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

關燈
人必獲罪。

    俨性剛決,嘗言于上皇曰:「尊兄懦,何能帥左右!」上皇每稱其才,有廢立意,胡後亦勸之,既而中止。

    〔俨與齊主既定君臣之分,而常以兄弟相呼,又有奪嫡之意。

    史曆言之,為俨怙寵緻禍張本。

    帥,讀曰率。

    〕 23華皎遣使誘章昭達,昭達執送建康。

    又誘程靈洗,靈洗斬之。

    〔華,戶化翻。

    使,疏翻。

    誘,音酉;下并同。

    〕皎以武州居其心腹,〔五代志:武陵郡,梁置武州。

    〕遣使誘都督子隆,子隆不從;遣兵攻之,不克。

    巴州刺史戴僧朔等并隸于皎,〔文帝命皎都督湘、巴等四州。

    五代志,巴陵郡,梁置巴州。

    〕長沙太守曹慶等,本隸皎下,遂為之用。

    〔湘州與長沙郡同治所,以州統郡,故曰本隸皎下。

    守,手又翻。

    〕司徒顼恐上流守宰皆附之,乃曲赦湘、巴二州。

    九月,乙巳,悉誅皎家屬。

     梁以皎為司空,遣其柱國王操将兵二萬助之。

    周權景宣将水軍,元定将陸軍,衛公直總之,與皎俱下。

    〔将,即亮翻,又音奴字,領也。

    〕淳于量軍夏口,直軍魯山,使元定以步騎數千圍郢州。

    〔騎,奇寄翻。

    考異曰:陳帝紀雲「步騎二萬」,蓋誇誕之辭。

    今從周帝紀。

    〕皎軍于白螺,〔水經:江水過長沙下隽縣北,湘水從南來注之。

    江水又東過彭城口,又東過如山北,又東過白螺山南。

    螺,盧戈翻。

    隽,辭兖翻。

    〕與吳明徹等相持。

    徐度、楊文通由嶺路襲湘州,〔嶺路,即前所出安成、宜陽步道也。

    〕盡獲其所留軍士家屬。

     皎自巴陵與周、梁水軍順流簌風而下,軍勢甚盛,戰于沌口。

    〔沌,柱兖翻。

    〕量、明徹募軍中小艦,多賞金銀,令先出當西軍大艦受其拍;西軍諸艦發拍皆盡,然後量等以大艦拍之,西轉,自焚,西軍大敗。

    皎與戴僧朔單舸走,〔舸,古我翻。

    〕過巴陵,不敢發岸,〔「發」,恐當作「登」。

    〕徑奔江陵;衛公直亦奔江陵。

     元定孤軍,進退無路斫竹開徑,且戰且引,欲趣巴陵。

    〔趣,七喻翻。

    〕巴陵已為徐度等所據,度等遣使僞與結盟,許縱之還國;定信之,解仗就度,度執之,盡俘其衆,〔考異曰:陳書雲「獲萬餘人,馬四千匹」。

    亦恐誇誕,今不取。

    〕并擒梁大将軍李廣。

    定憤恚而卒。

    〔恚,于避翻。

    卒,子恤翻。

    〕 皎黨曹慶等四十餘人并伏誅。

    唯以嶽陽太守章昭裕,昭達之弟,桂陽太守曹宣,高祖舊臣,衡陽内史汝陰任忠,嘗有密啟,皆宥之。

     吳明徹乘勝攻梁河東,拔庂。

    〔守,式又翻。

    五代志:巴陵郡湘陰縣,梁置嶽陽郡。

    桂陽郡郴縣,梁置桂陽郡。

    長沙郡衡山縣,舊置衡陽郡。

    陳以衡陽為王國,故置内史。

    南郡松滋縣,舊置河東郡。

    任,音壬。

    〕 周衛公直歸罪于梁柱國殷亮;梁主知非其罪,然不敢違,遂誅之。

     周與陳既交惡,周沔州刺史裴寬白襄州總管,請益戍兵,并遷城于羊蹄山以避水。

    〔五代志:沔陽郡甑山縣,梁置梁安郡西魏改曰魏安郡,置江州,廢帝三年,改曰沔州。

    甑山有陽台山,在漢川之南三十五裡,土俗訛為羊蹄山。

    〕總管兵未至,程靈洗舟師奄至城下。

    會大兩,水暴漲,靈洗引大艦臨城城發拍,擊樓堞皆碎,〔堞,徒協翻。

    〕矢石晝夜攻之三十餘日;陳人登城,寬猶帥衆執短兵拒戰;〔帥,讀曰率。

    〕又二日,乃擒之。

     24丁巳,齊上皇如晉陽。

    山東水,饑,〔按李百藥書:山東大水,人饑。

    〕僵屍漢道。

    〔僵,居良翻。

    〕 25冬,十月,甲申,帝享太廟。

     26十一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27丙午,齊大赦。

     28癸醜,周敨穆公宇文貴自突厥還,卒于張掖。

    〔宇文貴與陳公純等如突厥逆女,突厥留之;貴以疾先得還。

    厥,九勿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卒,子恤翻。

    掖,音亦。

    〕 29齊上皇還邺。

     30十廾月,周晉公護母卒,〔卒,子恤翻。

    〕诏起,令視事。

    〔令,力丁翻。

    〕 31齊秘書監祖珽,與黃門侍郎劉逖友善。

    珽欲求宰相,乃疏趙彥深、元文遙、和士開罪狀,令逖奏之,逖不敢通;彥深等聞之,先詣上皇自陳。

    上皇大怒,執珽,诘之,〔珽,伳鼎翻。

    诘,去吉翻。

    〕珽因陳士開、文遙、彥深等朋黨、弄權、賣官、鬻獄事。

    上皇曰:「爾乃诽謗我!」珽曰:「臣不敢诽謗陛下取人女。

    」上皇曰:「我以其饑馑,收養之耳。

    」珽曰:「何不開倉振給,乃買人後宮乎﹖」上皇益怒,以刀環築其口,鞭杖亂下,将撲殺之。

    〔撲,弼角翻。

    〕珽呼曰:「陛下勿殺臣,臣為陛下合金丹。

    」〔呼,火故翻。

    為,于僞翻。

    合,音合。

    〕遂得少寬。

    〔少,詩照翻。

    〕班曰:「陛曰:「項羽布衣,帥烏合之衆,五年而成霸業。

    〔帥,讀曰率。

    〕陛下藉父兄之資,纔得至此,臣以為項坊,尋徙光州,〔五代志:東萊郡,舊置光州。

    〕敕令牢掌。

    别駕張奉福曰:「牢者,地牢也。

    」乃置地牢中,桎梏不離身;〔離,力智翻。

    〕夜,以蕪菁子為燭,眼為所熏,由是失明。

    〔苯草曰:蕪菁主明目。

    今珽由是失明,蓋其子餌之钊明目,以之為燭,則煙熏眼而失明。

    衍義曰:蕪菁,今世俗謂之蔓菁,夏則枯,蔬圃複種之,謂之雞毛菜。

    正在春時采撷之餘,收子為油。

    審是,則菜油也,東南之人多之照夜,未嘗熏眼失明。

    〕 32齊七兵尚書畢義雲,〔杜佑曰:魏始置本兵尚書,謂中兵、外兵、别兵、都兵、騎兵也。

    晉分中、外各為左、右,雖與舊為七曹,唯有五兵尚書,無七兵尚書之名。

    至後魏,始有七兵尚書。

    今諸家著述,或謂晉太康中置七兵尚書,誤矣。

    〕為治酷忍,非人理所及,〔治,直吏翻。

    〕于家尤甚。

    夜,為盜所殺,遺其刀,騇之,其子善昭所佩刀也。

    有司執善昭,誅之。

    〔史書此以垂戒。

    然以情觀之,善昭果弒其父,必不遺刀以待驗,蓋盜為此計以殺其子。

    〕 二年〔(成子、五六八)〕 1春,正月,己亥,安成王顼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

     2辛醜,周主祀南郊。

     3癸亥,齊主使兼散騎常侍鄭大護來聘。

     4湘東忠肅公徐度卒。

    〔卒,子恤翻。

    〕 5二月,丁卯,周主如武功。

     6突厥木杆可汗貳于周,〔厥,九勿翻。

    杆,公旦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更許齊人以婚,留陳公純等收年不返。

    〔純等逆女,見上卷文帝天嘉六年。

    〕大雷風,壞其穹廬,〔壞,音怪。

    〕旬日不止。

    木杆懼,以為天譴,即備禮送其女于周,純等奉之以歸。

    三月,癸卯,至長安,周主行親迎之禮。

    〔迎,魚敬翻。

    古者天子娶于諸侯,使同姓諸侯為之主。

    桓八年,遂逆王後于紀。

    杜預注雲:祭公來,受命于魯,是也。

    周主行親迎,與突厥為敵國之禮。

    〕甲辰,周大赦。

     7乙巳,齊以東平王俨為大将軍,陽王綽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徐顯秀為司空,廣甯王孝珩為尚書令。

    〔珩,音行。

    〕 8戊午,周燕文公于謹卒。

    〔燕,因肩翻。

    卒,子恤翻。

    〕謹勳高位重,而事上益恭,每朝參,所從不過二三騎。

    朝廷有大事,多與謹謀之。

    〔朝,直遙翻。

    騎,奇寄翻。

    〕謹盡忠補益,于功臣中特被親信,禮遇隆重,始終無間;〔被,皮義翻。

    間,古苋翻。

    〕教訓諸子,務存靜退,而子孤蕃衍,〔蕃,音煩。

    〕率皆顯達。

     9吳明徹乘勝進攻江陵,〔乘沌口之勝也。

    〕引水灌之。

    梁主出頓紀南以避之。

    〔劉昭曰:江陵縣北十餘裡有紀南城。

    〕周總管田弘從梁主副總管高琳與梁仆射王操守江陵三城,晝夜拒戰十旬。

    梁将馬武、吉徹擊明徹,敗之。

    〔将,即亮翻。

    敗,補邁翻。

    〕明徹退保公安,梁主乃得還。

     10夏,四月,辛巳,周以達奚武為太傅,尉遲迥為太保,齊公憲為大司馬。

     11齊上皇如晉陽。

     12齊尚書左仆射徐之才善醫,上皇有疾,之才療之,既愈;中書監和士開欲得次遷,乃出之才為兖州刺史。

    〔為齊主疾作、追之才不及張本。

    五代志:魯郡,舊兖瑕丘。

    〕五月,癸卯,以尚書右仆射胡長仁為左仆射,士開為右仆射。

    長仁,太上皇後之兄也。

     13庚戌,周主享太廟;庚申,如醴泉宮。

    〔醴泉宮,即漢甘泉宮之舊地,在漢馮翊池陽縣西,後魏于此置甯夷縣,隋改曰醴泉縣。

    〕 14壬戌,齊上皇還邺。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15秋,七月,壬寅,,周随桓公楊忠卒,〔卒,子恤翻。

    〕子堅襲爵。

    堅為開府儀同三司、小宮伯,〔周禮:宮伯屬天官,中士二人,下士二人。

    鄭玄注雲:伯,長也;掌王宮宿衛之官及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

    後周置左、右宮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于内,小宮伯貳之。

    〕晉之護欲引以為腹心。

    堅以白忠,忠曰:「兩姑之間難為婦,汝其必往!」堅乃辭之。

    〔史以楊忠有識,因書其卒而書之。

    楊;堅始見于此。

    〕 17戊午,周主還長安。

     18壬戌,封皇弟伯智為永陽王,伯謀為桂陽王。

     19八月,齊請和于周,周遣軍司馬陸程聘于齊;九月,丙申,齊使侍中斛斯文畈報之。

     20冬,十月,癸亥,周主享太廟。

     21庚午,帝享太廟。

     22辛巳,齊以廣甯王孝珩錄尚書事,左仆射胡長仁為尚書令,右仆射和士開為左仆射,中書監唐邕為右仆射。

     23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24齊遣兼散騎常侍李諧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25甲辰,周主如岐陽。

    〔五代志:太原郡雍縣有岐陽宮。

    〕 26周遣開府儀同三司崔彥等聘于齊。

     27始興王伯茂以安成王顼專政,意甚不平,屢肆惡言。

    〔顼,籲玉翻。

    〕甲寅,以太皇太後令誣帝,雲「與劉師知、華皎等通謀。

    」〔言「以」者,明太皇太後令,顼為之也。

    華,戶化翻。

    〕且曰:「文皇知子之鑒,事等帝堯;傳弟之懷,又符太伯。

    今可還申曩志,崇立賢君。

    」遂廢帝為臨海王,以安成王入纂。

    又下令,黜伯茂為溫麻侯,〔溫麻縣侯也。

    沈約曰:晉武帝以溫麻船屯立縣,屬晉安郡。

    晉安,隋改為建安。

    〕寘諸别館,安成王使盜邀之于道,殺之車中。

     28齊上皇疾作,驿追筡之才,未至。

    辛未,疾亟,以後事屬和士開,〔屬,之欲翻。

    〕握其手曰:「勿負我也!」遂殂于士開之手。

    〔殂,祚乎翻。

    〕年三十二。

    〕明日,之才至,複遣還州。

    〔還兖州也。

    複,扶又翻。

    〕 士開秘喪三日不廢。

    黃門侍郎馮子琮問其故,士開曰:「神武、文襄之喪,皆秘不發。

    〔神武卒,見一百六十卷梁武帝太清元年;文襄卒,見一百六十二卷太清三年。

    〕今至尊年少,〔少,詩照翻。

    〕恐王公有貳心者,意欲盡追集于涼風堂,然後與公議之。

    」士開素忌太尉錄尚書事趙郡王叡及領軍婁定遠,子琮恐其矯遺诏出叡于外,奪定遠禁兵,乃說之曰:〔說,,式芮翻。

    〕「太行先已傳位于令上,群臣富貴者,皆至尊父子之恩,但令在内貴臣一無改易,王公必無異志。

    〔令,力丁翻。

    〕世異事殊,豈得與霸朝相比!〔高歡、高澄未即篡魏,握魏之政,北齊君臣皆謂之霸朝。

    朝,直遙翻;下同。

    〕且公不出宮門已數日,升遐之事,〔鄭玄曰:升,上也;遐,巳也。

    上巳者,若仙去雲耳。

    〕行路皆傳,久而不舉,〔謂不舉哀成服也。

    〕恐有他變。

    」士開發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