彈,徒丹翻。
〕子琮雜他文書奏庂,帝主不審省而可之。
〔「主」子衍。
據北齊書琅邪王俨傳雲:「後主不審省而可之。
」通鑒就舊史删潤以成一家言,本雲「帝不審省而可之。
」書吏繕寫,因舊史之文,遂衍「主」子。
杭本作「齊主」。
【章:十二行本正作「齊主」;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省,悉井翻。
〕俨诳領軍庫狄伏連曰:「奉敕,令領軍收士開。
」〔魏收官氏志:次南諸姓有庫狄氏。
诳,居況翻。
〕伏連以告子琮,且請覆奏,子琮曰:「琅邪受敕,何必更奏。
」伏連信之,發京畿軍士,伏于神虎門外,〔神虎門,即神武門。
南、北國四史成于唐臣之手,避唐諱,凡「虎」字悉改為「武」,此獨存舊。
〕并戒門者不聽士開入。
秋,七月,庚午旦,士開依常早參,〔依常日早入禁中朝參。
〕伏連前執士開手曰:「今有一大好事。
」王子宜授以一函,雲:「有敕,令王向台。
」因遣軍士護送。
俨遣都督馮永洛就台斬之。
俨本意唯殺士開,其黨因逼俨曰:「事既然,不可中止。
」俨遂帥京畿軍士三千餘屯千秋門。
〔帥,讀曰率。
〕帝使劉桃枝将禁兵八十人召俨,〔将,即亮翻。
〕桃枝遙拜,俨命反縛,将斬之,禁兵散走。
帝又使馮子琮召,俨辭曰:「士開昔來實合萬死,謀廢至尊,剃家家發為尼,〔剃,他計翻。
〕臣為是矯诏誅之。
尊兄若欲殺臣,不敢逃罪。
〔若赦臣,願遣姊姊來迎,臣即入見。
」〔齊諸王皆呼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
為,于僞翻。
見,賢遍翻。
〕姊姊,謂陸令萱也,俨欲誘出殺之。
〔誘,羊久翻。
〕令萱執刀在帝後,聞之,戰栗。
帝又使韓長鸾召俨,俨将入,劉辟強牽衣谏曰:「若不斬穆提婆母子,殿下無由得入。
」廣甯王孝珩、安德王延宗自西來,〔珩,音行。
〕曰:「何不入﹖」辟強曰:「兵少。
」〔少,詩沼翻;下謂少同。
〕延宗顧衆而言曰:「孝昭帝殺楊遵彥,〔殺楊愔事見百六十八卷文嘉元年。
〕止八十人。
今有數千,何謂少﹖」 帝泣啟太後曰:「有緣,複見家家;〔複,扶又翻。
〕無緣,永别!」乃急召斛律光,俨亦召之。
光聞俨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所為,固自不似凡人!」〔以俨帝子,故謂之龍子。
〕入,見帝于永巷。
〔見,賢遍翻。
〕帝帥宿衛者步騎四百,授甲,将出戰,〔帥,讀曰率。
〕光曰:「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
鄙諺雲:『奴見大家心死。
』〔大家,謂主也。
臣妾呼天子為大家,亦此義。
〕至尊宜自至于秋門,琅邪必不敢動。
」帝從之。
光少道,〔道,讀曰導,言步而前導也。
〕使人走出,曰:「大家來。
」俨徒駭散。
帝駐馬橋上遙呼之,俨猶立不進,光就謂曰:「天子弟殺一夫,何所苦!」執其手,強引以前,〔強,其兩翻。
〕請于帝曰:「琅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稍長自不複然,〔邪,音耶。
少,詩照翻。
長,謂年長音展兩翻。
〕願寬其罪。
」帝拔俨所帶刀镮,亂築辮頭,〔辮頭,示将斬之也。
〕良久,乃釋之。
收庫狄伏連、高舍洛、王宜、劉辟強、督翟顯貴,〔翟苌伯翻,又音狄。
〕于後園支解,暴之都街。
帝欲盡殺俨府文武職吏,光曰:「此皆勳貴子弟,誅之,恐人心不安。
趙彥深亦曰:「春秋責帥。
」〔春秋左氏傳:韓獻子謂中行桓子曰:「為元帥,師不用命,誰之罪也﹖」帥,所類翻。
〕于是罪之各有差。
太後責問俨,俨曰:「馮子琮教兒。
」太後怒,遣使就内省以弓弦絞殺子琮,〔使,疏吏翻。
〕使内參以庫車載屍歸其家。
〔内參,宦者也。
庫車,載載物者也。
〕自是太後常置俨于□□,每食必自嘗之。
〔慮鸩毒也。
〕 17八月,奾亥,齊主如晉陽。
18九月,辛亥,齊以任城王湝為太宰,〔任,音壬。
湝,音皆,又戶皆翻。
〕馮翊王潤為太師。
19己未,齊平原忠武王段韶卒。
韶有謀略,得将士死力,〔卒,子恤翻。
将,即亮翻。
〕出總軍旅,入參帏幄,功高望重,而邪性溫慎,得宰相體。
事後母孝,閨門雍肅,齊勳貴之家,無能及者。
20齊祖珽說陸令萱,出趙彥深為兖州刺史。
齊主以珽為侍中。
陸令萱說帝曰:「人稱琅邪王聰明雄,勇當令無敵;觀其相表,〔邪,音耶。
說,式芮翻。
相,息亮翻。
〕殆非人臣。
自專殺以來,常懷恐懼,宜早為之計。
」幸臣何洪珍等亦請殺之。
帝未決,以食轝密迎珽,問之。
〔食轝,載梁肉以輸太官者也。
〕珽稱「周公誅管叔,〔周公誅管叔,〔周公使管叔監殷,管以殷畔,周公誅之。
〕秝友酖慶父。
」〔左傳:魯莊公有疾,問後于叔牙。
對曰:「慶父材。
」問于季友。
季友曰:「臣以死奉般。
」乃使針季酖叔牙而立般。
慶父使人弒般。
季友立闵公,慶父又使人弒之。
季友以僖公适邾。
慶父奔莒,季友乃入,立僖公。
以賂求慶父子莒,莒人歸之。
乃密,使公子奚斯請,弗許,哭而往。
慶父聞之曰:「奚斯之聲也。
」乃缢。
慶父、叔牙、季友,皆桓公之子,兄弟也。
然而以酖死者,叔牙也。
夫漢儒固有以經義斷獄者,若祖珽者,舞經義以成其獄者也,不可不察。
〕帝乃攜俨之晉陽,使右衛大将軍趙元侃誘俨執之,〔誘,音酉。
〕元侃曰:「臣昔事先帝,見先帝愛王。
今甯就死,不忍行此。
」帝出元侃為豫州刺史。
庚午,帝啟太後曰:「明旦欲與仁威早出獵。
」〔俨,字仁威。
〕夜四鼓,帝召俨,俨疑之。
陸令萱曰:「兄呼,兒何為不去!」俨出,至永巷,劉桃枝反接其手。
俨呼曰:「乞見家家、尊兄。
」桃枝以袖塞其口,〔呼,火故翻。
塞,悉則翻。
〕反袍蒙頭負,出至大明宮,鼻血湡面,拉殺之,〔拉,盧合翻。
〕時年十四,裹之以席,埋于室内。
帝使啟太後,太後臨吠,十餘聲,即掖入殿。
遺腹四男,皆幽死。
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軍。
〔以俨以京畿兵弄兵,故罷之。
〕 23乙未,周遣右武伯谷會琨等聘于齊。
〔五代志:周置左、右武伯,掌内、外衛之禁令,兼六率之士,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貳之。
谷會,虜複姓。
〕 24齊胡太後出入不節,與沙門統昙獻通,諸僧至有戲呼昙獻為太上皇者。
齊主聞太後不謹而未之信,後朝太後,〔朝,直遙翻。
〕見二尼,悅而召之,乃男子也。
于是昙獻事亦發,皆伏誅。
己亥,帝自晉陽奉太後還邺,至紫陌,遇大風。
舍人魏僧伽習風角,〔伽,戍迦翻。
〕奏言:「實時當有暴逆事。
」帝詐雲「邺中有變」,彎弓纏弰,馳入南城,〔弰,所交翻,弓末也。
北齊書胡後傳作「纏擡」。
邺都有南、北城。
〕遣宦者鄧長颙幽,太後北宮,〔幽母之事,隐于心而未發,而暴風已應于上,天人之際可畏哉!颙,魚容翻。
〕仍敕内外諸親皆不得與胡太後相見。
太後或為帝設食,〔為,于僞翻。
〕帝亦不敢嘗。
25庚戌,齊遣侍中赫連子悅聘于周。
26十一月,丁巳,周主如散關。
〔散,悉亶翻。
〕 27丙寅,齊以徐州行台廣甯王孝珩〔珩,音行。
〕錄尚尚書事;庚午,又以為司徒。
癸酉,以斛律光為左丞相。
28十二月,己醜,周主還長安。
29壬辰,邵陵公章昭達卒。
30是歲,梁華皎将如周,〔華,戶化翻。
〕過襄陽,說衛公直曰:「梁主既失江南諸郡,〔吳明徹、章昭達再攻梁,江南諸郡皆為陳所取。
說,式芮翻。
〕民少國貧;朝廷興亡繼絕,理宜資贍,望借數州以資梁國。
」直然之,遣使言狀,周主诏以基、平、鄀三州與之。
〔五代志:竟陵郡豐鄉縣,西魏置基州及章山郡。
又,竟陵郡樂鄉縣,舊置武甯郡,西魏置鄀州。
又,南郡紫陵縣,其城南面,梁置鄀州。
今周以與梁者,蓋武甯之鄀州也。
當陽縣,後周置平州。
少,詩沼翻。
贍,昌豔翻。
使,疏吏翻。
鄀,音若。
〕
〔邪,音耶。
〕 11壬辰,齊遣使來聘。
〔使,疏吏翻。
〕 13五月,癸亥,周使納言鄭诩來聘。
〔唐六典:後周天官府,置禦伯中大夫二人,天子出入則侍子左右。
武帝改禦伯為納言,蓋侍中之職也。
〕 14周晉公護使中外府參軍郭榮城于姚襄城南、定陽城西,〔姚襄城者,襄為桓潀所取,奔平陽所築,後人因以為名。
杜佑曰:今汾州吉昌縣西,則姚襄所築城,西臨黃河,控帶龍門之險,春秋時晉之北屈也。
「郭榮」之下有「築」子,文意乃明。
〕齊段韶引兵襲周師,破之。
六月,韶圍定陽城,〔考異曰:韶傳:「七月,屠其外城。
」周書、北齊帝紀,皆雲「六月陷汾州」,今從之。
〕周韶卧病,謂蘭陵王長恭曰:「此城三面重澗,〔重,直龍翻。
〕皆無走路;唯慮東南一道耳,賊必從此出。
宜簡精兵專守之,此必成擒。
」長恭乃令壯士千餘人伏于東南澗口。
城中糧盡,齊公憲總兵救之,憚韶,不敢進。
敷帥見兵突圍夜走,〔帥,讀曰率。
見,賢遍翻。
〕伏兵擊擒之,盡俘其衆。
〔考異曰:周書齊王憲傳:「屢破齊師。
」北齊書斛律光、段韶專:「屢破周師。
」要之,周失汾州,齊師勝耳。
〕乙巳,齊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榮所築城獨存。
敷,愔之族子也。
〔楊愔以死殉齊,而敷為周死于城郭,各盡忠于其所事也。
愔,于今翻。
〕 敷子素,少多才藝,〔少,詩照翻。
〕有大志,不拘小節,以其父守節陷齊,未蒙贈谥,上表甲理。
周主不許,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斬之。
素大言曰:「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分,扶問翻。
〕帝壯其言,贈敷大将軍,谥曰忠壯,〔谥法:武而不遂曰壯。
〕以素為儀同三司,漸見禮遇。
帝命素為诏書,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曰:「勉之,勿憂不富貴。
」素曰:「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也。
」 15齊斛律光與周師戰于宜陽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餘人而還。
軍未至邺,齊主敕使散兵,光以軍士多有功者,未得慰勞,乃密通表,請遣使宣旨,〔宣慰勞之旨也。
勞,力到翻。
使,疏吏翻;下待使同。
〕軍仍且進,齊朝發使遲留。
〔朝,直遙翻;一同。
〕軍還,将至紫陌,光乃駐營待使。
帝聞光軍已逼,心甚惡之,〔惡,烏路翻。
〕亟令舍人召光入見,然後宣勞散兵。
〔史言齊主已有疑斛律光之心。
見,賢遍翻。
勞,力到翻。
〕 16齊琅邪王俨以和士開、穆提婆等專橫奢縱,意甚不平。
〔橫,戶孟翻。
〕二人相謂曰:「琅邪王眼光奕奕,數步射人,向者暫對,不覺汗出;吾輩見天子奏事尚不然。
」由是忌之,乃出俨居北宮,〔北宮,在邺之北城。
〕五日一朝,不得無時見太後。
〔見,賢遍翻。
〕 俨之除太保也,餘官悉解,猶帶中丞及京畿。
士開等以北城有武庫,欲移俨于外,然後奪其兵權。
〔京畿大都督總京畿兵。
〕治書侍禦史王子宜,〔治,直之翻。
〕與俨所親開府儀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劉辟強說俨曰:「殿下被疏,正由士開間構,〔說,式芮翻。
被,皮義翻。
疏,與捤同。
間,古苋翻。
〕何可出北宮入民間也!」俨謂侍中馮子琮曰:「士開罪重,兒欲殺之,何如﹖」〔馮子琮,胡太後之妹夫,故俨自稱曰兒。
〕子琮心欲廢帝而立俨,因勸成之。
俨令子宜表彈士開罪,請禁推。
〔請收禁而推鞫之。
彈,徒丹翻。
〕子琮雜他文書奏庂,帝主不審省而可之。
〔「主」子衍。
據北齊書琅邪王俨傳雲:「後主不審省而可之。
」通鑒就舊史删潤以成一家言,本雲「帝不審省而可之。
」書吏繕寫,因舊史之文,遂衍「主」子。
杭本作「齊主」。
【章:十二行本正作「齊主」;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省,悉井翻。
〕俨诳領軍庫狄伏連曰:「奉敕,令領軍收士開。
」〔魏收官氏志:次南諸姓有庫狄氏。
诳,居況翻。
〕伏連以告子琮,且請覆奏,子琮曰:「琅邪受敕,何必更奏。
」伏連信之,發京畿軍士,伏于神虎門外,〔神虎門,即神武門。
南、北國四史成于唐臣之手,避唐諱,凡「虎」字悉改為「武」,此獨存舊。
〕并戒門者不聽士開入。
秋,七月,庚午旦,士開依常早參,〔依常日早入禁中朝參。
〕伏連前執士開手曰:「今有一大好事。
」王子宜授以一函,雲:「有敕,令王向台。
」因遣軍士護送。
俨遣都督馮永洛就台斬之。
俨本意唯殺士開,其黨因逼俨曰:「事既然,不可中止。
」俨遂帥京畿軍士三千餘屯千秋門。
〔帥,讀曰率。
〕帝使劉桃枝将禁兵八十人召俨,〔将,即亮翻。
〕桃枝遙拜,俨命反縛,将斬之,禁兵散走。
帝又使馮子琮召,俨辭曰:「士開昔來實合萬死,謀廢至尊,剃家家發為尼,〔剃,他計翻。
〕臣為是矯诏誅之。
尊兄若欲殺臣,不敢逃罪。
〔若赦臣,願遣姊姊來迎,臣即入見。
」〔齊諸王皆呼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
為,于僞翻。
見,賢遍翻。
〕姊姊,謂陸令萱也,俨欲誘出殺之。
〔誘,羊久翻。
〕令萱執刀在帝後,聞之,戰栗。
帝又使韓長鸾召俨,俨将入,劉辟強牽衣谏曰:「若不斬穆提婆母子,殿下無由得入。
」廣甯王孝珩、安德王延宗自西來,〔珩,音行。
〕曰:「何不入﹖」辟強曰:「兵少。
」〔少,詩沼翻;下謂少同。
〕延宗顧衆而言曰:「孝昭帝殺楊遵彥,〔殺楊愔事見百六十八卷文嘉元年。
〕止八十人。
今有數千,何謂少﹖」 帝泣啟太後曰:「有緣,複見家家;〔複,扶又翻。
〕無緣,永别!」乃急召斛律光,俨亦召之。
光聞俨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所為,固自不似凡人!」〔以俨帝子,故謂之龍子。
〕入,見帝于永巷。
〔見,賢遍翻。
〕帝帥宿衛者步騎四百,授甲,将出戰,〔帥,讀曰率。
〕光曰:「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
鄙諺雲:『奴見大家心死。
』〔大家,謂主也。
臣妾呼天子為大家,亦此義。
〕至尊宜自至于秋門,琅邪必不敢動。
」帝從之。
光少道,〔道,讀曰導,言步而前導也。
〕使人走出,曰:「大家來。
」俨徒駭散。
帝駐馬橋上遙呼之,俨猶立不進,光就謂曰:「天子弟殺一夫,何所苦!」執其手,強引以前,〔強,其兩翻。
〕請于帝曰:「琅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稍長自不複然,〔邪,音耶。
少,詩照翻。
長,謂年長音展兩翻。
〕願寬其罪。
」帝拔俨所帶刀镮,亂築辮頭,〔辮頭,示将斬之也。
〕良久,乃釋之。
收庫狄伏連、高舍洛、王宜、劉辟強、督翟顯貴,〔翟苌伯翻,又音狄。
〕于後園支解,暴之都街。
帝欲盡殺俨府文武職吏,光曰:「此皆勳貴子弟,誅之,恐人心不安。
趙彥深亦曰:「春秋責帥。
」〔春秋左氏傳:韓獻子謂中行桓子曰:「為元帥,師不用命,誰之罪也﹖」帥,所類翻。
〕于是罪之各有差。
太後責問俨,俨曰:「馮子琮教兒。
」太後怒,遣使就内省以弓弦絞殺子琮,〔使,疏吏翻。
〕使内參以庫車載屍歸其家。
〔内參,宦者也。
庫車,載載物者也。
〕自是太後常置俨于□□,每食必自嘗之。
〔慮鸩毒也。
〕 17八月,奾亥,齊主如晉陽。
18九月,辛亥,齊以任城王湝為太宰,〔任,音壬。
湝,音皆,又戶皆翻。
〕馮翊王潤為太師。
19己未,齊平原忠武王段韶卒。
韶有謀略,得将士死力,〔卒,子恤翻。
将,即亮翻。
〕出總軍旅,入參帏幄,功高望重,而邪性溫慎,得宰相體。
事後母孝,閨門雍肅,齊勳貴之家,無能及者。
20齊祖珽說陸令萱,出趙彥深為兖州刺史。
齊主以珽為侍中。
陸令萱說帝曰:「人稱琅邪王聰明雄,勇當令無敵;觀其相表,〔邪,音耶。
說,式芮翻。
相,息亮翻。
〕殆非人臣。
自專殺以來,常懷恐懼,宜早為之計。
」幸臣何洪珍等亦請殺之。
帝未決,以食轝密迎珽,問之。
〔食轝,載梁肉以輸太官者也。
〕珽稱「周公誅管叔,〔周公誅管叔,〔周公使管叔監殷,管以殷畔,周公誅之。
〕秝友酖慶父。
」〔左傳:魯莊公有疾,問後于叔牙。
對曰:「慶父材。
」問于季友。
季友曰:「臣以死奉般。
」乃使針季酖叔牙而立般。
慶父使人弒般。
季友立闵公,慶父又使人弒之。
季友以僖公适邾。
慶父奔莒,季友乃入,立僖公。
以賂求慶父子莒,莒人歸之。
乃密,使公子奚斯請,弗許,哭而往。
慶父聞之曰:「奚斯之聲也。
」乃缢。
慶父、叔牙、季友,皆桓公之子,兄弟也。
然而以酖死者,叔牙也。
夫漢儒固有以經義斷獄者,若祖珽者,舞經義以成其獄者也,不可不察。
〕帝乃攜俨之晉陽,使右衛大将軍趙元侃誘俨執之,〔誘,音酉。
〕元侃曰:「臣昔事先帝,見先帝愛王。
今甯就死,不忍行此。
」帝出元侃為豫州刺史。
庚午,帝啟太後曰:「明旦欲與仁威早出獵。
」〔俨,字仁威。
〕夜四鼓,帝召俨,俨疑之。
陸令萱曰:「兄呼,兒何為不去!」俨出,至永巷,劉桃枝反接其手。
俨呼曰:「乞見家家、尊兄。
」桃枝以袖塞其口,〔呼,火故翻。
塞,悉則翻。
〕反袍蒙頭負,出至大明宮,鼻血湡面,拉殺之,〔拉,盧合翻。
〕時年十四,裹之以席,埋于室内。
帝使啟太後,太後臨吠,十餘聲,即掖入殿。
遺腹四男,皆幽死。
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軍。
〔以俨以京畿兵弄兵,故罷之。
〕 23乙未,周遣右武伯谷會琨等聘于齊。
〔五代志:周置左、右武伯,掌内、外衛之禁令,兼六率之士,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貳之。
谷會,虜複姓。
〕 24齊胡太後出入不節,與沙門統昙獻通,諸僧至有戲呼昙獻為太上皇者。
齊主聞太後不謹而未之信,後朝太後,〔朝,直遙翻。
〕見二尼,悅而召之,乃男子也。
于是昙獻事亦發,皆伏誅。
己亥,帝自晉陽奉太後還邺,至紫陌,遇大風。
舍人魏僧伽習風角,〔伽,戍迦翻。
〕奏言:「實時當有暴逆事。
」帝詐雲「邺中有變」,彎弓纏弰,馳入南城,〔弰,所交翻,弓末也。
北齊書胡後傳作「纏擡」。
邺都有南、北城。
〕遣宦者鄧長颙幽,太後北宮,〔幽母之事,隐于心而未發,而暴風已應于上,天人之際可畏哉!颙,魚容翻。
〕仍敕内外諸親皆不得與胡太後相見。
太後或為帝設食,〔為,于僞翻。
〕帝亦不敢嘗。
25庚戌,齊遣侍中赫連子悅聘于周。
26十一月,丁巳,周主如散關。
〔散,悉亶翻。
〕 27丙寅,齊以徐州行台廣甯王孝珩〔珩,音行。
〕錄尚尚書事;庚午,又以為司徒。
癸酉,以斛律光為左丞相。
28十二月,己醜,周主還長安。
29壬辰,邵陵公章昭達卒。
30是歲,梁華皎将如周,〔華,戶化翻。
〕過襄陽,說衛公直曰:「梁主既失江南諸郡,〔吳明徹、章昭達再攻梁,江南諸郡皆為陳所取。
說,式芮翻。
〕民少國貧;朝廷興亡繼絕,理宜資贍,望借數州以資梁國。
」直然之,遣使言狀,周主诏以基、平、鄀三州與之。
〔五代志:竟陵郡豐鄉縣,西魏置基州及章山郡。
又,竟陵郡樂鄉縣,舊置武甯郡,西魏置鄀州。
又,南郡紫陵縣,其城南面,梁置鄀州。
今周以與梁者,蓋武甯之鄀州也。
當陽縣,後周置平州。
少,詩沼翻。
贍,昌豔翻。
使,疏吏翻。
鄀,音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