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九

關燈
,并用象;九品已上,任用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聽依品爵執笏;假版官亦依此例。

    〕 7齊以斛律光為司徒,武興王普為尚書左仆射。

    普,歸彥之兄子也。

    甲申,以馮翊王潤為司空。

     8夏,四月,辛卯,齊主使兼散騎常侍皇甫亮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9庚子,周主遣使來聘。

    〔使,疏吏翻。

    〕 10癸卯,周以鄧公河南窦熾為大宗伯。

    五月,壬戌,封世宗之子賢為畢公。

     11甲子,齊主還邺〔自晉陽還。

    〕 12壬午,齊以趙郡王叡為錄尚書事,前司徒婁叡為太尉。

    甲申,以段韶為太師。

    丁亥,以任城王湝為大将軍。

    〔湝,戶皆翻,又音皆。

    〕 13壬辰,齊主如晉陽。

     14周以太保達奚武為同州刺史。

     15六月齊主殺樂陵王百年。

    時白虹晖日兩重,〔重,直龍翻。

    〕又橫貫而不達,赤星見,齊主欲以百年厭之。

    〔見,賢遍翻。

    厭,于謟翻。

    〕會博陵人賈德冑教百年書,百年嘗作數敕字,德冑封以奏之。

    帝發怒,使召百年。

    百年自知示免,割帶玦留與其妃斛律氏,見帝于涼風堂。

    〔見,賢遍翻。

    〕使百年書敕字,驗與德冑所奏相似,遣左右亂捶之,又令曳之遶堂行且捶,所過血皆遍地,氣息将盡,乃斬之,〔孝昭殺文宣子,武成又殺孝昭之子,天之報應固不爽,遺言諄諄,竟何益哉!捶,止橤翻。

    〕棄諸池,池水盡赤。

    妃把玦哀号不食,〔号,戶高翻。

    〕月餘亦卒,玦猶在手,拳不可開;其父光自擘之,乃開。

    〔擘,博厄翻,分擘也。

    〕 16庚寅,周改禦伯為納言。

     17初,周太祖之從賀拔嶽在關中也,遣人迎晉公護于晉陽。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宇文泰從賀拔嶽入關。

    按下護答母書雲:「違離膝下,三十五年,」逆而數之,正在是年。

    〕護母閻氏及周主之姑皆留晉陽,〔周主之姑,蓋宇文泰之妹也。

    〕齊人以配中山宮。

    〔中山宮,慕容氏之故宮,自魏以來,以為别宮。

    〕乃護用事,遣間使人齊求之,莫知音息。

    〔間,古苋翻。

    音息,猶今人言信息也。

    使,疏吏翻;下同。

    〕齊遣使者至玉壁,求通互市。

    護欲訪求母、姑,使司馬下大夫尹公正至玉壁,與之言,〔司馬下大夫,即軍司馬之職。

    〕使者甚悅。

    勳州刺史韋孝寬獲關東人,複縱之,因緻書,為言西朝欲通好之意。

    〔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為,于僞翻。

    好,呼到翻;下同。

    周在關西,故稱西朝。

    朝,直遙翻。

    〕是時,周人以前攻晉陽不得志,謀與突厥再伐齊。

    〔厥,九勿翻。

    〕齊主聞之,大懼,許遣護母西歸,且求通好,先遣其姑歸。

     18秋,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19周遣柱國楊忠〔【章:十二行本「忠」下有「将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會突厥伐齊,至北河而還。

    〔水經:河水東徑沃野城南,又北屈而為南河出焉。

    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渾縣故城東,又屈而東流為北河,東徑高阙南。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20戊子,周以齊公憲為雍州牧,〔雍,于用翻。

    〕宇文貴為大司徒。

    九月,丁巳,以衛公直為大司空。

    追錄佐命元功,封開府儀同三司隴西公李?為唐公,〔錄?父虎佐命之功也。

    李氏有天下,國号曰唐,本此。

    ?,音丙。

    〕太馭中大夫長樂公若幹鳳為徐公。

    〔周官:大馭中大夫,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屬夏官。

    樂,音洛。

    〕?,虎之子;鳳,惠之子也。

    〔李虎始見百五十六卷梁武帝中大通六年。

    若幹惠見一百五八卷大同九年。

    〕 21乙醜,齊主封其子綽為南陽王,俨為東平王。

    俨,太子之母弟也。

     22突厥寇齊幽州,界十餘萬入長城,大掠而還。

     23周皇姑之歸也,齊主遣人為晉公護母作書,言護幼時數事,又寄其所著錦袍,以為信騇。

    〔為,于僞翻。

    着,陟酪翻。

    〕且曰:「吾屬千載之運,〔屬,之欲翻。

    載,子亥翻。

    〕蒙大齊之德,矜老開恩,許得相見。

    禽獸草木,母相依。

    吾有有何罪,與汝分離!今複何福,還望見汝!〔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言此悲喜,死而更蘇。

    世間所,有求皆可得,母子異國,何處可求!假汝貴極王公,富過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飄然千裡,死亡旦夕,不得一朝蹔見,〔蹔,與暫同。

    〕不得一日同處,〔處,昌呂翻。

    〕寒不得汝衣,饑不得汝食,汝雖窮榮極盛,光耀世間,于吾何益!吾今日之前,汝既不得申其供養,〔供,居用翻。

    養,羊亮翻。

    〕事往何論;今日以後,吾之殘命,唯系于汝爾。

    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雲冥昧,而可欺負!」 護得書,悲不自勝。

    〔勝,音升。

    〕複書曰:「區宇分崩,遭遇災禍,違離膝下,三十五年。

    〔離,力智翻。

    〕受生禀氣,皆知母子,誰同薩保,〔護,字薩保。

    薩,桑葛翻。

    〕如此不孝!子為公侯,母為俘隸,暑不見母暑,寒不見母寒,衣不知有無,食不知饑飽,泯如天地之外,無由暫聞。

    分懷冤酷,終此一生,〔分,扶問翻。

    〕死若有知,冀奉見于泉下耳!不謂齊朝解網,惠以德音,磨敦、四姑,并許矜放。

    〔護兄弟呼其母為「阿摩敦」。

    四姑即周主之姑也,第四。

    朝,直遙翻;下同。

    〕初聞此旨,魂,爽飛越,〔左傳鄭子産曰:「人生始化日魄。

    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号天叩地,〔号,戶刀翻。

    〕不能自勝。

    〔勝,音升;下足勝同。

    〕齊朝霈然之恩,既已沾洽,有家有國,信義為本,僞度來期,已應有日。

    〔朝,直遙翻。

    度,徒洛翻。

    〕一得奉見慈顔永畢生願。

    生死肉骨,〔生死,謂使死者複生;肉骨,謂使枯骨再肉。

    〕豈過今恩;負山戴嶽,未足勝荷。

    」〔勝,音升。

    荷,下可翻。

    〕 齊人留護母,使更與護書,邀護重報,往返再三。

    時段韶拒突厥軍于塞下,〔厥,九勿翻。

    〕齊主使黃門徐世榮乘傳赍周書問韶。

    韶以「周人反複,本無信義皆晉陽之役,其事可知。

    護外托為相,其實主也。

    既為母請和,〔傳,張戀翻。

    比,毗至翻。

    相,息亮翻。

    為,于僞翻;下主為同。

    〕不遣一介之使。

    〔使,疏吏翻;下同。

    〕若據移書,即送其母,恐示之以弱。

    不如且外許之,待和親堅定,然後遣之未晚。

    」齊主不聽,即遣之。

    〔護母玉長安,席未及暖,而洛陽之師已出,卒如段韶之言。

    〕 閻氏至周,舉朝稱慶,周主為之大赦。

    凡所資奉,窮極華盛。

    每四時伏臘,周主帥諸親戚行家人之禮,稱觞上壽。

    〔朝,直遙翻。

    帥,讀曰率;下同。

    上,時掌翻。

    〕 24突厥自幽州還,〔還,從宣翻,又如字。

    〕留屯塞北,更集諸部兵,遣使告周,欲與共擊齊如前約。

    閏月,乙巳,突厥寇齊幽州。

     晉公護新得其母,未欲伐齊;恐負突厥約,更生邊患,不得已,征二十四軍及左右廂散隸秦、隴、巴、蜀之兵〔二十四軍,六柱國及十二大将軍所統關中諸府兵也。

    安定公泰相魏,左右各十二軍,并屬相府。

    左右廂,禁衛兵也,兼有秦、隴、巴、蜀之兵,散隸于左右廂者。

    散,悉亶翻。

    〕并羌、胡内附者,凡二〔【張:「二」作「三」。

    】〕十萬人。

    冬,十月,甲子,周主授護斧钺于廟庭;丁卯,親勞軍于沙苑;〔勞,力到翻。

    〕癸酉,還宮。

     護軍至潼關,遣柱國尉遲迥帥精兵十萬為前鋒,趣洛陽,大将軍權景宣帥山南之兵趣懸瓠,〔山南,荊、襄之兵。

    尉,纡勿翻。

    帥,讀曰率;下同。

    趣,七喻翻。

    〕少師楊檦出轵關。

    〔少,始照翻。

    檦,與标同。

    〕 25周迪複出東興,〔複,扶又翻;下衆複同。

    〕宣城太守錢肅鎮東興,以城降迪。

    〔守,式又翻。

    降,戶江翻。

    〕吳州刺史陳詳将兵擊之,〔五代志:鄱陽郡,梁置吳州;陳廢鄱陽之吳州,而于吳郡置吳州。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

    〕詳兵大敗,迪衆複振。

     南豫州刺史西豐脫侯周敷帥所部擊之,〔谥法,無脫谥。

    蓋以周敷輕脫而死,故以為谥。

    〕至定川,據周敷傳,定川,縣名。

    〕與迪對壘。

    迪绐敷曰:「吾昔與弟湏力同心,〔事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給,蕩亥翻。

    〕豈規相害!今願伏罪還朝,〔朝,直遙翻。

    〕因弟披露心腑,先乞挺身共盟。

    」敷敨之,方登壇,為迪所殺。

     26陳寶應據晉安、建安二郡,水陸為栅,以拒章昭達。

    昭達與戰,不利,因據上流,命軍士伐木為筏,施拍其上。

    會大雨江漲,昭達放筏沖寶應水栅,盡壞之,〔筏,音伐。

    壞,音怪。

    〕又出兵攻其步軍。

    方合戰,上遣将軍餘孝頃自海道适至,〔去年遣孝頃浚會稽諸郡兵自東道合攻陳寶應。

    〕并力乘之。

    十一月,己醜,寶應大敗,逃至莆口,〔莆口,在唐泉州莆田縣界。

    莆田,今興化軍即其志。

    虞寄傳作「莆田」。

    莆,音蒲。

    〕謂其子曰:「早從虞公計,不至今日。

    」昭達追擒之,并擒留異及其族黨,送建康,斬之。

    異子貞臣以尚主得免;寶應賓客皆死。

     上聞虞寄嘗谏寶應,命昭達禮遣詣建康。

    既見,勞之曰:「管甯無恙。

    」〔漢末,管甯客遼東,不受公孫度爵命,已而複還鄉裡,故以寄況之。

    勞,力到翻。

    〕以為衡陽王掌書記。

    〔上子伯信封衡陽,奉獻王昌祀。

    〕 27周晉公護進屯弘農。

    尉〔【章:十二行本「尉」上有「甲午」二字;乙十一行本同;乙本同;張校。

    】〕遲迥圍洛陽,雍州牧齊公憲、同州刺史達奚武、冱州總管王雄軍于邙山。

    〔雍,于用翻。

    邙,音亡。

    〕 28戊戌,齊主遣兼散騎常侍劉逖來聘。

    〔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 29初,周楊檦為邵州刺史,〔五代志,绛郡垣縣,後魏置邵郡及白水縣,後周置郡州,改白水為亳城,隋廢州及郡,改亳城為垣縣。

    〕鎮捍東境二十餘年,數與齊戰,〔數,所角翻。

    〕未嘗不捷,由是輕之。

    既出轵關,獨引兵深入,又不設備。

    甲辰,齊太尉婁叡将兵奄至,大破檦軍,檦遂降齊。

    〔将,即亮翻;下同。

    降,戶江翻;下同。

    〕 權景宣圍懸瓠,十二月,齊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太原王士良、永州刺史蕭世怡并以城降之。

    景宣使開府郭彥守豫州,謝徹守永州,〔五代志:汝南郡城陽縣,舊置楚州,後齊曰永州。

    〕送士良、世怡及降卒千人于長安。

     周人為土山、地道以攻洛陽,三旬不克。

    晉公護命諸将塹斷河陽路,〔塹,七豔翻。

    斷音短。

    〕遏齊救兵,然後同攻洛陽;諸将以為齊兵必不敢出,唯張斥候而已。

     齊遣蘭陵王長恭、大将軍斛律光救洛陽,畏周兵之強,未敢進。

    齊主召并州刺史段韶,謂曰:「洛陽危急,今欲遣王救之。

    突厥在北,複須鎮禦,如何﹖」〔複,扶又翻。

    〕對曰:「北虜侵邊,事等疥癬。

    今西鄰窺逼,乃腹心之病,請奉诏南行。

    」齊主曰:「朕意亦爾。

    」乃令命韶督精騎一千發晉陽。

    〔騎,奇寄翻。

    〕丁巳,齊主亦自晉陽赴洛陽。

     30己未,齊太宰平原靖翼王淹卒。

     31段韶自晉陽行,五日濟河,會連日陰霧,壬戌,韶至洛陽,帥帳下三百騎,與諸将登邙阪,觀,周軍形勢。